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度高考三轮冲刺化学实验题七
1.绿矾在医药及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设计实验方案对绿矾的性质
组成进行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为测定某补血剂(有效成分为 FeSO4•7H2O)中铁元素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检测该药片已部分变质的方法 。
(2)步骤
①
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98.3%的浓硫酸,配制 100mL 1mol•L﹣1 的稀硫酸,所用
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需要 。
(3)写出滤液加入 H2O2 的离子方程式: 。
(4)步骤
③
一系列实验操作依次是 、 、 、冷却、称重直至固体
质量不变。
(5)假设实验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为 g。(用含 a 的代
数式表示)
(Ⅱ)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样品装入 A 中,连接好图 2 的装置,打开 K1 和
K2,缓缓通入 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 A 中残留固体为红棕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6)通入 N2 的目的: ;该实验有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
(7)C 与 D 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字母)。可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 。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 H2SO4
(8)依据实验现象,推测产物,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酰苯胺是生产磺胺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实验室制取乙酰苯胺的一种方法如图 1。
乙酸、苯胺、乙酰苯胺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
乙酸 苯胺 乙酰苯胺
沸点 118 184 304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白色固体
在水中的溶解
度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20℃溶解度
3.6g
20℃溶解度 0.46g;80℃溶解度
3.5g;100 C 溶解度 18g
实验过程:
①
在 50mL 蒸馏瓶中加入沸石、乙酸 7.4mL(过量),苯胺 5mL,实验装置如
图 2 所示(加热装置略去),先小火加热 10 分钟,再控制分馏柱温度为 105℃,加热至反
应完成。
②
趁热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 100 mL 冷水的烧杯中,快速搅拌,用布氏漏斗抽滤。
③
洗涤沉淀、再抽滤得固体,检验乙酰苯胺中的乙酸是否被除尽。
④
将沉淀转移到表面皿上,加热蒸发,除去水。
回答下列问题:
(1)a 仪器的名称是 。
(2)本实验为了提高苯胺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标号)
A.用冷凝柱回流
B.加入过量的乙酸
C.分离出水
D.加入沸石
(3)控制分馏柱温度为 105℃的目的是 。
(4)持续控制分馏柱温度为 105℃,直至 (填现象)说明反应结束。
(5)抽滤时,多次用冷水润洗沉淀、可以除去乙酰苯胺中的乙酸。检验乙酸是否除尽的
方法是 。
(6)蒸发装置烧杯中加入的液体为 。
(7)某同学实验的产率为 75.3%,导致产量不高的因素可能是 。(填字母标号)
A.没有等生成的水分馏完就停止反应
B.在抽滤时,有产物残留在烧杯壁
C.乙酰苯胺中的乙酸未除干净
D.抽滤时乙酰苯胶有部分溶于水中
3.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 CuO 与 NH3 反应,研究 NH3 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
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b 中可选择的固体试剂为 (填名称);仪器 D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 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 。(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C 中黑色 CuO 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
生成,上述现象证明 NH3 具有 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4)E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 。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 F 进行的操作: 。
(6)实验完毕,若测得仪器 D 增重 mg,装置 F 测得气体的体积为 nL(已折算成标准状
况),则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 m,n 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4.硫代硫酸钠常用作还原剂,实验室中利用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 Na2S2O3•5H2O。
回答下列问题:
Ⅰ.Na2S2O3•5H2O 的制备
打开分液漏斗,反应进行约 1 小时,当 b 中溶液的 pH 约为 7 时,停止通入气体,然后经
一系列操作制得产品。
(1)盛放 Na2SO3 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a 的作用是 。
(2)c 中不可选用试剂(填标号) 。
A.浓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四氯化碳
(3)实验中,为使 SO2 缓慢进入 b 中,采用的操作是 。
(4)b 中制备 Na2S2O3 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装置 b 中的反应混合液 pH 过低会导致产率降低,原因是 。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 xg 产品,用蒸馏水配制成 250mL 溶液,每次移取 25.00mL,加入淀粉溶液作
指示剂,用 0.1000mol•L﹣1 的 I2 标准溶液滴定(2S2O32﹣+I2═2I﹣+S4O62﹣),三次滴定平
均消耗 VmL I2 标准溶液。
(6)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7)本实验制备 Na2S2O3•5H2O 的纯度为 。(设 Na2S2O3•5H2O 相对分子质量为
M,用含 x、V、M 的代数式表示)
5.三氯乙醛(CCl3CHO)作为有机原料,常用于生产氯霉素、氯仿等。实验室制备三氯乙
醛的装置示意图(加热装置未画出)和有关数据如下:
反应原理:CH3CH2OH+4Cl2→CCl3CHO+5HCl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相对原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CH3CH2OH 46 ﹣114.1 78.3 与水互溶
CCl3CHO 147.5 ﹣57.5 97.8 可溶于水、乙醇
CCl3COOH 163.5 58 198 可溶于水、乙醇、
三氯乙醛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往 a 中加入盐酸,将其缓慢加入到高锰酸钾中,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2)装置 D 的作用是 ,仪器 F 的作用是 ,E 中冷凝水应从 (填
“b”或“c”)口进。
(3)反应过程中若存在次氯酸,CCl3CHO 可能被氧化为 CCl3COOH,写出 CCl3CHO 被
次氯酸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该设计流程存在一处缺陷导致副产物增多,请提出改进的措施: 。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 0.36g 配成待测溶液,加入 0.1000mol•L﹣1 碘标准溶液
20.00mL,再加入适量 Na2CO3 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 pH,立即用 0.0200mol
•L﹣1Na2S2O3 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消耗溶液 20.00mL。则产品
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CCl3CHO+OH ﹣ ═CHCl3+HCOO ﹣ ;HCOO ﹣ +I2═H++2I ﹣ +CO2↑;I2+2S2O32﹣ ═2I ﹣
+S4O62﹣)
6.硫酸铁在工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某兴趣小组利用铁粉制备硫酸铁,并用硫酸铁
来浸取辉铜矿(主要成分 Cu2S)制备胆矾。
(1)制备硫酸铁
①
如图所示,三颈烧瓶中铁粉、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
②
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硝酸加入三颈烧瓶中。其操作为: 。
③
滴加稀硝酸的同时,左侧通 N2,右侧通 O2,通 O2 的目的是 。
(2)用硫酸铁浸取辉铜矿(主要成分 Cu2S)制备胆矾的流程如图。
已知: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沉淀的 pH 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Cu2+
开始沉淀 pH 1.9 4.4
完全沉淀 pH 3.2 6.4
①
浸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为 Fe2+、Cu2+、Fe3+,浸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
“氧化”时控制温度为 85℃左右,目的是 。
③
设计从氧化后的溶液制备纯净的 CuSO4•5H2O 的实验方案:取氧化后的溶液 ,
将溶液蒸发浓缩,当 时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
0.1mol•L﹣1 氢氧化钠溶液和 0.1 mol•L﹣1 硫酸]。
7.K3[Fe(C2O4)3]•3H2O 是制备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小组利用莫尔盐[(NH4)2Fe
(SO4)2•6H2O]制备 K3[Fe(C2O4)3]•3H2O 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氧化操作中 FeC2O4 除生成[Fe(C2O4)3]3﹣外,另一部分铁元素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1)“酸溶”时,莫尔盐 (填“能”或“不能”)用 6mol•L﹣1 的 HNO3 溶解,原
因是 。
(2)第一次“煮沸”时,生成 FeC2O4•2H2O 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氧化”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导管 a 的作用是 ;“氧
化”时反应液应保持温度在 40℃左右,则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填“直接加热”
或“水浴加热”)
(4)测定产品中铁的含量。
步骤ⅰ:称量 mg 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稀硫酸,再滴入 ymol•L﹣1 的 KMnO4 溶液使其
恰好反应完全。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Cu 粉,反应完全后,滤去不溶物,向溶液中滴
入酸化的 ymol•L﹣1 的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 溶液 zmL。
①
步骤ⅰ中,若加入的 KMnO4 溶液过量,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步骤ⅱ中不滤去不溶物,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 。
②
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 m、y、z 的代数式表示)
8.KMnO4 广泛用作氧化剂,可以氧化 HCl、FeSO4 等。某兴趣小组用 Cl2 氧化 K2MnO4 制
备 KMnO4 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 M 的名称是 。
(2)装置 B 的作用是 。
(3)为提高 Cl2 在装置 C 中的利用率,在装置 A 的操作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
(4)试剂 X 常用浓 NaOH 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主要原因是 。
(5)利用 KMnO4 测定 CuI 样品中 CuI 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称取 CuI 样品 0.500g,向其中加入足量 Fe2(SO4)3 溶液,发生反应 4Fe3++2CuI
═4Fe2++2Cu2++I2。
步骤二:待充分反应后,滴加 5.000×10﹣2mol•L ﹣ 1KMnO4 溶液,发生反应 MnO4
﹣
+5Fe2++8H+═Mn2++5Fe3++4H2O,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 KMnO4 溶液 20.00mL。计算该样
品中碘化亚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9.K3[Fe(C2O4)3]•3H2O 是制备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小组利用莫尔盐[(NH4)2Fe
(SO4)2•6H2O]制备 K3[Fe(C2O4)3]•3H2O 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氧化操作中 FeC2O4 除生成[Fe(C2O4)3]3﹣外,另一部分铁元素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
(1)H2O 的空间构型为 。
(2)“酸溶”时,莫尔盐 (填“能”或“不能”)用 6mol•L﹣1 的 HNO3 溶解,原
因是 。
(3)第一次“煮沸”时,生成 FeC2O4•2H2O 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氧化”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导管 a 的作用是 ;“氧
化”时反应液应保持温度在 40℃左右,则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填“直接加热”
或“水浴加热”)
(5)测定产品中铁的含量。
步骤ⅰ:称量 mg 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稀硫酸,再滴入 ymol•L﹣1 的 KMnO4 溶液使其
恰好反应完全。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Cu 粉,反应完全后,滤去不溶物,向溶液中滴
入酸化的 y mol•L﹣1 的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 溶液 zmL。
①
步骤ⅰ中,若加入的 KMnO4 溶液过量,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步骤ⅱ中不滤去不溶物,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 。
②
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 m、y、z 的代数式表示)
10.实验室用乳酸与异戊醇反应制备乳酸异戊酯,有关数据和装置示意图如图。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度
乳酸 90 1.209 122 溶
异戊醇 88 0.8123 131 微溶
乳酸异戊酯 160 0.96 202 不溶
实验步骤:
①
如图连接好装置,在 A 中加入 9g 乳酸和 17.6g 异戊醇、数滴浓硫酸和 2~3 片碎瓷片
开始缓慢加热 A。
②
回流 1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先水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至中性,最后用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
③
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 200~203℃馏分,得乳酸异戊酯 13.6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仪器的名称是 ,B 仪器的作用是 。
(2)在该实验中,A 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50mL
B.100mL
C.150mL
(3)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
目的是 。
(4)在蒸馏纯化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冷却后补加
B.温度计应该插入液面以下
C.冷却水的方向是上进下出,保证冷却水快速流动
D.蒸馏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锥形
瓶
(5)本实验中加入过量异戊醇的目的是 ,本实验的产率是 。
11.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实验室模拟工业制
备硫氰化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①
NH3 不溶于 CS2,CS2 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②
三颈烧瓶内盛放:CS2、水和
催化剂。
③
CS2+3NH3NH4SCN+NH4HS,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NH4SCN 在高于 170℃易分
解.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 C 的作用是 .
(3)制备 KSCN 溶液:熄灭 A 处的酒精灯,关闭 K1,保持三颈烧瓶内液温 105℃一段
时间,然后打开 K2,继续保持液温 105℃,缓缓滴入适量的 KOH 溶液,写出装置 D 中
生成 KSCN 的化学方程式: .
(4)装置 E 的作用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写出吸收 NH3 时的离子方程式 .
(5)制备硫氰化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 、 、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6)测定晶体中 KSCN【M(KSCN)=97g/mol】的含量:称取 10.0g 样品.配成 1000mL
溶液量取 20.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 a 作指示剂,用
0.1000mol/L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AgNO3 标准溶液 18.00mL。
[已知:滴定时发生的反应:SCN﹣+Ag+═AgSCN↓(白色)。]
①
滴定过程的指示剂 a 为 。(用化学式表示)
②
晶体中 KSCN 的质量分数为 。
③
滴定达到终点后,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 KSCN 的质量分数 。(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12.1,2﹣二氯乙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黏合剂,其沸点为 83.5℃,熔点为﹣35℃。
如图为实验室中制备 1,2﹣二氯乙烷的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 A 中的浓硫
酸是催化剂、脱水剂,无水乙醇的密度约为 0.8g•mL﹣1,该反应需要控制在 170℃左右进
行。
(1)装置 A 中还缺少的一种必需实验仪器是 。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 。装
置 A 中发生反应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 B 中插入玻璃管的作用是 。
(3)实验时若温度控制不好,A 中三颈烧瓶内会产生某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吸收该
气体在装置 B 中应加入的最佳试剂为 。(填字母序号)
A.高锰酸钾溶液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为检验该气体已完全除去,C 中盛放的试剂为 。(填试剂名称)
(4)D 中 a、c 两个导气管进入仪器中的长度不同,其优点是 。从绿色化学角度
考虑,对导气管 b 的进一步处理方法是 。
(5)实验结束后收集得到 ag 1,2﹣二氯乙烷,则乙醇的利用率为 。
13.氧化钒(VO2)是一种新型热敏材料。+4 价的钒化合物弱酸性性条件下易被氧化。实
验室以 V2O3 为原料合成用于制备 VO2 的氧钒(IV)碱式碳酸铵晶体,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VOCl2 和 VO2+中 V 的化合价分别为 、 。
(2)步骤ⅰ中生成 VOCl2 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化学方程式为 。
若只用浓盐酸与 V2O5 来制备 VOCl2 溶液,该法的缺点是 。
(3)步骤ⅱ可在如图装置中进行。
①
反应前应通入 CO2 数分钟的目的是 。
②
装置 B 中的试剂是 。
(4)测定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晶体粗产品中钒的含量。
称量 wg 样品于锥形瓶中,用 20mL 蒸馏水与 30mL 混酸溶解后,滴加 0.02mol•L﹣1KMnO4
溶液至稍过量,充分反应后继续滴加 1% NaNO2 溶液至稍过量,再用尿素除去过量的
NaNO2,最后用 xmol•L﹣1(NH4)2Fe(SO4)2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 ymL。
滴定反应为:VO2++Fe2++2H+═VO2++Fe3++H2O。
①
KMnO4 溶液的作用是 。若不加 NaNO2 溶液和尿素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
粗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14.(NH4)2Cr2O7 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媒染剂,显影液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H4)2Cr2O7
的部分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已知:Cr2O72﹣(橙色)+H2O
⇌
2Cr2O42﹣(黄色)+2H+。回
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2Cr2O7 固体,滴加足量浓 KOH 溶液,振荡、微热,观
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固体溶解、 、 。
(2)为探究(NH4)2Cr2O7(摩尔质量 252g/mol)的分解产物,按图连接好装置,在 A
中加入 2.52g 样品进行实验。
①
C 的作用是 。
②
实验操作步骤:a.打开 K1 和 K2,缓缓通入 N2→b.点燃酒精灯,加热→c.熄灭酒精灯→
d.→e.关闭 K1 和 K2→f.称量 A 和 B,则 d 的操作为 。
③
加热 A 至恒重,观察到 D 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 A、B 中质量变化分别为 1.00g、
0.72g,写出重铬酸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常用甲醛法测定含(NH4)2Cr2O7 的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2Ba2++Cr2O72﹣+H2O═2BaCrO4+2H+;4NH4++6HCHO═3H++6H2O+(CH2)6N4H+;(CH2)
6N4H+
⇌
(CH2)6N4+H+,K=7×10﹣6,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实验步骤:
Ⅰ.称取样品 ag,配成 250mL 溶液。
Ⅱ.量取 25.00mL 样品溶液,用氯化钡溶液使 Cr2O72﹣完全沉淀后,加入 10mL 20%的中性
甲醛溶液,摇匀、静置 5min。
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 cmol•L﹣1 标准 NaOH 溶液滴定,记录数据。
Ⅳ.重复步骤Ⅱ、Ⅲ2~3 次,处理数据。
①
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
②
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
③
步骤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
若实验平均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bmL,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为 。(用含 a、b、c 式子表示,需要化简)
⑤
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填序号)
a.若实验中使用的甲醛常混有微量甲酸
b.若步骤Ⅱ没有静置 5min
c.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15.ClO2 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以作为自来水
的消毒剂与食品的漂白剂。
(1)新制备的 ClO2 中常含有 Cl2,检验其中是否含有 Cl2 的实验方法是 。
(2)已知某 ClO2 水溶液的主要成分为 ClO2、Cl2,为测定该水溶液中 Cl2 的含量进行下
列实验:
步骤一:在锥形瓶中加 200.00mL 蒸馏水,再加入 10.00mL 待测的 ClO2 的水溶液,调节
溶液的 pH 为 6.8,再加入 20.00mL KI 溶液(过量),立即塞上瓶塞使其充分反应,加 1.00mL
淀粉溶液,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20.00mL。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溶液的 pH 调节为 1.0,继续用 0.1000mol/L 的 Na2S2O3 溶液
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 溶液体积为 40.00mL。
已知实验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Cl2+2I﹣═2Cl﹣+I2 (pH<7)
2ClO2+2I﹣═2ClO2
﹣+I2 (pH=6.8)
ClO2
﹣+4I﹣+4H+═2I2+2Cl﹣+2H2O (pH=1.0)
2S2O32﹣+I2═S4O62﹣+2I﹣
①
“步骤一”中加入 KI 溶液后,立即塞上瓶塞的目的是 ,滴定到终点的实验现
象是 。
②
计算该溶液中 Cl2 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
2020-2021 学年度高考三轮冲刺化学实验题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绿矾在医药及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设计实验方案对绿矾的性质
组成进行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为测定某补血剂(有效成分为 FeSO4•7H2O)中铁元素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检测该药片已部分变质的方法 取该药片少量溶解于蒸馏水后,取少量溶液
于试管中,滴 KSCN 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已变质;另取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
向其中滴 K3[Fe(CN)6]溶液,若有蓝色沉淀,则说明部分变质 。
(2)步骤
①
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98.3%的浓硫酸,配制 100mL 1mol•L﹣1 的稀硫酸,所用
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需要 胶头滴管、玻璃棒、100mL 容量瓶 。
(3)写出滤液加入 H2O2 的离子方程式: 2Fe2++2H++H2O2=2Fe3++2H2O 。
(4)步骤
③
一系列实验操作依次是 过滤 、 洗涤 、 灼烧 、冷却、称重直至固
体质量不变。
(5)假设实验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为 0.07a g。(用含 a 的代
数式表示)
(Ⅱ)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样品装入 A 中,连接好图 2 的装置,打开 K1 和
K2,缓缓通入 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 A 中残留固体为红棕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6)通入 N2 的目的: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绿矾中的 Fe2+氧化为
Fe3+,干扰实验 ;该实验有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无尾气处理装置,污染环境 。
(7)C 与 D 中的溶液依次为 c、a (填字母)。可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 产生白色沉
淀、品红溶液褪色; 。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 H2SO4
(8)依据实验 现象,推测产物,写出 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2FeSO4Fe2O3+SO2↑+SO3↑ 。
【分析】由测定流程可知,将补血剂研细,向药片中加入稀硫酸,然后过滤得到沉淀,
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红褐色沉淀,将红褐色沉淀灼烧得到
ag 红棕色固体为 Fe2O3,结合 Fe 元素守恒可计算含量;
(1)根据铁离子遇到 KSCN 溶液变红判断是否含有铁离子,用 K3[Fe(CN)6]溶液检验
亚铁离子;
(2)98.3%的浓硫酸,配制 100mL 1mol•L﹣1 的稀硫酸,需要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
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3)加入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
(4)将氢氧化铁悬浊液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重可得氧化铁的质量;
(5)根据铁元素守恒计算;
(6)缓缓通入 N2 的目的是赶尽装置(系统)内的空气,避免干扰实验测定;
(7)C 中氯化钡可检验三氧化硫,D 中品红可检验二氧化硫;
(8)依据实验现象可知硫酸亚铁高温分解生成 Fe2O3、SO3、SO2。
【解答】解:(1)补血剂(有效成分为 FeSO4•7H2O),如若变质会生成铁离子,所以通
过检验是否含有铁离子来检测,具体操作为:取该药片少量溶解于蒸馏水后,取少量溶
液于试管中,滴 KSCN 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已变质;另取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
向其中滴 K3[Fe(CN)6]溶液,若有蓝色沉淀,则说明部分变质,
故答案为:取该药片少量溶解于蒸馏水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 KSCN 溶液,若溶
液变血红色,则已变质;另取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 K3[Fe(CN)6]溶液,
若有蓝色沉淀,则说明部分变质;
(2)98.3%的浓硫酸,配制 100mL 1mol•L﹣1 的稀硫酸,需要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
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需要胶头滴管、玻璃
棒、100mL 容量瓶,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玻璃棒、100mL 容量瓶;
(3)加入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2H++H2O2=
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2H++H2O2=2Fe3++2H2O;
(4)步骤
③
加入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进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将氢氧化铁
悬浊液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重可得氧化铁的质量,
故答案为:过滤;洗涤;灼烧;
(5)ag 为氧化铁的质量,若实验中铁无损耗,由 Fe 原子守恒可知,每片补血剂中含铁
元素的质量为 0.07ag,
故答案为:0.07a;
(6)缓缓通入 N2 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绿矾中的 Fe2+氧
化为 Fe3+,干扰实验;该实验有个明显的不足之处为无尾气处理装置,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绿矾中的 Fe2+氧化为 Fe3+,干扰实
验;无尾气处理装置,污染环境;
(7)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说明生成 Fe2O3,则反应中 Fe 元素化合价升
高,S 元素化合价应降低,则一定生成 SO2,可知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可生成 Fe2O3、SO3、
SO2,C 为氯化钡,用于检验 SO3,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D 为品红,可用于检验 SO2,
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c、a;产生白色沉淀、品红溶液褪色;
(8)依据实验现象,推测产物为 Fe2O3、SO3、SO2,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FeSO4Fe2O3+SO2↑+SO3↑,
故答案为:2FeSO4Fe2O3+SO2↑+SO3↑。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
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
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2.乙酰苯胺是生产磺胺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实验室制取乙酰苯胺的一种方法如图 1。
乙酸、苯胺、乙酰苯胺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
乙酸 苯胺 乙酰苯胺
沸点 118 184 304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白色固体
在水中的溶解
度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20℃溶解度
3.6g
20℃溶解度 0.46g;80℃溶解度
3.5g;100 C 溶解度 18g
实验过程:
①
在 50mL 蒸馏瓶中加入沸石、乙酸 7.4mL(过量),苯胺 5mL,实验装置如
图 2 所示(加热装置略去),先小火加热 10 分钟,再控制分馏柱温度为 105℃,加热至反
应完成。
②
趁热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 100 mL 冷水的烧杯中,快速搅拌,用布氏漏斗抽滤。
③
洗涤沉淀、再抽滤得固体,检验乙酰苯胺中的乙酸是否被除尽。
④
将沉淀转移到表面皿上,加热蒸发,除去水。
回答下列问题:
(1)a 仪器的名称是 冷凝管 。
(2)本实验为了提高苯胺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BC 。(填字母标号)
A.用冷凝柱回流
B.加入过量的乙酸
C.分离出水
D.加入沸石
(3)控制分馏柱温度为 105℃的目的是 分离出水,减少乙酸逸出 。
(4)持续控制分馏柱温度为 105℃,直至 接引管不再有液体滴出 (填现象)说明反
应结束。
(5)抽滤时,多次用冷水润洗沉淀、可以除去乙酰苯胺中的乙酸。检验乙酸是否除尽的
方法是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用 pH 试纸测量溶液 pH,看 pH 是否约为 7 。
(6)蒸发装置烧杯中加入的液体为 热油(或热水) 。
(7)某同学实验的产率为 75.3%,导致产量不高的因素可能是 ABD 。(填字母标号)
A.没有等生成的水分馏完就停止反应
B.在抽滤时,有产物残留在烧杯壁
C.乙酰苯胺中的乙酸未除干净
D.抽滤时乙酰苯胶有部分溶于水中
【分析】(1)结合 a 仪器的构造判断其名称;
(2)A.加热时部分乙酸、苯胺挥发,降低了产率;
B.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C.分离出水,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D.沸石对反应无影响;
(3)105°C 时可促进水的挥发,平衡正向移动,同时可减少乙酸的挥发;
(4)控制温度 105°C,经过冷凝得到的主要是水,反应完全时接引管内不再有液体流
出;
(5)混有乙酸的洗涤液显酸性,乙酸除尽时先中性;
(6)蒸发装置主要是为了除去洗涤残留的水,可以水浴或油浴;
(7)A.没有等生成的水分馏完就停止反应,反应可能仍然在进行,导致产率减小;
B.有产物残留在烧杯壁,部分产品损失;
C.乙酸苯胺中混有乙酸,产品质量增大;
D.抽滤时乙酰苯胶有部分溶于水中,导致产品损失。
【解答】解:(1)a 仪器名称为冷凝管,
故答案为:冷凝管;
(2)A.由于加热时,部分乙酸、苯胺挥发,将其用冷凝柱回流可提高其转化率,故 A
正确;
B.加入过量乙酸,反应物浓度增大,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苯胺转化率,故 B 正
确;
C.分离出水,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了苯胺转化率,故 C 正确;
D.加入沸石对反应无影响,只是为了防暴沸,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ABC;
(3)乙酸的沸点为 118°C,控制分馏柱温度为 105℃,可促进水的挥发,促进平衡正向
移动,提高原料转化率,同时可减少乙酸的挥发,
故答案为:分离出水,减少乙酸逸出;
(4)由于控制温度 105°C,经过冷凝得到的主要是水,而水由反应产生,所以当接引
管内无液体流出时,说明反应完全,
故答案为:接引管不再有液体滴出;
(5)由于混有乙酸的洗涤液显酸性,可通过检验洗涤液是否为中性验证乙酸是否除尽,
则检验乙酸是否除尽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用 pH 试纸测量溶液 pH,看 pH 是否
约为 7,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用 pH 试纸测量溶液 pH,看 pH 是否约为 7;
(6)蒸发装置主要是为了除去洗涤残留的水,可以水浴或油浴,则烧杯中加入的液体为
热油或热水,
故答案为:热油(或热水);
(7)A.未等生成的水分馏完就停止加热,有可能反应仍然在进行,此时停止反应,会
导致产率降低,故 A 正确;
B.抽滤时,产品残留在烧杯壁,则产品损失,导致产率下降,故 B 正确;
C.乙酸苯胺中混有乙酸导致产品质量增大,产率不会偏低,甚至会接近或超过理论产率,
故 C 错误;
D.抽滤时乙酰苯胶有部分溶于水中,部分乙酰苯胺溶于水被抽滤,导致产品损失,产率
下降,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AB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物
质的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
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中等。
3.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 CuO 与 NH3 反应,研究 NH3 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
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b 中可选择的固体试剂为 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或碱石灰 (填名称);仪
器 D 的名称是 球形干燥管 。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 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 BC 。(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C 中黑色 CuO 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
生 成 , 上 述 现 象 证 明 NH3 具 有 还 原 性 , 写 出 相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3CuO+2NH33Cu+3H2O+N2 。
(4)E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 吸收过量的氨气,且阻止 F 中水蒸气进入 D,以免影响生
成水的测定 。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 F 进行的操作: 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
管液面相平 。
(6)实验完毕,若测得仪器 D 增重 mg,装置 F 测得气体的体积为 nL(已折算成标准状
况),则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 m,n 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A 装置利用浓氨水与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或碱石灰作用制得氨气,经过 B 中
碱石灰干燥后的氨气进入 C 中,将加热的 CuO 还原为 Cu,同时生成水和氮气,其中 D
中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就是反应生成的水,F 中所得气体的体积为氮气,结合原子守恒即
可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据此分析解题。
【解答】解:(1)仪器 b 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氨水使锥形瓶中的固体溶解放热且 c
(OH﹣)增大,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可选择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或碱石灰;D
为球形干燥管,
故答案为: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或碱石灰;球形干燥管;
(2)A.可利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但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 A 错误;
B.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备氧气,氧气是无色气体,故 B 正确;
C.利用稀盐酸滴入大理石上反应制备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故 C 正确;
D.可利用 Cu 和浓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氮,但 NO2 是红棕色气体,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C;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C 中黑色 CuO 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电子
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3H2O+N2,
故答案为:还原;3CuO+2NH33Cu+3H2O+N2;
(4)依据流程分析,浓硫酸是吸收过量的氨气,且阻止 F 中水蒸气进入 D,以免影响生
成水的测定,
故答案为:吸收过量的氨气,且阻止 F 中水蒸气进入 D,以免影响生成水的测定;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 F 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
液面相平,保证氮气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再读数,
故答案为: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6)若测得干燥管 D 增重 mg,则生成水的物质的量,装置 F 测得气体的体积为 nL(已
折算成标准状况)为 N2,物质的量,依据元素守恒得到氮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
(2):(2),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性质探究实验、常见气体的制备等,理解量气装置原理,掌握常
见气体的制备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不大。
4.硫代硫酸钠常用作还原剂,实验室中利用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 Na2S2O3•5H2O。
回答下列问题:
Ⅰ.Na2S2O3•5H2O 的制备
打开分液漏斗,反应进行约 1 小时,当 b 中溶液的 pH 约为 7 时,停止通入气体,然后经
一系列操作制得产品。
(1)盛放 Na2SO3 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圆底烧瓶 ,a 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
(2)c 中不可选用试剂(填标号) AD 。
A.浓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四氯化碳
(3)实验中,为使 SO2 缓慢进入 b 中,采用的操作是 利用分液漏斗控制滴加硫酸的速
率 。
(4)b 中制备 Na2S2O3 的化学方程式为 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 。
(5)装置 b 中的反应混合液 pH 过低会导致产率降低,原因是 pH 过低,溶液中氢离子
含量较高,Na2S、Na2S2O3 与氢离子反应,减少了反应物,导致产率降低 。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 xg 产品,用蒸馏水配制成 250mL 溶液,每次移取 25.00mL,加入淀粉溶液作
指示剂,用 0.1000mol•L﹣1 的 I2 标准溶液滴定(2S2O32﹣+I2═2I﹣+S4O62﹣),三次滴定平
均消耗 VmL I2 标准溶液。
(6)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最后一滴标准液滴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变
色 。
(7)本实验制备 Na2S2O3•5H2O 的纯度为 100% 。(设 Na2S2O3•5H2O 相对分子质量
为 M,用含 x、V、M 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Ⅰ.Na2S2O3•5H2O 的制备: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并且可
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改变反应速率,b 装置中二氧化硫与硫化钠、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硫
代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c 装置为尾气处理装
置,用于吸收剩余的 SO2;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6)滴定结束后,碘单质使淀粉变蓝,以此判断滴定终点现象;
(7)根据 2S2O32﹣+I2═2I﹣+S4O62﹣可知 n(S2O32﹣)=2n(I2)=2V×10﹣4mol,然后结
合 m=nM 计算本实验制备 Na2S2O3•5H2O 的纯度。
【解答】解:(1)盛放亚硫酸钠固体的仪器是圆底烧瓶; a 为安全瓶,作用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防止倒吸;
(2)c 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
够与 SO2 反应,而浓硫酸和四氯化碳无法吸收 SO2,则 c 中不可选用试剂是 AD,
故答案为:AD;
(3)实验中,为使二氧化硫缓慢进入 b 中,可利用分液漏斗控制滴加硫酸的速率,
故答案为:利用分液漏斗控制滴加硫酸的速率;
(4)b 中制备硫代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
故答案为: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
(5)装置 b 中的反应混合液 pH 过低,溶液中氢离子含量较高,Na2S、Na2S2O3 与氢离
子反应,减少了反应物,导致产率降低,
故答案为:pH 过低,溶液中氢离子含量较高,Na2S、Na2S2O3 与氢离子反应,减少了反
应物,导致产率降低;
(6)滴定结束后,碘单质使淀粉变蓝,所以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为:最后一滴标准
液滴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故答案为:最后一滴标准液滴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7)消耗 I2 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1×V×10﹣3L=V×10﹣4mol,根据离子方程式
2S2O32﹣+I2═2I﹣+S4O62﹣可知,n(S2O32﹣)=2n(I2)=2V×10﹣4mol,Na2S2O3•5H2O
的质量为:Mg/mol×2V×10﹣4mol=2VM×10﹣4g,250mL 溶液中含有 Na2S2O3•5H2O 质
量为:2VM×10﹣4g2VM×10﹣3g,本实验制备 Na2S2O3•5H2O 的纯度为:100%100%,
故答案为:100%。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
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反
应原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中等。
5.三氯乙醛(CCl3CHO)作为有机原料,常用于生产氯霉素、氯仿等。实验室制备三氯乙
醛的装置示意图(加热装置未画出)和有关数据如下:
反应原理:CH3CH2OH+4Cl2→CCl3CHO+5HCl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相对原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CH3CH2OH 46 ﹣114.1 78.3 与水互溶
CCl3CHO 147.5 ﹣57.5 97.8 可溶于水、乙醇
CCl3COOH 163.5 58 198 可溶于水、乙醇、
三氯乙醛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恒压滴液漏斗 ,往 a 中加入盐酸,将其缓慢加入到高锰酸钾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16HCl=2MnCl2+5Cl2↑+8H2O 。
(2)装置 D 的作用是 吸收产物 HCl,除去多余的 Cl2 ,仪器 F 的作用是 防倒吸 ,
E 中冷凝水应从 c (填“b”或“c”)口进。
(3)反应过程中若存在次氯酸,CCl3CHO 可能被氧化为 CCl3COOH,写出 CCl3CHO 被
次氯酸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Cl3CHO+HClO→CCl3COOH+HCl 。
(4)该设计流程存在一处缺陷导致副产物增多,请提出改进的措施: 在 B、C 之间增
加一个氯气干燥装置 。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 0.36g 配成待测溶液,加入 0.1000mol•L﹣1 碘标准溶液
20.00mL,再加入适量 Na2CO3 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 pH,立即用 0.0200mol
•L﹣1Na2S2O3 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消耗溶液 20.00mL。则产品
的纯度为 73.8%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CCl3CHO+OH ﹣ ═CHCl3+HCOO ﹣ ;HCOO ﹣ +I2═H++2I ﹣ +CO2↑;I2+2S2O32﹣ ═2I ﹣
+S4O62﹣)
【分析】A 装置利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备氯气,B 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HCl,差个
装置盛放浓硫酸干燥氯气,C 中反应制备 CCl4CHO,D 装置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
气中氯气、HCl 防止污染空气。
(1)装置 A 中发生的反应为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与水,由此判断恒
压漏斗 a 中盛放的试剂及发生的化学反应;
(2)该实验有有毒气体产生,应进行尾气处理,氯气易溶于水,应注意防倒吸,冷凝水
应是下进上出;
(3)CCl3CHO(三氯乙醛)被次氯酸氧化生成 CCl3COOH(三氯乙酸),次氯酸的还原
产物是氯化氢,根据元素守恒配平;
(4)图示装置中没有干燥装置,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 HCl
与 HClO,导致装置 C 中副产物 CCl3COOH、C2H5Cl 增多;
(4)CCl3COOH 溶于乙醇与 CCl3CHO;
(5)根据消耗的 Na2S2O3 计算剩余 I2 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与 HCOO﹣反应的 I2 的物质
的量,再根据关系式:CCl3CHO~HCOO﹣~I2 计算。
【解答】解:(1)根据反应原理我们发现原料需要氯气,因此装置 A 就应该是氯气的发
生装置,所以装置 a 恒压漏斗里装的是浓盐酸;蒸馏烧瓶中反应 2KMnO4+16HCl=
2MnCl2+5Cl2↑+8H2O,
故答案为:恒压滴液漏斗;2KMnO4+16HCl=2MnCl2+5Cl2↑+8H2O;
(2)该实验有 HCl 与 Cl2 产生,应在装置 D 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HCl
极易溶于水,应注意防倒吸,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
故答案为:吸收产物 HCl,除去多余的 Cl2;防倒吸;c;
(3)CCl3CHO(三氯乙醛)被次氯酸氧化生成 CCl3COOH(三氯乙酸),次氯酸的还原
产物是氯化氢:CCl3CHO+HClO→CCl3COOH+HCl,
故答案为:CCl3CHO+HClO→CCl3COOH+HCl;
(4)该设计流程中缺少干燥氯气的装置,由于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氯气能与水反
应生成 HCl 与 HClO,会发生反应:CCl3CHO+HClO→CCl3COOH+HCl、C2H5OH+HCl
→C2H5Cl+H2O,导致装置 C 中副产物 CCl3COOH、C2H5Cl 增多,应在 B、C 之间增加
一个干燥装置用来除去水蒸气;
故答案为:在 B、C 之间增加一个氯气干燥装置;
(4)CCl3COOH 溶于乙醇与 CCl3CHO,应采取蒸馏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不可行,CCl3COOH 溶于乙醇与 CCl3CHO,无法分液;
(5)设剩余的碘标准溶液 xmL,产品的纯度为
ω
,
I2~~~~~~~~~~~~~~~~2S2O32﹣
1 2
xmL×0.1000mol•L﹣1 20.00mL×0.02000mol•L﹣1
xmL=2mL 所以和 HCOO﹣反应的 I2═的体积为 20.00mL﹣2mL=18mL
CCl3CHO~~~~HCOO﹣~~~~~~I2
147.5g 1mol
0.36g
ω
18L×10﹣3×0.1000mol•L﹣
1
ω
100%=73.8%
故答案为:73.8%。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制备、实验装置原理应用,方案设计等,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
与各装置作用,掌握常用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注意对题目信息的应用,难度中等,侧重
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计算能力。
6.硫酸铁在工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某兴趣小组利用铁粉制备硫酸铁,并用硫酸铁
来浸取辉铜矿(主要成分 Cu2S)制备胆矾。
(1)制备硫酸铁
①
如图所示,三颈烧瓶中铁粉、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
②
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硝酸加入三颈烧瓶中。其操作为: 使磨口塞上的凹槽对准漏
斗的放气孔,旋转活塞 。
③
滴加稀硝酸的同时,左侧通 N2,右侧通 O2,通 O2 的目的是 氧化 NO 为 NO2,被氢
氧化钠充分吸收 。
(2)用硫酸铁浸取辉铜矿(主要成分 Cu2S)制备胆矾的流程如图。
已知: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沉淀的 pH 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Cu2+
开始沉淀 pH 1.9 4.4
完全沉淀 pH 3.2 6.4
①
浸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为 Fe2+、Cu2+、Fe3+,浸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S+4Fe3+
=2Cu2++4Fe2++S 。
②
“氧化”时控制温度为 85℃左右,目的是 使反应保持一定的速率,防止 H2O2 受热
分解 。
③
设计从氧化后的溶液制备纯净的 CuSO4•5H2O 的实验方案:取氧化后的溶液 向其中
滴加 0.1mol•L﹣1 氢氧化钠溶液,使 pH 值在 3.2﹣4.4 之间,过滤取滤液,继续调节 pH 至
略大于 6.4,过滤取滤渣,然后进行洗涤,对滤渣滴加 0.1mol•L﹣1 硫酸至沉淀完全溶
解 ,将溶液蒸发浓缩,当 出现少量晶膜时 时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实验
中必须使用的试剂:0.1mol•L﹣1 氢氧化钠溶液和 0.1 mol•L﹣1 硫酸]。
【分析】(1)流程 1 为硫酸铁的制备过程,利用硝酸氧化铁粉,硫酸的作用为增强酸性,
右侧通入氧气是将 NO 氧化为 NO2,进而除去;
(2)流程 2 为胆矾的制备过程,利用硫酸铁氧化浸取辉铜矿,然后通入 H2O2,进一步
氧化亚铁离子,便于除去杂质,在一系列操作后得到胆矾晶体,据此过程分析问题。
【解答】解:(1)
②
释放分液漏斗内的液体应转动活塞至开口处,具体操作方法为磨口
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的放气孔,旋转活塞,
故答案为:使磨口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的放气孔,旋转活塞;
③
由于 NO 是不成盐的氧化物,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通入氧气将其氧化为 NO2,进而
被氢氧化钠吸收,
故答案为:氧化 NO 为 NO2,被氢氧化钠充分吸收;
(2)
①
由生成物可知,有 S 单质、Cu2+、Fe2+产生,可写出反应方程式 Cu2S+4Fe3+=
2Cu2++4Fe2++S,
故答案为:Cu2S+4Fe3+=2Cu2++4Fe2++S;
②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会使 H2O2 分解,所以温度需要控制适当,
故答案为:使反应保持一定的速率,防止 H2O2 受热分解;
③
氧化后的溶液中存在杂质 Fe3+,若除去 Fe3+与 Cu2+的混合物,可以通过调节 pH 的方
法使 Fe3+沉淀,再调节 pH 使 Cu2+沉淀,获得纯净的氢氧化铜沉淀,故氧化后的操作为
调节 pH,然后过滤,在调节 pH 值,再次过滤沉淀并洗涤,然后加硫酸溶解沉淀,对溶
解后的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出现少量晶膜时,即可停止加热,
故答案为:向其中滴加 0.1mol•L﹣1 氢氧化钠溶液,使 pH 值在 3.2﹣4.4 之间,过滤取滤
液,继续调节 pH 至略大于 6.4,过滤取滤渣,然后进行洗涤,对滤渣滴加 0.1 mol•L﹣1
硫酸至沉淀完全溶解;出现少量晶膜时。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物质分离,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内容,以
胆矾制备为背景,学生需掌握相关知识,学会分析实验操作,进而解决问题,题目难度
较易,最后一步实验操作考查较难。
7.K3[Fe(C2O4)3]•3H2O 是制备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小组利用莫尔盐[(NH4)2Fe
(SO4)2•6H2O]制备 K3[Fe(C2O4)3]•3H2O 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氧化操作中 FeC2O4 除生成[Fe(C2O4)3]3﹣外,另一部分铁元素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1)“酸溶”时,莫尔盐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 6mol•L﹣1 的 HNO3 溶解,
原因是 硝酸具备强氧化性,会将铁元素氧化进而煮沸产生沉淀,造成原料损耗 。
(2)第一次“煮沸”时,生成 FeC2O4•2H2O 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2C2O4+2H2O=
FeC2O4•2H2O+2H+ 。
(3)“氧化”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导管 a 的作用是 平衡气压,
使液滴可以滴落 ;“氧化”时反应液应保持温度在 40℃左右,则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水
浴加热 。(填“直接加热”或“水浴加热”)
(4)测定产品中铁的含量。
步骤ⅰ:称量 mg 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稀硫酸,再滴入 ymol•L﹣1 的 KMnO4 溶液使其
恰好反应完全。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Cu 粉,反应完全后,滤去不溶物,向溶液中滴
入酸化的 ymol•L﹣1 的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 溶液 zmL。
①
步骤ⅰ中,若加入的 KMnO4 溶液过量,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 偏小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步骤ⅱ中不滤去不溶物,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 偏
大 。
②
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用含 m、y、z 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莫尔盐先经过硫酸溶解,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与草酸饱和溶液反应,析出 FeC2O4
•2H2O,然后经 H2O2 氧化,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再经草酸饱和溶液煮沸,生
成[Fe(C2O4)3]3﹣,最终获得 K3[Fe(C2O4)3],据此流程分析题目。
【解答】(1)莫尔盐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硝酸具备强氧化性,能将+2 价的铁氧化,
在第一次煮沸过程中直接生成红褐色沉淀,
故答案为:不能;硝酸具备强氧化性,会将铁元素氧化进而煮沸产生沉淀,造成原料损
耗;
(2)由题意可知,亚铁离子与饱和草酸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有 FeC2O4•2H2O 析出,
依据此条件写出方程式 Fe2++H2C2O4+2H2O=FeC2O4•2H2O+2H+,
故答案为:Fe2++H2C2O4+2H2O=FeC2O4•2H2O+2H+;
(3)漏斗需要和外界气压平衡,才能使液滴滴下,该反应需要维持在 40℃,所以需要恒
温水浴加热,
故答案为:平衡气压,使液滴可以滴落;水浴加热;
(4)步骤 i,利用草酸根与高锰酸钾反应除去具有还原性的草酸根,步骤 ii 加入过量铜
粉,将所有的 Fe3+还原为 Fe2+,滤去铜粉,此时加入高锰酸钾,只发生反应 5Fe2++MnO4
﹣+8H+=5Fe3++Mn2++4H2O,可知 n(Fe2+):n(MnO4
﹣)=5:1,
ω
(Fe)100%100%,
①
由铁的质量分数公式可知若第 i 步高锰酸钾过多,残余的高锰酸钾会氧化 Fe2+,使 z
值偏小,导致结果偏小,若不过滤不溶物,残余的铜粉会将 Fe3+还原为 Fe2+,使 z 值偏
大,导致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偏小;偏大
②
根据反应 5Fe2++MnO4
﹣+8H+=5Fe3++Mn2++4H2O,可知 n(Fe2+):n(MnO4
﹣)=5:
1,
ω
(Fe)100%100%,
故答案为:100%。
【点评】本题考查了以制备 K3[Fe(C2O4)3]•3H2O 为背景的实验过程,其中涉及物质性
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分析及计算等相关内容,学生需把握相关物质计算方法,注意
误差分析,难度适中。
8.KMnO4 广泛用作氧化剂,可以氧化 HCl、FeSO4 等。某兴趣小组用 Cl2 氧化 K2MnO4 制
备 KMnO4 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 M 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装置 B 的作用是 除去 Cl2 中的 HCl 。
(3)为提高 Cl2 在装置 C 中的利用率,在装置 A 的操作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缓慢滴加浓
盐酸 。
(4)试剂 X 常用浓 NaOH 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主要原因是 澄清石灰水中 Ca(OH)
2 含量较低,可能导致 Cl2 吸收不完全 。
(5)利用 KMnO4 测定 CuI 样品中 CuI 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称取 CuI 样品 0.500g,向其中加入足量 Fe2(SO4)3 溶液,发生反应 4Fe3++2CuI
═4Fe2++2Cu2++I2。
步骤二:待充分反应后,滴加 5.000×10﹣2mol•L ﹣ 1KMnO4 溶液,发生反应 MnO4
﹣
+5Fe2++8H+═Mn2++5Fe3++4H2O,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 KMnO4 溶液 20.00mL。计算该样
品中碘化亚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95.50%
【分析】A 制取氯气,B 吸收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净化氯气,C 中 Cl2 氧化 K2MnO4 制备
KMnO4,D 为尾气处理装置,
(1)根据仪器的外形和用途判断仪器 M 的名称;
(2)装置 B 中溶液为洗气瓶,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 HCl;
(3)为提高 Cl2 在装置 C 中的利用率,通入氯气的速率要慢;
(4)澄清石灰水中碱的含量低,可能导致 Cl2 吸收不完全;
( 5 ) 根 据 方 程 式 : MnO4
﹣ +5Fe2++8H+ = Mn2++5Fe3++4H2O , 和 2CuI+4Fe3+ =
2Cu2++4Fe2++I2 找出关系式计算。
【解答】解:(1)根据仪器的外形和用途判断仪器 M 的名称是锥形瓶,
故答案为:锥形瓶;
(2)装置 B 中溶液为饱和食盐水,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 HCl,
故答案为:除去 Cl2 中的 HCl;
(3)为提高 Cl2 在装置 C 中的利用率,通入氯气的速率要慢,在装置 A 的操作中可采取
的措施是缓慢滴加浓盐酸,
故答案为:缓慢滴加浓盐酸;
(4)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中,澄清石灰水中碱的含量低,可能导致 Cl2 吸收不完全,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中 Ca(OH)2 含量较低,可能导致 Cl2 吸收不完全;
(5)n(MnO4
﹣)=5.000×10﹣2mol•L﹣1×20.00mL×10﹣3L/mL=1.000×10﹣3mol
根据方程式:MnO4
﹣+5Fe2++8H+=Mn2++5Fe3++4H2O
可知:n(Fe2+)=1.000×10﹣3mol×5=5.000×10﹣3mol
再根据方程式 2CuI+4Fe3+=2Cu2++4Fe2++I2
n(CuI)=1/2×5.000×10﹣3mol=2.500×10﹣3mol
m(CuI)=2.500×10﹣3mol×191g•mol﹣1=0.4775g
w(CuI)=0.4775g/0.5000g×100%=95.50%,
故答案为:95.5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制备方案设计,明确制备流程是解题关键,根据方程式的计
算是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9.K3[Fe(C2O4)3]•3H2O 是制备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小组利用莫尔盐[(NH4)2Fe
(SO4)2•6H2O]制备 K3[Fe(C2O4)3]•3H2O 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氧化操作中 FeC2O4 除生成[Fe(C2O4)3]3﹣外,另一部分铁元素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
(1)H2O 的空间构型为 V 形 。
(2)“酸溶”时,莫尔盐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 6mol•L﹣1 的 HNO3 溶解,
原因是 Fe2+会与硝酸反应生成污染环境的气体 。
(3)第一次“煮沸”时,生成 FeC2O4•2H2O 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2C2O4+2H2O=
FeC2O4•2H2O↓+2H+ 。
(4)“氧化”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导管 a 的作用是 平衡气压,
使液体顺利流下 ;“氧化”时反应液应保持温度在 40℃左右,则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水
浴加热 。(填“直接加热”或“水浴加热”)
(5)测定产品中铁的含量。
步骤ⅰ:称量 mg 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稀硫酸,再滴入 ymol•L﹣1 的 KMnO4 溶液使其
恰好反应完全。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Cu 粉,反应完全后,滤去不溶物,向溶液中滴
入酸化的 y mol•L﹣1 的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 溶液 zmL。
①
步骤ⅰ中,若加入的 KMnO4 溶液过量,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 不变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步骤ⅱ中不滤去不溶物,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 偏
大 。
②
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用含 m、y、z 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莫尔盐[(NH4)2Fe(SO4)2•6H2O]加入硫酸酸溶,再加入饱和草酸,生成 FeC2O4
•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2C2O4+2H2O=FeC2O4•2H2O↓+2H+,再向 FeC2O4
•2H2O 中加入双氧水和饱和 K2C2O4,将 Fe2+氧化为 Fe3+,再加入饱和草酸溶液,煮沸,
得到 K3[Fe(C2O4)3]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得到 K3[Fe(C2O4)3]•3H2O 晶体,
(1)H2O 的空间构型为 V 形;
(2)莫尔盐中含有 Fe2+,容易被硝酸氧化且产生氮的氧化物污染大气;
(3)根据流程分析可知:Fe2+与 H2C2O4 反应生成了 FeC2O4•2H2O,然后即可写出离子
方程式;
(4)导管 a 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流下,“氧化”
时反应液应保持温度在 40℃左右,适宜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
(5)
①
步骤ⅰ:加入 KMnO4 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H2C2O4+6H+=
2Mn2++10CO2↑+8H2O,KMnO4 溶液的作用是把 C2O42﹣氧化除去,Fe3+与 KMnO4 溶液
不反应,若 KMnO4 溶液过量,加入的铜粉也会发生反应,所以步骤ⅱ中不滤去不溶物,
即过量的铜粉也会与 KMnO4 溶液反应;
②
根据关系式:5Fe3+~5Fe2+~MnO4
﹣,由 KMnO4 的物质的量计算出 Fe3+的物质的量,
再计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1)H2O 的空间构型为 V 形,键角是 104.5°;
故答案为:V 形;
(2)莫尔盐的组成为:(NH4)2Fe(SO4)2•6H2O,含有 Fe2+,容易被硝酸氧化为 Fe3+,
且产生氮的氧化物污染大气,
故答案为:不能;Fe2+会与硝酸反应生成污染环境的气体;
(3)根据流程分析可知:第一次“煮沸”时,生成 FeC2O4•2H2O 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2C2O4+2H2O=FeC2O4•2H2O↓+2H+,
故答案为:Fe2++H2C2O4+2H2O=FeC2O4•2H2O↓+2H+;
(4)根据“氧化”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可知,导管 a 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即使分液漏斗上
部的气压与圆底烧瓶内的气压相等,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流下,“氧
化”时反应液应保持温度在 40℃左右,则适宜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该加热方式可以
控制温度在 0~100℃之间,且受热均匀),
故答案为: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水浴加热;
(5)
①
步骤ⅰ:加入稀硫酸时,反应为:C2O42﹣+2H+=H2C2O4(强酸制弱酸),加入
KMnO4 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H2C2O4+6H+=2Mn2++10CO2↑+8H2O,
Fe3+与 KMnO4 溶液不反应,KMnO4 溶液的作用是把 C2O42﹣氧化除去,若 KMnO4 溶液
过量,加入的铜粉也会发生反应,若步骤ⅱ中不滤去不溶物,即过量的铜粉也会与 KMnO4
溶液反应,最终导致铁元素的含量偏大,
故答案为:不变;偏大;
②
根据关系式:5Fe3+~5Fe2+~MnO4
﹣,则 n(Fe3+)=5n(MnO4
﹣)=5×ymol•L﹣1×
zmL×10﹣3L/mL=5yz×10﹣3mol,所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
用能力,属于难题。
10.实验室用乳酸与异戊醇反应制备乳酸异戊酯,有关数据和装置示意图如图。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度
乳酸 90 1.209 122 溶
异戊醇 88 0.8123 131 微溶
乳酸异戊酯 160 0.96 202 不溶
实验步骤:
①
如图连接好装置,在 A 中加入 9g 乳酸和 17.6g 异戊醇、数滴浓硫酸和 2~3 片碎瓷片
开始缓慢加热 A。
②
回流 1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先水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至中性,最后用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
③
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 200~203℃馏分,得乳酸异戊酯 13.6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仪器的名称是 圆底烧瓶 ,B 仪器的作用是 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充分 。
(2)在该实验中,A 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A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50mL
B.100mL
C.150mL
(3)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除去未洗净的硫酸,降低酯的溶解度 ,分
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除去有机相的水,干燥产物 。
(4)在蒸馏纯化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C 。
A.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冷却后补加
B.温度计应该插入液面以下
C.冷却水的方向是上进下出,保证冷却水快速流动
D.蒸馏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锥形
瓶
(5)本实验中加入过量异戊醇的目的是 提高乳酸的转化率 ,本实验的产率是
85% 。
【分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得 A 为圆底烧瓶,B 为球形冷凝管;
(2)根据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出需要各物质的体积,根据计算出的总体积判断需要三颈
烧瓶的最佳容积;
(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未洗净的酸,也可以降低酯的溶解度,无水 MgSO4 的具有
吸水性;
(4)蒸馏纯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沸石防止暴沸,温度计应该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
冷凝水应当下进上出,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
管、锥形瓶;
(5)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本实验产率以乳酸异戊酯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比值来计
算。
【解答】解:(1)图中 A 为圆底烧瓶,B 为球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
使反应更充分;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充分;
(2)根据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出需要各物质的体积,根据计算出的总体积判断需要三颈
烧瓶的最佳容积,由 V 可知,反应的总体积 V29.11ml,选择 50ml 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A;
(3)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与酸反应反应进而除去未洗净的硫酸和乳酸,也可以降低生
成酯的溶解度便于分离,无水 MgSO4 的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有机相中参与的水,
故答案为:除去未洗净的硫酸,降低酯的溶解度;除去有机相的水,干燥产物;
(4)A.若忘记加沸石,应当注意在温度冷却后加入,可以防止发生液体飞溅,也可以确
保无蒸汽逸出,故 A 正确;
B.温度计应放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出口处,故 B 错误;
C.冷凝水的方向应该是下进上出,故 C 错误;
D.蒸馏所需的玻璃仪器为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锥形瓶,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B、C;
(5)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的异戊醇可以提高乳酸的转化率,本实验产率以乳
酸异戊酯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比值来计算,异戊醇过量,所以由方程式可知,理论
产量 n(乳酸)=n(乳酸异戊酯)0.1mol,实际产量为 0.085mol,故产率为 100%=85%,
故答案为:提高乳酸的转化率;85%。
【点评】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涉及常见仪器的构造与安装、混合物的分离、
提纯、物质的制取、药品的选择及使用、物质产率的计算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侧重
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性质。
11.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实验室模拟工业制
备硫氰化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①
NH3 不溶于 CS2,CS2 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②
三颈烧瓶内盛放:CS2、水和
催化剂。
③
CS2+3NH3NH4SCN+NH4HS,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NH4SCN 在高于 170℃易分
解.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
(2)装置 C 的作用是 观察气泡流速,控制装置 A 的加热温度 .
(3)制备 KSCN 溶液:熄灭 A 处的酒精灯,关闭 K1,保持三颈烧瓶内液温 105℃一段
时间,然后打开 K2,继续保持液温 105℃,缓缓滴入适量的 KOH 溶液,写出装置 D 中
生成 KSCN 的化学方程式: NH4SCN+KOHKSCN+NH3↑+H2O .
(4)装置 E 的作用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写出吸收 NH3 时的离子方程式
2NH3+Cr2O72﹣+8H+=N2↑+2Cr3++7H2O .
(5)制备硫氰化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 蒸发浓缩 、 冷
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6)测定晶体中 KSCN【M(KSCN)=97g/mol】的含量:称取 10.0g 样品.配成 1000mL
溶液量取 20.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 a 作指示剂,用
0.1000mol/L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AgNO3 标准溶液 18.00mL。
[已知:滴定时发生的反应:SCN﹣+Ag+═AgSCN↓(白色)。]
①
滴定过程的指示剂 a 为 Fe(NO3)3 。(用化学式表示)
②
晶体中 KSCN 的质量分数为 87.3% 。
③
滴定达到终点后,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 KSCN 的质量分数 偏大 。(偏
大、偏小或无影响)
【分析】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经碱石灰干燥后,通过
已知
③
可知在三颈烧瓶中氨气与 CS2 反应生成 NH4SCN、NH4HS,滴入 KOH 生成 KSCN,
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硫氰化钾晶体,多余的氨气在 E 中发生反应 2NH3+Cr2O72﹣+8H+=N2↑+2Cr3++7H2O 转
为氮气。
【解答】解:(1)装置 A 中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通过观察 C 中的气泡流速,判断 A 中产生氨气的速度,控制装置 A 的加热温度,
故答案为:观察气泡流速,控制装置 A 的加热温度;
(3)NH4HS 加热易分解,制备 KSCN 溶液时,熄灭 A 处的酒精灯,关闭 K1,保持三颈
烧瓶内液温 105℃一段时间,其目的是让 NH4HS 完全分解而除去,然后打开 K2,继续保
持液温 105℃,缓缓滴入适量的 KOH 溶液,装置 D 中 NH4SCN 和 KOH 反应生成 KSCN,
化学方程式是 NH4SCN+KOHKSCN+NH3↑+H2O,
故答案为:NH4SCN+KOHKSCN+NH3↑+H2O;
(4)装置 E 中,NH3 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为氮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H3+Cr2O72﹣+8H+
=N2↑+2Cr3++7H2O,
故答案为:2NH3+Cr2O72﹣+8H+=N2↑+2Cr3++7H2O;
(5)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
①
Fe3+遇 KSCN 变红色,所以滴定过程的指示剂 a 为 Fe(NO3)3 溶液,
故答案为:Fe(NO3)3;
②
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0.1000mol/L AgNO3 标准溶液 18.00mL,根据方程式 SCN﹣+Ag+
=AgSCN↓(白色)可知,20.00mL 溶液中 KSCN 的物质的量是 0.018L×0.1mol/L=
0.0018mol,
晶体中 KSCN 的质量分数 100%=87.3%
故答案为:87.3%,
③
滴定达到终点后,尖嘴部分有悬滴,会导致 AgNO3 标准溶液体积偏大,使 KSCN 的
质量分数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 KSCN 有关的物质制备试验,同时还靠查了有关滴定试验误差分
析,氧化还原反应,物质检验以及百分含量计算等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12.1,2﹣二氯乙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黏合剂,其沸点为 83.5℃,熔点为﹣35℃。
如图为实验室中制备 1,2﹣二氯乙烷的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 A 中的浓硫
酸是催化剂、脱水剂,无水乙醇的密度约为 0.8g•mL﹣1,该反应需要控制在 170℃左右进
行。
(1)装置 A 中还缺少的一种必需实验仪器是 温度计 。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 使乙醇
冷 凝 回 流 , 提 高 原 料 利 用 率 。 装 置 A 中 发 生 反 应 主 要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CH3CH2OHCH2=CH2↑+H2O 。
(2)装置 B 中插入玻璃管的作用是 平衡压强 。
(3)实验时若温度控制不好,A 中三颈烧瓶内会产生某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吸收该
气体在装置 B 中应加入的最佳试剂为 C 。(填字母序号)
A.高锰酸钾溶液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为检验该气体已完全除去,C 中盛放的试剂为 硝酸钡溶液 。(填试剂名称)
(4)D 中 a、c 两个导气管进入仪器中的长度不同,其优点是 有利于 Cl2、C2H4 充分混
合反应 。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对导气管 b 的进一步处理方法是 将 b 管逸出的 Cl2
引入到 NaOH 溶液中,防止尾气污染环境 。
(5)实验结束后收集得到 ag 1,2﹣二氯乙烷,则乙醇的利用率为 % 。
【分析】A 装置中发生反应 CH3CH2OHCH2=CH2↑+H2O,获得乙烯;装置 B 是安全瓶,
B 中插入玻璃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且 B 中 NaOH 溶液除去乙烯中混有的 SO2;C 中盛
放硝酸钡溶液,用于检验 SO2 是否完全除去;E 装置用于制备氯气,生成的氯气在 D 中
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H2ClCH2Cl,由于 CH2=CH2 密度小、Cl2 密度大,a 导管长、
c 导管短有利于 Cl2、C2H4 充分混合反应,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A 中需控制温度为 170°C,故还缺少温度计;由于反应温度高于乙醇
的沸点,反应中会有大量的乙醇气化,因此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使乙醇冷凝回流,提高
原料利用率;装置 A 中无水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脱水生成 CH2=CH2,反应的方程式
为:CH3CH2OHCH2=CH2↑+H2O,
故答案为:温度计;使乙醇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CH3CH2OHCH2=CH2↑+H2O;
(2)装置 B 是安全瓶,B 中压力过大时,水就会从玻璃管上端溢出,故 B 中插入玻璃管
的作用是平衡压强,
故答案为:平衡压强;
(3)浓硫酸能使 CH3CH2OH 碳化生成 C,C 与浓硫酸反应会生成 SO2 和 CO2,可用 NaOH
溶液吸收除去,故 C 正确;
C 中盛放硝酸钡溶液,若该气体未完全除去,则 C 中会产生白色沉淀,否则不会生成沉
淀,
故答案为:C;硝酸钡溶液;
(4)CH2=CH2 密度小而 Cl2 密度大,按图中反应混合气体,有利于 Cl2、C2H4 充分混
合反应;Cl2 有毒且在容器中难以完全反应,故要将 b 管逸出的 Cl2 引入到 NaOH 溶液中,
防止尾气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有利于 Cl2、C2H4 充分混合反应;将 b 管逸出的 Cl2 引入到 NaOH 溶液中,防
止尾气污染环境;
(5)ag1,2﹣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mol,由 C2H5OH~CH2=CH2~CH2ClCH2Cl 可
知,理论参加反应的乙烯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乙醇的利用率为:10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物
质的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
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13.氧化钒(VO2)是一种新型热敏材料。+4 价的钒化合物弱酸性性条件下易被氧化。实
验室以 V2O3 为原料合成用于制备 VO2 的氧钒(IV)碱式碳酸铵晶体,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VOCl2 和 VO2+中 V 的化合价分别为 +4 、 +5 。
(2)步骤ⅰ中生成 VOCl2 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化学方程式为
2V2O5+N2H4•2HCl+6HCl=4VOCl2+N2↑+6H2O 。若只用浓盐酸与 V2O5 来制备 VOCl2
溶液,该法的缺点是 有氯气生成,污染空气 。
(3)步骤ⅱ可在如图装置中进行。
①
反应前应通入 CO2 数分钟的目的是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产物被氧化 。
②
装置 B 中的试剂是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4)测定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晶体粗产品中钒的含量。
称量 wg 样品于锥形瓶中,用 20mL 蒸馏水与 30mL 混酸溶解后,滴加 0.02mol•L﹣1KMnO4
溶液至稍过量,充分反应后继续滴加 1% NaNO2 溶液至稍过量,再用尿素除去过量的
NaNO2,最后用 xmol•L﹣1(NH4)2Fe(SO4)2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 ymL。
滴定反应为:VO2++Fe2++2H+═VO2++Fe3++H2O。
①
KMnO4 溶液的作用是 将+4 价的 V 化合物氧化为 VO2+ 。若不加 NaNO2 溶液和尿
素会导致测定结果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
粗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100% 。
【分析】V2O5 与盐酸、N2H4•2HCl 混合发生反应:2V2O5+N2H4•2HCl+6HCl=4VOCl2+N2
↑+6H2O,得到 VOCl2 溶液,加入 NH4HCO3 溶液,得到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晶体,
将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晶体在氮气氛围下加热得到 VO2.
(1)根据 O、Cl 化合价可推断 VOCl2 和 VO2+中 V 的化合价;
(2)步骤 i 中 V2O5 与盐酸、N2H4•2HCl 混合得到 VOCl2 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
气体,反应物为:V2O5、N2H4•2HCl,生成物为:VOCl2,V 元素(+5→+4)被 N2H4 还
原,则 N2H4 中氮元素(﹣2→0)被氧化得到氮气,所以该气体为氮气,反应为:2V2O5+N2H4
•2HCl+6HCl=4VOCl2+N2↑+6H2O;只有浓盐酸与 V2O5 来制备 VOCl2,根据氧化还原
反应原理,V 元素被浓盐酸还原,则浓盐酸中氯元素被氧化得到氯气,氯气污染环境;
(3)
①
启普发生器中盐酸与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进入 bc 装置参与反应,为防止产物
被装置中空气氧化,故反应前先通二氧化碳一段时间,排除装置内的空气;
②
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 HCl 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吸收 HCl;
(4)
①
KMnO4 溶液具有氧化性,其作用是将+4 价的 V 化合物氧化为 VO2+,NaNO2 具
有还原性可与 KMnO4 反应,防止具有强氧化性的 KMnO4 干扰后续测定;
②
根据钒元素的质量守恒,根据滴定反应为:VO2
﹣+Fe2++2H+=VO2++Fe3++H2O,则钒
元素的物质的量 n=n[(NH4)2Fe(SO4)2]=xmol/L×y×10﹣3L,据此计算。
【解答】解:(1)根据 O、Cl 化合价可推断 VOCl2 和 VO2+中 V 的化合价,
故答案为:+4、+5;
(2)步骤 i 中 V2O5 与盐酸、N2H4•2HCl 混合得到 VOCl2 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
气体,反应物为:V2O5、N2H4•2HCl,生成物为:VOCl2,V 元素(+5→+4)被 N2H4 还
原,则 N2H4 中氮元素(﹣2→0)被氧化得到氮气,所以该气体为氮气,反应为:2V2O5+N2H4
•2HCl+6HCl=4VOCl2+N2↑+6H2O,浓盐酸与 V2O5 来制备 VOCl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原理,V 元素(+5→+4)被浓盐酸还原,则浓盐酸中氯元素(﹣1→0)被氧化得到氯气,
根据得失电子相等以及原子、电荷守恒,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2O5+6H++2Cl﹣=
2VO2++Cl2↑+3H2O,氯气有毒,会污染环境,所以该方法的缺点为有氯气生成,污染空
气,
故答案为:2V2O5+N2H4•2HCl+6HCl=4VOCl2+N2↑+6H2O;有氯气生成,污染空气;
(3)
①
+4 价的钒化合物在弱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故装置中不能有空气,反应前应通
入 CO2 数分钟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产物被氧化,
故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产物被氧化;
②
启普发生器中盐酸与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 HCl 气体,通过饱和
碳酸氢钠吸收 HCl,饱和 NaHCO3 溶液能吸收 HCl 气体同时不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
①
KMnO4 溶液具有氧化性,其作用是将+4 价的 V 化合物氧化为 VO2+,NaNO3 具
有还原性,所以 NaNO2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 KMnO4,防止具有强氧化性的 KMnO4
氧化 Fe2+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故答案为:将+4 价的 V 化合物氧化为 VO2+;偏高;
②
根据钒元素的质量守恒,根据滴定反应为:VO2
﹣+Fe2++2H+=VO2++Fe3++H2O,则钒
元素的物质的量 n=n[(NH4)2Fe(SO4)2]=xmol/L×y×10﹣3L=xy×10﹣3mol,故钒的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100%;
故答案为:100%。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评价、氧化还原反
应、质量分数计算等,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目信息的与相关基础知识联合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14.(NH4)2Cr2O7 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媒染剂,显影液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H4)2Cr2O7
的部分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已知:Cr2O72﹣(橙色)+H2O
⇌
2Cr2O42﹣(黄色)+2H+。回
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2Cr2O7 固体,滴加足量浓 KOH 溶液,振荡、微热,观
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固体溶解、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 溶液变为黄色 。
(2)为探究(NH4)2Cr2O7(摩尔质量 252g/mol)的分解产物,按图连接好装置,在 A
中加入 2.52g 样品进行实验。
①
C 的作用是 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 B 中 。
②
实验操作步骤:a.打开 K1 和 K2,缓缓通入 N2→b.点燃酒精灯,加热→c.熄灭酒精灯→
d.→e.关闭 K1 和 K2→f.称量 A 和 B,则 d 的操作为 继续通入 N2 。
③
加热 A 至恒重,观察到 D 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 A、B 中质量变化分别为 1.00g、
0.72g,写出重铬酸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4)2Cr2O7Cr2O3+N2↑+4H2O 。
(3)实验室常用甲醛法测定含(NH4)2Cr2O7 的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2Ba2++Cr2O72﹣+H2O═2BaCrO4+2H+;4NH4++6HCHO═3H++6H2O+(CH2)6N4H+;(CH2)
6N4H+
⇌
(CH2)6N4+H+,K=7×10﹣6,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实验步骤:
Ⅰ.称取样品 ag,配成 250mL 溶液。
Ⅱ.量取 25.00mL 样品溶液,用氯化钡溶液使 Cr2O72﹣完全沉淀后,加入 10mL 20%的中性
甲醛溶液,摇匀、静置 5min。
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 cmol•L﹣1 标准 NaOH 溶液滴定,记录数据。
Ⅳ.重复步骤Ⅱ、Ⅲ2~3 次,处理数据。
①
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无色变为浅红色 。
②
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碱式滴定管 。
③
步骤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H++OH﹣=H2O,(CH2)6N4H++OH﹣=(CH2)
6N4+H2O 。
④
若实验平均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bmL,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
(用含 a、b、c 式子表示,需要化简)
⑤
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bc 。(填序号)
a.若实验中使用的甲醛常混有微量甲酸
b.若步骤Ⅱ没有静置 5min
c.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分析】(1)主要考虑 KOH 与 NH4+反应以及 KOH 溶液对平衡:Cr2O72﹣(橙色)
+H2O
⇌
2Cr2O42﹣(黄色)+2H+的影响;
(2)
①
装置 C 的作用是吸收装置 D 中过来的水蒸气;
②
打开 K1 和 K2,缓缓通入 N2,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尽,点燃酒精灯,加热,使(NH4)
2Cr2O7 受热分解,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 N2,将装置内的气体赶到后面的装置中;
③
加热 A 至恒重,且 D 中溶液不变色,则(NH4)2Cr2O7 分解完全,测得 A、B 中质量
变化分别为 1.00g、0.72g,B 中吸收水蒸气,另外一种含 N 元素的气体是 N2,然后进行
定量计算,求出 n(H2O)、n(N2)、n[(NH4)2Cr2O7]以及试管内残留固体的量(Cr2O3
的量),根据物质的量之比即为方程式系数之比,得到分解反应方程式;
(3)
①
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酸,用酚酞作指示剂,根据滴定终点现象即可判断;
②
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酸,滴定管盛装 NaOH 溶液,所以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是碱式
滴定管;
③
因为 K=7×10﹣6,K 很小,(CH2)6N4H+
⇌
(CH2)6N4+H+电离程度很弱,平衡体系
中的微粒主要以(CH2)6N4H+形式存在,可知加入 NaOH 溶液时的反应;
④
根据反应:4NH4++6HCHO═3H++6H2O+(CH2)6N4H+,(CH2)6N4H++OH﹣=(CH2)
6N4+H2O,可得关系式:4N~2(NH4)2Cr2O7~4NH4+~4H+~4OH﹣~4NaOH,进行计
算即可;
⑤
a.甲酸也会消耗 NaOH;
b.没有静置 5min,会使 NaOH 用量偏小;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读出的 NaOH 溶液体积偏小;
【解答】解:(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2Cr2O7 固体,滴加足量浓 KOH 溶液,振荡、
微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固体溶解,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溶液变为黄色,原理为:
NH4++OH﹣NH3↑+H2O,KOH 溶液中和平衡:Cr2O72﹣(橙色)+H2O
⇌
2Cr2O42﹣(黄色)
+2H+中的 H+,使平衡右移,
故答案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溶液变为黄色;
(2)
①
装置 C 的作用是吸收装置 D 中过来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 B 中,使装
置 B 的质量增大,产生误差,
故答案为: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 B 中;
②
打开 K1 和 K2,缓缓通入 N2,将装置内的空气赶尽,点燃酒精灯,加热,使(NH4)
2Cr2O7 受热分解,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 N2,将装置内的气体赶到后面的装置中,关闭
K1 和 K2,称量 A 和 B,
故答案为:继续通入 N2;
③
加热 A 至恒重,且 D 中溶液不变色,则(NH4)2Cr2O7 分解完全,测得 A、B 中质量
变化分别为 1.00g、0.72g,B 中吸收水蒸气,则 n(H2O)0.04mol,又 D 中溶液不变色,
即另外一种含 N 元素的气体不是 NH3,则为 N2,且质量为(1.00﹣0.72)g=0.28g,n(N2)
0.01mol,又 n[(NH4)2Cr2O7]0.01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硬质玻璃管内:n(Cr)=
0.01mol×2=0.02mol,n(O)=0.01mol×7﹣0.04mol×1=0.03mol,所以硬质玻璃管内
的残留固体为:Cr2O3 且为 0.01mol,所以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NH4)2Cr2O7Cr2O3+N2
↑+4H2O,
故答案为:(NH4)2Cr2O7Cr2O3+N2↑+4H2O;
(3)
①
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为:当
滴入最后一滴 NaOH 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所以终点的
颜色变化为无色变为浅红色,
故答案为:无色变为浅红色;
②
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滴定管盛装 NaOH 溶液,所以使用的玻璃仪器
主要是碱式滴定管,
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
③
因为(CH2)6N4H+
⇌
(CH2)6N4+H+,K=7×10﹣6,K 很小,即电离程度很弱,平衡
体系中的微粒主要以(CH2)6N4H+形式存在,加入 NaOH 后,中和了 H+,平衡右移,
所以步骤Ⅲ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H2)6N4H++OH﹣=(CH2)6N4+H2O,
故答案为:H++OH﹣=H2O,(CH2)6N4H++OH﹣=(CH2)6N4+H2O;
④
根据反应:4NH4++6HCHO═3H++6H2O+(CH2)6N4H+,(CH2)6N4H++OH﹣=(CH2)
6N4+H2O,可得关系式:4N~2(NH4)2Cr2O7~4NH4+~4H+~4OH﹣~4NaOH,则 n(N)
=n(NaOH)=cmol/L×b×10﹣3L=bc×10﹣3mol,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100%%,
故答案为:%;
⑤
a.若实验中使用的甲醛常混有微量甲酸,甲酸也会消耗 NaOH,导致含 N 量偏高;
b.步骤Ⅱ没有静置 5min,会使 NaOH 用量偏小,导致含 N 量偏低;
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读出的 NaOH 溶液体积偏小,导致含 N 量偏
低;
故答案为:bc。
【点评】本题主要探究了(NH4)2Cr2O7 的部分性质及组成,具体涉及到铵盐的性质,
平衡移动,实验装置,通过定量计算推出反应方程式,滴定终点的颜色判断,滴定仪器
的使用,关系式计算,误差分析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属于难题。
15.ClO2 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以作为自来水
的消毒剂与食品的漂白剂。
(1)新制备的 ClO2 中常含有 Cl2,检验其中是否含有 Cl2 的实验方法是 将气体通入到
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混合气体中含有氯气 。
(2)已知某 ClO2 水溶液的主要成分为 ClO2、Cl2,为测定该水溶液中 Cl2 的含量进行下
列实验:
步骤一:在锥形瓶中加 200.00mL 蒸馏水,再加入 10.00mL 待测的 ClO2 的水溶液,调节
溶液的 pH 为 6.8,再加入 20.00mL KI 溶液(过量),立即塞上瓶塞使其充分反应,加 1.00mL
淀粉溶液,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20.00mL。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溶液的 pH 调节为 1.0,继续用 0.1000mol/L 的 Na2S2O3 溶液
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 溶液体积为 40.00mL。
已知实验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Cl2+2I﹣═2Cl﹣+I2 (pH<7)
2ClO2+2I﹣═2ClO2
﹣+I2 (pH=6.8)
ClO2
﹣+4I﹣+4H+═2I2+2Cl﹣+2H2O (pH=1.0)
2S2O32﹣+I2═S4O62﹣+2I﹣
①
“步骤一”中加入 KI 溶液后,立即塞上瓶塞的目的是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 I﹣氧
化 ,滴定到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当滴入最后一滴 Na2S2O3 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
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
②
计算该溶液中 Cl2 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根据题意有关系式:ClO2
﹣~2I2~
4S2O32﹣,n(ClO2
﹣)n(S2O32﹣)=1×10﹣3mol,步骤一有关系式:I2~2S2O32﹣,n(I2)
n(S2O32﹣)=1×10﹣3mol,由 ClO2 反应得到的 I2 为:1×10﹣3mol,所以由氯气反应得
到的 I2 也应为:1×10﹣3mol,又 Cl2~I2,n(Cl2)=n(I2)1×10﹣3mol,c(Cl2)=0.05mol/L 。
【分析】(1)抓住 Cl2+H2O
⇌
H++Cl﹣+HClO,Ag++Cl﹣=AgCl↓去思考分析;
(2)
①
KI 中的 I﹣氧化容易被空气中 O2 氧化,淀粉﹣I2 溶液显蓝色,滴定到终点的实验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
先根据步骤二中反应计算出 ClO2 的物质的量,在根据步骤一中生成的 I2 的物质的量
以及由 ClO2 反应生成的 I2 的物质的量,从而计算出由 Cl2 反应生成的 I2 的物质的量,再
进一步计算出 Cl2 的浓度。
【解答】解:(1)将气体通入到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混合气体
中含有氯气,因为:Cl2+H2O
⇌
H++Cl﹣+HClO,Ag++Cl﹣=AgCl↓,
故答案为:将气体通入到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混合气体中含有
氯气;
(2)
①
“步骤一”中加入 KI 溶液后,立即塞上瓶塞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 I﹣氧
化,淀粉﹣I2 溶液显蓝色,滴定到终点的实验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 Na2S2O3 溶液时,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 I﹣氧化;当滴入最后一滴 Na2S2O3 溶液时,溶液由蓝色
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②
步骤二中有反应:ClO2
﹣+4I﹣+4H+═2I2+2Cl﹣+2H2O (pH=1.0),2S2O32﹣+I2═S4O62
﹣+2I﹣,所以有关系式:ClO2
﹣~2I2~4S2O32﹣,n(ClO2
﹣)n(S2O32﹣)0.1000mol/L×0.04L
=1×10﹣3mol,步骤一中:I2~2S2O32﹣,n(I2)n(S2O32﹣)0.1000mol/L×0.02L=1×
10﹣3mol,又有 2ClO2+2I﹣═2ClO2
﹣+I2,由 ClO2 反应得到的 I2 为:1×10﹣3mol,所以由
氯气反应得到的 I2 也应为:1×10﹣3mol,又 Cl2~I2,n(Cl2)=n(I2)1×10﹣3mol,c
(Cl2)mol/L=0.05mol/L。
故答案为:根据题意有关系式:ClO2
﹣~2I2~4S2O32﹣,n(ClO2
﹣)n(S2O32﹣)=1×10
﹣3mol,步骤一有关系式:I2~2S2O32﹣,n(I2)n(S2O32﹣)=1×10﹣3mol,由 ClO2 反
应得到的 I2 为:1×10﹣3mol,所以由氯气反应得到的 I2 也应为:1×10﹣3mol,又 Cl2~I2,
n(Cl2)=n(I2)1×10﹣3mol,c(Cl2)=0.05mol/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Cl2 的检验以及关系式计算,属于基本知识,基础题型,对学生的
运算能力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