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习题课件(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习题课件(1)

ID:676815

大小:2.39 MB

页数:156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节 食物与营养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浙教版 九年级上 1 . ( 中考 · 云南 ) 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 (    ) A .糖类  B .脂肪  C .无机盐  D . 维生素 D 2 .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 .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 .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 .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 能量 D 【 方法规律 】 本题运用了 转换法 ,即通过比较水温变化来比较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但水吸收的热量不等于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3 . ( 中考 · 盐城 ) 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生长发育期,需要适量的蛋白质满足骨骼、肌肉等生长发育。下列食品中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是 (    ) A 4 . ( 中考 · 宜宾 ) 人类的食物是由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等提供的,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和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 (    ) ① 糖类    ②蛋白质   ③脂肪 ④水分   ⑤维生素   ⑥无机盐 A .① ⑤   B .② ④ C .②①  D .③ ⑥ C 5 . ( 中考 · 广州 ) 小欣近几天刷牙都发现牙龈出血,医生建议她多吃 (    ) A .米饭、馒头     B .新鲜蔬菜、水果 C .鱼、肉、蛋、奶  D .奶油、 巧克力 B 6 . ( 中考 · 宜昌 ) 青少年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营养,而很多青少年对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从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对于膳食纤维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 B .膳食纤维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可以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 D .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血糖,从而维护心脑血管的 健康 B 7 . ( 改编 · 珠海 ) 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鱼、小炒黄牛肉、紫菜蛋花汤。为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合理,应添加 (    ) A .蚝油生菜     B .牛奶 C .咸鱼肉饼     D . 小米粥 A 8 .某同学是学校有名的“小胖墩”,平时一日三餐鸡鱼肉不断,各种巧克力应有尽有。可是该同学却经常感冒,身体素质较差,生物老师对其原因的分析是营养不良。该同学缺乏的营养成分主要是 (    ) A .糖类  B .脂肪 C .维生素  D . 蛋白质 C 9 . ( 中考 · 郴州 ) 下面是同学们为四口之家设计的午餐菜谱,你认为营养最全面合理的是 (    ) A .土豆炖牛肉 西红柿炒蛋 清炒空心菜 冬瓜排骨汤 B .红烧冬瓜 素炒土豆丝 清炒空心菜 海带汤 C .红烧鸡腿 爆炒鱿鱼丝 回锅肉 鱼头汤 D .炒白菜 炒花椰菜 水煮白萝卜丝 紫菜 汤 A 【 点拨 】 由于学生对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清,配制食谱时容易不全面。事实上平衡膳食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因此食谱制订原则是食物要多样化,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 10 . ( 中考 · 益阳 ) 某小组探究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的能量多。经过三次重复实验,得出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下列对表中实验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a 1 等于 a 2 B . c 1 大于 c 2 C . b 1 等于 b 2 D . q 1 小于 q 2 B 种子 种子 质量 ( 克 ) 水量 ( 毫升 ) 燃烧前水温 ( ℃) 燃烧 后水温 ( ℃) 测定 出的热量 ( 焦 ) 花生仁 a 1 30 b 1 c 1 q 1 核桃仁 a 2 30 b 2 c 2 q 2 【 点拨 】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应对研究对象进行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某小组探究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的能量多,因此实验的唯一变量是释放能量的多少,即燃烧后水温 (℃) 不同;其他条件,如种子质量、水量、燃烧前水温都应该相同。故 A 、 C 正确。花生含脂肪约为 40% ,核桃含脂肪约为 70% ,因此花生仁燃烧后水温比核桃仁低,即 c 1 小于 c 2 ,测定出的热量 q 1 小于 q 2 ,故 B 错, D 正确。 11 . ( 中考 · 温州 ) 为了研究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小明进行了系列实验: 实验一:比较三类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 ①分别称取 1 克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 ②在试管内加入 5 毫升水,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 ③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 , 当 花生仁开始燃烧时,马上放在试管 下方 ( 如图 ) ,直至花生仁燃尽,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 ④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 实验中将花生仁等切碎更有利于充分燃烧 , 从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步骤③中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切碎后能与氧气更充分接触 ( 其他合理表述也可 ) 试管中水的最高温度 实验 二:研究动物体内脂肪是否具有保温功能。 ①将适量且等量的猪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并分别在猪油中插入相同型号的温度计,封好袋口,一组放入冰箱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放在室温下作为对照组。 ②每隔相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多次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3) 实验二中步骤①的设计有明显不足,请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应将相同型号的一支温度计放入空塑料袋中,封好袋口,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时放入冰箱中 ( 其他合理表述也可 ) 12 .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 40 只幼鼠平均分成 A 、 B 两组, A 组以糖 ( 淀粉 ) 、脂肪、无机盐和水饲喂, B 组以 A 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如图是 40 天内的实验结果。试分析作答: (1) 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蛋白质 ( 或牛奶 ) 对鼠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 2) 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 , 是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每组均用 20 只而不用 1 只幼鼠实验 , 是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幼鼠生长发育较快 样本大,实验结果更可靠,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同时,如果仅用 1 只幼鼠进行实验,一旦这只幼鼠发生意外,将会使实验无法继续 【 点拨 】 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结果,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第 2 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 1 课时 消化系统的 组成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浙教版 九年级上 1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    ) A .胃、肠和消化腺  B .口腔、胃和消化道 C .消化道和消化腺  D .小肠、大肠和 消化腺 C 2 .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    ) A .心脏  B .胃 C .口腔  D . 小肠 A 3 .龋齿形成的原因是 (    ) A .口腔内细菌分解糖类产生酸腐蚀牙齿 B .寄生虫把牙咬坏 C .咬硬物损坏牙釉质 D .吃醋太多损坏 牙齿 A 4 .如图是牙齿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 1) 构成牙齿的主体结构是 [   ]________ 。 人体 结构中最坚硬的部分是 [   ]________ 。 (2)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 ” 牙痛 实际上是病菌侵染到了牙齿的 (    ) A .牙釉质 B . 牙骨质 C .牙本质 D .牙髓 (3) 牙齿结构中,损坏后不能再生的部分是 (    ) A .牙本质   B . 牙骨质 C .牙釉质  D . 牙髓 2 牙本质 1 牙釉质 D C 5 .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西瓜子的“旅行路线”正确的是 (    ) A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 .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大肠→食道→胃→小肠→肛门 D .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肛门 A 6 .下列消化器官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    ) A .胃  B .小肠 C .口腔  D . 肝脏 D 7 . ( 中考 · 郴州 ) 人吃饱时,一般是指人体消化道的某个器官中含有了较多的食物,它是 (    ) A .口腔  B .食道 C .胃  D . 大肠 C 8 . ( 中考 · 连云港改编 )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消化的 B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 .小肠绒毛的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 构成 A 9 . ( 中考 · 泉州 ) 能促进脂肪消化,但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来自图中的 (    ) A . ①   B . ②   C .③  D . ④ A 【 点拨 】 题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10 . ( 中考 · 日照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能够促进消化 (    ) A . 脂肪   B .蛋白质 C .淀粉  D . 麦芽糖 A 11 . ( 中考 · 泰安 ) 如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 1 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B . 2 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 . 3 是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D . 5 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 胰岛素 D 【 点拨 】 5 是胰腺,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属于外分泌腺;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胰岛素。故 D 错误。 12 .氟化物与人体牙齿的抗腐蚀关系早在 20 世纪前叶就已经被人们了解。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在一条有天然氟化物的河流两岸随机挑选 1 000 名儿童做牙齿检查,其中一半为 5 岁幼儿 ( 乳牙期 ) ,另一半为 12 岁儿童。图中显示儿童腐烂的、掉了的或修补的牙齿数。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 5 岁幼儿群比 12 岁儿童群蛀牙多 B .使用含一定量的氟化物的 牙膏 可能 有利于防止蛀牙 C .北岸儿童的蛀牙比南岸儿童的多 D .只有使用含氟化物的牙膏才能防止 蛀牙 D 【 方法规律 】 本题为 信息迁移题 。 A. 由题图可知,左图的 5 岁组蛀牙数目多。 B.5 岁组和 12 岁组中含氟化物多的,蛀牙数都少,所以含氟牙膏可能有利于防止蛀牙。 C.5 岁组和 12 岁组北岸儿童蛀牙数都比南岸儿童多。 D. 图中只研究了氟化物对防止蛀牙有利,没有证据表明其他物质不能防止蛀牙。 13 .一位同学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边是“西瓜子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将它轧得粉身碎骨;躲过一劫,又坐上了“下降电梯”;晕头转向的时候,又遇到一阵“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很多小毛毛挠得它浑身发痒,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走出迷宫,它又差点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的,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正被熏得要喘不过气来时,突然一阵强大的力把它从一道门里推了出来。唉,终于又见到太阳了 。 (1) 像轧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是什么? ________ 。在哪遇到的? ________ 。“下降电梯”是什么? ________ 。 (2) 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 ________ 。 (3) 它在什么地方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 ________ 。最终从哪道门里被推了出来? ________ 。 牙齿 口腔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14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报道:英国一家医院的医生实施了不打开腹腔成功摘除病人阑尾的手术。医生用一根软管从病人的口腔插入,软管的前端带有微型摄像头和由细线牵引操控的手术工具。 ( 1) 如图所示是人体腹部的解剖图,图 中 ① 所示的器官叫 ________ ,它能 分泌 ________ ;脂肪的消化发生在图 中标 号 [     ] 所指的器官。 肝脏 胆汁 ⑤ ( 2) 英国医生所使用的软管依次通过了 哪些 结构 ?口腔→咽→食道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肠上的阑尾。 (3)“ 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常被用来讽刺 思考 问题 不着边际的人,但想象力对 科学研究 十分 重要,有依据地“异想天开”是值得 鼓励 的。请你根据上述新闻报道,思考利用上述技术还能干什么? 胃→小肠 ( 或④→⑤ )   利用 上述技术对胆道、消化道、血管、心脏、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进行手术。例如:进行胆结石手术,或进行输尿管结石手术,或进行输卵管堵塞的疏通手术等。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 2 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 2 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 .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的是 (    ) A .牙齿的咀嚼 B .胃肠的蠕动 C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 D .唾液对淀粉的 消化 D 2 .下列消化类型中都属于化学消化的是 (    ) ① 牙齿的咀嚼     ②舌的搅拌 ③胃肠的蠕动     ④胆汁的乳化 ⑤唾液的消化     ⑥胃液的消化 ⑦胰液的消化     ⑧肠液的消化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④⑥⑦⑧ D .③④⑤ ⑥ B 3 . ( 中考 · 济宁 ) 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的重要意义是 (    ) A .将食物彻底消化  B .进一步释放食物营养 C .有助于对食物的吸收 D .减轻胃肠的 负担 D 4 .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的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    ) A .蛋白质、淀粉、脂肪 B .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 .二氧化碳、水、尿素 D .氨基酸、葡萄糖、甘油、 脂肪酸 D 5 . ( 中考 · 梅州 )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底层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在消化道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 A .淀粉和 口腔 B .蛋白质和胃 C .脂肪和 小肠 D .维生素和 小肠 A 6 .医生从李为的消化道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含有麦芽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酒精、无机盐、维生素及盐酸等,该液体最有可能是医生从李为消化道取出的部位是 (    ) A .胃  B . 食道 C . 小肠   D . 大肠 A 7 . ( 中考 · 自贡 ) 关于食物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酶能够初步消化脂肪 B .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 .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 酶 A 8 .胃能吸收的物质是 (    ) A .无机盐 B .葡萄糖 C .维生素 D . 氨基酸 A 9 .下列小肠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    ) A .小肠长 5 ~ 6 米 B .肠壁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 .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D .小肠壁里有 肠腺 D 10 .一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能防止和治疗坏血病的物质 —— 维生素 C ,维生素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部位是 (    ) A .口腔、胃   B . 胃、小肠 C .食道、大肠   D .小肠、 大肠 D 11 . ( 中考 · 宜宾 ) 人体摄入食物后经过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才能被利用,下列有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口腔对淀粉起初步消化的作用 B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 .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初步消化的作用 D .无机盐和维生素只有在大肠才能被 吸收 D 12 . ( 中考 · 莱芜 ) 你能想象自己的腹腔里藏着篮球场吗?若把一个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铺平,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这是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表现。小肠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 A .小肠绒毛的壁较 薄 B .有肌肉层能蠕动 C .肠腔中有 消化酶 D .内壁突起形成 皱襞 A 【 方法规律 】 由于对消化和吸收的概念的区别不清,容易混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本题运用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思想 解题。与消化功能有关的结构是:小肠长约 5 ~ 6 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 ( 小肠绒毛 ) ;小肠内壁有肌肉层等。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 消化液中 有消化酶,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而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 200 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13 .某同学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适宜食用的美味是 (    ) A .香椿炒鸡蛋  B .海米油菜 C .白菜炖粉条  D .肥而不腻的 红烧肉 D 【 点拨 】 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红烧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患胆囊炎的病人,胆汁的浓缩和储存受到影响,不利于脂肪的消化,因此某同学正在患胆囊炎,目前最不应该享受的美味是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14 .有些抗生素对胃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这些药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的原因主要是 (    ) A .胃液对胶囊不起作用,可顺利地经胃进入小肠 B .为了服药方便,便于吞咽 C .让药在胃里慢慢渗透出来,减轻突然的刺激 D .以上几点都 对 A 【 点拨 】 胃液内的胃蛋白酶只能把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将对胃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放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胶囊会完好地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消化,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15 .杀鸡时,常在鸡的胃内发现许多沙砾。这些沙砾 (    ) A .是鸡在饥饿时吞入胃内的 B .是鸡获得矿物元素的重要途径 C .用于磨碎食物,帮助消化 D .用于平衡身体,使飞行 平稳 C 16 . ( 中考 · 云南 ) 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 ( 图中 X 、 Y 、 Z 代表营养物质, a 、 b 、 c 、 d 表示消化道部位 )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X 代表蛋白质,在 a 部位开始消化 B . Y 代表脂肪,在 c 部位彻底消化 C . b 表示胃,此部位对 X 没有消化作用 D . c 表示小肠,在此部位 Z 被消化为 氨基酸 C 【 方法规律 】 本题运用了 图像分析法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图示中,纵坐标表示的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程度。 X 是淀粉, Y 是蛋白质, Z 是脂肪;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 a 是口腔, b 是胃, c 是小肠, d 是大肠,据此解答。 17 . ( 中考 · 青岛 ) 如图表示食物中的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有机物乙是 (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 维生素 B 18 . ( 中考 · 天津 ) 请根据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回答。 ( 1) 图中 D 代表的消化 器官 是 ________ 。 (2) 图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________ 。 (3) 淀粉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________ 。 (4) 胃液中的 ________ 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 。 小肠 Y 口腔 胃蛋白 19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的生理过程,序号①至⑤表示的是消化液,其中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字母 a 、 b 、 c 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 1) 消化液②能初步消化 ________ 。 (2) 已知消化液③可以乳化脂肪,那么③与其他消化液不同之处是不含 ______________ 。 (3) 消化液③④⑤都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__ 。 (4) 消化终产物 a 、 b 、 c 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中的过程叫做 ________ 。 蛋白质 酶 ( 或消化酶 ) 小肠 吸收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 2 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 3 课时 酶的催化作用 1 .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 (    ) A .唾液淀粉酶  B .胰淀粉酶  C .胰脂肪酶   D . 胰蛋白酶 A 2 .胰液中含有的酶的作用是 (    ) A .消化糖类   B .消化蛋白质 C .消化脂肪   D .以上都 有 D 3 .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    ) A .酶是一种蛋白质 B .酶的催化效率高 C .酶的催化受酸碱度的影响 D .酶具有 专一性 D 4 . ( 中考 · 苏州 )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 1 变蓝, 2 变 蓝 B . 1 变蓝, 2 不变蓝 C . 1 不变蓝, 2 变 蓝 D . 1 不变蓝, 2 不变 蓝 B 【 点拨 】 由于 1 号试管没有滴加唾液,没有淀粉酶,淀粉没有被消化,所以滴加碘液会变蓝,而 2 号试管中滴加了唾液,淀粉被消化,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 5 .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 37 ℃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 24 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 A . 1 个  B . 2 个    C . 3 个   D . 4 个 C 【 点拨 】 酶具有专一性、在适宜的温度和 pH 下具有高效性。 1 处由于唾液淀粉酶在酸性条件下失活,淀粉不被分解,因此遇碘液变蓝; 2 处唾液淀粉酶在高温条件下变性失活,淀粉不被分解,因此遇碘液变蓝; 3 处蔗糖酶不能催化分解淀粉,也会变蓝; 4 处唾液中唾液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加碘液不变蓝。 6 .下表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实验记录,请问该小组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 A. 探究 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B .探究淀粉遇碘能否变蓝色 C .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D .探究盐酸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 影响 D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丁 加入物质 糨糊 、唾液 糨糊、 唾液 、盐酸 糨糊 、唾液 糨糊 、唾液 温度 37 ℃ 37 ℃ 100 ℃ 0 ℃ 时间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加入碘液 后的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7 .图甲表示的是 pH 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的是 3 种脱氢酶 (A 、 B 、 C) 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从甲中可以知道 pH = 7 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 .从甲中可以知道淀粉酶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活性逐渐升高 C .从乙中无法知道脱氢酶 C 活性最强时的温度 D .从乙中可以知道脱氢酶 B 的活性比脱氢酶 C 的活性 强 C 【 点拨 】 分析图甲:图甲表示 pH 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植物淀粉酶的最适 pH 为 5 左右,人的淀粉酶的最适 pH 为 7 。分析图乙:图乙表示 3 种脱氢酶 (A 、 B 、 C) 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A 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35 ℃ ; B 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30 ℃ ; C 酶的最适温度大于 40 ℃ ,根据此图无法得知 C 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是 C 酶。 8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 A .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 .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 .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 .小肠内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 高 D 【 点拨 】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由于学生混淆无机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的特点,容易出错。生物催化剂酶具有专一性,以及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的酸碱度下具有高效性。 9 .人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 .所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 B .胃肠蠕动减慢 C .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 .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受 影响 D 10 .下图是某生物活性洗衣粉包装袋上的说明,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 .该洗衣粉较易 清除 蛋白质 类污渍 B .衣服充分浸泡后可提高去污效果 C .温水中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最强 D .该洗衣粉可用来洗涤所有 衣料 D 11 . ( 中考 · 衢州 ) 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阅读后回答: (1) 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 ______________ 。 (2) 胰酶中的胰脂肪酶帮助脂肪最终消化为 _____________ 。 胰酶 甘油和脂肪酸  ( 3) 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胰 酶的成分是蛋白质,胰酶会在胃中被初步消化而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效 ( 或在胃液酸性条件下,胰酶活性会受影响,从而影响药效 ) 12 . ( 中考 · 湖州 ) 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 pH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 pH = b 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 e 点 ( 产生麦芽糖最大量 ) 或 d 点 ( 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 ) 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 pH = a 时, e 点下移 B .淀粉量增加时, e 点上移 C .温度升高时, d 点右移 D .酶的量减少时, d 点 右移 A 【 点拨 】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应该是随着 pH 的逐渐升高,消化作用逐渐增强,达到一定 pH 后,随 pH 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渐减弱。酶是催化剂,产生的麦芽糖不变,只是当 pH 变化时,时间有所变化。 13 .如图为某同学利用 4 种不同的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其中温度梯度选择不当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 ④ D 14 .新鲜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它的果皮中存在着一种酶,采摘后能够促使果皮变成褐色,影响保鲜效果。为了探究温度对这种酶活性的影响,小明选择产地、品种相同,大小、成熟度基本一致,且无损伤的新鲜荔枝,分成数量相同的 6 组装入保鲜袋中,贴好标签, 分别 放 入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5 天后 , 取出 荔枝,测定褐变面积并制成 柱 状 图 ( 如图所示 ) 。请根据实验回答: ( 1) 荔枝果皮内这种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为提高荔枝的保鲜效果,选择的温度范围应在 ________( 填字母 ) 之间。 A . 5 ℃ ~ 15 ℃    B . 15 ℃ ~ 25 ℃ C . 25 ℃ ~ 30 ℃ 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A 15 .在探究“温度影响酶催化作用”的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 1 :取三支编号为 a 、 b 、 c 的洁净试管并分别注入 1% 淀粉溶液 2 毫升。 步骤 2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 毫升新鲜的唾液,并摇匀。 步骤 3 :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沸水、恒为 37 ℃ 的温水和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 步骤 4 :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加 1 滴碘液,并摇匀。 步骤 5 :观察并记录这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 1) 在步骤 4 中,如果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溶液变成蓝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____________ 。 (2) 该同学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在三支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溶液都没有变成蓝色,针对这个问题,应对此实验方案作出的 改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为了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在 25 ℃ 和 37 ℃ 时的催化能力,按正确的方法实验,则可通过观察并比较实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 来 判断唾液淀粉酶在这两种温度时的催化能力强弱 。 淀粉 将步骤 2 与步骤 3 对调 蓝色褪去需要的时间  16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 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1% 淀粉溶液各 4 毫升。 (2) 甲试管内加入 2 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 2 毫升蒸馏水。 (3) 同时将两支试管置于 37 ℃ 的温水中恒温 10 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 1 滴碘液。 (4) 观察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 探究唾液淀粉酶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 3) 有同学认为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确保甲、乙两支试管中的 pH 相同,但不必考虑 pH 大小。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 ,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正确 操作步骤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 1% 淀粉溶液 4 毫升 4 毫升 2 设置对照 2 毫升唾液 2 毫升蒸馏水 3 温度处理 37 ℃ 温水中恒温 10 分钟 4 加碘液 1 滴 1 滴 5 观察结果 不变蓝 变蓝色 pH 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实验失败 17 .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 1% 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 实验设计 】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步骤一:取 3 支洁净的试管标为 A 、 B 、 C ,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 1% 淀粉溶液 2 毫升;在 A 试管中加入 1 毫升稀盐酸和 1 毫升唾液;在 B 试管中加入 1 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 1 毫升唾液;在 C 试管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实验条件 步骤三: 10 分钟后,往 3 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1 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获取实验证据 1 毫升蒸馏水和 1 毫升唾液 同时将 3 支试管放入 37 ℃ 的水中,恒温水浴  【 问题分析 】 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 A 试管呈蓝色,而 B 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他想:为什么 B 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 B 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 B 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 B 试管没有出现蓝色作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碘 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或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 点拨 】 步骤一: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实验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步骤二:要设置相同的实验条件,就必须控制温度相同。问题分析:可以从试管中所含有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入手分析。 第 3 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 1 课时 血  液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浙教版 九年级上 1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 A . 2% ~ 3 %   B . 7% ~ 8% C . 10%   D . 15 % B 2 .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 A 、 B 、 C 、 D 四支试管中, C 、 D 两支试管中放入抗凝剂。如图是静置 24 小时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 D 3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 分离 A 4 . ( 中考 · 泰州 ) 人体有病菌侵入时白细胞数目会大量增加,这是因为白细胞具有 (    ) A .运输氧气的功能 B .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C .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 D .止血和凝血的 功能 B 5 . ( 中考 · 咸宁 ) 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的配对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 .白细胞 —— 止血和凝血 B .血小板 —— 吞噬病菌 C .红细胞 —— 运输氧 D .红细胞 —— 吞噬 病菌 C 6 .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可以看到白细胞区别于红细胞的特点是 (    ) A .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B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C .数量比红细胞多,形状不规则 D .颜色鲜艳,很 醒目 A 7 .下列关于红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两面凹的圆饼状的红细胞 B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一种含铁的血红蛋白 C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D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多时,会引起 贫血 D 8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对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 A .①为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和异物 B .②的数量最多,能够运输氧气 C .③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D .①②③中只有②没有 细胞核 A 9 . ( 中考 · 日照 ) 作为血液的液态部分,血浆在物质输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在血浆中不存在的是 (    ) A .血红蛋白、淀粉酶、麦芽糖 B .二氧化碳、氧气、氨基酸 C .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 D .生长激素、抗体、 维生素 A 【 点拨 】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占 91% ~ 92% ,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10 .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最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 (    ) A .血浆、白细胞    B .红细胞、白细胞 C .红细胞、血小板   D .血小板、 白细胞 B 11 .王阿姨是贫血患者,她应多补充的养分是 (    ) A .蛋白质和铁    B .蛋白质和钙 C .脂肪和铁     D .脂肪和 钙 A 12 . ( 中考 · 荆州 ) 荆州市某初中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到西藏山南地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 ( 该教师未患病 ) ,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 (    )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 血小板 B 【 点拨 】 西藏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13 .在某些新闻事件中,常听说抽血进行 DNA( 在细胞核内 ) 鉴定以确定身份。检验 DNA 取血液做分析主要是采集 (    ) A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浆 B 【 点拨 】 由于混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特点,在分析判断时容易出错。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区别是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因此 DNA 存在于血液中的白细胞中。 14 .小枫的母亲最近经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食欲不振、心慌等现象,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为 3.0×10 12 /L ,血红蛋白为 90 g/L 。医生除了让她母亲按时吃药外,还应建议她母亲多吃一些 (    ) A .含维生素 A 和糖类丰富的食物 B .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 .含维生素 C 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D .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 食物 B 15 .冬冬感冒去医院,医生让他验血后,根据下表所示的报告单开了处方,据此回答。 ( 1) 血液中能吞噬和包围病菌的血细胞是 ________ 。 (2) 阅读报告单,对照正常参考值,你发现冬冬不合格的化验项目是 ________ 。 白细胞 医院检验 科报告单 ( 部分 )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 红细胞 ) 4.8×10 12 / 升 (3.5 ~ 5)×10 12 / 升 WBC( 白细胞 ) 18×10 9 / 升 (3.5 ~ 10)×10 9 / 升 PLT( 血小板 ) 210×10 9 / 升 (100 ~ 300)×10 9 / 升 白细胞 16 . ( 中考 · 娄底 ) 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 丁 A 【 点拨 】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组织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导致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下降,故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越低,呼吸作用越旺盛。题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最低的是甲,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 17 .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人血涂片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 1) 当人体某处受伤出血时,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 [③]________ ;若伤口受病菌感染发炎 , 数量 明显增多的是 [②]________ 。 (2)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________ ,细胞 中 含有 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功能。 (3) 小燕经常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红细胞的数目为 3×10 12 / 升 ( 女子正常值为 4.2×10 12 / 升 ) 。据此判断小燕可能患有 ________ 。平时应多吃一些含 _____________ 丰富的食物 。 血小板 白细胞 细胞核 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蛋白质和铁 18 .如图为血液的组成图,请据图回答: ( 1) 图甲中试管出现分层现象,原因是试管内加入了 __________ 。 (2) 图乙中这些细胞位于图甲中试管的 __________ 处 ( 填写字母 ) 。 (3)A 的功能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血友病患者受伤后血流不止,这主要 与 图 乙标号 ______ 的这种成分有关。 (5) 某病人经检验 3 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得多 , 该 病人身体某部位可能 ____________ 。 抗凝剂 B 、 C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发炎 2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 3 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 2 课时 心脏和血管 1 . ( 中考 · 宿州 )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在此过程中主要提供 (    ) A .场所  B .动力 C .血液  D . 原料 B 2 . ( 中考 · 苏州 ) 观察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①和④所指的腔分别是心脏的 (    ) A .左心室、右心房  B .右心房、左心室 C .右心室、左心房  D .右心室、 左心室 B 【 点拨 】 题图所示的各结构的名称为: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3 . ( 中考 · 杭州 ) 如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    ) A .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 .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 .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 .心室舒张、动脉瓣 关闭 B 4 . ( 中考 · 滨州 ) 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B .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 C .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 D .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 动脉 A 5 . ( 中考 · 淮北 ) 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动脉的是 (    ) C 6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现象时,判断小动脉血管的依据是 (    ) A .血液的颜色 B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C .血细胞单行通过 D .血液由分支流向 主干 B 7 . ( 中考 · 云南 )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图简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是动脉  B .②是毛细血管 C .③是静脉  D .②处血流速度 最快 B 8 . ( 中考 · 烟台改编 ) 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牛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    ) A .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 .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 .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 D .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 倒流 D 9 . ( 中考 · 锦州改编 ) 取一个完整的牛心脏,从肺动脉向里面灌水,则水将从什么地方流出 (    ) A .上腔静脉   B .下腔静脉 C .主动脉     D . 肺动脉 D 10 .英国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上方 ( 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为上 ) 的血管变化情况是:有的血管①鼓胀起来;有的血管②变扁。在丝带下方也发现有的血管③鼓胀起来;有的血管④变扁。试判定血管①②③④依次是 (    ) A .动脉、动脉、静脉、 静脉 B .动脉、静脉、动脉、静脉 C .动脉、静脉、静脉、 动脉 D .静脉、动脉、静脉、动脉 C 【 点拨 】 不清楚动脉和静脉是如何规定的,因此在判断血管类型时容易出错。它们的区别是: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血流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流方向是静脉→心脏。 11 .根据你对瓣膜的理解,推测:当左心室射血时,心脏瓣膜的开闭及血流的方向是 (    ) A .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左心室流向左心房 B .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左心房流向主动脉 C .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左心室流向主动脉 D .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左心室流向 主动脉 D 【 点拨 】 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内有静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全身流回心脏;心室与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当左心室射血时,左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左心室流向主动脉,此时心房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 12 . ( 中考 · 广东 ) 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流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 .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 .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 D .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主动脉 A 【 点拨 】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13 . ( 中考 · 梅州 ) 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 心脏主要由 ________( 选填“肌肉”或“结缔” ) 组织构成。 (2)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可以看到 ________ 的壁最厚,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 从肺静脉注水,水将会从 主 动脉 流出,而从主动脉注水 , 则 水注不进去,这是由于 心 房 与心室之间、心室 与动脉 之间 有 ________ ,它们 只能 单方 向开放,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有一定方向 。 肌肉 左心室 瓣膜 14 .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 ( 如图所示 ) ,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控制血流的位置分别是 (    ) A .动脉  a 处   B .静脉  a 处 C .动脉  b 处   D .静脉  b 处 C 15 .当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在被扎处的远心端静脉血管因积血而膨大起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 .静脉血管内没有瓣膜 B .静脉的分布位置都十分浅,血流快 C .静脉的管腔很大,管壁的弹性大 D .静脉内血液从远心端流向近心 端 D 16 .某同学扁桃体发炎,他来到医院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他先后进行了皮试、肌肉注射、打吊瓶,注射的药物分别“进入”了 (    ) ① 皮肤下的 静脉  ②皮肤下的动脉  ③ 皮肤内的毛细血管  ④ 肌肉内的毛细血管 A .②④③ B .②④① C .②③① D .③④ ① D 17 .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某同学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 (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三种都存在可能 B 【 点拨 】 老爷爷前臂受伤,血流不止,某同学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表明不是动脉出血;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表明是静脉出血。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静脉。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 3 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 3 课时 血液循环 1 .动脉血和静脉血二者的主要差异是 (    ) A .动脉血在动脉中流动 B .动脉血含养料较丰富 C .动脉血颜色较暗 D .动脉血含氧 较多 D 2 . ( 中考 · 自贡 ) 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下面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肺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B .体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 .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 .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 动脉血 A 3 . ( 中考 · 怀化 ) 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 A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 .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 .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 .养料减少,废物 增多 A 4 .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图中氧气含量最高的血管是⑩ B .虚线表示静脉血,所以⑤和⑧都是静脉 C .实线表示动脉血,所以⑦和⑩都是动脉 D .④→⑩→⑨→⑧→①表示 体循环 D 【 点拨 】 题图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⑤是肺动脉、⑥是肺部毛细血管、⑦是肺静脉、⑧是上下腔静脉、⑨是组织处毛细血管、⑩是主动脉。 5 . ( 中考 · 张家界 ) 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 a→b→c→ 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 A . a 代表肺静脉 B . c 代表肺部毛细血管 C .这是体循环的路线 D .从 a 到 c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 动脉血 D 6 .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    ) A .只经过体循环 B .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 .只经过肺循环 D .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 肺循环 B 【 点拨 】 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在其臀部注射药物后,药物被臀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经过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 此段属于体循环 )→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 此段属于肺循环 )→ 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上肢毛细血管 ( 伤口处 )( 此段属于体循环 ) 。所以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在其臀部注射药物后,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7 .下列有关心率和脉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心率随着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运动状态不同而不同 B .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平均每分钟约 75 次 C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致 D .一般通过切脉来获得心率,切脉的位置是手腕处的 静脉 D 8 .两千多年前,扁鹊用“切脉”的方法诊断疾病,这是因为每分钟内脉搏的次数 (    ) A .与心跳次数一样  B .比心跳次数略少 C .比心跳次数略多  D .无论怎样都 不会 A 9 .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和静脉血管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B .心室收缩时,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叫做舒张压 C .一个人如果血压经常超过 18.7/12 kPa ,则认为是高血压 D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儿童和 青少年 C 10 .下列血管中,流着动脉血的是 (    ) A .肺静脉 B . 肺动脉 C .上腔静脉 D . 下腔静脉 A 【 点拨 】 由于学生仅从字面上对动脉血和静脉血进行调解,很容易误认为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进行理解,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事实上,动脉里面不一定流有动脉血,静脉里面不一定流有静脉血。如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11 .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葡萄糖液运送到肺时,经过的途径依次为 (    ) ① 肺动脉 ②左心房 ③上腔静脉 ④左心室 ⑤右心房 ⑥肺静脉 ⑦右心室 A .③ —④—⑥— ① B .④ —③—②—① C .④ —③—①— ② D .③ —⑤—⑦— ① D 【 点拨 】 前臂静脉中的血液要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再进入肺动脉,再进入肺。 12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灰霾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还大。世界公认 PM2.5 是造成灰霾天的主要因素。 PM2.5 可直接进入肺,它随着血液循环首次经过如图中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    ) A . B→D→A→C   B . A→B→C→D C . A→C→B→D   D . B→C→A→ D A 【 点拨 】 PM2.5 吸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肺,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肺静脉,然后依次流经: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即 PM2.5 经过心脏的先后顺序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13 .请回答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 ( 1) 观察图,完善一个红细胞从 6 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所经历的路径: 6→ 主动脉→小动脉→毛细 血管 →小静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名称 ) →________( 填数字 ) 。 (2) 在上述的循环途径中,血液中 营养物质 主要 在流经 __________________ 时增加。 (3) 图中 2 与所连的血管之间有 ______________ ,可防止血液倒流 。 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1 小肠 动脉瓣 14 . ( 中考 · 资阳 )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 Ⅰ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 Ⅲ 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 A .养料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 废物 C 【 点拨 】 如果 I 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肺泡间的毛细血管时是肺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同时养料减少; Ⅲ 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是体循环,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同时养料减少。所以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 15 .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是由血液流经某一部分毛细血管实现的,它是 (    ) A .鼻腔黏膜毛细血管 B .消化道壁毛细血管 C .肺泡壁毛细血管 D .组织间 毛细血管 C 16 . ( 中考 · 广东 ) 下表中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 ① 代表肺静脉内 血液 B .②表示肺泡处 C .③代表 组织细胞 D .④表示流经大脑的 血液 C 物质 ① ② ③ ④ 氧气 40 98 30 102 二氧化碳 46 42 50 40 【 点拨 】 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低。经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因此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在组织细胞中进行,因此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通过表格信息可知,①③氧气含量低于二氧化碳的量,属于静脉血,②④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量,属于动脉血,结合选项进行解答。 17 .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 B .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C .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升高 D .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 升高 A 18 .如图所示为人体血管中血液内的 O 2 和 CO 2 含量的变化。图中的 A 为肺动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曲线 a 表示的是 _____ 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 (2) 曲线 b 在 B 段血管处迅速下降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曲线 a 所表示的气体在血液内主要是与 ________ 结合而被运输。 (4)B 代表的血管类型为 ___________ 。 O 2 血液在肺泡毛细血管处进行气体交换 【 点拨 】 因为 A 处血管是肺动脉,血液流往肺导致 O 2 含量增加, CO 2 含量降低,所以 a 应是 O 2 , B 是肺部毛细血管。 血红蛋白 毛细血管 19 . ( 中考 · 淄博 ) 如图中,图甲 X 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血管①为肺动脉  B .血管②为体静脉 C .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 . X 表示 肺 B 【 点拨 】 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①是动脉血管,②是静脉血管;从图乙可知:①血管中流静脉血,因为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②血管中流动脉血,因为氧气含量丰富,二氧化碳含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断:血管①为肺动脉,血管②为肺静脉,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X 表示肺。 20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气体在人体内的两个交换过程, PO 2 和 PCO 2 分别代表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压力 ( 压力越大,浓度越高 ) ,括号内的数字单位是千帕 (kPa) 。请回答: ( 1) 通过氧和二氧化碳在 血液 中 的压力 ( 浓度 ) 变化, 可 以 判断图甲中血液的 流动 方向 ________________ 。 (2) 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 ,是以 _____________ 形式实现的 。 A→B 气体扩散 ( 3) 图乙中,血管 D 与血管 C 相比,血管 D 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果图乙表示肾脏处的气体变换,血管 A 与血管 C 相比较,其内流动的血液的主要差别是血管 A 内的血液 _______________ 。 (5) 气体进出肺泡的过程叫做 ________________ 。 管壁厚、弹性大 营养物质较多 肺的通气 【 点拨 】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与肺泡进行了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了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了肺泡内,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气体扩散的原理是: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图甲血液中二氧化碳压力由 6.33 kPa 变为 3.33 kPa ,表明二氧化碳扩散到了肺泡内,氧气压力由 5.33 kPa 变为 13.33 kPa ,表明氧气从肺泡扩散到了血液中,因此通过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压力 ( 浓度 ) 变化,可以判断图甲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由 A→B 。然后据此分析。 21 .人体血液循环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一个封闭式的循环运输管道。 (1)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房室瓣、动脉瓣和静脉瓣保证了血液 ____________ 。 (2)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特点是:只允许红细胞 ________ 通过;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 ________ 。当血液流经大脑毛细血管时,血液的变化 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倒流 单行 很慢 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