n 专题08 语言文字运用
标点符号
掌握常见的修辞及表达效果
目录
语段压缩
辨析修改病句
句子表达效果
备考指南
高考形势
1.侧重阅读能力。2020年海南高考卷有所创新,语段小综合将词语、修辞、句子连贯结
合起来,在同一语段中进行考查,2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主观题增多,更注重表达能
力的考查。命题人的意图还是引导考生关注试题与材料的联系,强调考点与语境的关键,
吻合了新课标对高考命题提出的“创造具体的情境”这一要求。
2.题型灵活多变。虽然都是语段综合考查形式,但是每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不再只是
考查成语,而是出现了双音词、三音词和短语,出现了标点、修辞方法等,2020年全国
II卷又重新出现了虚词。这提示我们在备考中,不要被固定题型和考点禁锢了思维,要善
于灵活对待,即使题型出现了变化,调用平时积累的基本知识完全能够应对。
标 点 符 号
01
(一)冒号
1、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示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2:她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
2、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3、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1:(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
间:8月15日一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4、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1:广平先生:……
5、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
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二)引号
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三)括号
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示例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示例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
2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示例3: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
示例4: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3标示序次语。
示例5: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示例6: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4标示引语的出处。
示例7: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四)破折号
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示例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示例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2、标示插入语。
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3、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示例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4、标示话题的转换。
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四)破折号
5、标示声音的延长。
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6、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示例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示例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7、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示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五)省略号
1、标示引文的省略。
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示例1: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部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3、标示语意未尽。
示例1: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4、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五)省略号
5、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示例:“还没结婚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6、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示例:只要……就……
7、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即相当于十二连点)。
示例1:从隔壁房间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点对点试炼】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答案】B
【点对点试炼】
【解析】
1.文本“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中破折号的作用
是语意的跳跃,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后面写“去吃门钉肉饼”,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
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转折,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前后内容相近,形
成语意的跳跃。
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与“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
快乐的”在语意上构成转折。
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通过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方
式,对“一个人”进行补充说明。
故选B。
【点对点试炼】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
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分析比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了解比喻的定义、常见类型、作用等,比喻是一种常用
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常见类型有明喻 暗喻 借喻等。作答
时要审清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扣住题干中“比喻具有相似性”,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可分析出“把塞车的路比作黏
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从形状角度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可分析出“路和河的形状相似,
车流和水流相似”;从状态角度,扣住“黏稠”一词,分析车流与河水的相似性,“黏稠”本义指浓度大,
不易流动,联系上文“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可分析出“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
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点对点试炼】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
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
“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
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
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点对点试炼】
【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修辞
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
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等,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
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
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
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
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
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
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
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1.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答案】C
【点对点试炼】
【解析】
1.①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十分独特:强调事物独一
无二、与众不同的品性。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这种门类的独特,而非“篆刻”技艺的精巧,所以
第一空应选用“十分独特”。
②才思敏捷: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意思是很有才
华。句中用于修饰“艺术家”,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才
华,而非其思维敏捷,所以第二空应选用“才华横溢”。
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奇光异彩:指奇妙的光亮和色彩。句中用于修饰“流派风格”,强
调流派风格的突出表现,所以第三空选用“异彩纷呈”。
④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句中用于修
饰“组成部分”,表达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它的重要性,所以第四空选用
“不可或缺”。
故选C。
【点对点试炼】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答案】D
【点对点试炼】
【解析】
2.画横线的句子“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
文意味”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由于……使”,因为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首先排除选项A;选项B,句
子简化后是“技艺,增加了意味”,主语有问题,排除B;选项C和D句式相同,此时需要考生只需甄别
“承揽”和“传承”哪一个更合适一些,“承揽”指当事人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传承”侧重于
传授和继承,而句中更强调印章艺术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所以使用“传承”更合适一些,排除C。
故选D。
【点对点试炼】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
的革命精神
【答案】B
【点对点试炼】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作答时,注意前后句子的关系,了解破折号常见的用法。破折号常见的作
用有:解释原因,对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转移话题,表示转折、递进、总结等。
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
明。
选项A“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对前面“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的原因进行解释;
选项B“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回报”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选项C属于转移话题;
选项D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故选B。
【点对点试炼】
常见的修辞及表达效果
02
常见的修辞及表达效果
1.排比: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2.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3.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
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4.拟人: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常见的修辞及表达效果
5.夸张: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7.设问: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
定。
9.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点对点试炼】
1.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喜闻乐见 B. 老少皆宜
C. 炉火纯青 D. 不一而足
【答案】C
【解析】
A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符合语境。
B项,老少皆宜:指老人和儿童都适宜,喻指适用的范围非常广。符合语境。
C项,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此处前面由“不断”修饰,而“完美”境界应该只有
一个,因此该词不符合语境。
D项,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符合语境。
故选C
【点对点试炼】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B. 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C. 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国际风筝节
D. 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国际风筝节
3.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B
【解析】
“吸引……观赏和竞技”的主语应该是“国际风筝节”,CD两项主语是“山东潍坊”,与后句无法搭配,
排除;A项,“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作“举办”的宾语,无法同时作后句的主语,同时“已经连续”缺
主语,排除。
故选B。
【点对点试炼】
3.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放飞风筝时
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题干明确要求要分析比喻的“相似性”,首先要找出本体和喻体,再分析其相似点;画线句把“百哨齐
鸣”比喻成“空中交响乐”,首先是声音上具有相似性;无数风筝上的哨声争相鸣响,正宛如“交响乐”
的多人演奏,声音交织,在乐声的特点上也具有相似性;“具有独特的魅力”,风筝的哨声和交响乐一
样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体现了二者的相似性。
【点对点试炼】
1.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梅雨霏霏不绝,朝夕不断,旬月绵延
B.黄梅雨霏霏不绝,旬月绵延,朝夕不断
C.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
D.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旬月绵延,朝夕不断
【答案】C
【解析】
从句式上看,“霏霏不绝的黄梅雨……”下文“湿黏黏的苔藓……”保持一致,故排除AB;“朝夕不断,
旬月绵延”,符合由少到多的逻辑顺序,排除D。
故选C。
【点对点试炼】
2.“通感”能够突破感官局限,丰富人的体验,增加审美情趣,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了进行
简要分析。
【答案】①“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化听觉为视觉,表现了雨声的缓急相间、疏密有致、浑
然一体,将雨声刻画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可感;②“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化听觉为触觉,
恰切地表现了雨声的细密轻柔以及给人带来的舒适惬意之感。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中,“各种敲击音与滑音”
是听觉,“网”是视觉,本句化听觉为视觉,把“雨声”比作“网”,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连绵细密、
缓急相间、浑然一体,将雨声刻画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可感。
“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按摩耳轮”是触觉,此处又把“雨声”比作“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化听觉为触觉,表现了雨声的细密轻柔以及给人带来的舒适惬意之感。
3.语段在描写雨时,运用了大量叠音词,请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合理性。
【答案】 ①运用大量叠音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这跟雨本身自然具备的节奏相吻合,更容
易体现雨的特点;②可以生动地描摹雨丰富多变的音形情态,在对雨的感受与体验上非常贴合人的
思维习惯与生活经验,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本文在描写雨时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如“轻轻重重轻轻”“潺潺”“冰冰”“滂滂沛沛”等叠音词,
富有节奏感、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与雨本身自然具备的节奏相吻合,更容易体现雨的特点。
“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
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中,“滂滂沛沛”“忐忐忑忑”“腾腾”“斜斜”等词的使用,既
有对雨的声音的摹写,又有对雨的形态的描摹,作者对雨的感受与体验上非常贴合人的思维习惯与生活
经验,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辨析修改病句
03
易错点1:不明语序
1.修饰语(定语、状语)语序不当。①看多项定语顺序。正确顺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
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教练。注意带“的”的定语要放
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②看多项状语顺序。正确顺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
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注意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常位于句子的最前面,
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着中心语。
易错点1:不明语序
2.看虚词位置。①副词的位置不当。如: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句
中“不”字应移到“把”字前。②介词的位置不当。如: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
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绑在试验的架子上。句中“把”字短语应在动词中心语
“绑”的前面。③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共用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
的后面;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的前面。如果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颠倒,就属于位置不
当。④虚词位置不当造成主客体的颠倒。如: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对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
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于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是不陌生的”。
易错点1:不明语序
3.看并列短语。如:在去年的比赛中,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所以今年的比赛我们又被指定参与从
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活动的全过程。其中“命题、决赛、海选到领奖”的正确顺序应为“命
题、海选、决赛到颁奖”。
4.看分句句序。如:对于自己要走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
着。前后分句的句序不当,应改为“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
着”。
易错点2:搭配不当
1.主干成分。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然后看句子中的主、谓、宾三者之间是否搭配。
2.枝叶成分。主要看定语、状语和补语是否修饰、限定它们的中心语。
3.呼应成分。常见的语病一是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二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易错点3: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①看到介词,检查句子是否因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②检查句子是否因滥用省略
造成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①误将介宾短语当作谓语。如“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
痛”缺少谓语动词,可在“不少旅行社正”后加上谓语动词“经历”。②误将宾语中的动词当作
谓语。如“……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缺少谓语,可在“而且”后加上”
做到了”。
易错点3:成分残缺
3.宾语中心语残缺。当句中谓语动词所带的宾语是一个复杂的短语时,则句子往往只有宾语的修
饰语而没有宾语的中心语,造成成分残缺。考生应先理清复杂短语的结构关系,找出宾语修饰语,
然后理清句子的结构关系,看谓语动词的搭配对象。如“学校研究了关于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政治工作”后加上“的问题”,使“问题”作“研
究”的宾语中心语。
易错点3:成分残缺
4.介词残缺。①介词结构常与表示工具、方式,用途等词语连用作状语,其后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性
的中心语,如“以……的方式"“对……的看法”,但由于句子的结构过长,往往容易出现介词残缺的
语病。②大的介词结构中又套有小的介词结构,容易出现小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充当大的介词结
构中的介词的情况,致使介词残缺。如“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
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这句话中“对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是小的介词结构,,而“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大的介词结构,此句中明显
缺少大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而错将小的介词结构中的“对”当成了大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因
此,应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前加上介词“以”。③如果句子在语意上是被动关系,就要看
介词“被”是否残缺。
易错点4:不辨句式杂糅
1、被(受)……所 修改意见:“被(受)……”或“为……所……”
2、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
修改意见:“原因是……”或“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
3、由于……结果 修改意见:“由于……”或“……结果”
4、之所以……的原因 修改意见:“之所以……”或“……的原因”
5、“关键在于…决定性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修改意见:“关键在于……”或“决定性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6、“主要原因(起因)是……诱发(所致)”
修改意见:“主要原因(起因)是……”或“是……诱发(所致)”
7、根据……显示 修改意见“根据……”或“……显示”
易错点5:不合逻辑
1.否定不当。忽略句子中有些词语本身带有的否定意思而再添加否定词,造成不合逻辑的错误。
2.不合事理。有些句子尽管从语法上看没问题,但在表意上却不合事理。如“防止余震再次发
生”,“余震再次发生”只能“防备”而无法“防止”。
3.自相矛盾。句子前后语意相反或相对,自相矛盾。
4.范围不清。种属概念并列、分类不同并列、交叉关系并列。
5.强加因果。前后分句本无因果关系,而运用了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或者因果关系颠倒。
6.主客倒置。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造成这类语病往往是因为介词的使用不当。
【点对点试炼】
【答案】示例:
(1)语句:②;修改为:“人类创造了现代城市”;
(2)语句:④;修改为:“对经济学家来说”或者“经济学家认为”;
(3)语句:⑧;修改为:“进而推断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
(4)语句:⑨;修改为:“然而这样的繁荣却带来了隐患”或者“然而这样的繁荣背后却存在着隐患”。
【点对点试炼】
【解析】
②句“人类形成了现代城市”搭配不当。“形成”指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
某种情形或局面。这里应该修改为:“人类创造了现代城市”。而且“创造”也和语境“文明和智慧”相
符合。④句“作为经济学家来说”句式杂糅,要么说“作为经济学家”,要么说“对经济学家来说”,由
后文内容看,主语并不是经济学家,所以应改为“对经济学家来说”。或者把“作为经济学家来说”改为
“经济学家认为”,让后面整个句子作“认为”的宾语也可以。⑧句“反映”用词不当,根据语境,主语
应为“经济学家”,句意为经济学家根据城市灯光“推断”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所以改为“进而推断城
市的经济发达程度”。⑨句“然而这样的繁荣背后却带来了隐患”句式杂糅,要么说“繁荣带来隐患”,
要么说“繁荣背后存在隐患”,所以修改为:“然而这样的繁荣却带来了隐患”或者“然而这样的繁荣背
后却存在着隐患”。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答案】(1)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
(2)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
(3)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
(4)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点对点试炼】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
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
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错,“发生了”与“快速增长”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国的电
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错,结构混乱,“根据”与“显示”句式杂糅,应去掉
其一,应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⑦“截止目前”错,“截止”表示工作活动停止、
结束,没有后续进展了,强调的是停止,根据文意是表达“到今天为止”,强调的是中间过程中的时间统
计情况,应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错,“16%”
与“人群”搭配不当,应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点对点试炼】
句子表达效果
04
1.修辞手法
找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手法的效果、好处。如比喻的生动形象;拟人把物人格化,富
于情趣;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2.句式特点
①长短句——长句是用词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
短句是短小精悍、节奏短促、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
使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②整散句——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对偶、排比即属此类。散句则是
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
使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
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2.句式特点
另外,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这些句式比陈述句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
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
双重否定句: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
语序 语体特点
3、改变语序:
起强调、突出作用。(参照句式特点中的“倒装句”,并注意观察题干中哪一部分与原文有变化,
变化的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4、语体特点:
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
书面语:庄重严谨。
用词 语言特色 表达效果
5、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
达效果。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
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6、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
7、表达效果: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除了答个别的,要答出对整个段落的效
果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点对点试炼】
1.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答案】B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1.画波浪线的句子“当月亮升起的时候;田野就像洒了一层银粉”运用了比喻,把“月光”比喻成了
“银粉”。
A.运用了拟人。“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意思是: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赋予桃花人的动作
“笑”。
B.运用了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把“湖面”比喻成
“未磨的铜镜”。
C.运用了拟人。“偷开门户又翻书”的意思是:吹开房门,又掀起桌上的书页。赋予“风”人的动作
“开”和“掀”。
D.运用了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与“道是无情却有情”两句中“晴”与“情”谐音,运用了谐音双
关。
故选B。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漂浮 表现 撒 横眉立目 B.飘荡 表现 洒 呲牙咧嘴
C.漂浮 呈现 洒 横眉立目 D.飘荡 呈现 撒 呲牙咧嘴
【答案】D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第一空处,“飘浮”“飘荡”都指物体的飘动,但“飘浮”侧重于物体的相对静止,“飘荡”侧重于物
体的摇动、摆动,此处语境有“忽高忽低,忽上忽下”的动作,故用“飘荡”。
第二空处,表现:表示出来。呈现:显出,露出。此处指景色的特点,用“呈现”更恰切。
第三空处,“撒”“洒”在指人的动作时都有使东西分散落下的意思,但“撒”强调的是把颗粒状的东
西分散着扔出去,而“洒”强调的是使水或其它东西分散地落下。此处儿童在路上扔的东西是“蒺藜”,
故用“撒”。
第四空处,横眉立目: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眦牙咧嘴∶形容凶狠或痛苦难忍的样子。此处指鳖
三爷被扎得满脸痛苦的神情,故用“呲牙咧嘴”。
故选D。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带着满足、快意和甜蜜睡觉去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
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改句只是一般叙述;原句的重点则落在“满足”“快意”“甜蜜”上,强调儿童吃
过瓜之后的满足和幸福感。(2)相较改句,原句停顿较多,节奏感强,富有艺术感染力。(3)原
句中“宿窝”为方言,生活气息浓郁。(或:原句中“宿窝”运用比拟修辞,生动形象,生活气息
浓郁)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改句“带着满足、快意和甜蜜睡觉去了”只是一般叙述;原句“带着一种满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
‘宿窝’去了……”的重点则落在“满足”“快意”“甜蜜”上,强调儿童吃过瓜之后的满足和幸福感。
相较改句,原句“带着一种满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宿窝’去了……”停顿较多,“一种满
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节奏感强,富有艺术感染力。
原句“带着一种满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宿窝’去了……”中的“宿窝”为方言,生活气息浓郁。
【点对点试炼】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是蚂蚱!荒田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闹。②周围没有一个人经过,鸟叫也听不到一声。
B.①是蚂蚱!荒田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闹。②周围鸟叫听不到一声,也没有一个人经过。
C.①荒田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闹。是蚂蚱!②周围没有一个人经过,鸟叫也听不到一声。
D.①荒田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闹。是蚂蚱!②周围鸟叫听不到一声,也没有一个人经过。
【答案】C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可知,①句紧承后句“扁头的尖头的……”,这句话是在描写“蚂蚱”,因此选句时,
应选“是蚂蚱!”在后面的句子,排除AB项;②句后面“我在野地里待了多久呢”“我独自面对着荒田的
冷寂和热闹”的内容强调荒田的冷寂,由“人”至“鸟”,符合递进的逻辑层次。故排除D项。
故选C。
2.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答案】D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本题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是比喻,将“一整片蚂蚱”比喻成“绿云”。
A.“万重山”是夸张;
B.拟人的修辞,“怨”字将物拟人化,;
C.借代的修辞,以“樯橹”代指“战船”;
D.“献愁供恨”是拟人,“玉簪螺髻”,指山的形状像妇女头上绾发的玉簪和螺形的发髻,使用的是比
喻的修辞方法。
故选D。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越往前走,惊起的蚂蚱越多,蹦跳、展翅和跌落的声音连
成了一片。”从语义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①强调重点不同。改句将不同动词简单罗列,消减了各种声音的特殊性;原句把蚂蚱同的
声音单独成句,强调了蚂蚱声音各具特色。②语意感受不同。改句只是说“声音连成一片”,显得
呆板;原句用拟声词“噼噼啪啪”,使得蚂蚌的声音具体可感。③句式不同。改句句式比较普通;
原句多用短句,与前文句式一致,节奏分明,增强了句势,富有音韵美。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解析】
要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应从修辞运用、句式特点、语序、语体风格、精妙用词(动词、形容词、拟声
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此句比较时可从句式、语意感受和强
调重点方面分析。两句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蹦跳的声音,展翅的声音,跌落的声音,噼噼啪啪连成一
片”,原句多用短句,节奏分明,增强了句势,富有音韵美,而改句只是简单地用了三个动词来修饰
“声音”一词,让人产生不了身在其中的感觉,而原句把蚂蚱发出的声音单独成句,强调了蚂蚱声音各
具特色,用拟声词“噼噼啪啪”,使得蚂蚱的声音具体可感。
语段压缩
05
语段压缩
1.明确语段的表达方式。采用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其表述的方法和内容不同,比如说明类语段,
主要通过对概念的解说来说明某种道理、原理、结构等;描写类语段,主要通过播写景物来表达
作者的某种情感等。
2.筛选出语段的主要信息。根据语段类型,要快速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比如新闻类语段,可以
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筛选;议论类语段,可以通过把握论点、论据的方法筛选;说明类
语段,可以通过对概念和说明概念的内容筛选等。
3.得高分需要做到的三个方面:①加强分层意识,抓住重点,提取主要特征;②要点归纳到位,概括全
面;③表达规范,语言简练,注意字数限制,格式正确。
【点对点试炼】
【答案】示例:①2020年6月3日,②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③预计今年
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
【解析】
压缩语段应注意把握语句的层次,根据关键词语来筛选信息。本语段是典型的新闻,语句的重要性是依次
递减的。第一句话是关键信息,因为字数限制,可以把“在京”、“以下简称《报告》”这些非重要信息
删除,保留时间即2020年6月3日(时间没必要精确到“上午”,所以删去“上午”)、事件即中国农业
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第二句是对《报告》的具体内容,“基于统计数据”、
“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讲的是《报告》的形成依据,不属于重要信息,可以删除,所
以可以压缩为“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第三句是具体粮食种类的产量,第四句是讲粮
食种植面积较往年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从整个语段来说,这些都是一些细节性的信息,不是最重要
的,可以删除。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答案】示例: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
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详解】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
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
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
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事件,原文“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
可概括出“2020年6月3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
题为‘世界的复兴’”,可概括出“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原文“届
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可概括出“以线
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
【点对点试炼】
【点对点试炼】
【答案】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
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中的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新闻类压缩语段,
它主要考查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
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分,本则新
闻的导语是“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故中心事件是:
2020年“中国航天日”于4月24日启动。紧接着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名称、任务标识”;然后分别具体介绍任务名称、任务标识的意义: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
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这部分不是关键信息,不必压
缩。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不要超过70个字。
【点对点试炼】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