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2021 届高三名校 3 月大联考语文诗歌解读分析
一、诗歌原题
春晚即事留游子明王仲显
范成大
绣地红千点,平桥绿一篙。
楝花来石首,谷雨熟樱桃。
笑我生尘甑①,惭君有意袍②。
故人能少驻,门径久蓬蒿。
【注】①生尘甑(zèng):积满灰尘的炊饭之容具。《后汉书·范丹传》载,
范丹,字史云。桓帝时任莱芜长。家贫,有时断炊。闾里歌曰:“甑中生尘范史
云,釜中生鱼范莱芜。”②有意袍:有意赠袍,指须贾赠范雎绨袍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红花与绿水,二者相得益彰,诗人设色秾丽,风格清新妩媚。
B.颔联写楝树花引来了石首鱼,谷雨催熟了红樱桃,景色美不胜收。
C.颈联写朋友因“我”家贫而赠袍,“我”因朋友嘲笑而心生惭愧。
D.本诗所用典故多切范姓,自然贴切中略见诙谐之趣,显得轻巧自如。
16.诗歌以“门径久蓬蒿”作结,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6 分)
二、诗歌解析
《春晚即事留游子明王仲显》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首友
情诗。前半写春晚景色,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后半写友情,彼此知己,弥足珍
贵。所写景物均苏州风光,有地方特色。所用典故多切范姓,因而显得贴切自然。
全诗用语轻巧,语言精致。
游子明:名次公,字子明,号西池。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范成大帅桂林时,
曾任幕僚。
王仲显:名光祖,字仲显。清江(今江西清江县)人。曾任衡阳、昭潭(湘潭)
县令,柳州、琼州知州。当时任柳州知州。
春晚:即晚春
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做诗文或绘画)
绣地:地如锦绣。
红千点:红花千万朵。
平桥:湖水涨得几与桥平。
一篙:有一竹篙深。
楝(liàn)花:花信风的最后一种。明代焦竑《焦氏笔乘》卷三载,自小寒至谷
雨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有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风。共二十四番花
信,最末一候为楝花花信。楝花春晚开花,楝花为淡紫色,果实叫金铃子。
石首:鱼名,头中有石状小块,故名,亦称黄花鱼,春末夏初,自海溯江产卵。
此句从俗谚“楝子花开石首来”化出。
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约在公历四月二十一日前后。
樱桃:球形,红色,味甜美。
笑:这里指善意的调侃、打趣。
生尘甑(zèng):积满灰尘的炊饭之容具。甑,木桶形蒸饭用具,有屉无底。此
处是用范丹之典。《后汉书·范丹传》载,范丹,字史云,桓帝时任莱芜长。家
贫,有时断炊。闾里歌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有意袍:有意赠袍,指须贾赠范雎绨袍事。《史记·范雎列传》载,范雎随魏中
大夫须贾使齐,回国后因须贾诬陷,受笞辱几至于死。后逃入秦,改名张禄,官
至秦昭王宰相。须贾使秦,范雎穿破衣求见,须贾怜而赠以绨袍。次日得知范雎
即张禄,大惊谢罪。范雎以其赠袍之故,免其死罪。这里但取朋友馈赠之意,是
表示感激的说法。有意,指怀有故人之情意。
少驻:短期停留。驻:停住车马。
门径句:晋代皇甫谧《高士传》:“张仲蔚,平陵人。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
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这里以张自比,以
刘比友人,说明彼此知心。
三、诗歌整体分析
诗题:晚春抒怀留游子明君、王仲显君
首联:地如锦绣,红花千万朵;绿水涨满,几乎与桥相平。
颔联:楝树花开放,石首鱼归来,又是谷雨季节,樱桃熟透。
颈联:莫笑我家贫,甑已生尘,揭不开锅;好朋友的馈赠,让我深感惭愧。
尾联:故人到来,短暂停留,我门前的小径,现已长满蓬蒿。
四、答案解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红花与绿水,二者相得益彰,诗人设色秾丽,风格清新妩媚。
B.颔联写楝树花引来了石首鱼,谷雨催熟了红樱桃,景色美不胜收。
C.颈联写朋友因“我”家贫而赠袍,“我”因朋友嘲笑而心生惭愧。
D.本诗所用典故多切范姓,自然贴切中略见诙谐之趣,显得轻巧自如。
解析:C 项中“‘我’因朋友嘲笑而心生惭愧。”情感解读有误,诗人引用典
故,表达对好友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接受好友馈赠而心生惭愧。
16.诗歌以“门径久蓬蒿”作结,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6 分)
综合解读:
尾联“门径久蓬蒿”句,写诗人家门前的小径,现已长满蓬蒿。诗人借用典故,
表达了退居之后,已久不问政事,已少有访客来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退居之后,
固守清贫,高洁的情操。诗人以蓬蒿之景作结,委婉地表达了对故人的真诚挽留,
情真而意切,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参考答案:
15.C
16.①说明诗人幽居避世,少有访客;也表明诗人固守贫穷,品行高洁;②以景
结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对朋友的诚挚挽留,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共 6 分,
一点 3 分,如答出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