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新高考)高三大题优练 文言文阅读(一)
优 选 例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
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
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
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面号令明。亮
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
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
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
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
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
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
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
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
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功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
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
咎/
B.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
咎/
C.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
D.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
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府,在本文中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B.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饰的斧,旄钺指君主。
C.屯田,古代生产组织形式,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而组织的集体耕作。
D.陛下,陛本义是台阶,帝王的卫士在台阶两侧进行戒备,后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诸葛亮忠心辅佐,深得刘备信任。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他又封诸葛亮为
武乡候,可以说把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
B.诸葛亮勇于认错,主动承担责任。当手下的将领打了败仗,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任应完全在自己,向
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
C.诸葛亮治军严谨,敌人为之感叹。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却不会去扰民。看
了蜀军的营垒,魏将司马宣王忍不住称赞。
D.诸葛亮生活简朴,严格约束自己。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
为生,他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2)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5.结合文本,概括街亭失守的原因和诸葛亮在行军用兵上的失误之处。(3 分)
模 拟 优 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廉希宪,字善用。幼魁伟,举止异凡儿。岁甲寅..,世祖以京兆分地命希宪为宣抚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
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暇日从名儒若许衡、姚枢辈谘访治道,首请用衡提举京兆
学校,教育人材,为根本计。国制,为士者无隶奴籍,京兆多豪强,废令不行。希宪至,悉令著籍为儒。
至元元年,丁母忧,率亲族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则呕血,不能起,寝卧草土,庐于墓傍。宰
执以忧制未定,欲极力起之,相与诣庐.,闻号痛声,竟不忍言。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
则素服从事,入必缞绖。及丧父,亦如之。
奸臣阿合马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
合马,罢所领归有司。帝谕希宪曰:“吏废法而贪,民失业而逃,工不给用,财不赡费,先朝患此久矣。自卿
等为相,朕无此忧。”对曰:“陛下圣犹尧.、舜,臣等未能以皋陶、稷、契之道赞辅治化,以致太平,怀愧多矣。
今日小治,未足多也。”因论及魏征,对曰:“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
方士请炼大丹,敕中书给所需,希宪具以秦、汉故事奏,且曰:“尧、舜得寿,不因大丹也。”帝曰:“然。”
遂却之。时方尊礼国师,帝命希宪受戒..,对曰:“臣受孔子戒矣。”帝曰:“孔子亦有戒耶?”对曰:“为臣当忠,
为子当孝,孔子之戒,如是而已。”
十六年春,赐钞万贯,诏复入中书,希宪称疾笃。皇太子遣侍臣问疾,因问治道,希宪曰:“君天下在用
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
殿下宜开圣意,急为屏除。”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夜,希宪卒,年五十。大德八年,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
谥文正。
(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
B.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
C.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
D.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甲寅,干支之一。古代把天干、地支按照顺序相配,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用来纪年,被称为
干支纪年法。
B.庐,古人在家人或亲戚死后,为守丧而在墓旁构筑居住的屋舍。文中廉希宪“庐于墓傍”体现了对去世母
亲的孝敬。
C.尧,又称唐尧,是传说中的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仁德爱民,晚年禅位于舜,被后人视为理想的君
主、圣王。
D.受戒,指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或受训戒,以便更好地修行。皇帝命廉希宪受戒,但是遭
到反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廉希宪重视教育,坚信儒学。他首请任用名儒许衡掌管京兆地区的学校,把培育人才作为根本大计,改变
归属奴籍士人的身份为儒籍,坚守孔子的忠孝观念。
B.廉希宪孝心深笃,忠孝两全。父母去世时,他遵循古代丧礼,悲痛至极,以致于呕血,不能站立;在被夺
情复职之后,他虽然奉旨处理政务,但仍然为母服丧。
C.廉希宪敢于谏言,规劝皇帝。借助谈论魏征的时机,他向皇帝举荐忠正贤良之臣;当皇帝允许方士炼制丹
药时,他上书表示反对,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廉希宪深谋远虑,心系国家。虽然身患重病,但是仍然借太子侍臣问候之机,向太子传递治国之道,提出
治国的关键在于用人,主张开启圣意,屏除奸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
(2)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
5.廉希宪不仅尊崇儒学,多有政绩,而且在品德修养上也堪称封建时代士大夫的典范。请简要概括他品格方
面的特点。(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宏宇玄伯,清河东武城人。宏少有隽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领
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
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
留。郝轩叹曰:“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鴳雀飞沈,岂不惜哉!”
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独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
意,妻子不免饥寒。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及至,以为黄门侍郎。与张对
总机要,创制度。及帝幸邺,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
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迁吏部尚书。时命有司制官爵,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申科
禁,宏总而裁之,以为永式。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深被信任,势倾朝
廷。约俭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帝闻,益重之,厚加馈
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宏居之愈甚。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宏陈古人制作之体,及往代废兴之由,
甚合上意。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及道武季年,大臣多犯威怒,宏独无谴者,由于此也。道武崩,明
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郡
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平当。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泰常三年夏,
宏病笃,帝遣侍中穆观就受遗言,侍臣问疾,一夜数返。卒,追赠司空,谥.文贞公。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
事。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王以外,尽命拜送。子浩袭。太和中,孝文追录先朝功臣,以宏配飨..庙廷。
(选自《北史·列传第九》有删节)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B.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C.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D.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太子舍人初设于秦朝,自汉始,会选择德行高尚之人任此职,目的是让其陪伴太子,以其高尚的修养品行
影响太子。
B.是古代计时法中的十二时之一,即申时,指午后三时至五时;《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的“黄昏”
即与申时紧相连。
C.谥号一般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文中的文贞公、孝文、道
武、明元等都是美谥。
D.配飨是指帝王祭天时以先祖配祭,文中指将崔宏在太庙配祭。《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飨”指用酒
食款待,与此处的“飨”含义不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崔宏富有才干,处事果断。他从小就才智过人,苻融曾虚心向他请教,苻坚亦知其才干,郝轩赞其能佐助
帝王。他处置事务,毫不拖延。
B.崔宏立身正派,一心向学。他后来出仕于慕容垂,先后历任要职,皆得好评。他虽然身处兵荒马乱之时,
但仍然坚定信念,踏实学习。
C.崔宏处事公平,裁决适当。他总管裁定诸多事务;视察郡国,纠正不法行事,审定公允;刑罚狱讼,判决
合理,深得武帝信任。
D.崔宏约俭自居,无意资产。他家徒四壁,动乱年代,妻子儿女不免挨饿受冻;外出无车,步行上朝;母亲
年事已高,奉养亦无多样食物。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
(2)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王以外,尽命拜送。
10.崔宏深受道武帝器重,除了政治才能之外,还有哪些原因?请简要说明。(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传(节选)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盲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
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①,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
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
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
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
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
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
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②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
日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日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日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日后将军营平侯赵充
国,次日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日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日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日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日少
府梁丘贺,次日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日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
(选自《汉书》)
【注】①旧:形容词用作名词,交情。②法:动词,仿效。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
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
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
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
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的死称“崩”。
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为“望”,
十六日为“朔望”,最后一天为“晦”。
C.祭酒:本为古代飨宴时爵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后成为学官名,较为有名的有博士祭
酒、国子祭酒等。文中指祭祀。
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廷尉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
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
非常优容、尊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出使时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
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
中的一位。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
(2)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15.汉宣帝的哪些做法体现了对苏武这位节操显著的老臣的优待、关心与尊敬?(3 分)
优 选 例 题
【答案】1.D 2.B 3.A
4.(1)刘备在永安宫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
(2)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分明。
5.(1)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举动失当。(2)诸葛亮不能知人善任,考虑事情不够周到。(3)诸葛亮不擅
长临机应变和用兵的谋略。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
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句子的翻译是:致使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这都是我用人不当而造成的。臣不能知人善任,
考虑事情多有不智,依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过错应由臣来承当。我自请降职三级,来督责我
的过失。“咎”作主语,与下文联系紧密,“咎”前断开,排除 AB;“臣明不知人”主谓宾结构完整,与下文应
断开,排除 C。故选 D。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
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
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 项,“旄钺指君主”错误,旄钺指军权。故选 B。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
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A 项,“刘备……他又封诸葛亮为武乡候”错误,文中是建兴元年,
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故选 A。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
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
分点:(1)病笃,病重;属以后事,状语后置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属,通“嘱”,嘱托。(2)峻,严厉;
以,因为;平,公平;明,分明。
5.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
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息,
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街亭失守的原因和诸葛亮在行军用兵上的失误之处:根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
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概括出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根据“不能训章明法,
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授任无方”“不知人”概括出用人不当、不擅长临机应变和用兵的谋略。
【参考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郡阳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章武三年春天,刘备在永安宫病重,
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
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
以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所有辅佐的力量,献上忠贞的节操,坚持到死为止!”
刘备又下诏告诫刘禅说:“你和丞相共掌国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建兴元年,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
侯,设丞相府,管理大小事情。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发出消息说要从斜谷道去攻打眉县,诸葛亮亲自率领各
路军队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诸葛亮派马谡督率各军前进,和张郃在街亭大战。马
谡违背诸葛亮的约束规定,举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将西县百姓一千多户迁回汉中,斩杀马谡向大
家谢罪。上奏疏说:“臣凭着微弱的才能,窃居着不该占据的高位,亲率军队掌握大权,总是严格地训练三军,
但是不能训导规章,严明法度,面临大事几乎无措,致使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这都是我
用人不当而造成的。臣不能知人善任,考虑事情多有不智,依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过错应由
臣来承当。我自请降职三级,来督责我的过失。”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
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原,和魏将司马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供应不上,让自己统
一全国的壮志无法伸展,于是分派出部分士兵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
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谋取私利。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在军中
享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懿去巡察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起初,
诸葛亮自己向后主上表说:“臣成都家中有八百棵桑树,贫瘠的田地十五顷,我子孙们穿衣吃饭之外,尚有剩
余。臣在外任职当官,别无开销,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官府供给,也没有另外经营其他产业,来增加家
财。等到臣死的时候,不要让我家里头有多余的币帛,外面有多余的钱财,以致辜负了陛下。”到诸葛亮死的
时候,果真和他说的一样。史官评论说:诸葛亮担任丞相,抚恤百姓,明示法规,规定官吏的职责,制定合乎
时宜的制度,诚心待人,公正无私;凡是尽忠职守、有益时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
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对以真情认罪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酌情减释;对说话浮夸、
巧辩文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重责;对无论多么小的善行,没有不奖赏的;对无论多么小的恶行,
没有不贬斥的,处理事务非常精明干练,管理事情能抓住它的根本,根据人的言论而观察他的行为,从不与虚
伪的人为伍;在蜀国境内,大家都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
且劝戒分明。他真可以称得.上是明白治世之道的杰出人才,与管仲、萧何相媲美的人物。然而他连年劳师动
众,都未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以及用兵谋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
模 拟 优 练
一、
【答案】1.C 2.B 3.C
4.(1)廉希宪彻底查办阿合马的事情,把他的情况上报,杖责阿合马,革去了他所统领的职权,并归属主管
该事务的官员。
(2)臣的病虽然严重,但是我把命交给了上天。我最担心的是大奸之人独揽政事,众多小人阿谀归附,耽误
国家,危害百姓,这是最大的病啊。
5.①忠诚为国,善理政事,能够直言进谏;②富有孝心,为父母丁忧,极尽孝道;③刚直不阿,秉公执法,
敢于严惩不法权贵。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
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
句子都断开。③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句子的翻译是:京兆地区能够
控制陇蜀一带,各王及贵族的封地分布在附近,当地百姓与羌、戎杂居在一起,尤其被称为难治之地。廉希宪
重视民众疾苦,抑制豪强,帮扶贫弱。“左右”是“分布”的补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D;“尤号”与“难
治”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故选 C。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
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
俗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 项,“在家人
或亲戚死后”错误,庐指古人在父母或老师死后,为守丧而在墓旁构筑居住的屋舍。故选 B。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
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
C 项,“他向皇帝举荐忠正贤良之臣”理解错误,由原文“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可见,廉
希宪是说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忠臣良臣,只是君主用或不用罢了,并未举荐任何人。故选 C。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
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
分点:(1)穷治,彻底查办;状,情况;杖,名词作动词,杖责。(2)剧,严重;委,交付;阿附,阿谀归附;
病之大者,判断句,这是最大的病啊。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把握关键语句,结合相关事件,对人物形象
进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丁母忧,率亲族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则呕血,不能起,寝卧草
土,庐于墓傍”“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必缞绖。及丧父,亦如之”概括出富
有孝心,为父母极尽孝道;“奸臣阿合马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
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概括出秉公执法、刚直不阿;“方士请炼大丹,敕中书给所需,
希宪具以秦、汉故事奏。且曰:‘尧、舜得寿,不因大丹也。’”帝曰:‘然。’遂却之。时方尊礼国师,帝命希
宪受戒,对曰:‘臣受孔子戒矣。’”概括出直言进谏、忠诚为国。
【参考译文】
廉希宪,字善用。幼年时,身体魁梧高大,举止与一般儿童不一样。甲寅年,世祖皇帝因为京兆地区分封
土地,而任命希宪为宣抚使。京兆地区能够控制陇蜀一带,各王及贵族的封地分布在附近,当地百姓与羌、戎
杂居在一起,尤其被称为难治之地。廉希宪重视民众疾苦,抑制豪强,帮扶贫弱。闲暇时候,跟从名儒像许衡、
姚枢等人咨询探问治理之道,首先提请朝廷任用许衡提举京兆学校,培养人才,作为根本大计。朝廷制度规定,
士人不能归属奴籍。但是,京兆地区有很多豪门大族,他们废止了这项制度,没有推行。廉希宪到任之后,命
令把这些士人的身份全部改为儒籍。
至元元年,丁母忧,廉希宪带领亲戚家人行古代的丧礼,三天不吃不喝,痛哭不止,以致于吐血,不能起
身,睡觉时就躺在草土上,在坟墓旁建造屋舍守丧。官员们认为丁忧制度还没有确定,想要极力劝阻他,于是
一起来到庐墓,但是听到他号哭的声音,最终没有忍心劝阻。不久,皇帝下令让廉希宪夺情,恢复官职做事,
希宪虽然不敢违抗旨意,然而出门做事时身穿素服,回家之后就一定穿上丧服。等到父亲去世时,他也是像这
样遵守丧礼。
奸臣阿合马专门总管财赋,适逢他的同党之间互相攻击,皇帝命令中书省重新审查此案,众人畏惧阿合马
的权势,没有人敢过问。廉希宪彻底查办阿合马的事情,把他的情况上报,杖责阿合马,革去了他所统领的职
权,并归属主管该事务的官员。皇帝告诉廉希宪:“官员枉法贪污,百姓失业逃生,工匠不能提供足够使用的
物品,财政不能供给充足的费用,先朝时对这种情况忧心很久了。自从你做丞相,朕就没有这些忧虑了。”廉
希宪回答说:“陛下像尧舜一样圣明,臣等却没能用皋陶、稷、契等人的方法来辅佐您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以使天下太平,心中多有愧疚。现在略有政绩,不值得您称赞。”于是谈论到魏征,廉希宪回答说:“忠臣良臣,
哪一个朝代没有呢,只不过是君主用或不用罢了。”
方士请求炼制丹药,皇帝下令中书省提供所需的东西,廉希宪详细地把秦汉时期的旧事上奏皇帝,并且说:
“尧舜得以长寿,不是因为丹药。”皇帝说:“对。”于是停止了炼丹。当时正尊崇礼待国师,皇帝命令廉希宪
也接受佛教戒律,希宪说:“臣已经接受孔子的戒律了。”皇帝问:“孔子也有戒律吗?”希宪回答说:“作臣子
的应当忠诚,作儿女的应当孝顺,孔子的戒律,就像这些罢了。”
至元十六年春,皇帝赐给廉希宪万贯钱钞,下诏让他再进入中书省任职,希宪说自己病重。皇太子派遣侍
臣探视,趁机询问治国之道,廉希宪说:“统治天下的关键在于用人,重用君子国家就会大治,重用小人国家
就会混乱。臣的病虽然严重,但是我把命交给了上天。我最担心的是大奸之人独揽政事,众多小人阿谀归附,
耽误国家,危害百姓,这是最大的病啊。”殿下应当开启圣意,赶快为皇上消除祸患。”
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夜,廉希宪去世,终年五十岁。大德八年,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
司,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正。
二、
【答案】6.C 7.B 8.C
9.(1)道武帝攻打慕容宝时,兵至常山。崔宏离开郡城逃到海边。道武帝早就听说他的名声,派使者寻找。
(2)诏令群臣和附属国的主帅们都参加葬礼,除亲王以外,全部让他们拜送。
10.①崔宏回答道武帝询问的古代制定的体制以及历代兴废的原因等问题,很符合皇帝的心意。②他从未强行
进谏触怒皇帝,也从不阿谀奉承以取宠。③自我约束,生活俭朴。
【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
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
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画波浪线句的意思是“回军时到达恒岭,皇帝亲
自登上山顶,安抚新归附的人员,正遇上崔宏扶着老母亲爬上山顶,便赏赐给他耕牛和粟米。于是下令凡自己
难以前行的迁徙的人,配给车辆和牛”。“帝亲登山顶”“抚慰新人”,前后顺承关系,之间断开,排除 AD;“因
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定语后置句,“不能自进(诸徙人)”,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B。故选 C。
7.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
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B
项,“《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的‘黄昏’即与申时紧相连”错误,“黄昏”指晚七时至九时。故选 B。
8.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
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
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C 项,“视察郡国,
纠正不法行事……深得武帝信任”错误,“视察郡国,纠正不法行事”的是使者崔宏负责审理;另外,此事以
及判决狱讼是在道武帝去世后。故选 C。
9.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
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
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
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
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征”,攻打;“走”,逃跑;“素”,
一向。(2)中“渠帅”,主帅们;“尽”,全部。
10.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
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
容。第二段“及帝幸邺,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意思是“当皇帝前往邺城时,一一询问有关过去
的事情。崔宏应答如流,皇帝很赞赏他”,即崔宏回答道武帝询问的古代制定的体制以及历代兴废的原因等问
题,很符合皇帝的心意;“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宏陈古人制作之体,及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未
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意思是“他时常被召去询问古今的旧事,帝王的制度,崔宏陈述古代制定的体
制以及历代兴废的原因,很符合皇帝的心意。他从未强行进谏触怒皇帝,也从不阿谀奉承以取宠。到道武帝晚
年,大臣们大多触犯皇帝的威怒,崔宏却从未受到谴责,也正是因为这点”,即他从未强行进谏触怒皇帝,也
从不阿谀奉承以取宠;“约俭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帝
闻,益重之,厚加馈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宏居之愈甚”,意思是“但他自我约束,生活俭朴,不置产业,
家里空空如也;外出没有车坐,早晨、下午都是步行上朝。母亲年已七十,奉养也没有多样食物。皇帝知道以
后,更加敬重他,厚加赏赐。当时人有的讥笑他过于节俭,而崔宏却更加自我约束”,即自我约束,生活俭朴。
【参考译文】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崔宏从小就才智过人,被称为冀州神童。苻融任冀州牧时,虚心向他请教,
十分尊敬。任命他为阳平公侍郎,兼任冀州从事。对外总理日常事务,入内视为宾客密友,他对各种事务的处
置,果断毫不拖延。苻坚知道他的才干,征召为太子舍人。他以母亲有病为由,不肯就任。降为著作佐郎。太
原人郝轩是个以知人而闻名的人,他称赞崔宏有佐助帝王的才能,近代以来从未有过。苻坚败亡之后,他避乱
于齐鲁之间,被丁零的翟钊和晋朝叛将张愿所挽留。郝轩叹息着说:“这个人啊,遇到这样的时机,不趁此扶
摇直上,却跟燕雀一起升降,岂不可惜!”
后出仕于慕容垂,任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在所担任的职务上都得到好评。他立身正派,虽处在
兵荒马乱的时候,仍坚定信念,一心学习,不把资产放在心上,妻子儿女也免不了受饥寒之苦。道武帝攻打慕
容宝时,兵至常山。崔宏离开郡城逃到海边。道武帝早就听说他的名声,派使者寻找。等到找来以后,任命他
为黄门侍郎。和张兖一起总管机要大事,起草创立制度。当皇帝前往邺城时,一一询问有关过去的事情。崔宏
应答如流,皇帝很赞赏他。回军时到达恒岭,皇帝亲自登上山顶,安抚新归附的人员,正遇上崔宏扶着老母亲
爬上山顶,便赏赐给他耕牛和粟米。于是下令凡自己难以前行的迁徙的人,配给车辆和牛。又改任吏部尚书。
当时朝廷命令有关方面确定官员的爵级,撰写朝廷礼仪,协和音乐,制定法律条令,申明处罚有关禁令由崔宏
总管并最后裁定,作为永久的定式。等到设置八部大夫,如同过去的八座之官。崔宏通管三十六曹官员任命,
如令、仆等统管。深受信任,势倾朝廷。但他自我约束,生活俭朴,不置产业,家里空空如也;外出没有车坐,
早晨、下午都是步行上朝。母亲年已七十,奉养也没有多样食物。皇帝知道以后,更加敬重他,厚加赏赐。当
时人有的讥笑他过于节俭,而崔宏却更加自我约束。他时常被召去询问古今的旧事,帝王的制度,崔宏陈述古
代制定的体制以及历代兴废的原因,很符合皇帝的心意。他从未强行进谏触怒皇帝,也从不阿谀奉承以取宠。
到道武帝晚年,大臣们大多触犯皇帝的威怒,崔宏却从未受到谴责,也正是因为这点。道武帝去世,明元帝未
即位时,清河王绍因为人心不安定,便取出大量财物绢帛,赏赐朝臣们。只有崔宏不肯接受绍赐给的财物,长
孙嵩以下官员们都感到惭愧。皇帝派使者们出去视察各郡国情况,检查纠正那些不依法行事的地方守宰们,让
崔宏和宜都公穆观等最后审定,皇帝称赞他们做得公平适当。又下令让崔宏和长孙嵩在朝堂判决刑罚狱讼。泰
常三年(418)夏天,崔宏病重,皇帝派侍中穆观前往接受遗言。侍臣们前去问病探视的,一夜之间数次往返。
死后,追赠司空,谥为文贞公。丧礼完全依照安城王叔孙俊的旧例。诏令群臣和附属国的主帅们都参加葬礼,
除亲王以外,全部让他们拜送。他的儿子崔浩袭爵。太和年间,孝文帝追记前朝的功臣,将崔宏在太庙配祭。
三、
【答案】11.B 12.C 13.A
14.(1)(苏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2)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
友,家里不蓄积财产。
15.(1)在张安世的推荐下,重新起用被免官的苏武,让他担任右曹典属国的官职,并让他只在每月的初一和
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2)宣帝关心苏武有无子嗣,在知道苏武有一子留在匈奴后,
想办法让苏武的这个儿子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并让他做了郎官。(3)宣帝令人将苏武像画在麒麟阁上,将苏
武与那些辅佐自己、有美德的大臣一样看待,来表彰他的卓著功勋和高尚品德。
【解析】1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着眼点,作初步判断,“桀”
“安”“权”“燕王”“之”“典属国”“大将军”“功劳”“都尉”“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作主语
或宾语,其前或后应该断开;然后根据句意逐句分析,运用排除法。“予”的对象为“燕王”,“令”是让的
意思,主语为“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予燕王令”错,先排除 A 项、C 项。再分析“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
搜粟都尉”,“无功劳”“为搜粟都尉”之间应该是转折关系,需要断开,“功劳”后要断开,排除 D。句意: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
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只因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
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故选 B。
1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 项,“文中指祭祀”错,结合“以武著节老臣,令朝
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分析,应该是指“苏武的尊号”。故选 C。
1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错误。文中只说“廷尉
奏请逮捕武”,并没有说苏武被捕。故选 A。
14.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1)补充主语“苏武”;“辱命”,意思是指没有完成上级的使命或
他人的嘱咐;“遗言”,是生前说的话。(2)“尽”,全、都;“昆弟”,兄弟;“余财”,解释是富馀的财
物,谓馀积财货。
15.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分析文本内容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
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
称祭酒,甚优宠之”分析,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向皇上)推荐苏武,说他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
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
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称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
尊宠他。结合“‘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
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分析,“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
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
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
郎。结合“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次日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
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分析,宣帝令人将苏武像画在麒麟阁上,将苏武与那些辅佐自己、有美德的大臣一
样看待。
【参考译文】
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
犯罪被杀。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
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只因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没有功劳,却任搜
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
交情,燕王也曾就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向皇帝申诉过,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
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
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和
三百户的食邑。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向皇上)推荐苏武,说他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
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
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称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尊宠他。
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
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
很同情他,就询问左右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
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
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八十
多岁,在神爵二年病死。
甘露三年,单于开始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于是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那些
人,仿照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只有霍光不注名字(以示尊崇),称为大司
马大将军博陆侯霍氏,以下依次为: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
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少府粱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
属国苏武。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品德高尚,为当世人所熟知,因此画名臣图来表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