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ID:674382

大小:55.62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4-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广东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 材料一: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 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 月也在悲愁。描绘此种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 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 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 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 动中,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 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去,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 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 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 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 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材料二: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 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 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 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 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家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 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 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 2 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等美好事 物,就会被吸引。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 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 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 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 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 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 是讲做学问的理。 (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关感》,有删改) 材料三: 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 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所弹的声音,就是用各种联想的意象来描写来表现的,如“嘈嘈切切错 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理论家根据这样一些事例,认为人们喜爱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愉悦, 并不是因为欣赏声音本身的和谐等,而是因为音乐能唤起视觉或听觉的意象(即联想)。然而,也另 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在他们看来, 自然和艺术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欣赏者不能靠题材唤起的联想来获得美感。要是在欣赏这些艺 术时产生联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艺术境界,进入了实用境界,审美体验就丧失殆尽。他们认为,在审 美体验中,只有让我们的注意力专注于一个独立的意象上面凝神于一,才能沉醉于审美的愉悦之中。 联想究竟是有助于审美体验还是妨碍审美体验呢?我以为应该从以下两点来把握它:第一,应该 把审美联想和非审美联想区别开来。非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这是一种偶然的、随意 的、杂乱的、不定向的联想。英国美学家布洛称这种联想为“非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 实用情感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从而与审美无关。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想到 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暴等等。尽管这种联想是对一种接近事物的联想,人们是容易理解的, 但它没有定向性,没有主旨,不能构成审美的情境。而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控制联想,它的最 大特点是联想时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体性。按一定的情致、具有定向选择、沉入整体情境的联 想就是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人的心灵自由的一种表现,它给人带来美感的愉悦。布洛称审美联想为 “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情感与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离、孤立的。 由此看来,笼统地说联想可以解释审美体验是不对的,只有审美联想才与审美体验相关,只有用审美 联想才能解释审美体验。 第二,应该考虑到美有“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区别。“纯粹美”就是重形式的美,某些艺术 品种,由于社会历史等各种原因,内容已淡化,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仅是线、形、色、光、声、质等媒 介及其组合方式,如图案画、花边装饰、建筑、陶瓷造型等等,就是以形式感取胜的“纯粹美”,对 于这些艺术品的欣赏,只能靠艺术直觉,而不能靠审美联想。与审美联想相契合的往往是“依存美”。 所谓“依存美”就是重内容的美,像小说、戏剧、散文和古典诗歌等等,人们欣赏这类艺术品,就不 能不借助审美联想,只有在审美联想中,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和形象体系,才能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呈现 出来,而欣赏者也才能沉入艺术世界,并获得审美愉悦。 3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 情的对象化享受。 B.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 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丰富的美的要素。 D.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岳阳楼的阴晴是人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共同产物。 2.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非审美联想”的一项是(3 分) A.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联想到乍暖还寒、草长莺飞的春季美景。 B.读到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联想到宋文帝刘义隆金戈铁马克复中原的恢弘气势。 C.读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想到诗意美好的逝去时光和寻梦的惆怅落寞。 D.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联想到交通工具落后的人类文明社会早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移情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白居易的《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是移入乐音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 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杜甫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小舟,小舟因此 就孤愁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小舟中,只存在于小舟上的。 4.材料三首段是如何引出论题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4 分) 5.三则材料都是围绕审美沟通与体验展开的,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6 分) 【答案】 1.B【解析】“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错。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审美移情作为 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 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选项曲解文意。 2.C【解析】联想的内容,仍处在一首清新的离别诗的情境中,是按诗所提供的独特情感,定向地进 行联想的。A、D 两项是纯属随意的、无定向的、不受控制的联想,B 项是杂乱的错误的联想,有克复 中原的恢弘气势的应是宋武帝刘裕。 4 3.D【解析】“主体情感是移置在小舟中,只存在于小舟上的”错。材料一第二段说“在审美享受的瞬 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第三段也 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移情过程中,主体的情感不可能只存在于小 舟上。 4.引出论题方式:采用对比方法,列举两种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态度引出论题。效果:引发 人们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疑问和思考,便于后文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方式 2 分,效果 2 分) 5.材料一侧重于审美移情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材料二侧重于自然激活人的美感(或艺术品的创造) 由形及情及理的三个步骤。材料三侧重于如何根据审美对象的不同,合理选用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来 欣赏(或联想的运用问题,如何合理选择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每点 2 分)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如果以《人民文学》扬起“非虚构写作”旗帜为起点,“非虚构写作”已走过 10 年的文学历程。无 论概念界定、外延厘析,还是创作实践、批评研究,当下的“非虚构写作”都略显混乱。那么,“非虚构” 应如何“写作”? 首先,应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非虚构写作”鼓励作家深入现实,以亲历性、反 思性与在场性姿态直视虚构文学面临的困境,打破传统文学秩序,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 从微小到宏大等各种关切和经验在文学书写中得以呈现。可见,文学书写是内核与目的,而“非虚构”仅 是手段或路径。 其次,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间的应然关系。“非虚构写作”在根底上仍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 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是文学的真实。而这恰是在立足于“非虚构”的现实 事件基础上,并通过虚构、想象等艺术手法超越这种基础后呈现的。即作为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与虚构、 想象之间并不对立,而是共同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学世界。 “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因为虚构是 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依凭记忆对大脑储存的材料进行加工而产生艺术形象 的心理过程,只要不是漫无边际不合逻辑的杜撰、编造与无根无由不合情理的空想、幻想,其对文学真实 的呈现都是有益和必要的。虚构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 形象化,具象化,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实性。 遗憾的是,从“非虚构写作”的创作实践看,大多创作主体停留于记录者、观察者层面,使作品徘徊 在“反”虚构层次。因排斥虚构与想象而将其与“非虚构”对立,致使这些“非虚构”文本无法与新闻写 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区别开来,虽说最大限度地呈现了真实,但却丧失了鲜 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 最后,应厘清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逻辑关联。“非虚构写作”追求的是艺术真实而非现实真实。实 际创作中,无论是关于现实的描摹还是历史的记录,不管作者如何客观冷峻与零度叙事,都不可避免地掺 5 杂个人想象、情感、认知,甚至是兴趣与爱憎。加之作者的出身、立场与态度及所处历史时代和社会氛围 等因素,又会在创作中隐匿着某种“虚构性”的因子或回避某种情形以达到特定目的。 “非虚构写作”要将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及创作主体的个性才华作为艺术追求,在最大限度地立足叙 述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等基础上呈现艺术真实。如此,“非虚构写作”方可重新激活文学艺术与大 众生活的关联,展露时代凡俗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将易被遗忘、遮蔽的日常瞬间及其潜藏的可能,通过 作者亲历亲验的在场性书写予以呈现。 (摘编自高春民《非虚构写作:以审美创作反映现实》) 材料二 那么非虚构写作到底是什么?非虚构写作首先可以分为实用的非虚构写作和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两类。 实用的非虚构写作事实准确,文本简陋粗糙,不追求叙事的精彩。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强调以创造性的方式 呈现精确事实。非虚构写作题材广泛,包括文学新闻、非虚构小说、历史写作、传记写作、旅行写作、科 学写作等不一而足。 非虚构写作最核心的两个特质是事实精准和叙述精彩。“非虚构”要求故事真实,不允许夸大和捏造 事实。非虚构写作用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而不美化事实。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种非虚 构类作品:一种是“严肃”的非虚构作品,它与虚假做斗争,另一种是“艺术”的非虚构作品,它让作者 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作。在写作史上,没人禁止在小说中使用事实,但在非虚构写作中,禁止编造和嫁接却 是共识。 叙述精彩指的是运用文学技巧,即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运用的叙事技巧,以生动的、戏剧性的方式 真实、准确地描写真实人物和叙述事件。20 世纪 60 年代后,文学技法无害于事实成为非虚构写作圈的共 识,新闻领域的新闻特稿、叙事新闻、文学新闻都不避讳文学笔法,严谨的历史学家、传记作家、研究自 然和病毒的科学家在让知识走向公众时也在追求文本的精彩度和审美感。真言必须美言,这构成了非虚构 写作的一体两面。 (摘编自刘蒙之《非虚构写作不是什么》) 材料三 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独立文体,而是一个文学类型,是包含了新闻、非虚构小说、报告文学、日记、 历史抒情散文等各文体在内的文类。关于非虚构文学的界定,存在三个层面的认识。第一,一切以事实为 基础的写作均可被看作广义上的非虚构文学。虽然“非虚构文学”的命名仅有数十年,但具有“非虚构性” 的作品早已有之,如《史记》。西方也一直将图书分为虚构、非虚构两大类。以此划分的非虚构文学范围 很广,包括新闻、纪实小说、日记、书信、传记等文体。第二,狭义上的非虚构文学。此类研究主要集中 于对“新新闻主义”的探讨,研究者多从中西方非虚构文学对比、传播效果等角度进行钻研。第三,以“中 观”视域对非虚构文学进行探讨,即将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以真实故事为基础、兼具文学性表达的文类。 从这一视域出发展开的研究,既考虑到非虚构文学的传统与内涵,又充分结合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发展, 因而更受中国学者重视。 (摘编自刘浏《全媒体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想象是对大脑存储的加工,虚构是对真实的提炼,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不同。 B.“非虚构”文本呈现真实,这点与新闻、口述实录等不同,它有艺术意蕴和美学张力。 6 C.真正的非虚构类作品不存在完全真实的“严肃”非虚构和写法自由的“艺术”非虚构。 D.在非虚构文学的界定上,广义、狭义、“中观”视域下的非虚构文学之间存在递进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非虚构”与“写作”的关系中,“写作”为主,“非虚构”为辅,“非虚构”仅仅是文学书写的 手段。 B.在实际创作中,作品反映的“真实”,都带有作者的个体化和主观化倾向,这是现实的真实。 C.“非虚构写作”对激活文艺与大众关联,展露时代和个体特质、呈现被遗忘日常等意义重大。 D.真言和美言是非虚构写作的一体两面,技法对事实无害,运用技巧叙述的也可以是真人实事。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虚构写作”的一项是( )(3 分) A.曹雪芹细心体察自己及身边普通人的不同经历,积累了素材,把这些真实故事改编进《红楼梦》。 B.1979 年,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医学报道,将动脉瘤比作妖怪,记录了一次失败的手术。 C.《南方周末》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运用细节和情感渲染,展示了冠军才力退役后的落魄生活。 D.为了再现离奇凶杀案细节,作家阿克到案发小镇进行两年多的调查后写出成名作《小镇奇案始末》。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非虚构写作”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答案】 【答案】1.C 2.B 3.A 4.①非虚构写作的写作题材广泛,②以创造性的方式(想象和虚构),③呈现精确事实(真实),④是一 种文学类型。 5.①开头提出现今“非虚构写作”略显混乱的现状,从而引出话题:“非虚构”应如何“写作”?②进 而从处理好三对关系的角度点明做法,并进行阐释;③最后表明“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分析】 1.A.“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不同”错。原文有“‘非虚构写作’……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 真实。……虚构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化, 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实性”。由此可知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相同;B.信息 杂糅。原文说“……这些‘非虚构’文本无法与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 区别开来,虽说最大限度地呈现了真实,但却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由此可知只是一部分 “非虚构写作”具有“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这与“新闻、口述实录等不同”。而“大多创作主 体停留于记录者、观察者层面,使作品徘徊在‘反’虚构层次”的“非虚构写作”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 7 与美学张力。而“非虚构”文本“呈现了真实”和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 是相同的;D.“存在递进关系”错。此为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关于非虚构文学的界定,存在三个层面 的认识”,以及“中观”视域更受中国学者重视,没有提及为递进关系。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的能力。B.“作者的个体化和主观化倾向,这是现实的真实”错。原文有 “‘非虚构写作’在根底上仍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 是文学的真实”,由此可知,带有作者的个体化和主观化倾向的作品的“真实”应是文学的真实,而非现 实的真实。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观点和重要概念的能力。A.《红楼梦》的故事不是真实的,只是作者“把 这些真实故事改编进”《红楼梦》的,不符合材料二的“‘非虚构’要求故事真实,不允许夸大和捏造事 实”的要求。故选 A。 4.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这道题属于高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下定义”类压缩题。下定义类压缩题 是高考语段压缩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做答此题的第一步是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接着找出和本质属性 相关的各项内容,最后再将这些信息恰当地组合成一句话即可。由“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独立文体,而是 一个文学类型”可整合出“非虚构文学”的属概念“是一种文学类型”。其它相关内容有“非虚构写作题 材广泛,包括文学新闻、非虚构小说、历史写作、传记写作、旅行写作、科学写作等不一而足”“文学的 非虚构写作强调以创造性的方式呈现精确事实”“‘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 而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整合以上信息,可得出“写作题材广泛”“借助虚构与想象”“以创 造性的方式呈现精确事实”等关键信息,再以取材、方法、内容的顺序和属概念组合,即可得出定义。 5.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行文脉络的能力。材料一主要谈“非虚构写作”的注意事项及意义。第一段以《人 民文学》提的“非虚构写作”为概念起点,提出现今“非虚构写作”略显混乱的现状,引出话题:“非虚 构”应如何“写作”? 第二段到第六段以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展开分析,点明做法。具体阐释了应摆正 “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间的应然关系;应厘清艺术真实与现实 真实的逻辑关联。第七段总结,从“激活文学艺术与大众生活的关联,展露时代凡俗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 等方面表明“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10 月 2 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 42 个在研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 中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已有 11 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8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 11 个疫苗实现了 5 条技术路线进入临床试验的全覆盖。这 5 条主要技术路线为: 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每条技术路线都有 1—3 个团队进行研发,每个技术路线都由多个单位形成合力,从企业到高校、科研院所再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 验室,国家顶尖学术机构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夜以继日投入研发。 9 月 25 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冠病毒疫苗工作进展情况吹风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 率先带来好消息。他说,4 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中,3 个是灭活疫苗,1 个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 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正在抓紧开展Ⅰ、Ⅱ期的临床试验。 对于临床试验的Ⅰ期、Ⅱ期、Ⅲ期,普通人可能很难分清。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解释,Ⅰ期证明它的安全性;Ⅱ期继续保证安全性,更要确保有效,主要检测抗体 能不能产生、产生多少、什么时候产生、持续多长时间等。Ⅲ期则是在疾病流行区域,通过大量的人群接 种,去观察到底有没有实质上的保护效果。 其重要依据就是:数据!包括不良反应率、中和抗体产生等相关数据。由于是随机双盲试验,数据只 有在某一阶段试验完成后揭盲,才会知晓。“根据我们已经获得的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我 非常有信心。”杨晓明表示,“我们的灭活疫苗从进展来说、从质量指标来说在全球都应该是领先的。” “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有自己的优缺点,在临床使用时有很强的互补性。”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CEO 英博说,真实世界中的情况千变万化,例如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某种疫苗可能更适用;而同一个 人也可能需要在不同时期打不同的疫苗,或者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人打不同的疫苗;此外,如果一个人 已经注射诸如流感疫苗等其他疫苗,哪些疫苗适合联用也需考量。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些早已有 考量。 (摘编自张佳星《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为什么一开始就布局 5 条技术路线?》) 材料二: “目前全球的数据库中已有近 15 万条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涵盖全球六大洲 113 个国家。通过对 超过 8 万条高质量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变异不大,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变异 积累,没有对疫苗研发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在 10 月 20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科技 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说。 田保国具体介绍,目前国内外疫苗研发的抗原设计,主要是针对新冠病毒的 S 蛋白。通过对上万条新 冠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冠病毒 S 蛋白的序列相对比较稳定。此外,现有的 S 蛋白个别 位点发生突变,对抗原结构和免疫原性影响很小。已有试验证明,正在试验中的疫苗能够有效中和发生变 9 异的新冠病毒。 田保国表示,病毒变异是一个科学问题,科研攻关组一直高度关注病毒变异问题,组织全国 30 多家 科研机构开展病毒变异的跟踪、研究,及时分析研判病毒变异对疫苗研发是否会产生影响。后续工作,科 研攻关组将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判,为疫苗研发团队及时提供预警和科学参考。 (摘编自赵晓雯《病毒变异不大,未对疫苗研发造成实质影响》)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 11 月 9 日电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9 日出席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部长级视 频会议时表示,疫苗合作已成为中海抗疫合作的亮点。中方同阿联酋、巴林开展的全球首个新冠肺炎疫苗 Ⅲ期临床实验平稳、高效推进,接种人数已达 4.4 万人。作为海合会所有国家可信赖的战略伙伴,中方高 度重视并愿积极回应地区人民对疫苗的实际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与海方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 共同体。 (摘编自马卓言《王毅:疫苗合作已成为中海抗疫合作的亮点》) 6. 下列对新冠疫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世卫组织 10 月数据显示,全球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新冠疫苗中,我国自主研发疫苗大约占了 四分之一。 B. 新冠疫苗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的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 病毒载体疫苗。 C. 根据目前已经获得的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数据,中国的灭活疫苗从进展、质量指标来说在全 球都应该是领先的。 D.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称全球的数据库中已有来自全球六大洲 113 个国家近 15 万条新冠病毒的 基因组序列。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检验疫苗最终能否通过的重要依据是数据,包括不良反应率、中和抗体产生等相关数据,这需要经过 试验方能揭晓。 B. 五条技术路线的疫苗在临床使用时具有互补性,因为我们始终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考量了疫苗 适合对象。 C. 我国科技攻关组通过对病毒变异的跟踪、研究,认为病毒变异不大,以后都不会对新冠疫苗研发造成 实质影响。 10 D. 中方同阿联酋、巴林开展的全球首个新冠疫苗 III 期临床实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 生健康共同体。 8.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应用工作。(6 分) 【答案】 6. 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新冠疫苗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的有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 病毒载体疫苗”错误,由原文“他说,4 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中,3 个是灭活疫苗,1 个是腺病毒载 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正在抓紧开展Ⅰ、Ⅱ期的临床试验”可知,新 冠疫苗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的只有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 载体疫苗正在抓紧开展Ⅰ、Ⅱ期的临床试验,还没有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 故选 B。 7. 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C.“以后都不会对新冠疫苗研发造成实质影响”错误,“以后都”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目前全球的数 据库中已有近 15 万条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涵盖全球六大洲 113 个国家。通过对超过 8 万条高质量的 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变异不大,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变异积累,没有对疫苗研 发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和“田保国表示,病毒变异是一个科学问题,科研攻关组一直高度关注病毒变异问 题,组织全国 30 多家科研机构开展病毒变异的跟踪、研究,及时分析研判病毒变异对疫苗研发是否会产 生影响。后续工作,科研攻关组将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判,为疫苗研发团队及时提供预警和科 学参考”可知,原文只是说“现在”病毒变异不大,并没有说以后都不会对新冠疫苗研发造成实质影响, 后续工作,科研攻关组将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判,为疫苗研发团队及时提供预警和科学参考。 故选 C。 8. (1)始终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考量疫苗适合对象。(2)科研攻关组要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 及时研判,为疫苗研发团队及时提供预警和科学参考。(3)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 同体。(每点 2 分,共 6 分)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11 由原文“真实世界中的情况千变万化,例如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某种疫苗可能更适用;而同一个人也可能 需要在不同时期打不同的疫苗,或者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人打不同的疫苗;此外,如果一个人已经注射 诸如流感疫苗等其他疫苗,哪些疫苗适合联用也需考量。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些早已有考量”可 知,要始终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考量疫苗适合对象。 由原文“田保国表示,病毒变异是一个科学问题,科研攻关组一直高度关注病毒变异问题,组织全国 30 多家科研机构开展病毒变异的跟踪、研究,及时分析研判病毒变异对疫苗研发是否会产生影响。后续工作, 科研攻关组将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判,为疫苗研发团队及时提供预警和科学参考”可知,科研 攻关组要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判,为疫苗研发团队及时提供预警和科学参考。 由原文“中方同阿联酋、巴林开展的全球首个新冠肺炎疫苗Ⅲ期临床实验平稳、高效推进,接种人数已达 4.4 万人。作为海合会所有国家可信赖的战略伙伴,中方高度重视并愿积极回应地区人民对疫苗的实际需 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与海方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可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推动构建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 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 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 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 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 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 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待。 否则,就可能在所谓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旗号下造成混乱。 那么,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这涉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 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质问题。事实上,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质就是 “自信”,它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时的神话传说中,就是以自信、 自强为精神特质的。人们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不就充满了一种发奋而自 信的精神吗?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论化了。孔子 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 之”的命题,这些不正充满了一种一往无前的担当而自信的精神吗?宋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清时期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无不是充 满了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 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 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 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12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材料二: 《解放日报》副刊《朝花周刊》记者就“中国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专访了原文化部长、作家王蒙,以 下为访谈节选。 朝花周刊:您为什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时代话题? 王蒙: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 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 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仅代表着公民的个人素质,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彰显出一个国 家和社会的文明 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有多么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课题。 朝花周刊: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它和世界先进文化可否对接? 王蒙:中国文化有一种适应的能力,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有所谓见贤思 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能力。也许,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不够用,但是 我们还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它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影响的能力。 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 为对国家前途已经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优秀 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们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选择能力、消 化能力、调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们的文化不是一个脆弱的文化,不是 手指头一捅就破一个窟窿的,捉襟见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个能够和世界对话和打交道、 能够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绝任何外来有益影响的文化。 朝花周刊:在全球化时代里,该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又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王蒙: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更是今天中华民族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全球化与 现代化冲击着我们的民族传统,有些人陷入到了深深的文化焦虑中。这种时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 力,更要勇于与善于实现引领、整合、包容、平衡与进一步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为主心骨, 积极构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活力,又能够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态格局。 我们中华民族确实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这不是“老大帝国”的狂妄自大,这是建立在转 化与变革的举世瞩目、发展与创新的累累硕果之上的坚实自信。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坦然地 面对困难,化解矛盾。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自信,我们创造的业绩使我们能够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 的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们要以 文化自信、文化复兴,托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创造我们的文化辉煌,助力于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专访王蒙:中国文化自信,是从善如流的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对“中华文化”这一概念有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并理性对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材料一从文化特质和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我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C.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自身文化的调整与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两个方面。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自信”为话题,前者侧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后者侧重更新与发展。 13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深入到传统文化中,研究神话传说、儒学学说等体现出来的自信的文化特 质。 B.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有助于我们明确提升文化自信的着眼点和目标指 向。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现在能对接世界先进文化,还能在未来焕发光彩,这与其强大的适应性特质有关。 D.两则材料对防范可能出现的虚假文化自信、繁荣文化的乱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自信表现的一项是(3 分) A.2021 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 获得空前好评。 B.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昔日盛世 繁华与荣光。 C.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 国人爱上了中国。 D.许渊冲致力于翻译事业,将《论语》《诗经》《楚辞》《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获 得海内外高度认可。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4 分) 5.作为文化主体,青年学生面对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载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文化自 信?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6 分) 【答案】 1.B(材料一并未分析“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的关系”,分析了文化自信是文化特质与文化主体 的有机统一) 2.A(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是文化主体) 3.B(在原址重建圆明园不是文化自信) 4.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②论点与论 据高度统一。所举“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论证观点。③用词精炼准确。运用“事 实上”“可以说”等词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4 分。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5.①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文化载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②准确辨析文化内涵中的精华与糟粕,区 分善恶美丑。③探究其承载的文化与时代、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更新转化,吸收消化。④提高文化反 思与省察意识,自觉继承与发展优秀文化。(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14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 肯定性体认,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主要通过民族本身的特性、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 体无意识”的方式流传至今,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 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加深对不同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 识的了解,才能有效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民族优越感是影响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标榜自己的价值, 所有的民族都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天然的优越感,主观盲目地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确的, 并觉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优于其他民族客观存在。民族优越主义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 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 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思维定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 系,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评价别的民族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 首先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平等的地位,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尊 重,彻底去除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个人价值因素。价值观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于儒家 思想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意识中,其社会关系更强 调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帮助与协调关系,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等显然不同。 但交际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产生文化 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是生活习俗和语言行为的差异,也包括个体思想观 念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际原则,努力寻求一种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的跨文化交际路径。 加强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选择、传承和传播 文化的功能。提高社会交际的水平是实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西方社交礼仪既有一些共同之处, 也有许多差异。交际双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了解对方的民族特点、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等相关知 识,并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对方的生活与语言习惯,求同存异,实现有效沟通的目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 平等与等级观念、时间概念、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等,以获得对方的满意和认可。 (选自《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有删节) 1. 下面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跨文化交际包括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语言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 际。 B.加深对文化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 C.交际行为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 D.跨文化交际要遵循宽容与尊重的原则,打破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摒弃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论述了文化认同的含义及其作用,跨文化交际的含义,以及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多因素。 B.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指出对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不良行为的矫治策略。 C.文章解读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寻求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交际路径的观点。 D.文章指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如培养引导文化认同、加强教育、提高社会交际的水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化认同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可以融合本民族人们的各种认同,阻止不同的认同之间 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B.持有民族优越感的人盲目标榜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 15 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 C.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相互帮助和协调,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目标、利益, 不利于跨文化交际。 D.客观对待对方的生活和语言习惯,求同存异,关注时间概念、语境文化,反对等级观念,都有助于实 现中西方文化交流。 【答案】 1、D ( D 项“打破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无中生有。) 2、D ( D 项不正确。文中“培养、引导文化认同”与“加强教育”并非并列关系,原文是“加强教育在 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 3、A ( B 项偷换概念,原文是“民族优越主义者”,并非“持有民族优越感的人”。并且,原文中有前提 条件。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 会出现障碍。C 项,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并无高下之分。D 项“反对等级观念”错误, 原文是“关注等级观念”。)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5 题。 材料一: 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是指通过学习民法典,掌握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树立尊崇法 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培养运用法律保护合法利益的能力,从而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和道德 素质。坚持做好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体现为以下三方面要求: 一是青少年民事法律知识体系要依照民法典展开。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是公民的民事权利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把限制公权力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民法典 则把保护公民私权利展现得尽善尽美。公民一切民事活动,大到签订合同、设立公司,小到 缴纳物业费、办理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育,需要围绕青少 年成长的切身利益,切实遵循民法典设立的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 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法律规范,并依照青少年不同年齢阶段的诉求和民法典的内在逻 辑性,科学设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构建青少年民事法律教育层层递进、有效 衔接的知识体系。 二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价值追求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从立法目的、原则 到具体规则,都充分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民法典第一条指出:“为了保 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民法典提出民事主体平等自愿原 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增加了见义勇为免责制度、 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及业主居住权制度、保护胎儿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保护个人信 16 息制度等等,充分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 的价值追求。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事法律制 度,积极将这些法律制度转换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进而形成自觉的法律行为,使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社会行为实践中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更加注重大中小学校一体化与校内、校外协同化建设。民法典 汇集了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的民事法律实践,吸收了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和人 类社会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涵盖范围广泛,内容博大精深。因此,需要进行持续、长久的 浸润和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扎实做好青少年 民事法律教育,一方面要强化大中小学校法制教育一体化建设,即根据民法典的内容和青少 年成长阶段特点进行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时代特征进一步营造法律教育 的整体环境和氛围,在依托法制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和法制教育专职力量的同时,辅之以加强 学校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协同合作,更加有效促进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 (摘编自张振芝、张莹惠《推进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思路》) 材料二: 新学期第一周,身兼法治副校长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走上 讲台,为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讲课中,张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权益 保护”为题,聚焦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从中学生熟知的人和事讲起,从“民法典是一部百 科全书,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一部护身宝典,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义 务”“民法典是一部共同约定,凝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共同责任”等三个方面为师生们进行 了详细讲解。 “民法典引导人们坚守公平正义。老人倒地扶不扶?民法典告诉你,要扶!民法典第 184 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对姓名权作出新规定,跟谁姓也有了更大的空间。第 1015 条规定,除随父母的 姓外,还可以选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比如奶奶或姥姥的姓。如果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 扶养长大的,也可以选扶养人的姓氏。最后,还规定起名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 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公民姓名权的保障和法治的进步。” “生活中,同学们用手机上网时,是不是下载了很多 APP?同学们想过没有?这些 APP 给 我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很大隐患和挑战。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 后果难以想象。民法典第 1034 条规定,我们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 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 17 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课后,高一学生陈庭轩感触颇深,法治课上的一个个小案例,让她知道民法典与每一个 未成年人的成长保护息息相关,需要大家共同拥护。高三学生肖政谕说,能切实感受到法治 发展与时俱进。 (摘编自李澈《民法典怎样保护“少年的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民法典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宣示和保障了公民的民事权利,为公民进行所有 活动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 B. 民法典提出的原则及增加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 C. 民法典集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的民事法律实践、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优秀法律文 化 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成果之大成。 D. 民法典实施后,在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公民可随意给孩子改姓起名,这反 映了我国对公民姓名权的保障和法治的进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立足于民法典的实际内容,也要适应青少年 成长的现实需要。 B. 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民法典重在保护公民私权利,两者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支 撑,但又互不关联。 C. 依据民法典第 184 条的规定,“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维护 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D. 如果公民的个人信息被手机 APP 泄露,公民可根据民法典第 1034 条釆取法律行动, 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侵害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的一项是(3 分) A.某小区物业公司将小区中心花园出租给婚庆公司,收取了较大数额的“管理费”,并 将此资金用于物业公司员工的福利发放。 B.小李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名为“李尚往来”,并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的出生登记手 续,但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质疑,不予受理。 18 C.某地一位女青年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后,遭到某些“键盘侠”的攻击谩骂,其身份证号、 手机号、工作地点等信息被人公布到互联网上。 D.某市疫情防控部门向社会发布流调报告,通报确诊病例涉及的区域和场所时只提相 关 地点,隐去病例的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 4.如何面向青少年有效开展民法典教育活动?请依据材料简要说明。(4 分) 5.材料一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三个方面的论述顺序可否调换?请结合材料 谈 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 1.B (A 项"所有活动”有误,原文为“一切民事活动”;C 项“集……大成”不妥,注 意原文“汇集”“吸收”“有益成果”;D 项“可随意给孩子改姓起名”有误。) 2.B (“两者构成……互不关联”有误,原文“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D (A 项违反了 “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的制度;B 项违反了民法典第 1015 条; C 项 违反了民法典第 1034 条。) 4.①合理构建适合青少年的法律知识体系。②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具 体法 律实践。③注重不同学段一体化和校内校外协同化。④聘请法律界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 师,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每点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5.示例一:不可调换。①三个方面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②前两个方面分 别阐述开展民法典教育的内容和原则;在此基础上,第三个方面阐述实施路径。 示例二:可以调换。①前两个方面的论述顺序可以互换;②因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是基本原则,应处于论述的首要位置。调整以后,材料一主体部分从实施原则、内容、 路径三个方面依次展开,行文更加合理。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 否 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据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 给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 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当前人工智能技 术正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如 火如荼推进,利用有利契机,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社会影响研究,建设具有人文温度的智 能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是大势所趋。科技进步使得生产力得以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 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科技创新带来的两极分化、社会摩擦、生态破坏等负面影响也一直萦绕难散。英国 著名科学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既为我们揭开了改善人类生活的 前景,也为我们开辟了毁灭人类的可能性。”与传统科技相比,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特色在于它能 够具有和人一样进行思考和决策的能力。然而,当人工智能开始替代人类进行思考与决策时,它们能否像 人类一样,在理性之上兼顾感性认知,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顾及伦理、价值观、情感和文化,这正是人类 区别于动物,并能够建立起灿烂文明的核心因素。一个有人文温度的人工智能社会,不仅要拥有更加高效 的生产力,也要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空间,更加包容和谐的人文关怀。这需要我们构建全新的具有人文 温度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消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隐忧。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防患于未然,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 巨大冲击,积极倡导建立负责任的研发和创新价值体系,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创新阶段以及后续技术全生命 周期,加强对科技创新过程中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控制,避免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英国科学家斯 蒂芬·霍金和美国创新企业家埃隆·马斯克都曾不断发出对人工智能威胁的警告。霍金认为,人工智能会 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不幸的是,也可能会是最后的重大事件”。马斯克也指出人工智能之险尤 甚于核武器。他们普遍担心具有人类决策能力的机器人最终将摆脱人类的控制,反过来奴役人类。电影《流 浪地球》里,宇航员怀疑国际空间站控制系统叛逃的情节,就反映了我们可能面临的这种隐患。科技研发 的同时,要加强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机理、规律与趋势研究,完善和强化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政策体系。 同时还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促进与新兴技术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 科学的交融共振,才能从根本上消解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隐忧。 深入开展社会实验研究,提升智能社会认知水平。社会实验是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以现实 情境下的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所开展的研究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某些社会、政治过程或技术变革导致的 近似于理想实验的场景来研究社会科学的问题。而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深 20 刻改变人类物质生产体系的同时,也将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开展智能化时代的社会 实验提供了理想的要素和场景。在不对人类社会造成较大规模影响的情况下,开展长周期、宽领域、多学 科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有助于我们从小切入,准确识别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深入理解 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特征与态势,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演进的规律。 我国是全世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行动最早,动作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态势,我们 要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 (改编自苏竣、黄萃《探索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材料二: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应与法制建设同步。2018 年 9 月 19 日,世界人工智能 大会“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 强调加强人工智能的研发,构建精准化人工智能办案系统,建立人机互动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宣传及 培训评估机制,探索和研究人工智能在法院等司法领域进一步运用的相关措施,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建设。抓住机遇,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作为,准确把握司法规律与人工智能特征的结合,积 极拓展司法应用的空间,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司法,推进司法本身现代化的实现。 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风险,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春学特别关注我国 Al 数 据安全技术发展与法律保障。他指出,Al 数据安全风险越来越大。首先,管理风险越来越大。存在违规使 用数据以及数据泄露,互联网+等第三方 APP 接入数据保护,数据分权管理,数据分级管理等风险。其次, 技术风险越来越大。面对新的 Al 数据安全威胁,传统安全技术显得滞后,传统网安设备很难应对操作系 统漏洞、应用系统漏洞、数据库漏洞、硬件芯片漏洞、数据共享需求膨胀等威胁。因此,急需法律保障促 进 Al 数据安全技术加速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发展与法治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 用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创造出更高效的产业,给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 (改编自严剑漪《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像人一样进行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它们在拥有理性认知的同时,也能够感知人类 的情感需求。 B.更加高效的生产力,更加丰富的精神空间,更加包容和谐的人文关怀,是具有人文温度的人工智能社 会的必备要素。 C.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要想深刻把握社会的演进规律,需要针对某个学科开展人工智 能社会实验。 21 D.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最有效的做法是主动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宣传及培训评估机 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有利契机,在发展中加强人文社会影响研究,建设具有人文温度的智 能社会意义深远。 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构建全新的具有人文温 度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C.相关人士对人工智能密切关注,其中斯蒂芬·霍金以及埃隆·马斯克都曾对人工智能的威胁发出过警 告。 D.以现实情境下的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所开展的研究活动,为开展智能化时代的社会实验提供了理想 的要素和场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项是(3 分) A.小张利用语音启动家庭影院 B.小王和他的同事在网上下棋 C.小赵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出行 D.某单位用人脸识别系统考勤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5.人工智能在技术研发上存在隐患,人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消解?请结合文本概括并简要说明。(4 分) 【答案】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近日,一位藏族“甜野男孩”丁真突然成为社交媒体上最受关注的人物,不但受到了网民与各大媒体 的高度关注,还引发了各地文旅部门的“抢人大战”,连人民日报都为他点赞。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丁真 迅速成长为引发全民关注的顶流网络红人。 网民为什么关注丁真呢?因为他原生态的笑脸,与他背后的原生态风景十分的融合,打动了人们内心 深处对原生态自然的潜在愿望;地方文旅官微加入“抢”丁真大战之中,不过是想沾丁真的光,来推广当 地旅游业;官媒点赞是引导网民珍视“丁真们”的纯真。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一名中学生的身份,选择丁真、各地文旅部门或官媒中的 22 一方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感想和思考。 23 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已然未然,“也能够感知人类的情感需求”错 误,由原文“它们能否像人类一样,在理性之上兼顾感性认知”可知,不一定“能够感知人类的情感需求”。C.曲 解文意,“需要针对某个学科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错误,由原文“在不对人类社会造成较大规模影响的情 况下,开展长周期、宽领域、多学科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有助于我们从小切入,准确识别人工智能对人类 社会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特征与态势,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演进的规 律”可知,“某个学科”应为“开展长周期、宽领域、多学科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而且应“在不对人类社会 造成较大规模影响的情况下”,扩大范围。D.“最有效的做法是主动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宣传 及培训评估机制”错误,由原文“构建精准化人工智能办案系统,建立人机互动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宣 传及培训评估机制,探索和研究人工智能在法院等司法领域进一步运用的相关措施,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可知,“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宣传及培训评估机制”只是促进新时代中国特 色法治建设的一个做法,不是最有效的做法。 2.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D.偷换概念,“以现实情境下的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所开 展的研究活动”错误,由原文“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深刻改变人类物质生产体系的 同时,也将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开展智能化时代的社会实验提供了理想的要素和场 景”可知,应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为开展智能化时代的社会实验提供了理想的要素 知场景。 3.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A.由原文“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 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 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可知,“语音启动家庭影院”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语言识别”。 B.由原文“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 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可知,“小王 与他的同事在网上下棋”不属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的应用。C.由原文“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 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 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可知,“坐无人驾驶汽车出行”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机 器人”应用。D.由原文“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 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可知,“用人脸识别系统考勤”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图像识别”。 24 4.开篇阐释概念,然后提出论点,建设具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 构。首先提出观点,接着写为什么要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然后,从两个方面说明如何建设有人文 温度的智能社会;消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隐忧;需要开展社会实验研究,提升智能社会认知水平。最 后总结,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答道理论证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首先阐释了人工智能概念,然后提出论点,第 一段最后提出“建设具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的论点。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材料一第 一段首先提出“建设具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观点,接着第二自然段写为什么要建设有人 文温度的智能社会,因为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是大势所趋。然后,从两个方面说明如何建设有人文 温度的智能社会;第三自然段从消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隐忧方面讲,第四自然段从需要开展社会实验 研究,提升智能社会认知水平方面讲。文章第五自然段最后总结,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是时代发展 的必然,因为面对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态势,我们要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引领世界人工 智能发展新潮流,建设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由原文“电影《流浪地球》里,宇航员怀疑国际空间站控 制系统叛逃的情节,就反映了我们可能面临的这种隐患”可知,举了电影《流浪地球》的例子,运用了举 例论证。由原文“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既为我们揭 开了改善人类生活的前景,也为我们开辟了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可知,引用了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的《科 学的社会功能》中的句子,运用了引用论证。由原文“与传统科技相比,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特色 在于它能够具有和人一样进行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可知,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与传统科技相比较,运用了对 比论证。 5.理念(价值观)方面:积极倡导建立负责任的研发和创新价值体系,加强对科技创新过程中伦理问题 的关注和控制。 政策方面:加强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机理、规律与趋势研究,完善和强化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政策体系。 学科方面: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促进与新兴技术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实现自然科学与社 会科学的交融共振。 法治方面: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用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由原文“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防患于未然, 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冲击,积极倡导建立负责任的研发和创新价值体系,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创新阶段 25 以及后续技术全生命周期,加强对科技创新过程中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控制,避免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不利 影响”可知,在理念(价值观)方面,应积极倡导建立负责任的研发和创新价值体系,加强对科技创新过 程中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控制。由原文“科技研发的同时,要加强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机理、规律与趋势研 究,完善和强化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政策体系”可知,在政策方面,应加强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机理、规 律与趋势研究,完善和强化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政策体系。由原文“同时还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促 进与新兴技术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融共振,才能从根本上消解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隐忧”可知,在学科方面,应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促进与新兴技术相关的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的发展,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融共振。由原文“急需法律保障促进 AI 数据安全技术加速 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发展与法治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用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 康持续发展,创造出更高效的产业,给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可知,在法治方面,应积极构建人工智 能未来法治体系,用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