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ID:677582

大小:66.42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河北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 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 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 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 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 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 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 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 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祖..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 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 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祖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2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 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 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后叫“崩”,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 后为死亡的通称。 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 报仇。 B. 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 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 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 王印。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2)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 【答案】10. B 11. A 12. B 3 13. (1)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 (2)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 用。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与上”前面省略了“臣”,“会”是谓语,“留”交代会见的地点,“留”后面断开,排除 A 项、C 项。 “此天以臣授陛下”中,“此”指代前句“会留”,“此”应与上句断开,与下句相接。排除 D 项。 本句意为: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 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第三等,比伯低一等”“晋侯比秦伯低一等”错误。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 晋侯比秦伯要高一等。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 “ 没费一兵一卒”错,根据原文“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 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可知,沛公带领军队攻打了秦军,并非“ 没费一兵一卒”。 故选 B。 4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词的正确翻译: (1)“何”,为什么;“绝”,断;“示”,告示;“还”,回来;“固”,使动,使……稳住。 (2) “九江王黥布,楚枭将”是判断句;“郤”,通“隙”,隔阂;“反梁地”,“反(于)梁地(介 宾结构后置、省略句);“急”,马上。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 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辍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晓山下的秦军,张 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 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 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 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 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成阳,秦王子婴投 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 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 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 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 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 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 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 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 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 5 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祖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 取胜 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 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 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祖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 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 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 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 守台、金、严三郡。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 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 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 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 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 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是时宁德已屡陷。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 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 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于是继光至福州, 勒石平远台。 初,兴化告急,时帝已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继光副之。及城陷,刘显军少,壁城下不敢击。大猷 亦不欲攻,需大军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 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纶上功,继光首,显、大猷次之。 6 帝为告谢郊庙,大行叙赉。继光先以横屿功,进署都督佥事,及是进都督同知,世荫千户,遂代大猷为总 兵官。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 用焉。 10. 下列对文中画直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 免官/戴罪办贼。 B.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 免官/戴罪办贼。 C.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 /坐免官/戴罪办贼。 D.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 免官/戴罪办贼。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史,是指我国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两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 B. 倭,意为猥琐、矮小的,是我国古代对日本人及其国家的称呼,现为对日本人的蔑称。 C. 进秩,进升官职,增加俸禄。其他表示晋升官职的词语还有“超擢”“迁”“陟”“拔”等。 D. 总督,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尊称为“督宪”、“制台”、“制军”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戚继光少有大志。戚继光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幼就很洒脱,气度不凡,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 B. 戚继光治军有方。戚继光调赴浙江,招募地方军,组织他们学习攻击和刺杀的方法,练习使用长短兵 器,将其打造成一支精锐的部队。 C. 戚继光足智多谋。横屿一战,命令士兵每人拿着一束稻草,填塞壕沟,最后大破倭寇,收复了失地。 7 D. 戚继光战功赫赫。在东南抗倭,先后多次击溃敌军,名声大振;在北方则专注防守,名声不彰。 13. 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 (2)纶上功,继光首,显、大猷次之。帝为告谢郊庙,大行叙赉。 14. “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简要分条概括。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番人。正要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 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 (2)谭纶向朝廷请功,戚继光为首功,刘显和俞大猷为次等功。皇帝为此事向天地和祖庙祭告拜谢,大 加奖励和赏赐。 14. ①军队训练严格;②根据地形摆阵法;③武器装备精良。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以道阻不罪”,“以道阻”介宾短语,不能断开,排除 D;“寻会俞大猷兵”,“俞大猷”人 名,是“兵”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 AC。 本句译为: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所 以不加罪。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 (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 故选 B。 【11 题详解】 8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能力。 C.“其他表示晋升官职的词语还有……迁”错误,“迁”,指调动官职。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戚继光……在北方则专注防守,名声不彰”错误。原文是“更历南北,并著”,意思是戚继光交替经 历了南方和北方,名声都很大。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劾”,弹劾;“通番”,勾通外国;“按问”,调查审问;“旋”,不久。 (2)“上功”,向朝廷请功;“首”,首功,功劳最大;“告谢”,祭告拜谢;“叙赉”,评议等级次 第进行赏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分析可知,军队训练严格; 由“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分析可知,根据地形摆阵法; 由“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分析可知,武器装备精良。 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 9 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 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衔,担任参将, 分管宁、绍、台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 罪。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 责令)戴罪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 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番人。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 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 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 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 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 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 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 获全胜,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打败了敌 人。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 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跑到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 第二年,倭寇大举侵犯福建。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 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 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倭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 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 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于是戚继光率军回福州,在 平远台把功绩刻在石头上。 开始的时候,兴化城告急,当时皇帝已经任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总兵。等到兴化城被 攻陷,刘显的军队比较少,竖守在城下不敢攻击。俞大猷也不敢攻城,需要大军集合围困它。嘉靖四十二 年四月,戚继光率领浙兵到了。于是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率领中军,刘显率领左军,俞大猷率领右军,一 10 起在平海攻击倭寇。戚继光率先进攻,其他两人着进攻,斩首二千二百,救回被掳掠的百姓三千人。谭纶 向朝廷请功,戚继光为首功,刘显和俞大猷为次等功。皇帝为此事向天地和祖庙祭告拜谢,大加奖励和赏 赐。戚继光开始由于进攻横屿的功劳,加封为都督金事,到了这个时候,晋封为都督同知,世世代代享受 千户的待遇,于是取代俞大猷为总兵官。 戚继光交替经历了南方和北方,名声都很大。在南方立下赫赫战功,在北方专注防守。他所写的《纪 效新书》和《练兵纪实》,带兵的人都遵守使用它。 河北省黄骅市北京师大沧州渤海新区附属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 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 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 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 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卒。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 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 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 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 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变?”秦伯说.,罢兵。 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1 A.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B.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C.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D.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候、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但 汉代封爵仅有王和侯两级。 B. “再拜”文中指“第二次拜托”,而《鸿门宴》中“再拜献大王足下”中“再拜”指”拜两次,古代 隆重的礼节”,两者意思不同。 C.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文中“秦伯说”中“说”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秦伯说, 与郑人盟”中“说”都通“悦”。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事详赡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而司马迁的《史记》在体例、叙事、史论等方面 对其都有继承和发展。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献公派宦者履鞮去杀重耳,重耳翻过墙壁,被宦者一路追赶,还被砍掉了袖子,最终还是逃脱了, 去了他母亲的祖国——狄国。 B. 重耳在流亡中历经苦难,为了得到秦缪公支持,他主动请求联姻,与秦国结了秦晋之好,为他后来成 功回晋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C. 咎犯认为自己在重耳流亡时有很多的过错,担心重耳回国后会报复自己,就请求离开,但重耳对河盟 誓,以此打消咎犯的担心。 D. 重耳在流亡过程中受到了郑国的无理相待,后来他就联合秦国攻打郑国,但是郑国派人说服了秦缪公, 最终两国都从郑国撤兵。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1)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2)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 【答案】9. A 10. B 11. B 12. (1)晋国听说秦国军队来了,也派出军队抵拒,但是都暗中知道公子重耳要回来。 (2)灭亡了郑国,增强了晋国,晋有所收获,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 【解析】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 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 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他的国家都将去攻打了,何况他曾经的妻子呢!而且接受是为了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 返回晋国,您竟然拘泥小的礼节,而忘记大的羞耻! 句中,“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这是句式“其……,况其……”因而在“况”前面需要断开。排除 B 项。 “结秦亲”意思是“与秦国结成姻亲”,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子”(您)是下句的主语,其前面 应与上句断开,其后面与下句相连。排除 D 项。 故选 A。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 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 项,文中的“再拜”理解错误,且两处“再拜”意思相同,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故选 B。 【11 题详解】 13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 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 项,“主动请求联姻”错,联姻并非重耳主动,而是秦缪公要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重耳一开始 还不愿意,是在司空季子的劝说下才答应的。原文“重耳不欲受……遂受”。 故选 B。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 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 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含义: (1)“拒”,抵拒;“然”,但是;“阴”,暗中。 (2)“厚”,增强;“得”,收获;“利”,好处。 【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 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 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 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 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 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 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 14 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参考译文: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从小就喜好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 赵衰;狐偃咎犯,这是文公的舅父;贾佗;先轸;魏武子。从献公做太子时,重耳就已是成人了。献公即 位时,重耳二十一岁。献公二十二年,献公派宦者履鞮赶快杀死重耳。重耳爬墙逃跑,宦者追赶,砍掉重 耳的袖子。重耳于是就逃到狄国文言文阅读答案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 士五人文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狄国是重耳 母亲的祖国。 重耳在狄国一共住了十二年才离开。到了秦国,秦缪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重耳不想接受。 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都将去攻打了,何况他曾经的妻子呢!而且接受是为了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 晋国,您竟然拘泥小的礼节,而忘记大的羞耻!”重耳于是就接受了。秦缪公十分高兴,和重耳宴饮。秦 缪公说:“知道你想尽快返回晋国。”赵衰与重耳离开了座位,再次拜谢说:“我们这些孤立无援的臣子 仰仗您,就如同百谷盼望知时节的好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晋惠公死亡。晋国大夫听说重耳在秦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人返回晋国。于是 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晋君听说秦军来了,也派出军队抵拒,但是都暗中知道公子重耳要回来。 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文言文阅读答案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 士五人阅读答案。咎犯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过错也太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您呢?我请求从这时 离去吧。”重耳说:“如果回到晋国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 中,与子犯明誓。壬寅日,重耳进入晋军中。丙午日,重耳到达曲沃。丁未日,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做 了晋国国君,这就是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同包围郑国,因为在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对文公不礼貌。晋君却说: “一定得到郑君才甘心。”郑国害怕了,就暗中派使者对秦缪公说:“灭亡了郑国,增强了晋国,晋有所 收获,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您为什么不放弃郑国,与郑结为友好?”秦伯同意了,撤走了军队,晋国 也随后撤了军。 河北省泊头市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5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 时上年老,宠姬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 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 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碑。”日碑亦曰:“臣外国人, 不如光。”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碑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 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 光。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上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 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 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义之。明日,增此郎秩二等。众 庶莫不多.光。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 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光自后元秉持万 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光薨,上及 皇大后亲临光丧,谥曰宣成侯。 (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属.社稷 属:属于 B. 上游五柞宫,病笃.。 笃:病重 C. 光欲夺.之 夺:抢夺 D. 众庶莫不多.光 多:赞赏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B. 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C. 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D. 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16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本名以外起的表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古时一般尊人称字,对己称名。 B. 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C. 顿首,先跪直,拱手、叩头至地,头至地后立刻抬起,是拜礼中最重的礼节。 D. 崩,皇帝去世。古代对“死”的称呼有严格规定,帝王死叫“崩”,诸侯死叫薨。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霍光才能出众,深受信任。汉武帝年老托孤,赐画给霍光,让他和周公一起承担辅佐幼主的重任。 B. 霍光为人谦逊,善于理政。霍光认为自己才能不如金日碑,但辅佐幼主时,国家大事都由他决断。 C. 霍光本性端正,富有气量。尚符玺郎不从霍光,拒绝交出玉玺,霍光反认为此人忠义,给他增 加俸禄。 D. 霍光位高权重,备极哀荣。霍光把持朝政多年,深受朝廷重视,他去世后,皇后和皇太后亲临 吊唁。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鸿门宴》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出入,上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答案】10. A 11. B 12. C 13. A 14. (1)他每次出入皇宫,上下殿门,停走都有固定的位置,郎仆射暗中记下仔细察看,发现每次都不差 分寸。 (2)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向项将军详细说明我是不敢背叛恩德的。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7 A.“属:属于”错误,“可属社稷”的意思是: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所以“属”的意思是“托付”。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直到宣帝继位,才把政权交给宣帝。宣帝谦让不肯接受,所有的政事都要先请示霍光,然后 呈奏皇帝。霍光每次朝见宣帝,宣帝虚心庄重,对霍光十分谦恭有礼。 “诸事”做“关白”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 AC;“上”做“虚己敛容”的主语,中间不能断 开,排除选项 D。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顿首……是拜礼中最重的礼节”错误,拜礼中最重的礼节是稽首。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让他和周公一起承辅佐幼主的重任”错误,原文“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的意思 是“你没明白先前我赐你那幅画的意思吗?立我的小儿子,先生你像周公那样辅佐幼主”。由此可知,是 让霍光“像周公”那样辅佐幼主,而不是“和周公一起”。 故选 A。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题得分点有:(1)常,固定;窃:暗中;识:记下。 18 (2)反,反叛;具,详细;倍,通“背”,背叛。 参考译文: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征和二年,卫太子被江充打败,而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两人都 有很多过失。当时武帝已经年老了,宠姬赵婕妤生有一个儿子,武帝想立这个幼子为皇位继承人,让一位 大臣辅佐他。细察众大臣中只有霍光能担当重任,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于是武帝便命令宫廷画工画了一 幅周公背着成王受诸侯朝见的画赐给霍光。后元二年春天,武帝到五柞宫游玩,病情加重,霍光流着泪问 道:“陛下如有不幸,谁应当是皇位继承人呢?”武帝说:“你没明白先前我赐你那幅画的意思吗?立我 的小儿子,先生你像周公那样辅佐幼主。”霍光叩头辞让说:“我不如金日碑合适。”金日碑也说:“我 是外国人,没有霍光合适。”于是,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碑为车骑将军,以及太仆上官桀 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他们都在武帝卧室床前下拜受封,接受遗诏辅佐少主。第二天, 汉武帝去世,太子承袭皇帝尊号,他就是孝昭皇帝。昭帝年仅八岁,国家大事统统都由霍光代为决断。霍 光为人沉着、稳重,处事审慎、周密,身高才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清目秀,胡须很美。他每次出入皇 宫,上下殿门,停走都有固定的位置,郎仆射暗中记下仔细察看,发现每次都不差分寸。霍光开始辅佐昭 帝时,政令都由他亲自颁布,天下臣民都想了解他的风度神采。有一次,宫中闹起了鬼怪,一夜之间,大 臣们都惊恐不安, 霍光召见尚符玺郎,要收回玉玺,尚符玺郎不肯交给霍光。霍光便要夺取玉玺,尚符 玺郎手按着剑说:“可以杀我的头,玉玺你绝对得不到!”霍光认为他的行为很大义。第二天,下令把这 个郎官的俸禄提升了两级。老百姓没有人不夸赞霍光。自昭帝时起,霍光的儿子霍禹及霍光哥哥的孙子霍 云都已官至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统领南北各民族归附的军队。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 担任东、西两宫的卫尉,兄弟辈的女婿、外孙都享有奉朝请的资格,分别做了各部门的大夫、骑都尉、给 事中等官。霍光的族党亲戚在朝中连成一体,根深蒂固地盘踞着朝廷。霍光从后元年把持朝政,直到宣帝 继位,才把政权交给宣帝。宣帝谦让不肯接受,所有的政事都要先请示霍光,然后呈奏皇帝。霍光每次朝 见宣帝,宣帝虚心庄重,对霍光十分谦恭有礼。霍光去世,皇上和皇太后亲临吊丧,赐霍光谥号宣成侯。 河北省衡水市十四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 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衅社..,告纣之 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 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 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爽曰:“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 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 19 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 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 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 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上,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 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 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 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 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 注:①箕子,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②匔匔,恭敬的样子。③毕,地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B.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C.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D.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衅社,是指杀牲取血以祭社神,“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 B. 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可指婴幼儿时期。 C. 践阼,本义是走上庙寝堂前主阶,后来引申为帝王登基、即位。 20 D.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见群臣皆面南而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公才华横溢。建典章制度。作《大诰》为兴师东伐作战前动员,恐成王淫佚,作《多士》《毋逸》以 诫成王。 B. 周公尊贤重士。在洗头时,多次捉起头发,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急忙起来礼待贤士,怕失去 了天下的贤人。 C. 周公高瞻远瞩。虽然天下安定了,但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未安排得当,于是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 百姓为此很高兴。 D. 周公心怀天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忧周朝天下不稳,代成王执政,待成王长大后又还政 成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2)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14. 汉代贾谊评价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请结合文段,概括周公有哪些“大功”。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2)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明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 14. ①辅佐武王灭商;②平定叛乱;③还政成王;④建章立制。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21 “封”的对象是“武庚”,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 AD;“蔡叔”是主语,“傅”是谓语,“之” 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之”后断句,排除选项 B。 故选 C。 句子翻译:向上天与殷民昭布纣之罪状。把箕子从囚禁地中释放出来。给商纣王儿子武庚封地,命管叔、 蔡叔辅助他,以承续殷的祭祀。遍封功臣、同姓及亲戚。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错误。“社”是指土地神。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 .“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错误。由原文“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可知, 写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欢悦。由此可知,应该是制定了《立政》,使百姓便利,所以天下百姓很高 兴。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22 (1)所以:……的原因。摄:代理。畔:背叛。无以:没法。告:向……交代。 (2)从:伴随。以:来。明:表明。臣:意动用法,以……为臣。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衅社,告纣之 罪于天”可知,武王十一年,讨伐商纣王,军队到达牧野,周公佐助武王,发布了动员战斗的《牧誓》。 周军攻破殷都,进入商王宫。杀了商纣王以后,举行衅社之礼,向上天与殷民昭布纣之罪状。由此可知, 周公辅佐武王灭商; 由原文“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 放蔡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上,二年而毕定”可知,管叔、蔡叔、武庚等人果然率领淮夷之人造反。周 公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写了《大诰》。于是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服殷之遗民。平定 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二年时间全部完成。由此可知,周公平定叛乱。 由原文“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 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可知,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把政权还 给成王,成王临朝听政。过去周公代替成王治天下时,面向南方,背对扆壁(屏风),接受诸侯朝拜。七 年之后,还政于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仍谨慎恭敬如履薄冰。由此可知,周公还政成王。 由原文“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 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可知,周公归国后,怕成王年轻,为政荒 淫放荡,就写了《多士》《毋逸》,用来告诫成王。当时天下虽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安排得当, 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职责。写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欢悦。由此可知,建章立制。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 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 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 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 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 23 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 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 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还在世时,旦作为儿子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武王 即位,旦经常佐助辅弼武王,处理很多政务。武王十一年,讨伐商纣王,军队到达牧野,周公佐助武王, 发布了动员战斗的《牧誓》。周军攻破殷都,进入商王宫。杀了商纣王以后,举行衅社之礼,向上天与殷 民昭布纣之罪状。把箕子从囚禁地中释放出来。给商纣王儿子武庚封地,命管叔、蔡叔辅助他,以承续殷 的祭祀。遍封功臣、同姓及亲戚。封周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就是鲁公。但周公没有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 在朝廷辅佐武王。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 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 公望、召公奭说:“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 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 之大业,是我这样做的原因。”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 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 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管叔、蔡叔、武庚等人果然率领淮夷之人造反。周公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写了《大诰》。于是 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服殷之遗民。平定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二年时间全部完成。诸侯都 宗顺周王朝。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去洛邑营造成周京城,并进行占卜,得卦象大吉,于是就以洛邑为国都。 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把政权还给成王,成王临朝听政。过去周公代替成王治天下 时,面向南方,背对扆壁(屏风),接受诸侯朝拜。七年之后,还政于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 仍谨慎恭敬如履薄冰。 周公归国后,怕成王年轻,为政荒淫放荡,就写了《多士》《毋逸》,用来告诫成王。当时天下虽已安 定,但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职责。写了《立政》,以利百姓, 24 百姓欢悦。 周公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 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成王特准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 祭文王之礼。鲁国有周天子一样的礼乐,是因为褒奖周公的德行啊。 河北省邢台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便问《五经..》凡 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 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 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梁西中郎行参军,寻署法曹外兵参军。梁武帝于城西 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时左右 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面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农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 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 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 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 羸疾所堪,乃教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 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 当时荣之。 (选自《陈书•虞荔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 素/淡然无营/ B.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 素/淡然无营/ 25 C.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 素/淡然无营/ D.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 素/淡然无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经》,《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