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精选组合练:新高考文言文+古诗+默写专
项训练(四套)
1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事
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邹阳、枚乘之徒,
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
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上①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
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
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
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以
为郎。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焚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巴蜀
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
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时
邛、筰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
“邛、筰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
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环、筰之君皆请为内臣。通零关
道,还报天子,天子大说。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居岁余,复召为郎。相如口吃而
善著书,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①上:指汉武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
物故/费以巨万计/
B.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
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C.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
物故/费以巨万计/
D.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
物故/费以巨万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上,对皇帝的尊称,《史记》以“上”称武帝,以谥号称景帝,暗含臧否之意。
B.苑囿,在汉代是皇帝和诸侯的专属领地,具有生产、游猎、赏玩、宴请等功能。
C.转漕是指转运粮饷,古时陆路上的运输称为“转”,通过水道运输则称为“漕”。
D.节即符节,古时象征皇帝亲临,司马相如出使时,朝廷授予其节作为凭证信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司马相如志向远大,才华出众。他少时喜欢读书、击剑,早年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而改名;
他善于著书,后来因作赋受到赏识。
B.司马相如借赋进谏,方法独特。他创作了《子虚赋》,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无是公
三个人物,以此劝谏武帝,得到肯定。
C.司马相如尽心国事,安边有功。他出使西南,开通边疆道路,将当地的各民族团结统一于大
汉疆域,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
D.司马相如历经两朝,宦途坎坷。景帝时,他客游梁地,孝王死后,因无官可做而投奔王吉;
武帝时,定西夷建功,后又被免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以为郎。
(2)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14.司马相如“客游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
黄庭坚
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
帝阁①悠邈开关键,虎穴深沈探爪牙。
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
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抱遗编校舛差②。
[注]①帝阁:指天帝宫门或守门人,又指帝都宫门。②舛差:指差误、差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伯氏与作者得知盖郎中研习杜甫诗歌,先后赠诗,体现了古人以诗酬和的雅趣。
B.“帝阁悠邈”“虎穴深沈”两个比喻,表现了杜诗深沉雄健、沉郁顿挫的风格。
C.“江花”寄寓了杜甫的百年忠义,由此可以推测出杜诗中曾经使用江花的意象。
D.盖郎中为了在仕途上追求更好的前程,一丝不苟地学习杜诗,作者对此深表赞赏。
16.作者对于学习杜诗有哪些见解?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不会因世人的称赞而特别奋勉、不会因世人的非难而更加
沮丧,他能做到“ , ”。
(2) 李 白 的 《 蜀 道 难 》 用 鸟 鸣 渲 染 蜀 道 空 寂 苍 凉 的 氛 围 , 如
“ ”和“ ”两句,分别
借林中鸟和月下鸟的鸣叫烘托哀愁之情。
(3) 宋 诗 有 以 诗 言 理 的 特 点 , 如
“ , ”两句,与苏轼的“不识庐
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哲理相似。
2(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丘和,河南洛阳人,后徙家郿。少重气侠,闲弓马,长乃折节自将。仕周开府仪同三司。入隋
为右武卫将军,封平城郡公,历资、梁、蒲三州刺史,以宽惠著名。迁天水郡守,入为左御卫将军。
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
之炀帝崩,而和未知。会隋骁果自江都来,乃审隋亡,和即陈款归国,而岭峤闭岨,乃权附铣。铣
平,遂得归。诏李道裕即授和交州大总管,爵谭国公。和遣士廉奉表请入朝,诏其子师利迎之。及
谒见,高祖为兴,引入卧内,语平生,欢甚,奏九部乐飨之,除左武候大将军。和时已老,以稷州
其故乡也,令为刺史以自养。寻除特进。贞观十一年卒,年八十六,赠荆州总管,谥曰襄,陪葬献
陵。有子十五人,行恭为知名。行恭有勇,善骑射。大业末,与师利聚兵万人保郿城,人多依之,
群盗不敢窥境。后原州奴贼围扶风,太守窦琎坚守。贼食尽无所掠,众稍散归行恭。行恭乃率其众,
与师利迎谒秦王于渭北,拜光禄大夫。累从战伐,功多,迁左一府骠骑,锡劳甚厚。从侯君集平高
昌,封天水郡公,进右武候将军。高宗立,迁冀陕二州刺史,致仕。卒,年八十,赠荆州刺史,谥
曰襄,陪葬昭陵。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
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
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
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
接尽情/荒憬安之/
B.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
接/尽情荒憬/安之/
C.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
接尽情/荒憬安之/
D.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
接尽情/荒憬安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府仪同三司,简称开府,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本系三公所享之殊遇,故名。
B.陪葬又称殉葬,是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以器物、牲畜或人与俑和死者一同葬入墓穴。
C.阙,原指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也指陵墓前竖立的石雕。
D.旌,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帜,后泛指旗帜,引申为表扬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丘和文武兼备,政绩卓著。作为北周、隋、唐三朝重臣,他所到之处均能留下淳正善良的
美名;尤其是在海南边民安抚和交趾边地治理上,他立下很大的功劳。
B.丘和深孚众望,显赫一时。他用卓越智慧和坚定意志得到数位君主信任;尤其是唐高祖,
在他生前对他竭诚相待,在他死后让他陪葬在旁,十分倚重和关爱他。
C.丘行恭出身将门,富有勇力。隋朝大业末年,丘行恭和丘师利聚集万众兵士,据守郿城以
自保,当地百姓多表示依附,就连原州奴贼也前来投奔并归顺他。
D.丘行恭生前尊贵,死后荣耀。和他的父亲丘和一样,他生前功多业伟,得到很高的官位和
很大的封赏,死后也受追赠,得谥号,并享有陪葬于帝王陵寝的恩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会隋骁果自江都来,乃审隋亡,和即陈款归国,而岭峤闭岨,乃权附铣。
(2)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
14.唐太宗下诏凿石为人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请简要说明“行恭拔箭”体现了丘行恭什
么样的形象特点。(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故人寄茶 李德裕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注]作者一说曹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扣题,“缄题”扣“寄”,“剑外”“玉京”暗寓千里寄茶情意深厚。
B.作者将茶碾碎烹煎,已至半夜还邀请僧人前来品饮,足见其爱茶之深。
C.绿色茶汤悦人眼目,香气四溢,轻落于盏旁的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
D.作者不愿耗用余茶,要留下在读书时饮用,表现了对茶和友情的珍视。
16.“微月”“泉声”“竹”三个意象对写饮茶一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离骚》中,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后世文人对此多有沿袭,
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如此。
(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放旷、
豁达、自信的豪壮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3)辛弃疾在北固亭上凭高望远,面对锦绣江山,不由得遥想和缅怀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他写下了表现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千古名句:“_
_____,______。”
3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二十年,郑锦死,子克塽幼,诸将刘国
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
子少保,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
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给事中孙蕙疏
言宜缓征台湾。七月,彗星见,户部尚书梁清标复以为言,诏暂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
兵二万、战船三百,足破灭海贼。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
诏从之。
二十二年六月,国轩踞澎湖,环二十余里为壁垒。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溢于帕。
旋以百船分列东西,遣总兵陈蟒、魏明率兵东指鸡笼峪,西指牛心湾,分贼势。琅自督五十六船分
八队,以八十船继后,扬帆直进,取澎湖,国轩遁归台湾。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
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
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台湾平,自海道报捷。上旌琅功,曰:
“朕特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琅疏
辞侯封,乞得如内大臣例赐花翎,部议谓非例,上命毋辞,并如其请赐花翎。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明季设澎水
标於金门,出汛至澎湖而止,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然其时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
不下万人,及崇祯元年,芝龙就抚,借与红毛为互市之所。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
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此地原为红毛所
占,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盖筹天下形势,必期万全,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
断不可弃。”琅又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与刘国轩、冯锡范及明裔硃桓等俱诣京师,诏授克
塽公衔,国轩、锡范伯衔,俱隶上三旗,馀职官及桓等于近省安插垦荒。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
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
三十五年,卒于官,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傅,赐祭葬,谥襄壮。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B. 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C. 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D. 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翎,清代的一种冠饰,多为皇室贵族和朝廷高级官员所佩戴,是“辨等威、昭品秩”的
标志。
B. 互市,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边境贸易的通称。隋唐以后,各王朝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
构。
C. 旗,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
辖。
D. 太子少傅,负责教习太子的副职,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
为“九卿”之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施琅精于谋略,长于用兵。面对台湾守军的严防死守,施琅联络旧部作内应;澎湖之战中,
他精心谋划,排兵布阵,大获全胜。
B. 施琅骁勇善战,厥功甚伟。攻台过程中,施琅被流箭射中眼睛也毫不退缩;他平定台湾,
终于使之回归,稳定了东南局势。
C. 施琅坚持己见,力排众议。面对是否缓征台湾的不同意见,施琅据理力争,坚持攻台;面
对台湾弃留的争论,他准确分析形势,说服朝廷将其纳入版图。
D. 施琅深明大义,尽忠为国。平定台湾之后,他将国家利益置于私仇之上,释放郑克塽。并
劝其投诚,为其请封;他多次进言,建议设立台湾官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
(2)朕特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
14. 平定台湾后,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针对台湾 弃留之争。施琅主张守而不弃的理由有哪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房春事二首
岑参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蝶飞蜂忙的景象,表现了山房春日的勃勃生机。
B. 其一的三、四两句借柳枝与山花来写风,彰显出诗人观察的细微与笔力的不凡。
C. 其二的最后一句,诗人在萧条的主画面背景上添上几笔艳丽的色彩,构思精巧。
D. 两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近于田园诗,迥异于岑参为人所熟知的边塞诗风。
16. 两首诗均写了山房春光,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
出陈涉起义受到天下人拥戴的情形。
(2)刘禹锡《石头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群山与潮
声的描写,渲染了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3)“鹧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温庭筠《菩萨蛮》“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中的
鹧鸪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孤寂惆怅;而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则借鹧鸪表达满怀愁苦,无限悲凉。
4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
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
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兄坦之为袁真功曹,真败,将及祸,隐之诣桓温,乞
代兄命,温矜而释之。遂为温所知赏,拜奉朝请、尚书郎,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
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
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
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帐下人进鱼,每剔去骨存
肉,隐之觉其用意,罚而黜焉。及卢循寇南海,隐之率厉将士,固守弥时。循攻击百有余日,逾城
放火,焚烧三千余家,死者万余人,城遂陷。隐之携家累出欲奔还都为循所得循表朝廷以隐之党附
桓玄宜加裁戮诏不许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
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
屏风,坐无毡席。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隐之携家累出/欲奔还都/为循所得/循表朝廷/以隐之党附桓玄/宜加裁戮/诏不许/刘
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
B.隐之携家累出欲奔/还都为循所得/循表朝廷/以隐之党附桓玄/宜加裁戮/诏不许/刘裕
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
C.隐之携家累出欲奔/还都为循所得/循表朝廷以隐之党附桓玄/宜加裁戮/诏不许/刘裕
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
D.隐之携家累出/欲奔还都/为循所得/循表朝廷/以隐之党附桓玄/宜加裁戮/诏不许/刘
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弱冠,古时指汉族男子十八岁,行冠礼,以示成年;泛指男子十八岁左右的年纪。
B.礼,指礼法、礼制,中国古代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用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
C.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有治民、进贤、讼等职能,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D.毡席,古人居家坐、卧的用具,毡一般用兽毛或鸟毛制作,席一般用草或苇子编成。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吴隐之孝顺恭谨。他为母亲办丧事时,哀伤过度;哭泣时有双鹤鸣叫、雁群聚集,时人认为
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仙鹤和大雁。
B.吴隐之清廉正直。他家里虽然贫穷,但不义之财坚决不取;传说喝贪泉水就会产生贪欲,他
不以为然,坦然喝下了贪泉水。
C.吴隐之生活俭朴。他家无可坐的毡席,冬天没有被子,没有换洗的衣物,常吃的不过是青菜
和干鱼罢了,几间茅屋窄小拥挤。
D.吴隐之富有骨气。卢循侵犯南海时,他激励将士坚守;虽然战败了,但卢循赏识他,赐给他
车牛,为他建造住宅,他都拒绝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真败,将及祸,隐之诣桓温,乞代兄命,温矜而释之。(4 分)
(2)循攻击百有余日,逾城放火,焚烧三千余家,死者万余人,城遂陷。(4 分)
14.为什么吴隐之越过五岭而没有丧失清廉?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①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②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③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①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兔和蟾。②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
仙女。③黄尘清水,有沧海桑田之意。
15.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二句诗人梦游上天,阴冷雨寒,仿佛在为月宫的兔和蟾悲泣;忽然云开月出,明亮起来。
B.四至六句诗人想象飞入月宫后同仙女谈话,人间沧海桑田,变化很快,感觉“千年如走马”。
C.七、八句诗人遥望人间,感觉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东海如同被打翻了的一杯水。
D.诗人先通过描写天上仙境来表情达意;进而俯视人间,寄寓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16.李贺的诗歌具有变幻奇谲的特色,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 1 ) 《 师 说 》 中 , 韩 愈 认 为 “ 弟 子 不 必 不 如 师 , 师 不 必 贤 于 弟 子 ” 的 原 因 是
“ , ”。
( 2 ) 《 念 奴 娇 · 赤 壁 怀 古 》 中 , 苏 轼 表 达 旷 达 之 情 、 以 一 杯 清 酒 祭 月 的 两 句 是
“ , ”
( 3 ) 范 仲 淹 《 岳 阳 楼 记 》 中 , 运 用 动 静 结 合 手 法 描 写 洞 庭 湖 月 夜 美 景 的 两 句 是
“ , ”。
参考答案
1
10.C
11.答案:A 解析:这里的“汉景帝”褒谥,此处并没有暗含臧否之意。
12.答案 B[解析]从原文可知,非《子虚赋》, 而是《天子游猎赋》,虚构了子虚、 乌
有先生和无是公三个人物,以此劝谏武帝,得到肯定。
13. (8 分)(1)赋的结尾把主旨归结到节俭上,用来劝谏皇帝;赋献给天子后,天子很高兴,
任命相如为郎官。(4 分。大意 2 分,“卒章”“风谏” 各 1 分。)(2)秦朝时曾经开通道路设置
郡县,到汉朝建立时才废掉;现在如果要重新开通,为当地设置郡县,那么意义超过南夷。
(4 分。大意 2 分,“诚”“愈” 各 1 分。)
14. (3 分)①司马相如在景帝处得不到重用,②相信自己能在梁孝王那里施展才华。(答
对一点 2 分,两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15. D 解析:尾联诗意为盖兄在书房里暗自苦读老杜遗编,以老杜的忠义纯正为继,一丝不苟,用心学习,
我为之深以为赞。并未有“盖郎中为了在仕途上追求更好的前程”之意,此处情感解读错误,故选 D。
16. (6 分)①要学习杜诗传承古代诗歌(“国风”) 的优秀传统,保持纯正的诗风②要学习杜
诗的现实主义笔法和其中的忠义精神③要深入研究杜诗的不同版本,校正错误。(每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
17. (6 分)(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3)不畏
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每空 1 分。多、错、漏 1 字,该空不得分。)
2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参考答案】A(3 分)
【试题分析】标点: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裴矩亦荐之,遂拜交趾
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
11.【参考答案】B(3 分)
【试题分析】陪葬除指殉葬外,还可指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的灵柩或坟墓的近旁。
12.【参考答案】B(3 分)
【试题分析】“在他死后让他陪葬在旁”错。丘和死于太宗贞观年间,陪葬于高祖献陵。丘和死时高祖已崩
逝,不可能诏令他陪葬。
13.【参考答案】(1)遇到隋朝骁勇果敢的士卒从江都过来,才知道隋朝已亡,丘和随即陈请归顺国家
(唐朝),但由于山岭闭阻,便暂且依附(萧)铣。(4 分。“骁果”“审”“权”各 1 分,大意 1 分。)
(2)太宗想要试探贼军的虚实,(亲自)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出阵后,杀伤很多(贼兵),但却困于长堤(被
长堤所困)。(4 分。“尝”“与”“限”各 1 分,大意 1 分。)
14.【参考答案】①武功高强;②勇猛顽强;③忠心耿耿。
(3 分。每答到其中一点得 1 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丘和是河南洛阳人,后来迁居到郡。少时重义任侠,娴熟射箭和骑马,长大后才自我约束。出仕于北周,为
开府仪同三司。入隋后任职右武卫将军,封为平城郡公,历任资、梁、蒲三州刺史,治政以宽大慈惠闻名。升任
天水郡太守,入朝为左御卫将军。大业末年,海南地区苦于官吏侵凌,百姓多次因怨恨而叛乱。炀帝因丘和治政
以淳良宽厚著称,而黄门侍郎裴矩也推荐他,便派丘和任职为交趾太守,他尽情安抚接纳,由此荒远之地区得以
安定。炀帝去世,而丘和不知。遇到隋朝骁勇果敢的士卒从江都过来,才知道隋朝已亡,丘和随即陈请归顺国家
(唐朝),但由于山岭闭阻,便暂且依附(萧)铣。萧铣被平定后,才得以归朝。下诏李道裕前往授予丘和交州
大总管之职,封为谭国公。丘和派高士廉奉表奏请求入朝,下诏由其子丘师利前往迎接。到朝见之时,高祖为他
起身,引入卧室内,话说平生,极为高兴,演奏九部乐曲慰劳他,授职左武候大将军。丘和当时已年老,因稷州
是其故乡,命他就任刺史以自怡养。不久,加衔为特进。贞观十一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追赠荆州总管,谥号
为襄,陪葬于献陵。丘和有十五个儿子,其中丘行恭最为知名。丘行恭富有勇力,善于骑射。大业末年,与丘师
利集聚兵马万人守卫郿城,人们多来依附,群盗不敢窥视其境。其后原州奴贼包围扶风,太守窦琎坚守其城。贼
寇食尽,无处抢掠,其众渐渐离散归于丘行恭。丘行恭便率领其众,与丘师利一道在渭北迎见秦王,被授为光禄
大夫。多次随同征战,因功多,升任左一府骠骑,所受赏赐甚厚。后随侯君集平定高昌,被封为天水郡公,升任
右武候将军。高宗即位后,升任冀、陕二州刺史,不久离休。去世时年龄为八十岁,追赠荆州刺史,谥号为襄,
陪葬于昭陵。起初,随从征讨王世充,会战于邙山之上。太宗想要试探贼军的虚实,亲自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出阵
后,杀伤很多(贼兵),但却困于长堤(被长堤所困)。与诸骑相互走失,唯有丘行恭跟随其后。贼骑追至,流
矢射中太宗所乘之马,丘行恭回射敌骑,箭无虚发,贼骑不敢近前。然后下马拔箭,将自己所乘之马进奉太宗,
手执长刀步行,喊着为太宗开路,连斩数人,方才冲出敌阵返回大军。贞观年间,下诏雕刻石人石马,模仿丘行
恭拔箭之状,立在昭陵大门两侧的高台上,用来表彰他的武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参考答案】C(3 分)
【试题分析】曲解诗意。“轻落于盏旁的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不当,“香泛乳花轻”是说茶汤表面泛起
如花般的茶沫,茶沫轻盈,茶香四溢。
16.【参考答案】“微月”点明开茶的时间,渲染了清幽的气氛(1 分);“泉声”以动衬静,突出了碾
茶时环境的清静(2 分);“竹”写出了饮茶之处的雅致(1 分)。三个意象展现了烹茶饮茶的美好环境,从侧
面烘托出饮茶的清雅脱俗之趣(2 分)。(6 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参考答案】(1)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3)金戈铁
马 气吞万里如虎(6 分。每句 1 分。句中有多字、少字、错别字,均不给分。)
3
【答案】10. C 11. B 12. D
13. (1)请求催促地方筹备粮食军饷,只要遇到便利天气就可进军,并且请求调度陆路官兵协助围剿。
(2)我特意提拔重用你,是因为你能不辜负使命,把盘踞台湾六十余年的贼寇,一举消灭。
14. (1)战略位置重要;(2)防止外来侵略;(3)维护国家统一;(4)迁民不易。【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克塽大为震惊,派遣使者到军前请求投降,施琅上疏陈明情况,皇上答应了,八月施琅率兵
进入鹿耳门,到了台湾。
“琅”作主语,“疏陈”作谓语,主谓关系不能断开,排除 BD;“上”指皇上,作“许之”的主语,中间
不能断开,排除 A。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边境贸易的通称”错。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故
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释放郑克塽。并劝其投诚,为其请封”错。原文“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说的
是施琅不报私仇,没有说释放郑克塽;“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是对施琅的封赏,不是郑克塽。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趣,通“促”,催促;治,置办、筹备;但,只要。
(2)关键词:擢用,提拔重用;负,辜负;靖,平定。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明季设澎水标於金门,出汛至澎湖而止,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可知,台湾战略位置
重要;
结合“此地原 红毛所占,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可知,守住台湾能防止外来侵略;
结合“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可知,因为船只少,很难短时间内把百姓迁走,迁
民不易;
结合“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可知,守住台湾有利于国家统一。
参考译文: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康熙元年,施琅被提升为水师提督。康熙二十年,郑锦病死,他的儿子克
爽尚年幼,将领郑国轩、冯锡范负责军务。内阁太学士李光地呈上能够平定台湾的奏本,据此又推荐了施琅(以
前他的水师提督之职被裁掉)。皇上再次任命施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加任太子少保,并命令他见机进军攻取台
湾。施琅到任军中,上疏说:“敌人的船只长时间地停泊在澎湖,全部力量坚固防守。冬春交际之时,飓风时常
发生,我们的船只很难渡过海洋。我现在练习水兵,又派遣间谍与我以前的部下联系,使他们作为内应,等到风
便利我们的时候出兵,可以大获全胜。”夏至后二十多天,彗星出现,户部尚书梁清标以此为理由,要求暂时延
缓进攻围剿。施琅上疏说:“我已经挑选两万精兵、三百只战船,足够消灭海贼。请催促督抚置办粮饷,只要遇
到顺风,就可进攻,并且请求征调陆路官兵协助围剿。”皇帝下诏听从他的建议。足破灭海贼。
二十二年六月,国轩占踞澎湖,环绕澎湖二十多里设置壁垒。施琅坐着主帅太船;中进对手水阵中,眼睛被
飞箭射中,鲜血从头巾上流下来。很快把百艘船分开列阵东西两侧,派遣总兵陈蟒、魏明率兵向东攻打鸡笼峪,
向西攻打牛心湾,分散敌人的攻势。施琅亲自率领五十六个船分为八队,用八十船殿后,扬帆直进,直取澎湖,
国轩逃回台湾。克塽大为震惊,派遣使者到军前请求投降,施琅上疏陈明情况,皇上答应了,八月施琅率兵进入
鹿耳门,到了台湾。有人认为施琅一定要替父报仇了,会对郑氏家族下毒手。施琅说:“孤岛台湾刚刚回归,一
旦发生杀戮的事情,担心人心不会顺从。我忍受哀伤和苦痛的原因,是以国事为重,不敢顾及私怨啊。”台湾平
定,自海道报告朝廷大捷的消息。上皇表彰施琅的功劳,说:“我特别对你提拔重用,你能不辜负使命,作乱了
六十年难以平定之贼寇,消灭殆尽。”又授予他靖海将军,封靖海侯。施琅上疏辞掉靖海侯的封赏,请求向内大
臣一样照例赐给花翎,部议认为不符合常例,皇上下命令不能推辞封赏,一并按照他的请求赐予花翎。
皇上派遣侍郎苏拜到福建,与督抚和施琅商议妥善地料理台湾平定后遗留的问题。有人提出将在台湾居住的
人迁移、将台湾放弃的意见,施琅上疏说:“明朝末年在金门设澎水标,出汛到澎湖就停止,台湾原属于教化只
外,本地人和外来人混杂相处,没有进入疆域版图。然而那时中原的百姓秘密前往生活的,已不少于万人,等到
崇祯元年,芝龙接受安抚,借给与红毛作为互市之场所。如果丢弃他们的土地、迁走他们,用有限的船只,去摆
渡无限的百姓,不经过多年,难以完成。如果摆渡不完,逃窜藏匿在山谷中,就是所说的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
粮食送给了盗匪。此地原来被红毛占领,他们要趁机再次占领,一定会偷偷觊觎内地,蛊惑人心。大概通筹天下
的形势,一定希望万全之策,台湾虽然在外岛,却关乎四省要害,断然不可放弃。” 施琅又陈述了请求皇上允
许郑克塽交回台湾本土,回归朝廷,并让他带领家眷和部下与刘国轩、冯锡范及明裔硃桓等一起到京城,皇上下
诏授予克塽公的封号,国轩、锡范伯的封号衔,一起隶属于上三旗,其余职官以及桓等在附近的省分安排垦荒。
不久苏拜等上疏也采用施琅的提议,一并设置三个县、一个府、一个巡道,皇上下令允徐施行。
三十五年,施琅在官任上去世,时年七十六,死后赠予太子少傅,赐给他祭奠的仪式,谥号襄壮。
【答案】15. D 16. 第一首诗,诗人写了春光,翩翩的蝴蝶和蜜蜂,最后以柳枝和山花
展现了春风的柔和,写出了春天大道生机,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第
二首诗,诗人写了昔日繁华的梁园现在满目萧条,而花朵依旧盛开。以乐景写哀情,诗人抒
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风格近于田园诗”错,第一首是语言明快,写了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象,而第二首是怀古感时之作,并
非田园诗。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第一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选取了“风恬日暖”“戏蝶游蜂”“数枝门柳”“一片山花”等景
物,写的是浓郁的春光冲天塞地,不仅山野处处万紫千红,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
而第二首诗,诗人从梁园写起,表现了梁园如今的萧条,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
为感时。前两句从正面极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发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
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7. 【答案】 (1). 天下
云集响应 (2). 赢粮而景从 (3). 山围故国周遭在 (4).潮打空城寂寞回 (5). 江晚正愁
余 (6). 山深闻鹧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赢、景、余、鹧鸪。
4
10.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原文标点:隐之携家累出,欲奔还都,为循所得。循表朝廷,以隐之党附桓玄,宜加裁戮,诏不许。刘裕与
循书令隐之还久方得反。
11.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弱冠”,指“古时指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不是“十八岁”
12.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但卢循极为赏识他,赐给他车牛,为他建造住宅”的说法错误,“赏识他,赐给他车牛,为他建造住宅”
的是刘裕,不是卢循。
13.(1)袁真战败,将祸及(吴坦之),吴隐之来到桓温处,乞求以自己的性命代替哥哥桓温怜惜而释放了
他。
(2)卢循攻打了一百多天越过城墙(人城)放火,焚烧了三千多家(的房屋),烧死的有一万多人,城池
于是被攻占。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
分点第(1)句得分点:“诣”“乞”“矜”各 1 分,大意 1 分第(2)句得分点:“有”“逾”和被动句式各 1
分,大意 1 分
14.①吴隐之让自己的心志保持不乱。(1 分②吴隐之本身具有清正廉洁的品质,并始终没有改变。(2 分)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根据“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及在州,清操逾厉”“隐之清
操不渝”的内容,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是濮阳鄄城人。(吴隐之)善于谈论,广泛涉猎文史,以儒雅著名。他二十岁左右就孤高独
立,有清正的操守,虽然(家中)没有一石余粮(但)不拿取不合道义(的东西)。(吴隐之)侍奉母亲孝顺恭
谨到他为母亲办丧事时,悲哀伤身超过礼制。(他)家里贫穷,没有人鸣鼓,每到该哭泣的时候,都有双鹤鸣叫,
又有群雁聚集,当时人们都认为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仙鹤和大雁,哥哥吴坦之担任袁真的功曹,袁真战败,将祸及
吴坦之)吴隐之来到桓湿处,乞求以自己的性命代替哥哥,桓温怜惜而释放了他于是(吴隐之)被桓温了解赏识,
授予奉朝请,尚书郎等职,几次升迁后任晋陵太守吴隐之在郡中(为官)清廉俭朴,妻子自己出去背柴草他虽然
身居清要的高官显职,(但)俸禄赏赐都分给了亲戚和族人,(家里)冬天没有被子曾经洗了衣服,便披上棉絮,
勤劳清苦得与贫寒的百姓一样。朝廷想要革除岭南的弊病,任用吴隐之为广州刺史离广州二十里处,有个地方名
叫石门,有泉水叫作贪泉,(传说)喝了泉水的人就怀有无尽的贪欲。吴隐之到了广州,对他的亲人说:“不见
泉水也可以产生贪欲,(关键在于让自己的心志保持不乱。越过五岭就丧失清廉,我是知道了”于是来到泉水处,
舀起泉水喝了。(吴隐之)在广州时,更加砥砺清正的操守,常吃的不过是青菜和千鱼罢了惟帐、用具与衣服都
交给外库(办理),当时人们大多认为他是故意做作,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改变手下人向他送鱼时,经常剔去骨刺
只剩鱼肉,吴隐之觉察了他的用意后,惩罚并开除了他。到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激励督促将士,坚守多时卢
循攻打了一百多天,越过城墙(入城)放火,焚烧了三千多家(的房屋),烧死的有一万多人,池于是被攻占。
吴隐之携带家属选出,想要回京城,被卢循捉住。卢循上表给朝廷,说吴隐之依附于桓玄加以制裁处死皇帝下诏
不准奏刘裕给卢循写信,命令他让吴隐之返回京城,过了许久吴隐之才回到京城。(吴隐之)乘船返回时,行装
没有一点多余的资财。他回到京后,(仅有)数亩大的小宅院篱笆墙十分简陋,内外共有六间茅屋,容纳不下妻
子儿女(居住)。刘裕赏赐吴隐之车牛,又为(他)建造住宅,(他)坚决拒绝不久,授子(吴隐之)度支尚书、
太常,(他)拿竹篷作为屏风,家中没有可坐的毡席。吴隐之清正的操守没有改变,多次被褒奖,从做宫起到去
世常常蒙受皇帝优厚的赏赐和显贵的赠封,廉洁之士以吴隐之为荣。
15.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阴冷雨寒,仿佛在为月宫的兔和蟾悲泣”理解错误应是“阴冷雨寒,仿佛是月宫的兔和蟾在悲泣”。
16.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风格的能力。一般从内容、主题和构思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要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内容,理解诗意,进而分析诗歌的构思和主题。
①想象奇特:诗人把阴冷雨寒想象为玉兔和寒蟾在悲泣,把云层裂开后的景象想象成房屋楼阁,把明月在云
雾中飘过说成是“玉轮轧露”,还幻想在月宫与仙女相遇并交谈。
②构思巧妙:此诗写梦游月宫的情景,前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天上人间浑然一体曲
折地反映了诗人现实生活的苦闷。(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17.(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每空 1 分,多字、
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语境,通过语境来确定所填写的语句还要注意默写
不能多字、漏字和错字,本题易错字:(1)道,术;(2)尊,爵;(3)跃,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