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 2020 届高三二模优秀作文导写及赏析
2020 年度普陀区高三二模作文题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解 题】
区教研员祁老师在教研活动时提到了关于上海高考作文写作的两个基本认识:命题一
头是思辨,一头是生活;写作是一种与材料叙述者的对话。普陀高三模拟作文命题导向从
相对简单的两元概念阐释发展到多点联系的逻辑链分析。
以此来看本次作文。材料由两句话组成,“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
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这是一道现象类材料作文。
两个“有时”,说明需要考虑说话的语境是否一样,是什么时候,需要考生自己界定;
两个“被告诫”“被告知”,“告诫”“告知”的意思有差别;两个“多”,“多想想”中的“多”
修饰动词“想想”,是状语;“想太多”,太多可以是是定语,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出
“太多”修饰的中心词,如果是“不要对什么想太多”,“太多”是补语。
区分材料概念之间的差异,对材料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合理挖掘材料可能隐含的信
息,由此对现象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就是在进行思辨。
先看第一句话,“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是什么时候?“被告诫”意
味着什么?(换句话说为什么会“被告诫”?)“凡事”为什么需要多想想?“多想想”什
么呢,如果不“多想想”会怎么样?“凡事多想想”的意义价值是什么?通过不断提问,
梳理出一条材料各概念间的逻辑链。
“被告诫”,一般是晚辈、下级被长辈、上级警告劝诫。“被告诫”的内容是“凡事多
想想”。根据生活经验,“我们被告诫”时可能是事情开始之前,或者是事情过程中出现了
问题时,当然也可能是事情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时的告诫。比如“凡事”需要在做之前多
想一想,多想想事情的价值、事情的可行性、事情的规划、事情的走向,多想想自己做事
的准备、应对事情的能力、做事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的方法;或者是事情过程中出现
了问题,多想想原因、做事的方法、潜在的后果、应对问题的方式,等等;或者是事情结
束后,多想想经验、教训等。“多”意味着“想想”的角度是多样的、全面的。
在上述分析中,能逐渐明了为什么“凡事”要“多想想”。做事前三思,有周密周全的
考虑,想到各种可能性,为事情做一些规划,避免盲目冲动,做事省时省力,减少出错概
率。或者做事过程中,及时反思纠偏调整方向,使事情顺利进行。事情结束后,是总结经
验教训。
需要注意的是,“凡事多想想”,“想想”的对象是“事”,“多想想事”的什么,需要有
思考、分析;由此分析出“凡事多想想”的含义,警告劝诫背后的意思,分析出“凡事多
想想”这样一种思考习惯对做事的意义与价值。
再看第二句话,“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
“被告知”,意思是告诉使知道,是别人善意的提醒或善意的鼓励。根据生活经验,我
们被告知“不要想太多”,往往是做好了规划、决定后,一旦行动,做事时就不要对事情的
难易、结果、成败、他人的看法等“想太多”,如果想太多容易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计较
纠结,导致裹足不前、产生畏难情绪,缺少做事的激情与冲劲。而“对……不要想太多” 认
定方向锐意前行,体现的是做事的平和心态,是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担当与勇气,是一往无前追求突破的积极进取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想太多”,根据前句,应该是“想事”或“做事时”,不要想太多。
对什么“不要想太多”?如果“想太多”结果会怎样?对什么“不要想太多”的背后的精
神追求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根据题意自然生发出来的,这才是与材料的对话。
“凡事多想想”与“不要想太多”,如果将“有时”界定为不同的语境,两句话的意思
是不一样的,所以不矛盾。如果两个“有时”所指是一样的,那么可以是某一句出现了什
么问题,另一句解决上一句的问题。如“凡事多想想”,可能犹疑不定,缺乏冲劲,错失时
机,“不要想太多”,果断决定,鼓足干劲富有激情地去做认定的事,才是年轻人应有的做
事态度;又如,“多想想”的是功利之类,对此“不要想太多”,不因名利而影响自己精神
境界的追求。
对材料深入思考方面,一是可以抓住“被告诫”“被告知”这两个词,思考面对别人的
警醒或者提醒与鼓励,想想“告诫”“告知”是否可取,并对此做出自己的判断;二是也许
有时与材料相反,“凡事多想想”,却需要“不多想”,“不要想太多”却需要“多想想”。但
这两个方面不是文章的重点。
总结一下,审题时,整体理解题意,把握材料内在的逻辑关系,合理补充隐含信息,
才算是与材料叙述者对话。如果只看到某些关键词,如“多想想”“想太多”,“告诫”“告
知”,就很容易写成以“想”“思考”“行动”“取舍”“实践”“简单”“自信”等为话题的作
文,显然这样的文章是不符合题意的。(丁蕾)
考场佳作
做自我思想的舵手(一类中)
杨溦曦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而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两种截然相
反的思维模式的交替出现,使人们如羔羊般迷茫,“我”到底该如何是好?是多想亦或是少
想?
在做这个看似艰难的抉择前,我们不妨想想,我们为何总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推荐的思
考方式。尽管他人的建议有其合理性,但我们决不能在一次次的恍惚中放弃选择自我思考
方式的权利。然而,能够把握且合理使用“想”的权利的前提,是明晰不同事物与“想”
之间的关联。
首先我们需明确,有价值的“想”是基于理性,基于学识和判断力的想,而不是被情
感和偏见奴役的臆想。可悲的是,我们常常多臆想少理性思考。面对全球变暖的科学事实,
许多人高喊“凡事多想想,一定没那么简单”,臆想各类阴谋论,阻挠环保法案的推出与行
动;面对博人眼球的新闻,如妈妈泣泪控诉“孩子被体罚咳了一校服的血”时,网络暴民
们大呼“不要多想,事实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偏见裹挟了原本理性的观望者。反之,基于
理性的“想”不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面对事实的陈述、观点的输出,我们都需要
想想,抛开情绪与偏见,想想事实背后的原因,想想观点后藏着的真相,想想解决的方法。
然而,凡事都需要理性思考的浸润才能蜕变得清朗与完美吗?其实不然。“理性的想”
有时也会阻碍人的自我实现。理性思考走到极端便是工具理性的绝对化。我们想效益,却
在严谨的“多想”中蹉跎了人生。人到中年的史怀泽功成名就,却因看到非洲儿童惨烈的
生存现状毅然决然放弃神学院院长的头衔,苦修八年医学,于非洲大陆奉献余生。若他是
一只迷茫的羔羊,被告诫的“凡事多想想”给吓住,从而抑制自我奉献的欲望,那么我们
将失去一个伟大的志愿者。若我们仅是要过一个不那么伟大的,平凡的人生,过度的“想”
不仅损耗生命的热情,还会压缩生命的质感。985 相亲群的风靡,家长对精英学校的趋之
若鹜,又何尝不是过度“想”的产物?他们以快乐的人生为出发点,联想到了人脉、交际
圈、收入等太多与生命价值无直接关联的事物,以“凡事多想想”为立足点将自己的生活
与人生作为投资,在交易中磨损了顺其自然的恬淡,只剩数字与名利的一地鸡毛。
由此,我们明白“理性的想”也有其局限。明晰了“理性的想”与“外界信息”和“自
我实现”这两个命题间微妙的关系,我们方能在不被告诫、不被告知的情形下,自信地选
择思考的方式,做自我思想的舵手,以理性与热情拥抱自己的人生。
点评:
这是一篇有思维含量的考场作文,作者敏锐地抓住材料中的两个“被”字,以“自主
选择思考方式”为立足点来展开与材料的对话,颇有高屋建瓴的眼光。针对“凡事多想想”
和“不要想太多”的矛盾,作者没有“深陷”其中,而是主张要自主选择思考方式,并提
出“想”是以“明晰不同事物与‘想’之间的关联”为前提的,思维不可谓不缜密;继而
围绕“理性的想”展开两个层次的辨析,先从面对“外界信息”的角度,阐述当“想”被
情感和偏见奴役时,这样的“多想想”不仅没有意义更会造成危害,再从“自我实现”的
角度,阐述当“想”基于效益的考量走向工具理性,这样的“多想想”会损耗生命的热情,
压缩生命的质感。小作者的辨析是在对现实的关注中展开的,融入了对“凡事多想想”和
“不要想太多”的矛盾的思考,体现了良好的理解力、判断力。不过,再仔细斟酌一下,
三四两段中“理性思考”的概念似乎并不一致,这使文章的推进变得过于“迂曲回绕”了。
莫要成为他人嘴下的人(一类下)
邝蓉蓉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
“凡事多想想”的确是有价值的人生箴言。从小事:数学考试中多想想能避免很多粗
心的低级错误,再到大事:国家领导人为一个政策的出台争论几年;《三体》中,章北海面
对思想透明而强大的三体外星文明的侵略,只得到了其父亲的一句嘱托“要多想”……对
一件事情的反复思考能使人看待事物更加全面完整,有效避免冒进失误和粗心大意所带来
的后悔。
然而同时,“不要想太多”也是一句古往今来的正确告诫。古有对杞人忧天的谴责,今
有耐克“想做就做”的广告语。的确,当人们过度地为一件事情思考,不仅不会使做事的
效率提高,还会因为对事情的了解产生拖延或恐惧心理,造成对无关紧要的小事和有一定
难度的挑战的畏惧,导致事情无法成功。“不要想太多”确实能给人一种勇气与信心,使人
们更加坚定的面对险阻和困难。
所以,无论是“凡事多想想”,还是“不要想太多”,都有其一定的价值,而我们要做
的是在正确的时机参考正确的告诫。当我们面对一项新挑战时,理应通过“多想想”使自
己对其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在认识过后便应该“不要想太多”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坚定勇敢地走出第一步。
与此同时,在这样的两种告诫下,更重要的是要坚守自己。“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
风不熄,弱者随风即灭。”如果始终处于被动地接收他人的告诫信息中,人们只会被外界同
化,成为单向度的人,而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在外界不断的教条下选择好道路,走出自
我,才能更好地做出判断,把握住时机,参考正确的告诫。这时的思考一定是恰如其分的。
村上春树曾言:“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
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凡事的思考过程中必定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教条经验的影响,
有效控制好其中的负面影响,保持好自己的节奏,同时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足才是最优解。
然后主动地去全面思考事物,去勇敢面对挑战。
当今社会各种声音不断,有亲友的告诫,社会上无孔不入的鸡汤文学……他们出于一
种关切的态度提出告诫,为了让我们规避后悔,变得更勇敢,却同时使我们更加迷茫。故
而面对这些,当今的青年则更需要拥有能够判断哪句话更适合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面对
夹杂着不断告诫的时代狂风而不随风逐流,坚持自我的本心,而不被吹倒,实现自我。
想的太多与太少,本质上皆是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所造成的。前者是不自信,而后者
是过于自大。故而选择面对自我,更是规避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而非为他人嘴里的告诫
所左右。
点评:
小作者首先从“凡事多想想”、“不要想太多”的双方价值谈起,前者带来“看待事物
更加全面完整”,后者给人“勇气与信心”,同时反向思考如果不这么做的危害与后果。在
此基础上,小作者思考两句话的关系,提出它们是在不同时机下即“面对一项新挑战”与
“认识过后”的不同选择。接下来笔锋一转,挖掘其他两个看似不显豁但却“更重要”的
关键词“被告诫”与“被告知”,来反思当今社会中我们在被动接受外部教条时,要进行恰
如其分的思考,坚守自己、做出判断。在这个部分,小作者并未单独去把握“告诫”与“告
知“,而是将之归还到“想”的背景中,全面地把握到了材料整体,并由此将“想”事物
推进到思考自身,从而实现思辨的深化。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结尾小作者再次从外界声
音推进到产生这两种声音的内在本质是“自我认知不清晰”,丰富深化了“面对自我”的观
点,虽然简短但展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整篇文章步步推进且思考深刻,并由对材料的思
辨走向对现实生活中当代青年精神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