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ID:672576

大小:983.27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河南省各校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河南省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 4 ~ 6 题。 材料一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表示我国以新能源汽车为 战略新兴产 业方向不动摇。与此同时,虽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从二季度开始,国内 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月回 暖。今年 1-9 月,欧洲 10 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大超预 期。中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景气形 成共振,不少观察人士认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站在新 一轮爆发的节点上。 目前来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是有一定优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 续五年位居世界 首位。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贯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成 果纷呈。而且其发展空间 仍然很大,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中国每 1000 人拥车量为 173 辆,仅相当于美国的 1/5。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光明,但也走过一些弯路,其中一些问题仍值得警惕。 一方面,此前爆出的部分不良企业利用政策设计漏洞骗取补贴事件触目惊心,这就要求在政 策设计时要 未雨绸缪,执行环节要监管到位及时堵上漏洞。另一方面,不少行业和企业踊跃 跨界进入 “ 造车 ” 领 域。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必须吸引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但是如何 在调动资本市场活力的同时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过度资源浪费仍然值得探讨。 因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理想的产业群应该是众多企业彼此有效分 工和协作, 切忌一窝蜂挤到某些端口;第二,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根本,但车企都去涉足 更深度的电芯制造肯 定会造成浪费,这有待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合理布局;第三,虽然氢动 力汽车概念很好,但前期技术形 成投入巨大,制氢、储氢、运氢、供氢各个环节投资门槛都 很高,相关企业对氢能汽车布局仍需谨慎。 (摘编自钟师《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稳步发展》,《环球时报》2020 年 10 月 12 日) 材料二 中汽协数据显示,1-9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 73.8 万辆和 73.4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18.7% 和17.7%,降幅比 1-8 月收窄 7.5 个百分点和 8.7 个百分点。其中,9 月新能源 汽车产销量 分别完成13.6 万辆和 13.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8.0% 和 67.7%。 2 (摘编自《疫情影响下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磷酸铁锂用量研判》,东方财富网 2020 年 10 月29 日) 材料三 2020 年 1 月,欧盟正式实施史上最严苛的碳排放法规,过渡期仅一年,无法达标的企 业将面临巨 额罚款。到 2025 年、2030 年排放量目标将比 2021 年分别降低 15% 和 37.5%。 欧洲车企只能通过新能 源汽车或者低排放汽车来满足新的标准。 此外,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 5 月,欧盟还提出了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加大对新能源 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还延长或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与 补贴范围, 使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高增长。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迈过培育期进入成长期,但无论中外,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 市场份额仍 低,传统燃油车尽管面临转型压力,但在市场份额上仍占据明显优势。在未来 5 到 10 年,各国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仍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国政府如能不断 健全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改善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环境, 将有利于 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周武英《新能源汽车产业全景扫描》,《经济参考报》2020 年 10 月 30 日) 4.下列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2020 年前 9 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是同比下降,但降幅比 1-8 月也都收窄 7.5 个以上百分点,总体来看形势较好。 B.我国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在政府引导下,各自承担汽车部分部件的制造任务,形成合理 的产业群。 不可单独进行整车制造。 C.欧盟所实施的严苛的碳排放法规,迫使其无法达标的车企通过新能源汽车等来满足新标准, 这间接促 进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D.欧盟的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措施,无疑都 能够较好地 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虽然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出现了回暖态势,今年1-9 月,欧洲 10 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也超过了预期。 B.2020 年和2019 年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只有在2 月份相差比例悬殊,而 4 月、 5 月、7 月、8 月份则相差得比较少。 C.我国人口众多,每千人拥车量仅有美国的1/5,且新能源汽车占比较低,这是我国新能源 汽车未来增 长空间很大的原因之一。 D.氢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它的发展需要巨大投入,而且要做好制氢、 储氢、运 氢、供氢各个环节的工作。 6.综合上述材料,请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赶超老牌的汽车强国提出一些建议。(6 分 【答案】 4. B【解析】错在“不可单独进行整车制造”,此意于文无据,分工协作并非不允许进行整 车制造。 5.B【解析】错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偷换概念。图表所示只是销量,不含产量。 6.①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广大和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贯通的优势,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而 稳步发展。②密 切关注全球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发展状态,取长补短。③建立健 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法规,改 善其应用环境,并且防止盲目投资造成的过度资源浪费等 现象。(每点 2 分,如有其他建议,于文有据亦可给 3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 9 题。 焚书 老舍 巡长向四外打了一眼:“ 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 钱家去告诉 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 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 吧!我不好去 ——” 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 李四爷点头答应,他到钱家拍门,没人答应。他知道钱先生有点古怪脾气,所以等了一 会儿就上 祁家来。 祁老人的诚意欢迎,使李四爷心中痛快了一点。他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祁老人对书籍 没有什么 好感,他在院中叫瑞全:“ 瑞全,好孩子,把洋书什么的都烧了吧!都是好贵买来 的,可是咱们能留着 它们惹祸吗? ” 老三对老大说:“ 看!焚书坑儒! ” “ 老三你说对了!你是得走!我既走不开,就认了命!你走!我在这儿焚书,挂白旗, 当亡国奴! ” 老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落了泪。 “ 听见没有啊,小三儿? ” 祁老者又问了声。 “ 听见了!马上就动手! ” 瑞全不耐烦地回答,而后小声地向瑞宣:“大哥!你要 是这样,教我怎 好走开呢? ” 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 你走你的,老三!要记住,永远记 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 息的人 ……” 他的嗓子里噎了几下,不能说下去。 祁老人听李四爷说叫不开钱家的门,很不放心。他知道钱家有许多书,就打发瑞宣去警 告钱先生, 可是瑞全自告奋勇地去了。 已是掌灯的时候,瑞全不敢用力敲门,他轻轻的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为 是双管齐 下,好惹起院内的注意。这样作了好多次,里面才低声的问了声:“ 谁呀? ” 他 听出来,那是钱伯伯的 声音。 “ 我,瑞全! ” 他把嘴放在门缝上回答。 里面很轻很快的开了门。门洞里漆黑,教瑞全感到点不安。他一时决定不了是进去还是 不进去好。 他只好先将来意说明,看钱伯伯往里请他不请! “ 钱伯伯!咱们的书大概得烧!今天白巡长嘱咐李四爷告诉咱们! ” “ 进去说,老三! ” 到了屋门口,钱先生教瑞全等一等,他去点灯。瑞全说不必麻 烦。钱先生 语声中带着点凄惨的笑:“ 日本人还没禁止点灯! ” 瑞全进去,还没坐下,老者就问:“ 怎样?得烧书? ” 瑞全的眼向屋中扫视了一圈: “ 日本人恨咱 们的读书人,更恨读新书的人!” “ 呕! ” 钱默吟的眼闭了那么一下。“ 可是咱们的士兵有许多是不识字的,也用大 刀砍日本人的头!对不对? ” 瑞全笑了一下,说:“ 侵略者要是肯承认别人也是人,也有 人性,会发火,他 就无法侵略了!日本人始终认为咱们都是狗,踢着打着都不哼一声的狗! ” “ 那是个最大的错误! ” 钱先生的胖短手伸了一下,请客人坐下。他自己也坐下。 “ 我是向来 不问国家大事的人,因为我不愿谈我所不深懂的事。可是,有人来亡我的国, 我就不能忍受! ”他又把声音放低了些,说,“ 你知道吗,我的老二今天回来啦! ” “ 二哥在哪儿呢?我看看他! ” “ 又走啦!又走啦! ” 钱先生的语声里似乎含着点什么秘密。 “ 他上哪 儿? ” “ 不上哪儿!他说,他不再回来了!教我在将来报户口的时候,不要写上他;他不算 我家的人 了! ” “ 他要干什么去呢? ” 4 老先生低声笑了一阵。“ 我的老二就是个不爱线装书,也不爱洋装书的人。可是他就不 服日本人!你 明白了吧? ” 瑞全点了点头。“ 二哥要跟他们干?可是,这不便声张吧? ” “ 怎么不便声张呢? ” 钱先生 的声音忽然提高,像发了怒似的。 院中,钱太太咳嗽了两声。 “ 没事!我和祁家老三说闲话儿呢! ” 钱先生向窗外说。而后把声音放低,对瑞全 讲:“ 这是值 得骄傲的事!我的儿子会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用鲜血去作诗!什么时候日本人问 到我头上来:那个杀我们 的是你的儿子?我就胸口凑近他们的枪刺,说:一点也不错! ”钱 先生一气说完,把眼闭上,嘴唇轻颤。 瑞全听愣了,愣着愣着,他忽然立起来,扑过钱先生去,跪下磕了一个头:“ 钱伯伯! 我一向以为你 只是个闲人,只会闲扯!现在…… 我给你道歉!”没等钱先生有任何表示, 很快又立起来。“ 钱伯伯,我 也打算走! ” “ 走? ” 钱先生细细地看了看瑞全,“ 好!你应当走,你的心热,身体好! ” “ 钱伯伯!”瑞全咽了几口热气才说:“ 我不一定再来辞行啦,多少要保守点秘密!” “ 还辞行?老实 说,这次别离后,我简直不抱再看见你们的希望!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钱先生眼中微微发了湿。 他一声没出地给瑞全开了街门,看着他出去;而后,把门轻轻关好, 长叹了一声。 (节选自《四世同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瑞全用 “ 焚书坑儒 ” 来称烧书的事,言外之意是日本人跟中国古代的秦始皇一样要通过 毁灭文 化来实施愚民政策以巩固其统治。 B.“控制不住自己,落了泪”的描写,表明老大瑞宣对日寇侵略十分愤怒,对自己因为“走不 开”而当亡国奴感到十分痛苦悲伤。 C.在钱先生与瑞全说话时,钱太太咳嗽了两声,她显然是对钱先生把自家老二的事详细告诉 了瑞全而 感到不满,怕因此招来祸端。 D.小说主要以人物对话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如钱家老二虽未出场,但其思想及所做之事 都因钱先 生的话而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8.简要分析钱默吟这一人物形象。(6 分) 9. 小说虽是长篇节选,但结构非常紧凑,分析小说是用了哪些方法做到这一点的。 【答案】 7.C【解析】错在“她显然是对钱先生把自家老二的事详细告诉了瑞全而感到不满”。钱太 太咳嗽在前,钱 先生较详细地谈老二的事在后。而且,从两人低声说话和钱先生的“我和祁 家老三说闲话儿呢”可知,钱太太 不可能把话都听得清楚。另外,“不满”也不准确,老太 太大概只是在提醒钱先生不要高声。 8.①不喜欢交际,处事谨慎。别人敲他家的门,他不愿理睬,常常不肯开门。②有文化修养, 爱读书。他 家存有很多书,他说起话来文绉绉的。③有强烈的爱国心。他支持他的儿子出去 抗击日寇侵略,他的话语表 达了对鬼子的强烈的愤怒之情。(每点 2 分) 9.①设置线索。它以传递焚书消息为中心事件,使之成为线索串起了主要情节。②人物、地 点都相对集中。 故事情节就发生在几户人家和几个人身上,则内容也就相对集中了。③前后 呼应。前面提到钱家,中间写钱 家,最后写瑞全走出钱家,前后内容照应得很紧密。④利用 人物前勾后连。祁老人打发瑞宣传信和钱默吟主 动提到自己的儿子的内容,都使前后内容紧 紧联系了起来。(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5 河南省洛阳市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语的秋天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 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目光盯住了村 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 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 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 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 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村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 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 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6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 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你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 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 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 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菌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 竟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7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 想富起来……末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群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 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再讲述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小说采用了倒叙 的形式,叙事起伏有波澜。 B. 老黄被抽调来蹲点扶贫,很是积极热心,想法搜集致富信息,为四英岭下小村引进种植西洋香菇。 C. 村长及村民看到收成很好的白花花香菇菜时变卦,违约,自谋销路,结果无望,西洋香菇报废,老黄 也跟着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他很是后悔。 D. 小说讲述老黄热心帮助村民致富却招致失败的故事,令人深思。扶贫攻坚得讲究方法,任重道远。 5. “村长’’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如何理解小说标题“失语的秋天”的含义? 【答案】4. C 5. 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 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③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 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6. (1)“失语的秋天”意为在秋天失语。在秋天丰收的季节无语了;(2)村长及村民因狭隘、愚昧导致 到手好收成打水漂而失语;(3)老黄面对村长及村民的狭隘、愚眯导致了脱贫致富项目失败而失语。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 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 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 项,“他很是后悔”错误。结合文本 8 内容“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菌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 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竟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分析可知,从小 说原文看不出后悔。故选 C。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次要人物作用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可 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从侧面衬托(反衬)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引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贯穿 全文,作为线索;暗示(揭示)小说的主旨;次要人物如果是“我”,能增强故事情节的真实感。次要人物 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一般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 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根据村长积极带领百姓致富,可以看出村长是 贫困地区普通农民形象、积极带领村民致富,质朴、憨厚,但是从村长撕毁合同可以看出其狭隘、愚昧。 此题从情节看,结合文本内容“‘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 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 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 万余公斤,你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订了合同 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等分析可知,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看, 结合文本内容“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毫无结果”分析可知,村长的狭隘、 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从形象的塑造看,村长这一形象, 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标题的含义注意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表层含 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情节进行分析,深层含义结合文章的人物性格特征、时代背景和文 章的主旨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是为在秋天失语。结合文本内容“收获季节到了”“香菇菜收获完了,村 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等分析可知,在秋天丰收 的季节无语了。结合“‘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 地”“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 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等分析可知,村长及村民 因狭隘、愚昧导致到手好收成打水漂而失语。结合文本内容“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菌种的钱自 然也收不上……末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他们仿佛欠 9 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分析可知,老黄面对村长及村民的狭隘、愚眯导致了脱贫致富项目 失败失语。 【点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 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交代主 要的人物形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 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 河南省豫南九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 总书记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018 年底,北斗系统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 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目前,北 斗系统已被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 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接纳与认可,为全球免费提供搜索救援服务。 目前,北斗系统已覆盖沙特、缅甸等近 30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蒙古国,用上“北斗卫星放 牧系统”后,牧民冬季放牧时用手机就能详知整群牲畜的位置、数量和生存状态;在老挝,北斗服务于精 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在巴基斯坦,北斗为地籍管理环境监测、交通监控等多种信息化管理提供保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新时代“北斗”发展蓝图是构建国家综合 PNT 体系,就是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建成天地一体(包括太空、地面、水下、室内)、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 捷的国家综合 PNT 体系(定位导航和授时体系),显著提升国家时空信息服务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国家安 全需求,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摘编自王天益等《北斗三号:中国“智”造惠及全球》) 材料二 卫星导航系统可分有源(主动式)和无源(被动式)两种。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有源方 式,用户进行导航定位时要主动向卫星发送信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无源和有源相结 合的方式。 从 2017 年 11 月 5 日发射首批北斗三号(2 颗)地球中圆轨道导航卫星起,我国正式开始建北斗全球卫星 导航系统。与北斗二号相比,除了服务区域由区域覆盖扩大到全球覆盖外,北斗三号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 有很大的提高。其单星设计寿命由以前的 8 年提高到 10 至 12 年,并首次提出“保证服务不间断”指标。 10 另外,该卫星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卫星的在轨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这一功能对民航、自动驾驶等生命 安全领域用户来说,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根据计划,到 2020 年前后,北斗三号系统开始面向全球全天 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发展蓝图是构建国家综合 定位、导航和授时体系。 (摘编自柯谱《解码北斗三号》) 材料三 2020 年 6 月前,北斗三号系统将全面建成。2035 年,将全面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 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实现“北 斗”高质量建设发展。“北斗”提供全球服务以来,国家各行各业应用“北斗”的信心倍增,全面布局北 斗产业中,“北斗+”“+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北斗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再上新 台阶。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创新应用层出 不穷。随着 5G 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近年来 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今年底,累计申请 7 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摘编自杨森《北斗三号系统预计 2020 年 6 月全面建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天地一体、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和授时体系 是“北斗”的发展蓝图。 B.我国正式开始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标志是 2017 年 11 月 5 日发射首批北斗三号地球中圆轨道导 航卫星。 C.北斗导航系统已被多个国际组织接纳与认可,并已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通服务,2035 年将实现高 质量建设发展。 D.北斗提供全球服务以来,在新兴应用领域创新应用层出不穷,与新技术融合加速,使各行各业应用北斗 的信心倍增。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北斗系统已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为这些国家提供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数据和信息, 让当地民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B.北斗一号采用有源方式进行导航定位,其向卫星发送信号是被动的,可以看出,北斗一号与北斗二号和 北斗三号相比,功能存在明显的差距。 C.北斗三号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在轨自主完好性监测功能,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已居世界第一,这些 成就说明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D.我国开发的北斗导航系统既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为促 11 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6.相比北斗一号与北斗二号,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有何优点?请简要说明。(6 分) 【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生命中的土地 黄安祥 提及东坡,我们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自由游弋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 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已在民族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 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遥远。 贬居黄州的次年,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生活。据陆游《入 蜀记》:“自州门而东,岗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由此,“东坡”便以其质朴的 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它只是一片土地,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进土地的, 就微乎其微了。苏轼是当中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像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 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崎岖草棘 中,欲刮一寸毛”,诗人正准备薅锄杂草;“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诗人正释耒长叹,由衷感慨耕作 12 之不易。 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苏轼为自己找到了 一条出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 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东坡》一诗中:“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 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 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说明这位 落魄的诗人已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土地,固执地在土地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 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位同样高智商的诗文大家。读起《柳子厚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心中不由顿 生凄凉。清幽冷峻之于豁达放犷,不只是文学风格之异,还是一种心胸之别。在惋惜这位唐宋文学的先贤 最终没能从永州的阴影中走得更远之时,我们不禁要为苏轼赞叹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们何敢企 及的境界呀!他不仅走出了黄州,还走向了更远的惠州(今广东)。当苏轼手把犁锄垦荒于东坡的时候,他 的心胸就像土地一般无限地延展开了。而无端的中伤、恶意的诽谤、曾经的羞辱等等,就如冰雪般在这片 土地上消融殆尽。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多了一位“东坡居士”,更是多了一位思 想者和艺术家。 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一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 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也不只 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 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 程。 又一个“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夜晚,我们与东坡相会于书卷中,倾情地阅读着这块永远读不完、读不 透的土地。东坡之于苏轼,就如南阳之于孔明、成都之于杜甫、桐城之于姚鼐……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 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东坡与苏轼最终成 为了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想象中的东坡是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而真实的东坡只是一片贫瘠荒芜的土地,所以说“它与 我们浪漫的想像竟是那么的遥远"。 B:文中引用《东坡》一诗是为了说明这块土地给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引用“此心安处是吾 乡”则是为了说明苏轼豁达放旷的心胸。 C.文章结尾段点明观点,照应题目;同时言简意丰,表明每个人都应像苏轼一样,既有自己生活的土地, 13 又有自己的思想归宿、精神家园。 D.本文再现了苏轼躬耕东坡的史实,并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东坡”的现实价值和精神实质,表达了 对苏轼田园劳作生活的理解与同情。 8.作者在文中提到《柳子厚墓志铭》,有什么用意?请具体说明。(6 分) 9.“东坡”这块生命中的土地对苏轼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 分) 材料一: “万物可直播,人人齐带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直播带货”成为中国独特的消费盛景,也成为 外媒争相关注的热点。 “‘直播带货’在中国有着高达万亿元的市场。”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在中国,作为应对疫情的 一种方式,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人员对直播的使用皆出现了快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 年,中 国国内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预计将增至 5.26 亿人,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将达 9160 亿元,约占国内网络零售 规模的 8.7%。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疫情期间,中国的直播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平台。随着“直播带 货”消费模式的兴起,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并且加快了实体商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日本广播协会(NHK)的报道称赞“直播带货是中国人在困境中的创新之举,是他们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美联社报道称,电商直播在中国的流行或许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美国和欧 洲的零售商们可以考虑把电商直播作为新的销售方式。 (摘编自贾平凡《“直播带货”助力中国经济复苏》,《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29 日) 材料二: 14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销售模式,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实现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 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商品价格。当前,疫情对各消费行业冲击的时间跨度很难准确预测,消费者生活方式和 消费方式也逐步发生改变。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网络平台正积极布局直播、社群营销等线上新零售。参与 主体越来越多,供应链也变得日益完善,在专业的组货、仓储管理、配送团队配合下,消费者最快一天就 能收到货。 直播带货异军突起,不仅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也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疫情之下,直播甚 至成为一些行业启动复工的钥匙。众多房企项目都在直播间开展“云卖房”,一些购物中心的手表、珠宝、 服饰、化妆品商家都开通了直播间,有的商家销量因此飙升数倍。一些地方政府正着手推动直播电商与专 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 直播带货正在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及公众人物参与,线上直播销售正步入常态化并形成新 趋势。互动性强、亲和力强和消费黏性强的直播带货,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行业看到了 新机遇。直播带货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正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 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摘编自樊大彧《让直播带货成为经济转型新突破》,《新华网》2020 年 4 月 26 日) 材料三: 从本质上说,“直播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让 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有着更高的信任度;而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又给消费者带来了 更便捷、新鲜的购物体验,这样的特性更容易吸引用户,但也更容易藏匿问题。比如,一些主播在“选品” 时,只对产品“好不好卖”进行预判,却对产品质量疏于把关,甚至为博人眼球、提升销量,夸张表达、使 用“极限广告词”等引导消费者冲动消费;一些平台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不完善,一旦产生消费纠纷,后期 退换货就难以保障;一些商家在售卖伪劣商品后,即采取下架商品、拉黑用户等手段,导致购买者陷入维 权困境……如此种种,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伤害的是直播经济的未来。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 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上严格把关,杜 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 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 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人民日报》2020 年 6 月 16 日) 材料四: 毋庸置疑,带货直播是趟“快车”。可“翻车”的次数多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就磨没了,最终难免招致“其 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因此,对这一新兴行业做出规范监管很有必要。今年以来,有关部门接 连出手,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等相关文件,对带货直播中的“翻车”因素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意见,让这趟“快车”不再任性疾驰于毫无规范 的“野路子”上。 规范好直播带货,关键在于规范带货主体——平台和主播。当前,大多数商家只是把直播视为销售手 段,并未真正把直播纳入自己的商业生态。因此,主导直播带货的平台和主播也容易将自己代入销售方的 身份,且享受“一锤子买卖”——只要卖出去便算完成任务,哪管产品质量如何,哪管你退不退货。因此, 很多时候,平台和主播只负责确定产品和直播流程,对产品的质量并未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把关。 带货主播作为广告推介、广告代言人的角色,理应对消费者负责,岂能“只卖货,不管货”?一旦产品 出现问题,消费者除了向商品卖家直接索要说法或赔偿,也可以要求主播担责。同时,平台方也应承担起 相应的监管审查义务。只有让这些“司机”或在“发车”前先感知肩上压力,或于“翻车”后担起责任,方能令 其警醒,谨慎“驾车”,重视对选品的质量把控和相应的售后保障。唯有让带货者有约束、有痛感,才能让 直播带货不脱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发展。 (摘编自许晓芳《直播带货“翻车”,“司机”岂能一走了之?》) 15 4.下列对材料中“直播带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推动了中国经济复苏,国外媒体认为,这一困境中的创新之举展现出了中国市 场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 B.直播带货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商品价格,是因为这种线上新型销售模式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 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 C.只要主播、商家、平台和相关部门协同发力,直播带货就能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 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D.直播带货的各方主体都应该对消费者负责,尤其是平台和主播,只有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和把 关,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直播带货快速发展,这既为中国经济复兴提供了重要平台,也顺应了时代发 展新趋势,实现了实体商业向数字化的转型。 B.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消费者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使得网络平台积极布局直播、社群营销等线上 新零售,参与主体增多,供应链也更加完善。 C.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决定着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的信任度;及时性、互动性等消费场景 虽然容易吸引用户,但也更容易藏匿问题。 D.有关部门对带货直播中的“翻车”因素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意见,因此,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就 可以直接向卖家、平台或主播索要说法或赔偿。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直播带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6 分) 【答案】 4.C“只要……就……”逻辑关系错误。原文“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 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强调的是“只有……才……”,选项中偷换成了“只要…… 就……”。 5.B A.“实现了实体商业向数字化的转型”时态错置,“加快……转型”不等于“实现了转型”,变“未 然”为“已然”。 C.表述绝对,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让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有着更高的信任度,却不能决定 信任度。 D.两处错误。一为强加因果,并不是因为有了立法,消费者才可以去维权;二为无中生有,消费者是 向卖家直接索要说法或赔偿,文中并没有说直接向平台和主播索要说法或赔偿。 6.①助力受疫情影响的中国经济的复苏,加快了实体商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②促进消费,不仅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也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 破。 ③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建设。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5 分) 灯塔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 海。去,下海耍吧。” 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 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 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说:“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 地,没啥说的!” 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没 16 啥说的!” 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让父亲变成了一名海军。他以为海军就是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 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 鸟,海滩上的海龟、螃蟹。” 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 呢。” 父亲很自豪。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父亲从没有一点儿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在大海里游泳,学 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父亲的书信封封都 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 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 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 嫁给父亲。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着,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 排长带着几名战士,为父母亲举办了简单而又热烈的婚礼。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 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闲暇,父亲教母亲游泳,在滩头捉螃蟹抓海参。他们把钓的鱼晾干,让 养船的带回连队的炊事班。 父母最快乐的事就是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两个人对孩子叫什么名字争执不下,父亲说:“周一、三、 五,叫我起的名,周二、四、六叫你起的名,星期天咱俩一起带出来玩。” 于是经常听到父亲喊着,海星、海带和我一起出操,正步走!母亲会说,岛儿、灯儿开始做饭喽。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浓雾翻滚,暴雨雷鸣,海天像倒翻过来一样,几十米高的巨 浪一排排咆哮着疯了般拍到岛上,航标灯都被震得直摇晃。父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些不知 所措,偏偏柴油机发生了故障。 母亲说,这么大的风浪,不会有啥船只过往,等风浪小了再上塔修理吧。父亲背上工具包说,上级交 给我的任务就是维护好航标灯,首长说过,岛上的灯塔就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分钟也不能灭。 父亲登塔,风浪扑得他站立不住。母亲担心,找来绳子系在父亲的腰间,另一端缠在自己身上,两人 就这样守护在机器旁,在咆哮的海浪中坚持到天明。 父亲看着累瘫在身边的母亲,抚着她的秀发说,今天该哪个孩子陪咱出操了?母亲抱着父亲哭了,父 亲说母亲上岛就哭过那一次。 部队裁军,灯塔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父亲也脱下了军装,可他依然留在岛上。父亲在孤岛上守护灯 塔四十年,直到退休。 父亲病重期间,我正带着舰队在波斯湾护航。 母亲说,父亲念念不忘他那座小岛。老海啊,你放心,等我俩都走了以后,让孩子给咱办个海葬,把 咱俩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在当年的海岛上,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父亲欣慰地笑了,伸出枯瘦的手,抚 摸着母亲干瘦的脸,自己的眼角却淌下了泪水。 我是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在那座小岛上,伫立着一座无形的 灯塔。父亲给我起的名字叫洋。我告诉父亲,我给儿子起的名字叫深蓝。(选自《灯塔》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父亲作为一名海军战士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技能,来到远离大陆的小岛守护灯塔 四十年,表现了对祖国的忠诚。 B.面对首长询问谁“能爬山”“会游泳”,父亲连用两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没啥说的”来回答首长问话,这 17 突出父亲的土气。 C.排长说“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而“活着的东西”就是海鸟、海龟、螃蟹,语言幽默风趣,暗示 了父亲在岛上的孤单、寂寞。 D.小说构思巧妙,祖孙三辈的名字依次是“海”“洋”“深蓝”,表现了父亲与“我”热爱大海,以及“我”对 父亲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6 分) 9.《灯塔》这篇小说在 2019 年“我和我的祖国”全国小小说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请从主旨的角度阐述该小说 荣获一等奖的理由。(6 分) 【答案】 7.B“突出父亲的土气”错误,应是突出父亲的积极与自信。 8.①突出了坚定执着、默默奉献的母亲形象,从侧面突出父亲作为一名守岛战士的执着坚强以及对 祖国忠贞不渝;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母亲的出场既能更全面地展现守岛生活的艰辛,从而突出父亲 的勇于担当,进而才有后文“我”的出现。③突出了全文主旨:母亲父亲相得益彰,夫唱妇随,突出了小说 无怨无悔忠诚于祖国的主旨。 9.①突出了父亲对祖国的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全文刻画了父亲为了祖国而勤学本领,不惧艰难困苦, 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凸显了父亲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②表现了父母一辈人对祖国的无私奉献与忠诚。 母亲因父亲苦中作乐的坚强而坚决嫁给了他,夫妻二人同守孤岛而不悔,表现了父母那一辈人对祖国的热 爱。③体现了爱国精神的绵延传承。“我”担任舰长在波斯湾护航,父辈的爱国精神是无形的灯塔,是不灭 的火种,代代相传。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 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许多学者的经验表明,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 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 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 的不是给别人听,而是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 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 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学有吟诵,其他国家没有。中国的语言跟世界上其他语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 他国族的语言是拼音语言。世界的几大古文明都中断过,只有我们中国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为什 么?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中文不是拼音文字, 而是象形文字。组成象形文字的每一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单音独体的语言,其节奏基础是两 18 个字一停顿,中国吟诵也是这样。所以最早的《诗经》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可如果总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太单调,所以从两个字一停顿的四言诗发展出五言诗,之后,又从五 言诗发展出七言诗。 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为什么诗歌的吟诵重要? 因为诗歌有一种声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它的抑扬起伏有一种节奏,有一种顿挫。吟诵不但 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绝” 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 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 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是就作者还是就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 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 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 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调子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 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 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 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 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继承和发扬吟诵,既要认真对待,又 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人注意而过分宣扬似是而非的“吟诵”,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艺表 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适得其反。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4.(4 分)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吟诵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而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 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 B.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诗人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熟于吟诵后,诗人 的诗会随着声音自己“跑”出来。 C.中国古文明没有中断过,是因为文字不同。我们的象形文字是单音独体,表意较为稳定;当时代、语 音等条件发生变化,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 19 D.吟诵较为自由与灵活。比如吟诵《关雎》,读者可以因时间、心境的不同,自我调控吟诵的快慢,但是 吟诵音调的高低要一致。 5.(4 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先阐述吟诵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接着对吟诵的概念、目的、基 础做了具体的论述。 B.三、四两段分别阐述了中国诗歌便于吟诵与象形文字单音独体的特点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吟诵对 于诗歌创作的作用。 C.五、六两段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吟诵及其传承做了具体阐述,强调了吟诵重在传达个体的感受,吟诵的 传承不可急功近利。 D.文章围绕“吟诵”,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层层展开论 述。结构紧凑,论证严密。 6.(4 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吟诵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有利于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 歌情意有了了解,也使读者更容易把握读诵的节奏平仄。 B.中国象形文字的每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单音独体语言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停顿,中国吟 诵也是如此。 C.吟诵不是按照一个调子唱,它不死板。它可以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 感情的起伏变化表现出来。 D.中国诗歌的吟诵看似很简单,其实富有变化,很微妙,我们不能轻视它。它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对于这一工作,我们既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 【答案】 4.B 5.D 6.A 20 【分析】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看清要求“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明确选择“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并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信息, 将选项与涉及的原文信息进行比对,仔细品味语意是否改变,推理判断是否合理。A 项,表述与第一段内 容有关,“不出声音地读”是默读,结合文本中“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 的体会和了解”一句看,选项丢掉了“真正”一词,说“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表述绝对。 C 项,表述与第三段内容有关,原文是“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 东西就容易丢失”,“容易丢失”不是“就会丢失”,选项说“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是曲解 原文,表意错误。D 项,表述与第三段内容有关,“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 故选 B。 5.本题考查的对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答此类题时首先明确要求“下列对原文论证的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逐一分析。选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 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D 项,“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分析错误,从全文 看是,大致讲的是吟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是逐层深入。故选 D。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浏览原文, 在文中找到与题干对应的区位,将原文与选项的表述进行仔细比对分析。A 项,结合文本内容“它比普通 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 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 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分析可知,“从而 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分析不当,因为这是吟诵的基础而 不是结果。故选 A。 【点睛】 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 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 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 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 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 21 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配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 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 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 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 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 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 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 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 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 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 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 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 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22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 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 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 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 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 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 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 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 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 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 烟…… 7.(3 分)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 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23 B.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 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 特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8.(6 分)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9.(6 分)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 析。 【答案】 7.C 8.①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②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 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③儿女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 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 9.①人物形象上:这个画面是父亲拍戏结束后拍戏结束后辛苦、疲倦的状态直接呈现,通过父亲的动作、 神态描写,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配角形象特征。②情感表达上:结尾处的细节 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不露,意味丰富,引发读者想象。③ 思想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配角”)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 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 【分析】 7. 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 项,“欲抑先扬”错误,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身份,然后再介绍名字,以名字的“伟大”衬托职业中 扮演的角色的卑微,不存在“欲抑先扬”之说。 24 B 项,“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判断评价不准确。因为从小说整体来看,这篇小说并没有贯穿始终的 情节安排,而是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父亲的平凡。 C 项,正确。 D 项,前半句“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表述不严谨,如爷爷只是介绍了其职业,后半句“特 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不对,小说未涉及心理描写。 故选 C。 8.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第 4 段中,写出了母亲对待父亲婚前和婚后的不同,如“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 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可以看出母亲婚前对父亲是 充满期待的,而婚后却觉得父亲默默无闻,以致深怀悔意。母亲对待父亲态度的转变在“我”读高中妹妹 读初中的时候,父亲受伤了,母亲关心父亲“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在“我”考上大学后,让我去 看父亲拍戏,“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足见对父亲的关心和体贴。 9.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作用的能力。 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这些看似随意的动作写出了父亲的疲惫和辛苦,突出了一个有 责任心勇于担当的人物形象;“我”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在结尾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突出 了对父亲的敬意和感激;在主题方面,从父亲这一平凡普通的小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敬业的态度、 勇挑家庭重担的辛苦、对家庭的责任和爱,这些都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值得我们赞美。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新时代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 材料一 25 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和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 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 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在单系的家族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确多由于生育而少 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 生育是社会持续所必需的,任何社会都一样,所不同的是说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 各人的社会地位,有些社会却并不如此。前者是血缘的。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 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 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他们是要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 代谢——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 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分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到现在固 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的。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 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 是谁是你的父母。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完全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社会用这个无法竞 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 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我们有谁曾认真的怀疑 过这事实?我们又有谁曾想为这原则探讨过存在的理由?)社会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随着不发生了。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 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象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 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 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 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 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我在江村和禄村调查时都注意过这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 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这几个条件并不是容易的,因 26 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并不充分自由买卖。土地权受着氏族的保护,除非得到氏族的同意,很不易把土 地卖给外边人。婚姻的关系固然是取得地缘的门路,一个人嫁到了另一个地方去就成为另一个地方的人, (入赘使男子可以进入另一地方社区)但是已经住入了一个地方的“外客”却并不容易娶得本地人作妻子, 使他的儿女有个进入当地社区的机会。事实上大概先得有了土地,才能在血缘网中生根。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 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 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分一笔一笔的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 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帐,意思就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 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 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帐”。“算帐”“清算”等于 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但是亲属尽管怎样亲密,究竟是体外之己;虽说痛痒相关,事实上痛痒走不出皮肤的。如果要维持这 种亲密团体中的亲密,不成为“不是冤家不碰头”,也必需避免太重叠的人情,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必须 有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但是如果是一面倒,社会关系也就要吃不消,除非加上强 制的力量,不然就会折断的。防止折断的方法之一是在减轻社会关系上的担负。 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 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货币是清算的单位和媒介,有了一定的单位,清算时可以正确;有了这媒介可 以保证各人间所得和所欠的信用。“钱上往来”就是这种乐意当场算清的往来,也就是普通包括在“经济”这 个范围之内的活动,狭义的说是生意经,或是商业。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 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要是有无相通,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 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 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 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 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27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4.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血缘社会的基础包括文化传承的固化、长幼之间尊卑次序的不容挑战。 B.血缘既可以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也可以指单系家庭组织中因为生育而产生的亲属关系。 C.用生育保证社会持续,以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确定人的社会地位,是血缘社会的标志。 D.血缘社会用血缘关系作为社会成员职业、身份、财产的分配标准,是为了安稳既存秩序。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任何社会都需要生育来持续,因此血缘社会用生育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 B.社会变迁,生育社会化将大大削弱血缘的作用,血缘社会也将随之改变。 C.血缘所决定的你的父母既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也是你的机会。 D.我们在方向上划分的尊卑表明位置上的远近仍然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 6.结合以上两个材料,请概括乡土中国的基本特征。(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路遥 除夕之夜,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家家窗前点上了灯笼,院子里地上铺上炸得粉碎的红红绿 绿的炮皮。在那些贴着窗花和对联的土窑洞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八碗”。说是八碗,实际上主要是把 各种形状和式样的肥肉块子装在八个碗中。农村人虽然富了,他们的肠胃仍需要油水。好,那就尽情地吃 吧。拣肥的吃,放开肚量吃吧,而今这样好的年头,又是自己喂的猪,不吃做什么! 父亲吃了一老碗肥肉,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拿起旱烟锅,自个儿笑眯眯地抽起了烟。他舒服地吐纳着烟 28 雾,安逸地仰靠在铺盖卷上,享乐的神态使我高兴。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新鲜的念头:我为什么不用收录机 录下父亲的一段声音呢?父亲显然对这事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跃跃欲试,但又有点不好意思。 我忍不 住笑了,对他说:“你随便说什么都行。比如说你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哈呀,这怎说哩……好,叫我想一想,噢,对了,那天,也正像今天一样, 过年哩……我这样说你看行不行!行!好,那我就再给咱往下说……” “提起那年头,真叫人没法说。冬天的时候,公社把各大队抽来的民工都集中到寺佛村,白天大干, 晚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那天早上我回家时,你们母子几个围坐在炕上哭鼻子哩。哭什么哩?那年头, 大家都穷得叮当响,过年要甚没甚。旁人家歪好都还割了几斤肉,咱们家我没回来,连一点肉皮皮都没有。 当时,我折转身就往县城跑。我恨我。一个男人,就这么无能啊!我当时想,我今天出去就是抢也要抢回 几斤肉来。” “进了县城,我赶忙跑到了肉食门市部,一看,门关得死死的。我来到后门上,门也关着,不过听见 里面有人咳嗽。我站着,不敢捣门,为甚?怕。怕什么?当时也说不清。过了一会,我突然冒出了个好主 意,哼,别看你老子是个笨老百姓,到紧火时,脑瓜子还聪敏着哩。我想,如果我说我是县委书记的亲戚, 他们还敢不卖给我肉吗?” “就这样,我硬着头皮敲开了肉食门市部的后门。门先是开了一条缝,露出一颗胖头。还没等胖头开 口,我就忙开口说是县上冯书记的亲戚。胖头问什么事?我对他说,冯书记让你们割几斤肉。这胖干部问 我割几斤,我慌忙从怀里掏出了全部的钱——共四块。我问他一斤多少价钱?他说一斤八毛钱。我说,那 就割五斤吧。不过,我当时心里暗暗叫苦:我原来只想割上二斤肉,够你们母子几个吃一顿就行了,你们 母子一年几乎没喝一口肉腥汤哩。我想余下两块多钱,给你妈买一块羊肚子毛巾——她头上那块毛巾已经 包了两年,又脏又烂;再给你们几个娃娃买些鞭炮。吃肉放炮,这才算过年呀。可眼下我想,一个县委书 记的亲戚走一回后门,怎能只割二斤肉呢?我就只好咬咬牙把四块钱都破费了。但不管怎样,我总算割到 了肉,而且是一块多么肥的刀口肉啊!” “我正在街上走,一个叫化子拦住了我的路。我一看,这不是叫化子,是和我一块当民工的高五,他 老婆有病,他本人已经熬得只剩下一把干骨头。高五挡住我,问我在什么地方割了这么一块好肉?我没敢 给他实说,就撒谎说,我的肉是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的。高五忙问我,那个外地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我说 人家早走了。高五一脸哭相对我说,直到今早上才向别人央告着借了几个钱,可现在又连一点肉也买不到 了。他说大人怎样也可以,可娃娃们不行呀,大哭小叫的……他瞅了一眼我手里提的这块肉,可怜巴巴地 29 说,能不能给他分一点呢?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买的。他忙问多少钱一斤? 我随口说一块六一斤。不料高五说一块六就一块六,你给我分上二斤!我迟疑了一下,对他说,那好,咱 两个一劈两半。就这样,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块钱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好像是他占了我的 便宜。好,我来时拿四块钱,现在还是四块钱,可手里却提了二斤半的一条子肥肉。这肉等于是我在路上 白捡的。好运气!” “我马上到铺子里给你妈买了一条新毛巾,给你们几个娃娃买几串鞭炮。还剩了七毛钱,又买了几颗 洋糖…… 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这一天再高兴不过了。高兴什么哩?高兴你妈和你们几个娃娃过这个年总 算能吃一顿肉了。而且你妈也有了新头巾,你们几个娃娃也能放鞭炮,吃洋糖了……” 我“啪”一下关住了收录机,什么话也没说,丢下父亲,心情沉重地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此刻,晴朗 的夜空星光灿烂,和村中各家窗前摇曳的灯笼相辉映,一片富丽景象。远处传来密集的锣鼓点和丝弦声, 夹杂着孩子们欢乐的笑闹声。村庄正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远远近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和 平的硝烟。此刻这一切给我的心灵带来无限温馨和慰藉……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以倒叙的方式,通过我想用收录机录下父亲声音的这一新鲜念头,引出父亲对于“一生中最高兴的 一天”的回忆。 B.小说中反复提到“这怎说哩”“我这样说你看行不行”“真叫人没法说”,生动地塑造了父亲不善言辞的朴素 农民形象。 C.与父亲同为民工的高五家庭也非常困难,我对父亲占其便宜的做法是不认同的,这也是我一个人来到 院子里的原因之一。 D.小说注重从小人物感受大时代,父亲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但是作者却通过他展现了一段极其贫 困的艰难岁月。 8.本文尾段描写了过年时的庆祝场景,在表达小说的主旨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中的故事读来真实可感,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6 分) 河南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30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显示,单位质量氢的热值约是煤炭的 4 倍,汽油的 3.1 倍,天然气的 2.6 倍。氢能 具有燃烧热值高、环保、利用形式多、可储运等特点,正逐渐被业内关注。氢分为绿氢、蓝 氢和灰氢。 国际公认绿氢最为干净,即通过来源于风能和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突出特 点是不存放碳,但受制于发电成本;蓝氢较为干净,通过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制取,但 需运用 CCUS 技术实现碳中和;灰氢主要由煤炭、天然气、焦炉煤气、氯碱尾气制取,生产过 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适用于市场发展初期。据国际权威机构估利,目前来看,灰氢价格 的 11 元/公斤,蓝氢价格略贵于灰氢,而绿氢价格高达 38 元/公斤。 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仍面临着经济性难题,如何降低成本,迈向大规横商业化应用,仍 值得探索。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指出,工业方面,目前在若干工业中从技术上可以利用可再生 能源制氢。在交通运输部门当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气作为燃料时,可 为人们提供低碳出行选择,而且提供的驾驶性能可与传统车辆相当。 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商业化运营,除了在终端扩大应用规模以外,也要在上游和中 游多下功夫。 (摘编自《“绿氢”将迎经济性“大考”》) 材料二: 高压气态储氢在国内处于小规模示范推广阶段,虽然成本相对较低、能耗相对较小,但 运输效率低,不适合大规模应用推广。相比于气态氢,液氢具有高效可控、不易污染、品质 稳定等特点,将成为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 大规模应用推广,储氢密度和传输效率都更高的低温液态储氢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氢液化工厂投资大、耗电多,是液氢被认为不经济的重要因素,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到 了运输环节、加氢环节,液氢的能耗成本会越来越低,其最大优势在于终端加氢站的规模化 应用。因此,只有发展全产业链,才能显现出液氢的优势。 (摘编自仲蕊《是什么制约了液氢商业化应用》) 材料三: 商用车油耗高、污染排放物多,用氢燃料替代效果显著。此外,氢燃料电池车相比锂电 31 池车在大载重、长续驶和高强度交通中具有先天优势,能较好地弥补纯电动商用车技术的不 足。 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依赖于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加 氢站,政府应该主导推动其完善,这样才有利于加快氢能源车的普及和技术研发进程。 近来,不论是在厢式物流车、园区接驳车还是在城市公交车领域,一种以氢燃料电池为 动力源的氢燃料车正在陆续突破技术关、成本关和商业模式关三大门槛,步入规模化示范运 营阶段,以氢燃料电池为主的商用车正在以实力证明氢燃料商用车商业化运营成为现实。 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华南生产基地和长江氢动力研发中心分别落户云浮、佛山,前者年产 能为 5000 辆的新能源商用车;后者年产新能源汽车 6 万辆,建成投产后总产值将达 200 亿元。 (摘编自王紫、连品洁(氢燃料商用车有望率先步人商业化运营)) 4. 下列对“氢”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氢是一种高热值的环保燃料,它的单位质量热值约是汽油的 3.1 倍,煤炭、天然气无法与 其相比。 B. 氢能具有环保、利用形式多、可储运等优点,但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发电制氢仍面临着经济 方面的难题。 C. 生产灰氢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按国际标准估测,灰氢每公斤的价格略高于蓝氢而低于 绿氢。 D. 绿氢是国际公认的最干净的新能源,与灰氢和蓝氢不同,其生产过程中不排放碳,但用电 成本较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虽制氯成本高,但在交通方面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时,会给人们提供驾驶性不输传统车辆的 低碳出行选择。 B. 氢燃料电池车在环保节能和电池性能上优势明显,很显然,它的这些特点是锂电池车所不 具备的。 C. 氢电池车的发展与普及,除了要解决技术问题,还有赖于整个氢能产业链的发展与政府的 积极推动。 D. “三大门槛”的逐渐突破,昭示着氢燃料车进人了规模化示范运营阶段,其年产能与年产 值前景可观。 6. 国内气态储氢和液态储氢哪个更具有优势?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 32 【答案】4. C 5. B 6. ①气态储氢成本较低、能耗较小,但运输效率低,不适合大规模应用推广。②液态氢虽成 本高,但液态储氢具有储氢密度高、高效可控低温、不易污染、传输效率高、品质稳定等特 点。③随着氢能与氢燃料电池车的大规模应用推广,液氢的能耗成本会越来越低,液态储氢 更具有优势,液态储氢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4 题详解】C 项,“灰氢每公斤的价格略高于蓝氢而低于绿氢”错误。根据原文“据国际 权威机构估利,目前来看,灰氢价格的 11 元/公斤,蓝氢价格略贵于灰氢,而绿氢价格高达 38 元/公斤”可知,蓝氢价格略贵于灰氢。 【5 题详解】B 项,“氨燃料电池车在环保节能和电池性能上优势明显”错误。原文是“商 用车油耗高、污染排放物多,用氢燃料替代效果显著。此外,氢燃料电池车相比锂电池车在 大载重、长续驶和高强度交通中具有先天优势”,可知氢燃料在环保节能上是和油燃料相比, 在电池性能上优势明显,是锂电池车所不具备的。 【6 题详解】本题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然后回归文本,找寻相 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分析概括。首先弄清题干的问题,是“国内气态储氢和液态储氢哪 个更具有优势”,其次认真阅读文章,找到有关键字“气态储氢”“液态储氢”的段落区域, 筛选作答。这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原文第二段“高压气态储氢在国内处于小规模示范推广阶 段,虽然成本相对较低、能耗相对较小,但运输效率低,不适合大规模应用推广。” “液氢具有高效可控、不易污染、品质稳定等特点。”“随着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 模应用推广,储氢密度和传输效率都更高的低温液态储氢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原文 第三段“氢液化工厂投资大、耗电多,是液氢被认为不经济的重要因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传 承 卢生强 草长莺飞的时节,细雨润物无声。 路上,儿子越想越来气,这多大的事儿啊,害我又要牺牲个节假日。就这两天,电话里, 父亲的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弄得儿子心烦意乱。父亲说:“你无论如何都得回趟家,就是天 王老子找你也没用,我在家好好等着你呢。” 33 儿子还在死磕:“爸啊,我真没时间啊,抽不开身呀。” “你小子就别找借口了。不是规定的节假日吗?你能有什么事?你必须回来一趟!”父 亲说得斩钉截铁。 “爸,这多大的事儿啊,你就雇个人搭把手不就得了,何必非让我路途迢迢地赶一趟?” 父亲生气了,声音高分贝地传过来:“你说什么?这么大的事你还说多大的事?我看你 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你现在真就忘乎所以啊。臭小子,你得给我回趟家, 否则我真的找你去了。”最近父亲与他通话,总是呛了火药似的,噼里啪啦一阵急风暴雨。 儿子在想:我春风得意的事,怎么在父亲这儿就一股子嫉妒的味儿?哪儿不对劲儿呢? 早年前,儿子对父亲还是言听计从,渐渐地,儿子羽毛渐丰,就不把父亲的话当回事了。 特别是最近,儿子路途坦荡了,就有些飘飘然。儿子想,再这么永远长不大,会被同事耻笑 的。 车子驶进老家的集市。儿子打电话问:“爸,家里都准备了没有?要不要我买现成的东 西?” 父亲回话:“早准备好啦,你们人回来就行了。” “爸,就我们俩去吗?” “怎么?你不带你媳妇回来?你儿子呢?”父亲颇感意外,满是失落。 “嗨,我老婆回她爸那儿了,你孙子准备中考呢,在争分夺秒咧。” 父亲想了想,只好说:“好吧,那就我们俩吧。” 儿子说:“爸,我除了带我司机,还想雇个人帮忙,我怕就我们俩忙不过来。” “什么啊,这事你好意思雇别人干?说出去你不怕别人笑掉大牙啊?不妥不妥绝对不妥。” 父亲坚决反对,头摇得似拨浪鼓。 儿子觉得父亲太过迂腐守旧了,呵呵地笑道:“哎呀老爸,这有什么呀,这在我们城里 早就时兴让人代劳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哦。” “钱钱钱,你小子早晚掉进钱眼儿里去。”一提到钱,父亲特别激动,过于敏感了。 儿子觉得好笑,心想:父亲许是一生清贫惯了,以至当儿子的每次送钱,父亲总是接得 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好像儿子的钱沾了什么毒似的。父亲总说:“有口粗茶淡饭,有 件布衣遮体就行了,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想着父亲的话,儿子摇摇头。 儿子让司机把车停下,雇了个人,一起往家赶。 他们来到一座“豪华”的坟茔前,周围杂草丛生。去年他们送的花圈、纸品虽然遗落了, 34 但是那些骨架还傲然地竖在那儿呢。 四个人齐动手,满头大汗。之后,父亲让儿子把祭品摆上,父亲说:“清明节不是有国 家规定的假日吗?人人都忙着回家祭拜祖先,你倒好,满嘴借口。我问问你,你能有什么事 比这事还急?” 儿子呵呵一笑。其实儿子就想跟城里人学,掏钱请人代劳。路途迢迢又难走,实在是懒 得回来。 父亲问:“臭小子,你不会忘了你爷爷生前是干什么的了吧?” 儿子说:“怎么可能忘?不过呀,你这话都听得我耳朵生出茧子来了。我爷爷当年是公 社书记呢。这不,每个清明节都有别人送的花圈。” 父亲说:“是啊,你爷爷生前也是赫赫有名的,你看乡亲们为你爷爷造的坟就是不一样。 告诉你,生前再怎样奢侈,终归是一撮黄土为伴,倒是名气源远流长,你看看,你爷爷的墓 前,哪年少了别人的花圈?” 儿子默默无语。 “好名气是我们为官的根本啊,我们就求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在我们家,只有坦 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当年我刚升县长时,你爷爷就是这样告诫我的。” 才升为区长的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传承”是小说叙述的中心:爷爷把良好的家风传给父亲,父亲将其传给儿子,希望 儿子很好地传承下去。 B. 开头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后文的“清明节”相呼应,交代了故事发 生的时令背景。 C. 儿子每次给父亲钱的时候,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这表现了父亲对 儿子有点不放心,他唯恐这钱来路不正。 D. 对于父亲无数遍地讲爷爷的事迹,儿子早已心生厌烦,只是碍于孝道,唯恐父亲生气才特 意装出喜欢听的样子。 8. 小说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向儿子叙说爷爷的事情,这一情节安排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 加以探究。 【答案】 35 7. D 8. ①正直坦荡。他每次接儿子给的钱,总要盘问清楚来历,教育儿子为官要坦荡。② 深爱家人。担心儿子走上歧路,多次给儿子讲自己父亲为官清廉的事情,教育儿子传承家风; 见儿子媳妇、孙子没有回家祭祖,满是失落。③脾气急躁。从父亲与儿子的对话中或多或少 带点火药味儿可以看出,父亲脾气有点急躁。 9. ①照应小说开头,揭示了父亲坚决要求儿子回家的真正原因,同时照应小说的标题“传承”, 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②点明小说主旨,表明要“传承”的是清廉、坦荡的家风。③引出后 文儿子态度的转变,前文儿子想要雇人帮忙祭祖,后文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儿子 的这一转变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严密。 【7 题详解】D 项,“儿子早已心生厌烦,只是碍于孝道,唯恐父亲生气才特意装出喜欢听 的样子”有误,从儿子的语言“怎么可能忘”,当父亲讲到爷爷事情的时候儿子的反应“默 默无语”,最后“才升为区长的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可见选项曲解文意。 【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 要分析”,这是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要抓住文中对人物语言、行为的相关 描写,从相关描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从父亲说“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和 “在我们家里,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可以看出,父亲正直坦荡; 从父亲的话“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和儿子的话“你这话我都听得 耳朵生出茧子来了”可以看出父亲深爱儿子,经常给儿子讲为官之道;从儿子说没有时间回 家,父亲“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天王老子找你也没用”可看出父亲脾气急躁。 点睛: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 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比如本文中对于“父亲”的言行举 止的描写,有对父亲的语言的描写,也有对其行为的描写;找出这些描写,然后进行归类概 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向儿子叙说爷爷的事情,这一情节 安排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 的解读的能力。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提起爷爷的事情,交代了父亲要求儿子回家祭祖的真正 目的,即传承清廉、坦荡的家风,防止儿子走上邪路,这自然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照应了文 章的开头以及标题“传承”,同时也引出了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的结尾,儿子祭祖 这一态度的转变表明家风确乎已经传给了儿子,使文章情节完整。 36 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 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回答理由: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 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 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