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 3 月语文月考试题汇编
- 古诗词阅读专题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 1,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 2,辛苦向天涯。
[注]1 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
后漫游湘桂间。大历后期宦游至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这首诗是他到
桂州第二年岁暮除夕之夜所写。2 残漏: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3 骠骑:骠骑将军
的简称,这里借指诗人的主帅李昌巙。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写除夕守岁,诗人直坐到三更已尽。“尽“赊”二字表现出作者浓重悠长的乡思和离家万里的
处境。
B. 颔联乃诗人于忧愁之中凄然入睡,梦回故园所见之景。思乡情重,诗人在梦中甚至听见寒夜里雪落竹
丛之声。
C. 诗歌的最后一联与首联相呼应,点出诗人宦游在外,归途漫漫,岁暮不得归的原因,并以此收束全诗。
2
D. 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诗人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辅以环境气氛的渲染,呈现出隽永
含蓄、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16. 诗歌中间两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15. B 16. ①融情于景。以雪落竹林之声、残夜滴漏之声和孤灯断碎的灯花,渲染了冬夜冷寂
凄寒的气氛,寄寓了诗人悲凉孤寂的思乡之情。②虚实结合(虚写、想象)。在雪落竹林的飒飒声中,诗
人梦到了家中的情景,一实一虚,强化了思乡之情。③视听结合。诗人梦醒后再难入眠,卧听漫漫长夜的
滴漏之声,静看青灯照壁、灯芯燃烬,一闻一见,衬托出诗人因思乡而孤独寂寥的心境。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
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
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
项,“颔联乃诗人于忧愁之中凄然入睡,梦回故园所见之景。思乡情重,诗人在梦中甚至听见寒夜里雪落
竹丛之声”表述错误,“雪声偏傍竹”一句所言雪落竹丛之声并非诗人梦中听闻之声。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
手法的,最后写出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本题中,“雪声偏傍竹”,
雪落竹林的凄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暗示诗人长夜难眠,写出诗人孤独悲凉、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
从听觉来写,是实写;“寒梦不离家”,虚写回归故里的寒梦,“寒”字扣题贴切,寒夜难耐,在断断续
续的梦中,总能梦到家里的情景,梦字之前加一“寒”字,不只写出了寒夜做梦的情景,更反映了诗人由
于思乡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凉孤寂之情。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远离家乡的孤寂悲凉。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春晖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3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小桥旅夜
吴敬梓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
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正面点题,一个“始”字写出了内心的无限伤痛,正因为内心伤痛,即将离乡漂泊的吴敬梓躺在
这小桥边的茅店里思绪万千,辗转难眠。
B. 颔联写景虚实结合,将落月、萤火、夜色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 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
气氛,烘托出作者悲苦的情怀。
C. 后两联言事抒悲,承首联“梦不成”进一步生发,追想从前,涕泪纵横;目及当下,事事伤情。“集”
字写出艰危之多,“横”字写出伤痛之深。
D. 这首诗寓有深沉的忧伤哀痛,吐露了落拓者的悲苦辛酸。 全诗语言简练质朴,笔力凝重,格调苍凉,
颇有建安诗人慷慨悲凉的风格。
16. 全诗反复抒写一个“悲”字,请联系具体诗句,概括诗中写了哪几层“悲”。
【答案】15. B 16. (1)“客路今宵始”是第一层悲,作者背井离乡,深感前途渺茫、吉凶难卜。 (2)
“早岁艰危集”是第二层悲。 诗人在家乡遭受一连串的不幸,家世衰落,不得不离开家乡。 (3) “苍
茫去乡国”是第三层悲,诗人辞别故土,不由得黯然神伤。
【解析】
【15 题详解】
4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
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
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B 项,“颔联写景虚实结合”错误。这里全是是实写视觉所见,没有虚写。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
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
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题干为:全诗反复抒写一个“悲”字,请联系具体诗句,概括诗中写了哪几
层“悲”。
首联大意是这样的:这次出去就再也不回来了,作者住宿在小桥边的一家旅店里思绪万千辗转反侧,久久
不能入睡。这是一层“悲”,离别家乡的难舍,前途未卜的茫然。
颔联:透过窗户看到明月从云天之外慢慢地落下去,暗夜里只有萤火虫的光在闪现,凄清孤寂与落寞在作
者的胸中萦绕。这是一层悲,孤独寂寞无人相伴。
颈联:想到自己家中巨变,自己又一事无成,无立足之地,不得不离开家乡在外凄惨、无目的地漂泊,伤
心之泪如泉水般涌现。这是又是一层悲,家道中落,人生巨变,遭遇困境的无助,一事无成的怅惘。
【点睛】《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13 岁时母亲去世,23 岁时父亲又死了,族人欺他是嗣子,又是两代
单传,公然抢走了他家的大量祖传遗产。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吴敬梓乡试落榜,妻子陶氏病逝,财产也被
他挥霍殆尽,当地人把他作为败家子的典型。
湖北省麻城市二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5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②。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苹相如檄③。把
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
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
鞮陌:代指襄阳。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 词的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5. 清人陈廷掉《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
上述评论的理解。
【答案】14. D 15. ①该评论“虎啸龙吟”中有“和缓”,意思是指词人豪放大气的词风中有温婉细腻
的情感抒发。②“千古浪”“三更月”“万里雪”等意象的选取豪迈大气,营造了气势恢宏的意境;“诸
葛表”“相如檄”等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勉励,体现出”虎啸龙吟”的豪放之风。
③“不堪离别”“儿女泪”“须相忆”又深情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细腻而真实的感受,对朋友浓浓的牵挂关
切之意表达了词人“和缓”的温情。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有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是眼前之景,并非回忆之
6
景。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陈廷焯所说的“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应分为两部分进行理解:一方面“龙吟虎啸”,表面上是
“像龙在鸣叫,虎在咆哮”之意,常用来比喻相关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这里应是指词人所创作
的词作读来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豪迈之感,联系词人是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同时结合原词“东北看惊
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等,可知词人借助诸葛亮和司马相如两个历史
人物的典故表达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期许。另一方面“和缓”恰与前所述“龙吟虎啸”相对,意为平和
舒缓,原词“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儿女泪”“荆楚路,吾能说”“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等,可知词人在送别友人时亦想到自身坎坷多舛的人生命运,不禁暗自神伤,怆然泪下,这又给人以婉约、
悲愁、凄苦之感。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湖北鄂州梁子湖高中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陵即事
(唐)王建
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
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
【注】①津楼:渡口修筑的瞭望楼台。②红药:指芍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写瘴云弥漫,梅雨淅沥,津楼高耸,沿大堤蔓延,写出了江陵风物的特点。
B.颔联写蜀女热情迎接归来的船夫,巴童在驿站旁兜售山鸡,写出江陵一带繁忙热闹的景象。
7
C.颈联运用通感和夸张手法,使嫣红如火的芍药与绿意欲滴的青苔相互映衬,写出了初夏时节自然景物
的美丽。
D.本诗前三联旨在赞美江南民俗风物,尾联卒章显志,将描写与抒情紧密结合,使情景浑然一体。
16.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夜半独眠愁在远”的“愁”?(6 分)
【答案】
1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D 项,“前三联旨在赞美江南民俗风物”的表述不正确,
选项对诗歌的主旨理解有偏差。 全诗虽有对此地民俗风物的描写,但目的并非赞美,而是借此反衬自己
的思乡愁绪与身在异乡的孤苦之感。
16.①烘托。首联用黯淡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烘托了内心的愁苦。②以乐
景衬哀情。中间两联写出江陵的繁华热闹、 景色优美,反衬出诗人身在异乡的孤寂和因思乡而生的愁苦。
③直抒胸臆。尾联直言自己孤栖于南方,夜不能寐,将自己内心的孤苦与思乡之情表现出来。
湖北省石首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留别武陵袁丞
王昌龄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注】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待罪:官吏常怕因失职获罪,故以待罪为供职之谦辞。时昌龄再贬龙标尉,
诗即作于赴任途中。马将军:东汉马援曾击湘地“五溪蛮”,故诗人临其地而思其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迁谪”“待罪”之词既点明了诗人的遭遇,又写出了与朋友相逢时的背景。
B.颔联首句借武陵溪事,表惜别之意,也抒发了诗人留恋风景忘却被贬烦恼的心情。
C.颈联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描绘了武陵溪口“古岸桃花”“春水流涧”的美好景象。
D.尾联以马援自喻,既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也表明自己对忠贞操守的无比珍视。
16. 诗中“孤舟”一词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8
【答案】
15.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也抒发了诗人留恋
风景忘却波贬烦恼的心情"分析错误,从后面的"孤舟二千里"和末联的语意可知,这里只是表明自己向往
桃源生活没有体现留恋风景忘却被贬烦恼的心情。
16.诗人屡屡遭谗被贬,身处蛮荒之地,形单影只,孤独寂寞,此其形之孤。胸中饱含治国大志和建
功立业的理想,位卑无权,满腔热忱无人能识,此其心之孤。不论道路多么坎坷,环境多么艰难,虽鲜有
人同行,但忠贞之志、高洁之操不变,此其意之孤。表面上实写所乘之舟,船只极少,其实是虚写诗人漂
泊、孤寂、悲凄的心境,虚实结合,别具特色。(前面三点任选两点,每点 2 分;意对即可最后一点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
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
握诗歌的内容
湖北省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 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 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 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16.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A 16. 诗的前两句通过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项羽
的敬仰、敬佩之情。后两句写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只有兵败乌江,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及对项羽
9
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
【解析】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
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 项,“对比”错误,
没有形成对比。用数据写出项羽军事实力的强大。故选 A。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
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前半部分对项羽的形象寄寓作者的敬佩之
情,后半部分则语带批判,并对项羽的匹夫之勇表达了不满,对不能任用贤人完成自己的事业而深深惋惜。
结合陆游本人的经历,我们应该看出他的英雄情结,敬慕英雄,成就事业是他一生的梦想。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
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
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
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
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有无暗示。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点绛唇·春愁
赵 鼎①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②,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幕东风紧。
【注】①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宋高宗时曾任宰相。②休文:南朝时才子沈约的字,
沈 约一生多愁善感,后有“沈约腰瘦”之说。
10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上片前两句写醒来时闲雅静谧的场景,“嫩”字运用通感手法,表现出余香的幽淡轻微。
B. 上片最后一句用“一枕”修饰“恨”,使抽象情思具体可感,突出主人公不尽的愁绪。
C. 下片开头化用典故并运用借代手法来写感受,“顿"字突出消瘦之快,令人感伤。
D. 这首婉约词写闺阁之思,通过景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露了主人公的情感,意境幽美。
16. 这首词最后两句“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 分)
【答案】
15. C “借代手法”分析错误,应是夸张手法,来突出“消瘦”的程度。
16. ①“杏花吹尽”“薄暮”等寓情于景,写出主人公的凄凉和担忧春色将逝之情。②“紧”字通俗而生
动,既写出了东风紧吹的力度,又写出了作者守住春色不放的深情。③结构上,以景结情,结尾言有尽而
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