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地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各地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ID:677586

大小:60.27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1-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河北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河北省石家庄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由对文本的解释而转换为记事文体的“传”,应发生于史家对孔子《春秋》的解释。先秦对孔 子《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三传都是传注行 为的产物,注释的对象都是《春秋》,但在由注释之“传”向记事之“传”转换中的作用不尽相同。 《公羊》《谷梁》是以注释家的身份去解释《春秋》,虽也对有些事件的本原作了注释,但侧重于对字、 词所包含的意义进行解释,更多具有注释性质。而《左传》的作者是以“史”这一职官和史学学者身份来 解释具有历史记述性质的《春秋》,总结国家和个人兴衰成败的教训也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因而,《左传》 虽也有对《春秋》体例的解释,但更多的是依据历史记载,恢复《春秋》以“微言”掩盖了的国家和个人 兴衰成败的原委,化《春秋》之隐晦为明白晓畅,很大程度上“创造性地复原了《鲁春秋》”。也正是这 种出于行为目的需要的复原,《左传》将“传”这一注释典籍的方式,基本上转换成为一种历史记述的文 体。 《左传》为解释孔子《春秋》而作,故仍然采用了编年之体,有着不少解释性及梗概式记事的文字。 受传注体例的限制,《左传》将一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过程的记述,分解在不同的年份,且这一年份内 还要记述不同诸侯国或不同性质的行为事件。但是,《左传》却对各种事件的发生采取了全视角记述。它 不仅记述了每一具体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相关记述,记 述了事件发生发展的大的历史背景。如记晋文公复兴晋国,通过僖公前后二十多年的记载,记述了重耳出 亡、秦国与晋国的关系、晋国救宋、重耳随从的品格等等,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诸多领域 的视角,比较完整地展示了晋国兴盛前后的历史。较之《国语·晋语》单一记述晋骊姬之难,更具有总结 历史经验教训而服务于政治的意义。 至于司马迁创造的以专门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字称之为“传”,也当与《左传》称之为“传”有密 2 切关系。《史记》“索隐”谓:“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先秦的“传” 多用于经典的注释。《左传》虽有传注的性质,虽非以人为主叙事,更非专记某人之行事,但却涉及到了 不少人物的生平行事;它有对孔子《春秋》体例的一些注释,但却是以记事为主。故《史记》“列传”之 “传”的产生,当不仅是借用先秦《左传》的文体名称,而且当与《左传》一样,具有真实记载历史人物 行事的性质。所以,“列传”传记体的产生,当是在《左传》详细叙事的“传”的基础上,融入了《晏子 春秋》《战国策》等专记一人之事的元素,从而创造了“列传”这一史学体式,用于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 可以说,记载人物之“传”,是经典的传注之“传”的进一步发展。 (节选自《经与先秦说、解、传的发生及演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传同为给《春秋》作注行为的产物,但《左传》和《公羊》《谷梁》的作者身份的差异,作注目的的 不同,使得《左传》别具一格。 B. 为解释《春秋》而作的《左传》沿用了《春秋》编年体的体例,受此限制,《左传》对同一历史事件的 叙述分散而不连贯。 C. 《国语》在叙骊姬之难时,角度较为单一,不及《左传》视角覆盖诸多领域、可以比较完整地展示晋国 兴盛前后的历史。 D. 《左传》和《史记》之“列传”同中有异:同为历史著作,前者有传注的性质,以记事为主,后者以人 为主叙事,且一传多专记某人之行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将其他两传与《春秋左氏传》比较,意在论证《左传》在由注释之“传” 向记事之“传”转换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B. 第三段举出“晋文公复兴晋国”的例子,论证《左传》全视角记述的特点:记述历史事件,既交待具体 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叙述事件大的历史背景。 C. 第四段结合《左传》《晏子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史书,意在论证司马迁创造《史记》之“列传”的史 学体式,缘于他善于继承和发展。 D. 文章论述“传”的生成和演化,既有对于相关书籍横向的比较,也有对于不同时期书籍在“传”发展过 3 程中源流关系的纵向探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羊》《谷梁》解释《春秋》,其作者都是以注释家的身份,同样侧重于对字、词进行解释,无助于“传” 由注释向记事转换。 B. 《春秋》隐晦,《左传》明白晓畅,但两者均关注国家和个人兴衰成败的原委,可以说《左传》既尊重 了《春秋》,又有所创作。 C. 《左传》之“传”和“列传”之“传”,前者兼有“注释和记事”之意,而后者据司马迁的解释,在“记 事”之外,还有“流传”之意。 D. “列传”传记体,固然是司马迁的天才创造,但一定离不开对《左传》《晏子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历 史著作的叙述传统的吸收借鉴。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 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 项分析错误,“受此限制”不对, 受的是传注体例的限制而非编年体例的限制。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 项分析错误,“第四段结合《左传》《晏子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史书”论证的目的,不在于证明司马迁 创作“列传”成功的原因,而是论证“传”这一文体生成和演化的脉胳。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 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 4 案。A 项,“无助于‘传’由注释向记事转换”不对,“转换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也对有些事件的本原 作了注释”均说明起到了有限的作用。故选 A。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中国文字起 源甚早,就书法看,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 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 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关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 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当然。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 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 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 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摘编自张志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材料二:中国书法作为象形文字的艺术表现,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与世界 文化接轨的基础。 第一,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的内在要求。 方块字是一种倾向于视觉艺术的直接符号,它以直观视像为基础,将表形、表音、表意三者融为一体。 中国人习惯在书写中思考,书写就是思考。中国书法艺术更是将文字的书写由符号表达提升为艺术创作, 在文辞美的基础上,追求结构、线条、水墨等造型美,双向同步地在文辞美、造型美中倾诉书者的内心世 界。这种表意文字导致中国人形象、悟象、灵象思维的异常发达,并构成了整个思维的东方色彩。 拼音文字则更倾向于听觉,这使西方社会更看重听觉艺术,如音乐。文字和口语的同音,使两者难以 分离,难以像我们那样产生与生活口语相分离的、只用于书写的书面语言或文言文。由于它不表形只表音, 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是一种间接的转译符号,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分析的、逻 辑的、实证的思维更为发达。 5 今天,世界文化已经进入当代的综合发展阶段。世界和中国,都有强烈的双向交流需求,都希望在交 流中互适互惠。这种愿望,不止表现在世界市场和社会一体化进程所激发的人才、知识、经济和资本的交 流共进,更表现在文化和思维对交流共进的迫切渴望。随着世界正在出现的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初热期的 持续,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人类,完全可以预期。也许这才是“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 第二,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变异性,在世界华语地区和一些周边国家扩散出两个泛汉语、泛汉文、 泛书法圈,为中国文字和书法走向世界架了桥,提供了经验。 由上亿人构成的世界华人和华裔的汉语社区,是中国文字和书法向世界播扬的桥头堡,早就存在了几 百年。华人华裔圈的汉语、汉文和汉字书法,为了适应各自的文化环境,都程度不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 了的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形成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走向世界的第一个泛汉语、泛书法圈。 另外,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内,汉字及其书写曾经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在东亚汉文化圈内, 汉字和记录日本语、朝鲜语等的准汉字和非汉字,以及契丹文、方块苗字、日本假名等 20 多个借源汉字 创造出来的多民族文字,形成了“一文多语”“一母多文”的文字传播圈。在这个传播圈内,中国书法艺 术一直程度不同地以变异形态存在着、发展着。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存得较好,中国书法在那里至 今仍极有活力。这种以汉语、汉文为基础、为核心的“一文多语”文化圈,是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走向 世界的第二个泛汉语、泛书法圈。 (摘编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材料三:近代以降,特别是进入当下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中国书法受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 知识大爆炸、风尚大迁移的深刻影响,发展业绩显着,但发展瓶颈也明显,挑战与机遇同在。西学的进入, 书写工具的变化,一度文化无用论特别是国学无用论、传统文化无用论及浮华、浮躁肤浅学风、书风的盛 行,商品化和市场机制的风行,加之对中国书法中以文人书法为主体的文化书法这一主线疏于研究认知缺 失: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法发展。而后者格外突出,因而也格外重要。其重要性在 于,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优秀的符号,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链 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因此, 文化书法的复兴,就成为书法界、文化界不得不直面的时代课题。 (摘编自孙月沐《中国文化书法的复兴之价值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6 A. 汉字在其产生之初在结构、笔画等方面已具有书法的某些特点, 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 B. 拼音文字不表形只表音,转换为汉字时需要翻译、分析,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在分析,逻辑、实 证思维上更为发达。 C. “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在世界与中国进行的双向交流中,让中国文字思维为人类提供营养。 D. 当今社会,中国书法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化书法疏于研究、认知缺失给书法发展带来 格外强烈的冲击。 2. 根据材料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反映了其气质、学识和 修养。 B.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所以能够名满天下、传诵至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的绝妙的书法艺术。 C. 中国的汉字、汉语和书法艺术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变 异。 D. 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的热潮在很多国家正在兴起,由汉字所形成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思维将会在世界上产 生影响。 3. 下列说法可以加入材料三的文段,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 面貌。 B. 汉字作为“母符”,表音表象表意始终不离不弃,多重功能始终结合,也始终将画趣溶于书法本体之中。 C. 书者对自己创作的定位,对作品结体关系、气韵脉势的把握,常考验他简易思维的水平。 D. 当下汉字书写键盘化和网络语言对白话文规范化的严重冲击,让人不能不为书法的未来担忧。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对于中国书法未来的发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D 2. A 3. D 7 4. ①从论点提出看,开门见山,表明中心论点为“中国书法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基础”。②从论证层次看, 采用并列式结构对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结构清晰。③从论证手法看,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 多种论证手法。④从论证语言看,准确严密,有说服力。 5. 机遇与挑战同在,信心与忧虑并存。①从自身特色看,汉字音形意结合的特殊性,中国书法有着独特的 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②从世界文化交流现状看,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书法将会越来越受到世 界人民的喜爱。③从社会发展特点看,由于受到新媒体出现、书写工具变化等因素影响,中国书法发展面 临着考验。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汉字在其产生之初……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说法错误,据材料一“把文字的书写性发 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 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明确了“在汉末魏晋之间”,故应表述为 “尚未融入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也就是说汉字在其产生之初尚未融入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 神。 B.“拼音文字不表形只表音,转换为汉字时需要翻译、分析,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在分析,逻辑、 实证思维上更为发达”说法错误,据材料二“由于它不表形只表音,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 是一种间接的转译符号”,可知将“由表音到表意”偷换成“转换为汉字”错。 C.“‘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在世界与中国进行强烈的双向交流中,让中国文字思维为人类提 供营养”说法错误,据材料二“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人类,完全可以预期。也许这才是‘孔 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故知表述不能少了“也许”的限制。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辨析文中信息能力。 A.“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 8 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可知中国书法是“用毛笔书写的”。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分析文章观点,分析文章论证论据能力。 材料三主要论述中国书法受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知识大爆炸、风尚大迁移的深刻影响,发展业绩显 著,但发展瓶颈也明显,挑战与机遇同在。 A.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自身的发展面貌,与材料一观点相符,不能作为材料三的论据; B.讲的是汉字的形体与书法的关系,与材料二的观点相符,不能作为材料三的论据; C.讲的是书法者的书法技能相关的认知水平,是书法作品的创作,不能作为材料三的论据。 D.讲的是当下网络语对白话文规范化的影响和汉字书写键盘化,让人对书法的未来担忧,可以作为材料 三的论据。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特点的分析把握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分析论证特点,要从论点的提出、论证思路、论证方 法、论证语言等方面进行。 ①材料二开头指出“中国书法……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基础”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中国书法有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基础。 ②正文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第一,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 的内在要求。第二,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变异性……为中国文字和书法走向世界架了桥,提供了经验。 另外,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内,汉字及其书写曾经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论证采用并列式结构, 结构思路清晰。 ③材料二中,对“孔子学院”的分析属于举例论证,把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论证。 9 从论证方法来看,材料二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 ④材料二中,论证语言准确严密,有说服力。如:“世界和中国,都有强烈的双向交流需求,都希望在交 流中互适互惠。这种愿望,不只表现在……更表现在……”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对于中国书法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看法。通读材料可知与“中国书法未 来发展”有关的是材料二和材料三。也就是答题区域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仔细阅读这两则材料,材料二中, 中国汉字具有表意功能,它以直观形象为基础,将表形、表音、表意三者同步传输,这种表意文字导致中 国人形象、悟象、灵象思维的异常发达,并构成了整个思维的东方色彩。由此可知,由于汉字音形意结合 的特殊性,中国书法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材料二中,随着世界正在出现的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初热期的持续,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 人类,完全可以预期。由此可知,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书法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材料三中,进入当下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中国书法受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知识大爆炸、风尚大 迁移的深刻影响,加上书写工具的变化,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法发展。由此可知, 中国书法发展正面临着考验。 材料三中,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优秀的符号,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内容。 从总体上看,中国书法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信心与忧虑并存。 河北省黄骅市北京师大沧州渤海新区附属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孔子儒学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这棵大树的底部是孔 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孔孟老庄这些先哲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上古时期文明的土壤。 当我们理性冷静地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中国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在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已 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看待中国儒学,我们不能说因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所以我们就只从孔子开始讲 10 起。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是在中华五千年的中间位置。孔子学术的特点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就 是传述,就是继承,就是发扬光大,孔子尊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述而不作。 我们说孔子好学,好学得先有所可学,就是学习先贤。学习先贤思考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原则,“养生 送死”,无非是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何以生活得更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需要养生、送死。 孔子还思考由民生而人生的问题,抓住根本,治理一个小小区域,进而治理整个鲁国、整个天下,这是空 间的放大。 除此而外,孔子还说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管理的方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 这种变化就是损和益,损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去掉一些,益则是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增加一些,但 深层的东西不会变,“虽百世,可知也”。在这里,孔子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时间的绵延连续。孔子说的 三代、十世、百世则是时间的绵延。 不管是时间的绵延还是空间的放大,孔子最为关注的还是能够超越暂时与区域性的深层次的根本问题。 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有自己的自然追求;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有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社会性。这两者之间 的关系如何从根本上接合与调和,孔子思考的深刻恰恰就在于此。 儒家的“儒”字,很像一个人在洗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其实这个儒,在商周时期就是相礼的人, 也就是古代举行礼仪活动时,别人不懂的礼仪他懂,他的身份就是儒,是一种职业。 但到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情况不一样了,孔子不但要洗净身体,也要洗净心灵。儒家,以先王之道 濡其身,用尧舜禹汤文武等先圣之道来改变我们自己,所以孔子跟他的学生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 儒。小人儒只是把儒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君子儒应该致力于素养的提升,致力于社会的改良。孔子说“君 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影响大家,他怎么做老百姓就怎么做。所以政者正也, 为政者正,则天下不能不正。 儒家追求的正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个人不自私就是公,这就是公共意识、公德意识。一个 人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这个人才是优秀的人,如果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这样,天下的人都这样, 天下为公,那便一定是大道之行,这就是儒家的追求。所以“天下为公”实际上说的是,我们共同生活在 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这种公共意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追求成为一个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人。 (摘编自杨朝明《时空维度下的孔子与儒学》,《光明日报》2020 年 6 月 27 日) 材料二: 11 从孔子创立儒学一直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的这段时期是儒学登上历史的主旋律舞台的时期。儒学 的创立是孔子对西周以来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思想传统的全面总结和继承发展,孟子和荀子又分别从 不同的方面对孔子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奠定了儒学的基本理论格局。 春秋时期没有统一的主流文化,儒学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只是多元文化的一元”。春秋末年是一个 “礼崩乐坏”的时期,旧的价值观解体了,而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 利益纷争空前激烈,对利益的关注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因而以对人的价值和德行为诉求的儒学就遭到 了冷遇。在那个各国追求迅速强大争取霸主地位的时代,在那个没有统一、稳定的时代儒学是不可能被社 会所接受的。这也恰恰说明了儒学更适合在一个稳定统一的国家中发展成为治理理论,而在社会转型时期 或者动荡时期是会被冷落的。 这种多元文化的格局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才宣告结束。到了汉武帝时期,制度稳定发展国力进一步 强盛。这样一个稳定强盛的国家急需要一个统一和平与发展的思想来适应当时的专制统治。董仲舒适时地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自此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正式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 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能够成为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是因为儒学适应于中国当时经济、政治 制度的需要。当时封建社会的统治是一种集权的统治,统治者需要这种绝对权力、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的 思想。儒学还具有调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的功能,在不动摇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情况下,让统治者 适当地实行仁政爱护人民,让人民被这个“仁”迷惑,甘于受统治者统治。在封建社会,一个稳定的时期 内没有什么理论思想比儒学更适合的了,儒学自此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统治。 (摘编自赵颖《学术论坛》,2008 年第 9 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孔子儒学为主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的种种思想。 B. 中华文明其实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夏商周时期就已有。 C.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人们讲儒学一般从孔子开始讲起,其实孔子处于中间位置。 D. 从孔子创立儒学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说明儒学符合统治者施行仁政的要求。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的开头用大树作喻,意在强调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在中华文明中所处的地位。 12 B. 材料一基于对“儒”这一概念内涵变化的分析,得出君子之德对于老百姓的作用。 C. 儒学比其他的理论思想更加适合稳定的封建社会,因此才能持续两千多年的统治。 D. 材料一在论证说理时,善于引用孔子的话,这样显得真实可信,又容易让人接受。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儒家追求”范畴的一项是( ) A.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 政者正也,为政者正。 C.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D. 士需弘毅,以为已任。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儒家”下一个简要定义。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A 2. C 3. A 4. 由先秦孔子创立,后经历代发展,主张礼治、强调传统,曾长期维护人伦关系的思想流派。 5. 文章先引出孔子儒学与中华文明关系的论题;再多方面分析孔子儒学的丰富内涵;最后依据儒家的追求 联系实际,号召人们要做一个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人。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中华文明……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夏商周时期就已有”错误。原文是指有“在夏商周时期,中华文 明已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并不是指那时就有中华文明。 C.“人们讲儒学一般从孔子开始讲起”错误。从原文“看待中国儒学,我们不能说因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 人,所以我们就只从孔子开始讲起”来看,作者很明确的指出“不能说因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所以我 们就只从孔子开始讲起”。 13 D.“符合统治者施行仁政的要求”错误。从原文材料二“从孔子创立儒学一直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的 这段时期是儒学登上历史的主旋律舞台的时期”来看,“符合统治者施行仁政的要求”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儒学比其他的理论思想更加适合稳定的封建社会”错误。封建社会的稳定时期而非稳定的封建社会。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能理解能力。 A.“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的学术特点,不是儒学追求。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内容,给“儒家”下一个简要定义。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 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找到被定义概念 的邻近大概念。第二步,找到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第三步,用“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 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 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儒家是思想流派。然后从文中筛选儒家的特点:“由先秦孔子创立”“后 经历代发展,主张礼治、强调传统”“曾长期维护人伦关系”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组合成定语成分来 修饰宾语“流派”,按照公式,用一个单句的形式叙述出来即可,注意陈述语序。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结构的能力。 题干要求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作答本题,需要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然后运用恰当的连 14 接词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材料一共有 8 段,第 1 段,由“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的比喻,引出孔子儒学与中华文 明关系的论题;第 2-7 段,多方面分析孔子儒学的丰富内涵;第 8 段,依据儒家的追求联系实际,号召人 们要做一个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人。 最后,选择用“首先……,其次……,最后……”的连接词组织答案。 河北省泊头市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 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 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 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 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 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 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 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 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 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 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 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 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15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 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 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 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意境不仅是虚灵的、动态的,而且是超越的、神圣的。它不仅往广大的方面蔓延,而且往高深的方面 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意境是宇宙,但它 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 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 意境理论让我们从个别事物中超越出来,进入更加广大的周遭世界,进而与历史和宇宙发生关联,这 对于将今天的艺术实践从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要。现在已经有不少西方美学家开始 用气氛、氛围、灵韵等具有中国美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艺术圈,我想它们都不如中国美学中的意境那么准 确。在意境范畴启发下建构起来的艺术圈,将如同时下生态圈和经济圈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现 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摘编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 材料二: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 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 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 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以董其昌那样的身份,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 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宁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 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田园诗, 为什么会这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向往,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小 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不乐意经历的,但 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人们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 生活拉开距离,如果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 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 16 想象余地。艺术必须要由此及彼,如果艺术不能完成这一个飞越便不是艺术,只不过是说明文,或是—— 看图说字。文学中的意境之美也如此,文字要在读者的脑海里变成海市蜃楼般的画面,如《简·爱》,你 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觉到那种阴冷和潮气。说到营造国画的意境,不是画家自己在那里 营造,画家只不过提供了某种可能,只是通过笔墨对看官们的生活经验做了指点和引导,然后由看官去营 造。意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产生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画。石涛说“笔 墨当随时代”,这只是某些人的事,就国画而言,你也可以笔墨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 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中国画技法形成于农耕时代,你要它随时代发展,现在是什么时代?工业 时代好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你来画宇宙飞船或手机电脑不是不可以,但也同样需有意境。关于国画意境, 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 (摘编自王祥夫《意境之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象是虚的,形是实的;象是动的,形是静的;象只有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 B. 意象专指艺术形式创造的审美对象,是非现实的,因为意象比形象更加虚灵生动。 C. 高远清澹的意境,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而是对其官场紧张心情的互补。 D. 除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外,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并没有太大区别,不应有评判标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境不是对象,不能与意象相对,因为意象始终是在意境之中存在的,不能越出意境而存在。 B. 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是当今艺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建意境论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 C. 只有于似与不似之间提供给人们更多联想的可能,形成由此及彼的飞越,艺术才能成为艺术。 D. 材料一追溯中国美学史谈对意境的认识,与材料二一样都分析了文学创作的意境美。 3. 下面诗句不属于材料二中所述“与生活拉开距离”的一项是( ) A.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B.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7 C.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D.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 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对现实中的人们有什么作用?请依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答案】1. B 2. D 3. A 4. 特点:意境是虚灵的、动态的,也是超越的、神圣的。作用:意境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给人们提供 更多联想的可能,让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5. ①首先提出意境是什么的问题。②然后通过意境与象、意象等概念的辨析分析意境的内涵。③最后提出 应该用意境论重建当代的艺术圈的建议。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象只有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错误,从原文材料一“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 可知文中只是说《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从原文材料一“《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 的解释”可知后边《韩非子》中就没有象与形对比起来理解; C.“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二说“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 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 可知高远清澹的意境,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 的互补; D.“不应有评判标准”理解错误,从材料二“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 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可知国画笔墨有评判标准。 故选 B。 18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D.“都分析了文学创作的意境美”错误,材料一只在第 3 段提到了文学形象,并没有分析文学创作的意境 美。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诗句理解分析原文句子含义的能力。 从原文材料二“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 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可知“与生活拉开距离”是指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 A.是描写一家其乐融融的干农活,是对生活的如实描写,没有“与生活拉开距离”。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 从材料一“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可知意境是虚灵的; 从材料一“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 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可知意境是动态的; 从材料一“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 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可知意境是超越的、神圣的。 从材料二“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 美”可知意境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从材料二“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 广大的想象余地”可得出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 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 19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考生作答时可以首先理解每段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层。材料一开头第一段提出意境是什么的问题;然后 第二、三、四段分析意境与象、意象等概念的辨析,五、六段分析意境的内涵;最后建议应该用意境论重 建当代的艺术圈。通过分析可知材料一的行文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整理 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十四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一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 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令人惊叹的 是,她的视频在 Youtube 上备受追捧,收获 735 万粉丝,影响力堪比 CH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 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 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 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 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 先进与落后。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 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 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 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 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 20 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 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 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 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 瓢饮”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榆出。任 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论不已, 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 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 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取材于《北京日报》2019 年 12 月 11 日) 材料二: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粑熟,她摘来 制成枇粑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 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 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 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甲】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 冲突论”意味。【乙】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 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 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丙】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 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 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中华传 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 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 21 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取材于《经济日报》2019 年 12 月 10 日) 材料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 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 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开始感叹,做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 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乡村生 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 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 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于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 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 定李子渠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 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 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 年,享誉世界的电影 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但因为认为《中国》 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其实《中国》是一部关于 中国人的电影”。并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 觉得是做对了”。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 是那个年代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 从对有关《中国》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 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 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 22 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一个主要原因。 澄清争议,走出误区,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 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取材于新媒网 2019 年 12 月 07 日)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 B. 国内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 C. 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 D. 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2. 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 的特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 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B. 《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 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 C. 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种经历与 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 D. 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 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4.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 23 5. 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 【答案】1. A 2. D 3. A 4. ①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②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 力的好奇;③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答出两点即可) 5. 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 事同样感人;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④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 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 军;⑥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 “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错误。材料一第 2 段中说的是“不过,相较于外网的 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颇多质疑”,文中没有说李子柒的作品在国内受到冷落,只是说质疑颇多。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楼宇烈先生的话主要说明了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甲处主要是谈生活方式,乙处主要是谈文化输 出,丙处主要是讲李子柒的作品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案例,丁处的后一句“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 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到了人文精神,与 楼宇烈先生说的话相衔接,由此可知这句话放回丁处最恰当。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的能力。 24 B. “《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所以当《功夫熊猫》 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 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开始感叹,做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功夫熊猫》 的例子,并不是用来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 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的说法也太绝对。 C.“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错误,李子柒的作品走红与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的经历并不 相同。李子柒的作品并没有从不受欢迎到受欢迎,原文的表达是“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 Youtube 上 备受追捧,收获 735 万粉丝,影响力堪比 CHNN”,“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可 见二者经历并不相同。 D.“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曲解文 意,原文说的是“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 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人,但不是选项所说“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 任”。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李子柒的作品火爆的原因首先与她的视频的内容有关,关于视频内容,材料一第一段就有“这位美食博主, 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 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材料二第一段也有“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 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 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可见李子柒短视频“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 具有浓浓的中国风”。 其次,一个作品好坏还取决于它的受众,根据材料一第四、五段,“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 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可见李子柒作品受外国朋友欢迎的原因是“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 秘与魅力的好奇”。 25 另外,作品好坏还得看效果,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 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 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可见李子柒视频火爆的原因是“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 带来慰藉”。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并探究文中的某个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三则材料,针对题目中的的“文化输出”这一要求找寻相关语句。 材料一第一段说李子柒的视频“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 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材料三第二段说“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 到中国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材料二第二段更是总结出“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 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这就启示我们,文化输出无须太过刻意,应是潜移默化 的。 材料一第 6 段谈到文化输出并非一个李子柒就能做到,“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 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 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可见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 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 材料二第 3 段总结了李子柒作品的魅力,“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 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可见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 同样感人。 文化输出也需要“技巧”,材料三中的“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文化输出需要打 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消费体 验”以及她所拍摄的小而美的乡村生活获得了国外网友的共鸣,可见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 真实的文化现状;在输出内容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 河北省邢台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并刮起强烈风暴。在天猫上搜索“国潮”,会出现各种贴着“国潮”标 签的服装;在微博上搜索“国潮”,会找到上千个起名“国潮”的博主。可见,“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 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 尽管“国潮”如此火爆,但人们对“国潮”的定义却莫衷一是。有人把“国潮”理解为“中国本土设 计师及主理人创立的潮流品牌”,所以网络上大量以“国潮”为关键词的文章讨论的仅仅是时尚潮牌,理 解相对片面。还有人认为“国潮”是以品牌为载体,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的张扬及其对时尚的追求, 又是对传统文化自然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流行现象。它相对全面地概括了“国潮”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国、 品牌、潮流和文化。 “国潮”的字面释义虽简单明了,但其内涵却丰富多维。从表现形式看,“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 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 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从载体看,“国潮”既有以实物产品为载体的中国制造之潮流,也有以文化现象 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之潮流,比如汉服文化的兴起等。从影响范围看,不仅本土的时尚品牌纷纷爆红,而且 其他领域的国产品牌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和喜爱;不仅华为李宁等中国新制造在国际社会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且许多中华老字号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国潮”的迅速火爆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其 实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有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动因。“国潮”热标志着产业结构 得到了优化,高品质国货贏得了市场,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 质量”转变,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实现了成功起跳。 现在,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制造不缺少高质量的产品,不缺少创新能力,也不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价 格,缺少的是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不过,被先进技术、创意文化赋能的中国创造不断释放潜力, 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国潮”的兴起,是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 偏好,转向注重品质消费的必然结果。 “潮”,代表了一种时尚潮流、一种流行趋势。“国潮”不仅可以用年轻人的语言诠释古老文化赋予 现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现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的创意。“国潮”热展现的是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 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升。 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国潮”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 27 比较突出,一些落后企业还在利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市场上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企业利 用“国潮”的热度生产劣质产品,影响了国货声誉;一些行业的品牌跟风模仿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 创新能力不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 升。 (摘编自姚林青《“国潮”热何以形成》) 材料二: “国潮”,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它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 可的时尚。它与国家和民族所传承的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文化及其相关的人、物、技、艺等息息相 关,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 “国潮”,不是什么舶来品,是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潮流,是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在血脉中流淌,由内而外涌现甚或喷射而出的心理倾向,具有优秀传统 文化特质。 文化,一旦有效有形地彰显出来,足以激发众多个体共鸣,也足以让品牌符号更为鲜活,更显价值。 中国“国潮”产品以美好的品质,切合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它凸显了消费者内在的文化自信和文 化自觉。 “国潮”产品作为国粹文化的可视载体,除了在外在形式上有活泼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将真情实感 真正融入了其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时空转换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无论是时间脉络 上文化气质的变化,还是以某种单一形式为载体的文化演变,如戏曲、刺绣、古董等,有无限空间等待我 们去了解与挖掘。我们要以虔诚与敬畏的态度,精巧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将其在“国潮”上表现出来,其中 无疑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消费观念因人不同,存在多元化、个性化。自然,一千个人眼里也会有一千种“国潮”,但中国“国 潮”产品的根本都是一样的,不可动摇。那就是,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皈依于其中,并得到 普遍的认同认可。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国潮”产品站位高, 舞台广。不难发现,除了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 IP、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还有许许多多“国潮”品牌、 跨界合作正在给我们带来一波又一波令人梦牵魂萦的惊喜。 浩浩荡荡的中国“国潮”,是中国心灵、中国灵感与中国文化的交汇与交响,既然来了,就如嘹亮的 28 中国歌谣,众口同声,和合有序,抑扬顿挫;有致有情,势不可挡。 (摘编自程应峰《国潮,文化自信的光芒》)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国潮”风起云涌,已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但人们对其定义目前并 未形成一致看法。 B. 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国潮”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 尚,不是舶来品。 C. 中国制造行业虽然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仍然有高质量和创新型的产品,它的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 消费者的肯定。 D. 中华优秀文化可以依托中国“国潮”产品发扬光大,而后者也会因前者的附着而产生更好的经济价值和 文化价值。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潮”产品涉及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复古型的,又可以是创新型的;既可以是中国新制造,又可 以是中华老字号。 B. 虽然“国潮”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但传统文化与这种时尚潮流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在“国潮”品牌产 品中得到完美统一。 C. “国潮”热虽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但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历史性突破,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 迈向“中国创造”。 D. “国潮”不是来自国外,它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要做好“国潮”产品,可以加强 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旦得以充分释放,14 亿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为本土市场注入 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品牌想象力。 B. 未来品牌小众化、个性化、定制化、各种潮牌成为大趋势,商家也更注重与年轻人的互动,进行全方位 29 的互动化传播,从而打动消费者。 C. 中国本土品牌“国潮”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人创新品牌中,用年轻化的形象演绎中式情怀,引领潮流 营销,纷纷走向广阔的国际舞台。 D. 现在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抑或是其他一些平台,都在抢滩“小镇青年”市场,三线及以下消 费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 中国“国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 A 2. C 3. C 4. ①对比论证。将“国潮”和一般的潮流对比,指出前者具有独特文化元素,内涵丰富;而后者仅仅是那 些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内涵较窄。②举例论证。列举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 IP、 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等例子证明“国潮”站位高,舞台广,给人们带 来惊喜。 5. ①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 制造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经济成功转型。②国人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 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转向了注重品质消费。③中国“国潮”产品和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相切合, 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民族文化有了高度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得到了 充分提升。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 分) 材料一 民间文学大部分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由于民间文学作品是民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精神生活的结晶, 所以它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民间文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具有不同于其 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这些特性将民间文学彻底地区别于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这些特征的存 在,导致民间文学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不然就无法保证其能够继续完整地传承,主 30 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民间文学的传承更具有单一性,主要依靠口头传述的方式,而且其传述不需要依靠表演、道具 重现的方式来附加宣传。而且由于是口头传述,所以传述的人不需要丰富的学识知识、习字以及认字能力, 不论人们处于哪个位置、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传述文学作品。也因此,民间文学必须依托人类完成传承, 一旦没有人类的传述,民间文学的传承就会断接,难以继续。 第二,民间文学的传述过程更具有生活气息。自古以来,人们日常交流依靠的是语言,故事的传述和 倾听属于人们日常交流的一种方式。民间文学的传述是依托人类完成的,它的传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 意识地传达的,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由此可见,民间文学的传述更具有生活气息。 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更加多元化,不再限于单一的口头传述交流,因此,我国 民间文学的传承面临着边缘化的困境,民间文学消失的内容、速度以及程度都呈现急剧递增的趋势,并且, 民间文学的传承还存在一个特点,即其一旦消失,就无法再通过任何方式恢复。针对上述情况,我国政府 从 1985 年开始逐步采取相关的有效对策来解决民间文学传承和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具体来讲,国家相关 的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的活动,吸引了全国的民间文学专家、学家以及爱好 者等大量的人才参与,在此后的长时间内,我国的民间文学以书籍的方式较为全面和系统的问世,包括民 间故事、谚语等,有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民间文学整理和编辑在 2009 年共计 298 卷,总共记录数字 超过 40 亿。中国民间文学活动范围覆盖全国,时间跨越 20 余年,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 民间文学保护措施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实行以来,对我国逐渐消亡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成果显而易见,使其面临快速消亡的趋势和困境得以有效缓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次长足 进步,展现了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力度和远见。而且,21 世纪初期,世界范围内开始加强了对文化遗 产的保护力度,全球范围内发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受此影响,作为我国社会活动的一 部分,民间文学传承和保护工作也逐渐和国际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接轨,国家政府部门和民间自发组织先 后推行了具体的民间文学保护的工程,并且在后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国的民间文学传承和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部分成果,但是其保护工作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来 讲,其保护活动的开展缺乏整体大局观,主要表现在民间文学传承和保护活动偏于作品的收集归纳,忽视 相关背景资料的整理和搜寻,导致民间文学缺乏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因而缺乏影响力,不具有可持续 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在传承地区、传承对象以及交流对象缺失的情况下,民间文学的传承情景再现是一件 非常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是我国的相关专家学者急需解决的难题。 31 (摘编自满英子《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困境与保护对策》) 材料二: 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是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小戏、说唱、谚语、笑话、谜语、 歇后语等文艺形式。“口头传承”四字,表明了大家对民间文学本质性特征的认识,也揭示了民间文学与 语言媒介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民间文学虽然是指依赖语言媒介传承的文艺形式,但在人类历史上民间文 学的传播手段、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也会随着媒介的变化而采取新的形式进行传播。我们知道人 类社会的传播媒介经历了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新媒介等演变,而人类也都充分利 用这些媒介传播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存活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里,因此,民间文学与各类传播活动中的受众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受众是传播中的主要元素,也是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基础。当然,我们在看到其“大好”前景的同时, 也要注意一个现象,21 世纪以来,民间文学的传播主体(特指传承人)、受众都有较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能较熟悉地传承、传播家乡的谚语、俗语、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民间文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鉴于这种情形,我们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民间文学诸艺术形式的传播,在传播方式上应有所创新,有 所改变,要广泛利用新媒介、新技术进行传播。如:短视频传播;搭建“两微一端”民间文学的专属平台; 利用网络电子书、网络广播等进行传播……当然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性传播民间文学的同时,也需 要灵活运用其他媒介进行传播,比如编写适合儿童、青少年、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的民间文学纸质读本。 (摘编自李跃忠、苏蓉《新媒体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传播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了保证民间文学的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对民间文学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的特点应有清醒 的认识。 B.民间文学的传述不受文化水平、活动场所等限制,自由灵活,而且和人们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连,十分 生活化。 C.《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颁布,使我国认识到了民间文学保护的迫切性和与国际接轨的必要 性。 D.民间文学虽然依赖语言媒介传承,但是在新时代,民间文学也应随着受众的改变,采用多元化的传播 32 媒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书籍的方式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整理民间文学,是避免民间文学一旦消失就不可恢复的好方法。 B.民间文学须依赖人来完成传承,如果我们能下力气培养好传承人,民间文学的传承将再现繁荣。 C.民间文学的传播要认识到受众的重要性,当下,民间文学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受众。 D.民间文学在新媒介时代,既要利用新媒介技术,也不能抛弃传统的媒介形式,两者兼顾为上策。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间文学传承的创新做法的一项是( )(3 分) A.利用抖音号,进行实地跟拍、采访传承人、挖掘历史背景,制作短视频,为用户提供系统、完整的民 间文学观赏文本。 B.将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传说、神话、民间故事、史诗、说唱等编纂成电子书,提供听书服务,提升用户 在视听方面的体验。 C.在街道社区的文体中心、农村的文化礼堂等,引入讲故事、唱山歌等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促进民间 文学的活态传承。 D.将经典的民间传说、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制成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动画或者动漫作品,以展示民间 文学的价值与魅力。 4.结合材料内容,对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作简要解说。(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答案】 1.B 2.B 3.C 4.①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是指口头传承的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的文艺形式,(1 分)②主要产生于 33 农耕文明时期,(1 分)③是民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精神生活结晶,(1 分)④其传承具有单一性,传述 过程具有生活气息。(1 分) 5.①首先提出要保护民间文学,须了解其两个特征:传承的单一性和传述的生活化。(2 分)②继而通过 具体事例对我国民间文学保护传承的现状和成果进行分析。(2 分)③最后指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2 分)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因果关系不当。对民间文学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不是“保证民间文学的有 效的保护和传承”的手段,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C.“使我国认识到了民间文学保护的迫切性”说法错误,由原文“针对上述情况,我国政府从 1985 年开 始……”可知,我国很早就意识到了民间文学保护的迫切性。 D.“民间文学也应随着受众的改变,采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说法错误,由原文“人们也会随着媒介的变 化而采取新的形式进行传播”可知,变化的依据是“媒介的变化”,而不是“受众的改变”。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如果我们能下力气培养好传承人,民间文学的传承将再现繁荣”错误。由材料一可知“传承地区、传 承对象以及交流对象相互缺失的情况下,民间文学的传承情景再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选项缺少了 其他条件。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由材料一“民间文学的传承更具有单一性,主要依靠口头传述的方式,而且其传述不需要依靠表演、道 具重现的方式来附加宣传”可知,该项中的做法是在回复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承的方式,不是创新做法。故 选 C。 4.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 首先从文中筛选答题区域,找到与“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相关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即可,由材料一第一自然段可知“民间文学大部分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由于民间文学作品是民众自发的、 34 自娱自乐的精神生活的结晶,所以它基本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即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为:主要产生 于农耕文明时期,是民众自发的、自娱自乐的精神生活结晶;材料一第二、三段内容为民间文学基本特性 的主要表现:民间文学的传承更具有单一性,主要依靠口头传述的方式,而且其传述不需要依靠表演、道 具重现的方式来附加宣传;民间文学的传述过程更具有生活气息;由材料二第一段“民间文学,一般认为 是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小戏、说唱、谚语、笑话、谜语、歇后语等文艺形式”可概 括出,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是指口头传承的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的文艺形式。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梳理文章脉络就是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首先要对文章进行层次上的划分,然后对各个层次的内容进行概 括总结。材料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 1-3 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民间文学彻底地区别于其他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第一,民间文学的传承更具有单一性;第二,民间文学的传述过程更具有生活气息。 第二层次为 4-5 自然段,第 4 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政府从 1985 年开始逐步采取相关的有效对策来解决民 间文学传承和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第 5 段为“国家政府部门和民间自发组织先后推行了具体的民间文学 保护的工程,并且在后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本层的层意可综合为:通过具体事例对我国民间文学 保护传承的现状和成果进行分析。 第三层为最后一段,由中心句“我国的民间文学传承和保护工作虽然 取得了一部分成果,但是其保护工作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可知,此段层意为:指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