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 融通· 回归
——语文高考前复习策略建议
一 、 简 化
1.成功=思考(观念、策略)+行动
2.成功=非学科+语文学科
3.语文=语感+分析(逻辑、语法)
4.语文应试=基本盘(选择题+背诵+作文)
+优化盘(基础部分主观题)
5.语文应试=选择题+主观题
6.语文应试=扬长+救短
7.语文应试=积累+测试
8.语文应试=立意+素材+设题+答题(案)
9.语文三轮复习=讲解+训练
10.语文三轮复习讲解:各大板块的“读”与“答”
11.语文三轮复习训练:“片段”与“综合”
语文三轮复习讲解:
各大板块的“读”与“答”
在下面讲座目录中选择讲解
…………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文本结构模型
诗歌的主要构成要素无疑是“情”“景”二端,按照二者结合的紧密程度
或融合度,并通过实际鉴赏的验证,我们构建出诗歌文本结构的三个基本模
型:情景二分型、情景交融型和情景兼容型。这一分类有助于根据文本类型
迅速解读诗歌。
注:还有一类“事”(景)与“理”结合的诗歌文本。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文本
情景二分型
情景交融型
情景兼容型
1.情景二分型
这类诗歌文本中“情”(情感、情思)与“景”(事、物)的界线显豁,
犹如“水”与“油”,虽汇于一体,但彼此泾渭分明。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对这类诗歌的鉴赏,可以先由情入手,抓住类似于传达情感的“江南
好”“能不忆江南”词句,确定该诗意在抒发对江南的怀想之情、赞美之情,
并在与“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等“乐景”
的一致性上得到印证,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中间句写景,前两句和最后
一句抒情,情和景各有所归,
一看便知。
读这首诗,我们很容易捕捉到“惘然”二字,也很容易知道它表达的是
迷惘、失意等负面情感情绪;整首诗究竟是不是这个基调呢?只要把“锦瑟
无端”“庄周梦蝶”“望帝啼鹃”“珠有泪”“玉生烟”等等景(事:典故)
连为一体,就很容易得到印证,诗歌就此可迅速读懂。
这类诗歌读解并不难。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这一类的诗歌比较多,课内的如:《长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外以及考试也有不少可以对应这一模式,可仿此
操作。再举仿真度较高的一首诗来观察。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 情景交融型
这类诗歌中的“情”与“景”,犹如“水”和“酒”(乳)相合(融),
难分彼此。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渔翁》
鉴赏时,可以先圈出各个意象,然后再把它们联缀起来,想象出整体的
画面或情境,读懂诗歌。像《渔翁》这首诗,首先确定“渔翁”这个核心意
象,“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不难理解,但要判断他的打鱼生活
究竟快不快乐,关键在与他在青山绿水间放歌、与他放眼于飘逸天际的云朵
而放飞心情等连为一体,我们才可断定渔翁内心热烈、奔放、舒畅与自在、
自由潇洒!
这类诗歌鉴赏难度值最高,好在它的数量有限,难得一遇。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大量诗歌是介于上述两类模型之间的,即没有明显的抒情词句,却在诗词
的字里行间不时有一些隐含情感色彩的“字眼”,这类诗歌很难说是属于上
述哪一类,可以视为兼容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李白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就有“独”“不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
思》中的“断肠”,柳宗元的《江雪》中的“绝”“灭”“独”“寒”等字
眼显现情绪,鉴赏时可以用从“情感”和“意象”两头入手的办法来读懂诗
歌。
打个比喻说,这类诗歌是“沙”与“金”的混合——众多沙粒中混有一
些小小金粒,解读的本领在于披沙析金,且要熔金成块。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3. 情景兼容型
这首诗,乍一看,最容易抓住的是“惊”“疑”两个表达情感的字眼,但如果
就此得出结论说整首诗表达的是失意的负面情绪,便会误读其情感基调。只有把
“惊”“疑”二字与颔联“开门复动竹”中的“复”、颈联“时滴枝上露,稍沾
阶下苔”中的“时”“稍”以及尾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中的“何
当”“为(我)”“拂绿琴埃”以及题目中的“闻风寄”联系起来想象、思考、
揣摩,我们才能悟到:诗人与友人时空间隔,思人心切,身心被友情所牵,久等
不至,而愈益深深沉湎其间——一次又一次开门张望,一次次失望而关注、敏感
于树枝上的露珠……但他又并没有彻底失望,仍然热切盼望和坚信友人的到
来!——对友情的沉湎、投入、热切、失望、希望、企盼、坚定与执着等等,才
是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情感的基本内涵。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还有一类“事”(景)与“理”结合的诗歌文本。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乌江亭》
这类诗歌的鉴赏,可以仿照“情景二分型”“情景交融型”“情景兼容型”
的阅读策略突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琴诗》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的核心术语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我们需要用到一些约定俗成的
专业术语,这些术语也成为了诗歌鉴赏题答案的重要组
成部分。熟练且系统掌握诗歌鉴赏的核心术语,是同学
们精准解答诗歌题的基础。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1.表达方式
2.结构技巧
3.表达技巧
4.修辞手法
1.思想内容
(情感)
2.观点态度
1.形象
2.风格
形式(手段、手法) 内容(目的)
一、诗歌鉴赏核心术语梳理
对上图的说明:
当我们对高考诗歌鉴赏题进行剖析,我们会发现它的考查实质可以用一
句话来表示,即:这首诗用什么手段(形式)来表达了什么目的(内容)?说
得再干脆一点,就是考:“手段(形式)”与“目的(内容)”。诗歌鉴赏题
万变不离其宗,从来没有离开对上述要素的考查。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zhēn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xiǎng田归。
考生答题的时候就不能泛泛地进行回答,而应该直接点明这句中涉及到的术
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这两个术语都来自表达技巧中的“描写技巧”。
本题的答案是标准的“用什么手段来表达了什么目的”。动静结合是诗歌表达
的手段,而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则是最终的表现目的。
2020天津卷考: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手段),突显了环境的优美、
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目的)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手段),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
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目的)。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2.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包括五类:记叙、说明、
描写、抒情和议论。
诗歌里面要特别关注的是描写和抒
情。
由描写方式派生的具体描写方法属
于表达(现)技巧,同样由抒情方式派
生出的抒情方法也属于法表达(现)技
巧,在后面列出。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说明
3. 结构技巧
无限的乡愁原本已经在前三句中抒
发了出来,最后一句却不写情,而是
以苍茫的景色来做结,无限的乡愁,
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都
隐含在这景色之中。
这就是以景结情的写法。以景代情
而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
有情”,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
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
无穷的艺术效果。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结构技巧
开门见山
铺垫、伏笔、照应
层层深入
卒意显志
先总后分
抑扬
由情及景
(由景及情、以景结情)
4. 表达(现)方(手)法、技巧
这类术语最多,很容易与表达方式、修辞格混淆,
要善于区分。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抒情
表现手法
描写
其他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正侧面结合
远近高低结合
白描
细节描写
衬托、烘托
渲染
对比、反衬
以小见大
留白(空白艺术)
联想、想象
用典
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平仄
色彩
红白、深浅、明暗、冷暖
赋比兴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故事(典故)抒情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托物寓意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融情于景
五觉描写(视听味触嗅)
4.1 描写方法、技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前者静而后者动,前一句描绘了皎洁月色铺洒
在松林上的静景,后一句却写出了清泉潺潺流动
的景象,动静结合,让画面更加动人,表现了作
者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
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诗人约了客人相见,可是已过半夜,人却还未
至。最后一句是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描写,因为客
人不来,诗人闲极无聊,用手轻轻敲着棋子,把
灯花都震落了下来。这个细节很好地表现了诗人
的焦躁、无聊与孤独。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描写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正侧面结合
远近高低结合
白描
细节描写
五觉描写(视听味触嗅)
4.2 抒情方法、技巧
直接抒情又称为直抒胸臆,是作者直
接表明情感态度的抒情方法,例如苏轼的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直接抒发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王安石《孤桐》
这首诗看上去是在写一株梧桐树,
实际上是在写自己。孤桐天生枝繁
叶茂,孤高百寻,深深扎根于大地,
越老越强,越是晒于烈日之下,越
是茁壮繁茂,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
法表达了王安石自己的人生追求:
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
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
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故事(典故)抒情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托物寓意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融情于景
4.3 其他手法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水的深度用来衬托汪伦送
我的情谊,潭水虽深,然而情更深。
这里是便是衬托手法中的正衬。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的《绝句二首》
前面两句所描述的是何等美好的
场景,漫江碧波,满山青翠,山花绚
烂,然而此等乐景之下却越发体现出
作者思乡的悲情,景色越美,此情越
哀,这里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其他
衬托、烘托
渲染
对比、反衬
以小见大
留白(空白艺术)
联想、想象
用典
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平仄
色彩(红白、深浅、明暗、冷暖)
赋比兴
与一般所讲相同,主要就十多种:比喻、比拟(拟
物、拟人)、反复、夸张、对比、对偶、象征、借代、
双关、排比、顶真、设问、反问、通感(移觉)等,
其中诗歌惯用的有:比喻、比拟(拟物、拟人)、夸
张、对比、对偶、象征、借代、双关等,要特别重视。
雄浑;旷达;豪放;俊逸;冲淡;沉郁;悲慨;婉
约等。
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华美绚丽;多用口语;明白
晓畅;委婉含蓄和简洁洗练等。
5. 修辞手法
6. 语言风格
7. 艺术风格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二、诗歌鉴赏答题思维模型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答题思维模型
通用
模式
用什么表现手法
/手段、技巧
写出什么
景象
有什么
效果
炼字赏句题 是什么 用什么 怎么样
评价题 是什么 为什么
诗歌的比较鉴赏
对近三年全国统一命制的八套考卷、新高考四套统考科目卷以及江苏
省一套自主命题卷共十三套高考真题中诗歌鉴赏题的统计,我们发现,涉及
诗歌比较鉴赏的有八套,比例高达62%。
诗歌的比较鉴赏,应该成为诗歌鉴赏的一个关注点。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诗歌的比较鉴赏,全方位涉及诗歌鉴赏
考点,包括情感内容(基调)、语言风格、意象(写作对象)以及描写方法
等等,既比较相同点,也比较不同点,而且更多的是后者。
我们还发现,这些诗歌比较鉴赏的设题,既有就一首诗文本本身的内部
比较,也有一首诗歌与另一首诗歌之间外部比较,而以后者为多。
下面我们按照这一基本情况分类讲解和突破。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一、诗歌文本本身的内部比较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例1】
2016年全国3卷: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解答要领】这类比较鉴赏的解答,一般没有唯一答案。
问题: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答时,首先找到比较点,本题中为“健”与“弱”、“明”与“昏”;其次是将
“健”与“弱”以及“明”与“昏”代入诗歌文本,我们会明白用“健”与“明”,
抒情主人公强调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体力不减、意志坚定,而用“弱”与“昏”则承
认自己虽体力不支,但斗志尚高,这样来还原诗歌意境,也就真正读懂、读通了诗歌,
两种解读都能自圆其说;最后一步是选择最佳答法,最佳答法的确定依据有两个:一
是本诗歌文本所采用的语言表述,二是自己最认可或读得最清楚、最通透的一种说法。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参考答案】
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
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
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
冲锋陷阵,为国驱驰。
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二、诗歌文本之间的外部比较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例二】
2017年北京卷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解答要领】这属于诗歌比较鉴赏中最常见类型:给定的诗歌文本与呈现出
的课内诗歌不同(或:相异)点的比较。
问题: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
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答这类首先要确定比较点,这里是在“意象”和“情感”两个方面找“不同”
之处,明白之后再一一就此比对出不同即可。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例三】2018年全国一卷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解答要领】这类诗歌比较鉴赏属于比较给定诗歌文本与不呈现的课内诗歌文
本相同点的题目。
问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答时,首先得准确回顾课内诗歌文本,再具体分析
比较并确定出相同与否。
本题C项提及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为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两首诗写“春柳”都为末句,“形
容”或描摹的方式都用的是常见的“烟”字白描,从而
确定两诗描摹春柳的方式是相同的。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入昌松东界山行 [高适]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参考答案】
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
异:①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2分)
②范词则 重在表达诗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2分)(要有适当分析,
并且观点在前, 分析在后)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拿诗歌鉴赏来说,对任意给定诗歌
文本进行解读时,我们还原其基本路
线,大致过程是:第一,解读者需要
顾及给定的文本信息和自身储备的非
文本信息经由自己的想象进入诗歌文
本;
第三,这种比较的心理机制或
通道是“联想”。第四,比较的
基本指向有两个:同中见异,异
中求同。
第二,在进入诗歌文本时,解读者还要从两
个大的维度或方向,与过往已经谙熟于心的类
似典型文本作比较:一是从内容(情感、情思、
题材等)和形式(体裁、语言、表达技巧等)
或主观的情感、情思和客观的物象方面展开;
二是从主客或形式与内容合一的形象、意境、
风格的维度展开。
专题突破 古代诗歌鉴赏
结语:
诗歌比较鉴赏的考察在近几年高考中呈现增多趋势,更深层次
的原因在于,“比较”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换句话说,比
较是人们学习知识、习得能力的一种基本学习策略和方法。
因此,诗歌比较鉴赏的“比较”这一策略或方法,不仅可以指
导诗歌鉴赏,还可以指导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甚至推而广之指导多
学科的学习。
二、 融 通
1.论述类文本——非连续文本
——情境语段
2.散文——小说
3.散文——小说——诗歌
4.阅读——写作
1.论述类文本——非连续文本——情境语段
“读”——披沙析金(“核心词”)
“答”——证实证伪(客观题)
2.散文——小说
“读”——披沙析金(“核心词”或“核心意象”)
由表及里
“答”——证实证伪(客观题)
原点思维(主观题)
逻辑分点
专题突破 小说和散文阅读
披沙析金与由表及里
——小说和散文的基本阅读策略与方法
散文和小说同属于文学文体,进入高考考查视野的选文,二者长度基本相
当,一般在1500字左右,2020年则超过2000字。文字量的增加无疑加大了阅
读难度。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验证,我们用“披沙析金”和“由表及里”作
为基本阅读对策,可以降低这两类文章的阅读难度。
专题突破 小说和散文阅读
披沙析金,就是面对长长的阅读篇幅和大量阅读文字,采用一定有效策略与
方法,迅速识别有效信息,进而把握文章内容和大意。
专题突破 小说和散文阅读
由表及里,指作为文学文本的散文和小说,常常采用象征和隐喻手法表情达
意,阅读时,要善于透过载体表层深入领会其内在意蕴,真正读懂文章。
象征或隐喻的识别相当重要的前提是阅读者自身素养水准要高,尤其是对社会
生活、社会热点的关注和理解。
专题突破 小说和散文阅读
2017年全国2卷
窗子以外 林徽因
(1)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2)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
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
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
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
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
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3)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4)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
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
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
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
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
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专题突破 小说和散文阅读
(5)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
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
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
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
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
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
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
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
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
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6)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
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
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
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专题突破 小说和散文阅读
(7)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
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
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
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
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
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
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
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
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专题突破 小说和散文阅读
2.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3.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
“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专题突破 小说和散文阅读
上述内容可以简化为:
第一, 小说的基本内容:有声电影(表)——有声喧哗(里)(“找眼
镜”“找钮子”“找座儿”“找人”“让座”“买糖”“找车”“咳嗽”“喊卖
瓜子”等)
第二, 小说的基本情感态度:讽刺小市民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无知、
无聊、焦躁、从众、傲慢等等。
一、小说阅读答题思维模型
二、散文阅读答题思维模型
2019文学类文本
全国Ⅰ卷 9.《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
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2019实用类文本
全国III卷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
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2018文学类文本
全国II卷 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
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全国III卷 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
的关系。
2020全国Ⅰ卷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创作同冰山类比,他说:“冰
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本小说这正是只描写了水面下的八分之一。请据此说明本小说的情
节安排及其效果。
频频出现“新面孔”,因文设题反套路
小说和散文主观题答题的逻辑分点示例
踏莎行
寇俊杰
(1)春风萧瑟,乍暖还寒,阴雨蒙蒙,芳草萋萋。开封通往陕州的官道
更加泥泞,两辆驴车在湿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2)突然,前面的驴车陷进泥坑,车夫挥鞭抽打毛驴,可任凭怎样使劲
儿,木轮车像是被泥水吸住一样,就是出不来。寇准挑起轿帘说,寇安
,别打了,还是我下来推吧!寇安没法,只好也下来和寇准及两个随从
一起推车。无奈车重人少,力量不够。寇准说,不行就先把车上的书卸
下。寇安说,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怎么舍得弄脏?大家正一筹莫
展,路过的几个村民走过来,有人施礼问,是宰相寇准寇大人吗?正是
,但我现在已不是宰相了。我们听说大人没有因为澶渊之盟受到封赏,
反而被贬陕州,故有此一问。他对其他村民说,我们帮帮寇大人吧!大
家一起用力,终于把寇准的驴车推出了泥坑。寇准再三相谢。村民说,
寇大人澶渊之功,让中原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老百姓还不知怎样感
谢寇大人呢。
从此要淡出朝廷视野,远离政治旋涡,没想到写的却是难离难别、情深
意切的“情诗”。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知道,想让寇准抛弃自
己的信念真是太难了。如果皇帝用他,再危险他还是要回去的,可他又
不会曲意逢迎,个性又那么张扬,虽然皇帝信任,但他由着自己性子来
的做法,就是有一副好牌,也会叫他打得稀里哗啦甚至是性命不保!
(12)宋夫人含着泪看着寇准,寇准拉住夫人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
夫人知道,今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更加艰险的道路!(有删改)
1.请以本篇小说为例,谈谈历史小说创作要注意的原则。(6分)
2.设置宋夫人这一形象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
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符合历史真实:重要场景、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必须真
实,力求还原历史;如寇准澶渊之盟立功、三次被贬、寇准忠君
爱国的正面形象等均有据可考。
②适度艺术虚构:在细节上通过艺术的虚构、想象,使历
史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如在雨中赶路、推车擦汗、夫妻对
话等细节是虚构出来的。
③贴合当今时代:不能为写历史而写历史,要反映现实特
点,解决当下问题;如本篇所表现的忠诚、耿直、超.然等依然
有现实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小说”文体的把握能力。但
如果对“历史小说”这一概念并没清晰把握,怎么办呢?
我们来一个符合逻辑的思考,得出符合逻辑的较为完美的
答案。所谓“符合逻辑的思考”,就是从“历史小说”这一
概念本身出发,由“历史”想到它有历史依据或原型,由
“小说”想到虚构和创作,并由依据历史创作小说的目的是
指向现实的,从而确定三个基本思维方向:历史(依据)、
小说(虚构)、现实(指向),再到文本中有关细节印证,
最后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一般而言,这样思考和答题,6分的题目,稳稳拿4-5分是
没问题的,如果语言简明完美,得满分也是可能的。
3.散文——小说——诗歌
“读”——披沙析金(“核心词”或“核心意象”)
由表及里
“答”——证实证伪(客观题)
原点思维(主观题)
逻辑分点
4.阅读——写作
披沙析金
由表及里
专题突破 议论文写作
思
维
导
图
提
纲
示
例
一般而言,对任意给定的作文题目,都可用思维导图快速而高效地绘制出
作文提纲,作为正式行文的蓝图,以保障我们作文水平稳定甚至超常发挥,
从而赢得整个语文学科。
三、回 归
1.语文学科=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2.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思维能力
3.语文学科知识:陈述性知识(清单)
+程序性知识(技术动作)
1.语文学科=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高层文件
——考点深挖
考试动向——
测评与诊断——
*研磨全国卷等高考真题
•分析数据、诊断复习成果
*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
订)》
* 透析命题特点和规律、解题思路和答题
* 定期反思、复盘、建立体系
加强研究:
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文章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四、高考
命题建议)
3.新高考试题、八省联考等新动向
4.三年高考真题(《高考试题分析(语文分册)2020年
版》、考试中心对高考试题的评价)
一核
四层
四翼
情境
高考评价体系
为什么考?
考什么?
怎么考?
9.深化考试内容改革。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
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
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
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思维能力
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
径
文学性阅读能力:
能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感受、想象、体验作品呈现的社会生活和
情感世界;在领悟作品表达的感情、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生
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评价;对常见文学类作品的基
本特征、一般体例和主要表现手法有所掌握,在了解文学史常识和文学
创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文本艺术创新的主题意向、思想蕴涵能有所
领悟并展开联想,对作品的表达效果和思想艺术价值作出合理分析与评
价;对文本建构和文本理解所涉及的复杂因素,前者如作者倾向与意图、
作品语言与形式,后者如读者立场、阅读取向、欣赏角度、评价标准等,
具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
时代精神。
新高考传递了怎样的新动向?
1.更加注重真实表达
2.更加注重深度阅读,注重思维过程
3.更加注重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
4.更加注重语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2021年题型应该还会有新变化
……
专题突破 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写作立意的“罗盘”
——“黄金三问”与“正反合”
专题突破 议论文写作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道”——追求智慧,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不变应万变。
专题突破 议论文写作
获得基本立意和思路
获得全面辩证、客
观理性的认识和结
论
专题突破 议论文写作
在上述三个环节中,特别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个环节,可以再
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这样,文章就会立意精准、思路开阔、
内容丰富,最终生成完美的篇章。
专题突破 议论文写作
例文思维导图
3.语文学科知识:陈述性知识(清单)
+程序性知识(技术动作)
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
径
必备知识主要包括:
一是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等。
二是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
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还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涉及的文学
作品和背诵篇目等相关知识内容。
三是中外文化常识,如中外优秀文化中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的
基本常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
识等。
落实各项清单——
1.背诵清单
2.成语(词语)清单
3.单复句清单
4.病句清单
5.文言文(实词含文化常识、谦敬词、虚词、句式)清单
6.文学文体(小说、散文、诗词等)术语清单
7.论述类逻辑陷阱清单
8.标点符号清单
9.语体清单
10.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等清单
11.作文主题材料清单
12.其他清单
聚焦应试难点——古诗文
p回归教材,加强积累
p 笔头记忆,知识整理
p 强化练习,天天见面
p 关键突破,落实翻译
复习策略
笔头记忆,知识整理
p 翻译精准是根本——强调直译、字字落实
p 语境推断是关键——理解常识、境连断句
p 资料落实是保障——强化训练、常抓常新
关键突破,落实翻译
郊赦可特勿贷祖吉
。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
佯为予赵城。
严惩不贷
题材类别 考查内容
写景抒情类
2014年I卷宋词《阮郎归》(无名氏)、2016年1卷唐古诗《金陵望汉江》(李白 )、
2017年1卷 宋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2019年III卷唐诗《插田歌》
(节选)( 刘禹锡)、2020年Ⅰ卷唐诗《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
托物言志类 2018年III卷唐《精卫词》(王建)、2020年Ⅲ卷宋诗《苦笋》(陆游)
边塞征战诗 2010年南朝乐府诗《雨雪曲》(江总)
咏史怀古类 2011年唐诗《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即事感怀类
2013年宋词《鹊桥仙》(陆游)、2015年Ⅱ卷唐诗《残春旅舍》(韩偓)、2016年
III卷宋诗《内宴奉诏作》(曹翰 )、2018年I卷唐诗《野歌》( 李贺)、 2018年
II卷宋诗《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2019年I 卷宋诗《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2019年II卷唐诗《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思乡咏怀类 2012宋词《思远人》(晏几道)
赠友送别类
2015年I卷唐诗《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2017年II卷宋诗《送子由使契
丹 》(苏轼 )、2017年III卷唐诗《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
李二十 》(白居易 )
阐发哲理类 2020年Ⅱ卷宋诗《读史》(王安石)
诗歌题材统计
2020年诗歌鉴赏:重在诗歌内容的理解
年份 卷别 试 题 考查内容 能力要求
2020
Ι卷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对诗句内容以及
情感的把握 D
Ⅱ 卷 15.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对诗句的理解、
评价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D
Ⅲ 卷 15.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
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理解分析诗词的
内容等,概括诗
歌形象特点
D
p 2021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命题总体保持稳定。
p 唐宋诗词仍将是考查重点。
p 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尤其频繁。
p 比较鉴赏越来越受关注。
命题趋势
1.日常积累,化整为零。
2.温故知新,迁移运用。
年份 试卷 出处、作者及朝代
2012 全国卷 《孟子·告子上》②《师说》韩愈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013
全国卷I ①《观刈麦》白居易②《阿房宫赋》杜牧③《赤壁赋》苏轼
全国卷II ①《劝学》荀子(先秦)②《三峡》郦道元(北魏)③《琵琶行》白居易
2014
全国卷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蜀道难》李白③《春望》杜甫
全国卷I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行路难》李白③《赤壁赋》苏轼
2015
全国卷I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使至塞上》王维③《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全国卷II ①《逍遥游》庄子(先秦)②《琵琶行》白居易③《赤壁》杜牧
2016
全国卷I ①《劝学》荀子②《出师表》诸葛亮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全国卷II ①《鱼我所欲也》孟子(先秦)②《蜀道难》李白③《阿房宫赋》杜牧
全国卷III ①《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②《琵琶行》白居易③《赤壁赋》苏轼
2017 全国卷I ①《观沧海》曹操(两汉)②《阿房宫赋》杜牧
全国卷II ①《逍遥游》庄子(先秦)②《陋室铭》刘禹锡
名篇名句默写题汇总
2018
全国卷I ①《论语·为政》②韩愈《师说》③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全国卷II ①《孟子·鱼我所欲也》②白居易的《琵琶行》③苏轼《赤壁赋》
全国卷III ①《荀子·劝学》②诸葛亮《出师表》③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
了)》
2019
全国卷I ①《庄子·逍遥游》②李白《蜀道难》③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
异)》
全国卷II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杜牧《阿房宫赋》③苏轼《赤壁赋》
全国卷III ①《论语·子罕》②韩愈《师说》③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2020
全国卷I ①屈原《离骚》②白居易《琵琶行》③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全国卷II ①《荀子·劝学》②欧阳修《醉翁亭记》③苏轼《赤壁赋》
全国卷III ①《论语·述而》②白居易《观刈麦》③杜牧《阿房宫赋》
名篇名句默写题汇总
p 以高中篇目为主。
p 关注名家名篇名句。
p 强调真理解。
理解经典篇目名句的含意并且能够在语境中正确使用
借助微情景,理解古代诗文名句
命题趋势
默写复习策略之审题意识
p 细读审题,不可大而化之。
p 要有语境意识,二选一的时候,看哪一句更符合
语境。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
他愿为天下寒士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操。
n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n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默写复习策略之落实通假字
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___
2.何方 之能周兮
3.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___
4.虽 槁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明而行无过矣
6.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适莽苍者,三餐而 ,腹犹果然
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___
9.师者,所以传道 业解惑也
错
圜
章
有 暴
知
生
反
辩
受
默写复习策略之落实同音字
1.惟、唯
(1) 江上之清风
(2) 见江心秋月白
(3)斯是陋室, 吾德馨
(4)芳与泽其杂糅兮, 昭质其犹未亏
惟
唯
惟
唯
默写复习策略之落实同音字
2.长、常
(1)万里悲秋 作客
(2)君子坦荡荡,小人 戚戚
(3)圣人无 师
(4)斜阳草树,寻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5) 太息以掩涕兮
(6)何事 向别时圆
(7) 有高猿 啸
常
长
常
常
常 长
长
长
考试 篇目
第一次考试 高中篇目:《劝学》、《逍遥游》
初中篇目:《论语》十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
谏》、《出师表》、《桃花源记》
第二次考试 高中篇目:《师说》、《阿房宫赋》
初中篇目:《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
第三次考试 高中篇目:《赤壁赋》、《氓》
初中篇目:《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关雎》、《蒹葭》、《观沧海》、《饮酒》
(其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四次考试 高中篇目:《离骚》、《蜀道难》
初中篇目:《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其一)、《望
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五次考试 高中篇目:《登高》、《琵琶行》
初中篇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
第六次考试 高中篇目:《锦瑟》、《虞美人》
初中篇目:《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渔家傲·秋思》、
《浣溪沙》、《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游山西村》
第七次考试 高中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初中篇目:《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其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伯牙善鼓琴》
第八次考试 高中篇目:《离骚》、《逍遥游》
初中篇目:《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木兰诗》、《登幽州台歌》、《卖炭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满江红》
结束语——
太阳底下无新事!
天天新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