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考化学大数据精选全真模拟卷(广东卷)
第二模拟
(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Mg 24 Zn 65 Se 79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4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家用消毒剂种类繁多,医用酒精(75%的乙醇水溶液)、84 消毒液(次氯酸钠溶液)、高锰酸
钾消毒片、滴塔消毒液(氯间二甲苯酚)等,消毒剂之间切不可随意相互混用。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和 84 消毒液混合,乙醇可能将次氯酸钠还原从而产生氯气引起危险
B.高锰酸钾消毒片放入滴露消毒液中,高锰酸钾可能将氯间二甲苯酚氧化从而降低消毒效
果
C.84 消毒液和滴露消毒液混用洗衣服时,消毒效果会降低很多,也有可能产生氯气
D.高锰酸钾消毒片投入到 84 消毒液时,有可能高锰酸钾将次氯酸钠氧化而产生氯气
【答案】D
【解析】A. 医用酒精和 84 消毒液混合,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乙醇具有还原性,因此乙
醇可能将次氯酸钠还原从而产生氯气引起危险,故 A 正确;
B.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氯间二甲苯酚易被氧化,因此高锰酸钾消毒片放入滴露消毒液
中,高锰酸钾可能将氯间二甲苯酚氧化从而降低消毒效果,故 B 正确;
C. 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氯间二甲苯酚易被氧化,因此 84 消毒液和滴露消毒液混用洗衣
服时,消毒效果会降低很多,也有可能产生氯气,故 C 正确;
D. 高锰酸钾消毒片投入到 84 消毒液时,有可能高锰酸钾将次氯酸钠氧化,但不可能产生氯
气,产生氯气是次氯酸钠化合价降低,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2.过氧乙酸(CH3COOOH)有强氧化性,用于物体表面、皮肤、果蔬、环境的消毒,其制备反
应为:CH3COOH+H2O2 CH3COOOH+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可加快该反应速率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
C.达到平衡时,用任意组分表示正逆反应速率都有 v(正)=v(逆)
D.达到平衡时,H2O2 转化率为 100%
【答案】C
【解析】A.反应体系无气态物质,增大压强不能改变反应速率,故 A 错误;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故 B 错误;
C.用任意组分表示正逆反应速率都有 v(正)=v(逆)时,反应达到平衡,故 C 正确;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H2O2 转化率小于 100%,故 D 错误;
答案为 C。
3.蜂胶中某活性物质 X 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 X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X 的分子式为 C17H16O4
B.X 中含有苯环结构,和苯属于同系物
C.X 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X 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和酯基三种官能团
【答案】B
【解析】A.根据该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X 的分子式为 C17H16O4,故 A 正确;
B.苯的同系物是指苯的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苯环,组成符合 CnH2n-6 是说明组成要相差一
个或若干个 CH2 原子团,图中的分子含有两个苯环,含有羟基等官能团,不属于苯的同系物,
故 B 错误;
C.X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 C 正确;
D.X 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和酯基三种官能团,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B.用润湿的 pH 试纸测稀碱溶液的 pH,测定值偏小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答案】C
【解析】A 项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溶液就是读数偏
小,正确;B 项湿润的 pH 试纸测稀碱液的 pH 时,碱液被稀释,pH 值偏小,正确;C 项用
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加水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大,错误;D 项测定中和
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热量损失比较多,应该一次倒入,否则所测温度值偏
小,D 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氨水可以鉴别 Al3+、Mg2+和 Ag+
B.用水鉴别乙醇、乙酸乙酯和溴苯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 NaOH 溶液,然后分液
D.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下通入 Cl2,生成液态 CH2Cl-CH2Cl,气液分离
【答案】B
【解析】A. 用氨水无法鉴别 Al3+、Mg2+,因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都是不溶于氨水的白色
沉淀,A 不正确;B. 用水鉴别乙醇、乙酸乙酯和溴苯可行,与水互溶的是乙醇,滴加少量
水,水在上层的是溴苯、水到下层的是乙酸乙酯,B 正确;C.乙酸乙酯在 NaOH 溶液中易水
解,C 不正确;D.光照下通入 Cl2,乙烷易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 D 不正确。本题选 B。
6.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L-1 的 AlCl3 溶液中,Cl- 离子的数目为 3NA
B.2.4 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2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H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
D.4.6 g NO2 和 46 g N2O4 含有的原子数均为 NA
【答案】B
【解析】A.1mol·L-1 的 AlCl3 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则 Cl- 离
子的数目无法确定,故 A 错误;
B.2.4g 金属镁的物质的量为 0.1mol,一个镁原子变为镁离子时失去 2 个电子,则 0.1mol 的
金属镁全部转化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mol×2×NA=0.2NA,故 B 正确;
C.1mol 水含有 NA 个水分子,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11.2LH2O 的物质的量不能用标况下气
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则含有的分子数无法确定,故 C 错误;
D.一个 NO2 分子含有 3 个原子,4.6 g NO2 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含有原子数为
0.1mol×3×NA=0.3NA;一个 N2O4 分子中含有 6 个原子,46 g N2O4 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含有
的原子数均为 0.5mol×6×NA=3NA,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7. 伯瑞坦-罗比森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在 100mL 三酸混合液(磷酸、乙酸、硼酸,浓度均为
0.04mol·L-1)中加入指定体积的 0.2mol·L-1NaOH 溶液,当加入的 NaOH 溶液为 52.5mL 时,
溶液的 pH=7(常温)。
已知:①硼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H3BO3+H2O H++B(OH) -
4 。
②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弱酸 磷酸 乙酸 硼酸
电离平衡常数
Ka1=7.11×10-3
Ka2=6.23×10-8
Ka3=4.5×10-13
1.75×10-5 5.8×10-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酸混合液中:c( -
2 4H PO )>c(CH3COO-)>c[B(OH) -
4 ]
B.常温下,将 1mL0.2mol·L-1NaOH 溶液稀释至 20L,溶液的 pH=9
C.pH=7 的该缓冲溶液中:c(H3BO3)>c(CH3COOH)
D.pH=7 的该缓冲溶液中:c(Na+)=c( -
2 4H PO )+c( 2-
4HPO )+c( 3-
4PO )+c(CH3COO-)+c[B(OH) -
4 ]
【答案】D
【解析】A.由 Ka1(H3PO4)> Ka(CH3COOH)> Ka(H3BO3)可知电离程度 H3PO4>
CH3COOH>H3BO3,所以 c( -
2 4H PO )>c(CH3COO-)>c[B(OH) -
4 ],故 A 正确;
B.将 1mL0.2mol·L-1NaOH 溶液稀释至 20L 后溶液中 c(OH-)=
10.001L 0.2mol L
20L
10-5mol/L,
所以溶液的 pH=9,故 B 正确;
C.溶液中磷酸、乙酸、硼酸各 0.004mol,加入的 NaOH 为 0.0105mol,Ka1(H3PO4)>
Ka(CH3COOH)> Ka(H3BO3),所以 NaOH 先和 H3PO4 反应,消耗 0.004mol,再和 CH3COOH
反应,消耗 0.004mol,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Ka2(H3PO4)> Ka(H3BO3),所以其次和 H2PO 4
- 反应,
消耗 0.0025mol,H3BO3 未和 NaOH 反应,所以 c(H3BO3)>c(CH3COOH),故 C 正确;
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 -
2 4H PO )+2c( 2-
4HPO )+3c( 3-
4PO )+c(CH3COO-)+c[B(OH) -
4 ]+ c(OH-),溶液呈中
性,所以c(H+)= c(OH-),则c(Na+)=c( -
2 4H PO )+2c( 2-
4HPO )+3c( 3-
4PO )+c(CH3COO-)+c[B(OH) -
4 ],
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8.在 Pd-Mg/SiO2 催化下利用 Sabatierf 反应可实现 CO2“甲烷化”,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整个变化过程所有反应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又有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 a 中,MgO→MgOCO2 只有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C.总反应可表示为:CO2+4H2
2Pd-Mg/SiO
CH4+2H2O
D.反应过程中 Pd 的作用是使 H—H 断裂活化
【答案】B
【解析】A.由反应机理图可知,整个变化过程有 H 原子参与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如 b、
c、d、e、f、h、i,而 a 则是 MgO+CO2=MgCO3,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
B.由反应机理图可知,反应 a 中,MgO→MgOCO2 既有 MgO 中离子键的断裂,又有 MgCO3
中离子键的形成,既有 CO2 中共价键的断裂,又有 2-
3CO 中共价键的形成,B 错误;
C.由反应机理图可知,整个过程中进入的物质为 CO2 和 H2,出去的物质是 CH4 和 H2O,故
总反应可表示为:CO2+4H2
2Pd-Mg/SiO
CH4+2H2O,C 正确;
D.由反应机理图可知,4 个 H2 反应过程中 Pd 的作用后 H—H 断裂变为了活化的 H,D 正
确;
故答案为:B。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HCO3-+Ca2++OH-=CaCO3↓+H2O
B.NaOH 溶液吸收工业制硝酸的尾气:NO+NO2+2OH-=2NO3-+H2O
C.过氧化钠投入足量水中:2O22-+2H2O=4OH-+O2↑
D.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Al3++3HCO3-=Al(OH)3↓+3CO2↑
【答案】D
【详解】
A.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故 A 错误;
B.NaOH 溶液吸收工业制硝酸的尾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NO+NO2+2OH-=2NO2-+H2O,故
B 错误;
C.过氧化钠投入足量水中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Na2O2+2H2O=4Na++4OH-+O2↑,故 C 错误;
D.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是利用 Al3+和 HCO3-的双水解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HCO3-=Al(OH)3↓+3CO2↑,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
反应
B 将 Na 投入到 CuSO4 溶液中
生成气体,并有固体
产生
气体是 H2,固体是
Cu
C 将 SO2 通入滴有酚酞的氨水中 溶液红色褪去 SO2 是酸性氧化物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 BaCl2 溶液,再加入
足量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是硫酸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明铁在高温下
和水反应,故 A 错误;
B. 将 Na 投入到 CuSO4 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 B 错误
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碱性减弱,红
色褪去,与漂白性无关,体现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故正确;
D.先加氯化钡溶液,后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存在 Ag+,故 D 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等行业,其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
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 Cu 和少量 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
解技术生产 CuCl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为加快海绵铜的溶解速度,可将其进行适当粉碎并用大火持续加热
B.步骤③主要离子方程式:H2O+2Cu2++SO32-+2Cl-=CuCl↓+SO42-+2H+
C.步骤⑤包括用 pH=2 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为了防止 CuCl 被氧化,故不采用硝酸,
而应采用硫酸或盐酸
D.步骤⑥中醇洗主要目的是去除 CuCl 表面水分,但在步骤⑦中仍需要烘干,故节约成本可
删除醇洗操作
【答案】B
【解析】A. 由于硝酸铵受热易分解,故为了加快步骤①海绵铜的溶解速率,可进行适当地
粉碎,但是不能大火持续加热,A 错误;
B. 步骤③主要是将铜离子还原为亚铜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H2O+2Cu2++SO32-+2Cl-=
CuCl↓+SO42-+2H+,B 正确;
C. 由于 CuCl 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故酸洗不可采用盐酸,C 错误;
D. 由于 CuCl 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故不能省去醇洗步骤,D 错误;
故答案选 B。
12.电解法处理 CO2 和 SO2 混合污染气的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和硫酸盐,通电一
段时间后,Ni 电极表面形成掺杂硫的碳积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i 电极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
B.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O2—-4e-=O2
C.电解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2 +4O2—=2SO42—
D.该过程实现了电解质中碳酸盐和硫酸盐的自补充循环
【答案】C
【解析】A. 由图示原理可知,Ni 电极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故 A 正确;
B. 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O2—-4e-=O2↑,故 B 正确;
C. 电解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2 +O2+2O2-=2SO42—和 CO2 +O2-=CO32-,故 C 错误;
D. 该过程中在 SO42-和 CO32-被还原的同时又不断生成 SO42-和 CO32-,所以实现了电解质中碳
酸盐和硫酸盐的自补充循环,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 C。
13.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 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
素,W、Y 同主族,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 X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
B.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Y>Z>W>X
C.Z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一定为强酸
D.Y 元素和 X 元素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答案】A
【解析】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 Cl>N,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Cl>NH3,故 A 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
P3->Cl->N3->O2-,故 B 正确;
C.Cl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HClO 为弱酸,故 C 正确;
D.P 元素有白磷和红磷两种同素异形体, O 元素有氧气、臭氧两种同素异形体,故 D 正确;
选 A。
14.室温下,取一定量浓氨水,进行如下实验
①往浓氨水中加入蒸馏水配制成 0.01mol·L-1 的稀氨水,测得溶液 pH=11;
②取 20mL①所配溶液,逐滴加入 20mL 0.01mol·L-1 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