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0-2021高一4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0-2021高一4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含答案)

ID:676869

大小:7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实验一部 2020 级高(一)下学期 4 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学科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提着食盒送餐上门,到电话点菜,再到网络或手机 APP 叫餐,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外卖正以 横扫世界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中国已成为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外卖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环境也增加了负担——每天, 送餐员将成千上万份外卖送上人们的餐桌,其中有大量塑料制成的外卖餐盒。在环保组织看来,这些一次 性餐具,不仅浪费,而且带来了环保风险。塑料垃圾污染,是令世界各国头疼的问题。那么在国外餐厅外 卖的食物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包装?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 澳大利亚餐厅外卖食物一般使用纸袋或纸盒,为了迎合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使用餐盒的也不在少数。 如购买日本寿司时,他们会用不含双酚 A 的塑料餐盒。不仅如此,所有超市里的外卖塑料餐盒上都标有不 含有双酚 A 标识。 英国的外卖非常普遍,一次性打包盒、塑料袋已经成为城市的头号垃圾。英国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大多 可以降解回收,或者是纸质,以及能够用微波炉加热的材料,不过英国政府对此并没有强制规定。 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对于一次性餐具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法国近期通过一项新的法律,要求碟、碗、 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须基于生物原料进行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这一禁令将于 2020 年 生效。 日本的外卖餐具很多并不是一次性的,像盖饭、乌冬面等一般是用瓷碗或者漆碗送来,客人用餐完毕 后会把碗冲洗干净放在门外,餐厅派人取回餐具。日本有严格的垃圾处理规定,外卖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在 个人使用后要按照该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来分类丢弃,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回收这些分类好的垃圾。 (摘编自 2018 年 6 月 20 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14-2018 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继到店堂食、回家吃饭后,网络外卖已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但重油、重盐的外 卖难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称,英国人的肥胖形势之严峻好比一颗“公共健康的定时炸弹”,这引起了很多健康专 家的担忧。据英国医学杂志调查,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人外出就餐的比率增加了 29%,与此同时,外卖店 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钟情于外卖的英国人每年消费金额高达 294 亿英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导致 超重和肥胖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外卖店的员工或邻居肥胖的几率是常人的两倍。 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流行病学专家托马斯博士认为,外出就餐往往不如家庭烹饪健康,在城镇尤 其是工作场所采取措施限制外卖店,可以对人们的饮食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 山分校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成人在外用餐或叫外卖很可能导致比在家吃饭多摄入 35%的邻苯二甲酸盐 [注],干扰内分泌,对青少年影响更大。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人们不必彻底拒绝外卖,而是要认识到 在家吃饭可以减少摄入邻苯二甲酸盐,尽可能吃自己烹调的食物。 忙碌的现代生活,叫外卖在所难免,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正餐时,尽量选低 油低脂低盐的餐品,在非正餐选择上要多选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制品,而不要经常喝含糖饮料。 (《新华文摘》2018 年第 17 期) [注] 邻苯二甲酸盐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材料,令聚氯乙烯由硬塑胶变为有弹性的塑胶,起到增塑剂的作用。 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但塑料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 从 2014 年到 2018 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持续放缓。 C. 外卖市场增速放缓,表明投资者已从最初的狂热渐渐趋于冷静理智甚至退出。 D. 研究表明,英国人的肥胖形势非常严峻,这或与他们钟情于外卖有重要关系。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对外卖食物包装提出了严格要求,有效控制了塑料垃圾污染。 B. 外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餐盒中所含的双酚 A 和邻苯二甲酸盐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C. 在外用餐或叫外卖定会导致比在家里吃饭摄入更多的邻苯二甲酸盐,所以人们应尽可能在家吃饭。 D. 重油、重盐的外卖,会给身体增加负担,所以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限制外卖店是必然趋势。 3. 如果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准备投资餐饮外卖行业,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他提出几点建议。 【答案】1. C 2. B 3. ①点餐、送餐手段的创新。现代科技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要跟上这一潮流,并努力把握 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引领新的潮流。②餐具创新。一次性餐具要绿色环保、可微波加热、无毒副作用、适 合国人的餐饮习惯;开发富有创意的、可回收重复使用的餐具。③餐品创新。口味与卫生健康并重,引导 人们健康饮食,创制低脂、低盐套餐,减肥套餐,营养均衡套餐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丁 香 阿 来 中国人未必都认识丁香,却可能都知道一两句丁香诗。远的,是唐代李商隐的名句:“芭蕉不展丁香 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就这么两句十四个字,丁香在中文中的形象就被定格了,后人再写丁香,就如写 梅兰竹菊之类,就不必再去格物,再去观察了,就沿着这个意义一路往下生发或者有所扩展就是了。 于是近的,就有现代诗人戴望舒的名诗《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一个女子, 如果有了诗中一路传承下来的某种气质,就是一个惹人爱怜的美人了——这种气质就是丁香。 抛开眼前的丁香花暂且不谈,还是说丁香的诗,这种象征性意义的固定与流传,在李商隐和戴望舒之 间还有一个连接与转换。那就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皇帝李璟的多愁善感的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 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但是,丁香花却并不是真的这么愁怨的,花期一到,就一点都不收敛,那细密的花朵攒集成一个个圆 锥花序,同时的绽开,简直就是怒放。我在植物园拍一株盛花的火棘时,突然就被一阵浓烈的花香所淹没 了,但我知道,火棘是没有这样的香味了。抬头,就见到一株纷披着满树白花的丁香!那么繁盛的花树, 是怎么引起了古人愁烦的?待我一到那树繁花的跟前,那么多蜜蜂穿梭其间,嗡声不绝于耳,我只在蜂房 旁边才听到过这么频密的蜜蜂的歌唱——同时振翅时的声响。这么样子的热闹,这么强烈的生命信息,怎 么和一个愁字联结起来? 但是,诗人们不管这个,只管按照某种意思一路写下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就这么按照某种意思一路写下去。 所以,李璟写下“丁香空接雨中愁”时,不仅接续了李商隐的愁绪,而且请来了雨,让丁香泛着暗暗 的水光,在长江边的霏霏细雨中了。这位皇帝还把这种写愁的本事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煜,他写愁的诗句 甚至比乃父更加有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风向东流。”这就说到成都这个城市了,李璟李煜 写出那些闲愁诗也是亡国诗的时代,也是我们身居的这个城市产物“花间派”的时代。是那些为成都这个 城市的历史打上文化底色的词人们用“诉衷情”、“更漏子”、“菩萨蛮”和“杨柳枝”这样轻软调子的 词牌铺陈爱情与闲愁的时代。“花落子规啼,绿梦残窗迷。”(温庭筠)“偏怨别,是芳节,庭中丁香千 结。”(毛文锡) 看看,那时候长江南北战云密布,偏安一隅的成都就很休闲,那时他们还赋予了丁香后来在中国人文 化观念中固定流行的爱情的意义:“豆寇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毛文锡)什么意思?一来是诗 人格了一下物,看到丁香打开花蕾(所谓丁香结),花瓣展开,这种两性花露出的花蕊,也就是雄蕊与雌蕊 的组合都是那么相像——“同心”,并从此出发联想了爱情(也是同心)。但是,这么一种地方性流派审美 生发出的意义,却在后来浩大的诗歌洪流中不甚显著,因为这个地方的文化从来不能顺利进入或上升为全 国性的主流,当然,李白们,苏东坡们是例外,因为他们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文化视野上都超越了地域的局 限。所以,后人评花间词说:“嗟夫!虽文之糜,无补于世,亦可谓工矣。” 人们常说,一个城市是有记忆的。凡记忆必有载体作依凭。城市最大的记忆承载体当然是一个城市的 建筑。成都与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要靠老的街道与建筑来负载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意味是不可能 的了,那么,一个城市还有什么始终与一代一代人相伴,却比人的生存更为长久,那就是植物,是树。 对成都来说,就是那些这个城市出现时就有了的树:芙蓉、柳、海棠、梅、槐……当然还有丁香。这 个城市出现的时候,它们就在这座城里,与曾经的皇城,曾经的勾栏瓦舍,曾经的草屋竹篱一起,构成了 这个城市的基本风貌,或被写进诗文而赋予意义,或者院中,在某一街口,一株老树给几代人共同的荫庇 与深长而具体的记忆,但是,在今天的城市布局中,这些土著植物的地盘日渐缩小,而从外地,从外国引 进的植物越来越多。我个人不反对这些植物的引进,比如立交桥下那些健旺的八角金盘就很美观,而且因 其生长健旺也很省事。池塘中和芦苇和菖蒲站在一起的风车草也很美观。街道上一排排的刺桐与庭园中的 洋紫荆也不可谓不漂亮,只是它们突然一下子来得太多太猛了,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意思。 这几日,正是丁香盛开的时节,但城中却几乎看不到成气候的丁香的分布了。一种漂亮的氛芳四溢的 土著植物差不多已经从街道上消失了,退缩到小区庭园与公园,聊作点缀了。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大量引用经典古诗文名句,使得文章更优美、更具文化内涵,也让读者感受到丁香的历史文化渊源, 并从中有所思考和启悟。 B. 从李商隐的到现代诗人戴望舒之间,李璟和李煜父子是重要的连接和转换,作者特别援引二人吟咏丁香 的诗句,提醒读者予以关注。 C. 城市建筑本身是城市最大的记忆承载体,但当今时代不少城市已无法保全老的街道和建筑了,连土著植 物也面临着被渐渐吞噬的危险。 D. 文章整体围绕着丁香,不仅探讨了与丁香有关的意象文化,更渗透了丁香与一个城市的关联,展现了古 老植物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 5. 丁香具有怎样的历史文化内涵?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6. 作者从丁香入手进行本文的写作,这样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丁香是一种象征着“愁”的文学意象,也代表一种传承下来的惹人爱怜的女子气质; ②后来在中国人文化观念中,有固定流行的爱情的意义;③丁香也传承着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和文化意味, 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 6. ①丁香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得整体结构和叙述内容更加完整;②丁香既是现实中的一种花, 也是重要的文学意象,更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内涵丰富,更 具表达效果;③以小见大,作者从丁香花入手 谈及对当代城市建设的思考和隐忧,丁香花的处境也是现 实社会城市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灌夫字仲孺,颍阴人也。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吴楚反时,颍阴侯为将军,请孟为校尉..。夫 以千人与父俱。孟年老,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汉法,父子俱,有死事,得与丧归。夫不肯随丧归,奋 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于是,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 前。独两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还走汉壁,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 大创十余,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 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灌夫为人刚直,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已之右.,欲必陵之;士在 已左,愈贫贱,尤益礼敬。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 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夫尝有服.,过丞相。丞相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候,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 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具将军旦日蚤临。”丞相许诺。夫以语魏其候。魏其与夫人 益市牛酒,夜洒扫张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司。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夫曰:“丞相岂忘之哉?” 夫不怿,曰:“夫以服请,不宜。”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夫,殊无意往。夫至门,丞相尚卧。 于是夫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至今未敢尝食。”丞相鄂谢曰:“吾昨日醉,忘 与仲孺言。”乃驾往,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徙坐,语侵之。 魏其乃扶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 (节选自《汉书·灌夫传》,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具/将军旦日蚤临 B.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具/将军旦日蚤临 C.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具将军/旦日蚤临 D.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具/将军旦日蚤临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尉: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战国末期已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地位达到鼎盛, 仅次于各将军。 B. 右:周、秦、汉时,官职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在己之右”即地位在自己之上,文中灌夫驾车迎丞相, 会空出右边位置。 C. 服:丧服,依照生者与死者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丧服从最重的到最轻的一共有五等,叫作“五服”, 此处指在服丧期内。 D. 平明:即平旦。天色计时法按照时间顺序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 时、日入、黄昏、人定。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灌夫勇猛无畏,一心杀敌,不计个人安危,带领勇士冲入吴军,受伤后继续上阵。 B. 灌夫为人刚直,对权贵不但不予礼节,反而会凌辱他们,对贫贱之人却恭敬有加。 C. 灌夫重视朋友胜于遵守礼节,丞相邀他拜访魏其,他没有因自己情况特殊而拒绝。 D. 灌夫言行坦率,丞相爽约,灌夫去丞相府迎接,对丞相酒宴上的做派表示出不满。 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 (2)将军壮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固止之。 【答案】7. B 8. B 9. A 10. (1)灌夫穿上铠甲,手拿戈戟,(集军中与他交好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营大门, 没有人敢再前进。 (2)将军认为他勇敢,恐怕灌大战死,便向太尉报告,太尉坚决地阻止他(再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醉中出西门偶书【注】 陆游 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 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注】本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 年),此时作者免官闲居成都。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交代了作者赋闲、住在古寺里面无事可做、只能以酒来消解心中苦闷的生活状况。 B. 颔联中的青山、白发,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C. 颈联在今昔对比中叹时光流逝,诗人满怀悲伤遗憾,只能靠追忆少年时的抱负自我宽慰。 D. 同为出猎场景,“极目寒芜雉兔骄”与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 12. 有人评价此诗:“愤懑却不消沉。”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1. C 12. ①耽酒之寂、蜀地之悲和郊外之芜表现了诗人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②负于朝 廷的愧疚感、为征战的宏愿、不迎合世俗的操守则表明他依然有壮志豪情和高尚品格。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创设一个轻松亲切的言志环境,他循循善诱,用温和 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鼓励,打消了曾皙言志时的顾虑。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们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冉 有性格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看出来。 (3)《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中曹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大海雄浑开阔、群山巍峨高耸的壮观景 象。 【答案】 (1). 何伤乎 (2). 亦各言其志也 (3). 如其礼乐 (4). 以俟君子 (5). 小学而大遗 (6). 吾未见其明也 (7). 水何澹澹 (8). 山岛竦峙 三、语言文字运用(27 分) 14. 下列各句中,字音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孝悌.(tì) 卮酒 鼓瑟稀 毋.(wú)吾以也 B. 喟.(kuì)然 觳觫 君之薄 无内.(nà)诸侯 C. 目眦.(zì) 惘民 挟太山 共其乏困 D. 便.(pián)嬖 舆薪 批大郤 放辟.(bì)邪侈 【答案】B 15.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失其.所与 因其.固然 B. 宗庙祭祀,如.会同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C.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大礼 不辞小让. 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牛何之. 【答案】D 16.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异乎三子者之撰 A. 敢以烦执事 B.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D. 技经肯綮之未尝 【答案】C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 象和感受。 B. 泥泞的道路,低矮的平房,乌黑的河沟,难闻的气味,恶劣的环境使厂商望风披靡....。 C. 从小学到大学,从学士到博士,她可说是一路顺风,踌躇满志....,令她没想到的是,进入职场后吃的第一 个败仗,对手竟然是一个专科生。 D. 万达网科成立一年多,便被质疑生存艰难以及正进行大规模裁员;工程部总经理朱战备或许将再次临危.. 授命..,接下这颗“烫手山芋”。 【答案】C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 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 B. 参与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 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 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了 观众的称赞。 D. 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是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加 强在保护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国际合作。 【答案】A 1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食品到了“保质期”就扔掉,这种人们习以为常的做法,①_________________。因为一些所谓“保质 期”的标法,并不恰当。在许多人的眼里,“在 XX 之前使用”“在 XX 之前销售”“在 XX 日过期”这几种 标示都是指“保质期”,都被当作了“过期日期”,既然食物过期了就应该扔掉。而现在相关部门推荐使 用“在 XX 之前使用最佳”的方式。这种标注方式告诉消费者。在这个时间内食用的话,食物的品质和味道 最好:②_____________,只要食物没有腐坏,就仍然允许销售,可以食用或者捐赠。③________________, 将大大有助于减少食物浪费。 【答案】 (1). 其实也在造成一些食品浪费 (2). 但即使过了这个日期 (3). 采用这种保质期的标示 方式 20. 阅读下面的内容,概括唐代“以胖为美”的三个具体原因。要求:每个原因都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按照自 己的喜好穿衣吃饭。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 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 130 多个。 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 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答案】国力强盛,丰衣足食。②充满自信,不怕肥胖。③鲜卑血统,健硕为美。 四、写作(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 ②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③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 来。(鲁迅) 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⑤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 不能记。(朱熹) 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请在以上句子中任选三个,以 “我看读书”为中心,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中华文化千百年之风韵悠长尽在字里行间。随着实体书店的创新风潮,书 籍作为文化之载体再次回归于你我眼眸之中。在这个注意力稀缺而又速朽的时代中,也许读书可以作为我 们摆脱裹挟的手段,在物欲横流里精细耕种一方心田。 于是,如何读书成为大众不可回避的话题。而我看来,只有秉初心、重积累、活运用、深体悟,方能 嗅得书香满庭芳。 读书之道,首在积累。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多阅读,重积累的重要性。当 下青年常常指望依赖碎片化阅读,使得阅读数量最大化。于是知识付费清单早早摆上各专家学者为你“精 挑细选”的文段。然而读书仅仅如此就足够了吗?自然不是!积累的道理人人都懂,古有王羲之墨染池塘 方有入木三分之笔力,今有华为于云淡风清季节做极限生存之备,可见积累之必要。在学习工作之闲,不 如将心交给书,让书带你遍历人世繁华,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高筑书籍九层台,也许我们会生活得更自 在、更充盈。 读书之道,需重活用。死读书,囿于书本而不知变通乃读书之大忌。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忌死读, 死读钻牛角”,一味地生搬硬套,只会让我们陷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怪圈,本本主义教 条化。走红网络的才女武亦姝,正是由于将书中精华凝结内化而滋养身心,方能于言谈举止中尽显娉婷。 而樊锦诗奶奶也助力青年人将书上壁间的文字进行数据化处理,演绎成煌煌风华的“飞天敦煌”!只有你 我谨记书言,精准运用,书本才能从摆设变为时代加速器,让我们的生活更具人文色彩。 读书之道,更在深思。王国维先生曾言读书之境,强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 口眼心三者皆到还不够,需重视阶段性体悟。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此言得之!一个人只有反复啐磨,读薄读厚每本意味深长的书,他的人生才能 到达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凸显大格局与大智慧。 读书原为发言立志,今人读者,愿携手勠力,积累、活用、深思,愿字里行间,溢满书香。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