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和最值问题(解析版)-2021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之解答题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1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和最值问题(解析版)-2021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之解答题专题

ID:670148

大小:1022.3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冲刺 专题 11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和最值问题 1.如图,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左顶点为 A ,离心率为 1 2 ,长轴长为 4,椭圆C 和抛物线  2: 2 0F y px p  有相同的焦点,直线 : 0l x y m   与椭圆交于 M ,N 两点,与抛物线交于 P ,Q 两点. (1)求抛物线 F 的方程; (2)若点 D , E 满足 AD AM AN    , AE AP AQ    ,求 AD AE 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4y x ;(2) 144 96 7,487 7AD AE          . 【分析】 (1)根据题意可得 2a  , 1c  ,再根据 12 p  即可求解. (2)将直线 : 0l x y m   与椭圆方程联立,设  1 1,M x y ,  2 2,N x y ,利用韦达定理可得 8 64 ,7 7 m mAD       ,再将直线 : 0l x y m  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设  3 3,P x y ,  4 4,Q x y ,利用韦达 定理可得  8 2 ,4AE m  ,再由从而可得 216 96 327 7AD AE m m     ,配方即可求解. 【详解】 (1)因为椭圆C 的离心率为 1 2 ,长轴长为 4, 2 4 1 2 a c a   , ,,所以 2a  , 1c  , 因为椭圆 C 和抛物线 F 有相同的焦点,所以 12 p  ,即 2p  , 所以抛物线 F 的方程为 2 4y x . (2)由(1)知椭圆 2 2 : 14 3 x yC   , 由 2 2 14 3 0 x y x y m        , , 得 2 27 8 4 12 0x mx m    ,  2 2 1 64 4 7 4 12 0m m       ,得 2 7m  , 7 7m   . 设  1 1,M x y ,  2 2,N x y , 则 1 2 8 7 mx x   , 所以  1 2 1 2 62 7 my y x x m     . 易知  2,0A  ,所以  1 2 1 2 8 64, 4 ,7 7 m mAD AM AN x x y y               . 由 2 4 0 y x x y m       , ,得  2 22 4 0x m x m    .  2 2 2 2 4 4 0m m     ,得 1m  . 设  3 3,P x y ,  4 4,Q x y , 则 3 4 4 2x x m   , 所以  3 4 3 4 2 4y y x x m     , 所以    3 4 3 44, 8 2 ,4AE AP AQ x x y y m          . 所以  8 64 , 8 2 ,47 7 m mAD AE m            28 6 16 964 8 2 4 327 7 7 7 m mm m m            , 7 1m   , 易知函数 216 96 327 7y m m   在  7,1m  上单调递减, 所以 144 96 7,487 7AD AE          . 【点睛】 方法点睛:求解圆锥曲线中最值或范围问题的一般方法:一是建立关系,二是求最值或范围,即先由题设 条件建立关于所求目标的函数关系式,再对目标函数求最值,如本题中需先将直线方程分别与椭圆、抛物 线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将 AD  ,AE  用 m 表示出来,再结合 m 的范围及函数的单调性求 AD AE  的取值范围. 2.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E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椭圆上的点到焦点 1F 的距离的最小 值为 5 1 ,以椭圆 E 的短轴为直径的圆过点  2,0 . (1)求椭圆 E 的标准方程; (2)若过 2F 的直线交椭圆 E 于 A 、 B 两点,过 1F 的直线交椭圆 E 于C ,D 两点,且 AB CD ,求四边 形 ACBD 面积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2 15 4 x y  ;(2) 640 ,881      . 【分析】 (1)根据题意 2b  , 5 1a c   结合 2 2 2a b c  , 即可求得 ,a b 的值,进而可得椭圆 E 的标准方程; (2)分别讨论 AB x 轴、 CD x 轴时分别计算四边形 ACBD 面积,当 AB 和 CD 都不与 x 轴垂直时,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以及直线 AB 的方程,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得出 1 2x x 、 1 2x x ,利用弦长公 式计算 AB ,同理求出 CD ,四边形 ACBD 面积为 1 2S AB CD ,利用换元法和配方法求最值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知, 2b  , 5 1a c   , 又 2 2 2a b c  ,解得 5a  , 1c  ,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 2 15 4 x y  . (2)设四边形 ACBD 面积为S,则 1 2S AB CD  , ①当 AB x 轴时, 22bAB a  , 2CD a ,所以 2 21 2 2 2 82 bS a ba      , ②当CD x 轴时, 22bCD a  , 2AB a ,所以 2 21 22 2 82 bS a ba      , ③当 AB 和CD 都不与 x 轴垂直时,直线 AB 斜率存在且不为 0,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直线 AB 斜率为 k ,则直线 CD 斜率为 1 k  ,  : 1ABl y k x  ,联立方程   2 2 1 15 4 y k x x y      ,消去 y 得:  2 2 2 25 4 10 5 20 0k x k x k     ,       2 2 2 22 10 4 5 54 20 320 01k k k k     , 2 1 2 2 10 5 4 kx x k    , 21 2 2 20 4 5 5 kx x k   , 所以    2 2 2 2 1 2 2 2 320 81 15 5 41 5 41 k AB k k kx k kx        ,(*) 过 2F 做直线 CD 的平行线和椭圆 E 交于点 1C , 1D , 由对称性知 1 1C D CD , 在(*)中把 k 换成 1 k  ,得  22 1 1 2 2 18 5 1 8 5 1 5 4 54 kkC D k k        , 所以  2 2 8 5 1 4 5 k CD k    , 所以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1 1 1 4 8 5 8 5 1601 1 2 2 5 4 5 45 4 5 S k k k k k D kAB C k             , 令 2 1k t  ,则 1t  ,所以    2 2 22 160 160 160 5 1 4 1 20 1 1 1 20 t tS t t t t t t             , 令1 ut  ,则  0,1u ,所以 22 160 160 20 1 81 2 4 S u u u           , 因为 21 81 8120,2 4 4u             ,所以 640 ,881S     . 综上所述:四边形 ACBD 面积取值范围是 640 ,881      . 【点睛】 方法点睛:解决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或最值问题时,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出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先 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在利用代数法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②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出新参数的范围,解题的关键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③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④利用函数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3.已知点 A,B 在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上,点 A 在第一象限,O 为坐标原点,且OA AB . (1)若 3, 1a b  ,直线 OA 的方程为 3 0x y  ,求直线OB 的斜率; (2)若 OAB 是等腰三角形(点 O,A,B 按顺时针排列),求 b a 的最大值. 【答案】(1) 1 12  ;(2)最大值 5 1 2  .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点 B 坐标即可得结果; (2)法 1:设    1 1 2 2 1 1 1 2, , , ,( 0, 0, )A x y B x y x y x x   ,因为 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两坐标点关 系,分别代入椭圆方程得一元二次方程有解,故判别式大于或等于零,化简求得 b a 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大 值;法 2:设直线 OA 的斜率为 ( 0)k k  ,因为 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A AB ,所以直线OB 的斜 率为  tan 45OBk    或  tan 135OBk    ,故用 ,OA OB 两直线分别联立椭圆方程解得 ,A B 坐标, 由 2OB OA 列方程求得 ,a b 关系即可求结果. 【详解】 (1)由 3a  , 1b  ,得椭圆方程为 2 2 13 x y  . 由 2 2 1,3 3 0, x y x y       得 3 ,2 1 2 x y     或 3 ,2 1 .2 x y       因为点 A 在第一象限,所以 3 1,2 2A    . 又OA AB ,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1 332 2y x       ,即 3 5 0x y   . 由 2 2 1,3 3 5 0, x y x y        得 12 ,7 1 7 x y      或 3 ,2 1 ,2 x y     所以 12 1,7 7B    , 所以直线 OB 的斜率为 1 17 12 12 7 OBk     . (2)法 1:设直线 OA 的斜率为 ( 0)k k  ,则直线 AB 的斜率为 1 k  . 因为 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 O,A,B 按顺时针排列), 所以设    1 1 2 2 1 1 1 2, , , ,( 0, 0, )A x y B x y x y x x   . 又OA AB ,所以    2 22 2 1 1 1 2 1 2x y x x y y     , 得 2 1 1 22 1 11 1y x xk k         . 所以 1 2 1y x x  ,即 2 1 1x x y  . 又由 OA AB ,得 1 2 1 1 2 1 1y y y x x x    ,所以 2 1 1y y x  . 因为点  1 1,A x y ,  1 1 1 1,B x y y x  在椭圆 2 2 2 2 1x y a b   上, 所以     2 2 1 1 2 2 2 2 1 1 1 1 2 2 1, 1, x y a b x y y x a b        所以    2 22 2 1 1 1 11 1 2 2 2 2 x y y xx y a b a b     . 整理得   2 2 2 2 21 1 1 1 2 0y yb a b ax x         . 所以  22 2 2 24 4 0a b a b    … ,即   2 2 2 2 0a b ab a b ab    … . 因为 2 2 0a b ab   , 所以 2 2 0a b ab  … ,即 2 1 0b b a a       „ , 所以 5 1 2 b a  „ , 当  2 2 2 1 2 2 1 2 5 112 2 a by ak x b b       时, b a 取最大值 5 1 2  . 法 2:设直线 OA 的斜率为 ( 0)k k  ,倾斜角为  0 90     . 因为 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 O,A,B 按顺时针排列),且OA AB , 所以直线 OB 的斜率为  tan 45OBk    或  tan 135OBk    . 所以 1 1OB kk k   .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1 1 1 20, 0,x y x x   . 由 2 2 2 2 , 1, y kx x y a b    得 2 2 2 1 2 2 2 a bx b a k   . 由 2 2 2 2 1 ,1 1, ky xk x y a b       得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 (1 ) (1 )1 1 a b a b kx b k a kkb a k          . 又 2OB OA ,所以 2 22OA OB ,得   2 2 2 2 1 2 12 1 1 1 kk x xk           ,  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1 1 1 (1 ) ( 1) a b k a b kk b a k k b k a k                . 整理得  2 2 2 2 22 0b k b a k a    , 所以  22 2 2 24 4 0b a a b    … ,即  22 2 2 2 0a b a b  … , 所以   2 2 2 2 0a b ab a b ab    … . 因为 2 2 0a b ab   , 所以 2 2 0a b ab  … ,即 2 1 0b b a a       „ , 所以 5 1 2 b a  „ , 当  2 2 2 2 2 2 5 112 2 b a ak b b       时, b a 取最大值 5 1 2  . 【点睛】 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 (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 (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 角形的面积等问题. 4.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离心率 1 2e  ,且经过点 31, 2      ,点 1 2,F F 为椭圆 C 的左、右焦点.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过点 1F 分别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1 2,l l ,且 1l 与椭圆交于不同两点 2, ,A B l 与直线 1x  交于点 P.若 1 1AF FB  ,且点 Q 满足QA QB  ,求 1PQF△ 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1) 2 2 14 3 x y  ;(2)6. 【分析】 (1)根据椭圆的离心率为 1 2e  ,可得 2 2 3 4 b a  ,再将点 31, 2     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2 2 1 9 14a b   ,解出 2 2,a b 可得答案. (2)设直线 1 : 1l x my  ,与椭圆方程联立得出韦达定理,由条件求出Q 点坐标,求出 1QF 的长度,得出 直线 2l 的方程为: 1 1x ym    与直线 1x  求出点 P 坐标,得出 1PF 长度,从而表示三角形面积,得出最 值. 【详解】 解析:(1)由题意,得 2 2 2 2 2 11 4 9 1 4 1 be a a b         ,解得: 2 24, 3a b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2)由(1)可得  1 1,0F  ,若直线 1l 的斜率为 0,则 2l 的方程为: 1x   与直线 1x  无交点,不满足条件. 设直线 1 : 1l x my  ,若 0m  ,则 1  则不满足QA QB  ,所以 0m  设      1 1 2 2 0 0, , , , ,A x y B x y Q x y , 由 2 23 4 12 1 x y x my       ,得: 2 23 4 6 9 0m y my    , 1 2 1 22 2 6 9,3 4 3 4 my y y ym m      , 因为 1 1AF F B QA QB           ,即         1 1 2 2 1 0 1 0 2 0 2 0 1 , 1, , , x y x y x x y y x x y y              则 1 2y y  ,  1 0 2 0y y y y   所以 1 01 2 2 0 y yy y y y      ,解得 1 2 0 1 2 2 3y yy y y m    . 于是 2 1 31FQ m m   . 直线 2l 的方程为: 1 1x ym    联立 1 1 1 x ym x       ,解得 (1 2 )P m, ,所以 2 1 2 1PF m  . 所以   1 2 1 1 3 11 13 62PQF m S FQ F P mm m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1m   时,  1 min 6PQFS  .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的方程和椭圆中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向量条件得出 1 2 0 1 2 2 3y yy y y m    ,进而求出点的坐标,得到 1QF 的长度,从而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属于中档题. 5.已知椭圆 2 2 1 : 14 xC y  与双曲线   2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有共同的焦点 1F , 2F 且双曲线的实轴 长为 2 2 . (1)求双曲线 2C 的标准方程; (2)若曲线 1C 与 2C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P ,求证: 1 2 90F PF   . (3)过右焦点 2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 2C 的右支相交于的 A,B 两点,与椭圆 1C 交于C ,D 两点.记 AOB , COD△ 的面积分别为 1S , 2S ,求 1 2 S S 的最小值. 【答案】(1) 2 2 12 x y  ;(2)证明见解析;(3)最小值为 2 . 【分析】 (1)解方程组 2 2 3 2 2 2 a b a     求得 ,a b 的值,即可求双曲线 2C 的标准方程; (2)联立曲线 1C 与 2C 的方程,求得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P 的坐标,可得 1 2,F P F P   的坐标,利用 1 2 0F P F P   可得结论. (3)斜率不存在时,直接求出面积比,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分别与椭圆、双曲线方程联立,利用 韦达定理、结合弦长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     2 1 22 2 2 2 1 4 1 32 2,2 124 2 1 kABS S CD kk            ,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1)因为椭圆 2 2 1 : 14 xC y  与双曲线   2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有共同的焦点 1F , 2F ,且双曲线的 实轴长为 2 2 ,所以 2 2 3 2 2 2 a b a     解之得 2 1 a b    双曲线 2C 的标准方程为 2 2 12 x y  (2)联立方程组 2 2 2 2 14 12 x y x y       解之得 2 6 3 3 3 x y       所以点 2 6 3,3 3P        1 3,0F  ,  2 3,0F 1 2 6 3 3 3,3 3F P        , 2 2 6 3 3 3,3 3F P        1 2 24 27 1 09 3F P F P      ,∴ 1 2 90F PF   (3)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 2AB  , 1CD  ,此时 1 2 2ABS S CD  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 3y k x  代入椭圆方程得 2 2 2 21 4 8 3 12 4 0k x k x k     , 2 2 1 2 1 22 2 8 3 12 4,1 4 1 4 k kx x x xk k      由弦长公式得    2 22 1 2 1 2 2 4 1 1 4 1 4 k k x x x x kCD        把直线方程  3y k x 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 2 2 2 21 2 4 3 6 2 0k x k x k     2 2 1 2 1 22 2 4 3 6 2,1 2 1 2 k kx x x xk k       由弦长公式得    2 22 1 2 1 2 2 2 2 1 1 4 2 1 k k x x x x kAB        因为直线l 与双曲线 2C 的右支相交于的 A, B 两点, 所以 2 2 2 2 2 2 1 2 0 0 4 3 101 2 2 6 2 01 2 k k kk k k             设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 ∴       2 1 22 2 2 2 1 4 1 32 2,2 124 2 1 2 1 2 1 dAB kABS S CD kd kCD             综上可知, 1 2 S S 的最小值为 2 . 【点睛】 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一般为待定系数法,根据条件确定关于 , ,a b c 的方程组,解出 , ,a b ,从而写出双曲 线的标准方程.解决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相关问题,其常规思路是先把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 消元、化简,然后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方程,解决相关问题.涉及弦中点的问题常常用“点差法”解决, 往往会更简单 6.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ax y a b b  , ,O 为坐标原点,离心率 2e  ,点  5 3M , 在双曲线上.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如图,若直线 l 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点 Q,P,且 0OP OQ   ,求 2 2| |OP OQ 的最小 值. 【答案】(1) 2 23 12x y  ;(2)24. 【分析】 (1)由条件可知 2c a  ,再代入点求双曲线方程;(2)设直线 OP 的方程为  0y kx k  ,则直线 OQ 的 方程为 1 y xk ,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求点 P 的坐标,并求 2OP ,再将 k 换为 1 k  求 2OQ ,利用 2 2 1 1 | | | |OP OQ  是定值,求 2 2| |OP OQ 的最小值再表示 【详解】  1 因为 2ce a   ,所以 2c a , 2 2 2 23b c a a   .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 2 2 13 x y a a   ,即 2 2 23 3x y a  . 因为点  5 3M , 在双曲线上,所以 215 3 3a  ,所以 2 4a  .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3 12x y  .  2 设直线 OP 的方程为  0y kx k  ,则直线 OQ 的方程为 1 y xk , 由 2 23 12x y y kx      ,得 2 2 2 2 2 12 3 12 3 x k ky k       , 所以  2 2 2 2 2 12 1 | | 3 k OP x y k      . 同理可得,  22 2 2 2 112 1 12 1 | | 1 3 13 kkOQ k k        , 所以       2 2 2 2 2 2 2 3 3 11 1 2 2 1 | | | | 612 1 12 1 k k k OP OQ k k          . 设 2 2| |OP OQ t  , 则 2 2 2 2 1 1 2 ( ) ( ) 2 2 4| | | | OQ OPt OP OQ OP OQ            , 所以 4 241 6 t   ,即 2 2| | 24(OP OQ  当且仅当 2 3OP OQ  时取等号 ) . 所以当 2 3OP OQ  时, 2 2| |OP OQ 取得最小值 24.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的第一个关键是利用直线 OP 和OQ 垂直,利用斜率的关系求 2OQ ,第二个关键是注意 隐含条件 2 2 1 1 1 | | | | 6OP OQ   7.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 x-2y=0,且双曲线 C 过点( 2 2 ,1). (1)求双曲线 C 的方程; (2)设双曲线 C 的左、右顶点分别是 A1,A2,P 为 C 上任意一点,直线 PA1,PA2 分别与直线 l:x=1 交 于 M,N,求|MN|的最小值. 【答案】(1) 2 2 14 x y  ;(2) 3 . 【分析】 (1)设出双曲线方程 x2-4y2=k(k≠0),将点代入即可求解. (2)设直线 PA1,PA2 的斜率分别为 k1,k2(k1,k2>0),由(1)可得 k1k2= 1 4 ,写出直线 PA1 的方程与 PA2 的方程,求出点 M,N,表示出|MN|,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渐近线方程可设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x2-4y2=k(k≠0), 把(2 2 ,1)代入可得 k=4,所以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2 4 x -y2=1. (2)由题易知,P 在右支上时|MN|取最小值. 由(1)可得 A1(-2,0),A2(2,0),设 P(x,y),根据双曲线方程可得 2 y x  · 2 y x  = 1 4 , 直线 PA1,PA2 的斜率分别为 k1,k2(k1,k2>0),则 k1k2= 1 4 , PA1 的方程为 y=k1(x+2), 令 x=1,得 M(1,3k1), PA2 的方程为 y=k2(x-2), 令 x=1,得 N(1,-k2), 所以|MN|=|3k1-(-k2)|=3k1+k2≥2 1 23k k = 3 , 当且仅当 3k1=k2,即 k1= 3 6 ,k2= 3 2 时,等号成立. 故|MN|的最小值为 3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 k1k2= 1 4 ,再表示出|MN|,考查了运 算能力. 8.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 1F , 2F 在坐标轴上,离心率为 2 ,且过点 (4, 10) ,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若点  ,0M a 为 x 轴上一定点, 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求线段 PM长的最小值. 【答案】(1) 2 2 6x y  ;(2)答案不唯一,具体见解析. 【分析】 (1)根据 2e  可设双曲线方程为 2 2 ( 0)x y     ,然后将点 (4, 10) 代入求解即可; (2)设 ( , )( 6)P x y x  , 2 2 2 2( ) 2 2 6( 6)PM x a y x ax a x        ,然后分 2 6a  、 2 6a  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 (1)因为 2e  ,则双曲线的实轴、虚轴相等 所以可设双曲线方程为 2 2 ( 0)x y     因为双曲线过点(4, 10 ),所以16 10  = ,即 6 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2 2 6x y  (2)设 ( , )( 6)P x y x  , 2 2 2 2( ) 2 2 6( 6)PM x a y x ax a x        令 2 2( ) 2 2 6f x x ax a     2 22( ) 62 2 a ax    ( 6)x  ①当 62 a  即 2 6a  时,当 6x  时, 2 min( ) ( 6 )f x a  , min 6PM a  ②当 62 a  即 2 6a  时,当 2 ax  时, 2 min( ) 62 af x   , 2 min 62 aPM 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双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属于中档题. 9.如图,点  0 0,P x y 在抛物线 2:C y x 外,过点 P 作抛物线C 的两切线,设两切点分别为  2 1 1,A x x 、  2 2 2,B x x ,记线段 AB 的中点为 M . (1)证明:线段 PM的中点 N 在抛物线C 上; (2)设点 P 为圆  22: 2 1D x y   上的点,当 AB PM 取最大值时,求点 P 的纵坐标.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29 1 4  . 【分析】 (1)求出直线 PA 、 PB 的方程,联立这两条直线的方程,可求得点 P 的坐标,并求出点 M 的坐标,进一 步可求得线段 PM的中点 N 的坐标,然后将点 N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C 的方程即可证得结论成立; (2)求出 AB PM 关于 0y 的表达式,换元  04 1 11, 3t y    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当 AB PM 取最大值 时对应的 0y 的值,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设直线 PA 的方程为  2 1 1 1y x k x x   , 联立  2 1 1 1 2 y x k x x y x       ,可得 2 2 1 1 1 1 0x k x k x x    ,    2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4 4 4 2 0k k x x x kx k x k          , 1 12k x  , 所以,直线 PA 的方程为  2 1 1 12y x x x x   ,即 2 1 12y x x x  , 同理可知直线 PB 的方程为 2 2 22y x x x  . 联立 2 1 1 2 2 2 2 2 y x x x y x x x       ,解得 1 2 1 2 2 x xx y x x     ,即点 1 2 1 2,2 x xP x x     , 线段 AB 的中点为 2 2 1 2 1 2,2 2 x x x xM       , 所以,线段 PM的中点为 2 2 1 2 1 1 2 22,2 4 x x x x x xN        , 因此, 22 2 1 1 2 2 1 22 4 2 x x x x x x       ,因此,线段 PM的中点 N 在抛物线 C 上; (2)由(1)知,        22 2 22 2 1 2 1 2 1 2 1 21AB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22 2 1 21 2 1 22 2 x xx xPM x x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2 1 1 12 2 4 x x x xAB x x x x PM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22 2 0 0 00 0 0 2 2 2 2 0 0 0 0 0 0 0 0 4 1 41 4 1 4 1 42 44 4 x y yx x y x y x y x y x y               0 0 2 2 0 00 0 4 1 4 14 4 5 31 2 y y y yy y          , 令  04 1 11, 3t y     ,则   0 22 2 0 0 4 1 16 16 295 3 29 185 11 1834 4 y t t y y t ttt t t              , 所以,   16 164 429 2918 18 AB PM t tt t             , 所以,当  29 0t tt     时,即当  29 11, 3t      时, AB PM 取最大值, 此时 04 1 29y    ,解得 0 29 1 4y   , 因此,当 AB PM 取最大值时,点 P 的纵坐标为 29 1 4  . 【点睛】 方法点睛: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解决方法一般分两种: 一是几何法,特别是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来求最值; 二是代数法,常将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函 数的单调性或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等求最值. 10.已知抛物线 21: 2C y x ,过不在 y 轴上的点 P 作 C 的两条切线 ,PA PB ,切点分别为 ,A B .直线 AB 与 y 轴交于点 M,直线 PO (O 为坐标原点)与 AB 交于点 N,且 PN AB . (1)证明 M 是一个定点; (2)求 | | | | PN MN 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2 2 . 【分析】 (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及点斜式方程求得直线 PA 和 PB 方程,可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0 0y xx y  ,由 直线 PO 的斜率为 0 0 y x ,结合OP AB 可求得 0 1y   ,即可得出定点; (2)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得 2 2 | | 1 | 1 | PM N MN PN P   ,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 可求得 2 2 PM PN 的最大值,进而得出所求. 【详解】 解:(1)证明:设  0 0 0, , 0P x y x  ,显然 0 0y  ,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 由 21 2y x ,求导 y x  , 则直线 PA 的斜率 1k x ,直线 PA 的方程:  1 1 1y y x x x   ,则 2 1 1 1y y x x x   ,即 1 1y y x x  , 同理直线 PB 的方程: 2 2y y x x  , ∴由直线 ,PA PB 过切点 P,则 0 1 1 0 0 2 2 0,y y x x y y x x    , 则 A 和 B 的坐标满足 0 0y y xx  , ∴直线 AB 的方程为 0 0y xx y  ,则直线 PO 的斜率为 0 0 y x ,直线 AB 的斜率为 0x , 由 PN AB ,即OP AB , 0 0 0 1y xx     ,则 0 1y   , 则直线 AB 的方程 0 1y xx  , AB 与 y 轴的交点 M 是定点 (0,1) ; (2)由(1)  0, 1P x  ,则| |PN 为 P 到直线 0: 1 0AB xx y   的距离,   2 20 2 2 0 02 0 2 | | ,| | 0 ( 1 1) 4 1 x PN PM x x x           , 由 2 2 2 2 2 2 | | | | 1| | | | | | , | | | | | | 1 PN PNMN PM PN MN PM PN PM PN       , 由       22 2 4 2 22 0 0 0 0 0 22 4 2 4 22 0 0 0 00 4 1 5 4| | 1| | 4 4 4 42 x x x x xPM PN x x x xx           , 0 2 0 1 1 91 14 4 4 84x x      „ ,当且仅当 2 0 2 0 4x x  ,即 0 2x   时,取等号, 则 2 2 | | 1 1 | |2 2,9| | |181PM PN N P PN N M N M     ∣ … 的最小值 2 2 .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中直线过定点问题,考查最值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及点 斜式方程求得直线 PA 和 PB 方程,得出直线 AB 的方程为 0 1y xx  ,得出 2 2 | | 1 | 1 | PM N MN PN P   ,用基 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得 2 2 PM PN 的最大值.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抛物线 2: 2 ( 0)C y px p  的焦点与椭圆: 2 2 12 x y  的右焦点重合. (Ⅰ)求抛物线 C 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Ⅱ)记 (4,0)P ,若抛物线 C 上存在两点 B,D,使 PBD△ 为以 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求直线 BD 的 斜率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方程为 2 4y x ,准线为 1x   ;(Ⅱ) 2 2, ,2 2               【分析】 (Ⅰ)由椭圆方程可得其右焦点为 1,0 ,即可求出 p ,得出抛物线方程和准线; (Ⅱ)设直线 BD 的方程为 y kx m 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可得 1km  ,表示出 BD 中点 M ,由题 可得 PM BD ,由 1 PMk k   建立关系可求. 【详解】 (Ⅰ)由椭圆方程可得其右焦点为 1,0 ,  抛物线与椭圆右焦点重合, 12 p  ,即 2p  , 故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2 4y x ,准线为 1x   ; (Ⅱ)设直线 BD 的方程为 y kx m  ,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 2 4 y kx m y x     ,可得  2 2 22 4 0k x km x m    , 则  2 2 22 4 4 0km k m     ,可得 1km  , 设    1 1 2 2, , ,B x y D x y , 2 1 2 1 22 2 4 2 ,km mx x x xk k     , 设 BD 中点为  0 0,M x y ,则 1 2 0 2 2 2 x x kmx k    , 0 0 2y kx m k    ,  PBD△ 为以 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则 PM BD , 则 2 2 2 0 2 1 2 2 44 PM kkk km km k k k        ,整理可得 22 2km k  , 1km Q ,则 22 2 1k  ,解得 2 2k   或 2 2k  , 故直线 BD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2 2, ,2 2               . 【点睛】 方法点睛: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的常用步骤: (1)得出直线方程,设交点为  1 1A x y, ,  2 2B x y, ; (2)联立直线与曲线方程,得到关于 x (或 y )的一元二次方程; (3)写出韦达定理; (4)将所求问题或题中关系转化为 1 2 1 2,x x x x 形式; (5)代入韦达定理求解.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