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主观表述题必须分点作答,未分点作答者,该小题将被判定为零分,切记,切记!
2. 主观题答题必须字迹工整,书写潦草者,该小题将被另外扣分。
一、《红楼梦》阅读(30 分)
(一)选择题(16 分,每小题 2 分)
1.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一项( )
A.第 1 回,贾雨村姓贾名化,雨村是他的别号。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
里。后来中了进士,任姑苏知府,不到一年却又因恃才侮上被参而遭革职,偶然间成了林黛
玉的家庭教师。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补得金陵应天府一职。
B.第 1 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要去方便,便将
英莲放在门槛上坐着。回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没办法,霍启又
不敢回去见主人,就逃往他乡。
C.第 2 回,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做“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
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
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
D.第 4 回,薛姨妈带着儿子薛蟠,女儿宝钗到金陵城投奔亲戚,贾政母子留他们住在梨香院,
薛蟠也很乐意住在此处。不上一月,贾宅中有纨绔习气的子弟,引诱得他比以前更坏了。从
此打消了移居之念。
2.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一项( )
A.第 5 回,宝玉在秦氏的卧房中午休,梦游“太虚幻境”,到“孽海情天”的“薄命司”中,
先将“又副册” 厨门打开,看到其中两幅画和字,不解;开“副册”厨门,看见画着桂花、
池沼,还有字,还是不解;再去取“正册”来看,未及看完,就被仙姑带去游玩。
B.第 6 回,王成的祖上与王熙凤的祖父连了宗认作侄儿,此事只有王夫人及凤姐之父知晓。
王成的亲家母刘姥姥见女儿女婿过得萧条,便有心去认这门亲,但因从未见过王夫人,只得
带着外孙板儿去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通过周瑞家的才见到王夫人,王夫人送她二十两银子,
她给了周瑞家的一两银子,以示答谢。
C.第 7 回,宁府的焦大从小跟着宁公贾演出兵打仗,因对宁公有救命之恩,府中上下人等对
他倒也另眼相看。焦大喝醉了酒,就无人不骂,把宁府内见不得人的事儿也抖落出来。贾蓉
忍无可忍,令人将他捆了,众小厮用土和马粪塞了焦大的嘴。
D.第 8 回,宝玉从梨香院回到自己的住处,晴雯告诉他,他在宁府叫人特意送过来给她的豆
腐皮包子,因她才吃了饭就搁在那里,后来被李嬷嬷拿走了,说是给孙子吃;宝玉问起早起
2 / 20
沏的枫露茶,得知被李嬷嬷喝了,大为生气,打算把这个乳母撵出去,在袭人的劝解下,方
才作罢。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
礼风光。
B.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后来宝玉
把这串念珠送给了湘云.
C.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D.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
作一首,深感遗憾。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殁,凤
姐说 “宝玉,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B.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她常暗暗流泪,身
体也更加病弱。
C. 袭人决定让家里人给她赎身,于是便借赎身一事好好地规劝宝玉。她要求宝玉:不管你
真喜欢读书还是假喜欢读书,我都希望你至少在老爷和别人跟前摆出个喜欢读书的模样
来……宝玉很想留住袭人,但他无法听从袭人的规劝。
D. 李嬷嬷输了牌心情不好,到宝玉房内看到袭人躺在炕上, 见她来也不理一理,就骂袭人
“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宝玉赶过去也不好怎样,幸得凤姐路过劝走李
嬷嬷。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一日夜间做梦,梦到秦可卿从外走来称熙凤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向她拜托心愿。
秦可卿说贾家显赫已经过了一百多年,倘若一天衰败,必然树倒猢狲散,但可以在荣时筹画
下将来衰时的世业, 亦算常保永全了。
B. 凤姐生日那天一大早,宝玉便穿着素服偷偷到城郊供奉着洛神的水仙庵,焚香祭奠死去
的秦钟。
C.贾政生辰日,元春进封,正是宁府的双喜临门日。元春进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让宁荣两府上下里外欣然踊跃,言笑鼎沸不绝。
D.元妃省亲,让众姐妹各选一匾一诗。宝玉独占四首,宝玉做了三首,黛玉见他只少“杏帘
在望”一首,让宝玉抄袭,元妃看了喜之不尽。因此把山庄名改成“稻香村”。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黛玉来看宝玉,晴雯不给开门,又看到宝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心中不忿回家依栏闷坐,二
更方睡。
B.一日午后,宝玉看到蔷薇架下芳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之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
思女孩。宝玉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3 / 20
C.探春托宝玉在外买一些新奇又不俗气的小玩意儿。她主动提出要给宝玉作鞋作为回报,但
宝玉怕赵姨娘抱怨就拒绝了。
D. 凤姐给黛玉等送暹罗国进贡的茶叶,取笑说黛玉给她家作媳妇,黛玉骂她贫嘴贱舌讨人
嫌。
7.下列各项中叙述有误的一项( )
A. 由于元妃送来灯谜,大家在贾母处猜谜,贾政看到大家所作的谜语分别是爆竹算盘风筝
海灯等,心中有不详的预感,尤其是黛玉的一首七律更不像是福寿之人所作。
B.一次贾芸到怡红院,恰好遇见小红,这丫头年纪不大,却很有心计,总想在宝玉面前现
弄。一次有幸为宝玉倒茶,心里有些想头,却被秋纹碧痕骂了一顿,好强的心灰了一半。夜
中竟梦了一夜贾芸。
C.元妃回宫后,把那天省亲的题咏成册,命人在大观园中磨石镌刻,元妃因怕大观园寥落,
竟命令宝玉与诸姐妹搬进去居住。宝玉从此每天与姐妹们一起读书写字下棋,心满意足。
D.贾母率众人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张道士趁机为宝玉作媒。第二天,宝、黛为这事闹别扭,
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大妹妹”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很有男儿气概。她心无城府,曾在大家对长得像林黛玉
的戏子“笑而不言”时脱口而出“是像林姐姐的样儿”。
B.贾琏和鲍二家的偷情被凤姐逮了个正着。凤姐醋意大发,先拿平儿出气,并抓住鲍二家
的厮打。贾琏大怒,拿着剑追杀凤姐,被贾母喝住。当晚,贾母留凤姐在她那儿过夜,而平
儿也被带到怡红院,并留在那里过夜。
C. 薛蟠因看柳湘莲风流倜傥,便想勾引他,不料,柳湘莲心里觉得受了侮辱。他把薛蟠约
到北门外桥上见面,然后趁四周无人之际把薛蟠打得衣衫零碎,面目肿破。
D.秋夜漫长,黛玉心有所感,拟《春江花月夜》而作了一首诗,名曰《秋窗风雨夕》。刚刚
搁笔,宝玉披蓑戴笠来看望她,黛玉笑他这身打扮像个渔翁。
(二)文本精读(8 分)
阅读《红楼梦》中的选段,完成 10-11 题。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
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去。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
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
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
年蠲(通“涓”,清洁)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
4 / 20
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
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
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
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
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
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瓣爮斝”三个隶字,
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
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
镌着“点犀 ”。妙玉斟了一 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
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
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
个大海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得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
得了。”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
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
玉、宝玉都笑了。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
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
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
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
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
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
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
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
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
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使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
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
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
拿来递与宝玉。
5 / 20
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
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
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
丫头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
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第四十一回节选)
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选文写贾母一行到栊翠庵品茶,妙玉“忙接了进去”,“笑往里让”,“忙去烹了茶来”,用
成窑的茶杯沏上老君眉捧上,可以看出妙玉是一个热情周到的人。
B.本回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带着一双透视的眼睛,透视了贵族之家的恣意豪华、虚荣
享乐,见证了荣国府的由盛而衰。
C.选文布局巧妙,照应、过渡自然流畅,通过描写妙玉迎客、给贾母捧茶、耳房品茶等情
节,把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场面表现得跌宕起伏。
D.选文中妙玉说黛玉是“大俗人”,一向性情孤傲的黛玉默不作声,吃完茶约着宝钗离去,
表现了黛玉的世故。
10.选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塑造妙玉这一形象,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6 分)
(三)选段赏析(6 分)
阅读《红楼梦》中的选段,完成 13 题。
可卿出殡
一夜中灯明火彩,客送官迎,那百般热闹,自不用说的。至天明,吉时已到,
一般六十四名青衣请灵,前面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
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一应
执事陈设,皆系现赶着新做出来的,一色光艳夺目。宝珠自行未嫁女之礼外,摔
丧驾灵,十分哀苦。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
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
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
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
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
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
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
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
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
摆三四里远。··
6 / 20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第十四回节选)
11.写秦氏丧事,“将大家丧事详细剔画,如见其气概,如闻其声音”(庚辰本脂批)。作者着
意采用了铺陈手法,详尽描写了大量的丧仪安排和细节,请结合文本作分析,不少于 200 字。
二.戏剧阅读(9 分)
阅读《雷雨》中的选段,完成 12-13 题
周 萍
周 冲(同时)爸。
周 冲 客走了?
周朴园 (点头,转向蘩漪)你怎么今天下楼来了,完全好了么?
蘩 漪 病原来不很重——回来身体好么?
周朴园 还好。——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冲儿,你看你母亲的
气色比以前怎么样?
周 冲 母亲原来就没有什么病。
周朴园 (不喜欢儿子们这样答复老人家的话,沉重地,眼翻上来)谁告诉你的?我
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坐在沙发上)
蘩 漪 (怕他又来教训)朴园,你的样子像有点瘦了似的。——矿上的罢工究竟
怎么样?
周朴园 昨天早上已经复工,不成问题。
周 冲 爸爸,怎么鲁大海还在这儿等着要见您呢?
周朴园 谁是鲁大海?
周 冲 鲁贵的儿子。前年荐进去,这次当代表的。
周朴园 这个人!我想这个人有背景,厂方已经把他开除了。
周 冲 开除!爸爸,这个人脑筋很清楚,我方才跟这个人谈了一回。代表罢工的
工人并不见得就该开除。
周朴园 哼,现在一般青年人,跟工人谈谈,说两三句不关痛痒、同情的话,像
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周 冲 我以为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努力,我们应当同情的。并且我们这样享福,
同他们争饭吃,是不对的。这不是时髦不时髦的事。
周朴园 (眼翻上来)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
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想
要彻底的多!
周 冲 (被压制下去,然而)爸,我听说矿上对于这次受伤的工人不给一点抚恤
金。
周朴园 (头扬起来)我认为你这次说话说得太多了。(向蘩漪)这两年他学得很像
你了。(看钟)十分钟后我还有一个客来,嗯,你们关于自己有什么话说
么?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周 冲 (犹豫地)爸爸。
7 / 20
周朴园 (知道他又有新花样)嗯,你?
周 冲 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周朴园 什么?
周 冲 (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周朴园 哦。
周 冲 (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四 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四 凤 (看蘩漪,不说话)
蘩 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蘩 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 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 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
好的。
(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 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 漪 (忽然) 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
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8 / 20
蘩 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
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 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
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蘩 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
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
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半晌。
周朴园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 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周 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 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12.周朴园为什么认为蘩漪有病,一定要为她治病?(4 分)
13.品读关于蘩漪的舞台说明,说说她的心理变化过程。(5 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42 分)
(一)选择题(10 分,每小题 2 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则思知足..以自戒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⑤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⑥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⑦不任区区..向往之至⑧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⑨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属于同一类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9 / 20
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②必固.其根本 ③不念居安.思危 ④则思知止以安.人 ⑤以
膏泽..斯民 ⑥辇.来于秦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⑧廊腰.缦回⑨貌.恭而不心服
A. ①⑥/②④⑤/③/⑧/⑦/⑨ B.①⑦/②④/③/⑤/ ⑥⑧/⑨
C.①⑤/②④/③/ ⑥⑧⑨/⑦ D.①⑤/②⑦/④/③⑨/ ⑥⑧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役聪明之.耳目
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C. 欲流之远者. 信者.效其忠
D.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7.下列对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今具道所以.. ②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③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④度.义而后动
⑤冀君实或见.恕也⑥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A.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⑤⑥不同 B.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⑤⑥不同
C.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⑤⑥不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⑤⑥不同
18.下列对各组句子句式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②秦人不暇自哀 ③赵尝五战于秦 ④灭六国者六国
也⑤终必不蒙见察 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⑦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A.①/②⑦/④⑥/③⑤ B. ①③/②/④⑥⑦/⑤
C. ①/②④/③⑤/⑥/⑦ D. ①③/②⑤/④⑥/⑦
(二)课内重要句子翻译(12 分,每小题 3 分)
19.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20.受命于人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 ,不为侵官。
2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2.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三)名篇名句默写(20 分,每小题 1 分)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
句子是:“ ”,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
的句子是“ ”。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
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 , ”,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
10 / 20
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3)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
“ ”;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 ”。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
“ , ”。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 , ”指出古代很多帝王守江
山难的原因。
(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到,盘庚迁都之时,虽然“ ”,且“ ”,
但他并不是因为有人抱怨、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7)《答司马谏议书》作者说自己变法之前就预料到会招致的后果的句子: ,
(8)《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论根
据是“ ”,根本目的是“ ”,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
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9)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拒谏”
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 , ,
(10)《阿房宫赋》中,描写宫殿、楼阁依地形而建,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的句子
是: , 。
(11)《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梳理发髻的情景的句子
是: , 。
(12)《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夸张、衬托的手法,“ , ”,从渭
河水面上漂浮物的角度,极言宫女之多。
(13)《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钉头之多的句子
是: , 。
(14)《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屋瓦之多的句子
是: , 。
(15)《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栏杆之多的句子
是: , 。
(16)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频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苏洵用精妙的比喻“______ ____,____ ______”,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
赂秦行为。
(18)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但
他们的子孙对得来的土地却不太珍惜。
(19)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苏洵对赵国开始的战略是很赞赏的,最初赵国曾与秦国交战五次,战绩是
“______________”,但非常可惜的是“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9 分)
11 / 20
(甲)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
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
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
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
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
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
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
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
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
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
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普、
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
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借慧少年。久之,以
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
(乙)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
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①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
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
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
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
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明-张溥《宋史论》节选)
【注】①二帝三王: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
2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
乐生之心
B.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
乐生之心
C.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
乐生之心
D.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
乐生之心
2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古代人的称谓一般有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官名等,称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
般用于称呼平辈或尊辈。
12 / 20
B. “忧”指父母的丧事,“母忧”是指母亲去世,也可称为“外艰”,古代官员在位期间
父母去世,要回乡为父母守孝。
C. “熙宁”,宋神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每位皇帝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
如唐玄宗年号有天宝、开元等。
D. “三司”,古代三种官职的合称。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专掌国家财赋,
都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王安石思维敏捷,志向远大。他年少时喜欢读书,写文章下笔如飞,文章写成后精妙无
比,让人叹服;成年后议论高奇,做事果敢无畏,有改变社会风气的远大志向。
B.王安石能说会道,颇有见解。他认为经术学问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世上俗人都以为
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的原因,是后世所谓“大儒”,大都是才能平庸之人罢了。
C.乙文有论述文特点但同样有历史事件的记叙。如韩琦曾委婉地指出王安石不可担任宰相,
神宗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明代张溥认为这是宋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的不幸。
D.甲乙两文写作方法有异。甲文主要叙述人物言行,乙文主要引用朱熹的评价,朱熹肯定
王安石的文章、品行、才干,而否定他变法中以及用人中造成恶果的某些做法。
2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9 月 8 日,武汉大学举行本科生开学典礼。一名未被选中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的学生自行上台希望展示自己准备好的演讲,工作人员及时对该生进行了劝离。
当晚,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的声明中表示“敢于展现自我体现了武大青年可贵
的勇气,但再强烈的个人意愿也不应随意打破公共秩序的边界。”此事引起不少
网友的质疑:“机会不是这样争取的,还是要遵守规则”;“金子总会发光,急
于表现自己反而让人讨厌”。也有网友表示可以理解,“该同学有勇气打破常规
是难能可贵的,校方应该让他发言”。武大校刊也开辟专栏对此事进行讨论。
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武大新生的身份,向武大校刊“争鸣”专
栏投稿,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
一篇不少于 800 字议论文。
(同学们请注意:写作内容满分 55 分,书写满分 5 分,书写工整得 5 分,字迹
潦草 3 分以下,涂改 1 处扣 1 分,直至扣完)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 D 解析:不是投奔亲戚,是送宝钗进京待选;薛蟠起初不愿意住在贾府,因
母亲执意在此,贾家又殷勤相留才住下的。)
2.B 解析:B.王夫人嫁入贾家之前曾与之见过面;刘姥姥到贾府未曾见到王夫
人,只见到王熙凤;周瑞家的没要那一两银子。
3.B 解析:本来要送给黛玉,但黛玉说是臭男人的东西,不要)
4.C 解析:袭人没有决定让家人给她赎身;为了留住袭人,宝玉表示听从袭人
的规劝。
13 / 20
5.B 解析:祭奠投井自杀的金钏儿。
6.B 龄官划蔷
7. A 解析: 项黛玉改为宝钗。
8. B 解析:平儿在李纨处过了一宿
9.C 解析 A 项,妙玉的“热情周到”并非对所有人。B 项,“由盛而衰”错,
是见证了荣国府的鼎盛。D 项,黛玉“世故”错。
10. 答案: ①环境对比,栊翠庵花木繁盛,比别处好看;②妙玉对不同人物的
态度的对比,对待贾母与刘姥姥的不同,对待贾母与宝钗、黛玉的不同;③妙玉
与黛玉对比,“黛玉知他天性怪僻”,性情怪僻的黛玉衬托出性情绝怪的妙玉;④
妙玉与宝玉对比,妙玉不能一视同仁,宝玉能做到世法平等。
11. 答案:丧仪安排奢华,丧礼风光无限:所用物品皆是现赶着新做出来的,一色
光艳夺目,显现了贾府的奢华。大殡声势浩荡: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
一般从北而至.借秦可卿的丧事写出了贾府在整个朝廷的地位,以及贾府与朝中
各大官员的微妙关系,铭旌上书写的文字显现了其地位。来送丧的不可枚数,堂客
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顶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馀十乘.前后剪
裁得当,写出了一个贵族大家盛时的境况。
12. 答案: ①蘩漪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这与周朴园维持的封建家庭伦理秩
序格格不入。②为了逼其就范,周朴园给蘩漪安上神经不正常的病症,要对家庭内
的叛逆者进行压制和教化。
13. 答案:舞台说明揭示了蘩漪痛苦、反抗、无奈的复杂的内心变化过程。蘩漪
被逼喝药,内心痛苦至极,但她仍然“顺忍”地消极反抗,“声颤”“恳求”显示她
不愿屈从于丈夫而做出的努力,在周朴园“怒视”的逼迫之下,内心的桀骜不驯使
她表现得很激烈,但最终,面对周朴园叫周萍下跪,她强忍屈辱,无奈地“一气喝
下”。
14.答案:D
15.答案 C
16.答案 B 解析 B 项,连词,表目的,来。A 取独,助词/的,结构助词。C
项,项,语气词,引出原因、解释等,可不译/代词,与“信”组成名词性短语。
D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目的。
17.答案:C.解析:第一个所以表原因,第二个所以表凭借;第一个度是名词,
意思是计划,第二个度是动词,意思是考虑。第一个见意思是我,第二个见意思
是发现。
18. 答案:B
19.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
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
20. 我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
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
21. 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
道它去到什么地方。
22. 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
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23.(1).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2)简能而任之 择
善而从之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4)有
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5)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6)胥怨者民也 非
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7)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8)举先王之政 以
兴利除弊(9)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10)各抱地势,钩心斗角(11)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12)渭流涨腻,弃脂水也(1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
粟粒(1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1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16)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18)暴霜露,斩荆棘(19)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0)二败而三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三、课外文言文
24.D.译文:而王安石竟迫不及待地将财物货利、征战作为国家首要的事务,任
用凶邪小人,排挤忠良正直之士,狂躁冒进,致使天下的人,忧愁不安而丧失了
安居乐业的平和心态。【解析】(1)根据句意断句。“先务”的意思是首要的
事务,“引用凶邪”属于动宾短语,所以应在“务”和“引”之间断开,排除
AC;“使天下之人”,意思是致使天下的人,属于动宾短语,所以应在“使”前
断开,排除 B.
14 / 20
25. B.“外艰”指父亲去世。“母忧”可称为“内艰”。
26.C 解析: “韩琦曾委婉地指出王安石不可担任宰相”有误,从“安石为翰
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句可知,不是“委婉”指出,而是“直接”
指出。
27.(1)引:辞职,引退;洎:等到;凡:总共。译文:过了很久,(王安石)
因为旱灾而辞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
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2)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未考
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疆:疆域,边疆;其:难道,表反问;一旦:万一;固定句式“以……为……”:
把……当做…….译文:国家的依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把上天
赐予的幸运作为常态,而没有万一出现祸患的忧虑吗?
参考译文:(甲)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写文章时下笔如飞,
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
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用雄辩和旁征博引来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
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皇帝上万言
书,认为:“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
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
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依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把上天赐予
的幸运作为常态,而没有万一出现祸患的忧虑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
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
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
还会认为这是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事,他所安排的,
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
不久(王安石)当值集贤院,因母亲去世离任,一直到英宗朝结束,朝廷多次
征召他都不肯起复任职。
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
了解爱卿你的才能,以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得政务世事王安石回答说:“经
术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只是后来很多所谓'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平
庸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罢了。”皇上问:“既然这样
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
是现在最急需的了。”皇上认为是对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他
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起负责。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
保马、方田等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派遣提举官四十余人,分派颁布
执行新法。
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
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
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
小聪明的年轻人。过了很久,(王安石)因为旱灾而辞职(引退),等到再担任
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
八年。
参考译文(乙)
史作者评论:朱熹曾评论王安石“以文章、节操品行享誉一世,更突出的是以
崇尚道德、经世济民为己任。承蒙宋神宗恩遇,官至宰相位,世人才有机会得以
景仰他的才干作为,本来社会或许可以重新出现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
(武)王时期的那种强盛。而王安石竟迫不及待地将财物货利、征战作为国家首
要的事务,任用凶邪小人,排挤忠良正直之士,狂躁冒进,致使天下的人,忧愁
不安而丧失了安居乐业的平和心态。最终导致众多奸邪小人相继为虐,贻害社会
(毒害流传天下),到了崇宁、宣和年间,祸乱达到了极点。“这种观点是社会
共识。当时宋神宗打算任命宰相时,问过韩琦:“王安石怎么样?”韩琦回答说:
“安石当翰林学士则才学有余,而担任宰相身处辅弼的地位则不可。”神宗没有
听取这个意见,还是用王安石为相。悲哀啊!这虽然是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
本人的不幸呀。
四、写作
【基本立意】
15 / 20
核心角度:从评价学生行为的角度进行立意。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立意:
①对该生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可以从渴望展示才能、释放才能、有勇气打破常
规等角度立意。
②对该生行为作出否定的评价,可以从学生没有规则意识、没有大局意识、每个
人都应遵守公共秩序等角度立意;
③从思辨角度立意,可以从勇气固然可嘉,但是“打破规则”则是不可取的等角
度立意。
次要角度:从评价校方回应的角度进行立意。
偏题角度:如写“言论自由”、“多一点人文关怀”等,或者写成了“规则”或
“勇气”的话题作文。
【写作要求】
同时,作为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本文在写作时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写作时要表明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任务二:“以武大新生的身份”,写作时要明确写作身份,点明自己武大新生的
身份。
任务三:“向武大校刊“争鸣”专栏投稿”,明确规定了写作语境和写作目的,
同时暗示了写作对象,作为校刊上的文章,写作对象应为武大本校学生。
任务四:“表明你的态度”,写作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要鲜明。
任务五:“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写作时要表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任
务六:“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写作时要针对武大学生提出希望和建议。
【佳作欣赏】
1.
勇气与规则并行,意气与风度齐驱
——致武汉大学“争鸣”
近日,一则新生企图自行上台演讲未果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同样作
为武汉大学的新生,我对这样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并不认同,纵使有一腔勇气,
损害了集体利益,岂不得不偿失?
对此,我想说:勇气与规则并行,意气与风度齐驱。让我们携手做一个有
风度的武大人。
校园并非一个人的天下,展现自我的勇气固然重要,但遵守规则,维护公
共秩序,才是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康德曾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
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试问,这种没有提前沟通、自作主张的行为是否
打乱了会场的秩序?如果打破了公共秩序的边界,受到损害的是上千人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观点还会被他人接受吗?你认真准备演讲的用心,还会被他
人认可吗?我想说,唯有维护公共秩序,唯有让你的品行而非仅仅是你的演讲内
容深入人心,你金子般的光芒才能在校园闪耀。
倘若这样的行为被进一步放大,在美丽的武大校园,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
一个社会:一个人人满腔热血、却无规则可言的社会。这像极了今日的香港,年
轻人固然有追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的勇气,却无视法理规则,肆意上街游行、
破坏社会,其结果反倒是香港经济遭受十年来最大下滑,百姓怨声载道。这样的
结果,你们想看到吗?
回看我们的社会,倘若人们能心怀勇气的同时也能遵守规则,满腔意气的
同时也能风度翩翩,他们发的光,也终究被人们看到。是央视主播刘欣,一腔消
除外界误解的勇气、一身温文尔雅的风度,冷静地讲道理、阐事实,消除“中美”
认知误区;是大学生村官群体,纵使满怀少年意气,也遵守乡村自然发展的规则,
他们静下心来科学策划,创造了中国大地上一个个脱贫奇迹。陈独秀曾说:“青
年之于社会,当如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唯有以勇气与规则并行,唯有用意
气与风度齐驱,我们才能肩负起建设未来的重任。
亲爱的武大人,我希望我们也能做到:
下一次,在急于表达观点之前,不妨先停下来,想一想是否扰乱了秩序;
16 / 20
下一次,在展现自我之前,不妨先检查一下自己,意气有了,风度呢?
勇气与规则并行,意气与风度齐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做一个优秀的武
大人。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评点】本文审题准确,思路清晰,首先明确表明态度:不认同这种有勇气但破
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而提出中心论点“勇气与规则并行,意气与风度齐驱”,
接着分三个段落谈对“勇气和规则”“意气与风度”的认识和思考,最后顺理成
章提出希望和建议。作者身份、读者对象、写作情境都比较明确,很好地完成了
任务。标题和结尾化用诗句,为文章添加了亮点。
2.
尊重公共秩序,再谈突破精神
开学典礼上,一位未被选中为新生代表的同学上台请求发言遭到劝离,引
起了校内及社会的热议。同为武大新生,我希望在校刊上对此事发表一些看法。
我认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员,我们应首先尊重公共秩序,再讨论对突破精神的
追求。 这位同学敢于展现自我的勇气固然可贵,但再强烈的个人意愿也不应随
意打破公共秩序的边界。想要在开学典礼上得到全校的瞩目,理应在事先的正规
竞选中与其它同学公平竞争,而不是另辟蹊径,欲跳过选拔流程直接上台演讲。
若此举得到允许,不仅是对真正的学生发言代表和其他遵守规则的同学的不公平,
也给社会各界开了个不好的范例。如若此次“挺身而出”受到舆论认可,那么往
后类似活动学生蜂拥而上,各自备好一份演讲,既有的选拔秩序岂不形同虚设?
由此观之,这种为了个人意愿打破公共秩序的行为不应得到弘扬,只有在公共秩
序的统筹之下,个人自由的边界才可能不任意蔓延,互不冲撞地镶嵌在社会领域
内。
并非所有的“勇气”都值得鼓励,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创意、助推社会的
“打破常规”、而非一意孤行、以己中心的“破坏秩序”。需要明确的是,“打
破常规”与“破坏秩序”并不等同。“打破常规”意指突破旧有的思维窠臼、迸
发出新生的创意突破,其本身与公共秩序实际上并无冲突,甚至可有利于社会秩
序的建构。而“破坏规则”不然,其目的局限于个人诉求的一亩三分地,仅仅是
违反规矩,而无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正如梁漱溟坚守孔孟之学,一反新文化运动
扬西弃中的文化潮涌,宣传儒家文化的新设想,此所谓打破常规,弘扬重光之任;
正如华为前瞻世界局势,一反私企市场主体商品的常规,布局研发“鸿蒙”,此
所谓打破常规,开阔企业格局。真正的“打破常规”,是谓不为物移的孤勇,是
谓敢为人先的创新,而非意图令规则为了个人意愿让步。
刘同在《向着光亮那方》里作出这样的比喻:“风筝是因为束缚,才能飞
得高。”作为武大光荣的一员,我们应对公共秩序与突破精神的关系有更辩证的
认识,在尊重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如哈工大大学生
自主研发卫星“紫丁香一号”,我们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实践创新;如广州十六
中的陈逸华质疑地铁一号线翻新,我们可以为公共设施的完善建言献策。诸此种
种,皆是秩序之内展现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
尊重公共秩序,再谈突破精神。“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秩序之内,
规则之内,我们的突破与表达才会有更清朗开阔的社会环境。
【评点】作为一篇考场高分作文,本文观点鲜明,论说辩证有力,语言准确丰富,
事例较充实。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应首先尊重公共秩序,再讨论对突破精神的追
求”。第一个分论点“……固然可贵,……再强烈也不应……”的句式,在让步
中鲜明表态。第二个分论段着力于厘清“打破常规”和“破坏秩序”,较有思辨
力。接着顺理成章提出对武大学生的希望建议,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3.
17 / 20
勇气虽可贵,规则价更高
今天,在我们武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生的戏剧性一幕,让我难以释怀。
该同学在事先没有安排的情况下,意图自行上台发表演讲,这种行为十分不妥。
我想借校刊“争鸣”专栏,表达个人的看法:遵守规则更为上策。
作为一名同级武大新生,参加这样一场盛大的开学典礼,我深知维持现场
秩序的不易。其巨大的总人数给管理员带来了负担及困难。维持好现场秩序将直
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意义重大,需要每个同学的配合。但很显然,这位同学
没有考虑这些因素,仅凭个人意愿便擅自上台。这样的行为不论是于大家还是于
他自己,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他扰乱了现场秩序。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很可能
造成现场混乱,甚至可能导致踩踏事件等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威胁到同学们的
生命安全。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维持秩序,才能保证开学典礼的
正常进行,从而保障大家的安全。
当然,这种敢于展现自我的行为是难能可贵的,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是,
正如学校官方微博中说,再强烈的个人意愿都不应打破规则。难道拥有勇气,就
可以随意违反规则吗?严苛的规则面前无个人意愿,规则的设立就是为了保证公
平、维持安定的环境。我相信,当时在座的新生不乏有勇气且想发言者,若是允
许这位同学发言,那下一位勇气可嘉的同学是否也该被允许?如果这样,每个同
学都不会再重视、遵守这个规则,久而久之,就再无规则可言,学校的管理也就
以失败告终。不遵守开学典礼规则可能未必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如果将其放大到
社会,后果或将难以想象。一个没有规则没有制度的社会必将杂乱无章。试想一
条没有“红灯行,绿灯停”的马路,将频频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
损失,这将多么可怕。因此,遵守规则实为重中之重。
该同学想争取机会表现自己,应该首先与校方进行沟通申请,了解规则和
情况后,按照规则流程,仔细说明意愿及理由,静候批准。若失败了就耐心等待
下一次机会,不懈地努力,相信学校不会埋没人才。遵守规则是实现个人意愿的
前提条件,更是必要条件。有勇气固然好,但更应该学会在规则范围内展现勇气。
勇气虽可贵,规矩价更高。作为一名新生,首要任务是了解熟悉规矩并严
格遵守规则,然后才是表现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青年。是金子总会发光,
偌大的武大校园,一定会有我们新生展现勇气和才华的机会。
【评点】本文观点明确,思想表达清楚,写作思路清晰,很好地完成了写
作任务。第一段交代事件,表明旗帜鲜明地表明个人的观点态度,并明确了写作
的语境和读者对象。第二段首先表明写作身份,二、三段指出这种行为的危害,
从危害开学典礼本身延伸到社会上不遵守规则的危害。第四段提出希望和建议,
并重申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第五段结尾,回扣材和中心观点,并再次点明写作身
份和读者对象。本文文从字顺,意脉连贯,在考场上属上乘之作。
4.
激荡青年声音,蹈行公共准则
我校一名新生在开学典礼时渴望自行上台演讲被劝阻。这一行为是在既定
程序之外的,更出乎大家的意料。是任由学生彰显个人风采,还是坚决蹈行规则
呢?依我看来,作为武大人,我们既要敢于向时代发出青年之声,更应学会蹈行
公共准则。
诚然,这是一个敢于发声的时代,我们这一代青年更是在“勇于表达、弘
扬个性”的思想潮流下浸润成长的,我校这名新生也的确是一位想积极表达、展
现自我的新时代青年。看如今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拥有麦克风,我们不再习惯做
默默无闻的追随者,而更愿意向公众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
恰如上海市“青年人大代表模拟会议”,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积极加入到为政府
献言建策的潮流中,又如香港暴乱之时微博的年轻力量“饭圈女孩”“帝吧网友”
自发创立祖国反黑站捍卫国家主权。勇于展现自我,不断锐意进取,和时代发展
同频共振,我们青年的确需要这样的勇气。
18 / 20
但更为可贵的是,在阵阵“弘扬个性”的波流中,我们应找到一片陆地,
构筑起坚实的公共准则。我校的开学典礼有众多尊贵来宾莅临,更有网络直播上
的万人关注。倘若不加分辨地让人人都自主发声,规则何在?秩序何在?恐怕这
样的典礼,最终也只会以混乱和无序收场罢了。我们的“麦克风”并不能时时处
处无限度地发声;蹈行公共准则才是参天大树之根本,万里长河之泉源。君不见,
当“张扬个性”的热浪吞噬青年的思想,裹挟青年的情绪,快手应用中少年不学
无术、违法犯罪的现象随处可见,一干人在网络上口诛笔伐,引起法律隐忧的情
况将愈发普遍。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学会在表达自我的同时蹈行规则,不
破坏规则的边界。
那么,作为武大学子的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发声,真正和时代相适应
呢?其实,这位新生可以将他的发言稿投递到校刊,抑或是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
心声,有更多合乎规则的途径供我们选择,在规则的限度内展现自我风采,又何
乐而不为呢?再者,我们武大校园也可多多增设平台供学生发声,在校刊中开辟
学生专栏,定期举办学生演讲活动亦不失为上佳选择。
唯有蹈行公共准则,武大才可真正激荡属于青年的声音,让武大的未来之
树更加葳蕤蓬勃、苍翠挺拔;唯有恪守公共准则,新时代青年才可真正驾驭属于
自己的航船,在时代的汪洋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评点】本文审题精准,写作任务落实到位,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
表达干净利落,富有张力。
5.
勇气诚可贵,规则价更高
近日,我们武大开学礼上一位新生欲自行上台发言被工作人员劝离的事件
引起热议。一部分人认为应该被制止,这是对规则的漠视;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允
许,这是争鸣的体现。作为一名武大的新生,我认为他的行为固然体现勇气,但
缺乏对于规则的尊重,实属不妥。
勇气诚可贵,思虑欠周全。从老庄道家学说诞生伊始,到“温良恭俭让”
的代代传承,再到今日“和而不同”的思想广泛为人接受,谦逊中庸就成为了我
们为人处事的思想脉络,温和隐忍也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基因。在这位同学身上
看到的敢于争取的奋发勇气,确实能够激励我们前行,但被劝离的命运早已注定。
校方重视典礼秩序,若许他一人上台,必将激起千层浪,恐有更多人渴望上台,
其中,必定不乏种种作秀的口和想红的心。更何况,从公平性上权衡,新生代表
发言需要竞选,如果未入选仍执意发言,势必破坏契约精神和公平竞争,所谓“不
患寡,而患不均”;从影响受众上分析,学校未审核该稿件,若他发表不正当言
论,而给予话语话筒的主体又恰是国内知名高校,恐产生难以控制的影响。因此,
尽管这位同学勇气可嘉,望争鸣于校,但在公众场合也应周全思虑,谨言慎行!
自由须有边界,规则仍需加持。纵有再强烈的个人意愿,一旦不顾规则,
罔顾秩序,便是渴求自由过了火。古人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今人有行,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蜕变正是为自由框界的最好佐证。缺乏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序
良俗的遵守,必将导致“层楼终究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的后果。且看香港
反修例事件,有些暴徒趁火打劫,丧心病狂,践踏祖国尊严,不仅自己身陷囹圄
为人所唾骂,更严重影响了香港的经济发展;且看有人以自己的名字给公路命名,
漠视规则,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最终私立的路牌被强拆。马克李维曾道:“规
则是自由最好的盾牌”,这些无不提醒着大学生们,自由宛若孙悟空,规则如同
紧箍咒。任你上天入海,总要有所敬畏!
空有勇气缀其表,不如胸中藏乾坤。我认为与其一腔孤勇临时发言,不如
沉潜静心积累,用正确手段赢得机会。塞涅尔曾言:“奴隶住进奢华居室,也终
为奴隶。”若不提升自己,这位同学终为勇气的盲从者。当然胸中藏乾坤也要勇
于表现自己,不要自蒙污浊,纪伯伦曾道“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第一次是
在本该进取时,却故作谦卑。”要学习鲁迅等有识之士,争鸣于世,无惧沉浮。
19 / 20
当然一时的失败低落也不要衍生成绝望,“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攒实力,有勇气,不气馁,终“鸣”世。
作为一名武大学子,我欣赏他的勇气,也希望他敬畏规则, “看似简单
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积累学习的路长且艰,必有“洒向千峰秋叶丹”的
毅力与豁达。打造内功,脚踏实地,努力争鸣于世,真鸣于时。
【评点】本文语言犀利,素材丰富,思路流畅,纵横捭阖。有明确的写作
对象,审慎的逻辑分析,也紧扣材料论述了自由与规则的辩证关系。立场鲜明环
环相扣,表述得体层层深入,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积累与灵动的思维,确为考场佳
作。
6.
让金子在秩序规则中发光
《争鸣专栏》的老师:
你们好!
我是一名武大的新生,对近日热议的新生擅自上台发言,我想发表一些个
人观点,还望笑纳!
儒家思想中,国不可一日无礼,可见,礼是一切社会规范和制度的表现。从
古至今,我们的社会一直追求规范有序,无论哪个朝代,讲规则,守规则都是个
人必备的素养。身为武大青年,身担国之重担,岂能不清楚不明白这种道理?纵
使作为金子,也要学会在秩序和规则中发光。
社会要在井然有序的规则下才能平稳运行。我们生活在当下,安全且幸福,
稳中有序,正是因为有社会规则的保障。我们深知排队打饭,不乱闯红灯,礼让
行人,这就是一种社会规则。假如失去了这种规则,小则我们个人利益受损,大
则社会不再平稳,人民生活没有保障。这位新生自行上台发言,就是对这样一种
社会规则进行了破坏,引发了场面混乱,也成为了为武大在外形象扣分的污点。
个人意愿不顺应秩序要求,终不会得以实现。林彪乃开国功臣,却在文革期
间勾结四人帮企图夺取国家政权后失败,客死他乡,臭名远扬。纵使我们有万般
能力,也要顺应社会的秩序,遵守社会的规则,它既是枷锁,也是我们前进的支
柱。只有遵守,才能让金子发出更迷人的光芒。这位新生的勇气和胆识让我很佩
服,不是谁都有勇气和能力面对台下那么多的观众,他既是金子,又何必急于这
一时的风头而哗众取宠呢?相信武大,是我们的伯乐,这匹千里马,一定会走
远!
我希望这位同学可以暂时收敛身上的锋芒,学校没有选择你,一定说明你身
上还有一些短板,克服了它们,你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屠呦呦 60 年坚守,才
戴上了诺贝尔奖的桂冠;于敏的潜心和热血,才弥补了原子弹领域的空白。我们
不要太过急于表现自己,而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更有实力!你可以虚心听发
言同学的演讲,自行上台实则也是对那位同学的一种不尊重,我们武大学生,是
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还会有更大的舞台!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金子也会在秩序规则中发光!
此致
敬礼!
一位武大新生
【评语】作为一篇高分作文,本文有以下优点:1.任务意识强。文章以书信的文
体,开篇就点明了自己武大新生的写作身份和写作目的,在结尾用一整段来写希
望与建议,很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2.结构清晰。文章以“金子也要在秩序规则
中发光”为总论点,开篇结合礼对社会规范的作用提出观点,接下来从规则的重
要性和个人意愿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最后再次重申总论点,思路清晰,论证
严密。
7.
在个人与公共的天平之上
20 / 20
日前,在我校新生开学典礼上,一位并非新生代表的同学希望上台发言而
遭劝离一事引发热议。尽管学校官博已作出回应,但对于同是武大新生的我而言,
我仍想对这位同学的行为浅表拙见。
私以为,这位渴望展现自我的同学采取这般方式未免有失妥当。与其罔顾
公共秩序而急于表达个人意愿,不如尝试在二者之间探索合理平衡点。
这位同学“不请自来”的行径,本质上暴露了其秩序意识的淡薄。古语有
云:“毋有规矩,不成方圆。”诚哉斯言。揆诸古今,放眼中外,小到家庭学校、
大到国家社会,无一不需要既成稳定的公共秩序加以规范和匡正。正如众多网友
所质疑的那样“机会不是这样争取的”,这位同学不仅践踏了武大的校规,更冲
撞了校园乃至社会公共秩序的底线,刺痛了眼下诸多国人脆弱敏感的秩序神经。
没有在公共规则的框架内而急于喷涌的表达诉求,无疑是浮躁而冒进的,又何以
遵循武大师长们“遵规守纪”的训诫呢?
以破坏公共秩序为代价以换取个人意愿的表达,对武大学子乃至社会各界
都是不良的示范效应。如果任由未被选为新生代表的同学随意上台发言,堂堂开
学典礼岂不变成了辩论会?设置新生代表的意义又怎不会湮没其中?如果这位
同学的表达冲动没有受到劝阻,那么“不守规则也可以表达自我”的潜意识便会
在每一个武大学子身上萌发。这既给日后我校校园建设带来窠臼,又对学生们观
念形成与人格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游行、集会的权利,但
人数、场所、目的必须报批,这意在昭示:在公共秩序下表达个人意愿,方为人
心所向。
究其根源,这位同学如此渴望自我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武汉大学在
发展学生个性、提供展示平台方面所不尽完善的地方。也许新生代表再多一个名
额,这位同学的表达欲望就可得到满足,也就不至于现今这种漠视公共秩序而希
望表达的情形发生。作为高校,理当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与更加丰富的机
遇,通过对公共秩序的进一步廓清以求一切思想的源泉活水在武大之中充分涌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愿你我同为武大人,皆能以清醒的认识在个人意
愿与公共秩序的天平上力求平衡,共为武大增光添彩!
愿武汉大学越办越好!
【评语】作为一篇高分作文,本文有以下优点:1.任务意识强。开篇就点明
了自己武大新生的写作身份和写作目的,结尾用二段分别对学校和学生提出希望
与建议,任务完成得很充分。2.分析深入透彻,论证有力。文章对该生的行为进
行了析本质、论影响的分析,论证上能灵活使用假设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
方法,使文章论证深入透彻。3.语言凝练,作为一篇议论文,该文用词精炼,“未
免失当”、“罔顾秩序”、“诚哉斯言”、“揆诸古今”等语言表达显得既有分
寸,又文雅简洁,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