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西山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
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必须实现的重大改革成果。
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
产品。根据其公共性程度和受益范围的差异,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
共品,前者指具有完全意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
同影响的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如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防
治、自然保护区设置等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后者介于纯生态公共产品与生态私人产品
之间,如污水处理、垃圾收集。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把握好以下原则取向:有利于推进生态产品生产,要真正实
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让生态产品的生产者切实感受到生态产品生产的社会价值;
有利于推进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
战略,要通过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使以生产良好生态产品为重点
的地区获得应有受益或补偿;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文明理念,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基于以上原则取向,我国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进程中,开展了诸多有益工作,例如,在生态产品的产权上,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
监管有效的产权制度,培育形成多元化的生态产品市场生产、供给主体;在生态产品的市场
体系建设上,创设生态产品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场,建设有效的价格发现与形成机制,形成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
但与此同时,一些因素也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此为抓手,在实践中克服不利
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建立价值估算体系。目前,科学评价生态产品的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使得生态服
2
务市场交易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促进生态产品价
值实现的制度机制的建立缺乏科学依据。在实践中,一些学者曾分别对我国陆地水生态系统、
红树林生态系统、藏北高水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过测算,但这些测算还很初步,还
没有形成体系,进而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
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现行立法缺乏综合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以及可
操作性的程序法,特别是生态产品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自然资源户权制度、生态
红线管控制度等尚未制定实施,难以以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健全市场体系。一方面,当前尚未建立产权归属清晰,开发保护权责明确、监督管理有
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所有者缺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比较突出。另一
方面,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
制度还不完善,导致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
不到合理回报,大量生态产品被免费、无约束地过度使用。
(摘编自陈青《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材料二:
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产品,需要梳理其
消费属性特征,即属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不同属性的生态产品,公共政
策选择和消费理性显然不同。以自然属性产品生物多样性为例,各类生物构成一个生命共同
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也是全世界的,不仅是当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因而必须由国
家提供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表明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两山”理论是习
近平同志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拓展,不仅是对自然创造价值的学
理认可,也是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意味着自然也应该参与分配,人类不能占有自
然的全部产出,还应留一部分给自然。而人类社会财富,也应该有一部分回馈自然。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测度,生态产品与物质、文化产品既有关联的一面,即提升
或贬损物质和文化产品的质量或成色;也有独立的一面,即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兼容。
一些生态产品的生产具有市场刚性,没有替代品,可谓“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这就要求我
们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
程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对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民生普惠的天蓝地净水清,
显然应该由纳税人共同承担。对于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
可以由消费者承担部分费用。对于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山耕、山居、野生动
物狩猎配额等,源自自然或因自然而升值,应由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3
(摘编自潘家华《科学梳理生态产品的消费属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生态产品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纯生态产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
B.想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C.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也应参与分配,人类应适量占有自然的产出,也要回馈自然。
D.目前,生态产品的价值估算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暂时还无法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
山的有效路径。
B.生态产品具有完全意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
都有共同影响。
C.把握好一定的原则取向,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有利于推
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D.一些生态产品的生产具有市场刚性,没有替代品,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开展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建设。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的一项是(3 分)( )
A.茶园的茶叶 B. 清新的空气
C. 宜人的气候 D. 清洁的水源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生态产品”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答案】
1.答案 C
解析 A 项,“纯生态产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比较之意。B
项,“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分析错误,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并
非最主要的因素。D 项,“还不是十分完善”说法错误,从材料中的“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
成”“还没有形成体系”可知。
4
2.答案 B
解析 B 项,“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扩大了范围。由文中“可将
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前者指具有完全意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的、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的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可知,这里讲的纯
生态公共用品。
3.答案 A
3.解析 A 项,联系材料一中“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
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茶园的茶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不是社
会共享的公共产品,“茶园”的限定说明了它不具有公共属性。
4.答案 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与
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公共产品。。
4.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本题要求给“生态产品”下一个简要定义。
下定义最常用的格式是用判断句,即××是××的形式,中间用多重定语,定语基本上都是
相关概念的不同的特征等。第一步先确定这个单句的主干,即材料二中的“生态产品是有别
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产品”,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材料的阐述,
补充其属性。材料一中有“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
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的表述,二者结合起来可得出答案。
5.答案 ①首先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接着介绍了生态产品的特点及分类。
②然后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原则取向及探索路径。③最后论述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
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5.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的能力。文章开篇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引出
本文的话题“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并在第 2 自然段插入介绍生态产品的概念。从第 2 自
然段以下则是介绍如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析第 4 自然段“但与此同时,一些因素也
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此为抓手,在实践中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可知,这是一个过渡段,承上启下,把第 2 自然段以下的内容分为两层。根据第 3 段的关键
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把握好以下原则取向”可知,第二层谈的是“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的原则取向及探索路径”。过渡段第 4 自然段则概括了余下文字的内容,即“克服不
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建立价值估算体系”“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健全市场
体系”论述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综合来说,文章可分为三层,结合
以上分析概括出三层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8 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
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
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
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
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
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
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
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
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
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
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
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
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
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
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
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
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
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
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
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6
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
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
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
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
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
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
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
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摘编自韩秉方《儒道
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
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
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
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
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
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
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
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辩,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
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
吸收。
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它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
C.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和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7
B.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岀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6.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3 分)( )
A.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
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
风度。
C.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
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
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7.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8.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
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
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6 分)
答:
【答案】
4.答案 A
解析 B 项“而它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于文无据。C 项以偏概全,“都讲‘和而不同’,都讲和
则生万物”错,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讲和则生万物。D 项材料三说“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
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由此可知,“神本向人本转向”和“人道主义思
潮”二者都属于人文转向。
5.答案 C
解析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错。由材料二第二段“故此,我们认为
‘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
是有重大偏颇的”可知,我们一般习惯于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不是说“习惯于
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
6.答案 B
解析 “忠良的气质与风度”和“院士的气质与风度”只能是指不同类型的人,不能说是相反的。
8
7.答案 ①引证法。如文章引用了名句、诗文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②例
证法。如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情况,为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③比喻论证。
如文章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博大的包容性。
8.答案 痴心于“致君尧舜上”的“诗圣”杜甫,其诗歌处处体现民本思想,在沉郁顿挫的语调中饱含忧
患意识,便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印证;“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李白,不仅在皇帝面前无拘无束,更
是游遍山河江川,有着狂放浪漫的个性。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来,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科技公司成长迅速,并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发展,利用其长期服
务积累的客户数据和新兴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在一程度上改变了我国金融服务生态,特别对一些小额、零
售等行业,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如在电子支付领域,大型互联网企业推动我国支付服务的深刻变革。2020 年第二季度,我国电子支付
业务中,非银支付机构电子支付业务的笔数是商业银行的 3.52 倍。在信贷领域,大型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
小额信贷业务,促进服务重心不断下沉,全融服务可获得性得到提升。蚂蚁金服“花呗”的用户量超过 1
亿,其中约 50%分布在三线以下城市。在资产管理领域,大型互联网企业以良好的线上体验,有效提升用
户黏度,有力推动网络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天弘基金余额宝规模达 1.22 万亿元,
个人持有比例为 99.99%。
(摘编自周矍铄《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与监管》)
材料二:
首先,金融科技领域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通常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造成市场垄断和不公平
竞争。部分金融科技公司通过“烧钱”进行直接补贴或利用其他业务盈利进行交叉补贴等不公平竞争方式,
抢占市场份额,成为“赢家”,然后再打败或兼并其他竞争者,最终形成垄断。
其次,不少金融科技公司通过补贴进行不公平市场竞争的目的,在于吃利差、垄断收费。电商平台上
所有的担保品交易,在买家确认收货之前,资金都由电商平台保管,也就是说电商平台可以额外占用商家
资金,而占用这部分资金是不用支付利息的。同时,电商平台从客户免费起家,回头利用垄断数据向用户
高收费,并以远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向客户发放贷款。
再次,金融科技公司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经营模式和算法的趋同增强了金融风
险的传染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网络信息技术,在有效提升金融业务便利性和可获得性的同
时,也使得金融风险更容易跨区域、跨行业、跨机构传染。经营模式、算法的趋同,也容易引发“羊群效
应”,导致市场大起大落。由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务对象多为金融专业知识和识别能力均较弱的社会公众,
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社会群体性事件。
9
最后,金融科技公司过度采集客户数据,可能侵犯客户隐私。更多的数据有助于金融科技公司改善其
模型,提升其金融服务效率,但过度的数据挖掘也可能侵犯客户的隐私。如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可以随
意调用个人信息开展金融业务,这些机构也早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大的放贷机构。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
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就明确了数据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充分培
育挖掘数据市场的同时,也要保护
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防止利用或滥用数据垄断盈利。
(摘编自张非鱼《关于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几点认识》)
材料三: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的形式和名称更加复杂多样。监管机构应当始终重视把握好金融
创新、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的平衡,持续完善监管规则,提升监管有效性。金融监管应当具有适应性和一
致性,确保严格落实金融与非金融行业相对分离、金融业持牌经营、相同业务同等监管等措施。“适应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完善监管规则。当前的重点是梳理研究
哪些规则已不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进行修订完善。为此,监管者应当与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等
各类市场主体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既要耐心倾听各方面意见,又要善于冷静辨别、吸收采纳合理性建议,
不被市场舆论左右。另一方面,要透过外在的技术形式,准确判别各类“新业务”“新产品”的实质,并
据此实施相应的监管规则。“一致性”是监管机构的一项重要使命,通过将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并
确保实质相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遵守相同的监管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形成优胜劣汰
的良性竞争秩序。避免由于不必要的监管差异,人为造成不公平竞争,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激励
机制,破坏整个行业的合规和风险文化。此外,互联网行业的规模效应和“赢家通吃”的特点容易形成“寡
头垄断”和“跨界交叉”的市场格局,我国也应当借鉴国际经验,将反垄断审查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
部分,确保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对金融公司进行监管时,监管部门要敢于说“不”,否则就容易
被其科技属性误导,被與论绑架,最终产生金融风险。只有在有效监管的环境下,金融科技才能健康发展,
服务于我国经济转型和新发展理念,进而促进我国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时雨《在金融科技发展中需要思考和厘清的几个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技公司在客户数据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其向金融领域渗透和发展。
B.非银支付机构 2020 年第二季度的电子支付业务笔数已完全实现了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大幅度超越。
C.部分金融科技公司通过直接补贴或交叉补贴的方式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化,并最终形成垄断。
D.“寡头垄断”和“跨界交叉”的不公平市场格局源于互联网行业的规模效应和“赢家通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及用户黏度方面,大型互联网企业的表现与商业银行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B.买家确认收货之前,电商平台可以额外占用商家资金,并在一定时间内不用给商家支付利息。
10
C.金融业务中的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提供便利,也会增加风险。
D.金融科技公司在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一般也会在保护客户隐私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A.蚂蚁科技为我国超过 3 亿的“信用白户”建立了数字信用记录,开展线上实时风控。
B.截至 2020 年第二季度,腾讯理财通客户数量突破 1.5 亿,管理资金保有量达 9000 亿元。
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8 页)
C.大型互联网企业掌握着用户的购物、网页浏览信息,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向用户推送相关资讯。
D.越来越多的线下商家支持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甚至支持使用度小满钱包、易付宝等。
4.请结合材料二,对如何解决金融科技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4 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行文思路。(6 分)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
【中心话题】科技金融存在的问题及监管
【选材意义】选取与科技金融相关的内容作为材料设题,选材贴合时代发展,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发
展,关心社会现实。
【核心素养】设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材料内容解决问题,分析材料
的行文思路,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
1.D【关键能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选项分析】“源于……”说法错误,材料三中说的是“互联网行业的规模效应和“赢家通吃”的特点容
易形成‘寡头垄断’和‘跨界交叉’的市场格局”。
2.C【关键能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1
【选项分析】A 项,“大型互联网企业……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于文无据,材料中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的信
息。B 项,“在一定时间内不用给商家支付利息”错,材料二说的是“而占用这部分资金是不用支付利息的”。
D 项,“一般也会在保护客户隐私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错误,材料二说的是“更多的数据有助于……也可
能侵犯客户的隐私”。
3.C【关键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选项分析】材料一的观点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向金融领域渗透发展,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 C 项表达
的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利用采集到的用户浏览信息向用户推送相关资讯,不能作为材料一观点的依据。
4.【参考答案】①制定具体的、针对金融科技领域的反垄断法;②将网络交易资金的保管纳入监管,强制电
商平台支付占用商家资金的利息;③加强金融专业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识别能力;④提高客户数据采集
门槛,制订客户信息保护的相关办法。(每点 1 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作答本题,首先要梳理材料二中金融科技公司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针对问题,从实际出发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材料二中指出了金融科技公司存在的四个问题:一是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二是吃
利差、垄断收费;三是经营模式和算法的趋同增强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四是过度采集客户数据,可能侵犯
客户隐私。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即可。
5.【参考答案】①材料三整体上采用层层深入的行文思路。先提出监管机构应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再继
续分析如何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接着阐明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意义。②在阐述如何提升金融监管有效
性时,又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思路。先总说金融监管应当具有适应性和一致性,再分别阐明适应性和一致性
的具体含义,以及如何使金融监管具有适应性和一致性。(每点 3 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题思路】作答本题,要先分析文段的整体思路,分析其采用的是总分式、递进式,还是并列式结构等;
然后再进一步分析每一部分的内容。材料三前两句先由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态势引出话题“监管机构应提
升金融监管有效性”;中间部分讲的是“如何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该部分先总说“金融监管应当具有适
应性和一致性”,再分说适应性和一致性的具体含义,以及如何使金融监管具有适应性和一致性:最后一句
说的是金融监管的意义。由此即可梳理出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释放地摊经济活力,建议在居民区等地提供限时摆摊经营的地方,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
时给低收入家庭提供购买农产品的服务。
12
应该说,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这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
民买东西路途更远,价格更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
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地摊经济”的步伐。成都市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
浙江也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等。这些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灵活政策,得到了广泛好
评。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 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
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务实、灵活的举措,也将引导
各地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
当然,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说一放了之,重走老路,而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
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
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面对今年的形势,不妨科学有序地发展“地摊经济”,这是恢复经济的务实举措,也体现了民生情怀。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 年 05 月 28 日)
材料二:
从宏观经济的大视野看,地摊经济一点也不低端。一者,低收入群体可以藉此获得生计保障、资金积
累,从而产生滚动发展的可能。像南方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早些年十分倚重“地摊经济”,而一个
个小摊贩也确实是畅通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一旦民间创业的血脉被打通,不仅有助于释放民间被抑制被
阻遏的生产力,也必将汇聚成复苏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
再者,生活的便利性也会极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增加城市的软实力,擦亮城市的口碑招牌。毕竟,
所谓“宜居”,除了山青水绿、文化活动频繁之外,遍地烟火气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13
其实,在此之前,四川成都就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尝试,据报道,成都允许临时占道经营两个月来,增
加了 8 万个就业岗位,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 98%。此外,浙江杭州、河南许昌也通过开放部分街
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帮助解决临时经营设施等难题来实现城市摊贩规范化管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特别是,在强力推进城市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良策解决了很多底层民众的生路,必将具有深远的
历史意义。
当然,为“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松绑,并不意味着“大撒把”,放开了就不管了,必须
明确,允许摆摊体现的是政策温度,必要的管理丝毫不能放松。只不过,与以往的严厉整治相比,此次的
松绑更多指向精准治理,管理的难度不降反升。对于以往习惯于驱赶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而言,这无疑
也是一次考验。
无论如何,城市允许摆摊都是令人欣喜的施政实践。尽管从政策到现实还会有些波折,“地摊经济”
的春天是否来到还不好说,但总体而言,这样的弹性令人欣慰。
(摘编自龙之朱《“地摊经济”的春天来了吗》)
材料三:
黄钟武是一个水果摊贩,由于没有固定摊位,常年只能到处摆摊经营,遇到城管执法人员,就会被赶
走。6 月 10 日晚上,黄钟武正在上西街摆摊卖哈密瓜,看到城管后,条件反射地收拾摊位,准备溜走。没
想到这次,城管执法人员却告诉他现在允许摆摊,但是要在规定时间段、规定区域内进行经营活动。
据了解,2020 年 6 月 1 日起,资阳开始实施《资阳市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中心城
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作了一系列规定,其中包括: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
原则,组织设置临时经营场所,引导经营者进入市场从事经营,并加强监督管理。进入临时经营场所经营
的摊贩,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业态从事经营,配备垃圾收集容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如何平衡“地摊经济”和规范管理,这成了城市管理的一道重大“课题”。
目前,苌弘广场设立了临时夜市摊区,按照功能分区设置有小吃区、小百货区和水果区,并且在地上画了
14
明显的标线,允许摊贩在 17 点至 21 点 30 分,在一定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同时,要求经营者不得使用
音响器材噪音扰民、影响交通、污染环境、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经营者还必须在指定区城按照经营项目规
范经营,并实行全天保洁,落实摊位“三包”制度,自备垃圾回收设施,做到人走场清,不留垃圾,保持
环境清洁卫生。
(摘编自黄智微《地摊经济:一场“放”与“管”平衡的考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今后
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考核内容。
B. 尽管从政策到现实还会有些波折,但城市允许摆地摊 确是令人欣喜的施政实践,对于全面解决底层民
众生路,必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C. 材料二是从宏观经济的大视野这一角度,来阐述城市地摊经济存在的重要意义,呼唤在加强必要管理的
同时,给予其更多的政策温度。
D. 材料三以资阳市推出相关文件和管理措施为例,探究如何平衡“地摊经济”和规范管理这一城市课题,
与材料二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让城市街道变得冷清,少了生活气息,还增加部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一
些群众失去生存之路。
B. “地摊经济”需要科学有序的发展,既要大胆迈出步伐,推出务实灵活的举措,更要强力整治,从而大
幅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C. 南方一些城市早些年 十分倚重“地摊经济”,一个个小摊贩畅通了城市经济,民间生产力得以释放,带
来市场经济的发达。
D. “地摊经济”给市民带来生活 便利,生活的便利性也会极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增加城市的软实力,
15
擦亮城市的口碑招牌。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地摊经济一点也不低端”观点的一项是( )
A. 热闹的早市、夜市,让城市的人文情怀得到更好的体现,城市的发展不应只注重城市建设方面,也应注
重城市的人文情怀。
B. “地摊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不但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还能满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
要,活跃城乡交流。
C. “地摊经济”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也可使作为弱势群体的小摊贩以极低的成本维持生
存。
D. “地摊经济”有利于批发零售、餐饮等服务行业尽快恢复发展,是我国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中 重要一
环。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让地摊经济科学有序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推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6 分
【答案】
1. C 2. B 3. A
4.
①先总后分展开议论,先提出“地摊经济一点也不低端”的观点,再通过三个方面的论据来阐述,使说理
全面,条理清楚;
②运用比喻,如把迎来发展机遇比作“地摊经济”的春天,把小摊贩比作“毛细血管”,生动形象,增添
了论证的文学色彩;
③注重论证的严谨,在论证地摊经济的“高端”后,进一步阐述要对其进行精准治理,让地摊经济健康发
展,论证严密,有辩证色彩。
5.
16
①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②城市管理者要精准治理,规范管理,积极引导,体现人文关怀。
③经营者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和划定的区域内经营,并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福建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
修辞立其诚(节选)
张岱年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
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
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
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
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
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
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
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
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是最明显的不诚。
“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
17
⑥“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
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
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
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
基本原则。
材料二
论诚意
朱自清
①诚意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
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
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
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
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
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
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
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②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
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
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
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
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③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
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有人说礼是生活的艺术,礼的本意应
该如此。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
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
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
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
18
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
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④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
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
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
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
“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
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
还是有的。
⑤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
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
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
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
的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已标榜自己的诚恳、诚意,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
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
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
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原载 1941 年 1 月 5 日《星期评论》第 8 期,有删节)
1.填入材料一第⑤段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表里不一致,必然说假话
B.所谓说假话,就是表里不一致
C.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
D.所谓说假话,就是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
2.材料二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以下例子不是其证据的一项是(3 分)
A.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都是虚伪的。
19
B.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
C.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D.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的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
3.下面对两则材料中论证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典型的并列式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清晰缜密。
B.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C.两则材料都用了对比论证,材料一侧重古今对比,材料二侧重中外对比。
D.两则材料的论证语言风格不同,材料一更活泼生动,材料二更严肃庄重。
4.材料一中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材料二中说: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
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由此来看,两则材料对“诚”的主张有什么不同?(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二围绕“诚意”展开议论,请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C 解析:以假设承接前文,得出结论“说假话”,作为下文的主语。
2.(3 分)D 解析:只是在标榜自己的诚恳,没有混淆品性与态度。
3.(3 分)B 解析:A.材料二没有并列式结构;C.两则材料都没有运用对比论证;D.两则材料的语
言风格颠倒。
4.(4 分)材料一认为,“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应该表里如一,心口一致;材料
二认为,诚意作为一种态度,不一定反映出人的品性,可能是出于处世或社交的必要。(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20
5.(6 分)(1)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更是态度;(2)接着指出有些貌似虚伪的态度也是有诚意
的,有价值的,礼数和过场皆有诚意;(3)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好,做戏也有诚意。(每
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追求,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去重
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缺对美的发现、体认和表达。中华美育将天人合一的综合性思
维理念落实到个体生命的锤炼和升华过程,将生命感悟与生命终极意义追索结合起来,在美育中丰富和提
升生命的哲学内涵。中华文化审美观不局限于形式美,更强调美善统一、尽善尽美,只有富于“善”的意
味,美才有更高价值。孔子在齐国观看《韶》之后,对乐舞大加赞赏,称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又称《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与之对应,《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将美与善区别开来,认为美不同于善,
因为从美的角度看是完满的东西,从善的角度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虽能给人以感官愉快,但美必须符合
“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
善要实现完满统一。“尽善尽美”从此成为中华美育的重要精神追求。长期以来,在中华美育符号体系中,
真、善、美相统一,真是善之本,美是善之华,真、善与美相合相生。尽善尽美,是真善美融合的追求,
需要美育力量来支持。
(摘编自冯双白《立德树人,美育大有可为》)
材料二:
中华美育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和层次多样的概念,具有自身的特质,包含下列四种境界。第一,以美
兴人。这是让个体通过审美与艺术的媒介、符号形式等感染,从自然境界的“顺才顺习”中兴腾起来,产
生一种向上的力量。第二,以美化人。这是让个体通过审美与艺术的形象体验,从功利境界的实际利益羁
绊中解脱出来,向往无功利的自由境界。第三,以美立人。这是让个体通过审美与艺术意蕴的领悟,从一
般道德境界的束缚中超脱出来,力求在超道德境界中返身看待世界和自我,成就真正的完整人。第四,以
美和天。这是让个体从审美与艺术的感发中最终达到与天和地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是要求实现人与天地之
间相互和谐。上面的四种美育境界诚然可以有由低向高之层级差异,也还有程度、品质等分别,但在实际
的美育活动中,其中每种境界对个体来说也都有其必要性、重要性及独立价值,共同服务于完整人格的生
成。
21
中华美育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方面,对当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美育工
作,塑造广大青少年乃至成人的美好心灵,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首先,中华美育精神要求实现中华多民
族文化价值体系的相互共存和相互共享,从而它本身就是多民族团结共生的精神象征;其次,它注重审美
与艺术对个体的兴发感动和感化作用,体现“诗教”或“风教”在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中的特殊作用;
再次,它突出审美与艺术在个体的成人过程中的关键的滋润作用,表明不是能力展示而是人格涵养才是美
育过程的核心;最后,它强调自身的最高境界并非培育勇于战胜他人和宇宙的自我式人格,而是涵养顺乎
天地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共在或共生式人格,而这是与中华文化对“和”“中和”“同和”的尊崇传统相一致
的,也是与塑造美好心灵的目标相一致的。今天重温中华美育精神传统,有助于澄清美育问题上的理论混
乱或操作迷误,让美育回归于正确的轨道。
(摘编自王一川《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和特质》)
材料三:
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
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这体现的正是诗教的目的和功能:
一些重要思想乃至制度理念被以诗歌的独特形式进行传布与渗透,用来规训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社会文
化的路向,即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进入现代以后,诗教的社会文化语境及施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
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
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但是现代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
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
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
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以“立人”即塑造“完人”为最终目标,这与现代诗教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传统诗教非常
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在中国古代,诗歌之于“修身”绝非一般意义的怡情养性,而是全方位完善
自我的绝佳途径。不过,古今诗教对“完人”有着很不一样的期许和取向,现代诗教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
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丰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
征,以回应急剧变化的历史语境。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未来诗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
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救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
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22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对美的认知,也重视美育中生命哲学内涵的丰富和提升,通过美育个体就能找到
生命终极意义。
B.中华美育精神的四种境界有层级、程度和品质等的差别,但每种境界在每个个体中都是独立存在的,
都是重要的。
C.自从朱光潜说过“诗教就是美育”这句话,诗教就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行方式应做
出相应改变。
D.材料一中“天人合一的综合性思维理念”的落实与材料二中“共在或共生式人格”的涵养在精神实
质上是一致的。
2.根据文中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统一是孔子提出的主张,是中华美育的特征,“美”指给人以感官愉快的形式方面,
“善”强调的是内涵方面。
B.要消除当前美育问题上的理论混乱或操作迷误现象,就有厘清并重视中华美育的精神、特殊作用、
核心问题和最高境界的必要。
C.在现代美育中,传统诗教需要调整、转换以增强适应性,它之所以还有用,是因为现代诗歌还没有
找到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
D.对“完人”的期许和取向不同,这决定了现代诗教培养“完人”不能局限于传统诗教所倡导的“仁”
范围,而应当内涵更丰厚。
3.对于材料二的中华美育精神的四种境界,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读《水浒传》中鲁达的事迹,会产生“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的感慨,这是“以美兴人”的表现。
B.看话剧《焦裕禄》,人们被高尚的情怀、忘我的精神打动,心中升起“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
感,这是“以美化人”的有力注解。
C.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生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感
和志向,这是“以美立人”的体现。
D.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打好蓝天保卫战;搞好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这些是“以美和天”的实践。
23
4.这三则材料论证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5.中华美育在立德树人任务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1. D (A 项,原文说“将生命感悟与生命终极意义追索结合起来”,并不意味着“通过美育个体就能找
到生命终极意义”;B 项,原文说“其中每种境界对个体来说也都有其必要
性、重要性及独立价值",但不一定四种境界在“每个个体中都是独立存在的”; C 项,朱光潜发现、提出
诗教从属于美育的理论,“诗教从属于美育” 是早已存在的,并不是说朱光潜说了这句话之后的才有的事:
D 项,材料二中说“它强调自身的最高境界并非培育勇于战胜他人和宇宙的自我式人格,而是涵养顺乎天
地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共在或共生式人格”,不“战胜他人和宇宙”“ 涵养顺乎天地并与之和谐相处”就是
“天人合- -”之意,所以是正确的)
2. C (C 项因果推理错误)
3. D (A 项,“以美兴人”指的是人从自然境界的“顺才顺习”中兴腾起来,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读
《水浒传》中鲁达的事迹,能让人兴腾,产生助人的向上的力量。所以是正确的解读。B 项,“以美化人”
是让人从功利境界的实际利益羁绊中解脱出来,向往无功利的想象力的自由境界,看话剧《焦裕禄》,产
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感,正是
一种无功利的自由境界。所以是正确的解读。C 项,“以美立人” 是让人从一般道德境界的束缚中超脱出
来,力求在超道德境界中返身看待世界和自我,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生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感和志向,就是
超越了--般道德境界,进入了超道德境界,并以此境界审视世界与自我的关系。所以解读
正确。D 项,是错误解读。这四种境界,都有一一个前提,即美育的前提,个体通过审美与
艺术的媒介、符号形式等感染、体验,而“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打好蓝天保卫战;搞好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不是审美,也不是美育的内容,解读错误,是题目的正确选项)
4. 材料一交代了中华美育的基本情况,主要阐明了什么是中华美育:
材料二论述了中华美育精神的特点和作用,主要论证了中华美育的价值:
材料三阐述了诗教的作用,指出了中华美育的途径之一。
(或者:全文围绕中华美育,三则材料分别论证了中华美育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践中华美育和怎样实行中华
美育) (每点 1 分,答出三点得 4 分)
24
5.①中华美育重视“尽善尽美”,强调真、善、美相统一,以美育支持人格的完善。
②中华美育重视兴发感动和感化作用,注重人格涵养,在塑造广大青少年乃至成人的美好心灵方面,具有
重要的启迪价值。
③作为中华美育途径之一-的诗教, 有规训、引导和感召作用,能够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有拯救的力
量,能弥合人心,能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每点 2 分)
福建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转中,以线上远程互动为主要特点的数字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推
动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而加快制造业数宇化转型,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是重要抓手。在既有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基础
上构建若干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更大范围的交互、协同,有望推进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助力宏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促进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要打破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惯性思维,认真审视工业互联网区别于前
二者的技术特征、内在规律,重新定位其发展模式。从企业数字化建设、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数据安全保护等多方入手,夯实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人才及制度基础。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应重点扶持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高制造业整体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数
字化水平。一方面,创新政府支持模式,将有限的政府资金用于支持专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中小企业数字
化建设的门槛。例如,浙江新昌在推广轴承制造专业互联网平台时,政府专门拿出 500 万元与平台运营企业浙江陀曼成立“中
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免费体验基金”,支持中小轴承企业接入平台免费享受基本平台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参展、研
讨等形式,提升中小企业负责人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认知,增强其转型意愿和内在动力。
培养数字技能人才,应重点关注复合型高技能数字人才的培养,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深度交流合作中加快人才培养。
行业内复合型高技能数字人才往往具有跨界知识背景和行业专属性等特征,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和生产实践中不断成长
起来的,加快此类高级数字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有潜质人员创造更多跨界交流合作机会。另外,还可以尝试引导高等教育机构、
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让企业更早介入数字人才培养中,确保输送的人才更符合企业要求。
保护数据安全,一方面要从立法和制度层面建立起能够有效保护企业数据权益的法律和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数据安
全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构建起保障数据安全的软硬件技术屏障。
(摘编自蔡跃洲《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目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其中,具体体现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形态、数字
消费者、数字政府等方面。社会的数字化率,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数字化水平的新标准。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各个省市推动经济的主要抓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目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
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对此,要加快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健康有序的发展格局,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1)_____________。5G 是数字基建的网络支撑。根据工信局统计数据,我国已建成 5G 基站超过 70 万个,地级市以
上已基本覆盖。这是我们打造新基建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工业互联网也是新基建中的重要基础设施,要大力发展。目前,
全国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上百家,“工业互联网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并
非孤立存在。比如,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交叉点,工业大数据是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的交叉点,工业互联网的本质
25
是以原材料、机器、信息系统、控制系统及产品、人等各种要素的互联为基础,通过工业数据的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
快速计算处理、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为此,应加大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加快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推动产业活动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塑。实现产业上下游无缝对接、
配合联动,及时回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
升级,实现智能化、平台化、品牌化发展。例如,新媒体融合平台上线的“新花城”在广州市已经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是数
字化经济的范例。
三要(2)______________。数字治理在当下非常重要。要着力破解“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沟通数据难”的问题,
打破“数据不通、网络不通、业务不通”的限制,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一体化政务服务。然而,“三跨”的难
度在于数据治理,数据是瓶颈。因此,从总体的发展来看,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这对发展数字经济意义
重大。通过有效数据治理,可以提高数字基础设施的统筹能力。另外,当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在建设数据中心,在此过程中,要防
止浪费和哄而起。数据需要的是数字整合和统筹,要防止数字中心“遍地开花”,造成重复浪费。对此,可通过工业大数据的
有效治理,提高智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数据共享能力。
此外,要完善政府治理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各地有为政府大胆创新,政府环境好了,才可以更快
更好地进行数字化建设。
(摘编自汪玉凯《政府数字化转型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经济在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运转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了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
B.我国已建成的 5G 基站超过 70 万个,这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C.工业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和内在规律,与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有本质的区别。
D.提升数宇治理能力是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对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非常重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推进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促进宏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深度合作,创造跨界交流机会,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数字人才的有效途径。
C.为保证数字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加大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举措之。
D.在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新媒体融合平台上线的“新花城”是数字化经济的范例,在广州市影响很大。
3.下列与材料一所阐述的数字化建设不同的一项是( )
A.派昂医药为准确、及时、有效地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建立了统一的报表访问平台。
B.通过“浙里办”手机客户端,台州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为孩子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C.广州电信持续进行数字化建设,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打造企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D.青特集团建设数字化车间,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仿照画框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二最后一段提到“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各地有为政府大胆创新”,政府应为数字经济发展创设怎样
的环境?请根据文本内容,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B; 4.(1)抓紧工业互联网的布局;(2)提升数字治理的能力;
5.①创设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综合统筹。②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保护企业数据安全的长效机制,形成健康有序的发展格局。③创设良好的人
才环境。加强高校建设,引导校企合作,培优秀的企业负责人和复合型高技能数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