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速递:大报时评之 立足长远,持续发展才是正道
目录:
1、共享充电宝:涨价屡上热搜,咋能更好“续航”?
2、“退役”电动车电池,去哪了?该去哪?
3、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4、生态环境保护绝不能“督察一阵风、躲过就轻松”
5、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
6、“虽然有苦,还是甜多”
共享充电宝:涨价屡上热搜,咋能更好“续航”?
原创 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
最近,与“共享充电宝涨价”有关的话题,屡上热搜,不少人感叹失去了“充电自由”。
对此,有媒体连发三问:涨价的“痛感”为何越来越强?谁在推动价格上涨?如何维护消
费者利益?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关心消费者切身利益,共享充电宝一时引发热议。
从诞生至今,围绕共享充电宝的讨论几乎从未中断过。在其发展之初,除了便利消费
者的优势外,新出现的共享充电宝,也面临着商业模式上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是否是通过
培养消费者习惯,在形成一定用户规模后,用涨价等方式盈利。其实,在共享经济领域,
关于此类商业模式的讨论一直都有,如今人们也自然将涨价原因归咎于此。
纵观共享充电宝的发展过程,存在着“吞金之争”现象。在早期,各大平台商家,为
抢占市场和用户,不惜一轮又一轮地重金投入,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投资方间的“吞金之
争”,而此时消费者享受的服务是免费的或低价的。目前阶段,市场格局渐次形成,投资方、
运营方开始回拢收益,“补涨”成为必然选项,这是平台与用户间的“吞金之争”。从市场
规律看,使用要付费,无可厚非;而消费者更关心定价标准、定价透明度、用户选择权和
服务质量。“充电又贵又慢”,肯定是人们无法接受的,这是价格之外的真关切,任谁都不
能回避。
涨价还是表象,是否合理仍需从行业发展和市场规律上来考量。不少人也认为,目前
的价格波动是一种市场调节行为。其实,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一直在变动,人们之所以对价
格敏感,是因为使用习惯已经养成,用得越频繁,感知波动就越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说,
涨价有一定“合理空间”,看待这个问题也要有“理性区间”。需要提醒的是,倘若在一段
时间内,涨幅过高、频次过多,甚至商家间串通操纵、价格欺诈,就有悖正常市场竞争规
律了。走过莽荒后只顾着收割,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毁“钱”途,损害整个行
业的健康发展。
一位专家说得好,“如果侵害了用户合法权益,忽视了用户体验和感受,以一种垄断心
态开展经营,任何商业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从“白菜价”到“吞金兽”,共享充电宝之
所以能赢得不少用户,而且人们还在讨论其价格问题,恰恰是因为它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份
缓解续航焦虑的踏实感。这是消费者给予的信任,也承载着人们想继续享受高品质服务的
期待。因此,在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消费者意愿、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正常的价格起
伏不会“吓”跑用户。共享充电宝如何在投入与收益、价格与服务上找到平衡,如何进一
步优化发展模式,现在只不过是行业发展的“中场”,而未来仍有待观察。
更重要的是,共享充电宝在共享的形式之下,潜藏着“充电”这一本质,那就是“时
长之战”。共享充电宝的生意,其实是关于时长的生意,用户借走的时间越长就越赚钱,谁
能让用户借走的时间越长就越赚钱。这当然不能降低充电效率,让某个用户多充一会来赚
钱,而应该通过提高技术、提升服务,让更多人选择使用。一个用户的使用延时,相较于
无数用户累加的使用频次及时长,孰赚孰赔,这笔账很容易算。广而言之,共享充电宝企
业瞄准的不应只是用户的使用时长,而是品牌发展的“生命时长”,只有把眼光放长远,牢
牢抓住用户、服务好客户,才能不断拓宽更多发展渠道,“充电”之外的世界更精彩。
说到底,共享充电宝,真诚服务消费者,给用户续航,也是给企业发展续航。
“退役”电动车电池,去哪了?该去哪?
原创 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
废旧电池有害,回收处理有讲究,是生活常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来说,道理大体相
似。
近来,有业内人士指出,到 2020 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 20 万吨,其中大
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20 万吨“退役”电池,折射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局面;
但倘若回收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带来安全隐患,就会贻害无穷。“退役”电池去了哪
里、应该去哪里,值得审慎思考。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新能源汽车炙手可热,“造车人”接踵而至,电池使
用消耗量不言而喻。可预见的是,电池数量与造车热度的相关性只会增强,甚至有人担心,
新能源汽车“爆发性增长”会带来“爆发式污染”。可见,新能源汽车数量增长态势之下,
不能只关心电池的续电量,更要关注电池的归宿处。
说起电池污染,有专家指出,1 块 20 克质量的手机电池,可使 1 平方公里土地污染 50
年左右。电动车电池容积更大,含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水解后
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威胁可想而知。回收处理电池,虽然也面临诸多技术、渠道、
环境等难题,但是科学管控、严管严控是必然选项。
“退役”电池,未必是“废品”,利用好了就是“宝藏”,这也是大量“退役”电池为
何会流入小作坊的原因。一般来说,电池含有不少有价金属,拆解电池、提取金属就成了
一门生意。然而,一些技术不过关、环境不适配、处理难达标的小作坊,只看短期不顾长
远,随意排放在拆解电池时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安全隐患重重。加之,粗放回收利
用,导致资源化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谁想回收都能回收、谁想拆解都能拆解的现象,
不能“一乱再乱”了。
有人说,“绿色出行”需要“绿色更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加快建设动
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科学、规范、有效、有序的回收利用体系,是管好电池流向、
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最大程度保护环境的治理之举。重要的是,要在回收利用的各环节织
密网络,如赋予每块电池可追溯的“身份证”、让运输的物流企业接受监管、给达标的回收
企业开“白名单”、把不达标的回收企业拉“黑名单”、研究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和再生利
用等。发展新能源汽车,本是环保之举,切莫引致“环保危机”,更需要以包括电池回收利
用在内的诸多配套办法,确保技术不断升级、标准日渐规范、市场更加有序,让电动车跑
得更稳。
其实,事物的发展往往带有系统性、全局性。人们不能只看重如何让汽车跑得更快,
而忽视了提供动力的电池该如何更好。这就像研发新药,不仅要看疗效也要关注副作用;
也像发展共享单车,既要发挥便利出行的作用,也要约束乱停乱放的任性。新领域新发展,
每个环节都要重视,每个环节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把短板补齐补好,发展才能更
加稳健。
新能源汽车的“尾气清洁”,是解决燃油汽车带来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替代方案。然而,
尚未妥善解决的电池污染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新难题。有人说,每一次解决老问题而引
致的新问题,都是“递弱代偿”。或许,这也提醒我们,鼓励新领域新行业新事物的发展,
不妨思虑再全一些、办法再多一些,让解决问题的方案跟得上、有效果。没有最好,只有
更好,这也是行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
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张 凡 人民日报评论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最近,一档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
中国》广受欢迎,成为现象级文化亮点,并带动“典籍热潮”,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人思想的宝藏,是先贤智慧的
结晶。但提起古籍,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导致部分典籍或高悬在象牙塔,或尘封
在藏书馆。如何让经典不再“高冷”?如何让今天的观众对古老的典籍产生共情?《典籍
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
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宋应
星与袁隆平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节目的创新演绎,
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其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让我
们直观了解一部部典籍的闪光故事、流转传承,它还将那些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
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
神和家国情怀,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
国概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的科学精神,再到讲述《史记》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正是这些闪耀的思想
光芒,让节目在声光电交织的宏大场面之外,更有着强大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精神内核。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上的一大亮
点。从《典籍里的中国》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到《国家宝藏》用故事化演绎的手法
讲述国宝文物背后的传奇;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舞蹈
节目《唐宫夜宴》用秀逸韵致的舞姿演绎大唐盛世的文化形象,这些节目无不是从优秀传
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用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表达方式与历史握手,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
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动于中国文化的弦歌不辍。推动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从优秀传统文化
的深处走来,让那些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
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如此强调赓续文脉香火?《典籍里的中国》的开场
白,或许可为答案,“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那些在血脉
和文脉中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影响着我们的思
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文化正是内在的密
码。迈步新征程,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不断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将更
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将更加昂扬。
生态环境保护绝不能“督察一阵风、躲过就轻松”
刘 毅 人民日报评论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咬住问题不放松,把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抓紧抓好
在调查核实基础上,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形成强烈震慑,用严格
的制度、严密的法治守护好绿水青山
春山如笑,花明柳媚,人们在生机盎然的春日里尽享绿水青山之美。党的十八大
以来,我国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
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创新持续深化和有力推行,一
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
保护督察组向有关省份的督察反馈显示,“督察整改还不到位”是一些地方的共同问题。例
如,某省一个海滨度假区在第一轮督察进驻结束后就“顶风而上”,违法抽取海砂围海造地,
甚至大面积填埋红树林;某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在水电站、探矿项目整改任务没有完成的情
况下就申请整改销号;某直辖市有关部门降低要求,在 27 家污水处理厂验收监测发现 7 家
出水超标的情况下,仍认定全部完成整改任务,等等。整改不“真改”等问题的存在提醒
我们,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整改不力的根源在哪里?主要还是一些地方、部门及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紧迫性、
重要性的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抱着“督察一阵风、躲过就轻松”的心理,解决突出
环境问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欠缺。这就导致环保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
的行动滞后,落实党和国家的部署打了折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
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主动。解决敷衍整
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问题,首要的是各地各部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使
之成为化解矛盾和难题、坚定信心和决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坚决扛起生
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咬住问题不放松,把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
大发展问题抓紧抓好。
制度是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整改任务就是军令状。不担当、不作为、
慢作为、整改不“真改”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偏离党
中央决策部署,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
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
终身追责。对于整改不力、弄虚作假问题,不能“下不为例”,也不能对干部搞假问责。应
在调查核实基础上,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形成强烈震慑,用严格的制度、
严密的法治守护好绿水青山。
整改不力、“纸面销号”等问题的出现,也暴露出一些地方的整改销号验收环节存
在管理漏洞。一方面,一些地方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是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及销号的责任主
体,上级部门对相关问题销号的核查,大多是根据报上来的资料。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整
改销号标准不够明确。敷衍应对、弄虚作假者因此有了可乘之机。这就需要上级部门在资
料核查之外,加强现场暗查暗访,利用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加强核查。同时,各地应进一
步明确整改验收销号的标准和办法。
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持之以恒把生态文
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推动形成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动真碰硬,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才能实现天更蓝、山更绿、
水更清的美丽中国。
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
彭 飞 人民日报评论
法律信仰的形成,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滋养和熏陶。真正管用而有效的法律,不只
写在纸上,更要写在人们心里
精心打造基层普法的坚实阵地,法治文化才有沉淀和传播的抓手,才能真正接地
气、润人心
在陕西咸阳,通过将法律知识、法治故事与社区秦腔表演、文艺演出等相结合,
法治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广西宁明,法院开设“大榕树”普法课堂,法官深入田间地头
讲解法律知识;在福建福州鼓楼区,检察机关开设的“云课堂”覆盖辖区全部学校,通过
一块块屏幕传播法治理念……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正在广袤的中国大
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而法律信仰的形成,离不开法治文化的
滋养和熏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法律和制度层面的“硬约束”
不断完善,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一“软环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不久前,《关于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印发,强调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的重要内容。此举将进一步培厚法治中国的文化土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筑牢法治根基。
此次印发的《意见》,既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又是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的有效途
径。历史经验表明,一些领域法治文化氛围不浓,既有法治实践不到位的原因,也是法治
文化建设薄弱的结果。比如,部分社会成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一些政府工作人
员依法行政能力不足,信关系不信法、信人情不信法、信闹不信法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
然存在……凡此种种提醒我们,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才能夯实法治观念、形
成法治氛围、提升法治素养,让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每一个公民的行为
准则和生活方式。由此而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制定出台这份《意见》,为社会主义法
治文化建设确定“时间表”“路线图”,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真正管用而有效的法律,不只写在纸上,更要写在人们心里。《意见》的一个重点
和亮点,就是特别强调基层普法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比如,
《意见》提出,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高质量法治宣传教
育基地;加强基层单位法治文化形象塑造,建设法治“微景观”;基本实现每个村(社区)
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等等。精心打造基层普法的坚实阵地,法治文化才有沉淀和传
播的抓手,才能真正接地气、润人心。
在一个有着 14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实现人人自觉尊法学
法守法用法,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
导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加强法治
文化专业队伍建设等,就是要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部署,确保社
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指导意见,要求深入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司法系统推动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建设才能稳步向前推进。
法治文化重在建设、贵在落地。用法治文化浸润心田、滋养社会,引导人们增强
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实现法安天下、德
润人心。相信随着《意见》的落地实施,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定能再上台阶,全面依法治国
必将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虽然有苦,还是甜多”
肖潘潘 人民日报评论
“要将政策的适用性与群众的接受度统筹考虑,才能真正帮到点上”“驻村就要变成
‘村里人’”……在基层一线,许多年轻干部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实践
中收获成长、赢得认可。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映照着奋斗的足印。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还要
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吃劲岗位、重要岗位,往
往体现于解决问题的磨炼、攻坚克难的考验。越是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越能让人经风雨
见世面;越是复杂局面和急难险重任务,越能给人以“重担压身”的锻炼。年轻干部多在
这样的岗位历练,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激发知重负重的担当、厚植心系群众的感情,才
能健康成长,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
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成长就有了基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
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基层干部直接服务群众、
直面矛盾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方便
疫情防控期间人员出行,浙江杭州市公安局“90 后”警察钟毅带领团队研发健康码,48 小
时不眠不休完成测试版开发,40 天内完成 63 项功能应用迭代,为健康码的复制推广打下
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年轻干部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就要在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激发知重负重的担当,成长就有了筋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年轻医务
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争着抢着干重活、进重症病区。张伯礼院士为之感慨:“‘负
重前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主动报名到新疆昌吉市阿维滩村担任大
学生村官的康杰,先学语言、再交朋友、多办实事,最终得到村民信任。他由此感叹:“将
双脚扎进泥土,青春在磨砺中格外茁壮。”对年轻人来说,扛几次重活,肩膀就硬了起来;
挑几次大梁,责任就担了起来。
厚植心系群众的感情,成长就有了根系。根系向下,是为了扎进土壤、吸取营养;
干部下沉,是为了和群众交心、帮群众办事。一起爬过高山、走过险路,能够引发情感共
鸣;去过偏远村寨、住过穷困人家,容易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常年加
班加点、任劳任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来回奔波、只为拔掉穷根……回首来时路,脱贫攻
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离不开广大扶贫干部对贫困群众的满腔深情。
在农民眼中,蹲过的苗,根扎得更深,叶长得更茂。人的成长也如此。习近平总
书记曾引用一位扶贫干部的话语:“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
小的石子。其实走到最后,走到今天,虽然有苦,还是甜多。”这份甜里,既有战胜贫困的
喜悦,也有淬炼成长的甘甜。扎根基层一线,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风雨无阻向前进,广大年轻干部必将收获更多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