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林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吉林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由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凝结而成的红
色遗产,是红色文化中的遗传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21 世纪以来,主流电
影推动红色文化内容参与电影叙事,彰显红色文化力量。
红色记忆经由主流电影展示,可以唤起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电影《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建
党伟业》《可爱的中国》等,或以宏阔的历史笔触描摹革命事件,或以细腻的艺术刻画再现领袖人物
风采,更多的是通过民族历史记忆与个体情感记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影像表述,唤起观众心中的集
体记忆,进而增强民族情感和归属意识。电影《张思德》《云水谣》《集结号》《秋之白华》等,赋予
历史伟人群体更丰富的普通人的情感,更加注重在历史洪流中展示个体的生死悲欢与跌宕命运。如
《张思德》在电影片头就以“谨以此片献给平凡而光荣的先辈”进行记忆定位,黑白影像特有的历
史质感与庄重感,将革命人物形塑为血肉丰满又充满精神感召力的生命个体,从而感召观众滋生爱
国主义情怀。
红色故事经由主流电影讲述,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电影《无问西东》
恰当地借助了新的语境,以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精神倾向与价值观念实现了对个体理想主义光辉的召
唤。《风声》《听风者》等谍战电影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叙事话语类型,大多以悬念丛生的故事满足观
众对英雄人物的想象,往往借助悬念设置将观众带入对信仰与生命本源等形而上终极命题的追问。
红色故事是主流电影在艺术与市场双赢格局中进行表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加速了主流电影探索政
治性、商业性、审美化叙事的融合步伐。主流电影讲好红色故事需要寻找自身的文化主体,进而进
入更加符合民族价值取向的历史书写视野,探索思想话语被感知的叙事智慧。
红色精神经由主流电影传播,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
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流浪地球》等电影彰显了伟大的英雄主
义与集体主义精神,让观众感受到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让中国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这些电影
蕴含、传播的红色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之源。灾难主题电影对于红色精神与时代精
神的表达,也成为文化意识由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转变的见证。主流电影需要站在全球治理的高度
思考人类面临的困境,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将红色精神进行彰显与传播。
在中国话语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主流电影必定无法缺席。这就需要厘清当代中国最宝
贵的故事资源有哪些,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显性文艺文本,并释放红色文化独有的精神能量,从
而参与建构较为完整的中国电影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以期实现跨文化间的良好互动、传播、
2
交流与沟通。 (摘编自李娟《主流电影叙事中的红色文化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主流电影是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21 世纪以来主流电影中的红色文化蕴含力量。
B.红色故事是主流电影进行表达的主要内容,能确保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盈利。
C.在中国话语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无法缺席的主流电影远比其他电影重要。
D.主流电影将红色文化资源化为显性文艺文本,实现了跨文化间的互动传播交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本论部分围绕红色记忆、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展开论述。
B.第三、四段论述主流电影叙事中的“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时,都用怎么做来收束。
C.文章多次举影片的例子,目的是论证主流电影展现了相同的红色文化内容和力量。
D.全文论述了红色文化在主流电影叙事中的意义与表现,且不囿眼前而放眼于未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遗传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
B.主流电影展示红色记忆时,注重表现和塑造生命个体,个体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C.谍战电影作为主流电影的一类,多以悬念丛生的英雄人物故事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D.灾难主题电影对红色与时代精神的表达,见证了文化意识由自发向自觉形态的转变。
【答案】
1.【答案】A (B.“能确保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盈利”有误,曲解文意。原文“红色故事是主流电影在
艺术与市场双赢格局中进行表达的主要内容”,“能确保”绝对化。
C.“远比其他电影重要”错,主观臆测,文中并没有将主流电影与其他电影比较的相关信息。
D.“实现了跨文化间的互动传播交流”错,混淆已然未然。注意文末的“以期实现”。)
2.【答案】C (C.“目的是论证主流电影展现了相同的红色文化内容和力量”有误。文章多次举例,论
证的目的并不相同,各段所举之例分别论证的是各段的分论点。)
3.【答案】A (A.“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遗传密码”张冠李戴。原文“由红色记忆、红色故事、
红色精神凝结而成的红色遗产,是红色文化中的遗传密码”,不是“红色文化”。)
吉林省长春市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透视“李约瑟难题”:呼唤创新文化
3
梁启东
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
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
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
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历史,18 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
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
极大发展。17、18 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为牛顿等科学家提出超前的、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
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当长
一段时间内,英国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我们再看看德国在近代为什么能够在迅速崛起。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
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
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
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
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美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最大的
因素,是有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古今中外的例子充分证明: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的环境。不论是技术创新、科学创
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都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最大特点是
探索,是敢想敢试敢闯,其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而且失败的可能性甚至会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任何
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科学的发展、技术
的突破、体制的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节选自 2017 年 7 月 25 日光明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
4
其原因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变弱。
B.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导致了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
C.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因此,英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D.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德国迅速崛起
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提出"李约瑟难题"之后,分析了"李约瑟难题"的原因所在,并为解决"李约瑟难题"指明了方向。
B.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旨在强烈批判中国缺乏有勇气的创新者及客观环境,因而导致"李约瑟难题"的生发。
C.文章三、四、五段通过分析英国、德国、美国崛起的原因,论证了科技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密切关系。
D.文章论述了"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为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约瑟难题"实际是对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的一种深刻的疑问和思考。
B.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能够催生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C.科技发展需要一种求异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尽管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只要尝试就有可能成功。
D.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创新在经济繁荣的时代必不可少,取代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
【答案】
1.A;
解析:B.因果颠倒,“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是果,“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
文化相互作用”是因,原文第二段为“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
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C.偷换概
念,“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英国的工业革命,而非英国,原文第二段为“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
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D.以偏概全,“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除了
“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还有很多其它原
因,见原文第三段。
2.B; B.夸大事实,“旨在强烈批判中国…”解说错误,文中没有批判之意,只是客观分析。
3.D.无中生有,“取代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解说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科学的发展、技术
的突破、体制的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5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是从史学和文学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史记》的,认为《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
通史,《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的新纪元;认为《史记》是一部伟大的纪传体作品,有很强的文学性,是
一部前无古人的传记文学。这种认识自然是正确的。然而,这样做无疑是忽略了司马迁自身的期许,忽略
了司马迁以文学笔法书写史学著作的基本原则,忽略了史官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这种种情况的存在,
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史记》的正确解读,同时也降低了司马迁及《史记》文学及文化品质的倾向。
司马迁是以文学笔法担当历史叙述的,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承担博大精深的历史哲学观的。具体地讲,
司马迁对《史记》的期许主要有两个:一是他在《报任少卿书》中提出的“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二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强调的“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
盛观衰”。“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落实之处是“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这两个期许构成了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问题是如何才能把深奥的道理叙述得深入浅出。司马迁采用的笔
法是从历史人物的生动事迹入手,选择典型事件或言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揭示最深刻的道理。
所谓“究天人之际”,是指探究天道和人道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社会运动的规律。汉代是宗教神学
盛行的时代,天人关系是汉代人关心的大问题。不过,在以文学的笔法叙述历史时,司马迁重点关注的对
象是人,强调人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关于这点,从司马迁的言论及《史记》五体排列秩序中可得到证明。
如司马迁在《白起王翦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选择典型事例叙述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如果赵王
能听进赵括母亲的意见,那么,赵军将不会因赵括指挥失误在长平惨败,导致 40 万士兵被秦将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这里,司马迁选择典型事例详细地叙述了人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
在表达中,主要是通过描述生动鲜活的人物和言行来承担其历史哲学观的。
所谓“通古今之变”,是指以变化为视点考察古今社会运动的历史,从叙述古今人物事迹入笔强调为
现实服务的精神。具体地讲,在《史记》人物传记叙述时,司马迁有意识地建立了“通古今之变”与“原
始察终,见盛观衰”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历史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历史循环论。从大的方面讲,司马迁的历
史循环论思想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周易》(包括《易传》);二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三是“孔孟
学说”;四是董仲舒的“三统说”。这四个来源作为司马迁历史哲学思想的基石,不仅承担了司马迁“通
古今之变”的史学思想,而且与“本纪”形成了特殊的表达关系。如在历史的叙述中,司马迁分别以《秦
始皇本纪》《陈涉世家》等为叙述载体,选择能揭示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件和人物言论,深刻地揭示了秦兴
6
也勃、其亡也速的历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人们认为《史记》是一部开创了中国史学新纪元、有很强文学性的纪传体作品,大都是从史学和文学的
角度来认识和评价《史记》的。
B. 司马迁有自己的人生期许,有作为史官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这两点决定了《史记》的文学性。
C. 在《报任少卿书》和《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表达了对《史记》的两个主要的期许,这两个期许
构成了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
D.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观是博大精深的,而以小见大,选择典型事件或言行,进行生动的叙述是司马迁采用
的笔法。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汉代盛行宗教神学,人们普遍关心天人关系,司马迁提出的“究天人之际”的期许带有时代特征,深深
地打上了宗教神学的烙印。
B. 司马迁的言论、《史记》的五体排列秩序以及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手法都证明:在天人关系中,
司马迁重点关注的是人,强调人对社会运动的作用。
C.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赵王任用赵括指挥长平之战而失败,导致赵国由盛转衰的史实,说明了人
可以影响历史活动。
D. 无论是“究天人之际”还是“通古今之变”,司马迁都是选择典型事件和人物言论来叙述人物,以表现
其历史哲学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认为不应该忽略《史记》的哲学特质,否则会违背司马迁的创作初衷,影响到我们对《史记》的正
确解读。
B. 在表达天人关系的历史哲学观时,司马迁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进行生动的描述来强调人在历史进程、社会
变迁中的作用的。
C. 司马迁以《周易》、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孔孟学说”、 董仲舒的“三统说”为来源和基础,建立
7
了自己的历史循环论思想。
D. 《陈涉世家》等篇章除揭示了秦兴也勃、其亡也速的历史,同时也表达了司马迁整体的历史循环论思想。
【答案】
1. B 本题中,B 项,“有作为史官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这两点决定了《史记》的文学性”曲解
原文。根据原文第一段第三句话“然而,这样做无疑是忽略了司马迁自身的期许,忽略了司马迁以文学笔
法书写史学著作的基本原则,忽略了史官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可知,《史记》的“文学性”是由司马
迁的笔法决定的。故选 B。
2. A 本题中,A 项,“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神学的烙印”错在“深深地”。宗教神学可能对司马迁有
影响,但程度不深。从原文“不过”“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人”可以看出。
故选 A。
3. C 本题中,C 项,“司马迁以《周易》、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孔孟学说’、董仲舒的‘三统说’
为来源和基础,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循环论思想”遗漏条件。根据原文“从大的方面讲,司马迁的历史循环
论思想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周易》(包括《易传》);二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三是孔孟学说’;
四是董仲舒的‘三统说’”,原文有限制条件“从大的方面讲”;武断绝对,原文说“主要有四个来源”。
故选 C。
吉林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对勇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
系在一起,使“见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
的根本及勇的途径,其“浩然之气”学说的推出,为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王阳明对“敢直其身,敢
行其意”勇的力行力倡等等;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那么,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勇呢?
其一,心性之勇。国人论勇,多从心论。“古文勇从心”的“恿”字,就是其明证。尤要指出的是,这种
与勇相连的心,既非西方式的理智之心,又非佛教式的虚灵明觉之心,而为中国式心性论的以“生”训心之
心、从心从生之心。由此,才有了孟子“尽心知性”之说,程子“心譬如谷种”之谈,以及周敦颐称“动而
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的概念,它意味着心以其“生生不已”的潜在的可能性为内涵。
也正是基于心的这种可能性,才彰显了心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才使心成为中国哲学“形
上超越性”的真正体现。肯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正是从勇的“形上超
越性”出发,主张“见义勇为”的孔子提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所谓“折而不挠,勇也”,代表了百折不挠、刚毅果决的力行。
其二,气力之勇。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并不是“心性之勇”的一意孤行,而是以一种“下学而
8
上达”的方式,具化为一种气力之勇。中国古人在提出“气,体之充也”,强调气与身体不可分的同时,也使
勇敢与身体化的“勇气”相提并论。故《说文》曰“勇,气也”,孟子认为勇能否成立取决于能否“善养吾
浩然之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则提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主张战斗力的提升在
于“莫径治气”。“即气而力在”肯定了勇之气,也意味着肯定了勇之力。
“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既具有一种“形上超越性”,
又使这种“形上超越性”离不开形下的现实力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
激发出来。梁启超有感于中华民族“强武之民,反归于劣败淘汰之数”的悲惨命运,为中华民族寻找其武勇
的文化基因,写就了《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在梁启超的笔下,大智大勇的孔子,不畏强权的曹沫、毛遂,以
死报恩的侯赢,宁折不屈的项羽,等等,都被视为武勇精神的象征。国学大师章太炎通过“儒侠说”使尚武
精神发扬光大,以“刚毅特立”“艰苦卓绝、奋厉慷慨”的亦儒亦侠的古“儒侠”为典型,力倡古儒中固有
的义薄云天的侠勇精神。
今天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艰难、挫折等人生困境。这意味
着,无论何时,每一个人都要在勇敢和怯懦之间做出选择;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
建设的必修之课。
(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勇德理论上的阐释,孟子对勇的思考是孔子思想的深化。
B. 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心性之勇具有形上超越性,其价值在气力之勇之上。
C. 孔子的智勇可倡不可力行,曹沫的不畏强权、侯赢的以死报恩具有践行价值。
D. 在崇尚和平发展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勇在现代社会没有提倡的必要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从中华民族对勇德理论的阐释谈起,接着阐明勇的内涵和发展,最后提出倡议。
B. 文章多处引用儒家理论,也有力论证了以儒学为传统的中华民族对勇德的探索和建设是不断发展的。
C. 文章深入探讨了勇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沉浮,明确指出今天在文化层面倡导勇德精神的意义。
D. 文章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勇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这一论断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勇正式进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
领域。
B. 近现代兴起"救亡图存"思潮,梁启超提出了"武勇"精神,章太炎提出了"侠勇"精神,这些都体现出对传
统"勇德"的反思。
C. 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真正的勇既不受制于现实的规定,又具
有现实的力量。
D. 勇德既是个体战胜困难不可或缺的品性,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所必需的德性,着力培育勇德精神具
有深远意义。
【答案】
1.A; 2.C; 3.B
解析:1. B.“其价值在气力之勇之上”有误;C.“孔子的智勇可倡不可力行”有误 D.“传统意义上的勇
在现代社会没有提倡的必要性”有误。2.C“文章深入探讨了勇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沉浮”有误。3.B“这
些都体现出对传统勇德的反思”有误。
吉林省扶余市第二实验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A)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 20 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
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
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
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
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
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是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如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
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
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
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
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
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
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
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
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
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
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 20 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
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
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
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
10
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3 分)( )
A.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
/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B.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
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C.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
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D.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
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能够扩宽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答案】
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论据、论点之间关系能力。题目要求学生选出“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
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A.结合“逗秋雨”“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分析,说的是“古今诗歌意象,
诗句之间”的关系。B.结合“‘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温庭筠《梦江南》”等分析,说的是“古今诗
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C.结合“舒婷《春夜》”“张先《江南柳》”分析可知,说的是古今诗歌作品
之间的关系。D.结合“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晨钟”分析,说的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
11
系。故选 C。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分析文本相关内容要点能力。A.“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
演变”错误,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C.“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
科”错,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D.“历
史视野”无中生有,“古典诗艺”以偏概全,原文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优
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故选 B。
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理解辨析文中观点态度能力。A.“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
化”错误。结合原文第一段内容“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分析,
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而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故选 A。
吉林省长春市二十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久前,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发表声明,称自己 2012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
“可谓毫无是处,自应作废”,此事引发一片叫好声。人们为裘先生叫好,既表达了对裘老先生自我批评
精神的敬佩,也透露出对健康学术批评生态的渴盼。
严于律己,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是裘先生一贯的治学态度。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很多次公开承
认自己的错误。拿《裘锡圭学术文集》来说,在此书出版前,裘先生不仅请同事、学生为自己挑错,而且
通过互联网向网友征求意见。该书对旧作中的错误的修订随处可见,而且都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不
少地方甚至措辞严厉。比如,1977 年发表的《在安阳殷墟五号墓座谈会上的发言》,他认为“当时对殷墟
青铜器时代的看法是错误的,强不知以为知,很不应该”。这次,他在自己供职的学术机构的官网发表学
术论文时,加了几句话,向读者说明此前撰写的那篇论文存在错误,希望通过这篇新作“稍赎前愆”。这
称不上大张旗鼓地发布声明,只是有心的媒体把相关内容“发掘”出来,才引起众人的关注。
良性的学术批评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世人皆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学者虽
然推崇裘先生的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但也只是“心向往之”,真正能够效法实践的又有几人?在各种学
12
术著作的前言或后记中,作者大多会客气地写上一句“敬请批评指正”,事实上却难有“闻过则喜”的大
度,特别是对公开的批评心存芥蒂,更别说自我批评了。究其原因,很多学者发表学术成果,不仅是为了
交流学问,也是为评职称、评项目、评奖项等诸多学术之外的现实考虑。公开的批评,有可能会成为他们
达成这些目的的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的学术批评,往往也会被怀疑别有用心。“你好我好
大家好”的“不批评”,成了“学术共同体”的一种默契。不过,这样的一团和气,让学术界少了几分生
气。
除了“不批评”,借学术批评之名行排挤打击之实的“乱批评”也不罕见。而你要挑我的错,我就挖
你的“黑历史”,你来我往,相互攻讦,有时甚至拉帮结伙,将其上升为不同师承、不同学术团体间的“集
体作战”。这种变了味儿的学术批评,难免让学界乌烟瘴气。
梁启超曾如此概括清代的“朴学”:“所见不合,则相辩诘,虽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受之者从
不以为忤。”“辩诘以本问题为范围,词旨务笃实温厚。虽不肯枉自己意见,同时仍尊重别人意见。有盛
气凌轹,或支离牵涉,或影射讥笑者,认为不德。”这样健康的学术批评生态,是学界共同向往的“桃花
源”。我们希望“桃花源”从理想成为现实,希望学者多一些“为学问而学问”的纯粹,少一点“为批评
而批评”的戾气,我们更希望社会环境给批评者足够的空间,对被批评者有全面准确的判断,让学术回归
学术,而不能让正常的学术批评堵死被批评者的学术之路。在这样的“桃花源”里,像裘先生这样的人应
该更多一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裘锡圭教授在《裘锡圭学术文集》出版前后曾多次请同事、学生挑错,并进行多次修订。
B. 裘锡圭教授勇于自我批评,这是令人敬佩的,但现代学术界缺乏健康的学术批评生态。
C. 不少学术著作的前言或后记中都有“敬请批评指正”等文字,但真正能接受批评的人很少。
D. 无论是“不批评”,还是“乱批评”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多一些“为学问而学问”的纯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具体的事例,证明裘锡圭教授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B. 文章从裘锡圭教授敢于自我批评推广到所有学者,进行正反对比,指出学术界存在的问题。
C. 文章第三段介绍当前学术批评情况,正面证明了良性的学术批评能推动学术进步的观点。
13
D. 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梁启超关于清代“朴学”的阐述,并且对学术界的学者提出了希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批评者不敢对学术论文进行批评,或趁机排挤打击他人,将不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
B. 批评别人可以,但如果被别人批评可就难以接受了,学者需要在个人涵养上多下功夫。
C. 批评者不盛气凌人,不影射讥笑,被批评者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是学术界向往的“桃花源”。
D. 当学问附加上名誉和利益时,往往会被怀疑别有用心,因此学问不能与名誉和利益挂钩。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
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出版前后”错误,原文只是说“在此书出版前”;另外,“并
进行多次修订”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该书对旧作中的错误的修订随处可见”,而非对《裘锡圭学术文
集》进行多次修订。故选 A。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
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 项,“正面证明了良性的学术批评能推动
学术进步的观点”错,梳理文章内容可以发现,第三段是对学术批评乱象进行的介绍,无法从正面证明段
首“良性的学术批评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的观点。故选 C。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
保持一致。D 项,“因此学问不能与名誉和利益挂钩”说法错误,过于绝对,从第三段“究其原因,很多
14
学者发表学术成果,不仅是为了交流学问,也是为评职称、评项目、评奖项等诸多学术之外的现实考虑。
公开的批评,有可能会成为他们达成这些目的的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的学术批评,往往也
会被怀疑别有用心”句可知。故选 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
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
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
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新中国 70 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鉴人
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
法典,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丰厚滋养,使民
法典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民法典明确立法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分编中有专门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
人等群体权益的保护规定,如有关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
务;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则要由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同样,成
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仁者爱人、恤老怜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
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庸》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论语》中也有
这样的表述:“礼之用,和为贵。”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中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
睦、和谐观念。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
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
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文化滋养,很多理
念已深深融入民法典条文中。
诚信体现社会道德准则,也是民法典的重要原则。《论语》中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中
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诚信不仅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修为,也是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民法典
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民法典合同编第五百
条规定,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
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为秉持诚实、恪
守承诺的道德规范提供了法律支撑。
15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特点。《逸周书·大聚》记载:“春三月,山林
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罢,以成鱼鳖之长。”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
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环保原则在民法典分则中也有充分体现。例如,在
物权编中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
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在合同编中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在侵权责任编中,设有专门章节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进行规范。民法典回应
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传承和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摘编自柴荣《人民日报》2020 年 11 月 25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因而是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B. 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中华传统美德,民法典中多条规定都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
弘扬。
C. 儒家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民法典规定,从事民事活动的人都要遵循诚信原则,
如有违背,应承担相应责任。
D. 古籍中有记载,人们曾在 6、7、8 月这三个月中不得下河捕鱼,这种绿色环保原则在民法典中也有体
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围绕我国民法典,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民法典对社会和个人 重要作用。
B. 文章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结构清晰。
C. 第 3 段引用《中庸》中的文句和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表明民法典条文中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和”
观念。
D. 第 4 段主要运用引证法,证明“诚信”是民事主体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而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规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民法典规定的一项是(3 分)( )
A. 贫困山区 17 岁女孩小荣,被父亲要求退学打工赚钱供弟弟读书,相关部门应批评父亲的重男轻女思想,
并责令其依法承担相关义务。
B. 连南市政局直接倾倒垃圾至垃圾填埋场,导致附近湟白水村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污染。人民法院判处市
政局消除污染并赔偿 17.21 万元。
C. 杨先生未满周岁时,母亲远走他乡,断绝音信 40 多年后母亲突然回来,身体病弱、生活困难,要求杨
先生供给生活费。
D. 甲将一个古董卖给了乙,不久后乙发现古董为赝品,且甲是知情者,但双方在交易时已签定了有效合
同,乙只能自认眼拙,自担损失。
【答案】
【1. 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6
A.“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概括不全,还有“传承弘扬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
B.“都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弘扬”错误,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
丰富文化滋养,很多理念已深深融入民法典条文中”分析,只是“提供了丰厚滋养”。
D.“在 6、7、8 月这三个月”错误。“夏三月”为农历四、五、六月。
【2. A】“民法典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错误。论证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丰厚滋
养,使民法典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3. D】结合“如有关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同样,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等分析,A、C 两项的出处参考第二段。结合“在物权编中
规定,不动产权利……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分析,B 项出处参考第五段。D.文章倒数第二段说“民法典
合同编第五百条规定,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知,
选项所说不符合民法典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