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之
第一单元——叙述
知识链接——整本书介绍
本教材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
“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四个板块:阅读、话
题、思考与实践、链接。
阅读部分选取两篇小说,一篇精读,一篇略读。
每个单元一个话题,这些话题大体上囊括了小说的一些基本面,是各个单元的核
心要素和分类依据。每个单元所选择的小说文本都是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个话题的
作品。每个话题下面又分解出一些小话题,深入阐述该话题不同的方面。对话题的
阐释,以介绍文学常识为尺度,顺便勾画外国小说在某一方面的变化脉络。
在每一单元的后面,设置一些思路新颖、别具一格的思考题。这些题目是有关这
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的,甚至还有一些是由这篇小说所引申
出来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
链接部分列举了一些与该单元的作家作品相关的一些著作,这些著作一般版本较
为优良,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延伸阅读提供便利。有些单元的链接部分还附
有简短的评论资料,用于对正文进行补充或从侧面印证。
知识链接——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
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
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
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
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老人与海》获得
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
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写作
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
的影响。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
“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
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尝试着吃过蚯蚓、蜥
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击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
了腿,但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这时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才下令这样做,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司汤达打在地
上说胡话。决心下定,就奋力拼搏。据说,他是站着写作的。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
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倔强的海明威爬起
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著名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这位古巴老渔民在
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大几倍的马林鱼。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
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拼命抗击了三天三夜。最后马林鱼
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却是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他留下一句响
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知识链接——《桥边的老人》
《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桥边的老人》关注的
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
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
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知识链接——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小说样式。“意识流”本来是心理学术语,
最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
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中,所以称之为“意识流”。后
来,英国小说家梅·辛克莱把这个名词引进文学,她用“意识流”来称呼陶罗
赛·理查生等人写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一类小说。其突出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小
说的表达方式,采取直接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
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写,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
知识链接——伍尔芙和《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意识流小
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
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
幻觉和遐想。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
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
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
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
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突发对她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
“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她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芙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
家。她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
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
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
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
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
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1917年,夫妇俩
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
伍尔芙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入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
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
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
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
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知识链接——叙述
上帝俯瞰——全知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 不在,绝对控制,什么
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
苦思冥想。
凡人目光——有限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
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
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为了克服不同叙述人称各自的缺点,现代小说家摸索出了一种更巧妙的笔
法,比如在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时,并不采用全知视角,而是故意采用有限视
角——叙述者只对某个人物无所不知,而对其他人物却并不了解。
任务驱动
请阅读本单元两篇文章《桥边的老人》和《墙上的斑点》,
尝试梳理小说主要情节,并谈谈你初步阅读它们的感受。
提示:情节:《桥边的老人》虽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选材典型。小说首段
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将
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
定的象征意义。
《墙上的斑点》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
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
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
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散漫
无序的意识活动。具体地说,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
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2、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
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
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
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老伴以及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
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课堂探究
请从叙述的角度比较这两篇文章之间的异同。
同:(1)都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主要的叙述角度,都具有真实性、主观性
等特点。
(2)叙述腔调有一致性。叙述的背景都是战争,都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态度,
以及现实中有“迷惘”的一面。
异:(1)叙述的结构不一致。《桥边的老人》采用的结构是:“我”遇到老人,
并与他对话,到最后交待结局。而《墙上的斑点》则是蛛网式的结构。
(2)叙述整体风格不同。《桥边的老人》基本上是“显示”的腔调海明威让人物自
己对话,对他们的对话不作判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去想象说话人
当时的语气和举动,体现了海明威内敛深沉的特点。而《墙上的斑点》是典型的意识
流写作风格,即强调“内心真实”,人们内心深处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
说的内在精神”。而外在现实、故事发生的场所、社会背景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
情景或细节在意识中留下痕迹。此文展现了伍尔芙广识抒情又善变的特点。
总结提升
请尝试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
事》,从而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提示:小组成员内部合理分配好主人公“我”,狐狸和乌鸦都要有
人创作。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果都不能变,只是要把“我”的心理状态
描写出来。
原文: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狐狸馋涎欲滴,
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它眼珠一转说:“亲爱的乌鸦,您今天可真漂亮,不过
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
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腿就走,
边走边说:“没想到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听了急了,赶紧
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就掉了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提示:用全知角度写作,作者如同上帝一般对故事的角色了如指掌,能够将所有情
况都灵活地展现出来,叙事清晰。
版本一《我受骗了》: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
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
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
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
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
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
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
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
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
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
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
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
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
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
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
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
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
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
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
“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
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提示:运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写作,不能将所有角色的心理状况都描绘清楚,
但能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我”的真情实感。
1、小说首尾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提示:首段:①真实地描绘出了大敌将临、人们仓皇逃命的战时景象,②鲜明地勾画
出了这个满身尘土、疲惫不堪的孤老头的人物形象,③为小说创造出悲凉的气氛。
尾段:①交待故事的结局;②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③渲染氛围,烘托心境
(天色阴沉、乌云密布);④以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2、小说中倒数第二段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提示:①“木然”表现老人身心疲惫,陷入了绝望;“不再对着我讲了”,表现老人不再
期待“我”为他分忧。 ②“我在照看动物”一句反复出现,后句中的 “只是”二字意味深
长,交织着“怨”“冤”之情,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
3、小说中老人反复念叨自己的小动物,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提示:.①小动物是老人的精神寄托,这样写体现了老人博大的爱心与素朴美好的人性;
②弱小生命被战争摧残与扼杀,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
渴望。
4、海明威曾提出“冰山”创作原则:“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
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却能为读者感受到。” 试探究小说从哪些方面体
现了这一创作原则。
提示:①小说采用有限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
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充分发挥想像,挖掘小说的内涵。②小说选取的是一幅画面、
一段对话的微小格局,却表现了宏大的战争主题。例如《桥边的老人》结尾处,当
“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无力动身时,海明威这样写道:“那时我在照看动
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为什么不再是对我
讲了?或许是他不再期待“别人分担他的忧愁”;或许是他想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
年轻人的好意;或许是疲惫得连话都懒得说了;或许表明了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
了。老人最后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句只比前一句多一个“只是”,却意味深长。
这里面交织着一种“怨”与“冤”得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
一切?在这言简意深的话语中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使小说充满了力量。
5、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不超过8字
提示:形容思维多而杂乱。
6、文中第二段作者把那个斑点象成“钉子”、借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不超过32字
提示:人与人、思想与思想的接触与交流往往是很短暂、很偶然的。
7、文中第三段作者又觉得那个斑点“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借此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看法?不超过30字
提示:生命是神秘的,思想是不准确的,人类是无知的,生活有偶然性。
8、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A.这篇小说是纯正的意识流作品,小说注重表现发生在人头脑中的东西,即意识的流动。
B.这篇小说中的思维混乱,看得出作者精神上沉重的负担和心理上的压抑,作者于1942
年投水自杀的事实就证明了上述的判断。
C.伍尔关的这篇小说表现的是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的精神,这与现实
主义作家“关心人物,关心情节”的作品有很大的差异。
D.文中写到人生遗失的一些用过的东西和珠宝,旨在抒发作者“它们是花了多少心血节衣
缩食积蓄起来的啊”的感慨,批评了人们的奢侈和浪费。
E.本文线索清晰,借助空间的变化,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灵动多变的意识活动。
F.本文由墙上的斑点展开联翩的遥想,深邃的思想,人生的哲理,配上轻巧秀美诗意般
的文字,达到美与深度结合的至高境界。
提示:A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