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中华文明的墨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中国的概念非常简单:我的祖国,我自豪。
他们从小在这个环境里长大,对国家有种天然的认同感。当然,等他们更成熟
时,他们也会意识到要向世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中国”这个词,
以及背后那一整套文化符号,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020 年,淘宝上好几家汉服店,销售额不声不响过了亿;600 年的故宫成
了文创产业的头号 IP,故官 IP 带火了一批网红爆款;李子柒中国古风美食文化
视频在海外“圈粉”无数;华为科技公司,注册下一代商标时,操作系统叫鸿
蒙,实验室叫玄武,还有昆仑、浩天、灵豸等商标,均出自《山海经》,这些
字词读起来总让我们内心澎湃。你该怎样解释这种内心感受呢?只有一个解释,
因为它们是我们文化的根,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符号。
你认为的中国文化符号是什么?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审题:
首先抓住材料关键词。材料共有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是说年轻人对于中
国文化的认同感,主要来自于“中国这个词,以及背后那一整套文化符号”,
材料第二段主要讲到汉服店的火爆,故宫成了文创产业的头号 IP,一大批带有
传统文化印记的产品成为了网红产品,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独具特色的
中国文化符号。由此可知,这两段文字的关键词是“中国文化符号”。然后分
析题干要求,要求写出自己心目中的传统文化符号是什么,体现对材料的感悟
和思考。所选符号必须正面,展示自信,不能是负面的,比如“中国式过马
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所选关键词必须是可观可感的具体文化“符
号”,如文物、景观、名胜、人物、书法绘画、艺术形式等。所选符号在正文
内容中要有展示,既能表达符号的浅层意义,又能表现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人文内涵,充分体现文化自信。比如“书法体现方正品格”“园林建筑体现天
人合一思想”等。这篇作文既需要清晰的思路,更需要丰厚的文化积累,还需
要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中国文化真正有一股深沉的热爱之情。
参考立意:
①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②传承文化符号,增强文化自信;
③传统与现代并存,促进文化符号发展等。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
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
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
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
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
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
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
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
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
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
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
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范文展示
中华文明的墨香
君可见汉服复兴之热潮如火如荼,亦可见子柒“洗手作羹汤”之身影远洋
海外;疫情期间日本抒下“山川异域,日月同天”让文化跨越地域阻隔,而今
华为以“鸿蒙”、“玄武”为名,让文化淌过历史长河……
一个个灵变生动、异彩纷呈的中华符号越古穿今,迎光而来。究其原因,
在其底蕴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于我而言,中国的文化符号便是那泅渡时光
却隽永不变的墨香——那形神具备的汉字,组字成词,连词成句,它们见证了
时代变革,却永驻于历史长河。
汉字以形致意,借多样偏旁为你我描绘出古时图景。西方人敬仰普罗米修
斯,他为人类盗得火种,延续物质文明;我却偏爱那位于泥泞之地绘出文明草
图的先辈仓颉,自他指尖漾开为后世所仰的精神食粮。“广”字头包容万象,
于是杜甫道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广阔胸襟;“之”字底辽阔无际,于
是舒婷落笔“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中”。然不论是这广阔胸襟亦
或远方之火,其载体皆为这横竖撇捺点所构成的汉字,成为中华文明最直观的
生动映现。
汉字以意代形,使人“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不用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亦不用言“一庭春雨,满架秋风”的恬静怡然;读
苏子,其“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之豁达乐观让多少受挫失意者
如见明灯,读鲁迅,其“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动情呼吁又让多少爱国志士热泪
盈眶!我们心中每一份微小的悸动都来自于这墨香古韵中的共鸣,而这共鸣又
早已融入华夏子孙的血脉,浸润你我的心灵,引领我们走向自己的辽远征程。
但咀嚼中华文明的墨香并不意味着限于中国这一地域,也不意味着囿于历
史传统,而是不断汲取世界各地的源头活水,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我们
当然要认真审视希腊民主,罗马法治,借鉴英美宪政,追赶现代科技文明;也
要立足于自身优秀文化传统,以文化自信自持,又敢于迎接未来文化的碰撞。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于是屠呦呦从古籍
《抱朴子》中采颉灵感,研制出青蒿素;于是毛泽东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
精华,开辟革命新征程。唯有在中西古今文化的激荡中遵循人类共通的价值,
也不惮于做自己的新梦,才能让中国文化符号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
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熠熠生光。
咀嚼中华文明的墨香,感受古韵中华穿古越今却亘古不变的微光,让映亮
你我人生的光点汇聚成家国的万丈光芒,让中华文化携着自信与披靡走向世界,
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