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高考2020-2021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新高考2020-2021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ID:674370

大小:74.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4-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新高考·广东高三 4 月大联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的又一次破坏性试验,更是一场我们无法逃避并且必须考好的大 考。这样的大疫造成了一种独特的非常态,它为文学烛照社会、透见人性等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窗。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的题材,是 2020 年报告文学写作的一大热点,不同时空、不同身份的写作者,以各自的取景 和笔墨,叙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疫故事。其中有疫情暴发之初病毒的肆虐和生命的赢弱,也有由生活的流 速突然降减应急而形成的艰难与焦虑,更多的则是对生命第一、人民至上,举国奋力驰援湖北、保卫武汉 等真切场景、感人故事的摄取和报告。大疫终将过去,而这些存录了抗疫现场的报告文学,也会因为它存 活了一段艰难而温馨的历史而具有珍贵的价值。 闻令而动,驰援湖北武汉,是抗疫报告文学作品的主题句。张培忠和许锋的《千里驰援》、李琭璐的《我 来自北京》等作品分别记叙了广东、北京等地第一时间派出援鄂医疗队,紧急赶赴抗疫前线参与救治的事 迹,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千里驰援》是这类作品中较早推出的一部,它以 钟南山在武汉封城前数天的行程和活动、“团圆夜亦是出征时”、春节正是医疗队“战时”等的散点速写 和病区改造、危重病患抢救等镜头的特写,写实了广东“逆行者”的效率和仁爱。《我来自北京》中的“我” 其实是一个复数“我们”,“我们”中的刘颖、金建敏、王洁等北京医生、护士,以各自都有的“奋不顾 身的理由”,选择人生的“最美逆行”。当病人由医生衣服上的名字,查到“医生来自北京”时,“眼睛 就突然亮了”,这些具体细节的表现力、感染力跃然纸上。 还有一种写作或许更具特质,那就是援鄂医生的亲历写作。《查医生援鄂日记》是其中的代表作。作者 是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她将自己特殊的经历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作品没有宏大叙事,有 的只是与抗疫一线相关者具体而细微的叙事。“无数人都在发一份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疫迎面,人心可鉴。抗疫战斗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感奋的闪光人物, 在他们自带光源的抗疫故事中流溢出人性美好的粲然。熊育群的《守护苍生》,主人公是战“疫”中的钟南 山。抗击“非典”时 67 岁的他临危受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已是 84 岁高龄的他再度披挂上阵,“他劝 别人不要去武汉,他却去了。明知道老年人最易感染”。作品通过“天下救人事最大”“仁心乃本心”“敢 医敢言是天性”多侧面典型情节的描写,垒筑起钟南山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老而弥坚的精神丰碑。 李春雷的《铁人张定宇》,深情记写作品主人公大山一样的坚守,钢铁一般的意志。张定宇是武汉金银潭医 院院长,同时又是一名行动受限的渐冻症患者。作品用一系列独具人物个性的语言和细节,真实生动地再 现了这位“人民英雄”的鲜明形象,唤起读者内心庄严的崇高感。 反映抗疫的作品,题材主要集中在武汉主战场,但各地的写作也有不少值得关注。何建明的《上海表 情》《第一时间》等作品,其价值既在抗疫之中,也在题材之外。作品以一个作家的观察与体验,叙写面对 重大疫情,上海人民抗疫的灵敏度、精准度和从中显示的人性的温度,同时又是一份真实生动地展示疫情 大考中上海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就的现场报告。 (摘编自丁晓原《时代新潮激扬中的多声部交响》) 材料二: 好的抗疫文学作品,模糊了人们的身份界限、空间界限,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类处境的深邃思考, 促使读者反思自我的行为与观念。不少抗疫文学作品记述了人间的美好情感,记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生 与死的搏斗。贺拉斯曾说:“无论风暴把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这种豪迈气度, 作为生命意志的反抗,着实让我们感到目前与疾病激烈的对峙,维护了生命的价值,是一种清醒的反抗意 识。不少文学作品突出以向上的姿态与疾病搏斗,有激情,有担当,书写着胜利的希望,闪耀着勇敢的光 芒。 抗疫文学作品是命运主体书写,也聚焦书写命运群体,更是对社会文化、现实疫情的体验。因此,抗 疫文学不仅是对真实疫情的记录与再现,还要将个体命运放置在群体命运中书写。中国人历来有很强烈的 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民族危急时刻,绝不向命运低头。抗疫文学通过灾难叙事,激发出民族忧患 意识和民族凝聚力,进而深化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抗疫文学只有将个体、群体命运沉浸在国家命运的 激流中去感知和表达,才能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才能对时代做出准确记录,才能摸准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 脉搏,才能提升为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才能强化文艺的思想引领功能,才能体现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的本色担当。 (摘编自李雪《用文学凝聚抗疫精神力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一场对人类的重大考验,抗击疫情为文学烛照社会、透见人性等提供了一个特殊视 窗。 B. 抗疫文学中的报告文学在 2020 年表现突出,写作者们以各自的视角和文字,叙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疫 故事。 C. 无论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还是普通的医生、护士和患者,都成为抗疫文学着重表现的 对象。 D. 2020 年疫情重灾区在武汉,抗疫主战场是武汉,自然,抗疫文学的创作者除了散见于其他地方外,主要 集中于武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体现在一些抗疫文学作品中,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宝贵财 富。 B. 《我来自北京》侧重于群体刻画,《铁人张定宇》侧重于个体塑造,但在表现抗疫精神上,却又殊途同 归。 C. 抗疫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们运用了散点速写、镜头特写、细节展示等技巧。 D. 表现勇敢抗击疫情、书写必胜信念的抗疫文学能够激励中国人民同困难进行斗争,增强民族的认同感。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抗疫文学的一项是( ) A. 广州粤剧院演出的以广州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为主角的粤剧小戏《巍巍南山》。 B. 《光明日报》发表的刘诗伟、蔡家园创作的报告文学《生命之歌——武汉抗疫记》。 C.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刘醒龙等 60 余位作家创作的抗疫主题诗文集《战“疫”之歌》。 D. 新浪微博联合新浪读书出品的记录普通医生、志愿者等不同角色的《武汉抗疫日记》。 4. 从“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角度概括抗疫文学应具备的两个特点。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B 2. C 3. A 4. ①记录和再现真实的疫情;②将个体、群体命运沉浸在国家命运的激流中去感知和表达。 5. ①首先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出表现抗疫题材的文学现象,概括了抗疫文学的形式特点、主题和社会价值; ②然后结合实例论述抗疫文学所表现的主题、援鄂医生亲历写作的情况、抗疫文学的人物形象;③最后交 代武汉之外抗疫题材的情况。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偷换概念,“抗击疫情”应为“新冠肺炎疫情”。 C.扩大范围,没有“患者”。 D.无中生有,抗疫文学创作者“主要集中于武汉”文中没有根据。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中作者基本观点的能力。 C.既以偏概全,又强加因果。并不是所有的震撼人心的抗疫报告文学都运用了散点速写、镜头特写等技巧, 抗疫报告文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并不一定是因为运用了散点速写、镜头特写等技巧。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粤剧”属于地方剧种,属戏曲文艺,不属于文学。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是说文章一方面是反映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据此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 就“反映时事”来说,抗疫文学作品记述了人间的美好情感,“是对真实疫情的记录与再现”据此可概括 出“记录和再现真实的疫情”; 就“为现实而作”来看,抗疫文学“通过灾难叙事,激发出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凝聚力,进而深化国家和 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个体、群体命运沉浸在国家命运的激流中去感知和表”,据此可概括出“将个体、 群体命运沉浸在国家命运的激流中去感知和表达”的特点。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由五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为总领段,后四段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论述。 第 1 段,“这样的大疫造成了一种独特的非常态,它为文学烛照社会、透见人性等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窗”, 首先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出表现抗疫题材的文学现象;再结合“题材”“不同时空、不同身份”“其中有…… 更多的则是……”“珍贵的价值”等关键词句可知,概括了抗疫文学的形式特点、主题和社会价值; 第 2、3、4 段各段首或开头部分都显示了本段中心内容,即“闻令而动,驰援湖北武汉,是抗疫报告文学 作品的主题句”“还有一种写作或许更具特质,那就是援鄂医生的亲历写作”“抗疫战斗中涌现出许多令 人感动、感奋的闪光人物,在他们自带光源的抗疫故事中流溢出人性美好的粲然”,这些都是以实例论述 抗疫文学所表现的主题、援鄂医生亲历写作的情况、抗疫文学的人物形象; 最后一段,题材由武汉主战场延伸到各地,“题材主要集中在武汉主战场,但各地的写作也有不少值得关 注”,举例交代了武汉之外抗疫题材的情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观察员 连俊超 卫星云图将一个白色旋涡呈现在马伟面前。 他透过大落地窗往外看了一眼,白色旋涡似乎还没有到来,眼下街道上阳光暗淡,天色灰蒙,却没有 出现他所想象的黑云压境、车辆喧鸣、人仰马翻的景象。当他转过身,试图跟身旁的方子玉谈论这张卫星 图片时,方子玉正跟另两位同事讲解如何把一船石油从伊朗贩运回来。他已经给不同的人讲解了一整天, 似乎坚信自己不久就会成为中国的洛克·菲勒。 马伟又把目光聚焦在卫星云图上,脑海中却想象着方子玉描述的伊朗的石油河,黑色的石油河里打起 了旋涡。马伟把图片数据上报,从办公室走出来。 院子里的风速仪正悠闲地转悠着。马伟知道,过不了多久,整个城市就会被大片浓云覆盖,那时候风 速仪就会像着了魔似的飞速旋转起来。 马伟迫不及待想看到暴雨来临时的情景。要知道烈日已经暴晒了半个月,血液都要从血管中蒸发出来 了。在公交车上,他和许多人挤在一起,汗液湿透了他的白衬衫,不断有人在他身边蹭来蹭去,让他厌烦 透顶。他看到天色阴得更重了,而车内这些人的脸上并没有由于暴雨将至而流露出一丝兴奋,这让他略感 不满。他们不知道久违的凉爽空气就要到来,会有一阵风贯通这个竹筒似的公交车,把这里的污浊之气排 解一空。 马伟在第三人民医院下车,看望因为哮喘病在这里住院的母亲,他已经连续两天晚上守在这里。当他 走进病房的时候,他看到姐姐坐在母亲床头,今晚由她守夜。马伟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告诉母亲和姐姐, 今晚上就要下暴雨了。姐姐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哦,手机短信上说了。马伟知道她的心思完全不在天气 上,她只考虑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丈夫从不可救药的出轨行为中拉回来。马伟握住母亲的手,跟她说 大雨来临,空气会变得清新,对她的气管也有好处。母亲眼睛微闭着,灰暗无光的眼神随意地乜斜了一眼 窗外渐渐变暗的天色。自从马伟的父亲离开之后,母亲的眼睛就不像从前那样炯炯有神了。她拍了拍马伟 的手,想要说什么,却被一个咳嗽截断了。这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咳嗽,母亲似乎用尽了全力,却不能把一 团黏着呼吸道深处的痰清理出来。她喘着刺啦响的气息,不再勉强说话。 从医院走出来,马伟觉得空气已经不像午后那么沉闷了。一缕凉风怯生生地流动起来,马伟脸上露出 了一丝微笑,似乎这沁凉的风是他随手一挥扇出来的。他知道,那个白色的旋涡正在朝这边赶来,要将千 万吨的雨水倾注在这个地区。届时这个城市排水不畅的街道将变成一条条浑浊的河流,狂风吹折的树枝会 将电线电话线一并砸断,广告牌雨伞满天飞,车流拥堵,航班延误,这个城市会被搅个底朝天。这样的情 景似乎让马伟倍感得意,他急切地想与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愉悦。因此,当看到那个手提雨伞从人行便道上 跑来的男子时,他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男人跑到他身边时,他上前迈了一步,似乎要同时 用身体和有关天气的话题把男人留住,男人却用一记慌乱的摆拳为自己扫清了障碍。马伟躲开拳头,失足 倒地,他看到一个摩托巡警正蜿蜒在杂乱的人流中追赶那个奔跑的男人。当摩托经过眼前时,巡警朝自己 看了一眼,伸了个大拇指。 马伟在众人注视下爬起来,觉得乌云已经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世界将变成一个低矮黑暗的茅草屋,暴 雨驾着风的马车正从天空驶向地面。马伟坐上了一辆公交车,他希望暴雨能在自己回家之前到达,他笑容 可掬地对身旁的人说:“暴雨来临了。” 那人看了他一眼,说:“看得出来。”然后便埋头看自己的报纸。 下车的时候,大风夹杂着雨点落了下来,马伟慢悠悠地走着,看着人们从自己身边跑来跑去。他突然 想起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办,却想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事。雨水很快便成滂沱之势,马伟走在雨中,让 雨水从头顶从脚底从四面八方冲洗自己,在凉爽的同时感到一丝隐隐的遗憾。 当马伟推开屋门的时候,妻子看到的是一个浑身湿透的人,他身上的雨水很快就在脚下的地板上漫延 开来。马伟笑了笑,对妻子说:“这雨来势凶猛,你要是看了卫星图片就会知道,起码得下到明天早上。” 妻子见他两手空空,便问道:“你给儿子买的蛋糕呢?” 马伟对妻子忽视自己话题的行为感到窝火,同时想起了那件忘办的事情。 妻子解下围裙,摔在沙发上,气呼呼地瞪着马伟,抱怨道:“给你交代了多少遍!没有蛋糕你让儿子 的生日怎么过,吃什么?” 马伟看了一眼窗户,雨水正愤怒地打在上面,雨声哗哗地吵闹着。此时儿子伴随着马桶冲水声从厕所 走出来,满脸委屈地望着马伟。马伟觉得一股比暴雨更加猛烈的恼火蹿上脑袋,他几乎是跳起来吼道:“吃 屎!”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子玉和马伟一样,都是气象观察员,但他并没将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异想天开琢磨做石油生意。 B. 由天色灰蒙到阴得更重再到凉风吹来、暴雨突至,明写天气变化,暗写马伟心情由悲到喜的波动。 C. 马伟想象狂风暴雨到来后将给这个城市通讯、交通、城建等造成严重的破坏,表现了他的职业精神。 D. 马伟的妻子将儿子的生日看得很重要,对淋成落汤鸡的马伟不但没有丝毫关心,反而责怪他健忘。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小说标题和开头的描述看,马伟的职业就是气象观察员,他忠于职守,关注现实,但在与他人分享气 象信息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回应。 B. 小说描写马伟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将他因感受车内闷热而不满的情绪与他预知暴雨来临的喜悦心情构成 对比,使人物内心情感得到强化。 C. 马伟由于过度关注暴雨将要来临的信息,以至于忘记了给儿子买生日蛋糕,这个细节的设计是符合小说 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逻辑的。 D. 马伟回到家中与妻子、儿子的冲突,既是小说发展的高潮,又是小说的结局,高潮与结局的叠加,打破 了小说情节发展逐步推进的模式。 8. 请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情节特点和语言特点。 9. 小说借马伟的经历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怎样的心理状态? 【答案】6. B 7. B 8. ①情节富有戏剧性:马伟本想与跑过来的男人分享大雨到来的愉悦,却被男人打了一拳;马伟无意做好 事,却被巡警误以为帮助拦截坏人,得到巡警的夸赞。②语言生动传神,轻松诙谐:如写巡警在杂乱的人 流中骑着摩托追赶男人时用了“蜿蜒”一词,形象表现出在特定环境中驾驶摩托行驶的状态;写男人打马 伟时用“慌乱的摆拳”“扫清了障碍”,将男人慌乱逃窜的情态轻松幽默地呈现出来。 9. ①“分享”困境(受阻):马伟将天气预报的信息在向同事、家人、陌生人进行分享时,遇到了冷漠、敷 衍和抵触,说明在现实中,“分享”是受人的爱好、追求、情绪、事务等条件限制的,不是所有的分享都 能顺利实现,许多分享会陷入困境。②人各有“志”:小说中,同事专心于赚钱,姐姐陷入感情纠葛,母 亲思念已故的父亲,男人被警察追着跑,妻子为儿子过生日,这些现象反映了现实中的生活百态,人们大 都生存在自我设定的状态之中,无心关注“身外”之事。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小说开始并没有表现马伟的“悲”,后文也没有明显表现马伟的心情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因感受车内闷热而不满的情绪”错误,马伟在乘坐公交车时流露出不满情绪,是因为车内人们对天气 变化的麻木表现,不是因为天气的闷热。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相关内容的情节特点和语言特色的能力。 马伟本想与跑过来的男人分享大雨到来的愉悦,这本是平常的事情,却被男人打了一拳;事件发生了变化, 非常超出人们的预料。同样马伟无意做好事,却被巡警误以为帮助拦截坏人,得到巡警的夸赞。这两处情 节都是原来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冲突,突然间有了变化,但又在情理之中,这就使情节富有了戏剧性。 “蜿蜒”,本来意思是蛇类行走的样子,这里写巡警在杂乱的人流中骑着摩托追赶男人时的样子,生动传 神又有意味;“慌乱的摆拳”“扫清了障碍”,是从逃跑男人的角度描写其慌乱逃窜的情态,这里把马尾 说成“障碍”,就把逃跑的紧张状况轻松幽默地呈现出来。可见语言生动传神,轻松诙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把握小说主旨的能力。 小说主线是马伟极力想把天气预报的信息“分享”给别人,结果同事在讲解石油贩运,家人沉溺于各自的 心事,陌生人急于逃跑,这些人的冷漠、敷衍和抵触说明,在现实中“分享”是有条件的,是受人的爱好、 追求、情绪、事务等原因限制的,不是所有的分享都能顺利实现,许多分享不会达成,会陷入困境,会失 败。 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关注点,对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缺少兴趣,这是符合现实中的生活百态的, 同事专心于赚钱,“讲解了一整天”,姐姐陷入感情纠葛,一心要拉回出轨的丈夫;母亲思念已故的父亲, 无心天气变化;男人被警察追着跑,甚至打了马尾一拳;妻子为儿子过生日,根本不接马尾的话题。这些 现象反映了人各有“志”,人们大都生存在自我设定的状态之中,无心关注“身外”之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经学尤明,年未二十,举为议郎。成帝初即位,举为博士,数使录 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称旨,由是知名。是时,博士..选三科,高为尚书,次为刺史,其不通政事, 以久次补诸侯太傅。光以高第为尚书,观故事品式,数岁明习汉制及法令。上甚信任之,转为仆射、尚书 令。有诏光周密谨慎,未尝有过,加诸吏官,以子男放为侍郎、给事黄门。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 对,不希旨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章主之过,以干忠直, 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 省中树皆何木也?”光默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哀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已 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褒赏大臣,益封光千户。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群下多顺旨,言母以子 贵,宜立尊号以厚孝道,光持不可。光自先帝时议继嗣有持异之隙矣,又重忤傅太后指,由是傅氏在位者 与朱博为表里,共毁谮光。后数月遂策免光。会元寿元年正月朔日..有蚀之,后十余日傅太后崩。是月征光 诣公车问日蚀事书奏上说赐光束帛拜为光禄大夫位次丞相光为大夫月余丞相嘉下狱死御史大夫贾延免光复 为御史大夫,二月为丞相,复故国博山侯。上乃知光前免非其罪,以过近臣毁短光者,复免傅嘉,曰:“前 为侍中,毁谮仁贤,诬诉大臣,令俊艾者久失其位。嘉倾覆巧伪,挟奸以罔上,崇党以蔽朝,伤善以肆意。 《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其免嘉为庶人,归故郡。”光年七十,元始五年薨。 (节选自《汉书·孔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月/征光诣公车/问日蚀事/书奏/上说/赐光束帛/拜为光禄大夫/位次丞相/光为大夫月余/丞 相嘉下狱死/御史大夫贾延免/ B. 是月/征光诣公车/问日蚀事/书奏上/说赐光束帛/拜为光禄大夫/位次丞相/光为大夫月余/丞 相嘉下狱死/御史大夫贾延免/ C. 是月/征光诣公车/问日蚀事/书奏/上说/赐光束帛/拜为光禄大夫/位次丞相/光为大夫/月余 丞相嘉下狱死/御史大夫贾延免/ D. 是月/征光诣公车/问日蚀事/书奏上/说赐光束帛/拜为光禄大夫/位次丞相/光为大夫/月余丞 相嘉下狱死/御史大夫贾延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士选三科是西汉博士选迁制度,分为三个等第,据文意看,最高为尚书。 B. 沐日,即休假日,汉代官吏每隔五天回家休息沐浴,与唐代休假制度不同。 C. 朔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农历每月十五叫望,每月十六叫既望。 D. 《诗》,即《诗经》,名列五经之首,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 305 篇。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光出身名门,年轻有所作为。他是孔子第十四代孙,对经学特别精通,未及成年,便被任为议郎;后 任博士,做了许多实事,名声因此传开。 B. 孔光坚持原则,而又不敢强谏。他对皇帝提出的问题,根据经义来回答,从不无原则地附和;如果皇帝 不采纳他的意见,他也不会努力去谏诤。 C. 孔光三缄其口,从不妄言朝政。他在日常与家人相处时,从不谈及朝中政事,有人问到宫中温室省树种 之类的闲事,他闭口不语,岔开话题。 D. 孔光冒犯太后,因此丢掉官职。他因反对傅太后称用尊号一事,受到傅太后和朱博一干人的诋毁诬陷, 过了几个月之后,便被汉哀帝免去官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以高第为尚书,观故事品式,数岁明习汉制及法令。 (2)以为章主之过,以干忠直,人臣大罪也。 14. 在孔光恢复职位后,皇帝为什么免去傅嘉职务?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孔光因为成绩优异担任尚书,负责考察前代典章制度和礼仪标准,多年研习精通了汉代的制度和 法令。 (2)(孔光)认为上书张扬皇上的过失,以此来求得忠直的美名,是做臣子的大罪。 14. ①皇帝认为傅嘉诋毁诬告孔光;②皇帝认为傅嘉是颠倒是非、欺君罔上、结党营私的奸臣。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说”通“悦”,高兴的意思,“上说”是说皇帝看了孔光的奏章而高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BD; “光为大夫月余”是为“丞相嘉下狱死”一事提供时间参照,如果“光为大夫”后面断开,则与前面“拜 为光禄大夫”未免重复,据此排除 CD。 故选 A。 句子翻译:这个月皇上征召孔光到公车官署,询问有关日食的事情。奏书递上,皇上看了很高兴,赏赐孔 光束帛,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官位仅次于丞相。孔光担任大夫一个来月,丞相王嘉入狱而死,御史大夫贾 延被免官。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错误。应为“农历每月初一”。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以偏概全,“他因反对傅太后称用尊号一事”错误。除了“反对傅太后称用尊号一事”,还有“光自先 帝时议继嗣有持异之隙”。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以:因为。高第:成绩优异。为:担任。故事:前代典章制度。品式:礼仪标准。明习:研 习精通。 (2)以为章主之过:省略句,省略主语“孔光”。章:上书张扬。干:求得。人臣大罪也:判断句,“也” 表判断。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上乃知光前免非其罪,以过近臣毁短光者,复免傅嘉”可知,这时皇上才知道以前免去孔光的官 职,并不是孔光犯了罪,而是身边的近臣诋毁诬陷他,于是又免去傅嘉的官职。由此可知,皇帝认为傅嘉 诋毁诬告孔光; 由原文“前为侍中,毁谮仁贤,诬诉大臣,令俊艾者久失其位。嘉倾覆巧伪,挟奸以罔上,崇党以蔽朝, 伤善以肆意。《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其免嘉为庶人,归故郡。”可知,以前傅嘉担任侍 中时,诋毁诬陷仁义贤德之人,诬告大臣,使得贤俊之人,长期得不到重用。傅嘉颠倒是非,巧佞虚伪, 心怀奸诈,欺瞒皇上,结党营私,一手遮天,中伤忠臣,肆无忌惮。《诗经》不是说吗:“谄媚的小人欺瞒 猖獗,使国家混乱不宁。”由此可知,皇帝认为傅嘉是颠倒是非、欺君罔上、结党营私的奸臣。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 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 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 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 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 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 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 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孔光,字子夏,是孔子的第十四代孙。他对经学特别精通,年纪还不到二十,就被举荐为议郎。汉成 帝刚刚即位,任用(孔光)为博士,多次派他审查登录冤案,推行风俗教化,救济流浪灾民,孔光所奉使 命能圆满完成,合乎皇帝心意,因此而著名。这时,博士分三科选官,成绩最好的选为尚书,次一等的担 任刺史职务,那些不通朝政事务的就按年资长短补任诸侯太傅。孔光因为成绩优异担任尚书,负责考察前 代典章制度和礼仪标准,多年研习精通了汉代的制度和法令。皇上非常信任他,让他转任为仆射、尚书令。 皇上有诏书嘉奖孔光办事周密谨慎,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就让他升任诸吏官,并任命他的儿子孔放为侍 郎、给事黄门。皇上问什么问题,他就根据经义以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来对答,不为了迎合皇帝的意图而无 原则地附和;如果天子不听从,他也不敢用力去争,因此,他的地位保持得长久而安全。有时他上书言事, 已经写好的奏章总是删削修改,(孔光)认为上书张扬皇上的过失,以此来求得忠直的美名,是做臣子的大 罪。孔光推荐别人做官,唯恐被那人知道。假日回家休息,他与兄弟妻子儿女一起宴饮叙谈,始终不谈及 朝中政事。有人问孔光:“温室省中的树都是什么树?”孔光缄口不言,更换其他话题来回答,他就是像 这样从不泄露事情。汉哀帝刚即位,亲自实行节俭,减省各项费用,政事由自己裁决处理,朝延上下一致 称颂,希望能天下大治。皇上褒扬奖赏大臣,封赏孔光,给他增加封邑一千户。傅太后想与成帝的母亲同 称尊号,群臣大多顺从傅太后的旨意,说母亲凭借儿子而显贵,应该给母亲制定尊号来弘扬孝道,孔光认 为不可以。孔光在先帝商议皇位继承人时就持有异议,与傅太后有嫌隙,其后又严重违背傅太后的旨意, 因此当权的傅氏与朱博勾结起来,共同诋毁诬陷孔光。过了几个月后,皇上就下诏罢免孔光。适逢元寿元 年正月初一发生了日食,其后十多天傅太后去世。这个月皇上征召孔光到公车官署,询问有关日食的事情。 奏书递上,皇上看了很高兴,赏赐孔光束帛,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官位仅次于丞相:孔光担任大夫一个来 月,丞相王嘉入狱而死,御史大夫贾延被免官。孔光又担任了御史大夫,两个月后又担任丞相,恢复从前 受封的博山侯。这时皇上才知道以前免去孔光的官职,并不是孔光犯了罪,而是身边的近臣诋毁诬陷他, 于是又免去傅嘉的官职,说:“以前傅嘉担任侍中时,诋毁诬陷仁义贤德之人,诬告大臣,使得贤俊之人, 长期得不到重用。傅嘉颠倒是非,巧佞虚伪,心怀奸诈,欺瞒皇上,结党营私,一手遮天,中伤忠臣,肆 无忌惮。《诗经》不是说吗:‘谄媚的小人欺瞒猖獗,使国家混乱不宁。’因此免去傅嘉的官职使之成为平 民,遣送回原郡。”孔光七十岁,于元始五年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文章 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①,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②。 胡部③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④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注】①彝器: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统称。②淳漓:淳厚与浇薄。③胡部:胡乐。④后夔:相传为舜的乐 官。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游认为,文章不应刻意去雕琢,好文章是技艺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B. 诗人说古代那些无论精巧还是笨拙的青铜祭器,都是天成的,没有改变。 C. “豪竹”和“哀丝”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喻指竹乐器和弦乐器。 D. 诗中两个问句都是反问语气,这种语气既强调语意,又能引发读者思考。 16. 本诗的写作思路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开头两句是观点句,陆游认为,好文章是技艺高超的人偶然得到的,不应刻意去雕 琢。然后诗歌依次用美玉、礼器、秦汉文章和音乐进行类比,强化了文章天成的观点。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借喻”“喻指”错。这里不是相似性,是相关性,用材质代本体,应为“借代”“代指”。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行文思路的能力。 开头两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意思是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 所得到的。这是此诗的观点句。接着说纯白没有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以此说明不应刻意去雕 琢。接着以“古彝器”“汉最近先秦”“胡部”等美玉、礼器、秦汉文章和音乐进行类比,提出只要能做 到“纯粹无瑕疵”和“巧拙两无施”,便是好文章,强化了文章天成的观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在氓用龟板、蓍草占卦,发现没有不吉利的预兆后,女主人公便要求“____,________”, 做好结婚的准备。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概括了自己在听了琵琶女弹奏琵 琶和自叙身世之后的万千感慨。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而在《赤壁赋》中开篇写实为“____________”;在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极力赞美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功业,而在《赤壁赋》中从曹操的角 度以反问语气发出“___________”的感慨。 【答案】 (1). 以尔车来 (2). 以我贿迁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苏 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尔”“贿”“涯”“壁”“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运河老了,一个衰老的生命总是喜欢选择沉默的。它或者就这样老去,直至死亡,像世界上绝大多 数中世纪的伟大建构那样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之中,成为后人永远的追忆与凭吊;或者在冷落中等待——等 待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崭新时代,( )。那么就等待吧,对于一个经历了二千四百多年的伟大生命来说,这 次的等待大概不会太久。 又一个黄昏莅临了,木叶萧萧,衰飒如诉,古运河上弥漫着美丽的伤感。帆船从远方驶来,一群燕子 殷勤地追逐着桅杆,几千年以前它们就是这样追逐的,从江南追逐到蓟北,又从蓟北追逐到江南。夕阳的 佘晖下,你渐渐看清了航船的每个细部:油亮发黑的船板,被磨出了金属般质感的舵柄,高大的帆篷上缀 满了补丁,有如一位浪迹天涯的独行客,破旧的衣衫上扑满了秋风。这条古老的航道,它驶过了数千年的 神话和传奇、哲学和史诗,现在又无怨无悔地向你驶过。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时候大运河不仅被带来了新生,中华民族也被带来史无前例的腾飞 B. 那个时代不仅会给大运河带来新生,也将给中华民族带来史无前例的腾飞 C. 那个时代不仅会给大运河带来新生,中华民族也被带来史无前例的腾飞 D. 那时候大运河不仅被带来了新生,也将给中华民族带来史无前例的腾飞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B 19. C 20. 在这条古老的航道上,它驶过了数千年的神话和传奇、哲学和史诗,现在又无怨无悔地向你驶来。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根据前面“崭新时代”来看,后面陈述主体为“时代”前后衔接更连贯,因此排除 A、D;而 C 项后面分句 主语又变成了“中华民族”,前后不一致,排除 C。 选择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例句与 C 项均使用拟人手法;“无怨无悔”“溅泪”“惊心”都是拟人。 A.对偶。“潮平”对“风正”;“两岸阔”对“一帆悬”。 B.夸张;“扪参历井”,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为夸张。 D.比喻。把雪花比作梨花。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根据上,“它”应是指帆船,划线句子的“它”成了“古老的航道”,不合逻辑。加上介词,让“古老的 航道”作状语即可:在这条古老的航道上,它驶过了数千年的神话和传奇、哲学和史诗,现在又无怨无悔 地向你驶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各大购物平台搜索“发热内衣”,琳琅满目的商品进入眼球。在各大商家的宣传语中,发热内衣能 发热是因为在原本的衣服材质中加入了高科技的特殊材质,这些材质能让衣服自己发热,从而达到保暖的 功效。看似逻辑严谨的宣传语,其实是架不住推敲的。 学过能量守恒定律的人都知道,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 ①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 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从这个角度看, ② ,发热内衣根本不能凭空产生热能。 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真正用于衣物的自发热材料。严格来说, 发热内衣根本不存在,商家的宣传实属偷换概念。 既然没有能凭空发热的材料,那么发热内衣是怎样发热的呢?答案是 ③ 。我们知道,人的皮 肤也是会呼吸的,当皮肤呼出的水蒸气遇到衣服的纤维面料时,纤维中的亲水基团会把水分子紧紧抱住, 水分子的动能就会减低并转化为热能。所以,自发热内衣的热量来源其实是你身体呼出的水分。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21. ①也不会凭空消失②没有能量来源③通过吸湿发热 22. 第一段:商家对“发热内衣”做虚假宣传。第二段:商家宣传偷换了概念。第三段:热量源于人的皮肤。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对应“既不会凭空产生”,再结合后面的“转化”,可知此处应填“也不会凭空消失”; 第二空,“这个角度”即能量不能凭空产生,则“内衣发热”必然需要能量来源,对应否定句式,此处应 填“没有能量来源”; 第三空,由前面内容可知此处应填内衣发热的原因,结合后面“热量来源其实是你身体呼出的水分”的解 释,可知此处应填“通过吸湿发热”。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一段主要内容是说商家关于“发热内衣”的宣传语,其实是架不住推敲的。 第二段通过热能不会凭空产生说明“发热内衣根本不存在,商家的宣传实属偷换概念”。 第三段阐释发热内衣的发热原理并得出结论:自发热内衣的热量来源是皮肤呼出的水分。 按照题目要求用肯定句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注意字数即可。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943 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 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 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 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 上面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真实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乘着归属感的翅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是花朵对大地所具有的归属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那是对国家的归属感。归属感,即心之所属,是人对自己所追求的最高渴望。 归属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的车轮转动千年,归属感也便沉淀为一种文化。归属感文化的醇 香越来越浓,我不禁陶醉其中。 归属感就是苏武的持节南望。当大漠的风将他的手雕刻得龟裂,当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他依 然手握节毛尽落的旄节,眼睛跨越千山万水,寻找着回家的方向。叛将卫律的威胁不能让他容色稍变,匈 奴千金封候的许诺不能让他动摇片刻,因为他心中装着两个字“祖国”。为了这两个字,他把“生是大汉 人,死是大汉臣”的信条铭记心间。于是我知道了,归属感需要一种坚毅的品格,它使我们无论如何都不 能背叛自己的祖国。 归属感就是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当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血”的壮志凌云被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再难以倾力保家卫国。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 悲切”的惆怅哀痛令人心酸,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流言蜚语,最终只能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饮 恨长辞,但他成了民族魂。岳飞的归属感之声回响在大地山河间,让我懂得了何谓“精忠报国”的铁骨铮 铮,澎湃着我归属感的血液。 归属感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水土汗青”的崇高信念。当宋军防线崩溃,他依然 转战各地,纵然兵败被俘,元军四次劝降,仍不能动摇他的浩然有归属感之气。纵然忽必烈亲自出马,他 仍正气凛然。他以死实践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坚定执著的归属感心。于是我明白了 归属感就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同国家同生死,共患难。 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归属感就是救灾官兵救人时的奋不顾身,就是志愿者在灾区的一个眼神, 一处帮助,就是全国亿万群众捐款捐物的热情。在奥运会举办之际,归属感就是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的奋 勇拼搏,就是志愿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国民不乱丢垃圾,文明现看比赛的行为…… 于是我领悟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归属感。 乘着归属感的翅膀,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乘着归属感的翅膀,我们要有“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乘着归属感的翅膀,我们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和谐更强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审读材料部分确定写作的话题和立意。 一、材料分析 材料来自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一项研究成果——“需要层次理论”。材料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解释马 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大致内容,重点是人们满足了“归属和爱的需要”,才有可能“自我实现”;第 二层是心理学研究表明的另一层次,即人们有了归属感,才可获得安全感。 二、立意分析 首先在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归属感,然后围绕关键词建立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人只有有了归属感, 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人只有有了归属感,才可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 对于“归属感”一词,可作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如家庭的归属感、团队的归属感、事业的归属感、自 然的归属感、国家的归属感等等。 对于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要有合理的逻辑推断和验证,如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 责任感不强;有归属感的一般就是有责任感的,责任感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对某些东西的归属感;归 属感源于认同感;归属感能增强团队意识等等。 立意的切入点可大可小,大者如国家的归属感,可侧重谈对国家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热爱国家,对国 家的责任意识,自我实现与国家使命的关联,从国家获得安全感等;小者如团队的归属感,可侧重谈 增强 团队意识和凝聚力,热爱集体荣誉,增强责任意识等等。 三、要求分析 从“谈谈你的看法与认识”的要求看,要写成议论文。议论文要注意观点要明确、正确,论据要充分、可 靠,论证要严密、逻辑性强。语言可适度追求一下生动性和形象性。 【立意】(1)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2)中华文化是中国重要的力量; (3)国中有儒,我们心中亦有儒; (4)民族精神,民族之魂,精神的归属; (5)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我们的信仰归属; (6)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素材】(1)爱和归属的需要指个体对友谊、爱情、归属感、避免孤独等方面的需要。在现实社会中,人 们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层次的交往关系。任何人都有同他人交往或相依伴、参与或隶属于某群体的强烈需 求,都有喜爱某人并愿意接受他人喜爱的倾向。当个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或大部分满足 时,爱和归属的需要便成为他最关心并企求满足的内容,希望他人或群体所接纳、所喜爱并努力地爱他人。 一个人若经常不被他人或群体需要、接纳、喜欢,则会感到空虚、寂寞、孤独、受挫折,甚至觉得失去自 身存在的价值,产生慢性人格困扰。 (2)我们的国家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在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大,种种成功的背后,总离不开一种强大的支撑。 日常生活,居家旅行,我们给出了全球最和平最安全的社会治安。墨子说,兼爱,非攻…… 精准扶贫,包干到位,脱贫攻坚被作为国家战略来抓。管仲说,令则行,禁则止…… 全球治理,我们提出“命运共同体”战略。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他不知道,几千年儒家教导子 弟的初衷。 2020 年 4 月,肆虐中国两个月的新冠病毒,终于被控制住了。然而面对全球疫情,欧洲影响力最大的杂志 《环球观察》对此感到疑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是因为英雄辈出,制度优秀,民众团结,技术先进, 还是…… (3)2020 年那个春节,一场疫情突然打乱了许多人的假期计划,人们被迫宅在家里,为不断增加的确诊数 字感到恐惧,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牵肠挂肚,为饱受病毒侵扰的武汉人民忧心不已。为家人、亲朋及 自己的健康惴惴不安……瘟疫面前,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就像这首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