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ID:674384

大小: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 2021 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居住市廛的都市人,于群楼环绕中,看到的天空被挤成几块憋屈的碎片,眼界颇为局促。 而可可西里这样的所在,神示给人的,是一种城市人久违了的空旷之美。在这里,文明 的物事只能谦虚得充当陪衬和点缀。 古代文人嗜好望云。我只挑一句陶潜的——"悠悠望白云,怀古一何深。"他们眼里的白 云,一律飘荡在人境之庐,所怀之古,也无非是先世的圣人和贤者。我在可可西里望云, ( )。再沉淀一些,心中的意念萦绕于无生无死,无喜无悲; 时间在这里 奇妙地失去了指针。 通透的视野,是可可西里无言的慷慨馈赠。这里的景致表面上单调乏味,事实上却在每 时每刻变幻着。那些数不清的湖泊,绝对是苏联作家普列什文美誉的"大地上的眼睛",美不 胜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心里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只有密集的云朵,只有亘古的空旷,只有无限的微茫。 B.心里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只有密集的云朵,只有无限的微茫,只有亘古的空旷。 C.心里只有密集的云朵,只有亘古的空旷,只有无限的微茫,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 D.心里只有密集的云朵,只有无限的微茫,只有亘古的空旷,空荡得没有可怀之人。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D.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只能看到一块块有限的天空",与原文相比,哪一种 表达更好?为什么?(3 分) 18.A 19.D(A 夸张;B 比喻;C 借代;D 拟人。)2 20.原文好。(1 分)(1)原文用被动句式写出了一幢幢高楼直入天际、挤压天空的动 态感,而改句比较直白。(2)原文“憋屈”一词运用移情(拟人)手法,写出了群楼环绕 中人的心理感受,与下文衔接更自然,改句没有情感的融入。(3)原文 “碎片”的表述突 显了完整形象的割裂之态,比改句更具画面感。(1 点 1 分,两点即可) 淮安市 2021 届高三年级适应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20 题。 日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华丽的金 面具、精美的牙雕、双手合拢的顶尊铜人像,人们在一张张文物图片、一段段发掘视频中, 领略考古工作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一个个考古发现,既揭露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也述说着中华 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形成过程。丝绸遗迹的发现,拓展了人们对"蚕丛及鱼凫"的 认知; 象牙残片上的云雷纹和羽毛纹微雕,印证着古蜀国与中原地区的频繁交流;青铜神树、 鸟形金饰片等,丰富着人们对古蜀文明的想象。(▲)。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文物之精美,还在于三星堆等考古遗址。 B.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三星堆等考古遗址,还在于文物之精美。 C.人们关注三星堆,不仅在于文物之精美,还在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D.人们关注三星堆,不仅在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还在于文物之精美。 19.下列各项中,和划波浪线的句子中引号用法相同的-项是(3 分) A.老北京有“九坛八庙”的说法。所谓“九坛”是指天、地、祈谷、朝日、夕阳、太岁、先 农、先蚕和社稷诸坛。 B.作家见闻的深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自有一一种纯朴之美,此所谓“入之愈深,则其 言愈质”也。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通过认真学习总结,我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的认识。 20.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 分) 18. (3 分)C 19.(3 分)B 20.(4 分) (1)“揭露”改为“展示”等可以与"成就"搭配的动词; (2)"发展形成”改为"形成发展"。 江苏省姜堰、海门、淮阴、 2021 届高三第二学期 G4 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至唐代起,历经秦汉、魏晋,各地相继发明适合制砚的石料, 开始制作以石为主的砚台。 砚要经常保养它,才会容光焕发,若是冷落了它,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的。砚如果放置 于窗前案头, ,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干裂。在 养 砚 时 , 有 人 将 蜡 涂 遍 砚 身 , 还 有 的 涂 抹 植 物 油 , 更 有 的 涂 抹 墨 , 以 为 可 以 养 砚, 。蜡可以涂于砚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部分; 砚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面有油多招尘土,使砚污秽 不堪,并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B.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D.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4 分) 20.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否定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18.A(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B.比喻;C.借代;D.通感) 19.①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语序不当)②“发明”改为“发现”(不合逻辑)(改 对一处 2 分,改对两处 4 分) 20.①应不能在阳光下久晒②但这些做法并不妥当(每句内容 1 分,句式 1 分) 江苏百校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调研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雨后的苏堤,如一幅古雅清新的水墨长卷,融融的,润润的,仿佛刚刚画完一般。 ( ),一步一画,一眸一景,帧帧撩人心扉。柳条吐芽,点点鹅黄;海棠浴露,颗颗 红玉;桃花满树,朵朵云霞。樱花则一边开,一边落,向着似有似无的风儿,飘洒着片片幽 婉的情思。黄莺儿在花枝上一边跳,一边叫,像是在寻找着什么,又像是发现了什么,不断 地把新的消息告诉我。鱼儿绕着刚刚出水的几根芦草,款款游动,时隐时现,偶尔也轻盈地 跳出水来,荡出一圈淡淡的涟漪。燕子低低地掠过湖面,清越地鸣叫着,激起了人心底一丝 丝清凉的喜悦。几只野鸭子结着伴儿悄悄地从水雾中钻出来,在刚刚拂到水面的柳条下穿来 穿去。这一幅幅图画让人激起创作的冲动。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我轻盈的行走和流盼的目光徐徐展开了画卷 B. 画卷随着我轻盈的行走和流盼的目光徐徐展开 C. 我行走的轻盈和目光的流盼徐徐展开了画卷 D. 画卷随着我目光的流盼和行走的轻盈徐徐展开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B.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C.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可以改成“雨后的苏堤,如一幅刚画完的古雅清新的水墨长卷。”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3 分) 18. B 括号前的语句是说雨后的苏堤如画一般,强调的是画,所以括号内主语应为“画卷”。 括号后写的是随着我的游览而看到的美景,强调的是行走和目光,不是强调轻盈和流盼,且 后文先写“步”,再写“眸”,所以应为“轻盈的行走和流盼的目光”。 19. D 画波浪线和 D 项运用的是借喻,B 项运用的是比拟,C 项运用的是借代。 20.①原文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音律和谐,改句是长句,显冗长; ②原文将“仿佛刚刚画完一般”放到最后,更能突出苏堤在经过雨的洗礼之下古雅清新的特 点。 ③原文用叠词“融融的”“润润的”,具体表现出雨后苏堤空气湿润、景色宜人的特点,表达 了作者对苏堤的喜爱之情。(每点 2 分) 江苏省南通市 2021 届高三新高考模拟演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挎上篮子跟着母亲去摘蚕豆。轻轻抓住蚕豆秧,朝着豆荚生长的 反方向顺手一拉,① 。新鲜的蚕豆又嫩又脆,那可是孩子们的天然美食。我总 是迫不及待地摘下一角蚕豆,撕开荚皮,往嘴里一丢,那清甜的气息立刻在舌尖弥漫开来。 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写的那样:“只一掰就断了,两三粒翠玉般的嫩蚕豆舒适地躺在软白的海 绵里,正呼呼大睡,一挤也就出来了,直接扔入口中,清甜的汁液立刻在口中迸出,新嫩莫 名。” 回到家,母亲剥好蚕豆,用井水淘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煮,煮熟后的蚕豆甜中带糯。母 亲用细线把一颗颗熟豆挨个串起来,呈佛珠的样子,② ,短的是手镯。我常常 把蚕豆项链挂在脖子上,与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比着谁的蚕豆项链长、豆子大。想吃时就你 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颗放进嘴里解馋。晚上睡觉时也不肯把蚕豆项链拿下来,第二天早上起 床,蚕豆被压扁了不舍得扔,继续吃。如今回想起来,仍然齿舌生香,美好的滋味荡漾在心 间。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 A.引用、比喻、借代 B.夸张、借代、通感 C.引用、比拟、通感 D.比喻、比拟、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想吃时大家就交换着解馋”,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 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① ② 1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的能力。“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写的那样……”是引用,“两三粒 翠玉般的嫩蚕豆舒适地躺在软白的海绵里,正呼呼大睡”是比拟,“如今回想起来,仍然齿 舌生香”是夸张。文中没有借代和通感。故选 D。 19. 【参考答案】不好。①改句缺少了原句动作细节的描写,不如原句生动、具体。②改句缺少 原句所表现的童趣。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原句“你拽我一粒、我摘你一颗”的动作描写能够生动 形象地再现小时候“我们”吃蚕豆时欢乐的场面,同时“你拽”“我摘”中充满了童趣。而 改句中的“交换着”过于平淡,不如原句生动形象。 20. 【参考答案】①便能轻松掰取蚕豆荚 ②长的是项链 【解析】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第一空,依据前文“朝着豆荚生长的反方向顺手一拉”和 后文“新鲜的蚕豆又嫩又脆”,说明是掰取了蚕豆荚,可填:便能轻松掰取蚕豆荚。第二空, 依据后文“短的是手镯”“我常常把蚕豆项链挂在脖子上”可知,这里应填:长的是项链。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 2021 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 个新坑、3000 多年前的丝绸、500 多件重要文物, 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 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 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 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 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 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围统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 等待着苏醒绽放, 等待着惊艳世界,守转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谅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 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统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18.(3 分)A 19.(3 分)C(C 项,比拟) 20.(4 分)第一处:“古蜀国”和“我们”调换顺序;第二处:删掉“在……中”或“让”。 评分建议:改对一处得 2 分。 江苏省 2021 届高考语文模拟预热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真正有真情实感的创作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在当今时代,一些写实主义油画家获取图像 极为便捷,( ),这样创作的作品就会变得程式化、冷漠化,难以打动人心。黑格尔认 为,形式只是内容的容器。有才能的艺术家要走进生活,亲近人民,创作出有筋骨、有道 德、有温度的感人作品。 文艺工作者要承担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时代责任。几千年前,这种责任就已经被我们 的先辈认识到了,并提出了文以载道的审美价值和文质兼优的精神格局。如今,广大文艺工 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用鲜明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 的,什么是必须否定和批判的,使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丢掉了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 到人民中去感悟的环节 B.没有将艺术的根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丢掉了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 到人民中去感悟的环节 C.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民 中去感悟的环节被丢掉了 D.没有将艺术的根扎在自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到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人 民中去感悟的环节被丢掉了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框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答案: 18.B;19.A 20.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认识到了这种责任,并提出了文以载道的精神格局和文质 兼优的审美价值。 解析: 1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答题时,要重点考虑“话题一致性”原则,结合前后文 的语境进行分析。括号前语句的主语是“一些写实主义油画家”,而“艺术的根没有扎在自 然与生活的这块沃土上”的主语是“艺术的根”,与括号前语句的主语不一致,据此排除 A、 C 两项;分析剩余两项,B 项的主语一致,都是“一些写实主义油画家”,而 D 项后半句主 语改换,故选 B。 19.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框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形式”比作“容器”。A 项,出自贺知章的《咏柳》,诗句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项,出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句将敬亭山拟人化,写诗人 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 项,出自王籍的《入若耶溪》,诗句运用 了反衬的修辞手法,“蝉噪”“鸟鸣”衬托得山、林更显寂静、幽深;D 项,出自杜甫的《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朱门”代指豪门之家。故选 A。 20.本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辨析并修改偷换主语、搭配不当这两种语病。画横线的语句有两 处语病:一是偷换主语,“并提出了……”的主语应是“我们的先辈”,而不是“这种责任”; 二是搭配不当,“文以载道”应与“精神格局”搭配,“文质兼优”应与“审美价值”搭配。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