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课件-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诗歌鉴赏 课件-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ID:674299

大小:232.38 KB

页数:69页

时间:2021-04-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3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 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 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 1、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 5 1、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诗经》开 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 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 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 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 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 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 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 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6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 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 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 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 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 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 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 重忠义。 7 诗 词 曲 古 体 诗 近 体 诗 古 代 诗 现 代 诗 格 律 诗 自由体诗 2、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8 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 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 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 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③边塞诗大都 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 酷性,非正义性。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 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 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⑥借景抒 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 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 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 生活的向往。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 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 灵之境。 9 3、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⑴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 “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种表达 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 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 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⑵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 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 +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 式的作用。 10 3、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⑶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 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⑷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 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 (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 达了什么的追求)。 11 ①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 ②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 抓住特点,仔细分析。 ③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 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④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 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12 13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例1、阅读王维《观猎》,试分析诗中 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参考答案】这首诗勾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诗中 “马蹄轻”写出奋力追击的情形,“忽过、还归”描写出策马疾驰的英姿, “回看”描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这些词句不仅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也真 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表达诗中人充满生气的意态与豪情。 14 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 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 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念” 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 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5 例3、《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 样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诗人用 “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 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 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 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6 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简要分析 “蓑笠翁”的形象。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这首诗勾画出性格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 不可侵犯似的渔翁形象。诗的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 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 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这就给读者展示了那种摆脱世俗、超 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这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 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7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1、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中运 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 什么感情?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参考答案: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 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 18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2、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 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 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 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 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19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简析张九龄《望月怀远》中 “月”的作用。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 相思,竟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 思的见证。 20 三、鉴赏诗歌的意境 例1、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 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 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静,是环境、 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 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 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1 三、鉴赏诗歌的意境 例2、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简要分析此绝句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案: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一)。此诗描绘 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 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2 三、鉴赏诗歌的意境 例3、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 你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 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③清 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参考答案: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 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冷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 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 影。结尾“月如霜”三字,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透露出少 女吟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留下了无穷的 韵味。 23 三、鉴赏诗歌的意境 例4、阅读晏殊《蝶恋花》这首词,体会“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的意境。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竹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常水阔知何处? 参考答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写出景既萧索, 人又孤独,“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 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 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 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气象阔大,境界高远。这三句是本 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24 “形象意境类”题目 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形象类”答题步骤:(1)找到诗 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 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 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形象;② 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理想、追求、品性等) 25 “形象意境类”题目 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意境类”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 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 言再现画面。(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 情调。(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图景;② 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 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26 27 “情感主旨类”题目解题格式 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 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 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28 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 首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 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 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美景,湖 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 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 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29 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 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情绪的?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参考答案】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 感情变化。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 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透 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是诗中 的过渡,“月明荞麦花如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 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30 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试分析作者 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参考答案: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凄 凉的内心世界。首联统领全篇,“悲故乡”三字确定全诗的基 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早行路上所见之景,月冷霜寒、叶落 花明,既写出凄冷,也反衬出始行之“早”;尾联诗人避直就 曲,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 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形成与首联遥相呼应的完美构思局面, 进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强烈心情。 31 例4、阅读杜牧《初冬夜饮》,回答文 后问题。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 多次被流放。 ⑴本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⑵请选择你认为在炼字炼句方面堪称典范的例子,予 以点评。 ⑶简析“明年谁此凭栏杆”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作用。 32 ①本诗通过多病.求欢(酒).客袖 侵霜这些词语表现了诗人因 耿介直言而遭排挤的失意和 羁宦他乡的忧愁. ②‘霜’字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义,不仅 与初冬暗合,更暗合作者 心境的孤寒. 明年谁此凭栏杆’凝聚着诗人流转无 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 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这一问发人深 思,意味深长! 33 例5、阅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考作者是如何坦陈心志的。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 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 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 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34 35 “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要领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 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 而有之。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 巧(答案要点一)。其次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 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二)。再次说 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答案要点三)。最后解 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 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答案要点四)。 36 “表达技巧类”题目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什么地方使用了什么手 法)+分析表达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 +点评妙处。 赏析表达方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 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 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赏析表现手法: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 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37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 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 “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三句 “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 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 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 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38 例2、谈谈李白《塞下曲》表达技巧上的 妙处。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 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 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 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 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 颈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 作用。 39 例3、陈与义《早行》诗中主要用了 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 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 衬出环境的清静寂寥(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 出行之早,表达了内心孤独寂寞之情(步骤三)。 40 例4、阅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分析诗人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早春草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参考答案】首先该诗从视角的变化写草的有无。远 远望去,隐隐泛着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可走 近了反倒看不出来。兼摄远近,空处传神。其次,把“烟 柳”和“春草”进行对比,突出具有朦胧之美的早春草色。 41 例5、阅读陆游《咏梅》,谈谈这首 词怎样表达词人的志向和情操。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参考答案】全词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作者以梅花 自喻,将梅花人格化。词句写出了梅的风格神韵,写出梅 花的高风亮节,表现了诗人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 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谄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42 43 “语言炼字类”题目解题格式 品味关键词句:①词句含义(色彩、情味)+②手 法+③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④点评 妙处(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句在诗中 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析炼字:①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该字在原句中描 述的景象+③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分析语言特色: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4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 问题。(2002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 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 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 的关键。 45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问题:“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 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这一 句在文中起着关键作用,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 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点示了诗的内涵。该句用 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 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46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 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 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 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 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47 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 的试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 “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根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 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 故用“铺”更准确、形象。同时,运用“铺”字,更能表 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 感。 48 例5、请分析《春怨》一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 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 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 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 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49 例6、品评崔颢《长干曲四首》(其 一)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 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 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寥寥二十字中,诗人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 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 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50 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 问题。(20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 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 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51 ①诗眼分别是咽冷。 ②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 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 林 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③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 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 象(意境)。 52 53 一、评价题型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 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 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 物“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 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 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 “半瓣花上说人情”。 54 二、比较评价题型 例1、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 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 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 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 55 二、比较评价题型 例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暮春之景,表现情感是否 相同?并请说出理由。 56 三、综合表述型 例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写诗也颇有特点。试就这首诗的 内容和表现手法写一段12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 【提示】该题为全开放性的题目。扣住 内容(作者阐明的道理)和独特的构思两个 角度来回答。 57 三、综合表述型 例2、阅读下面一首七言绝句,完成习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凉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于 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为此时。 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 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和第三句中的不仅扣 住诗题,列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 仿佛微风拂面。 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 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58 59 1、(2004年)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 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 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 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 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山河阻隔)。 60 2、(2005年)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 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 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 事? 61 62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9分)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 睇。谁会凭阑意。 ⑴宋词按风格形成的先后分————和————两个流 派,前一流派代表词人是————和——————。(3分) ⑵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在写景上的特点,并指出所 写景物在全词中的作用?(6分) 63 2、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⑴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 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⑴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白梅);突 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⑵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 手法,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64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 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⑴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⑵词的开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写得 精妙,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⑴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闲逗鸳鸯、揉搓杏花、 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用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 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少妇(闺中女子) 形象。⑵①化静为动。用一个“皱”字来形容水的波纹,把静 态的春水写活了。②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春风搅动了池水, 也搅动着思妇之心,使她内心泛起了思念的涟漪。 65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 题。(2005年浙江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时刻的景色,均 以荷与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 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6 5、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下 列题目(2005年上海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 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期 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 徐凝流恶诗”。 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 己的看法。 67 6、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从 哪几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评分标准: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来写雪之大这一 主题,这只是一个总说;还要具体说明是怎样从侧面衬托的。 总说与分说齐备,各个赋分点全答对,给满分;如果有科学性 错误,扣1—2分。 68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 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 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 以简要分析。 69 8、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 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这三首诗都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三位诗人 评价有何不同?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