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1 轴对称
13.1.1轴对称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拓展与延伸
7 布置作业
1.通过观察实例,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重
点)
2.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并能解决实
际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仔细观察,你能从这些图片中得到什么规律?
归 纳
以上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后,直线两旁的两个
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轴对称图形
概念: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此时,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来讲的,它是一个图形自身的对称特征,
它被对称轴分成的两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2)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有一条,也可以有多条.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全等形
根据以上的定义,你能举出生活中见过的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新课讲解
练一练 以下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1
是 是 不是
是 不是 是
新课讲解
练一练 你能说出以下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吗? 2
1条 2条 4条 无数条
新课讲解
1、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有一条,也可以有多条,甚至有无数条.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常画成直线、虚线.
思考:以下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分别是哪些直线?
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
边形、圆.
新课讲解
图形名称 对称轴 对称轴的
条数
角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1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1
等边三角形 各边上的高(内角平分线、各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3
等腰梯形 上、下底的中点所在的直线 1
长方形 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 2
新课讲解
图形名称 图形 对称轴 对称轴的
条数
正方形
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
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4
正五边形 过一边中点且与该边垂直的直线 5
正六边形
相对的顶点所在的直线
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
6
圆 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 无数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仔细观察,下列每对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图中的每一对图形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能
够和右边的图形重合.
归 纳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轴对称
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外一
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
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能够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理解轴对称定义的三点:1、有两个图形;2、存在一条直线;3、使得一
个图形沿着这条直线折叠后与另外一个图形重合.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分别观察以下每组图形,判断它们是否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1
是 不是 是
不是 不是 是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新课讲解
练一练 仔细观察,下列两个图形有什么区别?2
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新课讲解 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名 称
关 系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区别
对象不同
意义不同
对称点和位置
不同
对称轴的数量
不同
联系
一个图形 两个图形
一个形状特殊的图形 两个图形之间的特殊关系
对称点在这个图形上 对称点分别在这两个图形上
一条或者多条或者无数条 只有一条
1、都能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相互重合;
2、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
个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新课讲解
练一练
1 D如下字体的四个汉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书 B.香 C.宜 D.昌
选项D中的汉字沿着竖直的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重合.注意B选项和C选项中均不能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要看清楚
香的“禾”和宜的 “宀”.
新课讲解
练一练 2 如图所示的每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是,1条 不是 是,2条 是,4条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如图所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吗?如果是,指出
它的对称轴和对称点.
3
C1
A1 B1
D1
E1
是
A和A1,B和B1,C和C1,
D和D1,E和E1.
A1
B1
C1
D1
是
A和A1,B和B1,
C和C1,D和D1.
G G
不是
课堂小结
轴
对
称
图
形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区别和联系
应用 利用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
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判断
定义 1、轴对称图形
2、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当堂小练
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C
A B C D
当堂小练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轴对称图形必有对称轴.( )
2、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
3、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必能互相重合.( )
4、两个完全互相重合的图形必是轴对称.( )
5、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则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
√
√
√
×
√
D
拓展与延伸
完成下列填空: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角( ),对应边( ).
2、在“线段、钝角、长方形、等边三角形”这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
图形的有( )个,其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线段
的对称轴是( ).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 )全等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
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 )全等形.(填“是”或“否”)
相等 相等
4 等边三角形
经过线段中点且垂直于线段的直线
是
是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2 画轴对称图形
课时一 画轴对称图形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拓展与延伸
7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理解图形轴对称变换的性质.(重点)
2.能够按照要求画出一个平面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重点)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如图,在一张半透明的纸的左边部分,画一只左脚印.把
这张纸对折后描图,打开对折的纸,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右脚印.这时,右脚印和左脚印成轴对称,折痕所在直线
就是它们的对称轴,并且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
对称轴垂直平分.
请你动手再画一个图形,看看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1、轴对称变换: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
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
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思考: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线段,如何画出
与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新课讲解
例 1 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典例分析
△ABC可以由三个顶点的位置确定,只要
能分别画出这三个顶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连接这些对称点,就能得到要画的图形.
C
A
B
新课讲解
已知点A和直线l,画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思 考 1
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O,在垂线
上截取OA′=OA,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
l的对称点.
l
A
∙ ∙┐
O
新课讲解
已知线段AB和直线l,画出线段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A′B′.思 考 2
(1)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O,在垂
线上截取OA′=OA,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
对称点.
(2)过点B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P,在垂
线上截取PB′=PB,点B′就是点B关于直线l的
对称点.
(3)连接A′、B′,则线段A′B′即是所画.
B
A′
B′
A O
P
┐
┐
新课讲解
例 1 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典例分析
作法:(1)如图,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
足为O,在垂线上截取OA′=OA,A′就是点A
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2)同理,分别画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
称点B′,C′.
(3)连接A′B′,B′C′,C′A′,则△A′B′C′即
为所求.
A′
┐
B′
B
A
O .
.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
图形,只要画出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如
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
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E
A B
D
C
l
如图,五边形ABCDE可以由五个顶点的位置确定大小、形状,只要能够画出五
个顶点A,B,C,D,E分别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顺次连接五个对称点得到的
五边形即为所画的轴对称图形.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一找、二画、三连”:
找:在原图形上找特殊点(如线段端点);
画:画出各个特殊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连:依次连接各对称点;
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新课讲解
(1)特殊点对画轴对称图形特别重要,找特殊点时,要把确定图形
形状的特殊点找全,否则画出的图形将不准确或不完整.
(2)常见的特殊点,除线段的端点外,还有线与线的交点、中点等.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如图,△ABC是由△DEF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直线l是对称轴.
(1)△ABC与△DEF全等吗?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可以通过轴对
称变换得到吗?
(2)分别找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如果点M在△ABC内,
那么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一定在△DEF内吗?
(3)连接AD,线段AD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
1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如图,△ABC是由△DEF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直线l是对称轴.1
(1)△ABC与△DEF全等.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可以通过
轴对称变换得到.
(2)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分别是点E,F;点M关于
直线l的对称点一定在△DEF内.
(3)线段AD被直线l垂直平分.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如图,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2
l
l
l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如图,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2
l
l
l
作轴对称图形的口诀:作垂线,截等线,顺次连.
新课讲解
练一练
用纸片剪一个三角形,分别沿着它一边的中线、高、角平分线对
折,看看哪些部分能够重合,哪些部分不能重合?
3
沿中线对折 沿高对折 沿角平分线对折
课堂小结
画
轴
对
称
图
形
1、新旧图形的对应点是对称点
2、连接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
垂直平分
轴对称的性质
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一找,二画,三连
轴对称变换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当堂小练
已知,一个车牌号码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该车牌号为
( )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物体与其在
水中的倒影关于水面成轴对称,因此在
倒影的下面画一条水平直线,然后作出
倒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即可.
FM5379
当堂小练
如图,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l
当堂小练
已知:直线AB与直线A′B′交于点P,并且这两条直线关于直线l成轴
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直线AB与直线A′B′的长度不相等
B.直线AB、A′B′与直线l不一定能交于
同一点
C.直线AB、A′B′与直线l一定交于P点
D.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不存在
拓展与延伸
如图所示,∠AOB内一点P,P1、P2分别是P关于OA、OB的对称点,
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8cm,则△PMN的周长是多少?
解:∵P1、P关于OA对称,
P2、P关于OB对称,
∴OA垂直平分P1P,
OB垂直平分P2P.
∴MP1=MP,NP2=NP.
∴C△PMN=PM+MN+NP.
=P1M+MN+NP2=P1P2=8cm.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2 画轴对称图形
课时二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拓展与延伸
7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
变化规律.(重点)
2.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难点)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如图是一幅老北京城的示意图, 其中西直门和
东直门是关于中轴线对称的, 如果以天安门为
原点, 分别以长安街和中轴线为x轴和y轴建立
平面直角坐标系, 根据如图所示的东直门的坐
标, 你能说出西直门的坐标吗?
新课导入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 并把它
们的坐标填入表格中, 看看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规律, 再和同学讨
论一下.
已知点 A(2,-3) B(-1,2) C(-6,-5) D( ,1) E(4,0)
关于x轴的
对称点
关于y轴的
对称点
2
1
新课导入
已知点 A(2,-3) B(-1,2) C(-6,-5) D( ,1) E(4,0)
关于x轴
的对称点 A′(2,3) B′(-1,-2) C′(-6,5) D′( ,-1) E′(4,0)
2
1
2
1
新课导入
已知点 A(2,-3) B(-1,2) C(-6,-5) D( ,1) E(4,0)
关于y轴
的对称点 A′′(-2,-3) B′′(1,2) C′′(6,-5) D′′( ,1) E′′(-4,0)
2
1
2
1-
新课导入
已知点 A(2,-3) B(-1,2) C(-6,-5) D( ,1) E(4,0)
关于x轴的
对称点 A′(2,3) B′(-1,-2) C′(-6,5) D′( ,-1) E′(4,0)
2
1
2
1
关于y轴的
对称点 A′′(-2,-3) B′′(1,2) C′′(6,-5) D′′( ,1) E′′(-4,0)
2
1-
根据表格所填的坐标,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
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特点是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特点是纵坐标相同,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
对称点坐标要记牢,
相反数位置莫混淆;
x轴对称横坐标相同,
y轴对称纵坐标相同.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与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方法:
计算:计算出已知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描点:根据对称点的坐标描点;
连接:按原图对应点连接所描各点得到对称图形.
所找的特殊点一定要能确定原图形, 否则画出的图形与原
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新课讲解
例 1 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
坐标分别为A(-5,1), B(-2,1), C(-
2,5), D(-5,4), 分别画出与四边形
ABCD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图形.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已知点 A(-5,1) B(-2,1) C(-2,5) D(-5,4)
关于x轴的
对称点 A′(-5,-1) B′(-2,-1) C′(-2,-5) D′(-5,-4)
新课讲解
已知点 A(-5,1) B(-2,1) C(-2,5) D(-5,4)
关于y轴的
对称点 A′′(5,1) B′′(2,1) C′′(2,5) D′′(5,4)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B的坐标是(4,-1), 点A与点B关于x轴对
称, 则点A的坐标是( )
A.(4,1) B.(-1,4) C.(-4,-1) D.(-1,-4)
2
分析: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 则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相反,
点B的坐标为(4,-1), 则点A的坐标为(4,1).
A
新课讲解
练一练
若点A(m,2)与点B(3,n)关于x轴对称, 则m+n的值是( )
A.1 B.-2 C.2 D.5
3
分析: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 则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相反.
点A的坐标为(m,2), 则点B的坐标为(3,n).
则m=3, n=-2, m+n=3+(-2)=1.
A
课堂小结
画
轴
对
称
图
形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相反点(x,y)关于y轴对称
画出已知图形关于某条直线
成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计算、描点、连接
点(x,y)关于x轴对称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
当堂小练
1. 点_________与点(-2,-3)关于x轴对称;点(-1,4)与点
________关于y轴对称.
2. 若A(x,3)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B(-2,y),则x=____,y=____.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2,3)
(1,4)
(2,-3)
2 3
当堂小练
作出ABCDE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并写出点A、B、C、D、E对应点
的坐标.
当堂小练
已知点A(3x-1,2x+5)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求x的取值范围.
解:方法一:点A(3x-1,2x+5)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为A′(1-3x,2x+5).
∵点A′在第一象限,
∴1-3x>0,2x+5>0,解得 5 1
2 3x < <
拓展与延伸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1), B(-2,1), C(-
2,3).
(1)作△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
(2)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做出平移后的△A2B2C2;
(3)求四边形AA2B2C的面积.
拓展与延伸
(1)△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1), B(-2,1), C(-2,3), 关于y轴对
称的点分别为A1(4,1), B1(2,1), C1(2,3).
拓展与延伸
(2)△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1), B(-2,1), C(-2,3), 向下平移
4个单位长度的点分别为A1(-4,-3), B1(-2,-3), C1(-2,-1).
拓展与延伸
(3)四边形AA2B2C为梯形, 其中上底AA2=4, 下底B2C=6, 高A2B2=2, 所以
四边形AA2B2C的面积为10.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3 等腰三角形
13.3.1等腰三角形
课时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拓展与延伸
7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体会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意义.(重
点)
2.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
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A
C
B
D
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新课导入
思 考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着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由得出的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试试说出
你的猜想.
重合的线段:AB和AC,BD和CD;
重合的角:∠BAD=∠CAD,
∠B=∠C,
∠ADB=∠ADC.
A
C
B
D
新课导入
猜 想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折痕AD为∠BAC的角平分线,为底边BC
的中线,为底边BC的高.
重合的线段:AB和AC,BD和CD;
重合的角:∠BAD=∠CAD,
∠B=∠C,
∠ADB=∠ADC.
A
C
B
D
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
下来,请试试折叠,此时猜想仍然成立吗?
新课讲解
知识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
成“等边对等角”).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中,
∵AB=AC,
∴∠B=∠C.
A
B C
应用“等边对等角”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不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不能使用.
新课讲解
(1)“等边对等角”是证明三角形中两个角相等的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比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两个角相等更方便.
(2)在等腰三角形中,依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以由顶角求
底角,也可以由底角求顶角,且注意:如果已知条件中未说明是顶角
还是底角时,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分类讨论.
新课讲解
知识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
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中,
①∵AB=AC,AD平分∠BAC, ∴AD⊥BC,BD=CD.
②∵AB=AC,AD⊥BC, ∴AD平分∠BAC ,BD=CD.
③∵AB=AC,BD=CD, ∴AD平分∠BAC,AD⊥BC.
你能不能证明①②③的结论?
B CD
A
新课讲解
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求证:AD⊥BC,∠ADB=∠ADC .
证明:∵AD平分∠BAC, ∴∠BAD=∠CAD.
在△ABD和△ACD中, AB=AC,
∠BAD=∠CAD,
AD=AD,
∴△ABD≌ △ACD(SAS).
∴∠BAD=∠CAD,∠ADB=∠ADC.
∵ ∠ADB+∠ADC=180°,
∴∠ADB=∠ADC=90°,即AD⊥BC.
B CD
A
新课讲解
B CD
A证明:∵AD是底边BC的高,
∴∠ADB=∠ADC=90°.
在Rt△ABD和Rt△ACD中, AB=AC,
AD=AD,
∴Rt△ABD≌ Rt△ACD(HL).
∴BD=CD,∠BAD=∠CAD .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底边BC的高,求证:∠BAD=∠CAD ,BD=CD.
新课讲解
(1)“三线合一”的性质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证明角相等、线段相
等或线段垂直.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
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应用“三线合一”的前提条件是等腰三角形,且必须是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和顶角的平分线才能互相重合.
新课讲解
(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两腰上的高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
也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3)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平分线)上任意一
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新课讲解
例 1 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
上的高,请写出∠B,∠C,∠BAD,∠DAC的度数,并说明BD=CD.
典例分析
A
B C
┐
┐
解: ∵AB=AC,∠BAC=90° ,
∴∠B=∠C=45°.
∵AB=AC,AD是底边BC上的高,
∴AD是∠BAC的平分线,则∠BAD=∠DAC=45°.
∴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则BD=CD.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D为BC的中点,∠BAD=35°,
则∠C的度数为( )
A.35° B.45° C.55° D.60°
1
解:∵AB=AC,D为BC的中点,
∴∠B=∠C,AD⊥BC.
∵∠B=90°-∠BAD=55°,
∴∠C=55°.
C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且DA=DC,BD=BA,
则∠B的大小为( )
A.40° B.36° C.80° D.25°
2
解: ∵AB=AC, ∴∠C=∠B.
∵BD=BA,DA=DC,
∴∠BAD=∠BDA=2∠C=2∠B.
设∠C=∠B=x,则∠BAD=∠BDA=2x.
∵∠B+∠BAD+∠BDA=180°,∴x=36°.
∴∠B=36°.
B
课堂小结
等
腰
三
角
形
性质
等边对等角
定义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三线合一
当堂小练
如图,AB//CD,AD=CD,∠1=65°,则∠2的度数为( )
A.50° B.60° C.65° D.70°
A
解:∵AB//CD,∠1=65°, ∴∠ACD=∠1=65°.
∵AD=CD,
∴∠DCA=∠DAC=65°.
∴∠2的度数为:180°- 65°-65°=50°.
当堂小练
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DB
A
C
解:∵∠BAD=26°,AB=AD,
∴∠B=∠ADB= (180°-26°)=77°.
∵AD=CD,
∴∠C=∠DAC.
∵∠ADB=77°,∠ADB=∠C+∠DAC,
∴∠C的度数为 ∠ADB=38.5°.
2
1
2
1 B
当堂小练
如图,在△ABC中,AB=AC,E在CA的延长线上,∠AEF=∠AFE,
求证:EF⊥ BC.
证明:作AD⊥BC,垂足为D.
∵AB=AC,∴∠BAC=2∠CAD.
∵∠AEF=∠AFE,
∴∠BAC=∠AEF+∠AFE=2∠AEF.
∴∠CAD=∠AEF,∴AD∥EF.
∵AD⊥BC,∴EF⊥BC.
拓展与延伸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3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多少度?
解: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所以这个已知的角只能是顶角,
则两个底角的度数都是(180°-130°)=25°,
所以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25°,25°.
拓展与延伸
(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4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多少度?
解:①当已知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另外两个内角是底角.
则两个底角的度数都是 (180°-40°)=70°,
所以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70°,70°.
②当已知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另外两个内角一个是底角,
一个是顶角.
则底角的度数都是40°,顶角度数为(180°-40°-40°)=100°,
综上所述,另外两个内角为70°,70°或40°,100°.
拓展与延伸
(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比是3:2,且有一条边的长为12厘
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是多少?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比是3:2,有一条边的长为12厘米,所
以另外一条边是8厘米或者18厘米.此时已经有两种情况需要讨论:
①12厘米,8厘米 ②12厘米,18厘米
还需注意的是等腰三角形也要分情况讨论,哪段为腰,哪段为底边.
拓展与延伸
(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比是3:2,且有一条边的长为12厘
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是多少?
解:因为等腰三角形一条边长为12厘米,并且两条边的长度比为3:2,
所以和它不相等的另外一条边的长为8厘米或18厘米.
①当腰长为8厘米,底边长为12厘米时,周长为8+8+12=28(厘米);
②当腰长为12厘米,底边长为8厘米时,周长为8+12+12=32(厘米);
③当腰长为12厘米,底边长为18厘米时,周长为18+12+12=42(厘米);
④当腰长为18厘米,底边长为12厘米时,周长为18+18+12=48(厘米).
因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