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热点素材:年轻人开始立遗嘱,你怎么看?有分析,有时评,有作文!
最近,几则关于“立遗嘱”的话题频上热搜,引发大众探讨!
万万没想到,连 00 后都已经开始立遗嘱了?但这可真不是开玩笑。
就在前不久,据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0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近 4 年来,80、
90 后立遗嘱的人数翻了 6 倍,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
遗嘱人只有 17 周岁。
在生命的盛夏却“操心”叶落之事,这并非如众多网友所说的“闲的”,其意义也远不
止于“未雨绸缪”。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关于“生死”的话题吧,文末的一道作文题或许也能给你更多的
思考!
01
观念的转变与进步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似乎总是与死亡挂钩,因而不少人忌讳谈到这个话题。
但是,早在 2019 年,就有一位 25 岁的姑娘因为在生日当天立遗嘱而引发热议。
当时,网友的态度就各不相同:
有的认为,年轻人立遗嘱太早,“没有意义”,感觉“不吉利”;有的则认为,立不立遗
嘱是个人的自由,时代在变,立遗嘱年轻化很正常,“立遗嘱不吉利”的观念应当改变。
当然,也有有人吐槽,“不是自己不立遗嘱,而是真的没啥财产可以留下,所以没有必
要立遗嘱”。还有在参与话题讨论过程中,给出乐观的态度:永远把今天当作生命最后一天
活,这更有意义吧!
素材思考
“人们对于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观念也在逐渐在进步。”或许,订立遗嘱并非是对
死亡的畏惧,恰恰相反,年轻人开始用更加积极和理性的角度看待生与死,未尝不是一种
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当然,立遗嘱绝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跟风的事,它说到底也是一件
法律事务,不必对此过于焦虑或关注。
02
必修的“死亡教育”
古人言:死生亦大矣。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很少谈论死亡,从
而导致很多青少年对死亡缺乏最基本的敬畏,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缺乏应有的尊重,甚至
走上杀人或自杀的歧途。
曾经,一个关于“10 后小朋友谈死亡教育”的短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在接
受采访的所有孩子当中,90%的孩子表示从来没有谈论过死亡的话题,更遑论接受过“死
亡教育”。
“死亡教育”作为近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哲学科学结合发展的产物,旨在帮助人们正
确地面对死亡,一定程度上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
事实上,我们的生前“死亡教育”领域留有许多空白,仍处于起步阶段。
素材思考
中国传统社会中,常常以“仙逝”“作古”等多种其他表述方式委婉表达。如今,死亡
教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其本质就是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而青少
年时代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让死亡教育进入课堂,成为一门必修课很有必要。
03
百家观点
#25 岁姑娘生日当天立遗嘱#登上微博热搜,“年轻人该不该立遗嘱”这一话题引发网
友讨论。
观点 1
有人认为,年轻人立遗嘱太早,“没有意义”,也有人觉得这么做不吉利。
观点 2
有些网友则认为,立不立遗嘱是个人的自由,时代在变,立遗嘱年轻化很正常,“立遗
嘱不吉利”的观念应当改变。
观点 3
也有人吐槽,不是自己不立遗嘱,而是真的没啥财产可以留下,所以没有必要立遗嘱。
观点 4
不过,在参与话题讨论的一众网友中,也有人给出了非常乐观的态度,他们说:
“人们越来越愿意谈论生死”
不止于立遗嘱。当死亡的忌讳渐渐淡化,人们也开始接受其他与死亡有关的新观念。
“人们对于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观念也在逐渐在进步。”民政部 101 研究所原副所
长肖成龙认为,人们的生死观念变化,在死后遗体处理的殡葬形式中也有所体现。新中国
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殡葬改革:由保留遗体到火化,到现在向生态安葬演变。“我现
在期待,在民众生死观念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出现第三次变革,即遗体的资源利用。”
“在中国,生死往往不是个人的事,很多时候事关一个家庭。”在王云岭看来,目前
我国公民生死素养仍处于偏低的水平。2015 年,《经济学人》公布死亡质量指数排名,80
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地区排在第 6 位,中国大陆排第 71 位,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便是对于
临终关怀和死亡的关注。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顾晋提出,应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死亡教育。通过死亡教
育立法,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教材,到安宁疗护病房、重症监护室接触生命末端场景,
感受生命与死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反思生命意义、增强面对挫折处理能力,达到敬畏生
命的目的。
媒体观点:
年轻人立遗嘱是观念的进步
订立遗嘱并非是对死亡的畏惧,恰恰相反,年轻人开始用更加积极和理性的角度看待
生与死,未尝不是一种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
◎新文化报: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思考在那遥远的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这或许可以看做
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观念变迁。其实这种观念的改变也无所谓进步或退步,这只关乎一个人
的权利,人们有权决定他们的命运。这当然也不是安乐死,就像《一条》那篇报道提到的:
“尊严死不是安乐死,它没有积极主动的致死行为。它既不提前也不拖后死亡,而是让死
亡自然地来临。”
也许最终有一天,人们能够充分了解医学能力的有限,然后才会真正接受尊严死,甚
至是安乐死。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恐惧到坚强、从固执到宽容的过程。
当然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这应该出于每个人自己的意愿。
◎北京青年报:
从侧面说明,年轻人不再将立遗嘱作为“不吉利”的事情来对待。而是将其作为珍惜
当下,好好生活,规划未来的一种表达载体。而且,年轻人立遗嘱也说明其规则意识的提
升,愿意选择合法方法处置自己的财产。可以预测,随着时代发展,更多人会接受这种现
在看起来较为新潮前卫的行为方式。如在西方,一些富人就很早地立下遗嘱,还有人很早
就签订器官捐赠协议
时评导写
1、年轻人立遗嘱不是为了赶潮流
朱昌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 年 04 月 07 日 08 版)
据《新华每日电讯》日前报道:“今年刚满 18 周岁的大一新生小红(化名)来到中华
遗嘱库上海第二登记中心,为自己订立遗嘱,小红希望把存在银行卡里的 2 万多元留给自
己的一位朋友,她曾在小红最伤心难过时给予了支持和关爱。如今,像小红这样立遗嘱的
年轻人已有不少。”据中华遗嘱库近期发布的《2020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
的年轻人开始订立遗嘱,2017 年,有 55 位 90 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截至 2020
年年底,这一群体人数合计已达 553 人。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似乎总是与死亡挂钩,因而不少人忌讳谈到这个话题。但事实上
并非如此。遗嘱的本质是依据法律规定的方式,对个人身后财产或其他事务作出提前规划。
随着这一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一些年轻人加入立遗嘱的群体,并不太让人意外。这
可能与年轻人的观念更开放、能够更理性看待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关。同时,也不排
除是为了求一份心理安慰。但是,年轻人立遗嘱行为的兴起,并非是一件赶潮流的“浪漫”
之事,而是对于现实所作出的反应。
比如,有专业人士指出:“2020 年比 2019 年立遗嘱的年轻人增长了 2 倍多,该数据暴
涨,应与 2020 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关系。”一些年轻人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
力,疫情暴露的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的事情。
年轻人立遗嘱,也与现在年轻人财产的增多有关系。据统计:目前立遗嘱的 90 后中,
80%拥有独立住房。在这部分人中,其父母买房挂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多见,还有些父
母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发生意外财产丢失”,一些年轻
人就不得不提前立遗嘱。过去,说到保留财产,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但随着城市化的推
进,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很早就拥有自己的房产,年轻人个人财产的保护也会变得更
重要。
此外,当下年轻人独立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也提高了立遗嘱的动力。统计显示:与
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 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
出的特征。比如,社交账号、游戏账号都是 90 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还包括证券
基金等。换言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现代年轻人对虚拟财产有了更多重视。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的遗嘱普及率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如上述白皮书
显示:立遗嘱比例不足 5%。这背后其实有着诸多因素的限制。如不少人对于遗嘱的看法还
存在偏见,这需要相关观念的普及。而且,相关机构对年轻人立遗嘱的收费是不低的,这
很可能让一部分人“有心无力”。
立遗嘱绝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跟风的事,它说到底是一件法律事务。在现实中,也时常
出现遗嘱纠纷案件。这方面的风险意识,无疑需要得到尽快普及。立遗嘱虽然不应该是一
件沉重的事情,却绝对应该严肃看待。更多年轻人愿意立遗嘱,能提前“谋划”未来,更
多思考对于他人的“责任”,这是好事。但是,要让这件“好事”有好的结果,相应的公共
服务、政策法规都需要与时俱进,为更多愿意立遗嘱的年轻人提供方便,也让立遗嘱本身
变得更规范。
2、53 位 90 后立遗嘱:以死观生,敬畏生命
来源:红网作者:王昭馨 编辑:化定兴 2021-04-07 15:50:53
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 2020 年底,已有 553 位 90 后订立了遗嘱,不少
年轻人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有的 90 后遗嘱不仅涉及房产和存款,还有 QQ、微
信等“虚拟财产”。中华遗嘱库上线的“微信遗嘱”小程序,去年共收到将近 7 万份“微信
遗嘱”。从 90 后立遗嘱分配的财产内容来看,处理银行存款的需求超过八成,涉及房产的
超过七成。
《白皮书》数据显示,随着人们遗嘱观念的变化,遗嘱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多
年轻人已经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80 后、90 后立遗嘱 4 年间翻近 6 倍。可见,在当今
时代,遗嘱已经不是人们在风烛残年才肯提笔写下的寥寥几笔。它早已摆脱了立嘱人“命
不久矣”的陈旧观念,而摇身一变,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在壮年甚至青年时期就开始规划的
财产分配方式。
立遗嘱年轻化是生死观理性化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也就是说,
符合《民法典》相关规定的自然人在具备法律效力后的任何年龄,都有权利立遗嘱。从传
统观念中对“死亡”的避谈和顾忌,到现如今法律保障年轻人也可以任意选择时间处理离
世后遗留的个人财产,可以看出社会风气的进步。“死亡”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而是如
生病、变老一样必经的人生阶段。对待生死的理性化,将促使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个人将
来的遗产分配事务,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日后财产纠纷等问题出现的可能。
立遗嘱也表现了年轻群体对感情的负责。众所周知,遗嘱的分配与人际关系有着不可
分割的密切联系。疫情期间,中华遗嘱库小程序收到大量微信遗嘱。00 后大多留言给父母,
感恩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90 后选择留言给伴侣,表达对爱情的珍视,已婚家庭则选择给
自己的子女留言。尽管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遗嘱留言的对象有所差别,但都表达了当下阶段
对自己最重要的人的爱意。
近日,一位 18 岁女孩立遗嘱,选择将两万元留给她的朋友,是因为朋友在她最困难的
时候伸出援手,帮助她挺过难关。在立遗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清晰地探知自己的内心,
明确谁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而在预知死亡的余生中,这份确定能让人们将更多时间和
精力投入到所爱的人身上,使这段关系更加长久和美满。
哲学家桑塔亚那说:“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
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立遗嘱的 18 岁女孩也在采访中表示:“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
点,以后会更加认真地活着。”与其将生死看得悲观而落寞,不如走好起点与终点过程中的
路。立遗嘱不是迫近死亡的标志,更不代表着面向死亡而度日,而是一种以死观生,敬畏
生命的觉醒。它教会我们在死亡面前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在别离前珍惜生命中所爱的每个
人。
考场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江苏常州一位老师在化龙巷论坛上发布了一则题为《你的投票,决定我老爹的
生死》的帖子,引发了网友热议。网帖内容称,这位吴姓教师的父亲骑电动车摔倒后受重
伤,伤口化脓、颅内感染等问题让父亲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医生表示“一百万花下去也不
一定有用”。而吴老师的父亲则表示希望放弃治疗,并不会因此憎恨自己的儿子。吴老师因
此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故上网发帖求助。
此事一发,许多网友苛责吴老师,认为他不应当也无权用如此轻率的方式决定父亲的
生死。但是,笔者认为,吴老师此举充满了无奈与勇气,更体现了他身为人子和家中顶梁
柱的责任与担当,不应当成为网友苛责的对象。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下水作文
多一些换位,少一点苛责
父亲身受重伤,生死一线,治疗不见好转。面对父亲的生死,儿子在网上发帖让网友
帮助他投票抉择。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却真实发生了。于是,网上一片沸腾,苛
责与理解之声共存;深思熟虑之余,我认为:应多一些换位,少一点苛责。
首先,进行换位思考,吴老师发帖求助,只是渴望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回观原帖内容,吴老师陷入两难的境地,上网发帖求助。一是因为医生表示“一百万
花下去也不一定有用”,一是因为吴老师的父亲表示希望放弃治疗。吴老师只是一位老师,
也许还存在无力负担的原因。身为人子,情感深处,是一种无奈;身为家中顶梁柱,他有
责任与担当;尽孝与尽责,也许实在难选。不论如何决定,这个答案都是不完美的,都需
付上相应的代价。吴老师此举,是渴望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得到更多的力量去做决定,抑
或是想抱着最后的希望求得一个更加两全的办法。真诚感人,不应苛责。
其次,如能换位思考,当确实无法医治之时,放弃并不等于冷漠。
众所周知,即使是亲人也没有“权力”宣判患者的生死,更不要说让网民来决定了。
当然,在抢救已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背负更大的经济负担,亲人有“权利”放弃
救治。其实,如果一个病人的救治已没有意义,那么继续这种只是维持其生命基本体征的
所谓“救治”,不仅会让患者家属在经济上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病人本身也要承受巨大的
痛苦。若患者逝去,所有的心理压力还是要亲人来承担,在权衡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
之后,在换位思考之余,我绝不苛责。
最后,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在吴老师如此无力无奈之时,我们更不应充满戾气,只
顾苛责。
吴老师此举,艰难而痛苦,如果是患者为自己做决定,可能很多人都会选择平静地离
开,但是为至亲做决定,就有了一种责任,让人难以抉择。此时我们与其细究他是否有权
向网友征集投票、对待父亲的生死是否太过轻率,不如真诚地、设身处地地为他想想,给
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或者哪怕只是给出一些祝福,也要比这些严厉的苛责更有力量。
如果不能感同身受,就不要肆意地妄加指责。倘若我们“换位思考”,尽可能站在对方
的立场上看问题,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别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近很多,误会、矛
盾也会少很多。所以对于吴老师发帖之事,我们要多一些换位,少一些苛责;多一些帮助,
少一些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