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月考试题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月考试题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ID:672539

大小:66.8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湖北省部分学校 2020-2021 年高二下学期 3 月语文月考试题汇编 -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一座古城的新气象 洪忠佩 蚺城山与儒学山牵手,向着锦屏山蜿蜒,环抱着的星江生发出无尽的气象。粼粼波光之中,古老的渡 口埠头还在,朱熹命名的廉泉清澈如初,然而星江河畔却早已是景观桥拱立飞架。古朴的婺源延展开来, 呈现出一江两岸的城区格局。 婺源县城又称蚺城。蚺城,得名于五阜起伏的蚺城山。那“瑞虹、环带、嘉鱼、宝婺、弦歌、壁月、 保安、锦屏”八大城门,俨如历史的时间戳。城内,粉墙黛瓦的民居,氤氲着水墨的气息。鳞瓦间,屋檐 下,飘逸的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市井味道。 山环水绕,婺源显得质朴而灵秀。顺着保安门的石阶而下,是小北门埠头。洗衣妇女在水面撩起的涟 漪,水边玩耍孩童的嬉闹声,像是按下了时光机的回放键,让我与婺源的过往在水面上一圈圈地浮出。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秋日,我背着帆布书包从大鄣山沿轮溪而下,转校到了县城读中学。彼 时,婺源只有星江大街两侧的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进出县城,只有西门是钢筋水泥大桥,其他的都是木 桥与浮桥。 毕业后,几经辗转,我留在了县城工作。当时,我的工作单位就在星江河畔,与廉泉只隔一条马路。 和廉泉做邻居多年,有时远方的朋友来了,我便提壶去廉泉取水泡茶,与来客共同分享一份古城的甘甜、 惬意。 真正让我沉下心来解读婺源,是十几年前调到县文化馆工作之后。十字街 19 号的二层砖木小楼,是 与县图书馆合用的办公楼。在那里,我逐渐读到了李白、苏轼、黄庭坚、宗泽、岳飞等历史人物与婺源的 交集,读到了朱熹等先贤在婺源留下的文脉,以及这片土地上千年传承的耕读之风。 我试着从婺源出发,沿着时间的河流去追寻他们。可有时候,他们留给我的,却只有一个个远去的背 影。 未曾改变容颜的是蚺城山,至于山上的“溪山第一楼”、山下的“紫阳书院”,我只有去西湖荡的担 水巷中听老人讲古了。“咕咚”一声,水桶落在古井里,倾斜、汲水、提起,老人一气呵成,而他讲述起 “溪山第一楼”的来龙去脉,却是模糊的。 婺源的肌理实在是神秘,我想要亲近她,常常需要通过一条河流、一棵古树、一块城砖、一条深巷, 抑或是一口古井。婺源的街巷之中,遗存有许多古井,唯独虹井是在朱熹故居的小院里。“道寓斯人,如 水在地;汲之益深,有味外味。”想来,朱熹父亲朱松在为虹井题写井铭时,已经有了超出井水之味的体 味。 夜里,南门街一片静寂,我与妻子住的阁楼与虹井近在咫尺。 对一座古城作深度的注视,是需要耐性与时间的。走进婺源青石板的街巷,那鳞次栉比的古旧与深幽 里,处处彰显着张力——先儒街、儒学前、大庙街、武营巷、衙前巷、龙船巷、四柱牌楼下、八角亭下…… 婺源有六十多条叶脉状的街巷,那是一个怎样的历史纵深呢? 时常,我独坐街巷中,望着屋檐之间挤出的一线天光,听到的是弹棉花的声音、踩缝纫机的声音、敲 2 铁皮的声音、剖竹起篾的声音,倏忽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 每一次,我都恍若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从清代旧志的手绘图上看,婺源的城郭受三面环水的影响,历史上没有多大的变化。我常以为,婺源 县城小有小的好处,比如上下班可以选择步行。甚至,早晚可以从新城区走到老城巷口,站着等一箅气糕 或一笼韭菜豆腐包子蒸熟出锅,或者直接坐下,等摊主炒一盘螺蛳嗍嗍。如果愿意,还可以走去廊桥上听 徽剧票友吹拉弹唱,抑或去星江河畔看老者垂钓。 一晃,又是几年了。代替十字街 19 号的,是钟鼓楼,是武营广场,往前是“文公阙里”牌楼下的街 市。新城区呢,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文公路、书乡路、天佑路、文博路、才仕路纵横交错,新建的幼儿园、 小学、中学、茶叶职业学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中心、徽剧传习所,还有体育中心与高铁站, 无不显示着一座县城的发展与更新。 所有这些,一条河流都在见证着。 事实上,星江是江西五大河流饶河的源头之一。每天我在星江河畔徜徉,就是漫步在饶河源国家湿地 公园保护区范围之内。生活在婺源的居民是幸福的,在城区的星江河面上,就可以看到白鹭飞舞、鸳鸯嬉 戏,不用走出五公里,还能捕捉到靛冠噪鹛、中华秋沙鸭的身影。 婺源,是我栖息的地方,也常常走进我的创作之中。这座位于赣浙皖边界的古城的气质,星江河流的 浸润,以及生活在古城里的人,不断地影响着滋养着我。贴近婺源,贴近星江,就贴近了我的精神原乡。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有了天光云影,有了波光潋滟,有了鸟语花香,一座古城的气象,在星江河畔 荡漾开来。 (选自《人民日报》2020 年 12 月 21 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二段写城名由来,说婺源城八大城门“俨如历史的时间戳”,形象地写出婺源城年代久远的特点。 B.文章写李白、苏轼等历史人物与婺源有交集,写朱熹等先贤给婺源留下文脉,可知其人文底蕴深厚。 C.文章说婺源城“历史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又说“变化可谓日新月异”,透出作者对“新气象”的自豪。 D.作者写自己时常“独坐街巷中”,“从新城区到老城港口”吃传统美食,说明作者是一个怀旧的人。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开篇即点题,写到了“古老的渡口”“朱熹命名的廉泉”还在,同时写到“景观桥拱立飞架”, 照应了题目。 B.文章写婺源城,从古城门、山水、古井、街巷、各色美食等方面着手,选材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了散 文的“形散”。 C.“一条河流都在见证着”婺源城的“历史纵深”与现在的“发展与更新”,两者对比,表现出作者内心 今非昔比的感慨。 D.文章说婺源城是自己的“精神原乡”,表达了自己对婺源城的依赖,卒章显志,对婺源古城新气象的赞 许溢于言表。 8.文中画线句子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分析。(4 分) “我试着从婺源出发,沿着时间的河流去追寻他们。可有时候,他们留给我的,却只有一个个远去的 背影。” 9. 本文为《人民日报》“我与一座城”征文刊登作品,如果你是编辑,请谈一谈刊用本文的理由。(6 分) 【答案】 6.D(D.“怀旧的人”错,这并不是怀旧,只是作者对婺源城生活节奏的感受。故选 D。) 7.C(C.“内心今非昔比的感慨”错,作者对这两方面是同等看待的,从“生活在婺源的居民是幸福的, 在城区的星江河面上,就可以看到白鹭飞舞、鸳鸯嬉戏,不用走出五公里,还能捕捉到靛冠噪鹛、中华秋 沙鸭的身影”可看出,作者并不认为今非昔比。故选 C。) 3 8.①婺源城历史悠久,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很多先贤事迹,行文写出作者对他们的仰慕之情。②年代 久远,很多人文事迹已经无从考证,透露出作者对历史人文记忆丢失的失落之情。(每点 2 分)(“他们” 指上文所写的“我逐渐读到了李白、苏轼、黄庭坚、宗泽、岳飞等历史人物与婺源的交集,读到了朱熹等 先贤在婺源留下的文脉,以及这片土地上千年传承的耕读之风”,即历史上的先贤,作者想要“沿着时间 的河流去追寻他们”,表达作者对他们的仰慕之情;但作者的追寻并没有结果,“留给我的,却只有一个 个远去的背影”,点出历史过于久远,想要在婺源寻找这些伟大人物遗留下的痕迹和事迹已经很难再找到, 流露出作者对无法寻觅历史文化记忆的遗憾,下文作者问询老人时“他讲起……却是模糊的”也可知这点。) 9.①本文写了我与婺源城的渊源,在此读书,在此工作,婺源城是我的精神原乡,符合“我 与一座城” 征文主体要求。②本文写“一座古城的新气象”,既涉及到婺源城的传统文化的保留,又在此基础上谈到 婺源城的新气象,符合当今保护与开发并举、经济与传统兼顾的主题。③文章语言上突出的特点是大量堆 叠同类词语或词组,如“瑞虹、环带、嘉鱼、宝婺、弦歌、壁月、保安、锦屏”“文公路、书乡路、天佑 路、文博路、才仕路”,形成繁复恣肆的效果,表现出城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变化。④行文上时空交错,给 人立体感。文章既以时间为轴,写了婺源城的变化,又从空间变化,展现了婺源城的面貌。(每点 2 分, 任选 3 点即可) 湖北省沙市五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II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6-9 题。 怀揣羊羔的老人 李娟 太阳完全沉下群山,天色却仍然明亮、清晰。我们出去散步,沿着河岸走了两公里后,四周景物才渐 渐暗了下来。我们便开始往回走。 河谷对岸森林密布。河水清澈,宽阔,冰凉刺骨的水汽一阵阵扑面而来。在天边悬了整整一天的白色 月亮,已转为金黄色,向群山深处沉去。 这时,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声远远传了过来,凄惨又似乎极不情愿。我们循声音爬上河岸边高高 的岩石,走进一片深深的草甸。这里有一片沼泽,我们小心地绕着走。 前面远远走来一个老人,近了,这才弄清声音的出处原来在她怀里。那个老太太像抱小孩子一样,把 它竖起来,一手搂着它的小肚皮,另一只手托着它的小屁股。小羊惨叫连连,不舒服极了,一个劲儿地挣 扎。于是老太太就换了姿势,把羊扛到背后,像背包袱一样斜着反背着人家,一只手绕在肩头攥着两只小 前蹄,一只手反到背后攥着另外一对后蹄。这下她自已倒轻松了好多,可怜那羊羔更痛苦了,于是叫得也 越发不满。 我们都笑了,这个又高又壮的老太太我们都认识,她常去我们家小店买东西。是这附近唯一的维族。 “怎么了?这是——”她乐呵呵地:“它找妈妈嘛,看——它哭呢!” 回过头来,天色已很暗了,依稀可见老人家的粉红色碎花长裙在深深草丛中晃动。而她绿色的头巾已 完全成为黑色。 4 一到冬天,我们店里卖得最快的东西是橡胶奶嘴。冬羔不像春羔易成活,很大程度上得靠人工喂养, 人们买奶嘴是喂小羊羔吃奶。家家户户都得预备一些纸箱子给将要出生的羊羔垫窝。常有人打发孩子到我 家商店要纸箱子。谁家冬羔产得多,推开他家的门,一眼就看到炕边墙根一排纸箱,每只箱子探出一颗小 脑袋。 小羊羔真是可爱的小东西。它有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若是小山羊,额头上还会有一抹刘海儿。 它的嘴巴粉红而柔软,身子软软的,暖暖的。我们这里有的年轻姑娘在冬天里串门子,会搂上自家的一只 小羊羔(就像城里的女孩上街搂宠物狗似的),一身温柔干净的处子气息,用孩子一样喜悦新奇的小嗓门轻 轻交谈。小羊羔们就软软地、乖巧地各自趴在主人香喷喷的臂弯里,互相张望。 有的夜里,正围着桌子吃饭呢,这时厚厚的棉布门帘一拱一拱的,像是有人要进来。“是谁?”却又 不答。掀开门帘一看,没人,脚下却有动静——一只银灰色小羊羔从我妈脚边快快地、一扭一扭跑了进来, 跑到火炉边,晃晃身子,抖落身上的雪屑,熟门熟路走进厨房,把案板架下的白菜扒拉出来,细嚼慢咽。 你无法恨它,尽管白菜只剩最后一棵了。 只好帮它撕几片叶子,一直等到主人找上门来。 有时候,在雪窝里捡到一只,颤颤巍巍地蜷着,就抱回家养一养,到时候自有人找上门来要回去。 我们家也养过一只羊。我想它小时候一定特别可爱,否则我妈也不会把它惯成这样——它居然不吃草! 只吃麦粒和玉米。你听说过有不吃草的羊吗? 我妈说:“幸好不是个人,否则更难对付。” 它被圈在小店后面的窗台下。平时静悄悄的,一听到店里有动静,就撕心裂肺地惨叫,还把两条前腿 搭在窗台上,嘴巴贴在玻璃上做出哀怨的神情。弄得来买东西的顾客都以为我们怎么虐待它了呢,纷纷指 責:“你们就给它一点吃的嘛! ” 顾客一走,它立刻安静了,从窗台上跳下去。乖乖地卧在自己的小棚里。我妈打开窗户,指着它的鼻 子说:“你!你! ……”然后在其无辜的注视下,无奈地往它堆满了青草的小食盆里再添两把苞谷豆儿。“等 着瞧,总有一天我非吃了你不可!” 在夏牧场,我们漫山遍野地走,常常与转场的驼队共行一程。这些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大大小小的 家当,前前后后跟随着羊群,一路上尘土荡天。 那些人,他们这样流动的生活似乎比居于百年老宅更为安定。他们平静坦然地行进在路上,怀揣初生 的羊羔。母羊冲着自己的孩子着急地咩叫不停,它是整支队伍里最不安、最生气的成员。尽管如此,这样 的场景仍是一幅完整的家的画面。 初生的小羊羔和初生的婴儿常常被一同放进彩漆摇篮里,挂在骆驼一侧。当骆驼走过身边,随手掀起 搖篮上搭着的小毛毯,就有两颗小脑袋一起探出来。 5 还有一个怀抱羊羔的老人,她看起来快要死了,但怀中的羊羔却又小又弱,犹是初生。 她衣衫破损,神情安静。脚下一摊血淋淋的痕迹。 她站在河边。河水轰鸣,冰雪初融。春天就要到了。 我一直在想,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吧?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 内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于牧人而言,不仅作为食物而存在,更是为了“不孤独”而存在。还有那些善 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温和的,那些正忍耐的……我所能感觉到的这一切与羊羔有关的美德,以我无 法说出的方式汇聚成海,浸渍山野,无处不在。我不相信这样的生活也能被改变,我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 方式有一天会消失。 (选自李娟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画横线处看似矛盾,实则表现了牧区人民坚守劳作传统,逐水逐草而居,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勇敢 和智慧。 B.文中描绘的两位老人以及“我”的母亲,都表现出对小羊的呵护和喜爱,都不仅仅是把小羊当做牲畜来 看待。 C.我妈指着它的鼻子说:“你!你! ……”是指责小羊太贪吃,可又舍不得饿着它,只好往它的小食盆里 添苞谷豆儿。 D.文章结尾处,表现作者对牧区地域情感的认同与眷恋,十分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并且不希望这种生活方 式被改变。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讲述第一位老人的故事时,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好奇。 B.写我们家养过一只羊时,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旨在表现小羊聪明狡猾又可爱。 C.文章构思十分巧妙,两位怀揣小羊羔的老人形象,一起一止, 贯穿全文,深化主题。 D.作者对第二位老人怀抱小羊形象的描写,看似冷静,实则对比强烈,充满艺术张力。 8.文章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9.作者说“游牧地区的一只小羊羔一定会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运”,你如何理解?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6 6.C(3 分)(妈妈怪小羊故意在顾客面前做出受委屈的样子,让顾客以为我们虐待它了。) 7.B(3 分)(写了我妈把小羊当孩子看,和小羊“斗智斗勇”的温馨场景,旨在表现以我妈为代表的牧区人 们珍爱生命、淳朴善良的美德。) 8.(4 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描绘了游牧地区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为故事发生创设了静谧温馨的 环境,(1 分)烘托了人物形象,(1 分)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1 分)深化作品主题。(1 分) 9.(6 分)①牧区小羊有着更为丰富、喜悦的生命内容。②游牧地区的小羊不被视为牲畜,而被视为家庭成员, 像孩子一样被陪伴依赖,被爱被呵护。③小羊被视为平等的生命被尊重。④小羊被人们看作生命的延续, 寄托着生命的希望。(每点 2 分,任答三点给满分)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偶 遇 解高岩 起初女人向他走来时,他并没有在意,直到女人站住,迟疑着问:“你是……林振明吗?” 他才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是啊。” 女人说:“我是刘霞。”刘霞!这个名字让他一激灵,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能在这儿遇见她。 这是个简陋的车站候车室,空气中弥漫着烟味、汗味和方便面的味道。林振明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 旁边是一个面无表情的中年男人,一个手提袋放在他俩之间的地面上。 刘霞在林振明旁边坐下,问:“你怎么来这儿了?出差?” 林振明点点头:“你呢?” “我有个亲戚在这儿,住了几天。” 她看了看旁边的男人,问:“一起的?” “一起的。”中年男人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刘霞看着林振明:“咱们有十年没见了吧?” “有了。” “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见你。” “是啊,世界真小。” 刘霞和林振明是一个村长大的,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同学。刘霞的爸爸是村支书,家境比较富裕。 而林振明家穷,守寡多年的老娘含辛茹苦把林振明拉扯大,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上学时林振明成绩好, 刘霞成绩差,林振明总帮她,情愫在两人心中滋生。初中毕业后,林振明考上了县一中,刘霞没考上。第 二年,刘霞家里给她订了门亲,是副乡长的儿子。刘霞死活不同意,她爸连打带骂,硬逼着她上了接亲的 7 汽车。车队开走的那一刻,林振明躲在家里哭出了声。 高三那年,林振明母亲得病死了,林振明退学了。那年冬天他报名参军。去乡里报到那天,他特意拐 了个弯儿,从刘霞家门前经过。院子里静悄悄的,走出老远,林振明一回头,看见有个人影在门口一闪…… 刘霞说:“十年了,你没变。” 林振明笑了一下:“怎么可能?!十年时间,变化很大。” 两人太长时间没见,好多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过了一会儿,刘霞问:“你孩子多大了?” “我还没结婚。” “没结婚?”刘霞有些吃惊。 “嗯,谈过几个,没合适的,就拖下来了。” 刘霞停顿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林振明问她:“你怎么样?过得好吗?” 没想到这句话却让刘霞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摇摇头:“不好,他爱喝酒,喝完就打我、打孩子……” 这回换成林振明不知如何回答了。 过了一会儿,刘霞又问:“参军以后,你怎么再也没回村里呢?村里人都惦记你呢,都说你去大城市当 干部了。” 林振明呼了一口气:“娘没了,回去看谁啊!” 刘霞低下头:“是,没值得你看的人了……有时候,我真恨我爹和我哥。都怨他们,毁了我一辈子。” 林振明抬起头,什么也没说。刘霞说:“要不咱们出去走走吧。” “不行!”林振明脱口而出。 “为什么?”刘霞有些惊异地看着他。 林振明咳嗽了几声。“因为……”他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我们俩得在一起。”没等刘霞说话,保洁大妈 拎着笤帚走过来,掏椅子底下一个烟头,不小心带倒了地上的手提袋,里面的物品散落出来,其中一个锃 亮的手铐格外扎眼。 刘霞惊讶地看着林振明和男人把东西捡进手提袋重新放好,低声问:“你……是干什么的?怎么有这东 西?” 没等林振明说话,中年男人转过头来问道:“林警官,几点了?” 林振明愣了一下,随即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说:“三点四十。” 中年男人“嗯”了一声,转过头去。 “林警官?!”刘霞吃惊地看着林振明,“你是警察?!嚯,真了不起!”林振明表情复杂地笑了笑。刘霞兴奋 地说:“回去我告诉村里人,他们肯定替你娘高兴。”说完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问:“你是在执行任 务吧?”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是。” 8 刘霞恍然大悟,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悄悄地问:“他……是罪犯?” “嗯。” “他干什么了?” “骗了别人 8 万块钱。” 刘霞“哦”了一声。 林振明说:“人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 刘霞突然有些紧张,低声说:“你怎么不铐上他?万一跑了呢?”林振明看了看男人:“不会的,放心吧, 他已经悔悟了。” 中年男人没有看他俩,也不知道听到谈话了没有。 刘霞有些伤感,幽幽地说:“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是干大事的人。”她叹了口气,又说道:“也不能全 怪我爹和我哥,是我自己太软弱。” 一个车站值班员从他们身边走过,走到检票口旁的小黑板前,拿起一截粉笔,咔咔写下几个字,然后 扯着嗓子喊了一声:“1227 次开始检票啦!”候车室里一阵骚动,很多人站起来,把行李背在身上或扛在肩 上,向检票口走去。刘霞掏出手机,对林振明说:“留个号码吧,好联系。”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真不巧, 我的手机刚丢了。”刘霞有些失望地缩回手,随即从兜里掏出一支笔,从旁边座位的旧报纸上撕下一条空 白边,在上面飞快地写下一串数字,递给林振明说:“这是我的手机号,记得给我打电话。”林振明接过纸 条说:“好的。”刘霞站起身,背上小包,拉着行李箱,说:“再见。”又看了一眼旁边的男人,对林振明说: “注意安全。”林振明点点头:“好,一路顺风!” 看着刘霞的身影消失在检票口通道里,林振明低下头,把手里的纸条慢慢地揉成一团,然后抬起头, 对旁边的中年男人说:“谢谢你,陈警官。”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林振明听到“刘霞”这个名字时,他“一激灵”,这一细节描写足见刘霞在他心中的非同寻常的存在。 B.当说起身边的“罪犯”时,林振明说“人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这其实是在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找借口。 C.刘霞在临别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林振明注意安全,这体现了她的善良、纯朴及对林振明的 真挚情义。 D.林振明、刘霞、陈警官在候车室偶遇,他们简短的对话,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悲苦与无奈,其中又 闪烁着人性至真、至善的光芒。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简陋嘈杂的车站候车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景,使两个人的偶遇耐人寻味。 B.小说中人物对话简短朴实,不时伴随着沉默,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情感,真实感人。 9 C.小说并未具体交代林振明十年间的生活经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塑造了林振明、刘霞两位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 8.有人说陈警官是这篇小说的灵魂人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 分) 9.小说的结尾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章对此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6. C(是林振明的自我悔过) 7. D(无外貌描写) 8.(1)陈警官将手铐放在手提袋中,而不是戴在林振明手上,可以看出他对林振明的信任,这对林振明 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真诚悔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陈警官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不拆穿事情的真相,主动而自然地配合林振明, 既尊重并感化了林振明,又保护了一位纯真的女性对美好人生的想象与希望,体现了人性之美,使文章的 主题更深刻。(每条 2 分,共 4 分) 9.(1)真正的罪犯是林振明,旁边的“罪犯”是真正的警官,这出乎读者的意料。(2 分) (2)“人难免会犯糊涂”,林振明交代了自己成为罪犯的主观原因,合乎情理。 (3)前文的故事情节有大量的伏笔、铺垫,如林振明拒绝和刘霞出去走走;当刘霞称赞他是警察时,林 振明表情复杂;称自己“丢失手机”,这些都暗示他并不是真正的警官,这使故事的结尾合乎逻辑、合情 合理。 (每条 2 分,共 6 分) 湖北省部分省重点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II 城里乡下 刘平 焉瓜两口子有一个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农民工都有这个梦想。他们这个梦想是 两年前萌发的,那时他们已经攒了 5 万元。焉瓜就对老婆翠玉说:“我们都努力挣钱,争取过几年在城里 买一套房子。”翠玉说:“嗯。努力。” 现在,他们有 23 万元了。 焉瓜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可以挣 6000 元钱。翠玉在制衣厂上班,每个月有 3000 多元收入。他 们租住在一套 30 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狭小拥挤,但每个月租金要 1000 元。为了实现梦想,焉瓜和翠玉结 婚 4 年还没有要孩子,他们打算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再要孩子。他们都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 好的未来。 每个月存 5000 元钱,雷打不动。焉瓜原来抽 8 元一盒的烟,3 天两盒,后来翠玉说:“不想买房子, 10 你想咋抽就咋抽。”焉瓜一咬牙,就把烟戒了。 焉瓜和翠玉开始往房产中介跑,买不起新房子,他们打算按揭一套二手房。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们要 孩子,他们觉得该买房子了。 掐算着手里的钱,又想买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焉瓜和翠玉心里很纠结。后来他们终于看中了桂苑小区 一套 90 平方米的房子,6 楼,电梯房,房主是姓李的老太太。小区附近有学校、超市,生活、娃娃读书都 方便,可首付要 32 万。焉瓜嘴甜,说:“李阿姨!再少点?”老太太摇摇头:“这个价,已经很低了。” 琢磨了半天,焉瓜和翠玉有了办法,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老家的房子带个小院子,5 间青砖瓦房,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院门口,有一颗大香椿树。每年春天, 牵牛花开出白色小花,香椿发出嫩芽。老娘喜欢用香椿芽炒鸡蛋、煮苕菜,好吃。焉瓜和翠玉进城后,老 房子就老娘一个人住。焉瓜和翠玉商量,卖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带。 焉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 焉瓜用手机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发到网上,还专门拍了香椿树的照片。焉瓜把照片发到网上,标价 15 万元。焉瓜想,13 万也卖。 隔三差五就有人打电话联系,高的出价八九万,低的,出价 6 万,因为价钱不合适,都没成。焉瓜知 道他们不是真心要买,那个小院子怎么也值 13 万。 “这些人,巴不得白送给他们。”翠玉说。 焉瓜又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出价 11 万,还提出明天去看看老房子,再最后定价钱。焉瓜感觉这个 人好像是真心要买,约好时间,向工地请了假,第二天就早早回去等着了,3 个人,一对中年夫妻,还有 一个,竟然是桂苑小区那个房主李老太太。 中年夫妻都喊李老太太“妈”。 他们对小院子很满意,特别喜欢院门口那棵香椿树。一番讨价还价,他们出价 13 万。 一个月后,焉瓜和翠玉就拿到了桂苑小区那套房子的产权证。他们离开那套狭小拥挤的出租房,带着 老娘搬进了繁花似锦的桂苑小区。而乡下那个熟悉的小院子,也成了别人养老的地方。那天晚上焉瓜和翠 玉都很高兴,他们心里都有一种新鲜的归属感。焉瓜抚摸着鲜红的产权证,说:“我们是城里人啦?” 11 翠玉说:“当然是城里人啦!”老娘在厨房里做着好吃的。 焉瓜和翠玉也打算要孩子了。 偶尔,焉瓜会想起那个李老太太。他想,城里人咋会喜欢到乡下过日子呢?焉瓜喜欢城里的日子。 只是,焉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门口那棵香椿树。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 第 16 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几句,以平实的笔触交代了主人公焉瓜想在城里买房,这既是小说的叙事背景,同时也 向读者展现了小说深刻的社会背景。 B.焉瓜两口子都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是作者想借小说传达的一种呼吁; 当下城乡在教育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必须被改变。 C.文中两次出现的"好吃",虽然都指向"老娘"亲手做的食物,但内涵不同。第一次是指老娘用香椿芽做的 家乡菜,充满乡土情怀;第二次指向这个家庭只有特殊日子才吃的食物,喜庆气氛浓郁。 D.小说中围绕买房卖房使用了很多确定的数字,这既使小说充满了真实感,同时又数字化的呈现了 以焉瓜为代表的农民工们生存处境的不易。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焉瓜的梦想开篇,以卖房买房为过程,以他圆梦作结,这种设计暗含了作者对农民工这个 群体生存境遇的同情。整个故事虽有巧合成分,但也基本上合乎情理。 B.小说使用白描手法叙写老家房子,对焉瓜最后搬进的桂苑小区却仅仅用了"繁花似锦"来修饰,目 的是为了凸显出老家房子环境的自然、美好,其中暗含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倾向。 C.小说关手焉瓜两口子的对话描写很少,却真实展现人物身份及内心世界,比如在住进新房后的对 话,焉瓜的问句里含着对美梦成真的不敢相信,而翠玉的回答则饱含着满足与自豪。 D.小说中的焉瓜最终成了城里人,但作者要讲述的并非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乡下人变城里人的故事, 于是用最后一段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并暗示了焉瓜未来的人生选择。 12 8.香椿树的相关描写,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9.小说围绕以李老太太为代表的城里人和以焉瓜为代表的乡下人同时买房和卖房的故事展开,但小说却 选择以焉瓜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答案】 6.B(考点在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而非读者主观的过度解读。"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 一个好的未来",确实从客观上表现出了城乡教育存在差异的事实,但从整篇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 造等等来看,作者并非传达了呼吁教育公平的主题。 7.D("暗示了焉瓜未来的人生选择"理解错误。小说的结局往往与小说的主题有关系,小说的最后焉瓜实 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作者随即又在最后一段里写焉瓜对"香椿树"的想念,并非为了暗示焉瓜未来 的人生选择,实际上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于农民工这种选择的思考。) 8.①“香椿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香椿树"这一老房子的独特景致,为后文买房人喜欢老房 子并买下老房子埋下伏笔。②使故事有余味,焉瓜实现了自己梦想,故事本可以结束,但作者随即又 写焉瓜对“香椿树”的想念,引起读者联想回味。(每点 2 分,题干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并围绕对 情节的作用来谈,因此答题之时联系文本很重要,“香椿树”对于主题、人物等其他方面的作用,不给 分) 9.①更易于刻画以焉瓜为代表的“乡下人”勤劳、淳朴、奋进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理解和 同情。②情节上,着重展现了焉瓜从“乡下人”到“城里人”身份转换的过程,更易于反映过程的艰 难和不易,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底层人物奋斗的同情。③通过以焉瓜为代表的“乡下人”的视角 来看待以李老太太为代表的“城里人”,写出了“乡下人”对“城里人”取舍的不解,“乡下人”正在 失去的,却是“城里人”追寻的,而焉瓜却并不自知。这戏剧性的结局里暗含着对现代化进程中广大 底层农民工境遇的深切思考。(每点 2 分) 【小说从标题、人物到情节,实际上都是两相对照的,既有"城里人"买房卖房、也有"乡下人"买房卖房, 但是作者为什么选择以焉瓜为代表的"乡下人"的视角来展开这个故事呢?思考这个问题,可以首先想 到的是,为什么没有从以李老太太为代表的"城里人"为视角来写这个故事呢?视角的选择暗含的是作 者的思考,也就是小说的主题。因而这道题实际上与主题有关。选择以焉瓜为视角,代表的是作者的 情感倾向,他对以焉瓜为代表的农民工群体有深切的同情,因而,他生动地刻画了他们勤劳、奋进的 人物形象。同时,作者也着重在情节上展示,焉瓜从农村走向城市,获得"城市人"身份认同的艰难和 13 不易。第二,以李老太太为代表的"城里人"和以焉瓜为代表的农民工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阶层,明显, 小说中,焉瓜在小说中明显处于低一层级,从焉瓜的视角来写,实际上就是从低阶层的视角来写,展 现的是下对上的一种仰望,更易于表现由阶层的壁垒而造成的认知、选择、资源分配上的种种不平等。 (第一点从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关系来思考;第二点从情节和主题的关联来思考,第三点从两个阶层的比 较以及主题来思考)】 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 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 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 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 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 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 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 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 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 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 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 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 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 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 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 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 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 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 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 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 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 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 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 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 “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14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 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 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 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 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 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 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 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 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 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 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 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 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 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 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 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 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 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 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 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 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 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 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 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 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 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 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 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 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 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 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 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 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15 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 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 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 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 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 趣。 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9. 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 的“窍门儿”。(6 分)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在那儿 刘慈欣 (前情梗概:一心想要登山的冯帆曾经在大学组织攀登珠峰,最后导致全队四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 从此远离陆地,他决定一辈子不登山。但机缘巧合,原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 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人类大难临头……) 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 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 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机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 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 坡度有四十五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想起 了大副的话。 16 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十三公里左右,如果是在海平面,他的体力游出这么远是不成问题 的,但现在是在爬坡,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 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 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 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被自己丢弃在山脚的救生艇,他离艇之前已经落下了帆,此 刻却见小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仔细观察着周围,发现自己也没有 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和大副都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 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冯帆继续向上游,越来越感到轻松,主要是头部出水换气的动作能够轻易完成,这是因为他的身体变 轻了。重力减小的其他迹象也开始显现出来,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 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这时大海阳刚的一面消失了,呈现出了正常重力下不可能有的轻柔。 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 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 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 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 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 他突然想到了蓝水号,意识到船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应该将船径直驶向海水高山,既然水坡上的 重力分量不存在,蓝水号登上顶峰如同在平海上行驶一样轻而易举,而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想到 这里,冯帆急忙掏出救生衣上的步话机,但没人回答他的呼叫。 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登”了二十分钟左右,已 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它在外星飞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 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 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被一道近三十米高的薄浪送上半空,那道浪在他脱离的瞬间就被疾风 粉碎了。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 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 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一 种熟悉的感觉向他袭来,他仿佛又回到了珠峰的风暴卷起的黑色雪尘中,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 17 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 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 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当缺氧的晕眩缓过去后,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球形的空间中,这是他再一次进 入由水围成的空间。他感觉自己是在乘着一个水晶气球升上天空。上方的蓝色波光越来越亮,最后到了刺 眼的程度,随着“啪”的一声轻响,大气泡破裂,冯帆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 再缓缓落下来。 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 (选自《刘慈欣作品集·山》)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身一跃”,既写出了冯帆跳入水中时的敏捷,也显示出他要登上峰顶、征服海水高山的毅然决然 的坚定信心。 B. 冯帆最初没有考虑爬坡的因素,原本认为有足够体力支撑他登上峰顶,但他并未因此对登山这个决定 感到后悔。 C. “海水高山是他的了”一句,写出了冯帆在察觉被丢弃的救生艇及自身的情况后重新燃起的登上峰顶 的希望之火。 D. 从峰顶正中坠入海水又上浮时,由于窒息,冯帆感受到了那熟悉的死亡威胁,他想起了曾经攀登珠峰 时的危险境地。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时间为序组织安排情节,符合人们对事件的一般认知过程,让读者对冯帆攀登海水高山的整个 过程了解得详细透彻。 B. 作者在行文中想象丰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低重力下的海浪写得形象生动,也将冯帆在海水中前 行的行为烘托得更加壮美。 C. 小说在描写冯帆攀登海水高山的过程中穿插交代了船长的失误;而冯帆急忙用步话机呼叫想提醒船长 的行动体现出他的善良。 18 D. 小说结尾言简意赅,既交代了冯帆登顶终于成功的结局,又直接阐明小说的主题:一个人要想成功就 要不畏险阻,勇于探索。 8. 小说开头段落(含前情梗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宇宙科学之美和人性之美的自然结合”。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 价的理解。 【答案】6. B 7. D 8. ①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冯帆和他因负罪感躲避登山的处境,和后面攀登海水高山的过程形成对照,能激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开篇点题,具体叙述海水高山的地理位置及情况,为下文具体写冯帆的登顶过程提 供背景空间。③突出了冯帆的形象:战胜自身的负罪感,勇敢面对新挑战。 9. ①作者在文中想象了外星飞船入侵,引发了海水的上升,形成了海水高山,而冯帆在重力减小的情况下 最终登上峰顶的艰辛过程,体现了宇宙科学之美,②冯帆在攀登海水高山顶峰的过程中,战胜了自身对死 亡的恐惧,也战胜了羁绊自己已久的负罪感,体现出人性之美。③宇宙科学之美展示的是想象中的神秘的 事物,颇有诡谲意味;冯帆身上的勇敢、善良的人性之美让其登顶过程显得非常壮观,二者自然融合在一 起,向读者展示出一种壮观的诡谲。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B.“冯帆最初没有考虑爬坡的因素”不合文意,从文中“他大概算了一下……但现在是在爬坡,不进则退, 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可看出,他考虑了爬坡的因素。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D.“直接阐明”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含蓄地揭示”;另外,对主题的概括也不够准确全面,从文 中来看,要想成功不仅要不畏险阻,勇于探索,还要战胜自身的负罪感,要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19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一般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考虑句段与全文写作内容的关系,与主旨、作者情感、观点的关系;结构上, 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表达效果上,多是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如有特殊表现手法的句子。 首先分析内容上的作用。由前情梗概可知,冯帆本是一心要登山,可是因为“曾经在大学组织攀登珠峰, 最后导致全队四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从此远离陆地,他决定一辈子不登山”,可以看出冯帆因为内心的 负罪感而躲避登山,而后文写冯帆攀登海水高山,前后内容形成对照,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冯帆 由一开始躲避登山到后来攀登海水高山,这一过程也是冯帆战胜自身负罪感而勇敢面对新挑战的过程,所 以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然后分析结构上的作用。作为开头的段落,先要考虑和标题的关系,本文的标题是“山在那儿”,由梗概 “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和开头段“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可知,“山在那 儿”的“山”就是指这海水高山,所以开篇点题,“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 山”“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交代了这山的地理 位置和具体情况,这就为下文的攀登提供了背景空间。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要分析题干中对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评价之语,即“宇宙科学之美和人性之美的自然结合”,由此可知, 考生应该到本文找出“宇宙科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的表现,同时还要分析二者的结合。 然后到文中找到“宇宙科学之美”。从文中来看,海水高山的形成与外星飞船的入侵而引发海水的上升有 关,如“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外 星飞船”;接着文中写冯帆登上峰顶,因重力减小而遇到诸多困难,最终在这些困难之下成功登顶,这些 体现了宇宙科学之美。 接着找到“人性之美”。文章的主人公是冯帆,所以这“人性之美”自然是从冯帆的身上展现出来。文章 主要写冯帆攀登海水高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冯帆战胜了自身的负罪感,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这些 20 展现出人性之美。 最后分析“宇宙科学之美”和“人性之美”的结合。“外星人”“外星飞船”等都是想象中的神秘事物, 宇宙科学之美借助这些神秘事物让文章有了诡谲的意味;而冯帆在登峰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敢无畏也让登 峰的过程显得壮观,两者的结合更是让文章有了引人入胜的力量。 湖北省石首市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黔小景 沈从文 三月间的贵州深山里,雨总是特别多。 官路上,这时节正有多少人在泥里雨里奔走。有送递文件的公门中人,有向远亲奔差事的人,有骑了 马回籍的小官,有正行法事的男女巫师。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在这官路上来往。 春雨一落后,路上难走了。于是许多路旁的小客舍里,天黑前都有了商人落脚。 客舍主人便忙碌起来,预备水,预备火,照料一切,客人好吃喝时,还得为他们备酒杀鸡。客人把饭 吃过后,就在火堆边烘着,谈到各样撒野粗糙故事。过一会,有人想到明早赶路的事,打了哈欠,火光也 渐渐熄灭了,外面雨声或者更大了一点,或者已结束了,于是这些人觉得应当到了睡觉时候了。 有一天,有那么两个人,落脚到一个孤单的客栈里。 他们因为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掉在大帮商人后面,落雨天气照例昏黑又极早,所以不到黄昏,两人 就停顿下来了。 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今天是他的生日,这老人白天一个人还 念到这生日,想不到晚上就来那么两个客人了。 两个客一面洗脚,一面就问有什么吃的。 这老人站到一旁好笑,说:“除了干豇豆,什么也没有了。” 21 年青那个商人说:“你们开铺子,用豇豆待客吗?” “平常有谁肯到我这里住?到我这儿坐坐的,全是接一个火吃一袋烟的过路人。我这干豇豆本来留着 自己吃的,你们是我这店里今年第一个客。对不起你们,马马虎虎凑乎吃一顿吧。我们这里买肉,远得很, 隔寨子还有二十四里路,下了雨路也走不得。” 门外边雨渐渐已止住了,天上有些地方云开了眼,云开处皆成为桃红颜色,在黄昏里明媚如画,看那 样子明天会放晴了。 坐在门边的主人,好像十分快乐,像小孩子的神气自言自语说着:“晴了,晴了,我昨天做梦,也梦 到天会晴。” 他望着客人把脚洗完了,赶忙走到房里去,取出两双鞋子来。那个年青一点儿的客,一面穿鞋一面说: “怎么你的鞋子这样同我的脚合式!” 年长商人就笑了:“这兆头是中在你讨媳妇的,我应当喝你的喜酒。” “我媳妇还在吃奶咧。”两人于是大声笑着。 那老人在旁边听到客人的调笑,也笑着。但这两双鞋子,却是他在冬天刚死去的儿子的。两个商人正 谈到家庭儿女的事情,年青人看到老头子孤单单地在此住下,生了好奇的心。 “老板,你一个人在这里住吗?” “我一个人。”说了又自言自语似的,“嗳,就是我一个人。” “你儿子呢?” 这老头子正因为想到死去的儿子,有些地方很同面前的年青人相像,本来要说“儿子死了”,又改口 说:“儿子上云南做生意去了。” 两个商人穿了鞋子,到门边凳子上坐下,望到门外黄昏景致,望到对过路旁一些小小菜圃,油菜花开 得黄澄澄的,好像散碎金子;踏得稀烂的那条山路,怕是晴过三天还不会干。 这时老板在屋里,本来想走出去,望到两个客人用手指点对面菜畦,以为正指到那个土堆,就不出去 了。那土堆下面就埋着他的儿子。 慢慢地夜就来了。 22 屋子里已暗得望不分明物件,在门外边的两个商人,回头望到灶边一团火光,老板却痴坐在灶边不动。 年青人就喊他点灯。这老人近来一到夜时就睡觉,不用灯火有两三月了。 吃过晚饭后,老人就在锅里洗碗,两个商人坐在灶口前,把干松枝塞到灶肚里去,看那松枝着火时, 訇然一轰,觉得十分快乐。 洗完了碗,只一会儿,老头子就说,若客人不睡,他想先睡。说是要睡,已走到自己房里睡去了,不 过一会儿,却又走出来,说是不想就睡,傍着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 几个人谈起话来。他们问他有六十几,他说应当再加十岁去猜,又问他住到这里有多久,他说并不多 久,只二三十年。他们问他还有多少亲戚,他就像在哄骗自己,把一些多年来已毫无消息的亲戚一一数着, 且告诉他们,这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他们问他那个上云南做生意的儿子,要多久回来一次,他 打量了一下说:“冬天快过年了回来一次,还送了云南出的大头菜。” 说了许多他自己都不甚明白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话可说,使他自己也觉得今天有点奇怪。平常他就 从没有想到那些亲戚熟人,也从不想到同谁去谈这些事,但今天是不必谈到的也谈到,近于自慰的谎话也 说了很多。 夜深了,两个商人先后睡去了。老头子一面答应着明天喊叫他们早起,一面还是坐在灶边,望着灶口 的闪烁火光,不即起身。 第二天天明以后,他们起来时,屋子还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媒燃灯,稀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坐在那 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这人半夜里死了。 这两个商人跑到最近的小村子里,把这件事告给了村里人。那么老了一个孤人,自然也很应当死掉了, 幸好有个人知道,不然死后到全身爬得是蛆时,还恐怕不会被人发现。乡下人那么打算着,这两个商人自 然就不会再有什么理由被人留难了。在路上,他们又还有其他新事情,很自然地也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日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标题为“黔小景”,作者只截取了贵州深山一个小客栈里发生的故事,但意在借此表现当时贵州 特定人群的生活面貌。 23 B. 年轻商人问老人是不是独居时,老人先说“我一个人”,接着又说“嗳,就是我一个人”,这一回答 反映出他内心的悲凉。 C. 当屋子里已经非常黑暗时,老人却还坐在灶边不动,没有起身点灯,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生活过于拮据, 早已用不起灯火了。 D. 老人本想早睡,又想和客人聊天,但最终并未如实说出自己的情况,这说明他既想把心中苦痛倾诉出 来,又不想博取同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处写到春雨,但并不带给人们希望与惬意,反而使故事一开始就带着阴沉的色调,此外,它也 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折射。 B. 小说主要情节展开之前,先介绍贵州三月深山官路上往来奔走的各色人等,为后面两个商人的见闻设 置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背景。 C. 小说写商人看门外的黄昏景致时,说盛开的油菜花像散碎金子,既贴合商人的视角,也寄寓了对他们 漠视老人不幸遭遇的批判。 D. 小说通过客栈老板的悲剧,体现了人们面对死亡的漠然,同时也隐喻了人们需要彼此的关爱,并以此 来对抗孤独。 8. 客栈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有人认为小说写到客栈老板深夜死去时,故事已经结束,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之笔。你是否同意这一 说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6. C 7. C 8. ①孤独无依。他独守位置偏僻、罕有人到的客栈,年过七旬又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儿子。②渴望关爱。他 在生日当天迎来两位客人,与他们深夜长谈,甚至编造谎话来安慰自己,间接表现了对受人关爱的渴望。 ③心地善良。他因为年轻商人与自己死去的儿子相像,便不忍心讲出儿子已死去的实情。 9. 不同意。①村里人和商人都把老人的去世看做很平常的事,与小说冷静、克制的叙述相融合,更能表现 人们对生命的冷漠、麻木,暗示当时社会的苦难之深重。②村里人觉得老人去世是自然而然的事,甚至为 24 他死时能被人发现感到庆幸,表现了底层人群卑微的生存状态,强化了小说的现实表现力。③商人上路后 因为还有其他事情要忙,很快把老人的死忘记了,与开篇“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在这官路上 来往”形成呼应。④老人向客人倾诉后死去,而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都要为了生存奔走,表现了作 者的悲悯情怀。 同意。①小说主要情节从老人生日当天迎来新年第一批客人开始,到老人生日当夜去世结束,首尾完整。 ②小说写到老人死去时戛然而止,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更有余味。③老人在生日当夜孤独地死去,反 差强烈,更能表现他的不幸处境。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 C 项,“这主要是因为他 生活过于拮据,早已用不起灯火了”理解错误。联系原文,“第二天天明以后, 他们起来时,屋子还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媒燃灯,稀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坐在那凳上,什么话也不说。 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这人半夜里死”,老人不是因为生活拮据用不起灯火,“老人却还坐在灶边不动, 没有起身点灯”是因为去世了。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 项,“也寄寓了对他们漠视老人不幸遭遇的批判”无中生有。从情节上看,“平常他就从没有想到那些 亲戚熟人,也从不想到同谁去谈这些事,但今天是不必谈到的也谈到,近于自慰的谎话也说了很多”,老 人并没有和客人说他的不幸遭遇,对儿子的去世谎说去云南做生意了,此时的客人说“说盛开的油菜花像 散碎金子”是他们对黄昏精致的欣赏,这里并不存在对其不幸遭遇的漠视。 故选 C。 【8 题详解】 25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相关情节和对人物的描写看老人的形象。老人是客舍主人,文中交代他“是一个孤老”,他所在的地方 是贵州深山,位置偏僻,是一个“孤单的客栈”,可见老人的孤单。从后文看,老人儿子已去世,他不仅 孤单而且无依无靠,很不幸。在客人上门后,写“这老人白天一个人还念到这生日,想不到晚上就来那么 两个客人了”,突出老人对人的渴望,后文“说是要睡,已走到自己房里睡去了,不过一会儿,却又走出 来,说是不想就睡,傍着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同客人深夜长谈,编谎话答对客人安慰自己,这 些表现出老人对得到人关爱的渴望。落雨天气,路难走,“他望着客人把脚洗完了,赶忙走到房里去,取 出两双鞋子来”,把鞋子给客人;当客人问起他儿子,他因为年轻商人与自己死去的儿子相像,不忍心讲 出儿子已死去的实情。这一情节表现了老人的心地善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结尾应不应该删去,可以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文章主旨和表达效果等多方面分析。如果无存在的必要 可删,如果删去影响表达就保留。题干说“有人认为小说写到客栈老板深夜死去时,故事已经结束,最后 一段是画蛇添足之笔。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答题时要先明确自己的态度,说明客栈老板深夜死去这段 是不是画蛇添足之笔,然后再结合小说内容对之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删去: 从内容上看,最后这段,交代了客栈老板深夜死去后,客人和其他村里人的反应。“这两个商人跑到最近 的小村子里,把这件事告给了村里人”“乡下人那么打算着,这两个商人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理由被人留 难了”,说明村里人和商人都把老人的去世看做很平常的事。“在路上,他们又还有其他新事情,很自然 地也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说明他们对生命的冷漠、麻木,也与开篇“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 在这官路上来往”形成呼应,也预示着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都要为了生存奔走,表现了作者的悲悯 情怀。“那么老了一个孤人,自然也很应当死掉了,幸好有个人知道,不然死后到全身爬得是蛆时,还恐 怕不会被人发现。乡下人那么打算着”这个交代,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孤独悲凉,村里人觉得老人去世是 自然而然的事,甚至为他死时能被人发现感到庆幸,表现了底层人群卑微的生存状态,也有对生命的冷漠 和麻木,强化了小说的现实表现力,暗示当时社会的苦难之深重。基于以上分析,可认为结尾这段没有画 蛇添足之感,结论是不同意前面的这一说法。 26 同意删去: 从文章内容看,主要写的是客栈主人。小说开头交代客栈位置和环境特征,为表现老人的孤单和人们生活 的不易做铺垫,由“有一天,有那么两个人,落脚到一个孤单的客栈里”开始客栈主人出场。“主人是一 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今天是他的生日,这老人白天一个人还念到这生日, 想不到晚上就来那么两个客人了到老人在自己生日”,介绍了主人的形貌特征和孤单的生活状况。如果写 到老人在生日当天的夜里去世小说就结尾,老人的故事也是完整的,不要结尾一段不影响小说结构的完整 性。从人物形象上来看,文中已经不止一次写到了老人的孤独,也交代了他儿子的去世,如果写到在生日 当天夜里孤独地去世就结尾,同样能突出老人的不幸,也不会妨碍老人的其他形象特点的表现。从表达效 果上看,结尾戛然而止,也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