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解析版)-2021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之解答题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2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解析版)-2021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之解答题专题

ID:670151

大小:1.4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冲刺 专题 12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1.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长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 2,0), (2,0)A B ,离心率为 3 2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P 为椭圆C 上异于 ,A B 的动点,直线 ,AP PB 分别交直线 6x   于 ,M N 两点,连接 NA并延长交椭 圆C 于点Q . (ⅰ)求证:直线 ,AP AN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ⅱ)判断 , ,M B Q 三点是否共线,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4 x y  ;(2)(ⅰ)证明见解析;(ⅱ)是,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长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 2,0), (2,0)A B 和离心率为 3 2 ,由 32, 2 ca e a    求解; (2)(ⅰ)设 0 0( , )P x y ,则直线 AP 的斜率为 0 0 2 y x  ,直线 BP 的斜率为 0 0 2 y x  ,再由直线的交点,求得 点 N 的坐标,进而得到直线 AN 的斜率,然后结合 2 20 0 14 x y  运算即可;(ⅱ)设直线 AP 斜率为 k ,易 得 M 的坐标,再由(ⅰ)得到直线 AN 斜率为 1 2k  ,写出直线 AN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得Q 点 的坐标,再判断直线 BQk 与 BMk 是否相等即可. 【详解】 (1)由题意得 32, 2 ca e a    , 所以 2 2 23, 1   c b a c ,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 14 x y  . (2)(ⅰ)证明:设 0 0( , )P x y , 因为 P 在椭圆C 上,所以 2 20 0 14 x y  . 因为直线 AP 的斜率为 0 0 2 y x  ,直线 BP 的斜率为 0 0 2 y x  , 所以直线 BP 的方程为 0 0 ( 2)2 yy xx   . 所以 N 点的坐标为 0 0 8( 6, )2 yN x   . 所以直线 AN 的斜率为 0 0 0 0 8 2 2 6 2 2 y x y x      . 所以直线 ,AP AN 的斜率之积为: 2 0 2 0 0 0 2 2 0 0 0 0 2 1 42 2 1 2 2 4 4 2 x y y y x x x x             . (ⅱ) , ,M B Q 三点共线. 设直线 AP 斜率为 k ,易得 ( 6, 4 )M k  . 由(ⅰ)可知直线 AN 斜率为 1 2k  ,所以直线 AN 的方程为 1 ( 2)2y xk    . 联立 2 24 4 0, 2 2, x y x ky         可得 2 2(4 4 ) 8 0k y ky   . 解得 Q 点的纵坐标为 2 2 1 k k   , 所以 Q 点的坐标为 2 2 2 2 2 2( , )1 1 k kQ k k     . 所以,直线 BQ 的斜率为 2 2 2 2 01 2 2 221 k kk k k     ,直线 BM 的斜率为 4 0 6 2 2 k k    . 因为直线 BQ 的斜率等于直线 BM 的斜率, 所以 , ,M B Q 三点共线. 【点睛】 方法点睛: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①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②直接 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2.如图,已知椭圆C :   2 2 2 1 1x y aa    的左焦点为 F ,直线  0y kx k  与椭圆C 交于 A , B 两点, 且 0FA FB   时, 3 3k  . (1)求 a 的值; (2)设线段 AF ,BF 的延长线分别交椭圆C 于 D ,E 两点,当 k 变化时,直线 DE 与直线 AB 的斜率之 比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1) 3 ;(2)为定值 5. 【分析】 (1)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得 2 2 0 2 2 1 ax k a   , 2 2 2 0 2 2 1 k ay k a   ,由题意再将 0FA FB   坐标化,得到 2 2 2 0 0 1x y a   ,将 2 0x , 2 0y , 3 3k  代入得到 a . (2)设直线 AD 方程,代入椭圆C ,利用韦达定理及直线斜率的关系,求得 D 坐标及 E 坐标,代入斜率 公式求得直线 DE 的斜率,可得结论. 【详解】 (1)设  0 0,A x y ,则  0 0,B x y  ,由题意得焦点为  2 1,0F a  所以,    2 2 2 2 2 0 0 0 0 0 01, 1, 1FA FB x a y x a y x y a              uur uur . 当 0FA FB   时,有 2 2 2 0 0 1x y a   . 联立 2 2 2 , 1, y kx x ya    得 2 2 0 2 2 1 ax k a   , 2 2 2 0 2 2 1 k ay k a   ,从而 2 2 2 2 2 2 2 2 11 1 a k a ak a k a     . 将 3 3k  代入,得 2 2 2 4 13 a aa   , 所以  2 3 1a a  ,故 3a  . (2)由(1)知,  2,0F  ,椭圆C : 2 2 13 x y  . 设 AD : 0 0 2 2xx yy   ,代入椭圆C : 2 23 3x y  , 得    2 0 02 2 0 0 2 2 2 2 3 1 0 x x y yy y            . 而 2 2 0 03 3x y  ,即   2 2 0 0 0 05 2 2 2 2 2 0x y x y y y     , 从而 0 05 2 2D yy x   . 同理 BE : 0 0 2 2xx yy   , 0 05 2 2E yy x   . 从而 02 2 5 E D E D xy y y y   . 于是 0 000 0 0 00 0 1 5 5 2 2 2 E D E D DE E D E D E D E D yy y y yk kx x xx y yx xy y y y y yy y             . 所以 DE , BC 的斜率之比为定值 5. 【点睛】 方法点睛:第二问设而求点法:当直线与曲线的两个交点坐标中,已知一个点的坐标,求另一点坐标时, 常用此方法. 3.已知椭圆 C :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左焦点为 F ,点 61, 2M       在椭圆C 上,且椭圆C 上存在点 N 与点 F 关于直线 y x 对称.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l 与椭圆C 只有一个公共点,点 A , B 是 x 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且点 A , B 在直线l 上 的射影分别为 P ,Q ,判断是否存在点 A , B ,使得 AP BQ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 A , B 的坐标及该 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4 2 x y  ;(2),存在点  2,0A ,  2,0B  或  2,0A  ,  2,0B ,使得 AP BQ 为定值,该定值为 2. 【分析】 (1)依题意可得点 61, 2M       ,  0,N c 在椭圆上,代入得到方程组,解得即可; (2)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 y kx m 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消元,根据 0  ,得到 ,k m 的关系,设   ,0 0A t t  ,则  ,0B t ,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AP 、 BQ ,即可得到 AP BQ 为定值 时t 的值,再计算斜率不存在时 AP BQ 也为定值; 【详解】 解:(1)因为点 61, 2M       在椭圆 C 上,所以 2 2 1 12 3 a b   . 由题意知  ,0F c ,因为点 N 与点 F 关于直线 y x 对称,所以点 N 的坐标为  0,N c , 代入椭圆 C 的方程,得 2 2 1c b  ,即 2 2 2 1a b b   ,所以 2 22a b , 与 2 2 1 12 3 a b   联立并求解,得 2 4a  , 2 2b  , 所以椭圆 C 的标准方程为 2 2 14 2 x y  . (2)存在点 A , B ,使得 AP BQ 为定值.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 y kx m  , 将 y kx m  代入 2 2 14 2 x y  ,得 2 2 21 2 4 2 4 0k x kmx m     , 则     2 2 24 4 1 2 2 4 0km k m      ,得 2 24 2m k  . 设   ,0 0A t t  ,则  ,0B t ,点  ,0A t 到直线l 的距离 2 1 tk mAP k   , 点  ,0B t 到直线l 的距离 2 1 tk mBQ k    , 所以  2 22 2 2 2 2 4 2 1 1 t km t k AP BQ k k       , 当 24 2t  ,即 2t   时, 2AP BQ  ,为定值, 所以存在点  2,0A ,  2,0B  或  2,0A  ,  2,0B ,使得 2AP BQ  .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 2x   ,  2,0A ,  2,0B  或  2,0A  ,  2,0B 均满足 2AP BQ  . 综上,存在点  2,0A ,  2,0B  或  2,0A  ,  2,0B ,使得 AP BQ 为定值,该定值为 2. 【得解】 解决本题时,易忽略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一般地,解决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问题时, 只要题设条件没有给定直线的斜率,都要对直线分斜率存在和斜率不存在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直线的斜 率存在时,按照常规的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方法求解;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可以根据直线 的斜率存在时得到的结论,借助几何图形直观求解. 4.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离心率 2 2e  ,过右焦点  ,0F c 的直线 y x c  与椭圆交于 A , B 两点, A 在第一象限,且 2AF 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M ,满足对于过点 F 的任一直线l 与椭圆C 的两个交点 P ,Q ,都有 MP MQ 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18 9 x y  ;(2)存在点 15,04M     ,满足 MP MQ  为定值.. 【分析】 (1)根据题意得出 2 2 2 2 2 ce a a b c       ,及| | 2AF  ,直线与椭圆联立解出 ,a b 即可得出椭圆方程; (2)设出直线方程(要分类讨论),联立直线与椭圆,将向量的数量积用 1 2 1 2,y y y y 的形式表示,再利用 韦达定理整理并分析出得到定值的条件即可求解. 【详解】 (1)由 2 2e  ,及 2 2 2a b c  ,得 2 2a c b  ,设椭圆方程为 2 2 2 2 12 x y b b   ,联立方程组 2 2 22 2x y b y x b       得 23 4 0x bx  .则 4 3A bx  , 所以 2 2 23A F bAF x x     .所以 3b  .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 118 9 x y  . (2)当直线l 不与 x 轴重合时,设 : 3l x ny  ,联立方程组 2 22 18 3 x y x ny       得 2 22 6 9 0n y ny    . 设  1 1,P x y ,  2 2,Q x y ,  ,0M t ,则有 1 2 2 6 2 ny y n     , 1 2 2 9 2y y n     . 于是      1 2 1 2 1 2 1 23 3MP MQ x t x t y y ny t ny t y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2 2 2 2 1 2 1 2 2 11 3 3 9 1 6 3 3 22n y y n t y y t n n t t nn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2 2 2 2 2 2 6 27 3 2 3 9 18 2 12 9 2 2 t t n t t n t t n n               , 若 MP MQ  为定值,则有  2 22 12 9 2 18t t t    ,得12 45t  , 15 4t  . 此时 2 18MP MQ t    :当直线l 与 x 轴重合时,  3 2,0P  ,  3 2,0Q , 也有       2 1 2 3 2 3 2 18MP MQ x t x t t t t           . 综上,存在点 15,04M     ,满足 MP MQ  为定值. 【点睛】 方法点睛: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的常用步骤: (1)得出直线方程,设交点为  1 1P x y, ,  2 2Q x y, ; (2)联立直线与曲线方程,得到关于 x (或 y )的一元二次方程; (3)写出韦达定理; (4)将所求问题或题中关系转化为 1 2 1 2,x x x x (或 1 2 1 2,y y y y )形式; (5)代入韦达定理求解. 5.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 , B , E 为C 上不同于 A , B 的动点,直 线 AE , BE 的斜率 AEk , BEk 满足 1 2AE BEk k   , AE BE  的最小值为-4. (1)求C 的方程; (2)O 为坐标原点,过O 的两条直线 1l , 2l 满足 1 //l AE , 2 //l BE ,且 1l , 2l 分别交 C 于 M ,N 和 P ,Q . 试判断四边形 MPNQ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8 4 x y  ;(2)是定值,8 2 . 【分析】 (1)由 ( ,0), ( ,0)A a B a ,设  0 0,E x y ,可得 2 2AE BE bk k a    , 2 2 2 02 cAE BE x ca     ,结合已知列方程 求参数 a、b、c,写出椭圆方程即可; (2)由椭圆对称性知: 4MPNQ OMPS S  ,设 1l , 2l 的斜率分别为 1k , 2k ,由题设知 1 2 1 2k k   ,讨论直 线 MP 的斜率,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应用根与系数关系确定 MPNQS 是否为定值. 【详解】 (1)设  0 0,E x y ,则 2 2 0 0 2 2 1x y a b   ,故 ( ,0), ( ,0)A a B a , ∴ 2 2 0 22 2 0 0 0 2 2 2 2 2 0 0 0 0 1 AE BE xb ay y y bk k x a x a x a x a a              , 又       2 2 2 0 0 0 0 0 0 21 xAE BE x a x a y x a x a b a                2 2 2 2 02 c x c ca     , 由题意知: 2 2 2 1 2 4 b a c       ,解得 2 2 8 4 a b     , ∴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18 4 x y  . (2)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可知OM ON ,OP OQ , ∴四边形 MPNQ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4MPNQ OMPS S  . 设 1l , 2l 的斜率分别为 1k , 2k ,  1 1,M x y ,  2 2,P x y ,则 1 1 1y k x ①, 2 2 2y k x ②. 又 1 //l AE , 2 //l BE ,即 1 2 1 2AE BEk k k k     . 当 MP 的斜率不存在时, 1 2y y  , 1 2x x . 由① ②,得 2 2 2 1 1 2 1 1 1 2y k k x x    ,结合 2 2 1 1 18 4 x y  ,解得 1 2x  , 1 2y  . ∴ 1 1 14 4 2 8 22MPNQ OMPS S y x      . 当 MP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MP 的方程为 y kx m  , 联立方程组得 2 2 18 4 y kx m x y     ,得 2 2 22 1 4 2 8 0k x kmx m     ,则     2 2 2 2 2(4 ) 4 2 1 2 8 8 8 4 0km k m k m         ,即 1 2 2 4 2 1 kmx x k    , 2 1 2 2 2 8 2 1 mx x k   . ∵  2 2 1 2 1 2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k x x km x x my y kx m kx mk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8 4 12 1 2 1 2 8 2 2 1 m kmk km mk k m k            ,整理得: 2 24 2m k  . 由直线 MP 过 (0, )m ,  2 1 2 1 2 1 2 14 4 | | 2| | 42MPNQ OMPS S m x x m x x x x         2 2 2 2 2 2 2 4 2 8 4 2 | | 8 42 | | 42 1 2 1 2 1 km m m k mm k k k               , 将 2 24 2m k  代入,整理得 8 2MPNQS  . 综上,四边形 MPNQ 的面积为定值,且为8 2 . 【点睛】 关键点点睛: (1)应用两点斜率公式、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 AE BEk k , AE BE  关于椭圆参数的代数式,结合已 知条件列方程求参数,写出椭圆方程; (2)利用椭圆的对称性,由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讨论直线斜率的存在性,结合直线与椭圆方程及根与 系数关系,求四边形的面积并判断是否为定值. 6.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1 2,F F ,点  3,1P 在椭圆上,且 1 2 90F PF   . (Ⅰ)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不过点 P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 ,A B 两点,且 OP 平分线段 AB ( O 为坐标原点).设直线 ,PA PB 的斜 率分别为 1 2,k k ,试判断 1 2k k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 2 2 16 2 x y  ;(Ⅱ)是, 1 3 . 【分析】 (Ⅰ)设点    1 2,0 , ,0F c F c ,根据 1 2 0PF PF   求出 2c  ,再由 2 2 2a b c  即可求解. (Ⅱ)设点  1 1,A x y ,  2 2,B x y ,代入椭圆,利用点差法可得 1 3AB OPk k   ,从而可得 3 3ABk   ,设 直线 AB 的方程为 3 3y x t   ,将直线与椭圆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 1 2k k 为定值. 【详解】 (Ⅰ)设点    1 2,0 , ,0F c F c . 由 1 2 90F PF   ,得 1 2 0PF PF   , 即  3, 1 3, 1 0c c      ,解得 2c  . 因为点  3,1P 在椭圆上,所以 2 2 3 1 1a b   . 又因为 2 2 2a b c  ,所以 6, 2a b  ,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 2 16 2 x y  . (Ⅱ)设点  1 1,A x y ,  2 2,B x y , 因为点 ,A B 在椭圆上, 所以 2 2 1 1 16 2 x y  , 2 2 2 2 16 2 x y  , 两式相减变形后得 2 1 2 1 2 1 2 1 1 3 y y y y x x x x      , 即 1 3AB OPk k   ,解得 3 3ABk   .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3 3y x t   , 联立方程组 2 2 3 3 3 6 0 y x t x y         , 消去 y 后整理得  2 22 2 3 3 6 0x tx t    , 248 12 0t    , 1 2 3x x t  , 2 1 2 3 32x x t  , 则       1 2 1 2 1 2 1 1 3 3 y yk k x x          2 1 2 1 2 1 2 1 2 1 3 1 2 13 3 3 3 x x t x x t t x x x x             2 2 2 1 3 33 1 3 2 13 2 3 3 3 3 3 32 t t t t t t t              1= 3 , 所以 1 2k k 是定值,其值为 1 3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点差法”求直线 AB 的斜率,求出直线 方程,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 7.已知椭圆 2 2 2 2C: 1( 0)x y a ba b     的离心率为 1 2 ,直线 1: 22l y x   与椭圆 C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A . (Ⅰ)求椭圆 C 的方程及 A 点坐标; (Ⅱ)设直线 l 与 x 轴交于点 B.过点 B 的直线与 C 交于 E,F 两点,记点 A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G,T 为 BG 的中点,直线 AE,AF 与 x 轴分别交于 M,N 两点.试探究| | | |TM TN 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 此定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31, 1,4 3 2 x y A      ;(2)| | | |TM TN 为定值 9 4 【分析】 (1)由题得,椭圆方程可表示为 2 2 2 2 14 3 x y c c   ,与直线 l 的方程联立,根据 0  得到 c 的值,即可求得 椭圆的方程,然后根据题意求出 A 点坐标即可; (2)先求出点 B 和点T 的坐标,然后先讨论斜率 0EFk  时,| | |TM TN 为定值,然后讨论 0EFk  时, 设 EFl 的方程并与椭圆方程联立,表示出| |TM 和| |TN 的表达式,然后化简得到 9| | | | 4TM TN  为定值. 【详解】 (1)设椭圆C 的半焦距为 c ,则 1 2 c a  ,则 2 24a c , 2 2 2 23b a c c   ,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 2 2 14 3 x y c c   , 将椭圆C 的方程与直线l 的方程联立得: 2 22 4 3 0x x c    , 所以 24 4 (4 3 ) 0c      ,解得: 2 1c  , 所以 2 4a  , 2 3b  ,故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此时将 2 1c  代入 2 22 4 3 0x x c    得: 2 2 1 0x x   , 所以 1x  ,此时 3 2y  。 所以 A 点坐标为 3(1, )2 ; (2)将 0y  直线 1 22y x   联立,得到 4x  ,所以 (4,0)B 。 因为 31, 2A     , (4,0)B ,所以 5( ,0)2T , ①当斜率 0EFk  时, ( 2,0)M  , (2,0)N 或 ( 2,0)N  , (2,0)M , 9| | 2TM  , 1| | 2TN  或 9| | 2TN  , 1| | 2TM  , 此时有 9| | | | 4TM TN  , ②当斜率 0EFk  时,设 EFl : 4x ny  ,代入 2 2 14 3 x y  得: 2 2(3 4) 24 36 0n y ny    ,设 1 1( , )E x y , 2 2( , )F x y , 所以 1 2 2 24 3 4 ny y n    , 1 2 2 36 3 4y y n   , 所以 AEl : 1 1 3 3 2 ( 1)2 1 y y xx     ,则 1 1 3( 1)(1 ,0)2 3 xM y   , 1 1 1 1 1 1 1 1 3( 1) 3( 1) (6 6) 9 (2 2) 35 3 3| | 12 2 3 2 2 3 2(2 3) 2 2 3 x x n y n yTM y y y y                 同理, 2 2 (2 2) 33| | 2 2 3 n yTN y     , 所以 1 2 1 2 (2 2) 3 (2 2) 39| | | | 4 2 3 2 3 n y n yTM TN y y         , 对分子:    2 2 1 2 1 2 1 2 2 9(3 16 20)(2 2) 3 (2 2) 3 (2 2) 3(2 2)( ) 9 3 4 n nn y n y n y y n y y n              对分母: 2 1 2 1 2 1 2 2 9(3 16 20)(2 3)(2 3) 4 6( ) 9 3 4 n ny y y y y y n          , 所以 9| | | | 4TM TN  . 综上, 9| | | | 4TM TN  为定值. 【点睛】 易错点睛:容易忽视斜率 0EFk  的情况讨论,在对于 1 2 1 2 (2 2) 3 (2 2) 39| | | | 4 2 3 2 3 n y n yTM TN y y         的 化简也容易出错. 8.已知椭圆 E :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焦距为 2 2 ,点  0,2P 关于直线 y x 的对称点在椭圆 E 上. (1)求椭圆 E 的方程; (2)如图,椭圆 E 的上、下顶点分别为 A , B ,过点 P 的直线l 与椭圆 E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C , D . 求 COD△ 面积的最大值 ②当 AD 与 BC 相交于点Q 时,试问:点Q 的纵坐标是否是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4 2 x y  ;(2)① 2 ;②是,1. 【分析】 (1)求出点  0,2P 关于直线 y x 的对称点,由椭圆的性质得出 ,a b ,进而得出椭圆 M 的方程; (2) ①设直线l 的方程为 2y kx  ,  1 1,C x y ,  2 2,D x y ,联立椭圆方程,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利用 基本不等式求解面积的最大值; ②设出直线 AD ,直线 BC 的方程,联立两直线方程求出点 Q 的纵坐标         1 2 1 2 2 1 2 1 1 2 2 2 2 2 2 2 2 kx x x x x xy x x x x        ,利用韦达定理代入化简即可得出Q 的纵坐标是定值. 【详解】 解:(1)因为点  0,2P 关于直线 y x 的对称点为  2,0 , 且 2,0 在椭圆 E 上,所以 2a  , 又 2 2 2c  ,∴ 2c  则 2 2 2 4 2 2b a c     , 所以椭圆 E 的方程为 2 2 14 2 x y  ; (2)①设直线l 的方程为 2y kx  ,  1 1,C x y ,  2 2,D x y , 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 2 2 2 14 2 y kx x y     消去 y 整理得:  2 21 2 8 4 0k x kx    , 由 0  ,可得 2 1 2k  , 且 1 2 2 8 1 2 kx x k     , 1 2 2 4 1 2x x k   ∴ 2 2 1 2 22 1 1 2 4 2 112 2 1 21COD kS CD d k x x kk        △ 设  22 1 0t k t   ,则 2 4 4 4 222 2 2COD tS t t t      △ 当且仅当 2t  即 6 2k   时等号成立, ∴ CO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2 ; ②由题意得, AD : 2 2 2 2yy xx   , BC : 1 1 2 2yy xx   , 联立方程组,消去 x 得         1 2 1 2 2 1 2 1 1 2 2 2 2 2 2 2 2 kx x x x x xy x x x x        , 又∵ 1 2 2 8 1 2 kx x k     , 1 2 2 4 1 2x x k   , 解得     2 12 2 1 2 8 2 21= 182 2 1 k x xky kx x k        故点 Q 的纵坐标为定值 1. 【点睛】 关键点睛:在解决问题(2)第一小问时,会利用换元法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 9.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2,F F ,点 (3,1)P 在 C 上,且 1 2 10PF PF  . (1)求 C 的方程; (2)斜率为 3 的直线 l 与 C 交于 A,B 两点,点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D.若直线 ,PA PD 的斜率存在且 分别为 1 2,k k ,证明: 1 2k k 为定值. 【答案】(1) 2 2 18 8 x y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由点的坐标求 c,再根据双曲线定义求 a,即可求解; (2)设直线 l 方程为 3y x m   ,直接求出 ,PA PD 的斜率,联立直线与双曲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化 简即可求解. 【详解】 (1)设 1( ,0)F c , 2 ( ,0)( 0)F c c  ,其中 2 2c a b  . 因为 1 2 10PF PF  ,所以 2 2(3 ) 1 (3 ) 1 10c c      , 解得 2 16c  或 0c = ,又 0c  ,故 4c  . 所以 2 22 (3 4) 1 (3 4) 1 4 2a        ,即 2 2a  . 所以 2 2 2 8b c a   . 所以 C 的方程为 2 2 18 8 x y  . (2)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则  2 2,D x y  . 设直线 l 方程为 3y x m   ,与双曲线 C 方程联立, 消去 y 得, 2 28 6 8 0x mx m    . 由  2 2( 6 ) 32 8 0m m      ,得| | 8m  . 1 2 3 4 mx x  , 2 1 2 8 8 mx x  . 所以      2 2 1 2 1 2 1 2 1 23 3 9 3 98 my y x m x m x x m x x m            . 所以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1 1 3 3 3 3 9 y y y y y yk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2 1 2 2 1 2 8 38 1 8 38 m x x m x x           . 所以 1 2k k 为定值. 【点睛】 关键点点睛:设直线 l 方程为 3y x m   ,联立直线与双曲线方程,消元,由韦达定理可得 1 2 3 4 mx x  , 2 1 2 8 8 mx x  ,计算斜率 1 2k k 化简是解题关键,属于中档题. 10.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过点 ( 4,6)A  ,且 3b a . (1)求双曲线 C 的方程; (2)过点 ( 1,0)B  的直线l 交双曲C 于点 ,M N ,直线 ,MA NA分别交直线 1x   于点 ,P Q .试判断 | | | | PB BQ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4 12 x y  ;(2) | | 1| | PB BQ  【分析】 (1)将点 ( 4,6)A  , 3b a 代入 2 2 2 2 1x y a b   ,求出 2a ,进一步得出 2b ,即求. (2)设直线 MN 所在的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设出 ,M N 的坐标,写出 ,MA NA所在的直线方程, 求出 ,P Q 的纵坐标,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P Qy y ,从让他可得 | | 1| | P Q yPB BQ y   . 【详解】 (1)将点 ( 4,6)A  , 3b a 代入 2 2 2 2 1x y a b   , 可得 2 2 16 36 13a a   ,解得 2 4a  ,则 2 23 12b a  , 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 14 12 x y  . (2)由题意可知,直线 MN 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 MN 的方程为  1y k x  , 联立   2 2 1 14 12 y k x x y      ,可得 2 2 2 23 2 12 0k x k x k     , 由   4 2 24 4 3 12 0k k k      , 解得 2 2k   , 设  1 1,M x y ,  2 2,N x y , 则 2 1 2 2 2 3 kx x k    , 2 1 2 2 12 3 kx x k    , 又点  4,6A  , AM 的方程为  1 1 66 44 yy xx    , 令 1x   ,得  1 1 1 1 1 3 6 6 3 664 4P y x yy x x           1 1 1 1 1 6 3 1 6 3 6 1 4 4 x k x k x x x        , 同理可得   2 2 3 6 1 4Q k xy x    ,      1 2 1 2 3 6 1 3 6 1 4 4P Q k x k xy y x x                    1 2 2 1 1 2 3 6 1 4 1 4 4 4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1 2 2 1 1 2 1 21 4 1 4 2 5 8x x x x x x x x         2 2 2 2 2 24 10 83 3 k k k k      2 2 2 2 2 24 10 24 8 03 k k k k       , 0P Qy y   ,即 P Qy y , | | 1| | P Q yPB BQ y    ,  | | | | PB BQ 为定值1.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方程的求法,考查了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韦达定 理得出 P Qy y ,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 11.已知双曲线的方程 2 2: 2 1C x y  . (1)求点 (0,1)P 到双曲线C 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2)已知直线 :l y kx t  与圆 2 2: 1M x y  相切 ①求 k 和t 的关系 ②若l 与双曲线C 交于 A 、B 两点,那么 AOB 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 30 6 ;(2)(i) 2 21t k  ;(ii) AOB 为定值90 . 【分析】 (1)设 ( , )Q a b 为双曲线上的点,代入双曲线的方程,结合两点的距离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最值,可得最小 值;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y kx t  ,由直线和圆相切可得 2 21t k  ,设 1(A x , 1)y , 2(B x , 2 )y ,联立双曲 线的方程,消去 y 可得 x 的二次方程,运用韦达定理和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计算可得 AOB 为定值. 【详解】 解:(1)设  0 0,Q x y 为双曲线上的点,则 2 2 0 02 1 x y , 则   2 22 2 0 0 0 0 0 3 3 3 2 5| | 1 22 2 2 3 6             PQ x y y y y , 当 0 2 3y  时| |PQ 最小,且为 30 6 , 所以点 (0,1)P 到从曲线C 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30 6 ; (2)①设直线线l 的方程为 y kx t  , 由直线l 与圆相切,可得 2 | | 1 1    td k ,即 2 21t k  , ②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联立得  2 2 2 2 2 2 2 1 02 1 y kx t k x ktx tx y           , 则 2 2 2 1 2 1 22 2 2 2 1 22 0, ,2 2 2            kt t kk x x x xk k k , 所以     2 2 1 2 1 2 1 2 1 2      y y kx t kx t k x x kt x x t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          k t k k t t k t t k k k k k , 所以 2 2 1 2 1 2 2 2 2 2 02 2            k kOA OB x x y y k k , 所以 AOB 为定值90 . 【点睛】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运用,以及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注意联立直线方程和双曲线的方程,运用 韦达定理和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12.已知双曲线 C 过点 4, 3 ,且渐近线方程为 1 2y x  ,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点 M、N 两点. (1)求双曲线 C 的方程; (2)若直线l 过点 1,0 ,问在 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 Q,使得QM QN  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坐标及此 常数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4 x y  ;(2)存在; 23( ,0)8Q ; 273 64QM QN   . 【分析】 (1)由渐近线方程和点的坐标列出关于 ,a b 的方程组,解之可得; (2)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1x my  ,设定点 ( ,0)Q t ,设  1 1,M x y ,  2 2,N x y ,直线方程代入双曲线方 程得应用韦达定理得 1 2y y , 1 2y y ,计算QM QN  ,并代入 1 2y y , 1 2y y ,利用此式与 m 无关可得t(如 果得不出t 值,说明不存在). 【详解】 (1)∵双曲线 C 过点 (4, 3) ,且渐近线方程为 1 2y x  , ∴ 2 2 16 3 1 1 2 a b b a      ,解得 2 21, 4b a  , ∴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 14 x y  ; (2)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1x my  ,设定点 ( ,0)Q t 联立方程组 2 2 14 1 x y x my       ,消 x 可得  2 24 2 3 0m y my    , ∴ 2 4 0m   ,且  2 24 12 4 0m m     ,解得 2 3m  且 2 4m  , 设  1 1,M x y ,  2 2,N x y , ∴ 1 2 1 22 2 2 3,4 4 my y y ym m       , ∴   2 1 2 1 2 2 2 2 82 24 4 mx x m y y m m          ,     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2 2 2 3 2 4 41 1 1 14 4 4 m m mx x my my m y y m y y m m m                2 204 4m     ∴      1 1 2 2 1 2 1 2, ,QM QN x t y x t y x t x t y y           2 2 2 1 2 1 2 1 2 2 2 2 2 20 8 3 8 234 44 4 4 4 tx x t x x t y y t t tm m m m                    为常数,与 m 无 关. ∴8 23 0t   , 解得 23 8t  .即 23( ,0)8Q ,此时 273 64QM QN   .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民双曲线相交中定点问题.解题方法是设而不求的思 想方法:即设直线方程,设交点坐标,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元后应用韦达定理,然后计算 QM QN  (要求定值的量),利用它是关于参数 m 的恒等式,求出定点坐标. 13.已知双曲线的方程 2 2: 2 1C x y  . (1)求点  0,1P 到双曲线 C 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2)已知圆 2 2: 1M x y  的切线l (直线l 的斜率存在)与双曲线 C 交于 A,B 两点,那么∠AOB 是否为定 值?如果是,求出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 30 6 ;(2)是定值, 90AOB   . 【分析】 (1)设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为  0 0,N x y ,则 2 2 0 02 1x y 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 PN ,利用二次函 数求最值即可;(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y kx b  ,利用直线l 与圆相切可得到 2 21b k  ,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消 y ,利用韦达定理得到 2 1 2 2 2 2 kx x k    ,再求出 2 1 2 2 2 2 ky y k   ,最后利用OA OB  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 (1)设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为  0 0,N x y , 则 2 2 0 02 1x y  ,     2 2 2 20 0 0 0 0 10 1 2 12 yPN x y y y        2 0 3 2 5 30 2 3 6 6y       , 当 0 2 3y  时,等号成立, 即点  0,1P 到双曲线 C 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30 6 ;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y kx b  , 因为直线l 与圆相切, 所以圆 M 的圆心  0,0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1, 即 2 2 2 1 1 1 b b k k      ,① 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 由 2 22 1x y y kx b       消 y 得,  2 2 22 2 1 0k x kbx b     , 由题意知: 22 k  0 ,   2 2 2 2 24 4 2 1 4 16 0k b k b k        , 由韦达定理得 1 2 2 2 1 2 2 2 2 1 2 kbx x k bx x k         , 由①得: 2 2 1 2 2 2 1 2 2 2 b kx x k k       , 则   2 2 2 2 2 1 2 1 2 1 2 2 2 2 2 2 2 b k ky y k x x kb x x b k k         , 因为 2 2 1 2 1 2 2 2 2 2 02 2 k kOA OB x x y y k k            , 所以 90AOB   为定值. 【点睛】 关键点睛:求解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直线与曲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过原点的直线  1 1: 0l y k x k  交抛物线 2: 2C y x 于点 P(异于 原点 O),抛物线 C 上点 P 处的切线交 y 轴于点 M,设线段OP 的中点为 N,连结线段 MN 交 C 于点 T. (1)求 | | | | TM MN 的值; (2)过点 P 作圆 2 2:( 1) 1O x y    的切线交 C 于另一点 Q,设直线 OQ 的斜率为 2k ,证明: 1 2k k 为 定值. 【答案】(1) | | 1 | | 2 TM MN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引入一个变量,分别计算出点 N 与点 T 的横坐标即可求得答案; (2)先设点    1 1 2 2, , ,P x y Q x y ,然后表示出斜率 1 2 1 2 1 2 ,y yk kx x   ,结合相切的条件,再运用韦达定理 即可证明. 【详解】 法一: (1)设 2 , ( 0)2 aP a a     ,点 P 处的切线方程为 2 2 ay k x a      , 联立方程组 2 2 2 2 y x ay k x a            , ,得 2 22 2 0y ay ak k     , 由 2 22 24 0a ak k               ,解得 1k a  ; 可知切线为 21 , 0, , ,2 2 4 2 a a a ay x M Na           , 联立方程组 2 2 2 y x ay    , , 得 2 ,8 2 a aT      ,即 T 为 MN 的中点, 所以 | | 1 | | 2 TM MN  . (2)法 1: 当直线 PQ 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 2x  , 解得 1 2(2,2), (2, 2), 1, 1P Q k k   ,则 1 2 2k k  . 当直线 PQ 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y mx b  ,由题意知 0, 0m b  , 因为直线 PQ 与圆 O 相切,所以 2 | | 1 1 m b m    ,即 2 2 1b mb  . 联立方程组 2 2y x y mx b      , ,得到元二次方程 2 2 22( 1) 0m x bm x b    , 设    1 1 2 2 1 2, , , , 0P x y Q x y x x  , 由韦达定理可知 2 1 2 1 22 2 2(1 ),bm bx x x xm m    , 又 1 2 1 2 1 2 ,y yk kx x   ,则    2 1 1 21 2 2 1 1 2 1 2 1 2 1 2 1 2 x mx b x mx by y x y x yk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2 2 21 2 1 2 1 2 1 2 1 2 4b x x m x x m x x x xx x b b       2 2 22 2 2 2 4 2 4(1 ) 4 4(1 2 )4(1 ) 4 4 2mb b b b b m b mbm mb b b m m         . 综上可知 1 2k k 为定值 2. 法 2: 由题意可知直线 PQ 的斜率不能为 0,故可设 PQ 的方程为 ( 0)x my t t   ; 因为直线 PQ 与圆相切,所以 2 |1 | 1 1 t m    ,即 2 2 2m t t  . 联立方程组 2 2y x x my t      , ,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2 2 2 0y my t   . 设    1 1 2 2 1 2, , , , 0P x y Q x y x x  , 由韦达定理可知 1 2 1 22 , 2y y m y y t   ,则 2 1 2x x t . 又 1 2 1 2 1 2 ,y yk kx x   , 则    1 2 2 11 2 2 1 1 2 1 2 1 2 1 2 1 2 y my t y my ty y x y x yk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21 21 2 1 2 1 2 1 2 1 4| | | | y yt y y y y y yx x t t      2 21 44 8 2| | | | tm tt t     . 即 1 2k k 为定值 2. 法二: (1) 1 2 2 12 2 2 1 1 1 2 2 22 , , ,2 y k x k x x x Py x k k k             . P 处的切线方程为 2 1 2 1 1 2 2 22 2 x ky xk k       . 令 1 1 1 10 , 0,x y Mk k          . OP 中点 2 1 1 1 1,N k k       , MN 方程: 2 1 1 1 1 1 1, ,2y Tk k k        . 2 2 1 1 1 1 | | 1| | ,| | ,2 | | 2 TMTM MNk k MN      . (2)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   1 1 2 2, , , ,x my t P x y Q x y  2 2 22 2 2 , 2 2 0y x y my t y my t x my t           , 且 2 2 2 | 1| 1 2 1 t t t m m            1 21 2 1 2 1 2 1 2 1 2 1 2 t y yy y y yk k x x my t my t my t my t  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2 2 2 2 2 1 2 1 2 2 2 t y y t y y y y m y y mt y y t m t m t t t           24 8 2m t t   为定值. 【点睛】 (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 (2)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①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②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15.如图,已知过拋物线 2: 4C y x 的焦点 F 的直线交抛物线C 于点 , (A B 点 A 在第一象限),线段 AB 的 中点为 ,M 拋物线C 在点 A 处的切线与以 AM 为直径的圆交于另一点 P . (1)若 4AF FB  ,求直线 AB 的方程; (2)试问 2| |AP AB AF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求出它的最大值. 【答案】(1) 4 3 4 0x y   ;(2)是定值,定值为 1 4 . 【分析】 (1)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1x my  , 2 2 1 2 1 2, , ,4 4 y yA y B y          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结合韦达定理,再 由 4AF FB  , 1 24y y  可得 m 的值; (2)设过 A 点的切线 Al 的方程为: ( )1 1y k x x y= - + ,代入 2 4 ,y x 由 Δ 0 得 1 2 ,k y  所以 Al 的方程为: 1 12 2y y x x  ,进而确定点 Q , AQ  , AM  , AP  ,再由 AF AB AF AB    ,可得 2| | | | | | AP AB AF . 【详解】 解:(1)设 2 2 1 2 1 2: 1, , , ,4 4AB y yl x my A y B y            由 2 1 4 x my y x     得 2 4 4 0,y my   则 1 2 1 24 , 4y y m y y    因为 4 ,AF FB  所以 1 24 ,y y  从而 1 2 34, 1, ,4y y m   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4 3 4 0x y   ; (2)设过 A 点的切线 Al 的方程为: ( )1 1y k x x y= - + , 代入 2 4 ,y x 由 Δ 0 得 1 2 ,k y  所以 Al 的方程为: 1 12 2y y x x  . 设直线 Al 与 y 轴交点为 ,Q 令 0,x  得 1 1 1 2 2Q x yy y   , 2 2 2 1 1 2 1 2 1 1 1, , ,4 2 2 2 4 4 y y y yAQ AM AB y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4 2 31 2 1 1 2 1 2 2 1 4 2 11 1 1 42 16 16 2 2cos , 8 16 4 y y y y y y AM AQ y AP AM AM AQ yAQ y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6 4 2 12 1 1 1 2 2 1 1 4 12 48 64| | 64 64 y y y yAP y y       , 2 2 2 6 4 2 1 2 1 1 1 1 1 2 1 2 1 12 48 641 , ,4 4 4 16 y y y y y yAF AB AF AB y y y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1 | | | | 4 AP AB AF   . 【点睛】 (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 (2)有关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 =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