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习题课件(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习题课件(2)

ID:676817

大小:1.31 MB

页数:144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5 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浙教版 九年级上 1 . ( 中考 · 嘉兴 ) 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 pH 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    ) A .由红变紫  B .由蓝变绿  C .由绿变橙  D .由蓝变紫 A 颜色 红 橙 绿 蓝 紫 pH 范围 1 ~ 3 4 ~ 5 6 ~ 7 8 ~ 10 11 ~ 14 2 . ( 中考 · 黔东南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 A 3 .在 NaOH 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 A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 pH = 7 B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 Na + 和 Cl - C .该反应的实质是 H + 和 OH - 结合生成水 D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 4 . ( 中考 · 湖州 ) 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 pH = 7 ,则 (    ) A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 .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 .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B 5 . ( 中考 · 郴州 ) 下列没有运用酸与碱反应原理的是 (    ) A .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 .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D 6 .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 ( 呈碱性的物质 ) 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物质中的 (    ) A .食醋   B .花生油   C .食盐   D .白酒 A 7 .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现象及结论 A 酚酞试液 如果溶液不变色,表示盐酸已经过量 B 硫酸铜 如果没有沉淀,表示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示盐酸已经过量 D 氧化铁粉末 如果溶液变黄,表示盐酸已经过量 【 点拨 】 可溶性酸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没有明显现象发生,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判断它们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黄色溶液。 【 答案 】 D 8 . ( 中考 · 佛山 ) 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不考虑酚酞和水 )(    ) A. 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 .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 .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D .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 废液来源 甲组 乙组 检测方法与结果 观察,废液呈无色 观察,废液呈红色 【 点拨 】 酸性物质和中性物质都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只有碱性物质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所以甲组废液可能含有酸,也可能恰好完全反应。 【 答案 】 A 9 . ( 中考 · 绍兴 ) 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 2 mL 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 2 mL 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 提出问题 】 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 实验探究 】 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 pH < 7 ,试管①中溶液 pH > 7 。于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 2 mL ,逐滴滴加 Na 2 CO 3 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 反思评价 】 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交流讨论 】 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 H 2 SO 4 ,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两种推理: 推理 1 :含有 Na 2 SO 4 、 Na 2 CO 3 和 NaOH 。 推理 2 :含有 Na 2 SO 4 、 Na 2 CO 3 。 正确的是推理 ________( 填“ 1” 或“ 2”) 。 【 点拨 】 【 实验探究 】 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 【 答案 】 【 实验探究 】 两者发生了反应 【 反思评价 】 应取用试管①的全部溶液与 2 mL 稀硫酸作对比实验 【 交流讨论 】 试管③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 ( 或试管①溶液 pH 大于 7) ; 1 10 .土壤酸碱性测定实验中,在取样地块上按一定间隔确定取样点的位置,下列关于取样点位置及个数较恰当的是 (    ) 【 方法规律 】 本题运用 五点取样法 解答。即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有时也会用于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 答案 】 D 11 .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 A .改良碱性土壤 B .改良酸性土壤 C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提高农作物产量 B 12 .下列土壤取样的操作正确的是 (    ) A .在取样地块上按一定间隔确定取样点位置,一般确定 2 ~ 3 个 B .每个取样点要去掉表面的石块和动植物残体,然后直接取土壤各 20 g 左右 C .同一地块上取来的土样要放在同一个布袋中,进行编号,并说明采集地点和日期 D .样品取来后直接加水配成土壤浸出液,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精密 pH 试纸上 C 13 . ( 中考 · 衢州 ) 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 pH 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所得溶液的 pH 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 .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 5 mL 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 20 mL 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 14 . ( 中考 · 上海 ) 向一定量 4%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D 15 . ( 中考 · 湘西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 (1)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若有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会变红 (2)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_ ( 填“ >”“ =”或“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