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14天 考前预测卷(一) 课件(65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14天 考前预测卷(一) 课件(65张PPT)

ID:677995

大小:408.42 KB

页数:65页

时间:2021-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考前预测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研学旅行成为一种趋势。每到暑期,中国各大 高校、博物馆、科技馆里,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研学大军”。那些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 研学游,更成为当下的热门之选,受到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研学游”变成“研学热”,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 有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同时也与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学生对摄取知识的渴望有关。 从活动的导向来看,研学游是值得鼓励的。它以天地为课堂,以社会为学校,以历史 文化和自然风光为老师,通过调动眼耳口鼻多种感官,让学生们走出闭门读书的窠臼,使 “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得以完美结合,在研学中开阔眼界,增广见闻,更好地感知 这个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也有一些旅游公司和培训机构“唯 利是图”,让很多研学旅行变了味道,出现重游轻学、只游不学、游而乱学的现象。 研学指的是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可见学习是研学的根本,而“游”只是一种形式, 是寓教于乐的载体。这提醒我们,在推进研学游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本末倒置,不可让 研学流于形式,更不可让它误入歧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绝非道听途说就能轻 易领悟的。与之相应,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讲解和引导。如果打着研学的旗号, 给予的却是“半吊子”的讲解,灌输的是些错误的知识,那这样的研学之旅不仅毫无意 义,还会起到反作用。 想要让研学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近更多人的身边,需要丰富它的形式,更要充实它的内 容。唯其如此,才能激活人内心的向往,吸引更多人参与。针对部分机构和个人相关知识的匮乏, 作为活动基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可组织开展专门的培训,先让研学的组织者和讲解员知 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避免知识、信息的传递陷入错误的恶性循环。当然,场馆本身亦可通过 免费的馆内展陈、团队讲解、智能导览,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通过预订活动档期、追责 非法研学,疏堵结合,给参观学习的学生更好的研学体验。 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想要增进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就要加强 研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定制不同的课程。比如对传统技艺进 行场景重现,让学生看完瓷器制作、古法造纸后动手加以实践,从而更好地感悟匠心传承,体会 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内容,循循善诱、讲演结合的方 式,让孩子们在游中学,在学中研,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加强研学与传统文化的贴合度。 同时,活动的开展需要兼顾研学的公益属性。当下一些机构和个人组织的研学活动,动 辄几千、数万的花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从某种角度来说,虚高的价格已 经背离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初衷。“走出去”不一定非得走出国 门,“请进来”也不一定非得请专家教授,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研有所 得,学有所获。唯有规范市场秩序,导正研学的公益属性,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让更多 免费开放的公共资源能够为研学服务,传统文化才能借助研学这座桥梁,抵达更多人的身边, 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摘编自潘玉毅《让研学游更好地贴合传统文化》,人民网2020年8月3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学生对摄取知 识的渴望等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研学游在当今社会的流行。 B.研学游实质上是以学习为根本的,而“游”只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一旦在推进研学游 的过程中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研学便会流于形式,甚至误入歧途。 C.通过加强研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例如对传统技艺进行场景再现或者提供免费 的馆内展览,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 D.只要市场秩序得到规范,研学的公益属性得到导正,就会有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更多免费开 放的公共资源为研学服务。只有这样,传统文学才能借助研学的桥梁进一步传播。 A 答案 解析 解析▶ B“一旦在推进研学游的过程中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研学便会流于 形式,甚至误入歧途”的说法过于绝对,错误。C“提供免费展览”与“加强 研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无关,错误。D“只要市场秩序得到规范, 研学的公益属性得到导正,就会有更多学生参与其中”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 并未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错误。故选A。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先指出了为什么提倡研学游,接着阐述了研学游是什么,最后论述了要如何发展研学 游并使其贴合传统文化。 B.文章既肯定了研学游在导向上的正面性,又批评了一些旅游公司和培训机构“唯利是图” 的错误思想。 C.文章在论证研学游的发展方法时列举了大量有实际意义的合理做法,为今后研学游的发展 提供了很多可以模仿的实例。 D.文章基于研学游的本质提出了避免本末倒置的基本思路,并具体论述了丰富形式内容、增 强参与度和体验感、兼顾公益属性等三种做法。 A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原文内容分析,文章应当是先指出研学游是什么,接着阐述了为 什么提倡研学游,A错误。故选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生通过参加研学游活动,可以走出闭门读书的窠臼,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更好地了解文 化的传承与发展。 B.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开展研学游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所传递知识和信息的正确性,先让 组织者和讲解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C.让学生在观看瓷器制作、古法造纸等传统技艺后亲自动手实践,能让他们在研中学、学中 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D.动辄几千、数万的研学费用,已经让很多家庭负担不起,高额的研学费用无疑背离了研学 游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的初衷。 D 答案 解析 解析▶ 文章最后指出“动辄几千、数万的研学费用”只是一些机构和个人 组织的研学活动的情况,D以偏概全,错误。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据台湾“中央社”7月20日报道,长江流域多处洪水致灾。中国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7 月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24个省(区、市)2385.7万 人次受灾,31人死亡失踪,203.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据中国应急管理部统计,7月以来的 洪涝灾害已造成1.6万间房屋倒塌,15.1万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47.8 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43.9亿元人民币。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上升 53.6%,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82%、78.3%、5.9%。 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陈桂亚表示,长江流域将进入“七下八上”的 防汛关键期,预计此波洪水退去后,还将有另一波洪水。此外,长江洪患尚未平息,北方的淮 河及支流连日来水位暴涨,汛情严峻程度直比长江,洪水呈南北夹击之势。安徽境内的淮河 王家坝20日早即因洪水高于警戒水位而泄洪。 ………… 报道援引专家的话说,三峡大坝在此次汛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大坝,上游 重庆、四川下的雨就会自由落体式往下走,情况会比现在严重得多”。 报道还注意到中央政府加码派兵投入抗灾。继7月12日2000余名官兵赴江西九江抗洪 抢险后,隶属东部战区的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17日再出动1000名官兵驰援安徽芜湖。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2020年7月21日报道) 材料二: 今年以来,我国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频发,汛情异常严峻。江淮流域梅雨季持续时间62天, 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位;全国70%的市、县出现暴雨,41个市、县日降雨量突破当地历史极 值;72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多条江河同时发生流域性洪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迎战自建库 以来遭遇的最大洪峰;截至9月5日,全国28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影响,共有7098.4万人次受灾, 比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17.6%。 …………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是今年防汛救灾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与新的防汛体制息 息相关。新体制下,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有效发挥,积极履行国家防办牵头抓总职能,每日 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开展24小时动态监测分析,视频连线重点地区, 加强指挥调度,帮助地方解决具体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各有关部门专业优势充分体现。中 国气象局及时滚动提供雨情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利部密切盯紧洪水动向;自然资源部加强 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各部门守土有责,协同发力,为防汛救援提供有效支撑。 统筹协调、统分结合,新的防汛救灾体制让抗洪救灾合力更加强大,工作更加主动。 (摘编自《一切为了人民——写在全国防汛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之时》,新华网 2020年9月6日) 材料三: 7月,全国的关注重点从疫情转为汛情。长江中下游很多地方的水位都超过了1998年洪 水的水平,汛前的准备正好还是疫情的重叠期,湖北省的防汛任务非常重。 专家介绍,湖北省在防汛期间,通过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丰富通信保障手 段,极大助力防汛救灾。例如,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汛情的实 时监测及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应急指挥人员可随时随地观测汛情、险情,并能够利用“云广 播”一键喊话,向千家万户及时广播汛情和防汛要点,显著提高了预警、抢险的机动性和时 效性。此外,在今年的防汛救灾中,5G加无人机也成为应急通信保障的一大利器。通过无人 机上搭载的摄像头,利用5G网络,我们可清晰、准确地监测到水位的变化和雨情、汛情,让巡 堤工作更安全、高效。从今年的防汛情况看,通信保障方式和技术跃上了新台阶。 (摘编自《从“数字化防疫”到“数字化防汛”》,央视网2020年9月11日) 4.下列对2020年防汛形势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0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水位持续居高,全面超过1998年洪水的水平,加之汛前的准备期 又与疫情重叠,致使今年的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 B.从应急管理部统计的数据来看,7月中上旬以来,虽然紧急转移安置人数较5年来同期均值 增长了一半以上,但死亡失踪人数和倒塌房屋数均有大幅度的下降。 C.江淮流域梅雨季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时长为50年来第一位;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 暴雨,降雨量突破当地极值。 D.除长江外,还有七十余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例如淮河流域水位持续居高,直比长江,洪 水呈南北夹击之势。 B 答案 解析 解析▶ A“长江流域水位持续居高,全面超过1998年洪水的水平”的说法过 于绝对,材料三中说的是“很多地方”。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突破 当地极值”与原文“41个市、县日降雨量突破当地历史极值”的说法显然不 符,错误。D“淮河流域水位持续居高,直比长江”与原文中淮河“汛情严峻 程度直比长江”不符,错误。故选B。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0年的防汛救灾工作在新的防汛体制下进行,由应急管理部门统筹领导,综合优势有效 发挥;各部门守土有责,协同发力,为防汛救援提供有效支撑。 B.淮河流域水位持续居高,形势严峻。应急管理部门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商,指挥调度,研 究决定在王家坝泄洪以缓解上游压力。 C.防汛期内各地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丰富了通信保障手段,极大地助力了防 汛救灾工作。 D.无人机上的摄像头配合高速的5G网络,成为应急通信保障的一大利器。通过清晰、准确地 检测水位的变化和雨情,巡堤工作也变得更安全、高效。 C 答案 解析 解析▶ “各地利用……”与材料三中明确指出的“湖北省在防汛期间,通 过5G、云计算、大数据”相悖,故选C。 6.为什么全国防汛救灾能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答案▶ ①三峡大坝起到了良好的蓄洪作用;②中央政府加码派兵投 入防汛;③新的防汛体制下各部门通力合作,齐心抗洪;④5G、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技术丰富了通信保障手段,极大地助力了防汛工作。 解析 解析▶ 只要仔细通读几段材料,就非常容易概括得出上述答案。其中①② 小点在材料一中,③小点在材料二中,④小点在材料三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 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 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 没有到来。 县城的大街小巷倒也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 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风依然是寒冷的。空荡荡 的街道上,有时会偶尔走过来一个乡下人。 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 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 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 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现在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 众人分饭菜。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 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莱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 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 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 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 有体力劳动的痕迹。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 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 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 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 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 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 乡圪 ,谁没在野山野地里吃过饭呢?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 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 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 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 生,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她在等待最 后一个姗姗来迟者。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 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 一样又高又直。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 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 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 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 在了半腿把上。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得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 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 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 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 上滑落了下来。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给菜汤里掺 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是 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 自从开学以来,每次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是他两个最后来。这并不是约定的,他们实际上 还并不熟悉,甚至连一句话也没说过。 他蹲在房檐下,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在心里猜测:她之所以也常常最后来取饭,原因 大概和他一样。但他对她的一切毫无所知。因为班上一天点一次名,他现在只知道她的名字 叫郝红梅。她大概也只知道他的名字叫孙少平吧?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语言整体朴实厚重,文中“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烂泥塘般的院坝”“山乡圪”等 陕北方言词语的使用,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B.孙少平是特定年代农村青年的典型,他连五分钱的菜都吃不起,处境已非“贫困”所能形 容,但他并未消沉,敏感而自尊的内心正是其向上人生的一种表现。 C.文章将大多数贫困学生与吃甲菜、戴手表的“洋人”学生进行对比,蕴含着对“鹤立鸡 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的极少数学生的批评。 D.县立高中学生将学校食堂的主食按颜色戏称为欧洲、亚洲和非洲,从中可以看出他们虽处 在极端艰苦贫穷的环境中,但依然保持着乐观。 C 答案 解析 解析▶ “蕴含着对‘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的极少数学生 的批评”错误,没有批评,只是客观叙述学生的生活水平,为孙少平的出场做 铺垫,从而衬托孙少平上高中时的贫穷。 8.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答案 答案▶ ①景物描写。通过描写雨丝、雪花,渲染了初春黄土高原雨雪交 加、严寒的自然环境。②拟人手法。“雪当然再不会存留”“消失得无 踪无影了”写出春雪消融之快,也符合早春乍暖还寒的特点。③一语双关。 “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既指自然界的暖春没有到来,也指中 国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裕、幸福)的新时代还没有到来。 9.作为一部在中国当代具有史诗特征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如何 做到艺术上的真实的? 请结合节选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答案▶ ①典型的环境描写。无论是早春的黄土高原的乍暖还寒,县城街巷的寒冷、 空荡、肮脏,还是县立高中的简陋纷乱,都具有非常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真 实地展现了20世纪70年代落后贫瘠的黄土高原的社会状况。②典型的情节描写。连 用动词,结合视觉、听觉等角度写学生争先恐后、热闹纷乱地吃午饭的情节,这样平 凡的日常,普通而又真实,如在眼前,极富现场感。③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对孙少 平的肖像、穿着、动作等细致入微的描绘,与他自尊、敏感而又勇敢面对贫困的性 格相吻合,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 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 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 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 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 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 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 破 郊 畿 , 薄 内 地 , 君 以 乌 合 万 余 赴 之 , 是 何 异 驱 群 羊 而 搏 猛 虎 。 ” •• •• • • 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 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 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 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 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 义前执之。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 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 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 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 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A 答案 解析 解析▶ 原文标点为:“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 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举进士,指参加进士考试,文中指中举。 B.对策,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 一种形式。 C.勤王,为王事尽力,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D 答案 解析 解析▶ “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 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前任宰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 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写下 所作的《过零丁洋诗》,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 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C 答案 解析 解析▶ “拒绝张世杰的劝降”错误。原文是“使为书招张世杰”,即让文天 祥写信招降张世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5分) 译文: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5分) 译文: 答案 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前往抵抗,这与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 同?(以:率领。赴:奔赴。是:这。何异:有什么不同) 我不能保卫父母,却教别人叛离父母,可能吗?(捍:保卫,守护。乃:竟,却。 叛:背叛,叛离)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他二十岁考中进士,在集英殿考论策。文天祥以 遵循天意不懈怠作答,文章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挥而就,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 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份答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所以臣敢为能得到 这样的人才而庆贺。”不久,(文天祥)父亲逝世,回家守丧。咸淳九年,起用任湖南提刑,因 此见到了前任宰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气节,同他谈到国事,担心忧伤地 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人看得多了,拯救国运的责任,莫非是在你身上 吧?你可要努力。”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祐初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起兵勤王。文 天祥捧着诏书流泪哭泣,派陈继周征发郡里的英雄好汉,同时联合溪峒少数民族,派方兴召集 吉州的士兵,各位英雄豪杰都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上报到朝廷,任命他以江西提刑安抚 使的身份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阻止他,说:“现在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城市 郊,逼近内地,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前往抵抗,这与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 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会这样。但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 军队,没有一个人一匹马进京门,我对此感到深深地痛心。所以不自量力,要以身殉国,希望 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的人谋立功,人数众多就可以成功, 这样国家还能保住。”(文天祥)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担任临安知府。 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直言争论。 丞相发怒拘捕了他,(文天祥)在夜里逃入真州,渡海到了温州,又迁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 月,前住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来到,文天祥匆忙逃走,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他。文天祥到 潮阳,见张弘范,身边的人都命令他跪拜,文天祥没有跪拜,弘范于是按照宾客的礼节接见他, 同他一起进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却教别人叛离父母, 可能吗?”(张弘范)坚持向他索要书信,(文天祥)便写下所作的《过零丁洋诗》给他。厓山 被攻破,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皇上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 召见文天祥告诉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文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典,身为 宰相,哪能侍奉第二国,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向南跪拜后被 处死,享年四十七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画  鹰 杜 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扌双①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扌双,同“耸”。②似愁胡:指鹰的眼珠像人的碧眼。③绦镟:指系鹰的绳子和绳 端的金属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起句不写画鹰,却写白绢上突然腾起一股风霜肃杀之气,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B.颔联中“扌双身”和“侧目”表现了画中之鹰的神态,虽静犹动,栩栩如生。 C.诗歌用素练、苍鹰、闪光的绦镟、殷红的毛血等意象表现了画作的色彩美。 D.诗人的情感随欣赏画作而变化,有惊讶、赞叹、奋发,可见此画作之精妙。 C 答案 解析 解析▶ “殷红的毛血等意象表现了画作的色彩美”错误,“毛血洒平芜”是 作者的想象,并非表现画中的色彩。 15.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 之鹰,请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6分) 答案 答案▶ ①诗人既写出所见之鹰的英武,又写出所想象之鹰的勇猛,使鹰的 形象更加丰满。(2分)②诗人既赞美了画作的精妙,又借所想之鹰表达不甘 平庸的志向,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2分)③诗人由眼前画中之鹰,联想鹰 击凡鸟、血洒平芜的搏击场面,使诗歌意境更加开阔。(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绘了秦始皇荒 淫无度,随意将珍贵的宝物当作废品的生活图景。 (2)曾经的明清王宫仍然矗立在北京城内,但是再也找不到什么帝王了。正如李煜在 《虞美人》里的两句感叹:“        ,        。” ( 3 ) 祭 祀 活 动 是 一 种 一 直 流 传 至 今 的 文 化 传 统 , 陆 游 《 游 山 西 村 》 中 “        ,        ”两句描写的便是临近祭祀时的场景。 答案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国首部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吸引了不少网友的注意。作为一部略显特殊的纪录 片,给了我们关注一直默默支撑着我们的工业、制造业。第一集播出,它便在网络上引起各 路网友     ,当中最多的意见还是表示通过这样一部类型不同以往的纪录片,了解了 这段     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部分网友还将其与年前热播的 《舌尖上的中国》     ,表示近段时间国产纪录片质量显著提高。当然,(  ),尽管 我国制造业发展     ,然则依然面临中小企业没饭吃、劳动力成本逐渐增高、竞争优 势减小等现实问题。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一部略显特殊的纪录片,它给了我们关注一直默默支撑着我们的工业、制造业的一次机会。 B.作为一部略显特殊的纪录片,它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去关注一直默默支撑着我们的工业、制造业。 C.这是一部略显特殊的纪录片,给了我们一次关注一直默默支撑着我们的工业、制造业的机会。 D.这是一部略显特殊的纪录片,让我们有机会关注一直默默支撑着我们的工业、制造业。 B 答案 解析 解析▶ A“给了……的一次机会”显然应当改为“给了一次……的机会”,故 错误。C、D中前半句均为判断句,后半句缺少了主语,故错误。只有B是通顺的, 故选B。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众说纷纭 筚路蓝缕 比权量力 蒸蒸日上 B.各抒己见 筚路蓝缕 比短絜长 蒸蒸日上 C.众说纷纭 惨淡经营 比短絜长 步步高升 D.各抒己见 惨淡经营 比权量力 步步高升 B 答案 解析 解析▶ “众说纷纭”更强调议论的不同,常与“莫衷一是”连用,而“各抒己 见”则仅强调发表见解。“筚路蓝缕”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苦,而“惨淡经营” 则用来刻画艰苦创业的过程。“比权量力”一般指衡量两个事物的权力和力量 大小,在文段中显然不如指衡量两个事物优劣的“比短絜长”合适。“蒸蒸日 上”用来形容事业突飞猛进,而“步步高升”则用来形容人的地位更为合适。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也有部分网友冷静地表示 B.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很满意 C.剩余的网友中全部都认为 D.并非全部网友都表示称赞 A 答案 解析 解析▶ 括号前后的文段阐述了我国纪录片质量提高和我国制造业的短板,这 显然是不同网友的看法,此处应当填写表示其他网友的观点的承接句,可以确定 答案在A、C中;但C显然过于绝对,不恰当,故选A。 20.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 (5分) 各位师生: 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目前校园仍实行封闭式管理。为更好地进行校园交通疏导,学校 打算从9月8日起恢复开放东南门,供符合进校条件的车辆和人员通行。 此外,9月8日为2020级新生入学报到日,为减小交通拥堵情况,建议当日教职工、师 生、家属以及来访单位的车辆从东南门进入校园。 敬谢广大师生的理解与扶持。 答案▶ ①“打算”应改为“拟定”;②“减小”应改为“缓 解 ” ; ③ “ 师 生 ” 应 改 为 “ 学 生 ” ; ④ “ 敬 谢 ” 应 改 为 “ 感 谢”;⑤“扶持”应改为“支持”。 答案 解析 解析▶ “打算”太过于口语化,应当改为“拟定”;“减小”与“交通 拥堵情况”搭配不当,应当改为“缓解”;“教职工”与“师生”概念重 复,应当改为“教职工、学生”;“敬谢”是指道歉,显然不符合语境,应 当改为“感谢”;“扶持”指长辈对晚辈的提携、支持,这里应当使用 “支持”。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 字。 (6分) 英国卫生部委托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领衔的团队对英格兰开展了大规模新冠病毒感染状 况调查。据调查报告介绍,团队分析了8月22日至9月7日英格兰超过15万名志愿者的新冠病 毒检测结果,发现确诊病例数每七至八天就翻一番。总体评估结果是,英格兰每万人中有13 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而此前的调查期(7月24日至8月11日)中,每万人中仅有4人确诊。数据 还显示,英格兰各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都有所增加,增幅最明显的是18到24岁年 龄段的年轻人。 答案▶ 英国一团队调查发现,在英格兰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约 一周就翻一番,每万人中感染者数量较上一调查期明显增长,且各年龄 段人群感染人数均增加,其中年轻人增幅最明显。 答案 解析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9月21日,话剧《千字碑》获得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白玉兰戏剧奖” 提名。《千字碑》是由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 国劳动模范毛丰美同志的真实事迹改编的话剧。毛丰美把党和政府强农惠民的好政策变成强村 富民的具体实践。他爱民至深,为民至诚。为让大梨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他团 结“两委”班子,带领村民逐梦不息,把昔日贫穷落后的大梨树村建设成为“中国美丽乡村”, 也把象征毛丰美精神的千字碑矗立在天地之间。看见“千字碑”,人们就会想起毛丰美在世时 与大家一起不懈奋斗,硬是把一个吃粮靠救济的穷山沟,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的 实干精神。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生活,面向迈入高三的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 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一)审题: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的主题是“实干精 神”。实干是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实干是对理想、目标的努力追求;实干是对自己 的要求,也是对别人的引领。“实干精神”既是历史传统,又具有时代意义。本道作 文题要求角色是高三学生、演讲者,演讲的对象也是高三学生。文体要求是演讲稿。 考生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实干精神”的内涵,阐明其时代意 义,并提出建议。考生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开头要有称呼,结尾要有结束语。 (二)立意:①只有实干,才有出路;②在学习上争先实干;③将实干进行到底;④ 空谈会误事,实干见成效;⑤在实干中闪耀;⑥学习莫丢实干精神。 【例文】 行动胜于空谈 亲爱的高三学子们: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作为高三学生代表发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行动胜于空谈》。 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 梁。”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急流,似乎每个人都会表现得无所畏惧,喊出几句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 而真正敢涉足于湍湍急流的人,却为数不多。正如花园中的几个人,面对着荒芜、萧条的花园, 都会大发议论,空谈一番。结果,话说了一火车,事却没做成一件。 话说得最多的人,不一定是事做得最多的人。雷声再大,如果雨点太小,也只是虚张声势。 实干才是最真的,行动胜于空谈。 少空谈,多做事,能实干,能行动,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体现。华罗庚说过:“树老易空, 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其实,何止是科学之道,做 人之道更是如此。脚踏实地做事,谨慎认真地为人,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实干精神、求实态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对着盛大的声誉,依旧保持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实干作风,行 走于田垄之间,埋头于稻浪之中。他的实干精神让人心生敬佩。古文学家季羡林,数十年如一 日,潜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吹拂世人,让人钦佩不已。 只有实干,只有付诸行动,理想的风帆才会鼓足力量,人生的帆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纵使 一个人说得再好听,谈得再动人,如果不通过行动证明一切,通过实干实现目标,也终将碌碌无为, 一无所获。 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身陷囹圄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尼科罗·帕格尼尼,数十年 如一日,坚持锻炼,用行动成就了自己的一段传奇人生。纵观世界,大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脚踏 实地,努力奋斗,用行动取得了自己辉煌的成就。而那些只说不做的空谈家,却湮没在历史的风沙 中,被人淡忘。 毛丰美用实干和坚守铸就党员干部的“千字碑”。我们高三学生只有凭借实干、务实的心 理,努力去学习,才能取得成功的果实。只有行动,实干,我们的社会才会蒸蒸日上,不断进步。 古人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现在我说:“终日而言矣,不如须臾之 所为也。”行动起来吧,朋友,抛弃那些大道理,用我们的行动创造光明的未来。因为,行动胜 于空谈。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谢 谢 观 赏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