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
(其一)
杜甫,字子美,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
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
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
新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杜
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
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一
百多首,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
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
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
作者介绍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诗“三
吏”“三别”皆被传诵,作品汇为《杜
工部集》。
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
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
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
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了
自己 “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
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
的。
作者介绍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
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
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
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712-745)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
二十岁后, 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
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
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
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
见面了。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
岳》。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746-
755)
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
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
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不幸的遭遇是他进一步认识
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批评
时政、讽刺权贵的现实主义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
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
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
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756-
759)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人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
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
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
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
神。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759-770)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
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
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
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
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
《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
《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
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
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这
两年时间里,杜甫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写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其一)作于唐代宗大力元年(766)的秋天。当时,安史之乱
虽然已经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
蕃在剑南川西的斗争也接连不断。写《秋兴》时,他已55岁,处在人生之秋,眼
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
下,他写下了这组诗。
写作背景
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有感而发之
意。
有领起全诗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
定下一个基调:忧愁悲伤。
背景: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客居他乡
题目讲解
思考
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衰败、萧瑟、阴森又
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白露使枫树林凋落衰败,巫山、巫峡山高林密,一派萧瑟阴森的景象。巫峡江
中的波浪汹涌,接连天际,夔州的山都被阴冷的风云笼罩着。
花开花落已两载,因为有家不能回,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飘零在
外的我,心却常系故园。深秋季节,人们都在赶裁冬衣,黄昏时站在白帝城的高处,
可以听到急促的捣衣声。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伤的。“玉露凋伤枫树
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 因为“玉露”和 “枫树林”从
色彩上看,一白一红,对比强烈;从时间上看,让人看到秋天霜降草枯,枫叶凋
落的景象,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萧飒衰残之感。
“巫山”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这是从夔州
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
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首联写秋季破败阴沉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哀景衬哀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
写实。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就与杜甫当
时的时代背景有了一种“隐喻”的联系。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
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
慨和悲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
时,开口就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
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
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两开——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
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心情的凄伤。
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
系——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
面对夔州萧森的秋日山水,忧国伤时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想起昔日在长安的旧事,不禁老泪纵横。他的心是和“故园”、长
安紧紧连在一起的。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
都开始做寒衣了。“寒衣”和“暮砧”,一方面说明秋意越来越深,秋风也越来越
冷,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
另一方面,从时间上说,既是一年将尽之,又是一天的结束之时,在这样特殊时刻,
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
此外,刀剪声和捣衣声,声声叩响作者的心灵,杜甫带着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
几年了,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那种浓浓的
“故园”之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之感笼罩着作者的全身,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
强烈思念和对国事的深深担忧。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景):首联:景物之萧瑟
颔联:气象之阴沉
兴(情):颈联:触景之感慨
尾联:内心之忧思
《秋兴八首(其一)》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
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
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咏怀古迹
(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作 者:杜 甫
作课:侯巍
《咏怀古迹》(其三)作于唐代宗大力元年(766)
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
心,千古流传。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
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未成的感慨。
写作背景
题目讲解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
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汉
元帝挑选了王昭君作为和亲对象。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后身葬异域,令人
悲慨。
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
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因为女人美貌入宫反被冷落,和
男人怀才入朝反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君之事,也不
过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王昭君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
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
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
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
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
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
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
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思考1:
《咏怀古迹》(其三)是如何塑造王昭君这个形象的?
颔联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
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
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
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照君虽死而故国
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
的形象。“环佩空归夜月魂”一句,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形象
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
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上约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
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
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遭遇。
中间两联,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
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
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思考2: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王昭君的怨恨,并
无作者的个人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中的“咏怀”不符呢?
不是。本诗虽然看上去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没有诗人个人的咏怀,但是联系写
作背景就可以知道,诗人曾被唐肃宗授为左拾遗,不料,后来因上疏救同僚房琯触
怒了唐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所以诗人表面上是在咏叹王昭君的不幸,其
实是在感叹自己的不幸;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暗中表达了自己的怨恨。
王昭君有倾国倾城之貌而无人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
片赤心,皇帝却不分忠佞,贬谪自己。而这些都不便明说,所以诗人只能借王昭
君的不幸来暗寓自己的不幸。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用一个“赴”字突出
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也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变得生动,借
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烘托王昭君。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
好像迎接一个英雄的出场。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颔联此句写昭君本人,一“去”一“留”,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连”---写出塞之景;“向”---写思汉之心。
上句的紫台和朔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
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的生活。
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概述悲剧一生。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的
词语营造出了悲凉的氛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颈联揭示了悲剧根源。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
呢?此句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
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
际上就根本不认识昭君,所以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
一句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留青冢,然魂魄还会在月夜中归来。
下句一个“空”字,写出昭君骨留青冢,只有魂灵在月明之夜回到
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
遇深表同情!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尾联点出昭君之怨。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
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
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
汉宫,恨远离家国,乃至情之论!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首联:蓄势,引出人物
颔联:咏叹,表达感慨
颈联:讽喻,悲凄伤感
尾联:抒怀,蕴含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借写王昭君貌美却遭受冷落、远
嫁异域、远葬异乡的不幸命运,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力二年(767)的秋天。
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位远亲吴郎来饮酒,
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
下了这首触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写作背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情)?
风
天
猿
清渚
沙
鸟
急 使人感到非常寒冷。(身心俱寒)
高 高天底下使人感到渺小孤单
哀啸 让人听了十分悲伤
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白 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回 鸟儿尚且有家可回,自己无家可归
2.面对如此场景,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凄冷、孤独、悲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2.“落木”,我们想到什么?
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
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生命短暂之感。。
3.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
呢? 这两个意向连用有什么效果?
“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把颔联上
下两句相对比,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
得悠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
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试问有哪八重悲哀?
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悲秋)
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作客)
三重:经常作客更可悲;(常作客)
四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万里)
五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
六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多病)
七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独登台)
八重: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啊!(百年)
凡此种种,把‘登高’之
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
就是杜诗的 。
艰难: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苦恨:“苦”,极度;“恨”,遗憾。杜甫此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
却无能为力。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
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古代知识
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
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本诗小结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沙白——登临地
落叶萧萧、江水滚滚、无边无际——眺远景
离家万里、客居他乡、年老多病——叹自身
国运艰难、时局忧心、穷愁潦倒——伤国事
《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
怀。诗人面对苍凉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
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长满双鬓,再加上
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