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当代表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引发热议。
网友甲:一群“唐朝胖妞儿”,体态圆润,穿唐三彩色样的纱衣,画唐代“斜红”妆
容,原汁原味,这才是传统啊!
网友乙:采用 5G+AR 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一下子吸引
了我。
网友丙:从穿戴造型看,舞蹈表现的是一群唐代少女。但她们嬉笑打闹,嗔怒搞怪,
又和当下的少女毫无二致。
网友丁:听说舞蹈灵感源于博物馆的唐三彩乐俑,我最近就预约了博物馆的门票。
网友们关于《唐宫夜宴》的热议,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
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 700 字。
写作指导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给的材料是一个热点事件。材料分两层。第一层说《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引
发热议。的确,火遍原因何在?舞蹈节目所蕴含的浓浓历史文化味,以及播出形式和技术
上的创新,是受到公众热捧的关键所在。在这场精彩节目中,高精尖科技元素与历史文化
交相辉映,演员们活灵活现地表演,把历史文化演绎得淋漓尽。
材料第二层选取网友们对《唐宫夜宴》的不同看法。有的着眼传统,从人物圆润的
体态,唐三彩色样的纱衣以及唐代特色的妆容出发,称赞传统文化;有的着眼传统和创新
的融合,评价这是一场“采用 5G+AR 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
有的批评“唐代少女”是嗔怒搞怪,和当下的少女毫无二致;有的表示将预约了博物馆的
门票,参观博物馆的唐三彩乐俑。总之,网友褒贬不一,但都是围绕传统和创新见仁见智,
所以,考生也应紧扣“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来立意。
立意
(1)创新表达唤醒文化自信;
(2)“出圈”背后彰显民众文化审美提升;
(3)传统画卷中奏出的文化强音;
(4)《唐宫夜宴》“火出圈”,文化味才是最大亮点;
(5)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助推文化自信;
范文展示:
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当代表达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在《唐宫夜
宴》热播时,评论和弹幕中,网友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这支巧妙还原了唐代女乐官
宴乐景象的舞蹈,同样赢得业内人士的称道,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唐宫夜宴》之所以强
势出圈,究其原因,一方面无疑源于中原大地的深厚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是结合了当下
的高科技手段,并且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当传统文化中的美被充分挖掘并赋予
当代表达,激起了现代人的情感和文化共鸣。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唐宫夜宴》提供了一个
很好的范例。事实上,传统文化时下在年轻的 90 后、00 后中受到追捧,“国风”“国潮”
已成为一大流行。
近年来,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中形成一种新的风潮。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
每逢中秋、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在城市公园、热门景区以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身着
汉服出行的年轻人闪亮登场,让节日多了几分传统文化的意蕴。据估算,目前全国汉服市
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 200 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 10.9 亿元。
汉服走红的原因值得关注。作为传统服饰,汉服不仅包含着汉族的染织绣等工艺和美
学,更是传统文化的承载物,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的外在表现之一。近年来,
各种汉服社团不断涌现,目前已达 2000 多家。《琅琊榜》《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的走红,助
推着汉服文化向大众渗透。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搜索“汉服”,非常多的
网友晒出自己的汉服照和汉服视频。这与《唐宫夜宴》霸屏网络也是异曲同工。
近年来,在电视、网络上的各类综艺中,民族乐器的出场率之高也出人意料。长笛、
琵琶、阮、唢呐、二胡、古琴等乐器在大师们手里玩得出神入化,创造出各种让人惊叹的
视听效果。从去年 B 站跨年演唱会上,国乐大师方锦龙“大战”百人乐团、中西乐器对决
的酷炫,到《明日之子 superband》乐团季的开播,唢呐、冬不拉、马头琴民乐三连引发
的观众喜爱。国潮大热,民乐出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持续升温。
汉服、民乐、戏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也体现了中国青年一代文化自信的增
强。在坚守传统中大胆创新、融合,民族艺术、传统文化定能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唐宫
夜宴》的意外火爆,再次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