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常规素材如何翻出新意
据说,达·芬奇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萨拜著名艺术家维罗齐奥为师。维罗齐奥既不
让达·芬奇临摹古人名画,也不为他讲解绘画理论,只是让达·芬奇日复一日地照着一个
鸡蛋反反复复地画。
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便问维罗齐奥:“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 维罗齐奥告诉
他:“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来的光
线不同,画出来也不一样。因此,画鸡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
的指挥,得心应手,才算功夫到家。”
维罗齐奥的“画蛋”训练法是否最为科学,不是我们写作学研究的内容。然而,他的
话语中,有一点是符合我们的日常作文训练要求的,那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件看起来很简
单的写作素材时,只要善于变换角度,就可以发现该素材的不同价值。我们把这种由同一
件素材生成出的不同写作角度、写作主题、写作体裁,称为一材多用。
翻阅近些年出版的中、高考满分作文类书籍,可以发现,在不同年份或者相同年份的
相当数量作文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反反复复地出现。比如司马迁的忍辱著述、项羽的
兵败乌江、苏轼的旷达超然、屈原的忠贞不渝、陶渊明的悠然归隐等,几乎在各种主题、
各类文体的作文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且不论这种素材撞车现象背后隐含的种种写作困顿,在阅读面无法拓宽、生活空间日
趋逼仄的现实写作环境下,如果能在广泛搜集整理一些既新颖又有代表性的写作素材的同
时,学会将来自教科书的一些素材不断变换角度挖掘出新意,使其形成“人人心中有,个
个笔下无”的独特写作视角,也不失为一种“平中见奇”的好方法。
具体写作中,一则看起来普通至极的老旧素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纳入我们的写
作视野:
一、正面描绘,突出常规意义
任何一则具有某方面典型意义的写作素材,往往都同时并存着一些不够典型的其他意
义。使用这些素材时,绝大多数人习惯于抓住素材中最明显也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主要
意义,使其成为自己文章中的重要组成。
比如,学习了《出师表》之后,我们想要在一篇命题为《小议“忠诚”》的议论文中援
引诸葛亮作为论据,那么,最典型的意义自然在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
了《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之后,要在一篇命题为《选择》的议论文引用陶渊明作为
论据,则最典型的意义只能在于“回归田园,释放心灵”。
这种来自素材的最显性意义,通常就是老师们授课时所分析归纳的作品主题。对绝大
多数同学而言,使用这类素材意义进入作文,其优点是中心明晰,不至于出现认知上的错
误;其缺点是材料太过普通,倘若不能在语言或形式上翻出新花样,则容易引起阅读者的
审美疲劳。
因此,当我们想要从正面使用素材的常规意义时,一定要在“精、明、美”三字上下
功夫。精,就是要注意材料和语言的精炼;明,就是要观点鲜明;美,就是要注重修辞,
用语言的魅力征服读者。
此外,这样的素材,也可以成串使用。比如: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
辉煌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
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
没有他成千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二、反弹琵琶,颠覆常规意义
如果我们将《失街亭》中的故事纳入作文中充当素材,常规意义上,最显性的主题意
义自然是马谡的“骄兵必败”。当绝大多数人都围绕着马谡这个倒霉蛋做文章时,怎样才能
在“失街亭”这一传统素材的老枝绽放出新鲜的花朵呢?这时,就需要撇开马谡,研究研
究诸葛亮了。
高考满分作文《血浓于水,理大于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三国时诸葛孔明,虽堪为智慧的化身、睿智的表率,但他也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魏延
脑后长有反骨,诸葛亮为此不喜欢他。于是,即使屡建奇功也不得到信任,北伐曹魏时,
魏延曾献“出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的良策却遭到诸葛亮的断然拒绝。而
因马谡饱读兵书、熟谙兵法,与自己有父子情、师徒义,诸葛亮竟不顾先主“马谡言过其
实,不可大用”的谆谆告诫,误用马谡而导致街亭失守,大伤了蜀汉的元气。这是感情这
副有色镜,影响了诸葛亮的认知、判断,进而造成了军事上的重大损失。
这一段文字,用来论证“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这一观点时,无疑是精当且视角新颖
的。作者的成功,就在于撇开了马谡这个主角,直接将诸葛亮这一幕后人物拉到了前台加
以解剖。如此,也就在合情合理的分析中,颠覆了传统认知中对诸葛亮的神话,同时,用
这一素材支撑起了自己文章的大厦。
高考满分作文《学会历史般的旁观》中,作者将刘邦、项羽、隋炀帝、唐太宗等一干
历史书上的人物请进了自己的文字:
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
殿上之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就热血沸腾。
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地的一代霸业。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驼
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飞沙?
历史长河滚滚,告诉我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
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着妻小沿河悲恸。于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
北奔流的运河不再雄浑,那滔滔河水漫透了百姓的血泪。
可是就是这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了大都的辉煌,托起沿河的点点明珠之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杭大运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
盛世。
人镜对着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于是双手挥舞着高
呼“明君”、“伟人”。
可即使是这样一代圣明,我们又怎能忘了玄武门前的血泊?
这几段文字中,作者在援引刘邦、隋炀帝、李世民这三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充当素材时,
显然是将侧重点从常规意义上挪移开去,从反向的视角捕捉到了素材另一侧面的意义。正
因为这,文章才既拥有了思想的深度,又拥有了可读性。
当然,这篇文章的成功也离不开语言的精心安排。素材的意义需要好的语言来呈现,
这是必须重视的。
值得强调的是,反弹琵琶使用素材,一定不能超越读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倘若写出来
的东西,没有任何读者愿意接受,那么,这样的视角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三、多元阐释,彰显隐语意义。
名为《感时花溅泪》的高考满分作文中,有一段关于月亮的文字:
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
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
香,不绝于耳的感觉。
这段文字,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轮永久的明月,为什么在不同诗人的
笔下就可以拥有不同的生命呢?
答案很简单:诗人的主观情感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
将诗人们对月的认知现象纳入常规素材“翻出新意”的技法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一
个素材,倘若我们心中有了一个预定的主题后,我们也就会依照这一主题的需要,去赋予
这一素材以完全个性化的解读。
比如,当我们试图引用司马迁的故事作为写作素材时,可以从哪些视角切入,以实现
不同的主题需要呢?角度自然是多元的。
1.逆境与成才。司马迁的人生遭遇及其后的巨大成就,无疑是对“逆境出人才”的一
个最好诠释。
2.选择。择生与择死,原本就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当司马迁面对灾祸时,忍辱著述
与慷慨赴义间,注定有不得不进行的心灵的选择。
3.命运。人生的道路,是由命运之神裁定,还是由行走中的人类自己掌握?不向命运
低头的司马迁,不就是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吗。
4.勇敢。勇敢有很多种类,面对死亡放声大笑是一种勇敢,为了使命而忍受无尽屈辱
苟活人间,更是一种大勇。司马迁不正是这种大勇的最好表现吗。
除了上面四点外,近些年的高考,几乎每一个年份每一个省份的高分作文中,无论是
什么样的命题什么样的写作要求,也同样能够找到援引司马迁作为素材的文章。
比如江苏省高考作文,2004 年,可以用司马迁的执著来体现山的沉稳;2005 年,可以
用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来表现“凤头猪肚豹尾”;2006 年,可以用司马迁的人生选择表达“人
与路”;2007 年,可以用司马迁的光辉成就来呈现一爿值得“怀想”的“天空”;2008 年,
可以用对司马迁精神品质的探求来表达寻访古仁人之心的“好奇心”。2010 年的“绿色生
活”、2011 年的“拒绝平庸”、2012 年的“忧与爱”、2014 年的“青春不朽”、2015 年的“智
慧”、2016 年的“话长话短”、2018 年的“语言”、2019 年的“人生五味”等命题,也都可
以从司马迁的生平事迹中寻找到足够有力的论据素材。
需要强调的是,对同一则传统素材的多元阐释,就如同对一座高山的观赏一样,尽管
“横看成岭侧层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无论如何,看山只能是山,倘若成了水,就是胡
言乱语了。
四、转换形式,拓宽表现渠道
除了在素材意义上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挖掘外,也可以通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变化,
使传统素材焕发新的生命。这里,最典型的当属故事新编。
二十年来的高考作文中,用旧故事翻出新篇章的现象层出不穷。2000 年前后,有根据
《水浒》故事创作的满分作文《朱贵开店》(01 高考江苏满分作文)、《阿 Q 新传》(01 高
考江苏满分作文),此后,有《薛宝钗魂断大观园》(04 高考福建满分作文)、《夸父逐日》
(05 高考江苏满分作文)等。这些文章的最大特点,在于将众所周知的故事变换时空转换
形式展开叙写。阅读这类文章时,读者一方面会因内容的熟悉形成情感认同,另一方面又
会因作者的神奇构思而拍案叫绝。
此外,以杂文、戏说、戏剧等诸多方式,对一些传统素材进行再创作,也是常规素材
“一材多用”翻出新意的好方法。例如 03 高考甘肃考生的《吊屈原赋》、05 高考江苏考生
的《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都可以说是这种“多用”的典范之作。
2015 年之后,受作文命题方式的影响,上述类型的故事新编作文逐渐淡出。现在流行
的任务驱动型写作,任务指令比较清晰,考试时必须紧扣任务完成写作。如此,常规素材
使用时,务须依照任务指令进行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