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含答案)

ID:677593

大小:45.4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语文试题 2021.4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 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钢笔作答,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不得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 修正带。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社会和文化社会的变化,构筑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性” 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文学文本到广泛的社会文本,从审美性、文学性到政治性、 文化性,“文学性的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和当代媒体文化、视觉文化的发达不无关 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 90 年代以来社会结构同时也是社会话语系统的转型。这就要求 我们突破过去文学观念的种种局限。 局限之一是精英文学观。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反思。实际上, 所谓“精英文学观”,并不是认为精英文学/大众文学有绝对的分野——在延安时代的赵树理 文学也是一种精英文学——而更多是一种要扶持某种文学类型、 文学势力以及文学创作成 为正统主流的姿态。这种“扶正”会扼杀多样性,因为它会使文学陷入一种单一标准统摄的、 忽视个体独特性的模式中。 局限之二是文学文本化。传统的文学研究要么把“文学”理解为“思想”,要么理解为 “语言”,要么是合二为一,但都是悬空建立在文本基础_上。 这种虚化的文本,一方面忽视了文学的“物质性”。传统的文学研究从来不关注文学的 物质载体,比如说书籍报刊,比如说图书的装帧、印刷、出版、发行等等。以鲁迅的小说为 例,小说集《呐喊》中多篇作品是先刊印在《新青年》杂志上的,那么从杂志刊行到最后辑 成单本出版其间是否有变化?《呐喊》 的装帧设计、装订形式、书籍用纸等又是如何?现代 文学的研究者认为这些问题是“小道”,往往不予关注,但事实上,洋装本还是线装本,往 往暗藏着思想文化的交锋。 另一方面忽视了文学的“活动性”。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 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在文学创 作中,报章等大众传媒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已深深嵌入写作者的思维与表达。所谓思想意识、 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显然是就文本而言的,但这个文本不是凭空产生的,作为文化产品 它是有生产过程的,不仅有生产,同时还有消费过程,以及这之间的传播过程。 但是在传 统的文学研究中,这些是最被忽略的。相反在新文化史中,阅读史、图书史是相当重要的一 个门类。美国著名新文化史学者罗伯特·达恩顿就以研究阅读史而闻名,他曾经谈到自己的 研究主要是“我感兴趣的是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考察书籍的历史,讨论印刷品是如何进入普 通人的日常生活的这一核心问题”。显然,在文学作品如何被阅读、如何进入普通读者生活 这方面,文学研究做得还远远不够。 对活动的关注,也就是对“过程”的关注。学者周武就认为,以往的文化史基本上是结 果(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新文化史更专注于过程的研究。所谓结果的研究,指的是对最终事 实的研究,即对已成为事实的唯一可能性的研究,对思想家或学人而言,这个最终事实就是 思考的文本化成果。所谓过程的研究,则是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考过程的研究。我们往 往把目光集中到文本本身,因此对文本的处理,对文本的梳理与解说,就成了以往文化史研 究的中心环节。这种状况现在正在发生变化,开始慢慢走出单纯的文本研究的方式,开始关 注这些观念、态度、学术、思潮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出现的?在特定的语境里面又是怎么变 化的?它的传播渠道是什么?它的读者又是哪些人?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对?简 单来说,这一类型的文学研究关注的是一种充满了细节的过程。 显然,如果“文学”不作为这样一种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理解,它始终是无法获得-种超 越纸面的立体感的。 (摘编自邓金明《“新文化史”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材料二: 其实,作品写成以后,文学并没有完成,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才完成了文学的使 命。真正的文学史不仅应该包括作家和作品,而且应该包括作品和作家不断被阐释的历史。 没有作品被阐释的曲折历程,很难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这一点长期被忽略,真有点令 人奇怪。现象学的文论早已把读者放在中心,但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把读者放在一定地 位上(就更不要说中心地位了)的文学史。试想,如果现代文学史,能够把对于《阿 Q 正传》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元阐释考虑进去,将给文学史增添多少深邃的内涵。作家加作品的文学 史模式一统天下的现状,使我们的文学史常常缺乏历史感。 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文学史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巨大 差异,把文学史与文学评论混同,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种流行病。文学评论,代表作 者当前的观念,是一种静态的评价;而文学史的分析则是一种动态的历史的评价,它不但要 表述作者本人评价,而且还要概括出作品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评价,有了历史的过程,才能 达到历史的高度。文学史的评价,不能离开评价的历史。 (摘编自孙绍振《文学史的写法和文学批评的写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何为“文学性”的理解是构筑文学理论的核心,而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我们并没有 形成对“文学性”这一概念的清哳界定。 B.“精英文学观”的泛滥,容易使文学创作处于一种单一标准的模仿与反复,不符合社会 的主流价值,不利于文学多样性的发展。 C.传统的文学研究只关注文学作品的文本本身,或由文本深究作品承载的意义,或分析文 本的语言构成,这都是把文本虚化的表现。 D.对于何为“文学史”,并没有形成清晰而准确的认识,这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 与分析,导致文学史编写工作难以开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话语体系也由单一而至多元,因此 我们的文学观念也应有所更新变化。 B.同一篇文学作品,当其发表的刊物不同,或者其装帧设计、装订形式等发生变化时,作 品的立场与意义也有可能随之变化。 C.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这是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传统的文学研 究中,很多学者往往忽略这个区别。 D.鲁迅的不少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着多元的诠释,这些多元诠释反过来又丰富了 作品的内涵,提升了作品的价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论据不符合“所谓过程的研究”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明清时期,《西游记》 的传播方式主要以书籍文本为主,而到了现当代,戏曲、电视等 艺术形式以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传播演绎《西游记》。 B.《红楼梦》以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 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C.由曹禺先生创作的戏剧《雷雨》直到今天依然常演不衰,在不同的时期,观众总能从这 部作品里感受到人性的力量,并找到与戏剧美的共鸣。 D.对于《儒林外史》的态度,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文人往往对《儒林外史》给予很高的 评价,而一般的大众读者却对《儒林外史》反应平平。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5.对于文学史研究,请依据文本谈谈邓金明与孙绍振观点的异同(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钻玉米地 张炜 无边无际的大玉米地里有什么?肥壮的玉米稞遮天蔽日,一片连着一片。无数的刺猬、 兔子、黄狼、草獾,还有狐狸,都从里面跑出来。各种乌雀一群群钻进钻出,喧闹着。 我们钻进玉米地,就像刮了一阵风。呼啦啦,玉米棵儿一溜儿摇动,叶子乱舞,大玉米 穗子乱悠晃。如果趁月亮天里钻进去,那就更来劲了,各种声音响个不停,从声音里你就可 以明白,这里面的东西和故事多了。 小村里的人守着庄稼地过了一辈子,知道土地的脾性:能滋生各种东西,也能招引来各 种东西,更能埋藏下各种东西。所以你缺了什么不用愁,只管跟土地要去。 小孩子们嘴馋,嚷着要吃瓜。哪里有钱去买?自己去找吧!玉米地藏下的瓜儿多极了,但 你得用心找才行。小炕理胆子很大,他敢一个人钻进钻出。他在地里像个野猪一样,呼噜呼 噜拱着,不知寻到了多少好东西。他还找到了野葫芦,做了一个挺好的水瓢。 小炕理的奶奶喜欢养猫。自从老猫没了以后,炕理奶奶就想它,整天说:“我的猫呀! 我 的猫呀!”炕理说:“奶奶,我设法到玉米地里找一只去!”奶奶说:“胡诌! 地里什么都有呀?” 小炕理就弄了一个暗扣绳下在地里,又设法把一只小麻雀放在机关上。 坚持了十几天,有一天他正在地里打瞌睡,突然有喵喵的叫声,一声比一声凄厉。他一 下跳了起来,跑近一看,见套住了一只长爪儿黑白花小猫。小猫胡乱蹬人,咬人,大嘶大叫, 一看就知道是在野地里生活久了的东西。小炕理把它绑上,带回了家来。开始几天不喂它, 硬饿硬饿,后来才由老奶奶喂一点点东西,再后来它终于死也不肯离开老人了,温顺得很, 老人可以一天到晚抱着它。 土成熬到了三十多岁,还是没有媳妇。土成焦急得很,动不动就发火。他脸色发黄,不 愿洗澡,身上灰尘很多。这样越发没有姑娘跟他了,大家都说土成的事要麻烦。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常常去玉米地里了。有时一整天在里面瞎蹿。大家说,他是 想在里面找个媳妇也说不定呢。 一个秋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土成创造了个奇迹。 那是一个黄昏,他走出了玉米地,后面还跟着一个头发黄黄、瘦瘦薄薄的姑娘。姑娘除 了两眼有光,周身都是暗淡的。 原来姑娘是穷地方下来的,秋天蹿在玉米地里,走哪儿算哪儿。她有一天见一条长虫爬 近了睡着的土成,就替他赶开。他醒了,不敢相信眼前怎么会有个姑娘。夜里土成揣了几个 玉米饼钻进玉米地里,把东西放下,就回来了。一连多少天过去,他终于把姑娘领回家了。 后来那个黄瘦姑娘渐渐胖了,像模像样了。土成也讲究起来,不仅按时洗澡,过节时还要穿 袜子,冬天戴护耳套。 小古妈妈是个小脚女人,男人早死了,小古妈妈不嫁人,安安静静守着小古过日子。可 是她越来越想小古爹,她做梦做他,说话说他。“过年过 节孩子他爹也不来家!”她埋怨。 有人听了就说:“你老糊涂了, 人死如灯灭,怎么还能回来?” 七姑建议小古妈妈不要闷在村里,不如到田里走走。那时正是秋天,是玉米棵茂盛的时 候。 小古妈妈提个篮子钻进去,她觉得无边无际的大玉米地里有一万种声息,细碎而且渺远, 在远处,好像有个男人在深长地喘息。 “小古爹!小古爹!”她呼叫着。 然后是倾听。有他的声音吗?似乎他在很遥远的地方哩。“你呀, 你不来家,哎呀,还 笑,笑什么?你不想我,也不想孩儿?你说说,啧啧啧啧!” 小古妈妈拍打着膝盖;数叨着,又惊喜又绝望。 “你走了多少年了?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到了快收玉米的时候就往回跑。我知道你是馋个 秋天,馋又大又香的玉米棒子!” 小古妈妈笑哈哈地拍手:“俺这回可看见你了,你在玉米地里钻来钻去,这回可瞒不过 俺的眼去!我知道,你出门回来都是先看看庄稼,这样心里才踏实。你这回看明白了吗?” 她数叨一会儿坐下来,闭着眼,一脸的皱纹飞快地活动。她这样说着,笑着,走着,一 直忙到天黑,这才恋恋不舍地往村里走去。 有人亲眼见到她在玉米地里干什么,回村里对人说:“小古妈妈痴了。”七姑反驳说:“谁 的事情谁自己心里有数。她或许真的看到了自己的男人呢……” 玉米地的另一面是什么?走不到边,走不到边! 一个人只要耐住心性,只要信服大玉米地,大玉米地就会帮你。你要什么?你只管跟它 说,不用不好意思。不过你得是个好人,是个诚心诚意的人。就是这样,嗯。 (有删改) 文本二: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中,情节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人物还要次之。那是环环相扣、跌 宕起伏的一条情节链条,讲究伏笔、悬念、回环,什么“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什么“且 听下回分解”,什么“看官你道怎地”,都是那样的小说作品不可或缺的佐料。这样的小说与 其称之为文学作品,不如称之为曲艺作品。我们这里是说它的品质靠近曲艺,而不是说曲艺 就低于文学多少。我们只是讲,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大类。 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是集哲学、美学、历史、小说于一体的散文。我们认为,一个这 样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不妨称之为“短篇文学”,而中长篇就可以称之为“中长篇文学”。戏 剧、诗、散文、报告文学等等,都可沿袭原来的叫法。而通俗小说则可固定为“小说”的叫 法。这样既名副其实,又清晰明了,有利于各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至于情节的重要与否,这就看它放在哪个门类当中了。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讲的“小说” 类,那么它就是根,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说的“文学”类,那么它就是叶。 (摘编自张炜作品集《时代:阅读与仿制》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8 分) A.文章对玉米地环境的描写,诗意盎然, 妙趣横生,散发着原始生机与蓬勃活力,为故 事的上演提供了天然的舞台。 B.玉米地孕育了自然万物,既为村庄里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物质馈赠,更为精神困顿的人 们提供了精神寄托与慰藉。 C.文章的叙事方式富有个人特色,既像喃喃自语,又如对人倾诉,用炽热高昂笔调表达了 作者对大地的深情与热爱。 D.文章如同乡村童话,字句灵动活泼,作家淡化了苦难和贫穷,以夸张恣意笔法,渲染了 乡村大地上的和谐与希望。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桃花源记》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在描写乡村时只把自然视为寄托人格的工具, 而本文则凸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玉米地的“好”正是对人类用心伺弄的回报,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呼吁人类开辟 荒野,充满活力的自然也会回馈人类。 C.文章充分展现了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在情感与主题表达上与张洁的《捡麦穗》有异曲 同工之妙,天真纯洁而又充满了温情。 D.小古妈妈在玉米地对丈夫的呼喊念叨,感人至深,这与鲁迅的《药》中夏瑜母亲对逝去 的夏瑜的呼告所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 8.文章写到的人物众多且身份各异,但在人物行为及精神品质上却拥有一些共同特点,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9.依据文本,你认为张炜《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究竟是作品的“根”还是“叶”?请回 答并给出你的理由。(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翁大立,余姚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黑官山东左布政使。隆庆二年,命督河道。三年七 月,河大决沛县,漕艘..阻不进。帝从大立请,大行振贷。 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栗徐州仓 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主以下民昏垫闾阎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且言: “时事可忧,更不止此。东南财贼区,而江海泛溢, 粒米不登,京储可虑一也。 边关千里, 悉遭洪水,墩堡倾颓,何恃以守?可虑二也。畿辅..、山东、河南,霪雨既久,城郭不完,寇 盗无备,可虑三也。江海间飓风鼓浪,舟舰战卒,悉入波流,海防可虑四也。淮、浙盐场咸 泥尽没,灶户流移,商贾不至,国课..可虑五也。望陛下以五患十二图付公卿博议,速求拯济 之策。”帝留图备览,下其奏于所司。 当是时,黄河既决,淮水复涨。平地水深丈余,人民多溺死。大立奔走经营,鸿沟、境 山诸工,及淮流疏浚,次第告成。帝喜,锡赉有差,时大立已升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为 左。会代者陈大宾未至,而山东沙、薛、汶、泗诸水骤涨,黄河又暴至,巳而淮自泰山庙至 七里沟淤十余里。其明年,遂为给事中宋良佐劾罢。万历二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就改吏 部。明年入为刑部右侍郎,再迁南京兵部尚书。六年,致仕归。 先是,隆庆末,有锦衣指挥周世臣者,外戚庆云侯裔也。盗入其室,杀世臣去。把总张 国维入捕盗,惟婢荷花儿及仆王奎在,遂谓二人奸弑其主。刑部郎中潘志伊疑之,久不决。 及大立以侍郎署部事,愤荷花儿弑主,趣志伊速决,置极刑。逾数年,获真盗。都人竞称荷 花儿冤,流闻禁中。帝大怒,欲重谴大立等,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复劾之,乃追夺..大立职, 志伊亦谪知陈州。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一七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 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B.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 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C.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 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D.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徐州仓/平价出粜/诏许以三万石赉民/大立以下民昏垫/闾阎 愁困状/帝莫能周知/乃绘图十二以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漕艘,指运送粮食的船只,古时朝廷利用水道运送粮食,以供应京城、保障军需或民食 调剂。 B.畿辅,汉代把长安周边三郡合称“三辅”,简称“辅”,后与“畿”合用泛指京城附近地 区。 C.国课,国家赋税之意,盐是古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如果淮、浙盐场受损会导致税收 减少。 D 追夺,指宫员去世后被剥夺生前的官职待遇,“追赠”“追认”则是指死后被授予官爵称 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翁大立爱护百姓,想方设法救灾。当水患来临时,他先向皇帝反映了百姓的疾苦,并向 皇帝提出各种赈灾的办法,他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回应。 B.翁大立目光长远,考虑问题周到。他由水患联系到边防、农业、治安等诸多国家重大问 题,分析水患带来的种种危害,引起皇帝对治水的重视。 C.翁大立勤于政务,仕途却很坎坷。他治理黄淮水患有功,可皇帝封赏并不丰厚,只任命 他为兵部左侍郎,后来更因水患再起遭到弹劾而被罢免。 D.翁大立虽嫉恶如仇,但行事过于鲁莽。周世臣案,他干扰刑部郎中潘志伊判案,导致错 杀无辜,后真凶落网,他因此受到朝臣弹劾和皇帝重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边关千里,悉遭洪水,墩堡倾颓,何恃以守?可虑二也。 (2)大立奔走经营,鸿沟、境山诸工,及淮流疏浚,次第告成。 14.沛县决堤后,为了救助百姓,翁大立做了哪些事情?(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① 车卢纶②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 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 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 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注】①盩厔(zhōu zhì) ,今作周至,在陕西省。拾遗,校书,均为官职名;耿津, 李端,卢纶的朋友。②卢纶(739 年-799 年),大历十才子之一。此诗作于 774 年:即“安史 之乱”后的 10 年,诗人此前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紧扣诗题,写早春初晴诗人回家,映入诗人眼帘的,是故园竹林和成群的野鹿。 B.诗人写景手法高超,井生青草,墓旁花繁,颔联没有直接言情,但处处蕴含了情感。 C.颈联仅用“惊”“空”二字就写出诗人“引水”“向田”时心情的复杂,用词精当。 D.尾联以“寄”作结,此时此刻,诗人实无物可赠,于是只好随手折些松枝送给朋友。 16.诗中“可怜荒岁青山下”一句,有的版本写作“可怜芳岁青山下”。“荒岁” 还是“芳岁”, 结合文本,你认为哪一个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一文中用“ , ”两句描绘了大鹏乘着 六月的大风飞往南海时的壮观景象。 (2)《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亮而作用各不相同:描写月色,从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 艺高超的是“ ”;而“ ”则浓缩了琵琶女的卖唱人生,感慨 时光白白消磨。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使用拟人手法,将个人的离愁转化为崇高献身精神的两 句诗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 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生活必需品之一,中华民族举 国之饮,食用、治病、解渴,都需要使用茶。平民百姓,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 盐酱醋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历代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及宗教人士,烹泉煮茗、吟诗作 画,高唱“君子之交淡如水”。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 ,是中 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 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 的岁月, 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在任何时候,喝上杯茶,都仿佛能穿越时空,寻 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气息。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 。 18.文段中划横线处所补充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更 独成一体 孕育 名片 B.也 别具一格 孕育 记号 C.也 独成一体 蕴藏 名片 D.更 别具一格 蕴藏 记号 19.对画波浪线句子修改得当的一项是(3 分) A.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治病、食用、解渴,都需要使用茶。 B.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生活必需品之一,解渴、食用、治病,都需要用到茶。 C.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一斗茶,生活必需品之一,治病、食用、解渴,都需要使用茶。 D.茶: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生活必需品之一, 解渴,食用,治病,都需要用到茶。 20.学校茶艺社举办了一场茶文化讲座,其中一项活动是对对联。请根据茶艺社所给的上联 对出下联。(3 分) 上联:漫吟诗赋乾坤大 下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疫情爆发让各国都更加重视对传染病仿真系统的研究。当传染病暴发时,人们能基于各 项数据建模,估算出它的传染速度、危险程度等,为开展应急处置策略提供依据。早在 1927 年,传染病学领域就提出了经典的“仓室模型”,根据是否感染、康复等标准, ① , 针 对人群在不同仓室间的转移概率,使用微分方程来建模求解,进而完成相关估计和预测。不 过,现实情况往往 ② :城镇化加快、国际经贸发展、社会交往增加等,使传染病传播 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危害也更大。人们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更加精确的模拟,“基于个体 模型”应运而生。与“仓室模型” ③ ,它将每个人视为独立的对象,通过模拟微观 层面的个体行为,自下而上地对宏观层面的复杂动态进行诠释,推演出系统的宏观结果。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22.请结合语段内容,给“传染病仿真系统”下定义,不超过 40 个字。(5 分) 四、写作。 (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有一节专 门记录红 军中的少年先锋队员。斯诺在书中写道: 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 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在少 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 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象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 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 前途。 “他们”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 1936 年的中国少年。红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 前行。作为同样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你,请给“他们”写一封信,谈谈“他们”给你 带来的触动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佛山二模语文参考答案 1、C [解析] A 项依据材料一内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社会和文化社会的变化,构筑文 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性’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可推知,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实际上已 形成对“文学性”概念的相关认识与界定,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进入 90 年 后,“文学性”的概念理解发生了变化。故 A 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B 项依据材料一内容“更多是一种要扶持某种文学类型、文学势力以及文学创作成为正 统主流的姿态”,“精英文学观”并非是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因为“扶持”的目的是使之 成为“正统主流”,“精英文学观”是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的。故 B 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D 项依据材料二内容“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文学史 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巨大差异,把文学史与文学评论混同”,对于何为“文学史”,学界确实没 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但由此得出“文学史编写工作难以开展”的判断则不符合实际,前后 并非因果关系,因为材料二提到“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可知,文学史的 编写工作是有开展的,而不是“难开展”,只是因为认识不准确,文学史编写工作的方向存 在问题。故 D 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2、C [解析] 文中材料一确实提到“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识、审美趣 味、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不同之 处有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除此之外,还有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根据文意, “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生产、消费、传播过程”,但“生产、 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是否就是,“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最大的区别”,于文无据。同时, 材料二(一)还提到“作为文化产品它是有生产过程的,不仅有生产,同时还有消费过程,以 及这之间的传播过程。但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文学的阅读研究是最被忽略的”,依据文 意,“文学阅读的研究”具体所指应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以及传播过程,而这些过程的 研究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最被学者忽略的,并非指忽略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 3、B [解析] “所谓过程的研究”,见材料一,即“所谓过程的研究,则是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 考过程的研究”,文中对于“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考过程的研究”的阐释,即“开始关 注这些观念、态度、学术、思潮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出现的?在特定的语境里面又是怎么变 化的?它的传播渠道是什么?它的读者又是哪些人?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对?” A 项体现的是“传播渠道的研究”,符合。 C 项体现的是“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的研究,符合。 D 项体现的是“它的读者又是哪些人?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对?”的研究, 符合。 B 项体现的对是“结果的研究”,是“对文本的处理,对文本的梳理与解说”,不符合。 4、 ①首先基于“文学性”概念的变化和“文学性的扩张”的事实,进而提出要突破过去文学观 念种种局限的观点。(1 分) ②接着剖析过去的文学观念中的两大局限-精英文学观和文学文本化,重点批驳了文学文本 化的两个表现:忽视了文学的“物质性"与“活动性”。(2 分) ③最后针对忽视文学的“活动性”问题,强调要关注“过程”研究。(1 分) 5、 同:两者均认为文学史研究除了文本研究之外,还应重视阅读过程的研究。(2 分) 异:①邓金明认为文学史研究不能忽视文学的物质载体,并应转向更为细致的文化活动的过 程研究。(2 分) ②孙绍振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强调读者的阅读和阐释,要注意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的区别。(2 分) 6、C [解析] 全文笔调是一种舒缓的叙述,并非“炽热高昂”。 7、C [解析] A 项“在描写乡村时只把自然视为寄托人格的工具”分析有误。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 的哲学,陶渊明建构的桃花源社会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而本文作者也继承了 这种文化基因。 B 项“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呼吁人类开辟荒野”分析有误,梭罗的《瓦尔登湖》呼吁 人类回归自然,而非开辟荒野。 D 项两者所表达的情绪是不同的,小古妈妈的呼喊念叨满是思念与深情,而夏瑜母亲的 呼告却充满不平与悲愤。 8、 ①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钻玉米地(1 分),对玉米地有所依恋和信任(1 分); ②他们都是有善意、有耐心、有诚心的人; (2 分)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酌情给分 9、 《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1 分) 理由: ①根据文本二:在传统“小说"中,情节是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根”。 而在张炜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增加了,情节并非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 的作用是作品的“叶”。(2 分) ②根据文本一:《钻玉米地》中的相关情节:小炕理钻玉米地为奶奶找猫;王成钻玉米地 找到了媳妇;小古妈在玉米地呼告丈夫。(1 分)这些情节并非是紧密的链条,而是相对独立, 因玉米地而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米地”文学世界。 (2 分) 10、 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于)徐州仓”,“徐州仓” 是“贮粟”的地点,属于状语后置,故中间不应该断开,故排除 AC。“周知”指完全知晓、 详尽了解,不应与前文“帝”断开,排除 B,得出答案是 D。 11、D 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官员去世后”错。“追夺”的“追”指事后被追究; “追,赠”“追认”的“追”指人死后授予官爵或称号。 12、C 此题考查理解概括文言文的能力。锡赉有差,“有差”的意思是不只有区别,而非封赏 不丰厚。 13、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千里长的边境和关隘,全都遭遇洪水,报警台和堡垒坍塌,依仗什么来驻守?这是 需要忧虑的第二件事。 “可”1 分,宾语前置于分,判断句 1 分,大意 1 分 (2)翁大立四处奔波筹划治理,鸿沟、境山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疏浚工程,先 后完成。写 4。“经营”1 分,“诸工”1 分,“次第”1 分,大意 1 分。 14、 ①请求皇帝进行赈灾。 ②请求皇帝平价出售徐州仓的粮食。 ③将水患中百姓的困苦画成十二幅图,并总结五患,献给皇帝。 每点 1 分 [参考译文] 翁大立,余姚人。嘉靖十七年考上进士。积功升官至山东左布政使。隆庆二年,(朝廷) 命令他去督促治理河道。隆庆三年七月,黄河在沛县严重溃决,运粮的船只受阻无法前进。 皇帝听从翁大立的请求,大举赈灾。翁大立又建议后到的运粮船只将谷子贮存在徐州仓内, 平价出卖。皇帝下诏允许拿出其中三万石粮食赏赐给百姓。翁大立认为底层百姓困于水灾、 村里穷困愁苦的状况,皇帝不能够完全知晓,于是绘制了十二幅图献上去。并且进言:“时 事可以担忧的,还不止这些。东南是国家财政赋税区域,却江海泛滥,颗粒无收,京城的储 备是需要忧虑的第一件事。千里长的边境和关隘,全都遭遇洪水,报警台和堡垒坍塌,依仗 什么来驻守?这是需要忧虑的第二件事。国都附近、山东、河南,下了很久的雨,内外城墙 不完整,贼人强盗来了无法防备,这是需要忧虑的第三件事。江海之间飓风掀起大浪,船舰 上的战士,全部卷入波涛,海防是需要忧虑的第四件事。淮、浙盐场的咸泥全部被冲没了, 煮盐为生的人口流失搬走,商贩们不来,国家税收是需要忧虑的第五件事。希望陛下将这五 点忧虑和十二幅图交给公卿们广泛地评议,迅速地探求解救的计策。”皇帝留下图画观览, 将他的奏折下发给了有关部门。 就在这个时候,黄河已经决堤,淮水又上涨。平地上水深十文多,许多百姓被淹死了。 翁大立四处奔波筹划治理,鸿沟、境山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疏浚工程,先后完成。皇 帝大喜,分别给以赏赐。当时翁大立已经升任工部右侍郎,马上改任兵部,担任左侍郎。适 逄代替他职位的陈大宾还没有到任,而山东沙、薛、汶、泗几条河河水突然上涨,黄河水又 突然来了,不久淮河从泰山庙到七里沟淤积了十几里。第二年,就被给事中宋良佐弹劾而罢 官。万历二年,重新起用担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到任时又调到吏部。第二年调入北京担任刑 部右侍郎,又升任为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六年,退休回乡。 在这之前,隆庆末年,有个锦衣正指挥使周世臣,是外戚庆云侯的后代。强盗进入他家, 杀死世臣后离开。把总张国维进去抓捕强盗,只有婢女荷花儿和仆人王奎在,就认为二人通 好而杀害了主人。刑部郎中潘志伊怀疑这个结论,长时间没有裁决。等到翁大立以侍郎的身 份代管部里的事务,愤恨荷花儿杀了主人,就催促潘志伊迅速裁决,处以死刑。过了几年, 捕获到真正的强盗。都城里的人竞相说荷花儿冤枉,传闻流入了宫中。皇帝大怒,打算重重 地申斥翁大立等人,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又弹劾他,于是追削了翁大立的官职,潘志伊也被 贬谪为陈州知府。 15、D [解析]“惟有松枝好寄君”,此举并非“随手”,而是蕴含深意。在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 松为岁寒三友之一,松不畏严寒霜雪,其青翠挺拔的身姿象征着崇高坚贞、顽强不屈的精神。 用松枝赠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互相勉励、共克时艰的决心。 16 “荒岁”更好。(1 分) 理由: ①“荒岁”,契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对社会的生产造成极大破坏,田地荒废,故园 荒芜; ②虽处“荒岁”,诗人依然以“松枝”寄友人,表明自己将以坚韧不拔之志,和友人共克时 艰; (2 分) ③“荒岁”比“芳岁”更能凸显诗人对国事的关心,格调高远。(1 分) “芳岁”更好。(1 分) 理由: ①“芳岁”,契合诗人的创作年龄,诗人此时约 35 岁,正是人生中大展抱负的年龄,但“芳 岁”之时却屡试不第; (2 分) ②但毕竟尚处“芳岁”,人生尚有希望,以“松枝”寄友人,“芳岁”困顿之时,互勉应如“松 枝”般虽经受磨砺,但仍应积极有为; (2 分) ③“芳岁”比“荒岁”更能凸显诗人作为青年的坚韧内心与不屈斗志。(1 分) 考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诗歌赏标] 标题“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意即诗人在早春回到整屋旧居,写下 了本诗寄赠拾遗耿湋、校书李端两位好友。 首联“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诗人在早春时节回到故居,一个初晴之日, 他举目远望,只见麦垄分明,纵横交错于田野之中,一片竹园与田野相接,鹿儿成群结伴。 首联所写之景,展现了安史之乱后受到严重破坏的农村早春景象。 颔联“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荒废的井边青草丛生,古坟旁繁花盛开, 苍翠的野草更显废井荒芜,繁盛的鲜花更显古坟冷寂。本联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废井生 草坟前繁花更加衬托出田园的荒芜和诗人心情的沉重。 颈联“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诗人想要引水灌溉田地,却惊觉涧中流水 结冰,当他向远处望去,田地中不见青青禾苗,田中只有林立的乱石,以及云彩的倒影。“空 见”,更显出诗人为动乱之后农村的凋敝而心情的落寞、悲伤。 “可怜荒岁青山下”,因为国家动乱,加上时值荒年,粮食歉收,百姓流离失所,田园 荒芜,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唯有“可怜”二字。“惟有松枝好寄君”,诗人以“松枝”寄友人, 并非囿于礼仪的以物相赠,也不是无物相赠只好随手折枝,以松枝为礼,况且诗人也不是真 的要寄给友人松枝。之所以如此说,是包含着深意的。在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松为岁寒三 友之后,不畏严寒霜雪,其青翠挺拔的身姿象征着崇高坚贞、顽强不屈的精神。所以用松枝 赠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互相勉励、共克时艰的决心。 17、 (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唯见江心秋月白 秋月春风等闲度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评分标准] 每空 1 分,共 6 分。多、错、漏写一字本空不得分。 18、 C [解析] 原句挖空有四处: (1) 更,层进关系,也,并列关系,此处“茶”与“茶文化”是两个 不同的话题,属并列关系。(2) 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独成一体,比喻与众 不同,自成一家。此处指茶文化与其他中国文化类型不同,而不是指同一类型的不同风格。 (3)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蕴藏:蓄积深藏未露。此处的宾语是“文化基因”, 并不是两种事物间的相承相生。(4) 记号,能引起注意、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符号,人们 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名片,中国古代称名刺,是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 公司单位和联系方法的纸片。此处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符号”和“名片”在这里使用都是 恰当的。因此,选 C。 19、B [解析] 上文谈及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本处应顺势联系茶在我国的影响,故排除 A。 既然是举国之饮,治病就不宜放在首位。“使用”,使人或物为某种目的服务。此处谈日 常生活,不宜用书面语。故排除 C。 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顿号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故排除 D。 20、[参考答案] 细煮香茗日月长 [评分标准] 结构与上联相同 1 分,“茶文化”这一主体 1 分,“仄起平收”1 分。 [解析] 对联仿写,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同一位置词性相同,含义相近,格调情感一致。 文 段中“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在任何时候,喝上一杯茶,都仿 佛能穿越时空,寻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气息”的内容,说明喝茶能使人在现代 生活中沉静下来,放慢心理节奏,也说明了茶文化历史悠久,沉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考生 如能结合上述内容任意一点,都可给分。 21、 ①将人群分到不同仓室 ②比这种模型复杂得多 ③对人群的粗略分类不同 [解析] ①前文出现“根据”一词,推断补句应有“将”字与之呼应,下文紧承补句提到“针对 人群在不同仓室……”,推断补句应有“人群”“不同仓室”等用词;将以上词语连缀成句可 得补句。 ②从挖空所在位置推断,补句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主要是对“仓室模型”进 行解说,故补句应予以回顾,重提上文概念可用代词指代,推断出此句第一个关键词“这种 模型”挖空处写下文用冒号衔接,说明补句与下文内容存在总分关系,由下文概括得出第二 个关键词“复杂”结合已有关键词和材料逻辑造句可得补句。 ③根据补句中已有信息“与“仓室模型”……”提示,可知空缺处应引出与上文内容的 比较,推知第一个关键词“不同”;补句锁定比较对象是“仓室模型”的某种特点,这种特 点在上文已有提及,而且与下文的“基于个体模型”的特点形成对照,需要进行归纳,推断 出第二个关键词“粗略分类”;连词成句可得补句。 [评分标准] 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参考答案] 传染病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人类行为,进行数据建模,预测传染病发展的一种模型。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首先应明确“下定义”的格式,一般为“种概念+判断词+本质特征+属概念”。 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归纳属概念,原文提到类传染病仿真系统,分别为“仓室模型”和“基 于个体模型”,可推知属概念应为“模型”。 接着再对特征相关信息进行筛选与排序。直接相关表述有“基于各项数据建模”“估算 出它的传染速度、危险程度”“为开展应急处置策略提供依据”等,其中“为开展应急处置 策略提供依据”非本质特征,可删除,另外两个特征需要进行压缩。另外,“通过模拟人类 行为”属于隐蔽信息,需要考生对下文分述内容进行归纳。从末句对第二种模型的阐释“通 过模拟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这一表述,暗示第一种模型是“模拟人群行为”,由此合并表 述为“模拟人类行为”。 最后,调整本质特征的语序并控制字数可以得出答案。 [评分标准] 判断句式 1 分,属概念合理 1 分,本质特征每点 1 分,共 5 分。 23、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由写作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构成。 一、对写作材料的解读 写作材料摘编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 争与和平”里的第二节“红小鬼”。纪实文学是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文学样 式,题目中有意指出写作材料的出处,一是强调材料中关于“他们”的判断与分析的客观性。 二是明确指出材料中的“他们”是“红军中的少年先锋队员”,明确“他们”的身份。同时, 也暗示考生需要把对“他们”的理解与分析置于《红星照耀中国》的整体理解下,考生或许 未必熟悉《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但依据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以及所引文字的表述, 考生应能知晓此处的“红星”指的应是中国共产党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红星 照耀中国”意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中国大地。 因此,斯诺在书中写到的“他们”,指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少年先锋队员。 从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摘编而成的写作材料共 5 句。大致可分为三层。 层次一为 1、2 两句,言简意赅地指出了“他们”身上的精神风貌与思想状态以及“他 们”对于中国未来的意义。“他们”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这是 1936 年的中国少年的形象特征,如果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1936 年的中国可谓内忧外患,日本 全面侵华即将拉开(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正值风雨飘摇之际,此 时的中国或许是很难让人看到希望的。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少年依然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这让身为美国记者的斯诺也从这些 少年身上看到中国的希望所在。换言之,在这些少年身上,具备支撑中国继续前行的优良品 质,“他们”在,中国就有希望,“他们”即为中国的希望所在。历史与时代大背景下的个人 精神的高扬与蓬勃,殊为不易。这与少年自身有关,也与“红星”照耀有关。而此点应该能 给当下的考生带来感触与思考,当下的中国,已成为材料中所寄望的有希望的中国,那么, 当下的少年是否还是那“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的少年,当下的少年 又该从这些 1936 年的少年身上感悟到什么?思考到什么?层次一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切实 的触发点与思考点,也为两个时代的少年对话提供了必要的议题。 层次二为 3、4 句,层次二在层次一的基础上,明确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 但同时强调“中国的将来”要成为现实,需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 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考生与此可以思考,那么这 些少年如何才能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如何才能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 作用的机会?结合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答案无疑是“红星照耀”。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这些代表中国发展未来的少年才能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才能在建设新世 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这是“红星照耀”之意义与价值之所在。而“他们”中的一 些少年,或许已经牺牲于“建设新世界”的征程之中,或许并没有等到中国成为“新世界” 的那一天,那么,对于“他们”,你又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言语?你又如何在“他们”肩 上接过“建设新世界”的使命?同样的“红星照耀”,当下的少年,理应不忘初心,使命在 肩,征程再续。 层次三为 5、6 句,与层次二有所关联,但着眼点却有所差别。层次二侧重把“他们” 置于“中国的将来”这一层面揭示意义与价值,层次三则把观察的视角落实在“人”身上。 首先强调“他们”是“英勇的年轻人”,结合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英勇”不难理解,战争 年代,内忧外患,“他们”无畏而坚强,担负起原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所应承担的责 任,可谓“英勇”。而“他们”的“英勇”,让斯诺改变了对中国人的认识,“他们”不是“腐 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发展前途”的年轻人,“他们”是新的中国人,生机蓬勃, 积极向上,而不是“腐败”的。注意此处“腐败”的理解,并非指贪污受贿之类的品质腐化 人格堕落,而是指事物的腐烂而缺乏生机。换言之,在外界,尤其是外国人看来,当时的中 国人是存在很多缺点的,就像根子烂掉的东西一样,但在这些在“红星”照耀下的少年先锋 队员身上,却让斯诺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人,正如上述所言,他们“愉快、乐观、耐心、勤 劳、聪明、努力学习”,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的中国人,是引领中国发展的有前途的中国 人。 三个层次各有侧重,通过斯诺的观察,呈现“他们”的精神风貌、思想状态,揭示“他 们”对于“建设新中国”所蕴含的意义与作用,强调“他们”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中国人。 而所有这些对“他们”的观察,毫无疑问,都是置于“红星照耀”这一历史与时代的大背景 之下的。 二、对写作任务的解读 写作任务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写作导引,二是情境创设。 “‘他们’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 1936 年的中国少年。红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 前行”,此为写作导引。首先再次强调“他们”的身份,一是“红星”照耀下,突出中国共 产党对“他们”的精神感召与指引,而“1936 年”也暗示考生要把对“他们”的理解与分 析置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下。这两点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应有所体现。其次“红星照 耀,初心不改,接棒前行”的表述提醒考生要对“他们”有所触动与思考,两代人,同样是 “红星照耀”,而我们这一代少年的“初心”还在否?在“建设新世界”这一征程中,我们 又应从“他们”身上吸取哪些前行的力量?这些都需要考生在写作中有所回应。 “作为同样是在‘红星’照耀下成长的你,请给‘他们’写一封信,谈谈‘他们’给你 带来的触动与思考”,此处创设了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你”与“他们”有特定的关联点— —红星照耀,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中国少年,追求进步,与时代同频,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而 奋斗,这应该是两代中国少年同样的初心与使命。文体为书信,“他们”为 1936 年的中国少 年,虽都是少年,但以现在的视角来看,“他们”无疑是革命的先行者,是当下少年的前辈 与楷模,措辞表达应得体。“触动与思考”,应结合材料进行具体的阐述分析,较为理想的状 态是在对材料充分阐释分析的基础上又能把相关思考引向现实与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感。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