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68365

大小:157.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下期高三级第一次质检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作答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选项。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传统的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中 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因此急需推陈出新,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 化传播方式逐渐被时代所推崇。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有哪些?从文化传播本身来说文化本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加上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闯入我国的文化体系,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 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慢慢减弱,这与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相符合。基于传 统文化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化 扩大影响力。从受众来说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传统传播过程中,大都以文字为主,以书籍、报纸等为载体然 而这类文字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容易使受众产生疲惫感久之容易使受众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兴 趣。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文化比较抽象如古代的诗词歌赋这一类的传统文化对受众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不能通过具象的场景展示,一部分受众便无法准确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什么意义?首先可以降低文化体验成本。2003 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 所推出第一部 VR 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通过手机观众可以全方位观赏太和殿这种传播方式为想要了 解紫禁城的受众节省了文化体验的成本。其次可以增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枯 燥属于灌输式、单向性传播。受众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较少。而传统文化“可视化”的传播观念,则利 用数字技术等,充分发挥受众的意识能动性调动受众的思维能力。再次还有利于民众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和文化自信。文化可视化的传播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再现受众在全面了解文化内涵的同 时,也可以体验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促使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以下实现途径。通过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实现文物可视化,将文物通过三维建 模手段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通过虚拟现实技术 实现名胜古迹可视化,中国名胜古迹众多,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虚拟的文化旅游馆,通过超现或模拟实 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领略美丽风景,通 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的可视化,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 “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可以使受众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通过 AR 技术,可以使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 中描绘的场景得以再现。 (摘编自刘麟霄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研究》) 材料二: 兴起于明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绣,绣在了年轻人的 T 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响彻南北……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通过互联网走到民众身边。 据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 3 秒就诞生 1 条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2018 年,有 252 万用 户发布非遗内容,超过六成生产者是 90 后。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 节奏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 无论是馥郁芳香的绍兴黄酒、酥脆美味的驴肉火烧,还是味淡而鲜的金华火腿、脆嫩爽口的涪陵榨莱, 又或是酸辣鲜爽的螺螄粉、料重味醇的羊肉泡馍,这些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非遗美食一直都是大家 习以为常的生活点滴,被一代代传承着。 截至目前,抖音平台发布了“国粹范”话题 9.1 万个视频,播放量达 26.3 亿次。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 是无数 80 后、90 后、00 后网友对非遣文化、东方美学的流连忘返。 “每个包包都那么精致,好喜欢啊。”视频里的编织品吸引了小影的注意力。 黄草是生长在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的一种植物,利用黄草进行编织的技艺被称为徐行草编,是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徐行小学,师生共同学习徐行草编,尽情发挥想象进行设计创作,编织出精致的摆件、缀有花纹围 案的拎包、杯垫、拖鞋等。让非遗从纸上名录中活起来,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打开年轻人对非遣的想象空 间。徐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俞建明希望学生在这项非遣手艺中找到文化之根。 (摘编自中青报.中青网《非遗走红网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传统的传播方式不能将传统文化中那些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传播给受众,所以可视化传播方 式逐渐被社会所推崇。 B. 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推崇的必要性,有文化本身的抽象性、复杂性以及世界各国文化 思想和价值体系的闯入。 C. 可视化传播方式可以降低文化体验成本,与观众增强互动,增强趣味性,我们应该要摒弃传统的文化传 播方式。 D. 文物可视化是通过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实体。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受众文化水平高低不一 ,如果不能通过具象的场景展示,一部分受众便无法准确解读我国传统文 化内涵。 B.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传播,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能走到民众身边,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让我们离传 统文化和传统生活越来越近。 C. 非遗不能只躺在纸上名录中,我们要让她活起来,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打开年轻人对非遗的想象空间。 D. 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不仅是先进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更要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根基稳 了,枝干才能茁壮成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入我国文化体系的世界各国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它会影响着国民的精神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也会 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减弱。 B. 不是每一个受众都能欣赏得了古代诗词歌赋的,可视化传播可再现其中描绘的场景,能使观众通过感官 体验解读其中内涵。 C. 借助新技术将文化理念具象化之后,传统文化影响力将会增强,借此可以抵御世界各国文化思想对我国 传统文化的冲击。 D.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诸多意义,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助于国人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对 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4. 请结合材料内容,你觉得怎么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B 2. B 3. C 4. ①注重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化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化,增强文化传播的交 互性。②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也 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 5. ①中国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这一时代课题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 ②首段以简练的语言论述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的不足之处,然后顺势提出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社会所 推崇这一论题。③文章第二至四段,分别从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意义和实现途径三个角度加以 分析结构清晰,思路逻辑性强。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不能将”是错误的。由原文“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中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一种直观的方 式传达给受众”可知,选项语义绝对化; C 项,“摒弃”是错误的。不能说可视化传播方式比传统传播方式有优势,就要摒弃,选项曲解文意。 D 项,“保存文物实体”是错误的。由原文“通过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实现文物可视化,将文物通过三维建 模手段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可知,“保存文物 实体”与“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是有区别的, 文物实体不等于文物三维图形和模型数据,混淆概念。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 项,“如果没有互联网的传播,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能走到民众身边”是错误的。由原文“宝贵的文化 遗产正通过互联网走到民众身边”可知,互联网的传播确实有利于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走到民众的身边, 但题干中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 项,“借……的冲击”是错误的。由原文“基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传统文化迫切需 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化扩大影响力”可知,借助新技术将文化理念具象化是 为了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非抵御其他文化思想。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 由原文“可以增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属于灌输式、单向性传播。受众与 文化之间的‘互动’较少。而传统文化‘可视化’的传播观念,则利用数字技术等,充分发挥受众的意识 能动性调动受众的思维能力”可知,为了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可以注重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化传播 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化,增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由原文“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媒介碎 片化传播,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可知,为了让年轻 人爱上传统文化可以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 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论述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的不足之处,然后顺势提出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社会所推崇这 一论题。材料一第二段说到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材料一第三段说到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意义。 材料一第四段说到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实现途径。所以第一段的行文结构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结构清晰,思路逻辑性强。 (二)现代文阅读 II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塔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 去,下海耍吧。 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父亲参军,跟着 部队南下。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 地,没啥说的!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 来回。没啥说的! 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就随着部队的改编成了海军。他以为海军就是要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 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 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 海滩上的海龟、螃蟹。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 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父亲从没有一点儿的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钓鱼, 学会了和海鸟说话。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 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 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 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毋亲被颠簸 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地死心塌地要嫁 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者,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排长带着送给养的几 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 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给养船带回连 队的炊事班。 父母最快乐的事就是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两个人对孩子叫什么名字争执不下,父亲说,周一、三、 五,叫我起的名,周二、四、六叫你起的名,星期天咱俩一起带出来玩。 于是经常听到父亲喊着,海星、海带和我一起出操,正步走!母亲会说,岛儿、灯儿开始做饭喽。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浓雾翻滚,暴雨雷鸣, 海天像倒翻过来一样,几十米高的巨 浪一-排排咆哮着疯了般拍到岛上,航标灯都被震得直摇晃。父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些不知 所措,偏偏柴油机发生了故障。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 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灯塔就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一分钟也不能灭。 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己身上,两人 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 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 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 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 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抹 去母亲的泪痕,自己的眼角却淌下泪水。 我是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在那座小岛上,伫立着一座无形的 灯塔。 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洋。我告诉父亲,我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深蓝。 ——节选自《当代中国经典小小说第五卷》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首长询问谁“能爬山”“会游泳”,父亲连用两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没啥说的”来回答首长问话, 这突出了父亲的积极与自信。 B. 排长说“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而“活着的东西”就是海鸟、海龟、螃蟹,暗示了父亲在岛上的 孤单、寂寞。 C. 父亲作为一名海军战士,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技能,来到远离大陆的小岛守护灯塔 40 年,表现了父亲命运的坎坷。 D. 小说写父亲临终前“眼角却淌下泪水”,这既是因为父亲对母亲理解他并安排海非而倍感欣慰,也饱含 着父亲对母亲几十年来对自己不离不弃、相爱又相知的无限感激之情。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在叙写普通人的平凡事时,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B. 小说构思巧妙,祖孙三辈的名字依次是“海”“洋”“深蓝”,表现了父亲与我热爱大海,以及我对父 亲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C. 本文情节并不曲折,但以“灯塔”为中心谋篇布局使情节紧凑集中,小说的高潮部分是写父母在暴风雨 的夜里守护航灯。 D. 本文语言质朴无华而雄浑大气,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等多种方法来塑造父 亲这一光辉形象。 8.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9. 《灯塔》这篇小说在 2019 年“我和我的祖国”全国小小说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请从主旨的角度阐述该 小说荣获一等奖的理由。 【答案】6. C 7. D 8. ①突出了主人公形象:坚定执着、默默奉献的母亲,从侧面突出父亲作为一名守岛战士的执着坚强以及 对祖国忠贞不渝;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母亲的出场既能更全面地展现守岛生活的艰辛,从而突出父亲 的勇于担当,进而才有后文“我”的出现。③丰富了全文主旨:母亲父亲相得益彰,夫唱妇随,突出了小 说无怨无悔忠诚于祖国的主旨。 9. ①突出了父亲对祖国的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全文以父亲为核心人物,刻画了父亲为了祖国而勤学本领, 不惧艰难困苦,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凸显了父亲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②表现了父母一辈人对祖国的无 私奉献与忠诚。母亲因父亲苦中作乐的坚强而坚决嫁给了他,夫妻二人同守孤岛而不悔,表现了父母那一 辈人对祖国的热爱。③体现了爱国精神的绵延传承。“我”担任舰长在波斯湾护航,父辈的爱国精神是无 形的灯塔,是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C 项,“表现了父亲命运的坎坷”,错误。父亲学习了重要技能,并且尽职尽责的在海岛上守护灯塔 40 年, 恰恰表现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对祖国的忠诚。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 D 项,语言“雄浑大气”,错误。本文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老兵一生坚守岗位的故事,没有大气磅礴的气势, 没有雄浑开阔的意境,没有大开大合的用语,反而是娓娓道来,显得质朴简练。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可以从对人物、情节、主旨三个方面的作用来回答。 从人物的角度来说,文中父亲是主要人物,母亲是次要人物,由“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 面对者,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可知,母亲上海岛是受父亲影响,从侧面衬托出父亲作为一名守岛战 士的执着坚强以及对祖国忠贞不渝。 从情节的角度来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母亲的出现,才有了海岛上的婚礼、父母为孩子取名的 趣事、父母坚守灯塔和我的出现等一系列的情节展开,从而展现守岛生活的艰辛,突出父亲的勇于担当。 从主旨的角度来说,母亲心甘情愿的陪父亲受海岛,理解、支持并追随丈夫做一个对祖国忠诚的人,“我 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突出了小说无怨无悔忠诚于祖国的主旨。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注意审准题目,从主旨的角度来说,这篇小说特别鲜明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等内容。 文中有三个人物,根据情节的展开,可以从人物的行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的影响来全面剖析主旨的 鲜明性和主导性。 首先,父亲学习本领,勇于担当,坚守海岛,凸显了父亲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 其次,从“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可见,父亲对母 亲的影响之大,而这样的夫妻将一腔热情奉献给祖国,在那个年代具有普遍性,表现了父母一辈人对祖国 的无私奉献与忠诚。 最后,我也继承父亲衣钵,成为一名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可 见,父辈的爱国精神是无形的灯塔,是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 所以,小说的主旨鲜明的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获第一当之无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儋者,狄人也。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陈涉之初起王楚也, 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击杀令,而召 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杂内立,齐,古之建国..,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击周市。周 市军还去,田儋因率兵东略定齐地。秦将章邯围魏王咎于临济,急。魏王请救于齐,齐王田儋将兵较魏。 章邯夜衔枚..击,大破齐、魏军,杀田儋于临济下。儋弟田荣收儋余兵东走东阿。齐人闻王田儋死,乃立故 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相,田间为将,以距诸候。田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项梁闻田荣之急, 乃引兵击破章邯军东阿下。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迢齐王假假亡走楚。齐相 角亡走赵;角弟田间前求救赵,因留不敢归。田荣乃立田儋子市为齐王,荣相之,田横为将,平齐地。项 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项梁使使告赵齐,发兵共击章邯。田荣曰:“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 乃肯出兵。”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而归我,杀之不义。”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齐曰: “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于身也。今田假、田角、田间于楚、赵,非直手足戚...也,何故 不杀?且秦复得志于天下,则龄用事者坟墓矣。”楚、赵不听,齐亦怒,终不肯出兵。章邯果败杀项梁, 破楚兵,楚兵东走,而章邯渡河围赵于巨鹿。项羽往较赵,由此怨田荣。 (节选自《史记·田儋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 B.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 C.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 D.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弟,指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的平辈男性中年幼于己者,亲疏远近当介于弟、族弟之间。 B. 建国,既指古代天子封立诸侯王国,又指建邦之所居,即建立国都。文中指后者。 C. 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的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两端有带,形状如筷子。 D. 手足,意指兄弟,谓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手足戚则指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儋凭借宗族势力,求得人心。他出身齐国实力不弱的田氏宗族,最早拉起造反大旗,自称齐王,并控 制齐地。 B. 田儋应时而动,刚勇果断。他借杀死犯罪家奴要报告官府得知为由,杀死狄城守令,迅速起兵以响应了 陈涉起事. C. 田荣不善合作,对形势有误判。先是拒绝曾帮他解围的项梁邀请一起追章邯, 后是拒绝楚怀王的命令 不肯出兵援赵。 D. 田荣虽"收儋余兵东走东阿表现的勇敢坚强,但他对个人恩怨斤斤计较,不能以大局为重的性格却致使 了最后的失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 (2)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而归我,杀之不义。” 14. 项梁被谁所杀?为何项羽非常怨恨田荣?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田儋假装绑住自己的家奴,带领着手下的年轻人去县府,称在拜见县令之后杀死有罪的家奴。 (2)楚怀王说:“田假是我们同盟国的君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来投靠我们,杀了他是不合道义的。” 14. 章邯,因为田荣提出苛刻条件,最终也不肯出兵援救,项羽由此也就非常怨恨。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项梁因追之”,“之”代词,指章邯,是“追”的宾语,后面应该断开,排除 AC;“而因荣怒齐 之立假”,“齐之立假”是怒的原因,故不能断开,且“假”指的是田假,是“立”的宾语,排除 D。 本句译为:章邯往西逃跑,项梁则乘胜追击。但田荣对齐人立田假为齐王一事非常气愤,于是就带兵回去, 攻击追逐齐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国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 项,“建国,……即建立国都。文中指后者”错。“建国”应指“古代天子封立诸侯王国”,而非国都。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 项,“先是拒绝曾帮他解围的项梁邀请一起追章邯,后是拒绝楚怀王的命令不肯出兵援赵”错。第一次 项梁“引兵击破章邯军东阿下”后,文中并未说“邀请”田荣一起追章邯;而后,文中是“项梁使使告赵 齐,发兵共击章邯”,并非题中所述楚怀王的命令。 故选 C 。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详”,通“佯”,假装;“从”,使动用法,使……从,带领;“谒”,拜见。 第二句得分点:“与国”,友好结盟的国家;“穷”,处境困窘;“归我”,投靠。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项梁被谁所杀? 结合“章邯果败杀项梁”可知,是章邯打败并杀死了项梁。 第二问,为何项羽非常怨恨田荣? 项梁追击章邯以后,章邯的军队反倒日渐强盛,于是项梁就派遣使者通报齐国和赵国,要两国共同发兵攻 打章邯。但田荣提出“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肯出兵”,条件非常苛刻,楚怀王没有答应,致 使项梁最终被章邯所杀,故项羽非常怨恨田荣。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 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 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 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 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参考译文: 田儋是狄县人,战国时齐王田氏的同族。田儋的堂弟、田荣的弟弟田横,是当地有势力的人物,而且 宗族强盛,很得人心。在陈涉开始起兵自称楚王的时候,派遣周市攻取并平定了魏地,向东打到狄县,狄 县固守县城。田儋假装绑住自己的家奴,带领着手下的年轻人去县府,称在拜见县令之后杀死有罪的家奴。 在拜见县令的时候,他们乘机杀死他,然后又召集有势力的官吏和年轻人说:“各地诸侯都已经反秦自立, 齐地是古代封建的诸侯国,而我田儋,是齐王田氏的同族,应当为王。”于是,田儋自立为齐王,并且起 兵攻打周市。周市的军队撤走以后,田儋乘机带兵东进,夺取并平定了齐国故地。秦将章邯带兵在临济围攻 魏王咎,情况紧急,魏王派人到齐国来求救。齐王田儋带领军队援救魏国。章邯在夜间让兵马口中衔枚, 趁夜幕的掩护进行偷袭,把齐魏联军打得大败,在临济城下杀死田儋。田儋的堂弟田荣收集田儋的余部向 东逃跑到了东阿。齐国人听说田儋战死的消息之后,于是就拥立以前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 丞相,田间为大将,以此来抗拒诸侯。田荣在败逃东阿的时候,章邯进行围追阻截。项梁听说田荣情况危 急,于是就领兵来到东阿城下,并且一举击败章邯。章邯往西逃跑,项梁则乘胜追击。但田荣对齐人立田 假为齐王一事非常气愤,于是就带兵回去,攻击追逐齐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国,丞相田角逃到赵国;田角的 弟弟田间在此以前已到赵国求救,也就留在赵国不敢回去了。田荣于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 相,田横为大将,平定了齐地。项梁追击章邯以后,章邯的军队反倒日渐强盛,于是项梁就派遣使者通报 齐国和赵国,要两国共同发兵攻打章邯。田荣说:“如果楚国杀死田假,赵国杀死田角、田间,那我们才肯 出兵。”楚怀王说:“田假是我们同盟国的君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来投靠我们,杀了他是不合道义的。” 赵国也不愿意用杀田角、田间来和齐国作交易。齐国人说:“手被蝮蛇咬了就要砍掉手,足被蝮蛇咬了就 要砍掉足。为什么呢?因为倘若不这样的话,就要害及全身。而现在田假、田角、田间对于楚国、赵国来 说,并不是手足骨肉之亲,为什么不杀掉他们呢?况且若是秦朝再得志于天下的话,那么不仅我们要身受 其辱,而且连祖坟恐怕也要被人挖出呢。”楚国、赵国都不肯依从齐国,齐国也非常生气,最终也不肯出 兵援救。章邯果然击败了楚军,并且杀了项梁,楚军往东溃逃,而章邯也就乘机渡过黄河,围攻赵国的巨鹿。 项羽前往援救赵国,由此也就非常怨恨田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度浮桥至南台①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闲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用船或筱作为桥墩、上铺木板的桥。此处浮桥横跨南台江,后建成万寿桥。这首诗是陆游担 任福州宁德主簿时所作。②九轨:浮桥上多辆车子。九,表示多数,形容浮桥之宽。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 离,此处指代车。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废”既写出诗人寓居福州、困于多病、长久未登山临水的境况,也流露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B. 颈联视听结合,诗人听钟鼓、看云烟,感悟自然的变化、人事的变迁,深感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C. 诗人“白发"虽生而“豪气”犹存,但最终在报国无门的痛苦中,醉坐榕树之下,吹笛自遣,落入了借 酒浇愁的消沉。 D. 这首诗写得曲折有致,叙客居多病,赏浮桥之景,听钟声赏云烟,直抒豪气,醉坐吹笛,读来情感起伏 跌宕,动人心弦。 16. 古人评价颔联“写浮桥,语颇伟丽”,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15. C 16. ①形容词、动词运用矫健有力。如“怒”写出了江面怒涛汹涌奔腾的壮阔景象,“横” 写出了千帆竞发、横锁江面的磅礴气势,营造了壮丽奋发的意境,景中融情,融入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 志。②数词运用富有表现力。如“九”轨、“千”艘,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车辆之多、船只之密,写出了 行走浮桥所见的壮观景象,融入诗人奋发有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③对比强烈。“徐行”写出诗人缓 步徐行,从容悠闲的姿态,而脚下的江水却奔腾汹涌,对比鲜明,流露了诗人蔑视艰难险阻的壮阔情怀。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 项,“落入了借酒浇愁的消沉”错误。作者坐榕树之下,吹笛自遣,表达的是乐观豪迈、壮心未已的感 情。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的能力。 这首诗表现了浮桥的壮丽,寄寓着作者对中兴景象的憧憬。诗作意境阔大豪迈,于晓畅的语言中显示了豪 壮瑰伟的风格。这个豪情首先表现在对浮桥的描写上。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浮桥的雄伟气象,体现 出诗人轩昂的气概。这里的夸张,既有数量的夸张,也有描写性的夸张,使浮桥的特征更鲜明,更突出, 更典型。本诗的颔联“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描写浮桥在艺术上很有特点。主要通过词语的 巧妙运用和写作技巧来展现。如在形容词、动词的运用上,“怒”写出了江面怒涛汹涌奔腾的壮阔景象, “横”写出了千帆竞发、横锁江面的磅礴气势,营造了壮丽奋发的意境,两个词的运用矫健有力,场面宏 大。同时,运用夸张的手法及数词的运用,如“九”轨、“千”艘,形容车辆之多、船只之密,作者在描 写这一景色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当中,形成了所谓的“景中融情”,倾注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 情壮志。在表现手法上则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徐行”写出诗人缓步徐行,从容悠闲的姿态,而脚下的江 水却奔腾汹涌,对比强烈,从中可以体会出诗人蔑视艰难险阻的壮阔情怀。此联用伟丽的词语写出了雄壮 的画面,同时表现了作者一直在心中蕴藏着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以日常行走为喻, 阐明积累的重要性。 (2)《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斥,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 80 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为政》 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亦余心之所善兮 (4). 虽九死其犹未悔 (5). 学而不思则罔 (6).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注意题干关键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以日常行走为喻,阐明积累”的提示,注意“跬”“至” 的写法;(2)要抓题干关键词“佩戴蕙草而遭到贬斥,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语 境提示,注意“兮”“犹”的写法;(3)抓题干限制语境“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且正如《论语•为政》 中所言”语境的限制,要在理解“罔”“殆”的语意的基础上强化它们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有人提出过“水桶模型”,认为智力基因与后天环境就像两根水管,同时向人类“大脑 桶”里放 “智商水”,智商是两者的综合体现。但脑科学研究发现,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 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 别。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 ① ,还有一类是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细胞多达一千亿个,大约相 当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这些神经元细胞有着很多非常特别的“触手”,这些“触手”被称为突触。通 过突触,神经元细胞之间可以相互连接,通过脉冲电信号和化学分子的释放来传递各类信息,由此构成一 个庞大的通信网络。科学家所了解到的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两种: ② 。大脑中的电波传导是由 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产生的。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去打开另一 个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离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细胞后,化学递质又转变成电信号,向下一个环节传导。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神经网络系统会“修剪”和“增生”,整个“修剪”和“增生”的过程伴随着人 的成长,到青春期时达到稳定态,形成各不相同的神经网络。幼儿期是人类大脑开发的关键阶段。不同脑 区和功能神经网络的形成有不同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触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长江是一往无前的,李白在诗中这样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他表示,期待在非洲电视节这一平台上,能把更多的“中国故事”传播给世界。 C. 一家企业为竞标工程,盖了 14000 多个章,这种现象被人们戏称为“公章旅行”。 D. 为纪念甲骨文发现 120 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19. 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仍以“智商”为话题,以建房子打比方,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基本一致, 语言通顺。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 字。 【答案】18. C 19. 示例:先天基因应该是建筑材料,后天环境才是组装“智商材料”的设计师,每个人 拥有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没 什么差别,可由于设计师不同,最后盖出的房子就会千差万别。 20. ①一类是神经元细胞 ②一是电信号,二是化学递质释放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 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文中“触手” 的引号为标示有特殊含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A 项,引号标示直接引用。 B 项,引号标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C 项,引号为标示有特殊含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D 项,引号标示展览名称。 故选 C。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 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 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 “先天基因应该是水龙头,后天环境才是引出‘智商之水’的水管,每个人拥有的水龙头基本上没什么差 别,可由于水管不同,最后引出的水流就会千差万别”仿照“先天基因应该是……后天环境才是……每个 人拥有的……可由于……不同,最后……就会千差万别”句式,以“智商”为话题,以建房子打比方来写 句子。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 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 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 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第一空根据“大脑里面有两类细胞”“还有一类 是胶质细胞”,填入“一类是神经元细胞”;第二个空根据“科学家所了解到的 大脑中信号传递的方式有 两种”“大脑中的电波传导是由跨过细胞膜的离子流动产生的”“当电信号到达两个神经元细胞的交接处 时,释放出化学递质,去打开另一个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填入“一是电信号,二是化学递质释放”, 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考查语句的连贯的题目,做提前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话题,然后再认真分析空白处与前后句的 关系,做到既要前瞻又要后顾,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再结合题干要求答题选出符合语境的答案。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日前,成教市川剧院打造的首都现代大型红色谍战川剧《黎明十二桥》正在上演,②布景华美的舞 台、紧张跌宕的剧情、精妙巧合的暗号让不少观众沉溺在剧情之中。③但是川剧首次涉猎谍战题材,会不 会“水土不服”,上升和进步空间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引人思考。④昨日,对于此剧的研讨在成都川剧 艺术中心博物馆举行,⑤在此剧听取意见经过改良后,还将于 3 月下旬在成教公演 50 场。 【答案】(1)① “日前”改为“目前”。(2)② “沉溺”改为“沉浸”。(3)④ “对于”改为“关于”。 (4)⑤ “在”放到“此剧”之后或“此剧”放在“还将”之前。 【解析】 【详解】(1)①日前:几天前。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此处为“正在上演”, (2)②色彩不当,“沉溺”为 贬义词,(3)④指出明确的对象,不用“对于”,用“关于”,“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 “关于”只用在句首;“关于”是限定、揭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当“关于”也具有指出对象 时可跟“对于”互换。(4)⑤成分残缺,介词“在”淹没了主语,使句子缺少主语。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新京报快讯(记者陈琳)今天(8 月 13 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 164 场新闻发布会。 丰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周新春表示,新发地市场将分区复市,全面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个人消费者 开放。建立完成市场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实名认证方式,推行“卖方注册制,买方会员制”。 周新春介绍,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丰台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控住疫情”的工 作目标,7 月 4 日新发地市场完成终末消毒,经专家组评估结果合格。 新发地市场于 6 月 13 日休市,随着疫情防控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为保障和满足首都农产品供应,丰台 区在市派驻工作组的指导下,成立新发地市场复市工作专班,按照“批零分开、干湿分开、生熟分开”的 要求,制定复市升级工作方案,深化市场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市场分期复市。 【答案】新发地市场分区复市后,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这则新闻的导语在第一节,关键句是:新发地市场将分区复市,全面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 放。该句陈述的对象是:新发地市场。事件是:分区复市,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后面的段落对复市后, 一系列具体措施做详细阐述。这些补充叙述部分,在保留新闻关键信息时可直接删除。所以,这则新闻的 主要信息为:新发地市场复市后,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现代医学说的免疫力,指的是生物不受某种病害感染的防御能力;对于人类来说,也就是我 们人体本身抵抗疾病,抵御外来有害细菌、病毒入侵的能力。 材料二:人的免疫力有先天性的,来源于父母,就是中医说的“元气”。人的免疫力还有后天性的, 即人体抗邪的能力,也就是中医说的“正气”。这个“正”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个是抗感染免疫的防御 作用,一个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内在平衡能力,还有一个就是查证识别的免疫监督作用。《黄帝内经》中 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材料三: 这引起了人民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增强免疫力,从我做起”, 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以元气成己,以正气兴国 ——“增强免疫力,从我做起”的倡议书 亲爱的复兴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以元气成己,以正气兴国”。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们日常所看中的智力、财力、权力、最终拼的是自身 的免疫力。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即我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更考验国家尤其是在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问世前,与病毒抗争主要还是靠整个国民的免疫力(抵抗力)来发挥作用。保护和提升 免疫力是一个人乃至国家健康强大幸福的关键,正所谓“以元气可成己,以正气可兴国”。 当下,不重视体育运动导致孩子自身免疫力之怪现象愈演愈烈:一些学校怕耽误学生学习,而忽视体 育运动,导致孩子免疫力低下之现象枚不胜举,这无异于谋财害命;一些家长也认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唯 恐孩子不学习会贻误终生;一些学生甚至干脆与体育运动划清界线,谈“运动”而色变,视体力劳动为“洪 水”“猛兽”…… 长此以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会不会“邪气存内,正气不可干”呢?倘若放任自流,于个人,则会好 逸恶劳,出现越来越多的“葛优瘫”;于国家,则会阻碍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出现越来越多的“佛系”青 年,何谈“中国梦”的实现! 正所谓:无免疫力己难成,无免疫力国难兴! 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斯言不谬!它既是自身提高免疫力之跟本,又是修身之途径。“舜 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正是经历了“正气”的淬炼,他们的思想得以升华,信念更加坚定,为实现高远的抱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贤尚且如此,反观现在,我们有个别同学颈椎病、痔疮、失眠、肠胃病、便秘成了他们的标配,完全是 “邪气存体内”。久而久之,古人所提倡的浩然之气,刚正之气等会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如何才能修炼自身“正气”,提升“正气”呢? 我不由深思: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体力劳动,从某种角度看,劳动是最好的体育运动,可以说, 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正是经历了劳动的淬炼,感受了劳动的艰辛,体验了劳动的疾苦, 他们的思想得以升华,信念更加坚定,为实现高远的抱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劳动不仅提高自身的 免疫力,还可养成良好的品行。试想,吃不得苦、耐不得劳,我们自力更生的品质如何谈起?难道我们的 国家就需要风吹不得、雨淋不得的温室花朵?难道我们的国家就需要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读书机器?难 道我们的国家就需要空有满腹经纶、却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们”?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劳动光荣”的信念要深深地植入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我 们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宜如鹰隼之试翼,奇花之初绽,将劳动看作锤炼品格、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主动 参加劳动,去感受劳动的酸甜苦辣。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唯有如此,才能对劳动者心存敬意,对他人的劳动成果怀有感恩!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有新时代的劳动姿态:不以人工智能为借口,应传承“大国工匠”精神,脚踏 实地,以劳树德,为劳动精神代言;不以劳动为耻,应以华为“鸿蒙”为榜样,积极进取,以劳创新,为 劳动增添时代亮色;不以劳动为苦,应如“北斗女神”王淑芳、“两弹一星“”于敏等科研家一样,报国 为民,以劳育美,升华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如此,方能劳以成己,动以兴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个带有喻意的新材料情境作文题。 审题: 一、分析材料 材料一 :现代医学说的免疫力,指的是生物不受某种病害感染的防御能力;对于人类来说,也就是我们人 体本身抵抗疾病,抵御外来有害细菌、病毒入侵的能力。要身体健康需要抵御外来有害细菌、病毒的入侵。 外来有害细菌、病毒——外来的有害的观念、制度、措施、文化、习惯等 材料二:人的免疫力有先天性的,来源于父母,就是中医说的“元气”。人的免疫力还有后天性的,即人 体抗邪的能力,也就是中医说的“正气”。这个“正”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抗感染免疫的防御作用, 一个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内在平衡能力,还有一个就是查证识别的免疫监督作用。《黄帝内经》中指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勿忘“元气”,要保护好“元气”,“元气”——最初的美好,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美好的精神 等。 修炼“正气”,提升“正气”——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如锐气、骨气、朝气等,时代感、责任感、使命 感等。 材料三:这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一个人强壮的肌肉让病毒无力害怕的画面,意寓一个人身强力壮, 免疫力强,可以抵御病毒的入侵。文字再次强调:人生健康拼的不是智力、财力、权力,最终拼的是免疫 力。保护和提升免疫力是一个人健康强大幸福的关键。 二、明确任务 1.演讲者身份:“复兴中学”的学生,是新时代青年、新时代的创造者。 2.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三则材料各有侧重,关键词是“免疫力”,寓意抵抗外来侵害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要有实践性和时代感 4.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免疫力强是健康幸福的保障,个人如此,企业如此,国家也如此。“元气”、 “正气”“免疫力”的关系。. 5.内容必须围绕“增强免疫力,从我做起”,并且要有自己的倡议。 6.文体必须写成演讲稿。 参考立意: 1.在运动中成长自己,发展自己 2.渗透增强免疫力教育,善养新时代“浩然之气,刚正之气”。 3.做新时代的增强免疫力者,贯通运动教育与劳动教育 4.以增强免疫力立身,以浩然之气兴邦 5.以元气成己,以正气兴国 6.赓续抵抗外来侵害能力,如臻完善自我 7.元气立志,志生芳华。谱写新时代增强免疫力之歌 作文素材积累: 经典论据: 1.在北京的一家馒头店,为了避免近距离接触造成感染,店家在窗口和隔离护栏间加上一道“滑梯”,馒 头乘梯滑到客人手中,匠心独具的创意每每换来客人的温情一笑;在复工第一天的工厂里,有员工穿上充 气玩偶服、戴上卡通头盔,以各种造型展示“愿担国忧”的信心与决心;在万家灯火的一扇扇门窗里,有 人在静心读书,有人在精研厨艺、篆刻、茶道,有人在室内锻炼,来度过日日居家防疫的时光…… 2.诚然,疫情来势汹汹,人们心里难免会出现恐惧、焦虑;不幸感染者,接受隔离治疗,更是长夜漫漫, 时光难捱;长期居家的人,心情也难免郁闷、烦躁。但是,放松身体、平复心情、相互打气、树立信心, 同样也是战“疫”的一部分,是我们战胜病毒不可或缺的精神“疫苗”。 危中见机,才能转危为机。隔离 治疗也好,居家独处也好,都需要调适心态、乐观面对。可以通过健体强身、学习充电、品茶烹饪、线上 交流等,变无聊为有聊,化乏味为有味,以有趣味的灵魂、有意义的时光、有意思的生活传递和汇聚守望 相助、共战疫情的正能量。 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疫情虽然尚未结束,但我们可以跟随“跳舞姐”“太 极哥”的舞步,练出一个好身板,炼就更强免疫力;跟着“读书哥”思接千载,跟着“魔方姐”怡情悦性…… 一起憧憬春暖花开,一起体会人间温情。 作文结构示例: 文章标题:正标题“以元气成己,以正气兴国”+副标题“增强免疫力,从我做起”的倡议书,既点明中心 观点,又兼顾了任务之驱动——演讲稿的格式要求。 文章开篇:演讲稿的问候语、后言简意赅点出自己演讲的内容,和标题相呼应。 文章主体: 第一段,紧扣材料,进一步去,再一次强化观点“保护和提升免疫力是一个人乃至国家健康强大幸福的关 键,正所谓“以元气可成己,以正气可兴国”。(提出问题) 文章二三四:站在现实的角度,列现象,“不重视体育运动导致孩子自身免疫力之怪现象愈演愈烈”,后 得出结论“于国于家无望”,这种分析引人深思。(分析问题) 文章第五段:独立文句成段,“无免疫力己难成,无免疫力国难兴”!既是对上文进行总结,回应标题, 又引起下文。 文章第六段:紧扣材料,引经据典,进一步阐释免疫力低下所产生的的不好的后果。 文章第七段:独立成段,以问的形式引出下文:如何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如何才能修炼自身“正气”, 提升“正气”呢? 文章后几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劳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文中通过正反例对比,有说服力。这种行文 另辟蹊径,让阅卷老师有耳目一新之感。文章有深度,有厚度,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特点。 文章结尾:感谢致辞!符合演讲稿的格式。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