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名师指津:高考作文的思维要求与对策(附:2021 备考对策)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
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
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的提升。2020 年高考作文题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加强了
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全国Ⅲ卷作文提“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通过设置充
分的思辨空间,由浅入深地考查了学生对这两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上海卷要求考生就“重
要的转折”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展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为思辨提
供了更广阔、更明晰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进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
与哲学思辨。
【真题分析·2020 高考全国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
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
“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
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信”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然而“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
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地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
我”,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其实,试题是用“镜子”“画像”等比喻词引导青
少年思考如何提升自我、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同时, 试题试题融入了“客观”与“主观”、“认识”与“实践”关系的思辨元素,
考生作文中必须得到体现:
1. 借鉴反思,认识自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从思维
的角度看,就是利用自己对客观(人与事)的认识,反观自己,审视自己,正确地认
识自己。看到亮点,洞见灰暗,从而形成对自己的完整认知。
2. 审视自省,改变自我。“不断地绘制‘自画像’”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利用不
同类型的人
物、事件反躬自省,正确地认识自己;二是完成由认知到实践的推进,即改变自我,
提升自我。
2021 备考对策: 着眼运用,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1.审题立意,重视思维因素。
高考作文试题融入思维因素背景之下,作文审题显得尤其重要,考生要特别注意把握
题目的思维要求。如 2020 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
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
识和思考。”“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是考生写作思考问题的前提,
思考的对象则是“是否意味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考生思考问题,则必须认识到
“个人的主观努力”与“事物发展进程”的关系:一是在“重要的转折”发生之前,对其
进行预判并提出合理应对方案,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二是在重大转折之中,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推动事物朝着积极方面发展。三是在“重要的转折”
发生之后,无论风暴将我们带到一个怎样的岸边,我们都要以主人的身份上岸,即改变可
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2.掌握并运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一分为二,多角度分析问题。事物有正面,有反面;有主流,有支流;有成绩,
有问题;有长处,有短处。考生在分析问题时,要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
论证,如历史的角度、现实的角度,经济的角度、文化的角度,自身的角度、外在的角度
等;要善于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如同一事物,既分析正面,也分析反面,既认识到积
极的一面,也分析消极的一面。以此追求论述的客观、准确,表现出哲理的思辨性,避免
说理的绝对化。
【运用示范】
今年高考,有的举起“天王盖地虎 个个 985”横幅;有的举起挂香蕉的甘蔗,说是“有
蕉一日,掂过碌蔗”,又说是寓意考上“浙(蔗)大”“交(蕉)大”;有北方家长穿上紫色
内裤,寓意“紫腚成功”;更多的戴起印有“高考成功符”的口罩……为给孩子添哪怕是一
丁点的好运气,这届家长也是拼了,其心可悯。然而,良好的愿景与祝福和盲目从众甚至
迷信,或只有一步之遥。此类风习年年见涨。想讨个好彩头无可厚非,但如此怪招迭出,
对临考的孩子真的好吗,说不定还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岂非得不偿失。
(节选自人民网评:《穿旗袍陪考,真好吗?》,作者李泓冰)
引入高考送考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承认家长的良苦用心,并说讨个彩头无可厚非,
同时指出其“迷信”色彩,特别是加重考生心理负担的危害,如此说理,可谓全面而深刻。
(2)关注联系,避免孤立、片面看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界
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表现具体而复杂,因此,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联系点,
说清事物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避免孤立、片面看事物。
【运用示范】
相得益彰,与时代相联结,才能增加个人的人生深度与广度。每颗卫星既成就蓝图,
也因蓝图体现自身价值。孤岛卫士王继才,深知一己之力微薄,但他将个人置于国防事业
中,守护孤岛,义不容辞;又有抗疫期间的“逆行大军”,在时代的感召下,将个人安危置
之度外,让个人价值在时代中熠熠闪光。我们应激发个人的激情,响应号召,投于时代之
中。个人与国家、时代是密不可分的。
(节选自 2020 高考北京卷高分佳作《让个人与时代芳华共振》)
结合时代先进人物,论证将个人融入时代,是增加人生深度与广度的途径。论证充分
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联性,思维辩证,说服力强。
(3)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变化。世界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只有用发
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作出正确推断。有鉴于此,考生作文应
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代发展,汲取新时代创造的新思
想,用新思想、新观念取代传统的、守旧的观念,用新的眼光议论、评价人与事;二是学
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分析把握其发展变化过程,从其“过程”,
理解现实的“存在”,从今天的“规划”,预测明天的“结果”,全面地把握人物成长、事件
发展的历程,从而给予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运用示范】
端午传统文化要“立起来”“活起来”,与现代生活对接、与时代精神共鸣,才有可能
火起来、融进去、传出去。比如,端午节诗词欣赏、漫画、图解等不断被传播,各种关于
端午习俗的 H5、小游戏刷屏,其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持续解读,又有对中华文化关键内
容的解锁。通过互联网,更多挖掘和运用端午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使传统文化以一种更
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
(《端午传统文化的全新打开方式》)
关于端午习俗的 H5、小游戏刷屏等,以创新的方式,与现代生活对接、与时代精神共
鸣,让传统文化火起来、融进去、传出去、立起来、活起来、传出去——与时俱进的思维,
得到了生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