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选专题小说精读精练:老舍《邻居们》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选专题小说精读精练:老舍《邻居们》

ID:674516

大小:29.0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选专题小说精读精练:老舍《邻居们》 文 本 研 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邻居们 作者:老舍 ①明先生对不识字的太太放纵儿女,和邻居吵闹,辞退仆人这些事,给她一些自由,以 为是为明家露脸。(正面写明先生,侧面写明太太,写出明太太的自私、霸道、蛮不讲理。) 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他永 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可是,他究竟还有点不满意。他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 身里有个黑点,像水晶里包着的一个小物件。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 ②邻居是对儿姓杨的小夫妇,明先生看不起他们,总以为教书的人是穷酸,没出息的。 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他看不起教书的,可是女教书的——设若长得够样 儿——多少得另眼看待一点。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 不能不恨。 >>>以上故事情节的序幕。 ③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地过去偷花草。对此,杨先生 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可明家始终没 来。杨太太决定找明太太去。 ④杨太太很客气:“明太太吧?我姓杨。” ⑤明太太准知道杨太太是干什么来的,而且从心里头厌恶她:“啊,我早知道。” ⑥杨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红了脸,而想不出再说什么。可是她必须说点什么。“没什么, 小孩们,没多大关系,拿了点葡萄。” ⑦“是吗?”明太太的音调是音乐的,“小孩们都爱葡萄,好玩。我并不许他们吃,拿着 玩。” (语言描写,写出明太太的自私、狡黠与自作聪明。) ⑧“我们的葡萄,”杨太太的脸渐渐白起来,“不容易,三年才结果!” ⑨“我说的也是你们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许他们拿着玩。你们的葡萄泄气,才结那么 一点!” (语言描写,写出明太太的自私与蛮不讲理。) ⑩“小孩呀,”杨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论,“都淘气。不过,杨先生和我都爱花草。” ⑪ “明先生和我也爱花草。” ⑫ “假如你们的花草被别人家的孩子偷去呢?” ⑬ “谁敢呢?”(语言描写,写出明太太的霸道。) ⑭ “你们的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呢?” ⑮ “偷了你们的,是不是?你们顶好搬家呀,别在这儿住哇。我们的孩子就是爱拿葡萄 玩。” (语言描写,活画出市侩兼泼妇的霸道形象。) ⑯ 杨太太没法再说什么了,嘴唇哆嗦着回了家。作为最新式中国人的杨先生不便于当面 交涉,客客气气的写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嘱咐孩子们不要再来糟蹋花草。 >>>以上故事情节的开端:“葡萄事件”。 ⑰ 信是杨家仆人送过去的,被明太太窝回去了。 ⑱ 下午,老妈子拿进一封信来。杨先生接过一看,门牌写对了,可是给明先生的。他忽 然想到扣下这封信,可是马上觉得那不是好人应干的事。告诉老妈子把信送到邻家去。 ⑲ “拿回去吧,我们不看这个!”“给明先生的!”老妈子说。 ⑳ “是呀,我们先生没那么大工夫看你们的信!”“是送错了的,不是我们的!” ㉑“送错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马上有了主意,“叫你们先生给收着吧。当是我看不出 来呢,不用打算诈我!”拍的一声,门关上了。(不只是怎么霸道,还自作聪明。) ㉒怎么处置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拆开看看?是不光明的。想来想去,杨先生决 定给外加一个信封,改上门牌号数,扔在邮筒里。第二天早晨,夫妇忙着去上学,忘了那封 信。 ㉓下学回来,刚要吃饭,听见明家闹起来了。饭后,杨家的老妈子知道了消息:明先生 打太太是为一封信,要紧的信。(侧面描写明先生与明太太。)杨先生想必定就是他所存着 的那封信了。既是要紧的信,为什么不挂号,而且马马虎虎写错了门牌呢?混蛋应受惩罚。 他想起那些葡萄来……第二天早晨把那封送错的信和劝告明家管束孩子的信一齐发了,他不 希望明先生悔过,只教明混蛋看看读书人是怎样的客气与和蔼,是君子就够了。 ㉔明先生见着了写信的人,知道了信的内容:他和一个朋友借着外国人的光儿私运了一 些货物,被那个洋人晓得了。所以他担心,命令太太去索要那封信。明太太宁肯挨打也不肯 去,这太难堪了,就诬说杨家不给。(明先生以杨先生为穷酸,杨先生则以明先生为“混蛋”, 他们各自猜测着对方,感觉着自己的优越。他们之间是不能沟通的,不存在相互的了解。明 太太的“宁肯挨打也不肯去”则尽显明太太的自私、蛮横、死要面子和自作聪明。)明先生的 气不打一处来,就凭个穷酸教书的敢跟我斗气。哼!他向孩子们发了命令。邮差下午四点多 送来了信。明先生看完,心中说不出是难受还是痛快。痛快的是,他看明白了那封写错了门 牌的信,杨先生没有拆开;难过的是另一封,使他更讨厌那个穷酸,他觉得只有穷酸才能那 样客气,客气得讨厌。 >>>明先生认为杨先生穷酸,杨先生认为明先生混蛋,他们各自感受着对方,猜测着对方,难以 彼此沟通、相互理解。作者从有限视角来叙述,让读者觉得分外可笑,同时也很可悲。 ㉕路上,杨先生满心痛快:既然把那封信送回了原主,而且客气的劝告了邻居,这必能 感动了明先生。 >>>故事情节至此逆转,进入高潮;人物性格发生异变,热血沸腾。 ㉖一进家门,他楞了,院中的花草好似垃圾箱忽然疯了,一院子满是破烂儿。他知道这 是谁作的。 ㉗怎么办呢?他想要冷静地找主意,可冷静不了,他的那点野蛮的血沸腾起来。扯下衣 服,捡起两三块半大的砖头,隔着墙向明家的窗子扔了去。听着玻璃的碎裂,他心里痛快。 他似乎忽然由文明人变成野蛮人,觉出自己的力量与胆气,像赤裸裸的洗澡时那样舒服,无 拘无束的领略着一点新的生活味道。他等着明先生来找他打架。 >>>以上故事情节的发展与高潮:“信件事件”。“信件事件”和“葡萄事件”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 系,但都带动了两家人情绪的发展,使人物个性逐次得到充分展现,构成颇具喜剧色彩的情节。 ㉘明先生不想过来,因为他觉得杨先生不那么讨厌了。看着破碎玻璃,虽不高兴,可也 不十分不舒服。他开始想到嘱告孩子们不要再去偷花。可一想起杨太太,又不能不恨杨先生; 可是恨与讨厌,他现在觉出来,是不十分相同的。“恨”有那么一点佩服的气味在里头。 ㉙第二天是星期日,杨先生在院中收拾花草,明先生在屋里修补窗户。世界上仿佛很平 安,人类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 >>>以上故事情节的结局,“野蛮”为垂死的文明注入了生命力,这多少带着点出乎意料的夸张, 推动读者进一步思考一个关于文化改良的大问题。 (原文有删改) 知 识 建 构 //“野蛮胜利”与“文化批判” ——小说创作的情节设计与立意选择// 《邻居们》最后的“踏花事件”中杨先生“野蛮的血”终于战胜了他的“文明”和“礼貌”,当 初想找明先生打一架的念头付诸了扔砖头的实际行动,并通过这种“以暴易暴”的方式,意想 不到地换来了太平。“世界上仿佛很平安,人类似乎有了相互的了解”。 这样一个结尾,是上述人与事配合进展的结果,但仍然带着点出乎意料的夸张。尤其是 明先生的思想转变,略显得有点吊诡与神秘。究其实,这一“野蛮的胜利”正是老舍所要表达 的思考。从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虽然两对夫妇是被两桩事情联系在了一起,但他 们之间却是不能沟通的,不存在相互的了解。明先生和杨先生各自猜测着对方,感觉着自己 的优越:明先生以杨先生为穷酸,杨先生则以明先生为“混蛋”。这些东西由老舍从全知全能 的叙述角度写来,让读者觉得分外可笑,同时也很可悲。为打破人们之间的这种隔膜,小说 借杨先生的手,砸碎了所谓的“文明”。杨先生砸了明先生家的玻璃,“只觉得这么做痛快,舒 服,光荣。他似乎忽然由文明人变成野蛮人,觉出自己的力量与胆气,像赤裸裸的洗澡时那 样舒服,无拘无束地领略着一点新生活的味道。他觉得年轻、热烈、自由,勇敢。文明与野 蛮成了小说中蕴涵的更深刻的主题。 对“老大中国”那个优雅然而日渐赢弱的“文明”,老舍一贯抱着一种反思的态度。在老舍 看来,为这个文明注入血性和“野蛮”,就是为垂死的文明注入了生命力。他的其他作品,如 《二马》《四世同堂》等,也在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种思考。我们再进一步扩展,其实,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他作家的作品也有类似的表述。如沈从文的小说,在批判城市文明 的同时,标举湘西社会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力量。曹禺的话剧,也始终受着一种“蛮性的遗 留”的吸引,尤其是在《北京人》中,他赞美、呼唤原始“北京人”的野蛮。由此看来,《邻居 们》不仅是一出世态小喜剧,它还关系到一个文化改良的大问题。 试 题 解 析 1 文章第①段:“他(明先生)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身里有个黑点,像水晶里包着的一个 小物件。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请通读全文,简要分析明先生身里的这个“黑 点”的具体内涵。 【参考答案】 ①明先生对自己身体里的这个“黑点”“究竟还有点不满意”,他要“没法去掉它”,它长在 明先生的心里。这“黑点”应该是明先生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中令他非常自卑和愤恨的某些缺 陷。 ②(明先生)“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这“黑点”的第一部分应该就是 明先生能够感觉到的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 ③“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 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 这“黑点”的第二部分应该就是明先生觉得自己的太太远不 如杨先生的太太好看。 ④“邮差下午四点多送来了信。明先生看完,心中说不出是难受还是痛快。……难过的是 另一封,使他更讨厌那个穷酸,他觉得只有穷酸才能那样客气,客气得讨厌。”“客气”而能使 明先生觉得“讨厌”, 这“黑点”的第三部分应该就是明先生能够感觉到的自己在修养上的欠缺。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表现力。解题提示:这类提问考查的大多是重点词 句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意,整合作答。解析重要词语、回答相关问题要特 别重视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准确把握与对前因后果、事理逻辑的认真梳理,在全面理解了小说 的内容之后,分别从情节、人物、环境与主题等几个方面思考作答。 2 老舍是文化型的伟大的小说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北京的市民社会,小说情节出人 意料,结尾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的主旨。 【参考答案】 ①写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沟通困境。文明沟通,难以解决,“野蛮”的方式,却换来 意想不到的太平,收到了讽刺的效果。 ②揭露人性中的弱点,并进行了善意的嘲讽。如明先生的狭隘、嫉妒、骄纵,杨先生的 忍让、迂腐等。 ③写出新旧文化、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新旧市民之间的摩擦,实质上是民族文化自 我反省年代对文化、价值观的反思,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主旨的准确理解与全面概括。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 之一,也是准确理解与全面概括小说主旨的一种有效途径。要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小说 的主题思想,作出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就应该充分了解老舍先生短篇小说幽默诙谐的语言艺 术、出人意料的结尾方法与文化批判的创作倾向。 反 馈 检 测 1.杨先生在“葡萄事件”和“信件事件”两件事中发生了心理变化,请据此分析其形象特征。 2.文章第㉘段:“明先生不想过来,因为他觉得杨先生不那么讨厌了……‘恨’有那么一点 佩服的气味在里头。”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明先生为什么“觉得杨先生不那么讨厌了”?“恨” 里面为什么又“有那么一点佩服的气味在里头”? 相 关 链 接 浅析老舍小说创作的幽默特色 说起老舍,在众人的印象中,大多都会先想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 典作品。然而,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小说却绝不逊于他的长篇和戏剧,尽管他一再表示自己 不善于写短篇小说,并不认为短篇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更难于长篇。他自己也曾说过:“短篇想 要见好,非拼命去作不可。”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作品,宛若一朵朵绚丽之花,他们以生命 为根,真实为干,在“活文字”的土壤上面向世人绽开着。我于其间也发现了一些让人为之一 笑,背后却反思不已的文章,例如《牛老爷的痰盂》《开市大吉》《我这一辈子》《离婚》 《柳家大院》《邻居们》等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小说给我的震撼不亚于《四世同堂》《骆驼 祥子》等长篇巨制,这些短篇中蕴含的丰富的多样的讽剌艺术和幽默手法,让我领略到了老 舍先生不同于鲁迅、张天翼、赵树理等几位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幽默大师的另类幽默。 那么,老舍小说中所体现的幽默特色是怎样的呢?下面仅从这几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口语化,世俗化”的语言 无论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还是中短篇小说,都透着一种让人生笑不止的幽默,而这 种幽默的艺术技巧主要体现在小说语言的幽默诙谐上。老舍在《什么是幽默》一文中谈到: “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 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幽默的作家必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字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 俏皮,活泼,精辟。” 老舍始终把文学语言的清楚明了放在第一位,他认为:“晦涩是致命伤,小说的文字须 于清浅中取得描写的力量。”“先求清楚,想得周密,写得明白;能清楚而天才不足以创造出 特异的风格,仍不失为清楚;不能清楚,便一切无望。”因此,他主张:“我们要求怎样写怎 样说,书面与口语一致”“我希望将来每个人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一篇文章,这是我的应有的理 想。”可见,老舍把“口语化”作为小说创作的一个标准。他将“口语化”与“语言清楚明了”同时 呈现给读者,这就要求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有十分清楚的把握,而他所熟悉的北平的风土人 情和中下层人民,乃至三教九流,自然成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北京的下层劳动人民如:巡警、 医生、人力车夫、普通职员等都作为了老舍先生的写作重点。通过老舍先生极强的观察力与 想象力,将口语化、世俗化的语言进行适当加工之后,生活中可笑之事便以幽默的表达效果 呈现给读者。在《骆驼祥子》中,口语词汇相当丰富,且极具地方特色,使语言表达在准确, 亲切之余,增添了一份新鲜与独特。如: A.就是对那些花儿,似乎也没心程去动。(“心程”本应是“心肠”,指“心思”。) B.这需要眼光,手段,小心,泼辣,好不至都放了鹰。(“放了鹰”,放出去收不回来, 多用于放债。) C.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犯牛脖子”,故意怄气,闹别扭。) 在《二马》中,对温都母女的描写是这样的: “温都姑娘和她母亲站到一块儿,她要高出一头来,那双大脚和她母亲又尖又瘦的脚比 起来,她们娘儿们好像不是一家人,因为要显得脚小她老买比脚小一号的皮鞋系上带儿,脚 面上凸出两个小肉馒头。母亲走道好像小鸡啄米儿似的,一逗一逗的好看,女儿走起道儿来 冬冬山响,连脸蛋上的肉都震得一哆嗦一哆嗦的。” 老舍用口语描绘母女二人的形象,语言俗白,但又不落俗套,既能独辟蹊径,又新鲜独 特;既不缺乏真实又让读者体味到其中的乐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四世同堂》中,这样的语言也很多,如:“一扑纳心”(死心塌地地跟随人),“窄别” (屋子小没地方),“毛咕”(形容心里害怕),“瞎摸和眼”(指眼神不好)等语言让读者感 到新鲜又熟悉,不需要刻意去幽默,幽默的气氛已经通过这些语言传递到了读者心里。 二、多用比喻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有着对语言极强的驾驭能力,其中,善用修辞就是他小说语言 的一大特点。而相比之下,“比喻”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在老舍的小说中起到了充分的 运用。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比喻能起到很好的幽默效果。因为老舍对比喻的要求是:“首先 宜求恰当,还有再求精彩。”他主张“要用”、“慎用”、“最好不用”。那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比 喻必定是经过老舍先生去粗取精,精挑细选之后的妙语。 为了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老舍常常将两样极不相干的事物拉拢到一块儿,通过天马行 空的想象以显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在《月牙儿》中,为了形容锅里一点粥也没有,用 了这样一句比喻:“我们的锅里有时干净得像个体面的寡妇。”很难让人想象,锅的干净和寡 妇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味,会让读者觉得这样的比喻极其精妙,用来形容生活的艰辛既形 象又贴切,引人发笑又意味深长。 《柳家大院》里对小王媳妇的描写:“小王娶了媳妇,比他小着十岁,长得像搁陈了的 窝窝头,一脑袋黄毛,永远不乐,一挨揍就哭,还是不断挨揍。”将黄毛脑袋比喻成“搁陈了 的窝窝头”,让人禁不住发笑。但“窝窝头”因打破一只碗而上吊,尸身上竟没有一条好裤子时, 这“好笑”也就变成一种同情、怜悯和心酸。 老舍的幽默性比喻就像一个百味瓶,除了让人在发笑之余产生怜悯之外,也让人感受到 其中包含的讽刺、调侃意味。在这类带有讽刺性的比喻中,幽默的语言特色更加鲜明,独特。 如: A.监督的绿脸上满跳起更绿的筋,像一张不甚体面的矮瓜叶似的。(《牛老爷的痰盂》) B.做老爷的要空着手儿来,满堂满馅的去,就好像刚惊蛰后的臭虫,来的时候是两张皮, 一会儿就变成肚大腰圆,满兜儿血。(《我这一辈子》) 这样的比喻充满幽默情趣而又有极强的讽刺意味。A 句是比喻牛监督生气时的表情,他 生气是因为科长没有按他的意思在汽车上装一个痰盂,这样的比喻把监督耍官威的丑恶嘴脸 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让读者感到轻松幽默。B 句中把老爷比喻成“刚惊蛰后的臭虫”,赤裸 裸地揭露了做老爷的欺压百姓,搜刮民脂的寄生虫本性。 当然,还有一些比喻只为搏人一笑,以活跃文字。如:《二马》中描绘那位英国老太太: “老太太开始向前走,小短腿象刚孵出来的小鸭子的;走的时候,脸上的肉一哆嗦一哆嗦的 动,好像冻天吃的鱼冻儿。” 三、语法上别出心裁 在老舍的小说中,为增强幽默的艺术感染力,老舍先生常常打破传统的语法规则,改变 传统的表达方式和顺序,造成一种新奇,让读者在理解和接受过程中感受到幽默可笑。 首先是破折号的巧用。翻阅老舍的小说,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破折号用得特别多,而 在这么多运用破折号的地方,常常含着幽默的因素。老舍在作品叙述过程中,常常先给出事 情的结果或描写的对象,而后用一个破折号,对这个结果或对象进行解释、补充。这种解释 或补充可能正是对结果的否定或是对现象的反面补充,以期达到幽默的审美情趣。如: A.老邱的老丈人已把匾文拟好——仁心仁术。(《开市大吉》) B.男人就是喜欢看别人揍媳妇——给自己的那个老婆一个榜样。(《柳家大院》) C.不敢顺着这个景色往下想,他撩了鹿书香一眼——在电灯下立着,头顶上秃的那一块 亮得像个新铸的铜子。(《东西》) D.牛老爷在做税关监督的时候,曾经亲手打过庶务科科长两个很响的嘴巴,不但科长到 医院去检查牙齿,牛监督也到医院去打强行针——他是用了全力打的那两个嘴巴,要不然也 不会那么响。(《牛老爷的痰盂》) 其次是搭配上的不合逻辑,造成一种无序和不合理。例如,在《牺牲》中,形容毛博士: “脖子上安着那个元宝脑袋,脑袋上很负责地长着一大堆黑头发,过度负责地梳得光滑。”“脑 袋”是“安”上去的,“头发”是“负责地”长上去的,而且“过度负责地梳得光滑”,一切都让人觉 得描写不合理,但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却显得入木三分,让人感到幽默搞笑。在《离婚》中, 为了表达张大嫂那种害怕但又无法掩饰的心理状态,用了这样一句:“张大嫂一边刷洗家伙, 一边落泪,还不敢叫丈夫看见,收拾完了站在炉前烤干两只眼睛。”我们知道,眼睛怎么能 去烤干呢?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势必造成幽默效果,令读者生笑。 《离婚》中还有一句描写眼睛的特别有意思:“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 远把眼睛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照样办公。”左眼与右眼对照,显出差别,用“囚 禁”和“办公”的拟人化手法,让人忍俊不禁。又如《二马》中,“他长着一撮小黑胡子,挺软 挺黑还挺长,要不然伊牧师怎么不敢留胡子呢?”,伊牧师不留胡子与“他”的胡子根本没有逻 辑上的关系,但老舍将二人扯到一块儿,这种无逻辑自然会产生滑稽可笑的艺术效果。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