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选小说精读精练:聂华苓《珊珊,你在
哪里?》
文 本 研 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珊珊,你在哪里?¹
>>>题目用一个疑问句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
【中国台湾】聂华苓
聂华苓(1925 年 1 月 11 日),女,出生于武汉,湖北应山(现湖北省广水市)人,1948
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同年以笔名远方发表第一篇文章《变形虫》。1964 年旅居
美国,应聘至美国华盛顿《作家工作室》工作,在爱荷华大学教书,同时从事写作和绘画,
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绘画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第一"。1976 年,
世界各国三百多名作家联合提名安格尔和聂华苓夫妇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①李鑫跳上十二路电车,将车票交给车掌²后,在右边靠车头的位子上坐下来,从裤袋
里掏出手帕拭去额头的汗,然后又由上衣口袋中掏出袖珍记事本,找到珊珊的地址,他又默
念了一遍:“吉林路九十七巷六号。”他将记事本放回袋内。“十五年了,她该还认得我吧!”
>>>第一段为文章的开端。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事件。同时回应题目,引出下文。
②珊珊是走进他人生的第一个女孩,一直供奉在他心坛上最隐秘、最神圣的一角。她象
征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梦,一个飘渺而又美丽的梦。(站在作者的视角,说出李鑫的心里话,
匠心独运,同时为文章埋下伏笔。)
③这时车子已到了北门站,上来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人。接着这个中年人便和车掌就先
买票还是下站补票争执起来。最后是坐在李鑫对面的一位老头儿撕下自己的一张票解决了这
场车票争执。
④那新上车的人在老先生旁边坐下了,“等一下我下车买了票还你!”他一面说,一面用
眼睛狠狠地瞪了车掌一眼。她正在用手绢拭眼泪。
⑤于是老头儿和中年人攀谈起来,说着说着便说到老头儿十几年前还在大陆的时候,在
四川当行政专员的事儿。
>>>宕开一笔,插入其他人物、事件使故事行文有波澜。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⑥四川,十几年以前,这些极普通的字眼,在今天的李鑫心中都有了特殊的意义。(看
似随意的文字,实则显出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他可不就是十几年以前在四川第一次看到珊
珊?有一天傍晚,他站在门前,远远地,看见大路上有个小女孩背着落日走来,穿着一件柔
蓝的衣服,身后是一片耀眼的金辉。
⑦他听见了她的南京腔,和她开玩笑,喊她南京大萝卜,她瞪了他一眼:“我叫赖玉珊,
她们都喊我珊珊!”说完连忙用手绢捂着嘴笑。(追忆第一次见到珊珊的唯美情景。)
⑧“哈,妙论!”
⑨李鑫一抬头,那个捂着嘴笑的小女孩不见了,原来是眼面前的老头儿大叫了一声。只
听见老头儿和中年人讨论女朋友的标准,后来又谈起写爱情小说的各种主义。李鑫在对面好
象坐包厢看戏一样,不觉暗自好笑。他不想再听下去。转过身去看街。(采用了意识流手法,
巧妙地将今昔时空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再次回到现实嘈杂的车厢里。)
⑩车子正好经过一个小果摊,上面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水果,李鑫一眼就看见了那黄澄澄
的橘子。不由自主地又开始回想起当年和珊珊、妹妹一道去橘林偷橘子的情景。
>>>过渡段,构思巧妙
⑪
四川的橘子很便宜,他们不是买不起。没有偷窃者的辛酸,有的只是新鲜的刺激,只
是青春的焕发。他还记得,那天珊珊穿着一件黑丝绒短外衣,配着一条石榴红的羊毛围巾,
她的小脸也像个小太阳一样,照得人的眼发亮,照得人的心暖暖的。(运用肖像描写,在读
者心中勾勒一位美丽可人的珊珊,照应前文第②的议论抒情。)
⑫
后来,看橘林的高大女人跑来了,李鑫先跳下树,然后站在树下接珊珊下来。她慌忙
一跳,正好撞在他的怀里,珊珊的脸一下像火烧似的红了。(运用细节描写,比喻的修辞再现
了珊珊和李鑫的微妙的初恋。)
⑬
等到他们在一座竹林后田田埂上会合,妹妹用裙子兜了一兜橘子,脸像刚出笼的馒头,
直冒气。一见面,妹妹就撅着嘴说道:“珊珊,怪你,你放哨的,跑到树上吃橘子去了!”李
鑫指着妹妹兜着的橘子笑道:“你呢,你还不是只顾摘橘子去了!”他们讲起刚才的狼狈情景,
笑成一团,珊珊差一点儿跌到水田里去了。(回想起当年和珊珊、妹妹一道去橘林偷橘子的
情景,突出李鑫对珊珊情有独钟,刻骨铭心。)
>>>②-
⑬
13 为小说的发展。主要写李鑫回忆与珊珊在一起的青春岁月。
⑭
“哎哟,笑死人的,我笑不得了!”
⑮
李鑫吃了一惊,是谁也在笑?抬起头看向车尾的两个女人,其中一个是早就在车上的
那个酒糟鼻子,另一个,大概是在他胡思乱想的当儿上来的吧,只看得见挺在外面的一个大
肚子和一双浮肿的脚。两个女人之间有两个小孩跪在位子上看街。(引出现实的中年珊珊上
场,没有名字,模样邋遢,为后文李鑫的失望埋下伏笔。)
⑯
酒糟鼻子突然不笑了,叫道:“你看,那不是崔小姐!在那辆三轮车上!”
⑰
“五十岁了,反而打扮得像个妖精。听说她找了一个比她小二十岁的丈夫,哎呀……”
那两个女人的声音像夏天的绿头苍蝇一样,挥不掉,打不开。(运用绘声绘色的比喻手法,
突出李鑫对两个妇女之间说三道四的厌恶。)
⑱
“你们平时作何消遣?”酒糟鼻子转换了一个话题。
⑲
“打打小牌!那天我听了一副好牌啊,你听我说……”
⑳
“以后你们三缺一的时候,我来凑一脚!”酒糟鼻子的兴趣来了,声音也宏亮了一些。
“你只管来,我打牌呀,可是要看人来,牌品不好的不来;一个小钱一个小钱零掏的不来,
我——”
㉑“我也一样,我们的性情倒是很合得来!”(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静观现实,运
用对话体,描摹台湾的人情世风,以白描笔触展示出社会灰色的众生态。)
>>>
⑭
-㉑为小说的再发展,主要描写现实中的车厢里两个中年妇女浅薄的谈话。
㉒李鑫厌烦得恨不得用手捂住耳朵。不由得又掏出那个袖珍记事本,将珊珊地址默念了
一遍:“吉林路九十七巷六号。”他的心开始噗噗地跳了起来。他看到她时称呼什么呢?
㉓还喊她珊珊吗?似乎不太合适;喊她邱太太吗?也别扭。这样一称呼,就像他们之间
没有一点儿关系似的,他不甘心!他决定什么也不称呼,只问她一句:“还记得我吗?”她也许
起先会怔怔地望着他,然后淡淡地一笑,点一下头。(运用心理的细致描写,写出了李鑫将
要见到珊珊时的不知所措的复杂情态以及各种猜测。)
㉔她现在也许松松地挽了一个髻,用一根柔蓝的缎带绾在脑后,就和他第一次看到她时
那衣服的颜色一样,那种柔和的颜色只有配在她身上才调和。她不象小时候那么爱笑了,静
静地抱着孩子坐在角落里,眼睛里有一种少女时代所没有的东西,迷迷蒙蒙的,看起来叫人
有点儿愁。她一定会叫她的孩子们来挨着他。他会特别喜欢她的女儿,因为她更象她妈妈小
时候的样儿。他要把她女儿抱在身上,问她认不认得他。她当然认得他的,因为妈妈常常向
孩子们讲到他,用一种低沉的、柔美的声调讲到他。(运用意识流手法,细腻地描摹了李鑫
设想两人见面时珊珊的外貌、神态、语调,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唯美的图景,令人浮想联翩。)
㉕“先生,先生,吉林路到啦!”车掌²的声音打断了李鑫的幻想。
㉖他直起身子,看到那酒糟鼻子正对着窗外高声叫道:“邱太太,我哪天来陪你打小牌。
你多少巷?我又忘了!”
㉗“吉林路九十七巷,六号!”那孕妇南腔北调地回答。李鑫一下子怔住了!(“怔”字用
的好,这个字把李鑫和读者由想象中的浪漫相见一下子拉回到现实中。)
㉘“慢点!小毛头,你想死呀!”那一声“小毛头”却是纯粹的南京腔,由车外无情地钻进
李鑫耳中。(“无情地钻”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摹出李鑫希望破灭,无法接受残酷现实的
状态。)
㉙李鑫想扭头去看窗外,但他扭不过去,扶着那冷冰冰的铜柱子,无力地倒在车凳上。
>>>㉒-㉘为小说的高潮和结局。但“冷冰冰”、“无力地倒在车凳上”形象写出李鑫找到了珊珊时的
失望无比。
(有删改)
【注】¹: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是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初的五十年代;车掌²:旧式电车的
司机和售票员。
知 识 建 构
//小说双线结构的好处//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
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双主线结构使作品呈现出时空交叉的结构特色:现实—往事—现实—往事—现实。两
者反复交叉重叠。在现实画面的描写中,作者着意刻画了车厢里的庸俗、浅薄的众生态,国
民党败退台湾之初的五十年代,台湾的人情世风,展示出社会灰色的众生态。在回忆与珊珊
的美好往事的画面里,作者颇富匠心地分别从不同角度铺写了“初见珊珊”和“三人偷橘子”的
生动细节,突出了这两个既具体又富有艺术概括力的往事生活画面。两条主线交替展开,既
相互对照又相互衬托,使作品取得内容丰满、启人深思的艺术效果,更集中更鲜明地传达小
说的意蕴。
小说双线结构的作用,
一、情节发展更为明晰,情节结构更为集中紧凑。
二、明暗线呼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三、使小说主题得到更深挖掘,(表现主旨,暗示主旨,深化主旨。)
四、拓展了作品的广度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丰富小说的内容。
五、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试 题 解 析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珊珊对崔小姐的评价体现着她的刻薄和庸俗,这正是李鑫觉得她和酒糟鼻的声音如同
苍蝇的主要原因。
B.本文双线叙事,在回忆和现实中来回穿梭,从而使故事凝练简洁,并在现实和回忆间
形成了巨大反差。
C.本文采用了开放式结尾,前文借助回忆做足铺垫,然后借助“地址”这个巧妙的情节元
素完成了突转。
D.小说把主人公寻访女友的故事浓缩在途中车上,从这个横截面观照了社会的人情世态,
可谓匠心独运。
【答案】
C (3 分)(不是开放式,是突转式结局。)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解读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开放式结尾,就是没有真正的结尾,而是由观众自己去想结尾,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想
法挑任何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设计一个结尾。本小说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结尾,既出乎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所以属于突转式结局。
2
小说的主要角色是“珊珊”,为什么还要写“中年人”和“老头儿”这两个人物,请结合文本
分析。(6 分)
【答案】
①情节上,丰富小说的情节内容,使叙事更丰满;②情节上,这两个人物的对话是今昔
两条叙事线之间的第一次交汇;③人物形象上,衬托了“孕妇”,也就是“珊珊”的世俗形象;
④社会环境上,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和地方的背景,即四五十年代国民党刚刚败退台湾时。
(答对 3 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6 分)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一、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二、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四、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3
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珊珊,你在哪里”的深层含义。(6 分)
【答案】
①珊珊代表着纯洁的爱情,与现实中的刻薄世俗的妇人形成对比,象征着爱情与理想的
幻灭。②珊珊代表着人生最美好的青春,与现实中浮肿的中年孕妇形成对比,象征着青春的
流逝。③珊珊代表着异乡人对大陆故土的美好回忆,与麻木空虚的现实形成对比,象征着游
子的故土迷思。(每点 2 分)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多重意蕴。
意蕴是文学作品中渗透的理性内涵及事物的内容或含义,比如作品中渗透的情感,作品
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出某种人生情义或者某种哲理。
小说标题的意蕴一般有表层义和深层义,表层义是指标题本意;深层义主要指在文中的
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且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联系紧密。
反 馈 检 测
1.小说中交替使用车厢内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种结构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
要分析。
2.小说采用双线并行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相 关 链 接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
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
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
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
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
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
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
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
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
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
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
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
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
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
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
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
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
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
经不认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