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辽宁省各地
2021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2021 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下观”指的是某一文化或者某一人群对于世界构成的认知,这种对于世界构成的认知并不纯粹是
地理的,而是在相应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基础上构建的对于世界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秩序的地理认知。
“疆域观”指的是某一文化或者某一人群对其所应占有的空间范围的认知,因此这里所用的“疆域观”与
现代的“国家”和“主权”等概念没有关系。“天下观”和“疆域观”这两个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有着
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古代。
关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唐晓峰的《从混沌到秩序》的研究比较深入,现引用其中一些有关
的结论。
首先,“华夷”两分的“天下观”:“在周朝分封地域范围的四周,全面逼近所谓的‘夷狄’之人。
于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华夏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直接面对夷狄世界的局面。居于中央的华夏与居
于四周的夷狄的关系遂成为‘天下’两分的基本人文地理格局”;“需要注意到的是,华夷之限不是政治
界限,更不是国界,也不是种族界限,而只是文化界限……”。
然后,关于“华”“华夏”的空间范围:“不知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禹迹’成为华夏地域的表述
名称”;“禹之迹,就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是文明之区,有别于蛮夷之地。在人们用大禹的名义说明自
己的地方时,已经包含了华夷两分的意义,夷狄均在禹迹之外,而宣称居于‘禹迹’之内,则成为华夏人
地理认同的重要方式”;“《毛诗正义》:‘中国之文,与四方相对’,故知中国谓京师,四方谓诸夏。
若以中国对四夷,则诸夏亦为中国”。
如果上述认知正确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也就呼之而出了。在“华夷”两分的“天下
2
观”下,虽然“华”占据了主导,但两者结合才构成了“天下”,也即唐晓峰所说的“反而希望‘四海会
同’‘夷狄远服,声教益广’,也就是要与夷狄共天下”,由此显而易见得出的结论就是另外一句在谈及
“中国”古代“疆域”时经常被提到的名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不过,由于对“夷”的轻视,因此“华”才是作为“天下主”的正统王朝的天子或者皇帝所应直接领
有的,而“华”在地理空间上对应的就是“九州”,也即唐晓峰所述“在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中,王朝并
非占据整个‘天下’,说皇帝坐‘天下’,这个‘天下’只是形容他天下独尊的地位,并不是严格的地理
语言。他们知道,在天的下面,除了中国王朝,还有不知边际的蛮夷世界。只是对于这个蛮夷世界,中国
士大夫不屑于理睬”。
当然,“蛮夷”世界也是存在层次的,其中一些是与“华”在地理空间或者文化、经济上有着直接接
触或者往来的,而另外一些则几乎毫无往来,对于“华”来说只是道听途说,甚至一无所知。由此形成的
“天下”,也就有了包含甚至是想象中的全部“世界”的“大天下”,以及只是包括了有着直接往来或者
有所了解的“蛮夷”的“小天下”,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后者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更为关注的。
在这种“天下观”之下,王朝所控制的地域空间必然要尽可能全面地包含“华”所在的“中国”和
“九州”,而这也是王朝正统性的来源之一,也是王朝统治“天下”的“法理”基础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王朝控制的土地也以此为限,毕竟在这种“天下观”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王朝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周围的“夷”地加以直接或间接的管理,但这些并不是必须的。
(摘编自成一农《古代“天下观”与“疆域观”的区别和联系》)
材料二:
东亚大陆开阔的地理空间为中国古人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促使其思维呈现无限制的延伸,认为地无边
界。
在“大一统”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相应形成“王者无外”的政治观念,而其所标榜的国际秩序,相
应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没有边界的“天下秩序”。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一直未将统治视野局限于“中国”,
也就是目前我们所理解的中国本土,而是以中国本土为核心,观照普天之下。
比如《礼记•中庸》认为“至圣”,也就是圣明君主能够将恩泽普及包括中原与边疆的所有地区:“是
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
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相应,历代中原王朝所定政权的名号,也非“国号”,而是“有天
3
下之号”。目前所见,“天下”一词最早见于《周书》:“用于天下,越王显。”在“天下”观念下,并
无真正的国际秩序,异域政权通过各种形式,被巧妙地安排于中国主宰的“天下秩序”的不同序列,如果
无法安排进来,那么就将其作为“荒”,选择性地遗忘或放弃。
(摘编自赵现海《中国古代的“天下秩序”与“差序疆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观”和“疆域观”都属认知问题,二者的不同在于分属对世界构成和空间范围的认知,这种联系
和差异在古代尤为突出。
B. 居于“禹迹”之内 人们宣称,经过大禹治理的地方是文明之区,夷狄均在之外,这其中包含了华夷两
分的意义。
C. 《毛诗正义》中的相关记载说明“中国”“京师”“四方”“诸夏”等大略相当于“华”“华夏”的空
间范围。
D. 材料一中的“疆域观”与现代的“国家”和“主权”等概念没有关系,“中国”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
“国”的概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的“天下观”大致在周之后便有了世界是由“华”“夷”两部分构成,并且“华”在其中占有绝对
主导地位的观念。
B. 依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观”,王朝可通过各种方式对一无所知的“蛮夷”世界进行直接或
间接的管理。
C. 由于古代中国选择性地遗忘或者放弃一些被称作“荒”的异域政权,其所主宰的“天下秩序”并不算真
正的国际秩序。
D. 材料一“王朝控制的土地不以此为限”的“天下观”和材料二“以中国为中心”“没有边界”的“天
下秩序”相通。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文献不符合“王者无外”政治观念的一项是( )
A.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尚书》)
4
B.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
C.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秦琅琊石刻)
D. “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史记》)
4. 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中国”古代“疆域观”的具体内容。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D 2. B 3. B
4. ①认为“华夷”两分构成“天下”,其中“华”占据了主导;②重“华”轻“夷”,对于“蛮夷”分层
次关注或忽略。
5. ①首先对“天下观”“疆域观”的概念作辨析,引出话题;②接着引述唐晓峰的相应论说阐述“中国”
古代的“天下观”;③最后阐明“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以及于“天下观”的联系。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这种联系和差异在古代尤为突出”错误。依据“‘天下观’和‘疆域观’这两个概念虽然存在差异,
但有着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可知,原文只说二者的内在联系在“中国”古代比较突出;
B.“居于‘禹迹’之内的人们宣称……”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禹之迹,就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是文明
之区,有别于蛮夷之地。在人们用大禹的名义说明自己的地方时,已经包含了华夷两分的意义,夷狄均在
禹迹之外,而宣称居于‘禹迹’之内,则成为华夏人地理认同的重要方式”,此处并非居于“禹迹”之内
的人们宣称的观点;
C.“‘中国’‘京师’‘四方’‘诸夏’等大略相当于‘华’‘华夏’的空间范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
“中国之文,与四方相对”“若以中国对四夷,则诸夏亦为中国”,可见“中国”“京师”“四方”“诸
夏”不尽相同。
故选 D。
5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王朝可通过各种方式对一无所知的‘蛮夷’世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蛮
夷’世界也是存在层次的,其中一些是与‘华’在地理空间或者文化、经济上有着直接接触或者往来的,
而另外一些则几乎毫无往来,对于‘华’来说只是道听途说,甚至一无所知”,可见王朝无法对一无所知
的“蛮夷”世界进行管理。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依据“中国古代相应形成‘王者无外’的政治观念,而其所标榜的国际秩序,相应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没
有边界的‘天下秩序’。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一直未将统治视野局限于‘中国’,也就是目前我们所理解
的中国本土,而是以中国本土为核心,观照普天之下”可知,“王者无外”含有君王“观照普天之下”的
意思。ACD 均符合,而“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的意思是:所谓的征伐,是上级征伐下级,相
对的诸侯国是不能相互征伐的。讲的是诸侯之间的征战,不符合君王“观照普天之下”的意思。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那么‘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也就呼之而出了。在‘华夷’两分的‘天下观’下,虽然‘华’占
据了主导,但两者结合才构成了‘天下’”可概括为:认为“华夷”两分构成“天下”,其中“华”占据
了主导。
依据“不过,由于对‘夷’的轻视,因此‘华’才是作为‘天下主’的正统王朝的天子或者皇帝所应直接
领有的”“他们知道,在天的下面,除了中国王朝,还有不知边际的蛮夷世界。只是对于这个蛮夷世界,
中国士大夫不屑于理睬”“当然,‘蛮夷’世界也是存在层次的,其中一些是与‘华’在地理空间或者文
化、经济上有着直接接触或者往来的,而另外一些则几乎毫无往来,对于‘华’来说只是道听途说,甚至
一无所知”可概括为:重“华”轻“夷”,对于“蛮夷”分层次关注或忽略。
6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脉络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写“‘天下观’指的是……‘疆域观’指的是……”,作者首先对“天下观”“疆域观”的概念作
辨析,从而引出话题;
“关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唐晓峰的《从混沌到秩序》的研究比较深入,现引用其中一些有关的
结论。首先……然后……”,文章的第二、三、四段引述唐晓峰的相应论说阐述“中国”古代的“天下观”;
“如果上述认知正确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也就呼之而出了……”,从第五段开始,文章
开始阐述“中国”古代的“疆域观”以及于“天下观”的联系。
2021 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
己的人生境界。这就需要文学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
值判断,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文学作品,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美国文学评论家韦勒克说:“价值问题置之不顾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和分析任何艺术作品。”文学
批评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就在于具有否定意义,也就是去伪存真,为比较优秀的作品留存余地,这是一个
优胜劣汰的过程。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
批评,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而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
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更有甚者,价值错
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
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
唱赞歌。这类批评家,确实是需要反省的。一个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能够对作
7
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并正确的评价。
对此,美国批评家威尔逊说,从历史的和生平的角度出发,在演绎文学作品时,不论探求多么全面彻
底,我们都必须准备尝试评估,而且还必须能够识别优劣,分辨一流与二流。否则就根本不是撰写文学批
评,而仅仅是文学文本里反映的社会史或政治史,或者着眼于过去时代的心理个案记录。“评估”“识别
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
(摘编自杨光祖《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
材料二:
文学批评如何重拾公信力?这是当下文学批评界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从批评的素养、观念、语言入手,
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这表现在批评家的真诚上。有的批评家过于“自信”,经常
用一些“大词”对作品进行判断,动不动就“里程碑”“史诗性”“开创性等。有的“专业批评家”喜欢
出席名目繁多的作品研讨会,不太读作品就理直气壮地发言。有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就不满意,
或以某种不变的观念去衡量所有的作品。这就是因为缺乏一种批评的真诚。真正的文学批评,是通过分享
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来表明自己的存在,是通过对作家想象力的呈现,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
的秘密,并表达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作家和批评家就像铁路路基上面两条并行的铁轨,它们都有
自己的延伸,都有各自的负载,它们虽然永远也不会重叠,但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
与批评主体素养密切相关的是批评观念。素养是观念的表现形态,对话是一种重要的观念。以对话形
式展开文学批评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其表层特征是言说者与受话者的语言交流,深层内涵则是言说者与受
话者的审美旨趣、表达方式、价值观念的互动。优秀的批评家是批评活动中对话情境的成功构建者,他必
须具有平等意识,才能有效地进入作品人物与作家的内心世界,才能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新的审美天地,才
能使自己的批评穿过文字抵达历史、现实或人性的高度。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可以放弃自身的学术品格、
价值判断和社会使命,而是要发挥批评主体的人格力量,遵循文学批评发展的规律,保持独立的审美判断
和理性思辨精神,不断超越个体的局限,使文学批评呈现岀不可替代的魅力。否批评者就无法进入作家与
作品深处,也无法拨开笼單在读者心头的疑惑,对话乜就成为空话。
而对话能否很好开展,批评语言是关键。批评语言是批评观念传递的媒介。批评语言的优劣,直接关
系着批评观念的表达。要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
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淸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那些
8
优秀的文学批评总是通俗、清晰、灵动,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比如钱钟书这样评说南宋诗人的忧国情怀:
“……对祖国的忆念是留在情感和灵魂里的,不比记生字、记数目、记事实等偏于理智的记忆。后面的一
种是死记忆,好比在石头上雕的字,随你凿得多么深,年代久了,总要模糊销灭;前面的一种是活记忆,
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还有许多这样能让人“感动”的批
评家,比如鲁迅、李健吾、宗白华、朱自清、朱光潜、傅雷、汪曾祺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语言
也是一种批评观念。
(摘编自明飞龙王园园《从“人的文学”到“人的文学批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批评家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无法引发读者共鸣,文学批评工
作就无从开始。
B. 批评家自身缺乏价值判断的能力,或受到人情、金钱因素干扰,缺乏起码的专业精神,导致当代文学批
评缺乏公信力。
C. 具有并敢于坚持自己的审美趣位,对作品的优劣做出细致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是一个合格文学批评家所
应具备的素质。
D. 真正的文学批评通过引导人们探求文学世界的秘密,来表达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性,这也体现了
批评家的真诚。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普遍关注批评家的素养问题,对那些“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的缺乏真诚态度的批评,往
往置若罔闻
B. 批评家的平等意识是文学批评拥有不可替代魅力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要放弃作为审美个
体的独立性。
C. 批评家要进入作家与作品深处,才能进行有效对话;自以为是的批评家是不可能在批评实践中成功建构
对话情境的。
D. 优秀的文学批评应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道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共鸣,自然而然
接受其中的道理。
9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文学评论大家茅盾先生尝试运用各种视角来表达对作家和文本的认识,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理论的元
素都在他的文字里有所体现。
B.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对果戈理《与友人书简选》一书提出批评,指出“书里散发出来的不是真理,
而是对死亡的病态的恐惧”。
C.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李子柒刷新了“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纪录,人民日报点赞李子柒
活出了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D. 文学批评家李健吾说过:“批评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不在自己具有术语水准一类的零碎,而在
于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存在。”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说明。
5. 当下,文学批评应如何建立与作家、读者间的良性关系?请结合材料提出几点建议。
【答案】1. C 2. A 3. B
4. (1)论证结构清晰,逻辑严密。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以问句开头,引出论题,接下来分别从批评的
素养、观念、语言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2)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将批评家错误和正确的做法进行对比,论述了批评
家真诚的重要性。运用举例论证,以钱钟书评说南宋诗人的语句为例,论述批评语言要通俗、清晰、灵动。
比喻论证,将作家和批评家必成两条并行的铁轨,来论证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性。
5. (1)文学批评要敢于进行价值判断,对读者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2)提升批评主体素质,对待作品和作家要真诚。
(3)在批评中努力构建与作家、读者平等的对话情境,也要保持人格独立。
(4)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批评的基本准则,批评语言要通俗、清晰、灵动。
【解析】
【分析】
10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 “ 文学批评家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
B. “批评家自身缺乏价值判断的能力,或受到人情、金钱因素干扰,缺乏起码的专业精神,导致当代文学
批评缺乏公信力”。强加因果,选项中所说的两个原因是当代文学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
的原因。
D. “真正的文学批评通过引导人们探求文学世界的秘密,来表达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性,这也体现
了批评家的真诚”。属于逻辑混乱,该句将“文学批评”“审美个体的独立性” “批评家的真诚”生硬
融合。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真正的文学批评,是通过分享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来表明自己的存在,是
通过对作家想象力的呈现,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的秘密,并表达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
可知。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 “……往往置若罔闻”,表述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只是说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却并
没有提出对那些“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的缺乏真诚态度的批评,往往置若罔闻。故属于无中生
有。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最后一段说“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如果没有
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其观点是:文学批评要敢于进行价值判断,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
的文学批评。
A. “文学评论大家茅盾先生尝试运用各种视角来表达对作家和文本的认识,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理论
11
的元素都在他的文字里有所体现”,只是强调茅盾进行文学评论的方法,缺少价值判断。
B.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对果戈理《与友人书简选》一书提出批评,指出“书里散发出来的不是真理,
而是对死亡的病态的恐惧”。 “别林斯基对果戈理《与友人书简选》一书提出批评”属于价值判断。
C.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李子柒刷新了“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纪录,人民日报点赞李子
柒活出了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微博发文不属于文学评论,也没有价值判断。
D. 文学批评家李健吾说过:“批评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不在自己具有术语水准一类的零碎,而
在于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存在。”只是表明批评家是独立的审美个体,没有价值判断。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首先,论证结构清晰,逻辑严密。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开头以“文学批评如何重拾公信力?”这样的问
句开头,引出论题,接下来第二段说“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这表现在批评家的真诚上。”
第三段说“与批评主体素养密切相关的是批评观念。”第四段说道“而对话能否很好开展,批评语言是关
键”,分别从批评的素养、观念、语言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其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第二段先是运用对比论证,说道有的批评家过于“自信”,有的只要不符
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就不满意,或以某种不变的观念去衡量所有的作品。这就是因为缺乏一种批评的真诚。
将批评家错误和正确的做法进行对比,论述了批评家真诚的重要性。此外还有运用举例论证,“比如钱钟
书这样评说南宋诗人的忧国情怀”以钱钟书评说南宋诗人的语句为例,论述批评语言要通俗、清晰、灵动。
最后还有比喻论证,“作家和批评家就像铁路路基上面两条并行的铁轨,它们都有自己的延伸,都有各自
的负载,它们虽然永远也不会重叠,但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将作家和批评家必成两条并行的铁轨,
来论证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性。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
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可以概括出文学批评要敢于进行价值判断,对读者的阅读发挥
12
指导作用。
其次,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这表现在批评家的真诚上。”“这就
是因为缺乏一种批评的真诚”,可以概括出要提升批评主体素质,对待作品和作家要真诚。
接着,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与批评主体素养密切相关的是批评观念。素养是观念的表现形态,对话是一种
重要的观念。”概括出要在批评中努力构建与作家、读者平等的对话情境,也要保持人格独立。
最后,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要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
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淸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
那些优秀的文学批评总是通俗、清晰、灵动,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概括出要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
作为批评的基本准则,批评语言要通俗、清晰、灵动。
2021 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文科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的文科。中国历史上本没
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
类有巨大距离。
“五四”前后,我们才开始对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第一次大规模移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曾照搬
过苏联的学科分类。改革开放后,我们向西方敞开了大门,开始第二次全盘照搬西方学科,大规模地从西方
移植了社会科学。这对中国传统学术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场深刻的学术革命,填补了现代学术空白;但“言
必称希腊”的弊端也使其具有了浓厚的西方气质。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吴文藻即主张“人类学中国化”,
他指出:“现在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其内容是促进中国欧美化和现代化的,其结果是使我们与本国的传统精
神越离越远”,以至“已铸下了历史的中断”。张伯苓先生甚至提出:我们要办“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
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但这一状况至今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国文科各领域都面临
着从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向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转型这一挑战或任务。
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是新文科发展要解决的方向性
问题。分科治学是现在所有学科的基本存在方式,不分科没办法实现专业化、专门化,而没有专门化和专业
13
化,研究根本无法深入。这种学术生产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分工才有效益,分工才
能提高效率。这是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拿出相当的或者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的重要
原因,投射到科学研究上,就是特别强调分科,特别强调学术上的精细分工。已经进入产业发展史上信息化
时代的今天,更强调学科联合,更强调学科融合、科际融合,乃至现在的新趋势不是“联合”“融合”“整
合”的问题,而是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带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等。现在的
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分类,已经只具有教育学的意义,不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但对于科研而言,现在的
分科已成为学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壁垒。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刻变迁,跨学科的团队将是未来文科科研
的主要组织形式,如同分工单干曾是以往文科科研的基本形式一样。
学科存在的终极根据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科建设过于强化学科自身的存在;更加突出问题,更
加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可能将是新文科的核心追求。我们现在的学科建设已出现了较大偏差,就像一个
手术师一个外科大夫,他成天打磨自己的手术刀,你看我这手术刀多好,多漂亮,多精致,多豪华,多锋利,但
他忘了手术刀的存在是为了解除人类的痛苦,是为了救死扶伤。未来新文科建设的重心就是弱化学科,以问
题为平台整合学科,而不是以学科为平台切割问题。譬如说研究乡村社会的转型,既是经济学问题,也是政
治学问题,也是法学问题,也是人类学问题,也是历史学问题,甚至还是农学问题,是气象学问题等等,任何
一个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
更加强调学以致用,可能将会成为未来新文科的突出特征。近 40 年,几乎每个学科都在追求“学术独
立”,主张“为学术而学术”,在拒绝了“学术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口号的同时,进而放逐了现实和
时代,最后则整体遁入象牙塔。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没有“现实”就没有任何“学术”,“学术史”演变的
最大动力、最活跃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不是学术自身而是“外部现实”。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为学
术而学术”的时代看来已趋向终结,与现实、社会、政治、意识形态重新缔结更加紧密的新关系,似乎将攸
关每个学科的新生命,也肯定将构成“新文科”的最鲜明特征。
摘编自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材料二:
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或称“哲学社会科学”)的简称,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其中,人
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按照我国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除了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
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基本上都可纳入“文科”范畴。
14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
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
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摘编自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文科,“五四”前后我们曾进行大规模移植,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先后两次全
盘照搬。
B. 斯密和马克思都拿出相当或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是因为分科这种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
的产物。
C.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深刻变革,现在的文史哲等文科分类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和
壁垒。
D. 新文科与传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立,它们将与现实、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缔结成更加紧密的
新关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随着学科分类思想传入,中国学人逐渐意识到分科治学的重要性,质疑起传统经学的知识系统框架。
B. 吴文藻和张伯苓都发现了照搬西方分科治学的弊端,从而指出并号召文科要走中国化道路。
C. 分科治学是我国一场学术革命,提高了效率推动了文明,但也造成了不同学科间相互隔离的局面。
D. 新文科要求回答现实问题,要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对经史子集的内容进行研究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新文科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融合新技术于中文学科 B. 人工智能中的科技伦理
C. 带交叉性质的生物物理 D. 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交流
4. 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新文科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15
5. 材料一在阐述“新文科”这一概念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具体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案】1. A 2. D 3. C
4. 学科体系具有中国特色,学科交叉及其深度融合,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更强调现实中学以致用。
5. ①对比论证。用旧文科的分科治学与新文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进行对比,突出这是新文科在时代发展
中要解决的方向性问题。②比喻论证。用“打磨自己的手术刀”比喻以往文科“强化学科”的特点,进而
形象阐释新文科建设的重心应该是弱化学科。③举例论证。用研究乡村社会的转型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协同
解决,来论证新文科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的必要性。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是因为分科这种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错误。材料一的第三段说“这种学术生
产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分工才有效益,分工才能提高效率。这是斯密的《国富论》
和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拿出相当的或者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的重要原因,投射到科学研究上,就是特别
强调分科,特别强调学术上的精细分工”,可见斯密和马克思都谈分工,是因为分工的重要性。
C.“现在的文史哲等文科分类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和壁垒”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
“现在的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分类,已经只具有教育学的意义,不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但对于科研而
言,现在的分科已成为学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壁垒”,可见选项缩小了范围,文中“学科分类”被选项
说成“文科分类”。
D.“新文科与传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立”错误。原文材料二最后一段信息是“新文科是相对于传
统文科而言的”,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把相对于表述成了“相对立”,相对于并非对立,而是紧密联系。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16
D.“对经史子集的内容进行研究就失去了现实意义”错误。原文材料二的第二段说“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
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
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
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可见选项曲解文意,依然要“继承”传统文科,在研究“经史子集的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回答现实
问题,要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概念内涵的能力。
C. 带交叉性质的生物物理属于“理科”范畴。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材料一第三段“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是新文科发展要解
决的方向性问题。分科治学是现在所有学科的基本存在方式,不分科没办法实现专业化、专门化,而没有
专门化和专业化,研究根本无法深入”得出“”学科交叉及其深度融合。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学科存在的终极根据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科建设过于强化学科自身的存在”,
得出“更强调现实中学以致用”。
结合材料一第五段“更加突出问题,更加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可能将是新文科的核心追求”得出“强
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
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得出学科体系具有中国特色。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17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是新文科发展
要解决的方向性问题。分科治学是现在所有学科的基本存在方式,不分科没办法实现专业化、专门化,而
没有专门化和专业化,研究根本无法深入”“现在的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分类,已经只具有教育学的意
义,不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但对于科研而言,现在的分科已成为学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壁垒。伴随着
信息时代的深刻变迁,跨学科的团队将是未来文科科研的主要组织形式,如同分工单干曾是以往文科科研
的基本形式一样”,分析可见使用了对比论证,把新旧学科和分不分学科进行对比,突出了分科的重要性、
新的分科的优点好处。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我们现在的学科建设已出现了较大偏差,就像一个手术师一个外科大夫,他成天打磨
自己的手术刀,你看我这手术刀多好,多漂亮,多精致,多豪华,多锋利,但他忘了手术刀的存在是为了
解除人类的痛苦,是为了救死扶伤”,分析可知使用了比喻论证,说明学科存在的终极根据是为了解决问
题。现在的学科建设过于强化学科自身的存在;更加突出问题,更加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可能将是新文
科的核心追求。
结合材料一的第三段“这种学术生产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分工才有效益,分工才
能提高效率。这是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拿出相当的或者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的重要
原因,投射到科学研究上,就是特别强调分科,特别强调学术上的精细分工”,分析可知使用了举例论证。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吴文藻即主张“人类学中国化”,他指出:“现在大学生所受
的教育,其内容是促进中国欧美化和现代化的,其结果是使我们与本国的传统精神越离越远”,以至“已
铸下了历史的中断”。张伯苓先生甚至提出:我们要办“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
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可见还是用了引证法,丰富了内容,增强了可读性和说服力和可信度。
2021 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通过近 30 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
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全
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
18
点,一些真正的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居
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
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
是“扶贫”。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
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
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
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
资金。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郧西,曾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而偏僻的下营村一度是贫困县里的重
点贫困村。通过在淘宝开店卖十堰绿松石,村民们找到了新出路。2014 年,下营村成为湖北第一个淘宝村,
并在 2017 年率先整村脱贫出列。2019 年,下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 20000 元。借着淘宝村的名头,村
里还搞起了乡村旅游等其他产业。
消费扶贫让贫困地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产业扶贫则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坪村,当地把荒山建成果园,从河谷底到半山腰,岩石“箍”
出来的土地开始孕育兴旺的产业。户均 3 亩的经果林成为不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之前 60%劳动
力外出务工,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发展。
“产业扶贫在我国脱贫攻坚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也是扶贫开发的核心内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条
件显著改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
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对记者表示。
企业是产业扶贫、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龙头企业产
业扶贫带动作用有效发挥。
19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阿里巴巴、拼多多、碧桂园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
先进集体”。
据了解,近三年,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巴巴平台的网络销售额超过 2700 亿元;截至目前,拼多
多平台已直接带动全国超过 10 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越来越多的致富带头人脱颖而出,让贫困地区有产
业、有利益;碧桂园为贫困地区导入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优势资源,将乡村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
源、农产品资源等优势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推向市场,提升当地自身造血能力。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
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摘编自 2021 年 3 月 1 日《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 升级版举措将集中落地》)
材料三:
在湖南安化,黑茶产业摆脱粗放生产模式,走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在安徽长丰双河社区,“稻
虾共养”产业扶贫模式让村民腰包更厚实;在河北阜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地落实,1 万多名建档立卡
贫困户走出深山,迎来新生活……精准,是一个又一个中国脱贫故事背后的关键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成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深刻总结:“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
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
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其中,“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
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开展建档立卡、选派驻村干部,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到推进分类施策、
建立贫困退出机制,解决“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从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到严格落实“六
个精准”明确要求,在精准扶贫方略引领下,全国各地找准穷根,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
因贫困类型施策,让“中国之治” 再次书写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摘编自 2 月 26 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对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状况不清
晰,扶贫措施不对路。
20
B. 如果全省乃至全国不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那么帮扶工作就会存在盲点,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就不
可能得到帮扶。
C. 消费扶贫和产业扶贫都是扶贫的不同举措,其中产业扶贫对我国脱贫攻坚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扶贫开
发的重要内容。
D. 湖南安化、安徽长丰双河社区、河北阜平等各地扶贫举措各不相同,体现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特点,
这也是我国减贫事业的宝贵经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放扶贫存在低质低效的问题,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因此,我国才改变
了粗放扶贫的做法,开始精准扶贫,真扶贫,扶真贫。
B. 企业是产业扶贫、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有的行业龙头企业,将自身优势资源与贫困地区乡村优势资源
相结合,将特色产品推向市场,为贫困地区输血解困。
C. “精准扶贫”首先要确定扶贫对象,即开展建档立卡,然后选派驻村干部,解决“谁来扶”的问题,最
后制定措施,解决“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D. 在精准扶贫方略引领下,全国各地找准穷根,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让“中国之治”再次书写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属于不精准扶贫的一项是( )
A.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形成种养、苗绣、旅游等五大产业体系,村民人
均纯收入由 1668 元增长至 18369 元。
B. 龙华街道在精准扶贫中,政府投入资金帮扶贫困县特色产业,合作社注资入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组织
化,带动贫困户加入当地产业链条,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C. 新余市自然资源局在沔村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像李海恩这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资金入股、上岗
就业等方式脱贫且年收入实现增长翻番的有不少户。
D. 梁山农商银行加大“宜居贷”贷款投放,为居民提供住房按揭贷款和装修贷款,解决了贫困户住房难题。
4. 请结合材料,给“精准扶贫”下一个定义。
21
5. 产业扶贫会给贫困地区带来哪些实惠?请简要概括。
【答案】1. B 2. B 3. D
4. 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
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5. ①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②村民无需外出务工,在家乡即可脱贫致富。③为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就不可能得到帮扶”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一些真正的”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
即并非“所有”或“假冒”的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B.“为贫困地区输血解困”错,应为“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扶贫所言,指要精准瞄准贫困居民,并为贫困地区经济注入不竭动力。
D.该做法只是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难题,但没有使贫困户富起来,仅仅属于“输血”,而没有让贫困户具
有“造血”能力。
22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首先要符合下定义的格式,即种概念=本质特点+属概念。
本题的种概念是“精准扶贫”,属概念是“治贫方式”。
本质特征可从材料一概括得出:第一个要点可从“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提炼出来,即“针对粗放
扶贫而言的”;第二个要点从“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贫困区域的发展”“针对性不强”可提
炼“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第三个要点根据“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
陷”“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可概括“用科学有效程序”;第四个要点从“扶贫必须要
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
确的方向上”“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可概括“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
精确管理”。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一个要点可从材料二第二段“产业扶贫则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提炼出来。
第二个要点可从材料二第三段“之前 60%劳动力外出务工,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发展”提炼出来。
第三个要点可从材料二第四段“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提炼出来。
2021 届辽宁省铁岭市六校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召唤作家聚焦于精准扶贫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一系列反映精准扶贫的作品脱颖而出,丰富了
23
乡土文学的内涵和表达。
善于将精准扶贫给当下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是新时代
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贺享雍的《乡村志》本着“为时代立传,为乡村写志,替农民发言”的宗旨,以贺
家湾为中心,探讨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最后一卷《天大地大》尤其将重点放在精准扶贫上。
当精准扶贫被置于阔大的历史背景下,贺家湾也成为当代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将精准扶贫工作置于
较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有利于在更深广的意义上理解新时代乡村的特征,建构乡村审美经验。
驻村干部大都是从城市到农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外来者”视角就成为当下扶贫文学的主导性叙事模
式。但是,外来者如何才能真正进入乡村内部,关涉到文学呈现出怎样的乡村经脸,如果仅仅停留在无关
痛痒的外来者视角或者机械的政策解读层面,就会影响写作的有效性。不少扶贫文学坚定人民性立场,采
取平视视角,致力于表现扶贫干部的成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成为新时代扶贫文学的
一个特征。譬如《经山海》《天大地大》《酒是个鬼》等小说在外来者视角中加入成长小说的元素,将基层
驻村干部的成长与乡村面貌和村民命运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反映出扶贫工作既是帮扶他人的过程,也是自
我成长的机遇,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同时,扶贫文学并未停留在对国家帮扶政策的解读上,而
是试图表明,政策的外在力量与农民内生力量的结合才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陈毅达的《海边春秋》里,
开发海岛的主体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是他们在与外来资本的博弈中,实现了家乡发展。这些扶贫
干部和乡村中坚力量交相辉映,共同建构起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扶贫文学中不少故事都直接源于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料,这是时代与生活的馈赠。韩永
明的《酒是个鬼》聚焦精神扶贫,不仅让扶贫对象老谢通过“扶志”重获做人尊严,也让扶贫队员老王在
忘我的工作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自我成长。在此,国家话语与个性表达得到统一,既聚焦乡村扶贫须挖掘
内生动力这一重要话题,又延续了韩永明一向关注转型期普通人精神状况的写作特点。
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探索也丰富了乡土文学的美学特质。扶贫工作有严格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流程,有
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考核目标,如果没有独特的艺术眼光和感悟力,很难讲出好故事。老藤的《遣蛇》仿照
侦探小说和推理小说的形式徐徐展开,不仅让小说更好看,随着真相被解开,也将“呼蛇容易遣蛇难”这
句谚语延伸开来,让每一个人反观自己内心的那条“蛇”,引发读者思考。
应当注意的是,简单化的乐观想象也会远离乡村现实,像《迎风山上的告别》中深山里的每个残障孩
子都因为过人的文艺天赋脱贫,《猪嗷嗷叫》的结尾用一句“村里的野猪养殖场弄起来了!村里的人都顺
利脱贫了!”宣告胜利,或许都有些失之理想化。
24
乡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深深嵌入中国现代化的整体社会图景,如何理解和书写当下乡村的新变化,
则是每一个写作者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选自李雪梅《扶贫文学:叙写新时代乡村传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03 月 26 日)
材料二:
近年来,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扶贫工作者及扶贫文学家的普遍关注。赵德发的《经山海》塑造
了一个基层乡镇女干部吴小蒿的形象,这一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她在扶贫路上大搞经济建设的
同时,十分注重复苏本土优秀文化,文化申遗、复植楷树种子等工作,均显示了其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
也是生态扶贫的有利倡导者和成功实践者。陈毅达的《海边春秋》描写刘书雷被派往闽省岚岛工作,在处
理兰波国际项目与蓝港村整体搬迁的矛盾中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扶贫干部的故事。创新项目可以给当地经济
带来好处,但如何确保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保护与开发,以及
村民与开发商之间、村民与干部之间的种种矛盾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作者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通过主人
公刘书雷的工作得以全面展现。
(选自刘侠《新时代扶贫文学体现中国生态发展人文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 年 10 月 29 日)
材料三: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改变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才能和贫困永远说再见。各级文学组织
正充分发挥文学扶志扶智的作用。在中国作协对口帮扶的贫困县临潭县,一批批作家、一本本图书、一场
场培训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让这里渐渐远离贫困。在“文化润心,文学助力”工作理念的指导下,中
国作协先后在鲁迅文学院举办临潭县中小学教师文学培训班、“助力脱贫攻坚文学培训班”,组织“洮州
大讲堂”、干部夜校等各类培训活动,发挥文学扶志扶智的作用。
(选自《扶贫路上的文学力量》,《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1 月 17 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贺家湾成为当代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就是因为精准扶贫被置于阔大的历史背景下。
B. 扶贫文学中的故事不少直接源于作者的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料,这是时代与生活给予作者与读者的馈
赠。
C. 如《迎风山上的告别》《猪嗷嗷叫》等作品中口号式的脱贫胜利宣言都有些理想化。
25
D. 近年来,扶贫工作者及扶贫文学家都意识到应该关注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仅仅停留在无关痛痒的外来者视角或者机械的政策解读层面,扶贫文学就难以有效呈现出乡村经验。
B. 唯有依靠独特的艺术眼光和感悟力,才能在扶贫工作严格的体制之中进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探索,从
而讲出好故事。
C. “外来者”视角是当下扶贫文学的主导性叙事模式,所以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就是从城市到农村的驻村
干部。
D. 扶贫要以扶志与智为前提,只有贫困地区人民有理想有办法了,他们才能永远和贫困告别。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新时代扶贫文学体现了中国生态发展人文意义”论据的一项是( )
A. 在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发掘,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推广传播不仅是生
态学家的任务,更成为众多有志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学家的责任与使命。
B. 扶贫文学书写为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驾护航的动人故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树立生态意
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C. 韦晓明的《春雷》虽然篇幅不长,但涉及对生态环境的适度利用与合理保护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扶贫
工作人员体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对扶贫攻坚反思中的思想深度。
D. 当下扶贫文学作品的典型意义仍存发掘空间,在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攻坚之路上遇到的困难还有待反思,
人民的相关认识及思想的引领与接受还有待深化。
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某高中校刊准备推出
新时代扶贫文学专刊,请你结合材料拟写几条选文标准。
【答案】1. B 2. C 3. A
4. ①论证结构:从“精准扶贫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创作背景提出论题,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
展开论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②论证方法: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且富有文化内涵。
26
5. ①善于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②坚定人民性立场,采取平视视角,致力于表现扶贫干部的成
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③取材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料。④艺术形式上的
创新与探索。⑤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 “就是因为”过于绝对。结合原文“贺享雍的《乡村志》本着‘为时代立传,为乡村写志,替农民发言’
的宗旨,以贺家湾为中心,探讨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最后一卷《天大地大》尤其将重点放
在精准扶贫上”,其原因还有贺享雍创作《乡村志》的宗旨与水平。
C.“都有些理想化”过于绝对,原文是“或许都有些失之理想化”,注意原文有“或许”。
D.“都意识到”夸大其词,原文是“近年来,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扶贫工作者及扶贫文学家的普遍
关注”,注意有“普遍”。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因果倒置。原文是“譬如《经山海》《天大地大》《酒是个鬼》等小说在外来者视角中加入成长小说的元
素,将基层驻村干部的成长与乡村面貌和村民命运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反映出扶贫工作既是帮扶他人的过
程,也是自我成长的机遇,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思想根源,并非表现特点。不能作为“新时代扶贫文学体现了中国生态发展人文意义”的论据。
27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一从“新时代召唤作家聚焦于精准扶贫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的背景出发,引出扶
贫作品的论题,“一系列反映精准扶贫的作品脱颖而出”;接着分别论述“善于将精准扶贫给当下农村、
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是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不少扶贫
文学坚定人民性立场,采取平视视角,致力于表现扶贫干部的成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
成为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扶贫文学中不少故事都直接源于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
料,这是时代与生活的馈赠”“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探索也丰富了乡土文学的美学特质”,最后提出注意
的问题,“应当注意的是,简单化的乐观想象也会远离乡村现实”。结尾再次重申背景,指出“如何理解
和书写当下乡村的新变化,则是每一个写作者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可见材料一是按照“总一分一总”的
结构方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从论证方法上看,文章大量运用例证法论证,如以贺享雍的《乡村志》论述““善于将精准扶贫给当下农
村、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是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以
《经山海》《天大地大》《酒是个鬼》等论述“不少扶贫文学坚定人民性立场,采取平视视角,致力于表现
扶贫干部的成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成为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以韩永明的
《酒是个鬼》论述“扶贫文学中不少故事都直接源于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料,这是时代与生
活的馈赠”。例证法的运用使得论证内容充实,论证说服力强。还有引证法的运用,如贺享雍的《乡村志》
的宗旨是“为时代立传,为乡村写志,替农民发言”;《猪嗷嗷叫》的结尾用一句“村里的野猪养殖场弄
起来了!村里的人都顺利脱贫了!”等。引证法的运用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且富有文化内涵。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校刊准备推出新时代扶贫文学专刊选稿,应当选择那些能体现扶贫文学特征与水平的优秀作品。
比如材料一第二段谈到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是“善于将精准扶贫给当下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
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因此可以选择善于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的作品;
28
材料一第三段谈到扶贫文学视角的问题,和如何表现驻村干部的成长等的问题,“不少扶贫文学坚定人民
性立场,采取平视视角,致力于表现扶贫干部的成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因此可以
选择那些坚定人民性立场,采取平视视角,致力于表现扶贫干部的成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
改善的作品;
材料一第四段以韩永明的《酒是个鬼》为例,论述“扶贫文学中不少故事都直接源于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
谈等第一手资料,这是时代与生活的馈赠”,因此可以选择取材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料的作
品;
材料一第五段以老藤的《遣蛇》为例,说明“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探索也丰富了乡土文学的美学特质”,
因此可以选自体现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探索的作品;
材料二说“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扶贫工作者及扶贫文学家的普遍关注”,优秀作品如赵德发的《经
山海》、陈毅达的《海边春秋》等,“创新项目可以给当地经济带来好处,但如何确保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可以选择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作品。
2021 届东北三省三校(、东、)一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功过格,是记录并度量“功”“过”的格册簿子,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功与
过、善与恶,本为主观抽象的概念,很难进行度量,功过格则通过一定形式将其量化,使之在最大程度上
契合修持者的道德实践需求。这既是中国人的创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价值理性”的一种体现。
功过格在实践层面,以具体的行动指南直接指导、规范人的行为,属于操作性、针对性很强的善书。
从具体操作来看,它不仅构建了“以过除功”“以功折过”的运行机制,而且对年终进行功过核算(“比”)
作了精巧的设计,从目标群体来看,为方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阶段乃至不同性别的人接受、奉行,
功过格发展出种种内容极具针对性的条目,如“过律”中的“不仁门”“不义门”“不善门”“不轨门”
等,那些充溢其中的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彰显了功过格的道德实践特色。也因此,任何功过格都离不开
功过善恶的计算与度量。有学者指出:“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并有这种指导书的国家,除中国外
大概再也没有其他国家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善书的功过格一方面宣扬传统道德规范,推动儒家伦
理世俗化、民间化,一方面呈现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体现了伦理价值与道德实践的完美结合。这是功
29
过格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也是它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而判别功过厘定善恶
的价值标准就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主的传统伦理道德。值得一提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的功过格条目能够真实而客观地反映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世情风貌。
儒家的思想理念是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民间价值观念的影响深远至今。功
过格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价值传播与道德实践工具,恰恰可以为儒家道德教化所用。例如,一旦某人的善
行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就要在功过格里给他“记上一功”。需要指出的是,功过格之所以称“功过格”
而不称“善恶格”,应与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含蓄、内敛的特色有关。倘若将人的行为直接以“善”“恶”
断之,在儒家道德主义颇为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无疑会显得过于直接与尖锐;如以“功”“过”代之,
则其表达便趋于委婉含蓄。
作为一种善书,功过格的思想根源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善恶报应观念和功德积累(功过相抵)传统。事
实上,人的行为善恶自有报应的观念,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易经》里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
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鼓励和告诫。汉代衍生出天地神灵监督人们的善恶行为并予以报应的理论,
这种思想在后世的道教经典中多有体现。佛教大行于中国后,其“因果报应”观念在民间社会得到进一步
强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价值理念。功过格之所以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
行,是因为有善恶报应观念为其提供了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力。
功过格虽然源于道教,但得以盛行并产生广泛影响则得益于儒释道三家注重教化的价值导向及合力推
动,它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
(取材于林志鹏《功过格的伦理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用价值理性”,因此中国人创建了最大程度上契合修持者道德实践需求的功过格。
B. “不仁门”“不义门”“不善门”“不轨门”等条目,往往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彰显了功过格的道德
实践色彩。
C. “功过格”比“善恶格”的称谓更易于被感受和理解,这促使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主义在中国传统社会颇
为盛行。
D. 先秦时期就形成的善恶报应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为功过格被中国社会奉行提供了坚实的逻辑基础和
实践动力。
30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就提出了核心概念,既交代了“功过格”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点,又使接下来的论述有了明确
的起点。》
B. 文章通过对“功过格”和“善恶格”两种善书的名称的对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含蓄、内敛的
特色。
C. 文章引用了与“功过格”内容或评价有关的词句,论述了“功过格”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念
的影响。
D. 文章关于“功过格”的论述涉及儒释道三家有关情况,显示了取材有针对性的特点和倡导传统文化的责
任意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功与过善与恶量化后,就能与“以过除功”“以功折过”的运行机制、“比”的核算设计结合起来。
B. 《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鼓励和告诫,体现了对善恶报应的认可。
C. 功过格里被“记上一功”,会鼓励入们多有善行;若被“记了一过”,也会告诫人们迟早必遭报应。
D. 体现儒释道注重教化价值导向的功过格,对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仍有积极意义。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用价值理性’,因此中国人创建了最大程度上契合修持者道德实践需求的功过
格”错误。从原文“这既是中国人的创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价值理性’的一种体现”来看,“功
过格”是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价值理性”的一种体现,选项强加因果。
B.“往往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错误。在第 2 段中,原文是“如‘过律’中的‘不仁门’‘不义门’‘不
善门’‘不轨门’等,那些充溢其中的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彰显了功过格的道德实践特色”,“往往”
31
的限定属无中生有,偷换了“彰显”的主语“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
C.“‘功过格’比‘善恶格’的称谓更易于被感受和理解,这促使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主义在中国传统社会
颇为盛行”错误。从原文“功过格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价值传播与道德实践工具,恰恰可以为儒家道德教
化所用”“倘若将人的行为直接以‘善’‘恶’断之,在儒家道德主义颇为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无疑会
显得过于直接与尖锐;如以‘功’‘过’代之,则其表达便趋于委婉含蓄”来看,“更易于被感受和理解”
和“这促使……盛行”均于文无据。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
B.“……‘善恶格’两种善书”错误。“善恶格”不是一种善书。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也会告诫人们迟早必遭报应”错误。应为告诫和提醒人们要“以过除功”“以功折过”。
故选 C。
辽宁省抚顺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凝结着人生与时代的经验
智慧,富于文化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是一一个民族的特殊表情,往往成为
人们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的形象体现。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每到国家民族面临考验的重
大关头,优秀作家总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家国情怀是中华文
明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始终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生活放在创作的首要
32
位置,是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宝贵品质。我们从现代经典作家作品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
成长的轨迹,也同样能够从抗震救灾、抗击非典、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的现场,感受到当
代中国作家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坚定自觉。
杰出的作家之所以为世人尊敬,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世代流传,根本在于作家将自已的观察、思考和
创作自觉地融入时代发展的大势之中,自觉地将个体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A 能否以
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担当,与国家利益心心相印,同民族大义息息相通,是检验一个作
家品格的试金石。
当前,抗疫斗争还在继续,广大中国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时代使命,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战胜疫情提供精神支持。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
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作协工作的政治要求,广大中国作家有责任、有义务心怀祖国人民,响应
时代召唤,推出更多记录伟大时代,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激励全体人民奋斗热情的优秀作品,在为祖
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展现文学的力量,实现文学工作者的真正价值。
(摘自《文艺报》2020 年 6 月 24 日第 1 版)
材料二
记者(澎湃新闻):疫情过后,您会对这场疫情进行写作吗?
李修文(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事实上已经开始了,我原本以为自己这么快就动笔是不可能的。所谓修
辞立其诚,可能是因为最真实的命运来到了身边,对着什么去“立其诚"已经成为了一种直觉吧,所以也
就开始写了。不过依然很困难。
这一次的灾难,为什么极难书写?因为它不是一-场突然到来又突然结束的灾难,而是在长时间内对人
进行考验。如果你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提炼,那么,它就很有可能和你的写作互相抵消了。如果真是这样,
死者的尊严何在?人与灾难进行对抗的尊严何在?写作的尊严何在?
我们的一些作品为什么被诟病?就是没有更加仔细地去辨认,没有更加深入地去倾听,其结果就是不
分青红皂白,任由一堆感叹号大行其道,没有严正的态度,没有一颗一起承受的心,没有相匹配的伦理和
美学,那么,实际上,你的职责就并没有帮你去做值得做的事。
记者(澎湃新闻) :您觉得,一个作家写灾难,或者说灾难里诞生的文学,其路径在哪里呢?
李修文(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杜甫之所以伟大,其中之一的原因是他的作品能“以诗证史”。任何人都
有写作的自由,但你应该面对自己的心、别人的心,更真诚也更真实地写作;你应该尽可能地增强你写作的
有效性,尽可能地去触及灾难中人的精神境遇。
你看去年大家公认的两部最好的长篇小说,《云中记》和《人,或所有的士兵》,一部写汶川地震,一
部写香港沦陷,文本与历史都相隔了很长时间,但是,历史却在文本里得到了复活,死去的亡灵又一次在
地底挪动了他们的踝骨。对于灾难文学,我所理解的基本信条没有发生变化:写灾难的目的,就是要去反思
33
灾难,从灾难中得到精神上的成长。当然,因作家自身气质相异,理解也会不同。
另外,此次灾难不同于抗震和抗洪,作家们其实极难深入现场。然而作家们尤其是非虚构作家,如果
不深入进去,可能陷入写作的疑难。据我所知,情况得到好转之后,已经有好几个优秀的非虚构作家展开
了采访,我和湖北省作协的诸位同事也正在为这些作家做着服务。
灾难文学要与死难者、战斗者的尊严相匹配。
(摘自《澎湃新闻》2020 年 4 月 14 日)
材料三: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伟大的抗疫精神,被中国报告文学作家们敏锐地捕捉到并热情地
表现出来了。报告文学作家李朝全、纪红建、李春雷、曾散、普玄、张培忠、许锋等人深入武汉等疫情严
重地区一线,在细致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迅速写出一大批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上,真实报告了疫情情况,写下全国人民尤其是湖北人民抗疫斗争的感人事迹,
塑造了由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医疗队、部队医护人员和许许多多抗疫一线的普通人、志愿者共同
组成的英雄群像。
这些走向抗疫一线的报告文学作家, 并不是严峻现实的局外人。他们自己所处的城市,
也是中国抗疫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作家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都身心疲惫地经受着疫
情考验,也都会不同程度产生担心甚至恐惧的心理。然而,他们到一线后,看到的是那些
勇敢前行的人们,看到的是与病魔的斗争,看到的是奉献与牺牲。他们笔下的人物,是普
通人,有喜怒哀乐、人情世故,有生活的困扰,甚至有命运的不幸。可是他们却在斗争中
显现出与普通人不一一样的本色与品格。通过这些人物,报告文学弘扬了社会正能量,给人
以信心、给人以思考、给人以力量。
(张陵《抗疫报告文学:书写大爱,礼赞英雄》《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4 月 13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合为时而著”,文学作 为实践的产物,往往成为人们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的形象体现,在国家民
族面临考验的重大关头,优秀的作家总能发时代之声。
B.一个作家, 能够在时代发展的大势之 中自觉地将个体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可
能创作出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
C.“修辞立其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对抗击灾难者或灾难中的死难者,写作者能否说真话就成
为检验作家品格的试金石。
34
D.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些作家深入抗疫一 线, 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迅速写出了一大批作品,承
担了作为作家应该担当的责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始终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生活放在创作的首要位置,是作家应有的家国情怀,而写作抗击疫情
的作品就更需要有这种家国情怀。
B.写灾难文学,其途径就要像杜甫那样面对灾难毫不退缩,能够“以诗证史”,通过写灾难来反思灾难,在
灾难中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成长。
C.一个作家,面对灾难文学的题材,要仔细地去辨认,要深入地去倾听,要尊重死者的尊严以及人与灾难
对抗的尊严,通过创作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D.从材料中可见,作为-名报告文学作家,他的立场是自己的,但又是国家的、人民的,要在为祖国、为人
民立德立言中展现文学的力量。
3.下列材料,全属于作家面对灾难,“歌诗合为事而作”的项是(3 分)
A.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B.屈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C.杜甫的叙事诗《三吏》《三别》,李白的古体诗《蜀道难》。
D.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
4.分别概括材料一中三个段落的内容并阐释段落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4 分)
5.作为一个作家, 怎样才能写出反映中华民族抗疫的好作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答案】
1.C(信息整合不当。原文“能否以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担当…是检验一个作家品格的试
金石”,而“说真话”只是疫情文学写作的一个方面,对写作题材还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提炼”,否则“它
就很有可能和你的写作互相抵消了”。)
2.B(原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当。原文“一个作家写灾难,其路径在哪里”的答案是“你应该面对自己的心、
别人的心,更真诚也更真实地写作;你应该尽可能地增强你写作的有效性,尽可能地去触及灾难中人的精
神境遇”。而“反思灾难,从灾难中得到精神上的成长”只是后文提到的写灾难的目的,选项中“自己的
35
精神得到成长”范围也过窄。)
3.A(A 项《云中记》讲述汶川地震后一个藏族村落的故事,重新思考作为个体的人在自然灾难中的价值,
从自然神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灾难之间的关系;《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冀中人民的斗争生
活。B《离骚》是屈原面对楚国被秦国侵扰,表达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诗篇;《春江花月夜》
抒写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不属于灾
难范畴。C 项《三吏》《三别》写“安史之乱”期间民间疾苦,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
的诗篇;《蜀道难》是李白借送别来歌咏蜀地山川的雄伟壮观,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
感情的诗篇,其中虽有对社会某些隐忧的关切,但仍不属于面对灾难的范畴。D《红楼梦》是曹雪芹将个
人遭际转换成时代、民族乃至文化的悲剧,体现社会苦难,符合题干要求。《边城》以小镇茶峒为背景,
借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现人性的善良与美好,不属于灾难的范畴。)
4.(4 分)段一:优秀文学作品总能发时代先声,表现家国情怀。段二:优秀作家要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意
识与使命担当。段三:当前中国作家的责任与义务是响应时代号召,用文学立德立言。(大意符合即可;
答对 1~2 点 1 分,3 点 2 分)文章先从大处着眼,再落实到作家这个群体的时代担当,由事理到作家
应该怎样做,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2 分)
5.(6 分)①思想上要认识到文学作品的价值,认识到自己的作品应该成为抗疫时期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
现,承担起时代的使命。②行动上要深入抗疫一线,细致深入采访,了解笔下的人物事迹,弘扬正能量,
给人以信心、思考和力量。③写作上要对写什么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提炼,有严正的态度,一起承受之心与
相匹配的伦理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