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握手礼说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般认为,握手礼源于欧洲中世纪。在战争期间,骑士们都穿盔甲,
随时准备与敌人战斗。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
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后来这种友好的表示方式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握
手礼。现在,握手礼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礼仪。1912 年,孙中山宣布废除
传统的跪拜礼,改为握手礼。
材料二:拱手礼是我国传统礼仪,在古代用于一般性的打招呼,即双手合抱
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向对方致意。2020 年“两会”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时
期期间,“两会”代表见面不握手,改行拱手礼。对此,有人认为,疫情期间,
拱手礼符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流行病学专家要求的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
离,很合时宜,这是传统礼仪复兴的良好契机;还有人认为,拱手礼带有封建等
级色彩,不宜推广,疫情过后,还应恢复握手礼。
高二(1)班准备举行一次“礼仪与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以“从握手礼说
起”或“从拱手礼说起”为副标题,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1)材料理解:
材料一主要介绍握手礼的起源、普及和我国弃旧礼用新礼的情况。从起源看,
握手礼应为西礼,而这种产生于中世纪仅仅在欧洲范围内流行的礼仪方式,现在
已在世界各地普遍使用。中国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礼仪之邦,也于结束封
建帝制之后,改行握手礼。由此可见,握手礼体现出其本身的优越性和普适性;
往大处说,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的交融和文化认同感。
材料二介绍了拱手礼在疫情期间的“复活”。拱手礼又叫作揖、抱拳礼,是
中国人传统的见面礼,历史悠久。《论语。微子》曾载“子路拱而立”,这里子
路对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礼。拱手礼的正式称呼叫揖礼,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
胸前,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2020 年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中国肆虐,期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一些地方“两会”代表见面不再握手,
而改用拱手礼。一时间,拱手礼成为街谈巷议的热词。一方面,握手礼由于发生
肢体接触,存在疫情传播的风险,此时,拱手礼的“复活”的确“很合时宜”;
另一方面,拱手礼毕竟在中国文化史上已传承了几千年,是中国礼仪文化的组成
部分,能够彰显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
(2)任务驱动:
副标题“从握手礼说起”或“从拱手礼说起”意味着“握手礼”和“拱手
礼“只是论述的由头,最终要扣到“礼仪与文化“的大主题上。不管选哪一个副
标题,都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即只谈“握手礼“或“拱手礼",没有必要大谈特
谈握手礼和拱手礼的渊源、形式和礼仪姿态,应将重点放在“文化融合与包容”
和“复兴文化传统”的主题层面展开阐述和议论。
“发言稿”是文体的任务驱动,一般来说,发言稿应有题目、称呼、正文、
落款和日期等,成文时可以只保留题目和正文部分。
【参考立意】
(1)礼仪体现了文化的互动与包容。
(2)传统礼仪不可丢。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4)唤醒传统礼仪再塑礼仪之邦。
【范文展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握手礼说起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礼仪与文化”的话题。先跟大家分享
一个小故事。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头脑一热产生了纳妾的念头,在这婚姻危机的
关键时刻,夫人管道升以一种通达而严肃的态度和情怀创作了一首《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
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
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頫看后,深为所动,便打消了纳妾的
念头。
纳妾是封建糟粕,我们没有兴趣探讨。我只想借管道升的《我侬词》来观照
一下“握手礼”的普适性所体现的文化包容。“握手礼”发韧于欧洲中世纪,已
被行拱手礼的中国、鞠躬礼的日本、合十礼的印度等国家接纳和认同,成为许多
国家的官方和民间的通用礼仪。一个小小的“握手礼”却折射出不同文化之间的
认同感和包容性,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不但体现了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更是一种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不竭
动力。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认同感。在中国古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历史场景和华夏与少数民族的多次反复交融的背景中,中华文化不断从“他”
文化中吸取养分,丰厚自我。被梁启超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人”的赵武灵王实行
的“胡服骑射”,不只是一次军事上的改革,更是一次挑战传统观念和制度的文
化“引进”,这种“引进”最终使赵武灵王走向强大。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
心,佛教的传入虽有波折,但最终还是在中华大地“安家落户”,到南朝便有了
“四百八十寺”的规模,与主流的儒家和本土的道家形成鼎足之势。试想,如果
中华文化筑起高垒、挖掘深堑,拒外来“物种”于千里之外,怎会有如此丰富多
样的文化样态?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不只是一种文化的输出或皇威的宣示,
还是一种“盗火”式文化接纳与吸附。
今天,在这个小小的地球村,固然,文化生态呈现出多元性,但在“人类命
运共同体”理念的浸润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互动显得更为重要,“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已成为常态,坚壁清野、深沟高垒的文化态度,不是在自我陶醉中安
乐死去,就是在自我封闭中黯然消亡。当然,也要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采用“拿
来主义”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再回到“握手礼”上来。我主张,“握手礼”不应缓行,更不能废弃,一百
多年的实行,它已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内心深处,是文化包容的生动体现,为
什么因疫情一时的不便就轻易废弃呢?同学们,二十年后,我们再相聚,我还会
向你伸出右手的,这就是我的态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