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安阳市 2021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指出,商周时期的各级贵族普遍生活于“族”组织之中,并由此构造了“王
国一方国(诸侯)一大夫”这样一种由上而下的国家结构。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商
周时期
A.地缘政治格局形成 B.血缘关系的政治化
C.等级尊卑秩序严格 D.国家权力高度分散
25.“这个时代对以往的中国文化的批判和改造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光耀一时的多元
化的面貌,这种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思想解放,重现‘百家争鸣' ;继往开来,
除旧布新;民族融合,中外交流。”“这个时代”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26.表 1
表 1 是北宋政府的收入情况(部分)。据表中现象可推知
A.国家收人主要来源于商业税收
B.市场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无法推行
D.工商业兴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27.清史学家赵翼云:“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乾隆即位初以“西北二路既已无
事,而苗疆之事亦少"裁撤军机处。两年后又重新恢复军机处的设置,并谕称:“且
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这一变化说明,军机处
A.分割并牵制了内阁权力 B.由办理军务到处理朝政
C.有利于强化皇帝集权 D.已上升为国家行政中枢
28.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在兰州开办的织呢局需要大量羊毛,兰州周边地区的商
品化农牧业因此获得发展。张之洞在武昌开办织布局,引进美国棉种,令江夏等
10 州县棉农“小心培植”,推进了武汉附近农村农业商品化进程。这说明,洋务
运动
A.推动了乡村经济结构改变 B.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C.改变了淳厚的传统乡风 D.移植了西方的近代科技
29.图 4 为一幅漫画,导致漫画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众潜在力量巨大 B.封建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C.清朝专制统治面临崩溃 D.辛亥革命引发思想解放
30. 1919 年 8 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中说:“现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
不少了。北自北京,南至广州,东从上海苏州;西至四川,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没有
这类新派的报纸。”这一现象
A.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为改造中国指明了正确方向
C.体现了中国革命范围的扩大
D.说明革命的力量集中于城市
31.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说:“没有这个判断, 一天诚惶诚恐的,怎么还能够安
心地搞建设?更不可能搞全面改革”,“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 一个是根据
这个判断相应地调整对外政策,这是我们的两个大变化。”邓小平意在说明
A.国家要转移工作重心 B.外交与内政相辅相成
C.要认清世界形势变化 D.时代主题是和平发展
32.苏格拉底说:“如果心灵是安排者,那就会把一切都安排得最好,一个人只要考
虑什么对他自己和别人最好,也就会知道什么最坏,因为这两件事是包含在同一
种知识里的。"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积极追求真理 B.强调善是人的本性
C.坚持理性指引 D.试图挽救雅典危机
33.对 1787 年的美国来说,必须通过回到“君主”,即通过类似于君主制的设计,使
13 个殖民地凝聚为-个有机的政治体,从而获得强大的行动能力。这说明,当时美
国
A.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的必要性
B.由君主政体发展为共和政体
C.民主政治发展遇到极大阻力
D.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分权格局
34.图 5 为 1922 一 1927 年苏俄(联)各种经济成分在零售商品周转中的比重。图中
现象反映了
A.商业贸易仍面临着巨大阻力
B.社会主义的成分不断增强
C.新经济政策未得到有效实施
D.生产资料私有制完成改造
35.1969 年 10 月,西德总理勃兰特推出新东方政策,指出:“我们的民族利益不允许
我们站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我们的国家需要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
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该政策
A.促进了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B.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启
C.意在平衡两大阵营之间的利益
D.有利于欧洲及世界局势的缓和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
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大 多数老年人而言,养老服务的直接获取主要依靠
家庭内部的代际赡养。改革开放之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养老服务的责任仍主要通
过老年人自立养老和家庭成员赡养来承担。直到 2000 年出台《关于加快社会福利
社会化的意见》和 2001 年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 一 2005
年)》,明确提出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原则。之后,政府作为主要责任
主体被加以明确,这突出表现在 2006 年出台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
划》提出,坚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
——摘编自郭林《中国养老服务 70 年( 1949- 2019) :演变脉络政策评估、未来
思路》
材料二 英国历史 上最早的积累型养老金计划可以追溯到 1590 年,当时覆盖成员
为皇家海军成员,17 至 18 世纪逐渐扩展到公共事业部门,19 世纪又进一步扩充到
整个民事服务部门。1906 年上台的自由党宣布在全国实行免费的养老金制度。
1946 年颁布实施的《国民保险法》,不仅提高了养老金津贴标准,而且将国家养老
金制度纳入整个国民保险制度之中。1979 年撒切尔政府上台后,加快私人养老金
改革,淡化政府养老责任,这些理念基本.上为其后的历届政府所借鉴和发展。
——摘编自《英国养老保障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养老政策发生的变化及意义。(1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养老改革的原因及举措。(8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建议。(3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由于中国没能经历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明中叶以来的进步思潮没有稳固
的社会基础,黄宗羲这种微弱晨光式的近代的法治思想,很快便沉埋在清代伪古典
主义的复古浪潮中。而且直到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仍然遭到有如章太炎这样
勇敢的思想家的非难和轻视。近代民主思潮在封建统治和农民小生产阶级的双重
夹攻中,其生存和发展是极为艰难的。
——摘编自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围绕材料主题,提出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或近代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
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
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1901 年迄 1905 年,清廷最高统治者痛定思痛,决意变法。1901 年 7 月,清政
府宣布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巡警部和练兵处、财政处 5 个中
央机构,撤除地方和中央的闲散衙门。1905 年前后,立宪国日本战胜君主国俄国的
消息传来,慈禧太后震惊之余,“如梦初觉,知二十世纪中,无复专制政体容足之余
地”,退决心仿行宪政,并于 1906 年 9 月下谕宣示预备立宪要先行厘定官制。1908
年 11 月,溥仪继位,由其父载沣担任摄政王,主持国政,积极筹备立宪。原有之内阁、
军机处、会议政务处、宪政编查馆、吏部、中书科、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批本
处等衙门一律裁撒。组建责任内阁,在 13 名阁员中,满、蒙貴族占 9 名,其中皇族 5
名。当时即有人预言:“窃恐内闾甫成立,而推翻之动机已伏矣。”果然,不到半年,
武昌首义爆发。
——摘编自李志茗《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改革的背景。(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行政改革。(8 分)
46. [历史——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在国际联盟成 立初期以至整个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在和国际联盟的关系
上最初是既不参加也不往来,,但很快就改变这一态度。但是,美国政府不管是哈
定总统任期或者是柯立芝总统任内,在正式提及国联这个组织时,他们的态度是谨
慎的,总是把它当作是欧洲的区域性组织,只支持它讨论和解决欧洲事务,而拒绝
承认它有干预关洲事务的权力。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早年是支持威尔逊关于建立国
际联盟的理想,也主张参加国际法院。就任总统以后,在孤立主义派的压力下,他又
不赞成美国参加国联。然而,在日本已在远东发动侵略,世界风云变幻的历史条件
下,美国和国联的关系不可避免地紧密起来。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不赞成参加国联及“和
国联的关系不可避免地紧密起来"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陆贽(754-805 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他不仅是-个政治理论
家,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思想家。唐中期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出现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地的状况。这样租庸调制就难以实施。由于
长期用兵,战事频繁,兴师动众,人民的徭役负担繁重。同时军费开支庞大,人民遭
受的赋税剥削越来越残酷。当时陆贽.上疏提出“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指出:“建
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并
主张采取一些改良举措,“凡所占田,约为田限”,要“量人之力”征收赋税,“裁
减租价,务利贫人”,使“贫弱不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国家要“量入以为出”,
认为“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陆贽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贽经济思想的意义。(8 分)
2021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答案
24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
24.B 25.C 26.D 27.C 28.A 29.D 30.A 31.B 32.C 33. A 34.B 35.D
41.(1)变化:由家庭赡养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由以家庭为主体到以政府为主体,
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6 分,言之成理即可)
意义: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对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
促进作用;有利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有利于老龄事业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8 分,
任答 4 点,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经济出现"滞胀"局面;福利政策的覆盖面广,国家财政负担沉重。(4 分,言之成
理即可)
举措:注重发挥市场养老机制;减少政府干预。(4 分,言之成理即可)
(3)建议:保证养老的资金;加快养老的法制保障;完善养老的各项制度;发挥全社会的力
量。(3 分,任答 2 点,言之成理即可)
42.示例:
观点:进步思潮的产生、发展有其相应的社会基础。(3 分)
阐述: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
夫之等进步思想家,他们抨击君主专制,但其思想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范畴,在当时小农经
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梁为首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共
和国的方案,但最终都失败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道路是行不通
的。
综上,进步思潮在相应的社会基础上才能产生并发展。(9 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如答出其他合理的观点,"阐述"有理有据、条理清
晰亦可酌情给分)
45.(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原有行政体制存在弊端;"新政"的推行;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
胜;革命形势高涨。(7 分,任答 4 点,言之成理即可)
(2)简评:出发点是应对危机,维护皇权体制,加强中央集权;不彻底地有限变革;使清政
府陷入孤立;促进了中国行政近代化;为后世提供了借鉴。(8 分,任答 4 点,言之成理即可)
46.(1)原因:罗斯福不赞成参加国联:应对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4
分)"和国联的关系不可避免地紧密起来":德日法西斯的崛起,威胁世界和平;美国维护自身
安全的需要。(4 分)
(2)评价:为英法两国操纵;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作出一些努力;对联合国的建立具
有积极的借鉴意义。(7 分)
47.(1)内容:养人资国;限制土地占有数量;轻德薄赋;缩小贫高差距;提倡节约。(7 分,
任答 4 点,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形成节约风气;有助于
社会经济发展;对巩固封建统治有利。(8 分,任答 4 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