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题文言文阅读挖空训
练(2)
【学习目标】
1、读懂文本,理解大意,梳理思路;
2、积累常见文言现象,准确翻译重
点句子。
• 【2020年全国一卷】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
各题:
• 一、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辄(总是)能语其要。嘉佑二年,
试(名词作动词,参加考试)礼部,主司(科举
的主试官)欧阳修惊喜,殿试(科举考试中最
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主持)中乙科,后以
(携带)书见(拜见)修,修语梅圣俞曰:
“吾当避(躲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
赠(追赐,多用于死后追封)光禄丞。
• 既(不久)除丧(守丧期满,脱除丧服),还
朝,以(任职)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
上书论其不便(弊病)。新政日下,轼于其间,
每因(利用、凭借)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安
定)。徙知密州。司农(掌管农桑、仓储、租
税的官吏)行手实法,不时(按时)施行者以
违制论(论罪)。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
(处罚),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
是擅(擅自)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
徐之。”未几(不久),朝廷知法害民,罢
(废除)之。
•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
迁中书舍人。三年,权(暂时代理)知(管理)
礼部贡举,会(正逢)大雪苦寒,士坐庭中,
噤(哆嗦)未能言,轼宽(放宽)其禁约,使
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侮辱)举子,且持
暖昧(模糊,不清晰)单词(个别词语),诬
以为(把……作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
积以(因为)论事(议论政事的话),为当轴
者(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所恨。轼恐
不见(被)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向)朝,
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三分之一),复得赐度
僧牒,易(交换,换)米以救饥者。
• 明年春,又减价粜(tiào)(卖出)常平米,多作饘
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街道)治病,活者(救活
的人)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聚集,会
合),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póu)羡(收集多
余)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
(治病场所),稍(渐渐)畜钱粮待之。徽宗立,
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恢复)朝奉郎,轼
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每年考核政绩)乞迁。
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
(以……为师)父洵为(写作)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
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即使)嬉笑怒骂
之辞,皆可书(写成文章)而诵之。其体浑涵(博
大深沉)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大概)
亦鲜(少)矣。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 1.辄: ①辄能语其要(总是)
• ②浅尝辄止(就)
• 2.易
• ①易米以救饥者。(交换,换)
• ②狱词无易。方苞《狱中杂记》(改变,更改)
• ③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易·系辞下》(替代)
• ④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韩非
子·五蠹》(轻视)
• 3.课
• ①未尝以岁课乞迁。(考核政绩)
• ②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督促
完成指定的工作)
• ③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
• 4.师 ①轼师父洵为文(以……为师,学习)
•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
• ③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
传》(首都,京城)
•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效法,学习)
• ⑤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泛指军
队)
• 三、翻译下列句子
•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
病,活者甚众。
• 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
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
章以来,也属少有。
• 3.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 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
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 4.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
• 5.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
于所不可不止。
• 写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格式,仅
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停的地方就停。
• 6.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 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
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
们能尽量发挥。
• 7.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
轼尽奏逐之。
• 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
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
请驱逐。
• 四、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
• 1.积以论事,(介词结构后置,以论事积。)
为当轴者所恨。(被动句,为……所……,被
当权的人所恨)
• 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
• 2.轼恐不见容,(被动句,见,标志词,苏轼
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外。
• 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
• 3.轼请于朝,(介词结构后置,轼于(向)朝
请)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 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
• 4.杭,水陆之会,(无标志判断句,杭州是水
陆交通的要地)疫死比他处常多。
• 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
常要多些。
• 5.乃裒(póu)羡缗(mín)得二千,(定语
后置,收集到多余的钱两千缗)
• 于是收集到多余的钱二千缗。
• 6.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介词结构后置,
于常州卒)
• 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
• 五、文化常识积累
•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
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
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
租税等相关事务。
•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
职位的当权官员。
• 1.D【解析】“由丞相主持”说法错误。殿试又称御
试、延试等,由皇帝亲自主持。
• 【2020年全国二卷】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一、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应试中
选),历(历任 )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
言瑞应(祥瑞),廷臣辄笺(公文)表贺,徽宗观
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
就(马上写成),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
未几(不久),自秘书少监除(任命)中书舍人,
擢(提升)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逃
跑)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捆绑)以为
(把……作为)盗;民讼(申诉)诸府,不胜考掠
(“考”通“拷”,拷打;掠,拷打)之惨,遂诬
服(无辜而服罪)。安中廉(审察)知之,按(审
理)得冤状,即出民,抵(使……抵)吏罪。
• 时上方(正)乡(向往,崇信)神仙之事,蔡京引(推
荐)方士(指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王仔
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寅缘,指某种可资凭借攀附
的关系)关通(关照)。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
当责所属保任(担保);并言京欺君僭(越礼)上、蠹
(蛀蚀,危害)国害民数事。上悚然(恐惧、惊惧的样子)
纳之。已而(不久)再(两次)疏京罪,上曰:“本欲即
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等待)过此,当为卿罢京。”
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日夜,白天晚上)侍禁中
(宫中),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
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
(谋求)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授任)庆远
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
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蛮横强暴),府事皆专行,
安中不能制(制止),第(只是,只管)曲意(委曲己意
而奉承别人)奉之,故药师愈骄。
• 靖康(年号)初,言者论其缔合(勾结)王黼、
童贯及不几察(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
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贬任)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
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
徙道州,寻(不久)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
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
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擅长)四
六之制(骈文,句式多用相对整齐的四六句)。
徽宗尝宴(名词作动词,设宴)睿谟殿,命安
中赋诗百韵以纪(通“记”,记录)其事。诗
成,赏叹不已,令大书(大字书写)于殿屏,
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被)重如此。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 1.就 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写成,完
成)
• ①金就砺则利。《劝学》(靠近,走近,趋向)
• ②按部就班 / 处工就官府,处商就井市。《国
语》(归于)
•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担任,
开始从事)
• ④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完成,成功)
• ⑤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受,被)
• ⑥于是荆轲就车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登上)
• 2.胜 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禁得住,受得住)
• ①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胜任,禁得
起)
• ②福王之国,派夫派骑唯唯不胜支。陈继儒《大司马
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能承受,能承担)
• ③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
论》(战胜,打败)
•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胜过,超过)
• ⑤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项脊
轩志》(名胜古迹,美好)
• 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
美的)
• ⑦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尽,完)
• 3.方 时上方乡神仙之事(正)
• 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秦风·蒹葭》(旁边,一侧)
•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地方,地区)
• ③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论语》(方圆)
• ④使皆务其方,以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
称大礼。贾山《至言》(方正,刚直)
• ⑤暴风疾霆,不足以方其怒;阳春时雨,不足以喻其泽。仲
长统《昌言·论理乱》(比拟,比喻)
• ⑥《述征记》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方淮济为阔。
《水经注·河水一》(比较,对比)
• ⑦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史
记·陈涉世家》(正)
• ⑧方是时,士大夫失职如此,安得不兆乱乎?陆游《老学庵
笔记》(当,在)
• 4.引 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推荐)
• 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拉开弓)
• ②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拉,牵挽)
• ③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伸
着)
• ④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带领)
• ⑤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援引)
• ⑥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荐举)
• ⑦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退避)
• ⑧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举起,
竖起)
• ⑨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延请)
• ⑩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取过来,拿出)
• 5.延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用)
• ①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
(蔓延)
• ②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邀请,请)
• ③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迎击)
• ④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国家无事。《过秦论》
(延续)
• ⑤莫不延颈举踵。《吕氏春秋·顺说》(伸)
• 6.纪 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通“记”,记录)
• ①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处
理,治理)
• ②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
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
(通“记”,记录,记载)
• ③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
《马嵬》(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 ④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
氏春秋·孟春》(法则,准则)
• ⑤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纲领,纲纪)
• ⑥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要领)
• 三.翻译下列句子
• 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 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皇上
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
故药师愈骄。
• 郭药师骄横,府中政事都专断独行,安中无法制止,
于是曲意逢迎他,因此药师越发骄横。
• 3.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
作,称为奇才。
• 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动辄上
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奇才。
• 4.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
缚以为盗。
•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
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士卒把他当作盗
贼绑起来。
• 5.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 王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走
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
• 6.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
恳祈。
• 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
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
• 四、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
• 1.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定语后置,残酷的
拷打)
• 百姓到开封府申诉,受不住惨酷的拷打。
• 2.王黼(fǔ)赞于上。(省略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王黼于上赞(安中))
• 王黼向皇上赞誉他。
• 3.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省略句,(于)
象州安置)
• 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在象州安置。
• 4.徽宗尝宴睿谟殿。(省略句兼状语后置,(于)
睿谟殿宴)
• 徽宗曾经在睿谟殿举行宴会。
• 五、文化常识积累
•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
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
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官室严
禁随便进出得名。
•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
四六句式而有此称。
• 1.【解析】"皇室宗族所居之处”表述有误。“禁中
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禁中”
即皇宫,是封建帝王所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