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35 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 7年全国高考真题汇编
一、2020 年高考全国卷
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①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
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
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
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②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
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
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
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
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
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1】
③“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
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
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
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④“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
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
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
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
“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
出来。‖【2】
⑤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
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
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
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
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
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
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3】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一)选文来源
本文最先刊登在《北京大学学报》2009 年第 4 期“本刊特稿”,后被《中国教师报》转载,在 2017 年
11 月 13 日,再次被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转载。
入选理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对社会伦理的熏陶,注重“孝”文化。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论证结构:文章先引出“家庭伦理”的论题,再提出“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然后分析成为伦理规范
的哲理根据,最后联系现实,补充论证。
【1】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论证。
①引出论题“家庭伦理”,采用讲道理的方式分析论证。
②提出论点“孝”作为家庭伦理具有重大意义,采用引用论证和因果论证。
第 2 页 共 35 页
【2】分析问题,分析“孝”成为伦理规范的哲理根据。
③引用文献,采用因果论证证明“人道与天道息息相关”。
④具体阐述,采用道理论证证明“孝作为家庭伦理的哲学根据就是‘仁学’”。
【3】解决问题,联系现实,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证明“仁爱的家庭伦理在现在仍具有普片价值的意
义”。
(三)试题解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解析】A 家庭伦理隶属于社会伦理。选项歪曲文意,错解了概念的外延。B 孝成为家庭伦理的重要原因,
是孝是一种所有人都能遵守的,能维护社会稳定的伦理规范。选项强加因果。C 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
而且上升为一种社会规范,这是本文的一个观点。D 联系现实,孝的有些内容已经变化,但孝的核心“仁
爱”依然具有意义。选项扩大范围。所以正确选项应该选 C 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解析】A 文章中直接引用文献的有二处:第②段中引用《孝经》中孔子的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
义也,民之行也。”是为了证明这是说“孝”是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第③段中引用《郭店楚简·成之
闻之》中:“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是为了证明天道与
人道关系紧密。这两处引用的作用是不一致的。所以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A 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解析】C 项,“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错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
义,就是强调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进而上升为一种社会规范,就是对所有人的一种约束作用。C 项违背
了文章观点,所以 C项是不正确的一项。
卷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①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
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
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
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
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1】
②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
《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
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
“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
第 3 页 共 35 页
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
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
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
式和空间有关。
③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
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
了私人宅第。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
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④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
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
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2】
⑤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
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
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
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
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3】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一)选文来源
本文选自巫鸿《美术史十议》第四章《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这本书 2016 年 1 月 1
日由三联出版社出版,是《开放的艺术史丛书》中的一本。
入选理由:普及艺术知识。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问题,实物不等于原物。
论证结构:文章先采用正反对比提出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问题,再举例分析实物不等于原物的具体情况。
【1】采用正反对比提出问题——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2】分析问题,历史物质性变化的一种情况,表面已经发生变化的艺术品。
②举例论证,分析归纳,阐述具体变化。
③小结历史物质性变化的内容,证明“实物不等于原物”。
④进一步论证举例,形状未改已经面目全非。
【3】分析问题,历史物质性变化的另一种情况,表面上没有变化的艺术品德变化。
⑤举例论证,历史物质性探求的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解析】A曲解概念,强加因果,文章讨论实物不同于原物,并不是怀疑艺术品的真实性,而是探求它的流
传、收藏和陈列的意义。B郭熙《早春图》被退入库中,拉到邓宅的原因就是徽宗喜欢古画,不喜欢山水。
C强加因果,画作形式发生变化有多种原因,而且面目已非也不一定原初状态不可考。D程度错误,艺术品
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具有变化中的生命,但并不一定是更有价值的。所以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择B项。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
第 4 页 共 35 页
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
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
“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
课题。
【解析】文章第二段引用《画继》中的故事,是为了证明“实物并非原物”的观点,第三段进一步阐述了
“历史物质性”变化的内容。并不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所以
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C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好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
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
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
合和观看方式。
【试题解析】本文作者主要想让人们注重艺术作品的历史物质性,明白实物不等于原物,关注作品的流传、
收藏和陈列中,作品持续和变化中的生命,而不是还原他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所以不正确的
一项应该选择D项。
卷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①《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
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②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
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
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③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
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
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
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
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
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
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④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
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
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⑤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
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
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
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
第 5 页 共 35 页
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1】
⑥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
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
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
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
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2】
(摘编自振甫《谈谈》)
(一)选文来源
本文最先发表在 1959 年 14 期《读书》杂志上,后被《知网》收录。
入选理由:对古典文化的了解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古文观止》这个选本的优点和缺点。
论证结构:文章先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古文观止》这个选本的优点和缺点。
【1】采用总分式阐述《古文观止》备受读者喜欢的原因。
①总述《古文观止》的起名、作者、成书时间,以及读者的态度。
②分述优点一,与《文选》比较,阐述了《古文观止》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③分述优点二,与《文章正宗》比较,阐述了《古文观止》内容的丰富多彩。
④继续分述优点二,阐述了《古文观止》体制上的丰富多彩。
⑤分述优点三,与《文选》《文章正宗》比较,阐述《古文观止》在体例上按时代先后的特点;与《古文
渊鉴》比较,阐述《古文观止》在篇幅上的优点。
【2】分条陈述《古文观止》的缺点。
⑥分条陈述缺点:一是编者识力不高;一是选文受八股文影响,看重唱叹和转折。
(三)试题解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
上都有一定差距。
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
复杂。
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
不浩繁。
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
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
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A 项,“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其中“都有”
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将《古文观止》与《文选》进行比对,比对的是二者的文选主张,而不是“思想性
和艺术性”,第三段谈到《古文观止》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比较高,但并没有与《文选》进行比对,所以说
二者“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这一说法不成立;B 项,“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
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错误,“选文的时代范围窄”“分类复杂”错
误,文章在第三段和第五段都涉及对《古文观止》和真德秀《文章正宗》的比对,第三段说“不过真德秀
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这展现的是
真德秀选文的道学气息严重,第五段说“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分
类并不复杂。但“选文时代范围窄”错误,第三段说“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
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可见选文的时代范
第 6 页 共 35 页
围并不窄;D 项,“《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误,文章最后一段
说的是“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后人怀疑《答苏
武书》是后人伪托,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的识别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
就是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解析】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C 项,“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错误,“均与”一说
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一段谈论《古文观止》的缺点,如“编者识力不高”“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
响”,都是直接阐述其缺点,并没有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3 分)
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
界的赞誉。
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
变通。
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
变迁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
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
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
迁史”有误,原文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
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由“但”可知,《古文观止》无法选文体例和标准的变化。
模拟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当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运动健身中来。在全国各地,太极拳集体展演、五人制足球赛、青少年田径
赛……运动成为生活方式,健康成为共同诉求。
公众的健身热情和健康追求,背后是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很多“细节的变化”映
照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牛油果、秋葵等营养食品悄然走红,带动“卡路里经济学”;城市马拉松受到
热捧、手机 APP 记录走了多少步,运动社交为生活增加新乐趣;健康心理、快乐人生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人们比以往更关注心理健……可以说,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清洁的空气、更干净的水、更安全的食物、更公平可及的体育设施、更优质普惠的医疗服……人们
在这些方面的更高诉求,莫不与健康有关。“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
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既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
要,更为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所谓大健康,应该是对生命实施全程、 全面、全要
素的呵护, 不仅追求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不仅要求疾病治愈,更追求远离“亚健康”
第 7 页 共 35 页
的强健体魄,锻造抵御疾病的强大身体素质。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健康包含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三个方面。社会转型期,生活压
力、社会竞争加剧,加之以往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也存在一种羞于谈心理问题的倾向,这些因素都让心
理健康更值得关注。升学烦恼、竞争压力、情感孤独……如果人们不能获得足够的心理关怀和精神慰藉,
那么无论在身体健康上投入多少,也难以获得全面的健康。从科学视角看,大脑的神经冲动确实会影响神
经体液分泌,人的精神状态影响着身体状态。中医也讲“形神合一”,既要“动以养形”,也要“静以养
神”,达到形神兼养、身心俱佳的健康境界。正所谓“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更加注重心理建设、
心理健康,才能获得内外兼修的真正健康。
同时,大健康理念也启示人们,健康也是“管”出来的。从健康管理的链条来看,生病治愈属于最为
末端的环节,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则要求我们更多进行健康的源头治理。身体没有疾病只是健康的必要
而非充分条件,如果总是感到疲劳乏力、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那么人就很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正因此,大健康不仅要求已病后能够治愈,更意味着增强未病时的预防能力,
这意味着社会的健康管理需要关口前移,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往深层看,树立大健康的观念,涉及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深层调整。从治理来看,政府部门的
职责不仅在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更需要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体育锻炼、食品安全、生态环保
等都属于大健康的范围,更需要政府部门把健康融入相关政策,形成有效的大健康治理体系。对社会和个
人而言,如果说医疗是外生变量,那么健康就是每个人固有的责任。大健康为企业开创了新的健康产业蓝
海,同时也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力,才
能形成匹配于大健康的治理格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真正把大健康的观念落实为实际行动,转化为近 14 亿中国人的强健
体魄,我们就能用健康的身心为经济发展注入旺盛活力,用健康的体魄支撑起民族复兴的伟业。
(人民日报:《美好生活需要“大健康”》2019 年 08 月 13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A.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人们为了太极拳表演、足球赛、青少年各种田径赛而把运动当作生活方式。
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主要组成部分。
C.从科学视角看,只要注重心理建设、心理健康,就能获得内外兼修的真正健康。
D.树立大健康的观念,需要个人、社会、政府共同努力,最终支撑起民族复兴的伟业。
【解析】A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人们为了太极拳表演、足球赛、青少年各种田径赛而把运动当作生活方
式”错误,原文是“运动成为生活方式,健康成为共同诉求”;B 项混淆意思,“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
生活需要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项表述太绝对,原文为“人的精神状态影响着身体状态,更加注重心理建设、心理健康,才能获得内外
兼修的真正健康。”即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才能真正获得健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文章论述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大健康”这一中心论点。
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C.文章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细节变化反映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这一观点。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论证了全民健康对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是为了证明“美好生活需要大健康”,从而引出“大健康”这一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A.当下,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这些要求无不与健康密切相关。
B.所谓大健康,不仅要求治愈疾病,追求身体健康,同时也追求精神上的健康。
C.大健康要求我们增强未病时的预防能力,因此,社会的健康管理的重心转向“治未病”。
D.大健康为企业开创了新的产业蓝海,使得政府的职责由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转向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
【解析】“政府部门的职责由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转向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错, 说法太绝对,应为“政
第 8 页 共 35 页
府部门的职责不仅在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更需要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材料一:2019 年岁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组织学界专家评选出了“2019 年十大国产影片”。在这十部影片
中,既有《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由主旋律电影升
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也有《少年的你》《地久天长》《撞死了一只羊》《红花绿叶》等具有较高艺
术价值和观众认可度的中低成本影片。专家们对 2019 年的中国电影做了深入分析与多方位的回顾,认为新
主流大片已经成功晋级,良好的口碑铸就了票房效益。未来,新主流大片还将继续扛鼎市场。
“新主流大片”是将主流价值观与类型美学进行对接而成的主旋律大片,在主题层面将中国主流价值
观进行了多元化与深度化的表现,在形式层面进行了类型化的书写表达,在制作层面实行了重工业模式。
其中类型美学的引入和对主流价值观的新诠释,既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又增强了主题内涵的思辨性。
2019 中国电影“新主流大片”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它用市场的方式,大众喜闻乐见的情感方式,满
足了观众的情感需要,在创作力和想象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不过,与“新主流大片”艺术质量上升的趋
势相反,2019 年的主流商业大片却不尽如人意,总体上呈现出类型元素营造力的枯竭,动作、喜剧等类型
元素显得陈旧,叙事缺乏新意。无疑,“新主流大片” 已经成为国产电影提升艺术质量的主体力量,在 2020
年也被十分期待。与此同时,一般商业类型大片亦不能继续沉寂,作为国产电影的另一主体,这类影片在
类型元素的创新、叙事能力的创新等方面应作出更多的努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国产电影:口碑铸就票房继续扛鼎市场》2020 年 01 月)
材料二:2018 年全国银幕总数已突破 6 万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首位。在 2012 年银幕数仅有 13118 块,
短短几年时间,银幕数增长了 4倍有余。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共拥有银幕数 60079 块,较 2017 年增加 9303
块,同比增速 18.3%, 增速比 2017 年放缓了 5 个百分点。整体看来,2018 年我国电影银幕终端仍维持较
快扩张。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 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盘点及 2019 年发展趋势预测数据》)
第 9 页 共 35 页
材料三:2019 年无疑是国产片的大年,从票房排行榜前 10 位来看,有 8部是国产片,合计票房超 226.48 亿
元,占目前累计总票房的比重约为 37%;票房超过 10 亿的 15 部影片中,有 10 部是国产片,占比达到 67%。
一方面,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推出的主旋律献礼片,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从 2014 年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开始,主旋律电影迈入了商业大片的新车道,市场对这类影片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大量明星的加盟,流行元素的植入,以及大片模式的不断探索,主旋律影片成为反映中国电影发展轨迹的
一个切面。另一方面,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取得的进步不容小觑,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哪吒》,
再到《白蛇:缘起》和《罗小黑战记》,我们看到了动画行业的制作水平和审美水平的稳步提升。观众对优
质动画电影的期待和包容度很高,且行业内小而精的传统与从业人员的创作活力都让动画电影走得相对踏
实。
作为贺岁档的常胜将军冯小刚,带来最新电影《只有芸知道》,上映 7天,票房才勉强过亿,目前影
片上映 19 天,票房累计只有 1.5 亿。冯小刚发文感叹:“一众新锐导演生龙活虎,摧营拔寨,屡创新高,
一部影片动辄已是 20 亿起步,看着团队搞出的这个一亿的大红海报,不禁感慨,英雄老矣”
不仅是冯小刚,曾经意味着票房保证的“第 X 代导演”等名词渐渐在人们口中变得陌生,取而代之成
为票房新霸主的是徐峥、文牧野、宁浩、陈思诚、郭帆等生猛后辈新导演,导演更新频率加快,科班出身
也开始变得不再重要。新人导演们的作品都有着很鲜明的特征,叙事风格大胆,影像表达的个人色彩明显,
这些都给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流,也在不断刷新市场和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期待。
(来源:《中国电影十年变化》)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属于“新主流大片”的一项是(3 分) (C)
A.《我和我的祖国》采用情感化和伦理化的表达,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对共和国的深厚情怀。
B.《中国机长》通过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来讲述故事,让观众看到的更多是整个民航业平凡人做的平凡事。
C.电视剧《庆余年》通过穿越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庆国风雨飘摇的历程。
D.《哪吒之魔童降世》选择动画类型,以动画电影所应有的超强想象力,塑造了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具有的
一颗英雄心哪吒形象。
【解析】概念混淆,“新主流大片”应为国产电影的特点,而《庆余年》是电视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国产电影主流价值观与类型美学深度融合,不但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还增强了主题内涵的思辨性。
B.2018 年全国银幕总数已突破 6 万块,2019 年银幕数量超过 66000 块,增速约 10%。
C.2019 年是国产片大年,有 10 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 10 亿,其票房效益的获得与良好的口碑是分不开的。
D.从中国电影的变化中可以看出,除了票房的突破,新老导演重新洗牌,青年导演与多元类型渐成。
【解析】“2019 年银幕数量超过 66000 块”表述不合逻辑,材料二为《2018 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盘点及
2019 年发展趋势预测数据》,2019 年发展趋势为预测数据。
6.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发展我国的电影产业? (6 分)
①影视工作者:不断提升国产电影艺术质量;②影视工作者:对于商业类型大片,在类型元素的创新、
叙事能力的创新等方面应作出更多的努力;③政府:不断增加银幕数和电影院的数量,满足百姓的需求,
使票房有所突破;④电影行业:注重青年导演的培养,多创作百姓喜欢的好的影视作品。(一点 2 分,三
点 6 分。考生能任答三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模拟题: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
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
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
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
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
第 10 页 共 35 页
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
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
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
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
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
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
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
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
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
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
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
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
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
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
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
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
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
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
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糜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
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
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
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
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
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
术。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
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
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
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
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
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
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D?
第 11 页 共 35 页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
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
幻小说的“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
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
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B?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意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 1分,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意思答对
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观点一:不合理。①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是基于文学史建构起来的,已经形成种相对封闭的审美惯性,
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②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长于构建幻想的新世界,给读者提供一种惊
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性”。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①科幻小说毕竟还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类:
②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式等方面取长补短。评分
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2019 年高考全国卷
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
“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
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
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
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
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
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
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
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
第 12 页 共 35 页
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
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
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
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
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
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
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
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
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
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
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
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
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
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
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剥一
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解析】A 项,曲解文意,且“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说法过于绝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
二段,原文为“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C 项,强加因果,“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与“普通劳动者才是不是文
艺最理想的读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原文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
不是我们的读者,但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D
项,“无须考虑人民的娱乐和消费需求”曲解文意,原文第五段说“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
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故选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解析】D 项,对最后一段的论证中心理解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中心应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故选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
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
理念是相通的。
第 13 页 共 35 页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解析】D 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推断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
是好不好、精不精”,强调文学家的创作重点在“精”也就是“质上”,而没有说“少”。故选 D。
卷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
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
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
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
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
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
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
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
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
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
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
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
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
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
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
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
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
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
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
《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
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
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
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
视角的观照。
【解析】B 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
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第 14 页 共 35 页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解析】D 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
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 D。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解析】A 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
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 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
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
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 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
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
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 D。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
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
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卷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
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
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
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
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
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
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
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
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
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
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
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
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
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
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
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
展規律。
第 15 页 共 35 页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解析】C 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
性”。故选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解析】C 项,文章没有对“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因为二者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
都不是保护。故选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解析】A 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使其
‘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对能否获得成功,并未有明确的说明。B 项,“民间
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
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并非所
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C 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能较
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故选 D。
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
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
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
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
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
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
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
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
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
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
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
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
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国素。没有高度发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
第 16 页 共 35 页
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
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国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
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
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D)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
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
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
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
发展的注意力。
【解析】D 项,“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错误,“必须”一词过于
绝对化,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
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忽略了“有效”一词,并非必须拥有,而是有了“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可以
让人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故选 D。
6.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B)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解析】ACD 三项都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如“右手画圆,左手化方,不能两成”说明注意力不能
分散;“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是说明注意力具有定向性,不能分散;“用心一也”也是表
明注意力的指向性。只有 B 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与注意力“定向性”不
一致,不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故选 B。
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C)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
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
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解析】A 项,“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错误,文章第一段只是把人类资源
分为两个部分,而“注意力”和“物质、能量等能源”分属两大类,文中没有提到二者可以相提并论,选
项前后内容之间强加因果。B 项,“在任何时候,……”错误,“任何时候”这一说法太绝对,扩大范围。
D 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文章最后只是说“人们要学
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但没有说不合理使用会如何。故选 C。
三、2018 年高考全国卷
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
第 17 页 共 35 页
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
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
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
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
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
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
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
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
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
“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
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
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
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
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
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
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
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
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
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解析】这篇文章属于文化类论述文,考点包括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级,考查考生的理解词句、筛选整
合、理解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到文中找到与选项
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由
文中的信息能否得出选项中的结论。
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
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 项混淆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
过程”错误,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结合“照
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第 18 页 共 35 页
证的方法。A 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
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
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
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A 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
文意,根据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 ‘照着讲’‘接着讲’
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原文有条件限制
是“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 项“从 ‘照
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
讲’总是相互渗入” “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
卷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
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
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
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
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
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
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
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
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
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
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
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
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
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
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
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
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
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第 19 页 共 35 页
【解析】这篇文章属于论述文,考点包括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级,考查考生的理解词句、筛选整合、理
解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
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由文中的
信息能否得出选项中的结论。
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
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B项将第一段“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
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和第四段“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进行简单拼接,强加因果。
C 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
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D 项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可推知,“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
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
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的关系。 D 项混淆时态。“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大数据十大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解析】此题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
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B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
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
的限制。
卷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
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
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
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
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
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
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
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
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
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
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
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
第 20 页 共 35 页
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
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
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
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
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
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
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经处理(即
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
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同 A 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
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
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同 C 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
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同 D 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根据文本
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正确答案是 B。
点睛: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在这里,
尤其要注意的是,找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比如题中
C 项)、偷梁换柱(部分改换文本说法,比如题中 A 项)、增删内容(把文本内容偷偷减少或增多,比如
题中 A 项)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
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特别注意考察各项表述中对文本论点、论据、
论证方法和论证层次的分析是否正确。A 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表述正确。B 项的相关内容在文
本第三自然段,表述正确。D 项表述是针对全问的,表述正确。C项中,“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
面”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文章中有体现,但“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则无明显依据,因此 C 项是本题的正
确答案。
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一语,根据文本的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认真
分析。如果某选项表述只涉及文本部分内容,就先迅速读完文本的有关部分;如果某选项表述关系全部文
本,就要提高观察角度进行整体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第 21 页 共 35 页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解析】此题整体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
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答题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考察其说法是否正确,最后据之确定正误。
同 B项相关的内容在第三段,原文中“正在兴起的城市,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
力”,“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注重稳定功能”,对应该项表述中“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说法,可见此项
表述是正确的。同 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段,该段中“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
与和谐,……当一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的说
法可印证此项表述的正确。正确不当选。D 项的干扰性较强,相关内容在文本第四段,“并能够使不同的
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
向衰落”,可见,城市的盛衰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和谐有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所以此项说法
也是正确。只有 A项说法在文本中找不到根据,因此此项是正确答案。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准答题区间,更在于根据文本相关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正确分析。由于考
场中的紧张情绪,考生应尽量平心静气,对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整合,注意各项表述在文本中是否能找到根
据。
四、2017 年高考全国卷
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
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
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
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
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
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
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
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
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
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
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
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
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第 22 页 共 35 页
【解析】试题分析:A 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 项说法绝对,与气候
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 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
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 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览选
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
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 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
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卷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
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
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
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
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
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
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
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
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
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
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
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
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
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
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
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第 23 页 共 35 页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解析】B 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C 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
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
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D 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
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解析】A 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
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
很快”于文无据。
卷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
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
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
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
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
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
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
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
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
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
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
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
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
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
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
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
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
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第 24 页 共 35 页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解析】A 项“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B 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是“呵护乡村记
忆,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
动的原有品质”;D 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解析】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至
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
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解析】B 项“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标准,两
者没有必然关系。
2017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
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
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
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
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
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
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
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
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
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
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
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
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 365 天平分为
第 25 页 共 35 页
24 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
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
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
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
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
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
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
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
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解析】A 项“‘阴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不当,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
文第三段后半部分,由原文可以“夏历”“旧历”,是“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
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
制定的”。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C)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
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
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
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
节日体系的背景。
【解析】试题分析:C 项偷换概念,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
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首先,并不
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而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可能与现在不同;其
次,《淮南子》中记载的只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这种
情况。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D)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
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
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
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解析】A 项,“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由原文
可知“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而“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只是人
第 26 页 共 35 页
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而制造的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B 项,强加
因果,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由原文可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体系“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
阴阳合历而确定的”。C 项“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为“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
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并不是根据“月亮一年的
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
五、2016 年高考全国卷
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
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
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
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
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
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
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
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
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
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
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
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
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
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
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
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
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
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
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
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
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
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第 27 页 共 35 页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
性。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
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 项“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
《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范围扩大,原文是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
《续考》”,只能证明“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和“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这两点,并不是选项所说的
“所载内容”,扩大了范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
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
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
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
析。B 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
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
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
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
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
时期。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 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
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
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说文解字》作
为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了,而“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关系错误。
卷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
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
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
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
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
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
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
第 28 页 共 35 页
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
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
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
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
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
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
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
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
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
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
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
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
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
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
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
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
B 项“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错误。原文第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
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
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丢掉”,混淆范围。所以选 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
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
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
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
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
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
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 C 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
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现代小
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
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
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很明显对象是“在这些小说家笔下”而不是“人们”,范
第 29 页 共 35 页
围扩大,且原文没有“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这层意思,曲解文意。A 项根据第
一段“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来
推断。B 项根据第三段“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
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来推断。D 项根据原文第四段“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
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来推
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 字,
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
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
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
式也可能消亡。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
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 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
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
重心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降低对虚构依赖。所以选 B。
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
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B 曲
解文意。
卷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
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
“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
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
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
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
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
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
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
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
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
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
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
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
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
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
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
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
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
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
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
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
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
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
史材料看待。
【解析】C 项曲解了文意。A 项,见于文章第①段,由“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
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日记、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
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会不断地扩大”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 A 项正确。B 项,见于
文章第②段,由“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
个常识。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
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 B 项正确。C 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王国
维《古史新证》里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
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可知,王国维肯定了对古史的怀疑精神,但认为需要充
分结合史料而非利用史料后就不会“疑古”,选项不合文意,故 C 项不正确。D 项,见于文章第②段,由
第②段“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里说:‘……
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一类文献。在《汉
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
《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 D 项正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
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
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
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
作品中发掘史料。
【解析】D 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见于文章第④段,由“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
可虑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认为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
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做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
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可知,作者认为可以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但不能把它作为
历史,选项理解不正确,故 D 项不合文意。A 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
第 31 页 共 35 页
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史记》都不敢采用”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 A 项符合文意。B 项,见于
文章第③段,由“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
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 B 项符合文意。C 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
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
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份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杰出
的例子”可知,选项理解正确,故 C 项符合文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
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
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
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
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B 项与原文不合,B 项,见于文章第①、②段,由第①段“但
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
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及第②段“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可知,《山海经》属于文学,
它不作为史料的原因只是它在史学家眼里并非史料,选项不合文意,故 B 项不正确。A 项,见于文章第②
段,由“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 A 项正确。C 项,见于文
章第④段,由“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发掘史料”可知,当代学者主要为了在作品中发掘史料,
故对于他们而言,文学意义不重要,选项符合文意,故 C 项正确。D 项,见于文章第③段,由“历史是讲
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
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可知,选项符合文意,故 D 项正确。
六、2015 年高考全国卷
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
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 赊买赊卖等多种
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
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
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
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
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
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
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除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
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
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
第 32 页 共 35 页
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
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
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
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
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
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
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
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先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
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
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
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
可用变实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缓解了生产、流通、消
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解析】于文无据,原文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
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 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
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
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
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解析】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与原文不符,原文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
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其发行目的为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
携带的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
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
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捎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
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
借鉴。
【解析】C.“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与原文表述不符,原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后来在信用
票据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纸币”
第 33 页 共 35 页
卷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 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 “接受美学”的美学分
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
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
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
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
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
“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
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
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
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
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
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
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
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
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
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
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
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
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
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
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
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股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
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
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
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解析】原文说的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而不是说它“不属于美学的
研究范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
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
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第 34 页 共 35 页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
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
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解析】因果关系不成立,由第四段可知,“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并不是“这种结构影响接
收者对文本的理解”的原因;依据文意来看,其原因应该是“接受者的心理文化结构先于作品而存在”。
句间逻辑关系,历来为命题者所重视,阅读时需格外注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
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正如《西厢记》之于《莺
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
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
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解析】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
(2015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
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
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
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
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
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
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
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
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
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
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
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索,才形成人物性格的
模糊性。例如构成阿 Q 性格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
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践,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
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
也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
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
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团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
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昨常可
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
第 35 页 共 35 页
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于伟大的复合物,
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减)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C)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开头段的中心句是“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
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结尾段的总结句是“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
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再看其他段落,可分析出本文重点是讨论“性格元素模糊性”,把这些信息综
合考虑,就可以得出本文的主旨是在谈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 “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解析】B 项,“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A 项信息在第 2 段,C 项信息
在第 5 段,D 项信息在最后一段。从历年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①程度深浅、范围
大小有意混淆;②偶然、必然有意混淆;③已然、未然有意混淆;④以偏概全⑤张冠李戴;⑥因果颠倒;
⑦误划类别;⑧无中生有;⑨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郁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
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
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
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
糊性是缺失的。
【解析】“‘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不当。《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
林嫂以帮助,“性格元素的模糊性”并不缺失。本题重点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吃透
原文,明确文本中所谈到的“性格模糊性”的内涵,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逐一衡量选项所列现象,得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