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备考散文总复习:答题知识点干货总结+记叙类散文知识
点总结+抒情类散文知识点总结
(一)答题知识点干货总结
一、鉴赏散文的语言
1、理解词语的含义
问法:简析、欣赏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
答法:①、研究词语本身(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
②、结合上下文再次理解词语。
③、思考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喻、反语、借代、感情色彩变化等;或在
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2、理解语句的含义
问法:理解文中的某个句子。
分类:①、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有一定的警示
作用、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②、结构句——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
应句等。
③、主旨句——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
关键句。
答法:理解字面含义+分析语境含义+挖掘隐藏含义(还原手法)
3、鉴赏语言的特色
问法:简述该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法:遣词(叠词、熟语、成语、文言)+修辞方法+句式运用(长短句、整句、散句、
反问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等)+语言特色
二、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两种方法
1、把握整体结构思路
问法:文章的谋篇布局如何/文章以何种方式组织起画面。
答法:①、根据中心确定线索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
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②、根据材料确定线索
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掌握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
章的线索。线索有明有暗,时隐时现,有时在文中有明显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
现)。
2、分析局部段落的作用问法:①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答法:
开头作用:(1)一般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埋
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前后照应,首尾呼应。(2)倒叙式:把结
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吸引读者兴趣)(3)设疑法(悬念法、欲扬先抑):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思考,激起阅读兴趣;揭示小说的主题(4)写景法:交代故事
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奠定情感基调。
中间作用:(1)比较短的段落,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具体化)前后呼应;照应开头;
呼应结尾;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点;引领、引起下文的作用。(物—人,景—情,事—理,
叙—议、正—反等)(2)比较长的段落,描写的往往是主要物象,作用:拓展思路,丰富内
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插入段的作用: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关系;②对全
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结尾作用:总括全文,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②表现人物;③(揭示、
突出、升华、深化、暗示)主旨;卒章显志。特殊作用:(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
结局(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戏剧化效果,增添曲折性,可读性。①从结构安排上看,
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
伏笔(铺垫)或者标题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①更好地深化主题。②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
人感动(震撼)。(3)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文字更含蓄蕴藉,留下“空白”给读者
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令人回味,引人思考;(4)写景结尾:渲染气氛;烘托人
物心情、形象;暗示主旨。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①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感情
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效果上,用了反复的修辞
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三、鉴赏散文形象的两种题型
问法:①请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②文中的××(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③根据全文,概括××(物象)在文中的意义。
④文章多次写到××(物象),有什么艺术效果?
⑤××(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法:①、人物形象
(1)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
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的平凡之人等。
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等。
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感情
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
(2)掌握分析人物的手法,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精神等
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和侧
面描写(正衬、反衬等)。
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语言回答即可。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
材料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
“概括+分析”式。
②、鉴赏物象
(1)抓住散文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的场合
①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描写对象,分析物象就是分析这些景观。景观是
写景散文的主角和灵魂,它在使文章血肉丰满的同时,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所以,分析写景
散文中的物象,要始终将其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
②状物散文
状物散文一般以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文章围绕着某一具体事物展
开。这一事物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物象。状物散文往往会从物象的外观、特性、用途等
说起,然后发散到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价值观等。作者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事物的本身
意义仅仅是一个引子,其抽象意义才是文章的重点。
③偶感散文
情缘物起,有一些偶感散文,虽然主要是在抒发某种情感或阐述某种思考,但引发这种情
感或思考的,却是具体事物。有时,我们也需要分析这类散文中的物象,那么此刻的物象则是
下文的情感或思考的触发点。从内容上说,物象可能是文章中的情感或思考的一个例证;从结
构上说,物象往往起到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2)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表达,这类
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描写其外在形象的部分,就可以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
(3)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他最终所要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
藏在文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
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二是
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三是物象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散文归纳概括的两类题型
1、局部概括
问法:某段写了什么内容,简要概况。
答法: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方向。首先明确是概括原因还是概括特点。如果是原因,
看清是什么原因;如果是特点,分清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从原文中找出题眼。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区域。题干中的关键词出现在原文中的区域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
的区域。
第三步,根据确定区域内的文字,抓住本质,分类概括。
2、全文概括
问法: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法:
情感概括
1.情感观点变化类题型,可采用因文索情法
文学作品中,自然要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作者的某种情感,而且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情
感还会不断地变化。对于这种题型,最好的办法就是因文索情,即先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读下
去,在读的过程中标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语句,概括分析。
2.情感观点梳理类题型,可采用分类归纳法
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因人、因事、因物往往不同。对于涉及“哪些”情
感之类的题干指向,最好的办法是先圈定和摘录出所涉及的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然后
根据词语所体现的感情倾向,分门别类,逐一感受体味,即可比较准确地获取答案。
3.情感观点认定类题型,可采用语境感悟法
就是针对题干所涉及的语境,或全文,或句段,进行理解和感悟。先分析大致的意思,后理
解主要内容,再设身处地地感受,最后领悟其中的感情倾向。这种方法的重点对象是关键语句,
即感情色彩极为浓厚的语句, 应注意对这类语句的深入理解和体悟。
主旨概括
1.解读题目法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对文章中心意思最精练的概括。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
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暗含或揭示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读,这
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联系背景法
对于不少文章,只有了解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其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
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意思。除了对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还要特别注意在
文后出现的注释等说明性文字。
4.因文而异法
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揭示事件的意义,或借人物、事件发出对人生等问
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
也更有深度,更富于理趣;哲理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的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
评价,这类散文颇有论文的味道。
【总结】
第一步,审清题目,明确概括方向。对情感的概括题型多样,对主旨的问法也因题而异,审
准题目的设问角度,是准确答题的前提。
第二步,定向读文,寻找答题依据。如果是对散文情感的概括,要重点把握散文中的抒情
句、段;如果是对散文主旨的概括,要关注散文的题目、内容以及写作背景、创作意图等。
第三步,因题作答,提高要点意识。无论是对散文情感的概括还是对主旨的概括,都要尽
量用“表达了……”“抒发了……”“揭示了……”“表明了……”等句式以及①②③④等序号
标志。
五、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4、结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时间、
空间、情、理、物等);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5、艺术特征
抑扬顿挫;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详略得当;波澜起伏等。
6、构思技巧
以小见大;线索;点面结合;悬念;意外等。
六、意蕴探究
1、语句
哲理意义
哲理意义是指文中简练的警句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含意。它们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
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分析句子哲理,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产生该
句的“土壤”。
隐喻意义
隐喻意义就是作者使用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时句子产生的临时含意。分析句子的
隐喻意义,必须抓住喻体、象征体等与本体的关系来进行。
2、标题
1.标题内涵探究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标题的本义一般指的是其字面义或常用义;在理解其本义的基
础上,再考虑它的引申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应的关键句。
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中心。答题
前首先要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就可以在把握文章主题
的基础上顺藤摸瓜,也就对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结合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提炼答案,借用文章中的关键句进一步
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之后,按照要求,锤炼语言,整合答案。
2.标题设计原因探究
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标题有时就是一个概念性名词或一个形象的短语,理解其表层
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的含义的组合。
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标题常常与文章的材料安排
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
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标题常
常就是文章内容的浓缩。
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设计这个标题的原因,一定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因为文章的
标题是不会游离于文章中心之外的。理解标题的中心义,要善于透过表象,找到文中带有结论
性质或议论抒情的语句,发掘出文章内容所蕴含的哲理美。当然,有的标题本身就有点明主旨
的作用。
3.标题替换与否探究
“某某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对于这类题的解答要严谨。
第一步,首先做出判断性回答。根据题干问法,答出“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第二步,联系文章中心。采用抽取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出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
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通过它们来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
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
第三步,与替换者比较优劣。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与中心联系紧密与
否、结构安排上合理与否等方面来回答,当然回答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3、构思艺术
1.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的。
2.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意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了哪些技巧
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的。
3.从表现文章主旨的效果入手,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为什么要运用这些
艺术构思。
4、启示与感悟
解答探究题,应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
观点的表述应多用具有判断语气的句式,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答题模式:
(1)“观点+文本”。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可以摘录或者
化用文本的相关词句,要紧扣观点进行分析。
(2)“观点+事例”。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
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分析时要注意事例应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材料与观点
要相互融合。
(3)“观点+理论”。答题中常常用到的理论有生活理论、文艺理论、写作理论等。针对
这种题型,分析时要注意理论应精辟概括,理论与观点要相互印证。
(4)“文本+现实+观点”。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并结合实
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
的相关内容,还要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5、创作意图
从作者和文本两个层面作答。需要对作者有一定了解,更好地理解其生活经历、写作
动机、人生态度、审美趣味、创作背景等,其实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答案。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
随笔、游记等。其文体特点是:
①篇幅短小;②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
中心思想;③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④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脱;⑤表现手法
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
(二)记叙类散文知识点总结
一、记叙性散文的分类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和游记散文。
1.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
的故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
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真实的,
这是它与小说相区别的地方。
3.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
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
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二、记叙性散文的特点
1.记叙性散文叙事较完整,描写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
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
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
2.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需作者明
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
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
绘。
三、记叙性散文的取材
一般地讲,记叙性散文的取材有三类:
1.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
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
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2.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极能够触动人灵魂内核的动人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有的动人心魄,震山撼海;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
悟。
3.取材是文山探宝,书海寻珍,于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间故事之中寻找创作源泉,
释放才情,张扬文采。或从中采撷一段动人故事;或干脆对书中人物直接点评;或故事新
编,花样翻新……不一而足。
四、记叙性散文常见的表达技巧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
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
等。
6.描写:
(1)正面描写
①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②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2)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①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的特点。(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②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的特点。
五、写人散文
(一)写人散文的模式
1.开头:(1)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2)
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2.中间:(1)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2)几件事。每件事即
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
穿几件事。
3.结尾:(1)重申特质,照应开头。(2)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二)写人散文的特点
1.人物性格鲜明。写人散文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
物形象来自于生活,并非虚构。写人散文的素材紧紧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刻画精心选择组织。
这些素材同样是实有其事,而且不像小说那样有集中而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具有片断、
局部、零碎等特点,一颦一笑,一怒一喜皆可入文。
2.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目的是写人则如见其人,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写人
散文因为篇幅所限,一般没有长篇的叙事,就更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3.情感深切动人。写人散文,作者之所以写这个人,那是因为对这个人有着某种深厚
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秀的写人散文都能“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以
真实深切的情感敲开读者的心扉。
(三)常用记写人物的方法
记写人物的方法有多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
纪传式。
1.引联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2.转情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
化。或者反过来:爱的产生→爱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发展→恨的深化。
3.议证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阐明中心→叙写事实→总结照应。
4.寻访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寻访缘由→寻访经过→寻访结果→寻访感想。
5.纪传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简介概况→重点记叙→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
况→简要评价。
“记叙性散文”解题思路
一、找出描写,概括形象
记叙性散文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肖像等的描述表现人物性格。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抽象的,如“勤奋”、“深沉”、“幽默”;但他的言谈举止、相貌穿戴形象可感。阅读记叙性
作品,要做的常常就是从有形的人物描写中概括出其抽象的性格特点,或者是从具体的事
件中概括出抽象的道理。
二、抓住关键,感知概括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概括段落要点或写法,关键是要能从全文中抓住要害部分,归纳
梳理,用精练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完整。
三、把握“文眼”,领会目的
记叙性散文表面看通篇是在写人叙事,而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往往集中表现在
某些句子里,即“文眼”里,我们阅读时只有找到这个“文眼”,才能把握住作品的主旨和
要义。“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
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四、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
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的
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
立意。
五、结合语境,揣摩含意
文章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往往不是简单的表层意思,而是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具体含意。如语境意义、比喻意义、特殊意义、言外之意等等,要理解这些词语或句
子的含意,应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去揣摩和理解,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或者
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答时一定不能脱离其具体的语言环境,并抓住关键词语的
比喻意义理解。
六、深入分析,挖掘内涵
记叙性散文的主旨情感一般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描写、叙述的人或事物来表达,
所以,对于记叙性散文的主旨、思想、情感等的理解,需要透过描写叙述的表层,挖掘它
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七、联系实际,拓展创新
谈自己对作品的阅读感受时,要结合文意,联系实际,针对题目要求,把自己的具体
感受表达出来,言之成理即可。此类题目主要是探究类题目。做此类探究性题目,要根据
原文信息以及题目的具体要求,切不可另起炉灶而离题万里。
(三)抒情类散文知识点总结
抒情类散文包括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
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
散文。散文重于抒情,形式自由灵活,更便于发挥。
抒情散文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2.诗情画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立意清新,精心结构。
4.抒情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具体地说,即:①托物抒情;②因事(人)抒情;③借
景抒情。5.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是诗一样的语言。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
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模式
一、参游式
套路模式:参游起因→参游见闻。代表篇目《司马祠》
特点:作者是文中的穿线人,由作者的目击联想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注意:
(一)要注意众多的景物应以作者行踪为线串联起来,移走换景,景不离步;
(二)要注意每进一步,地点要交代明确,描写要虚实相间,这样才能清晰而深广;
(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使用,众多的景物要详略得当,详处着力描写,略处简要概述。
二、静赏式
套路模式: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代表篇目《荷塘月色》
注意:
(一)要注意进入景点的缘由要自然,最好能点到主题上;
(二)要注意多角度写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个角度;
(三)要注意使用联想,旨在与开头所交代的缘由相照应,用抒发情感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三、象征式
套路模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代表篇目是《白杨礼赞》。
特征:
(一)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左象征之人;
(二)是卒章显志,篇末点旨。
四、情索式(并列式)以情为线索,来连缀景物
套路模式: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至人→情的归结。代表篇目朱自清的《春》
特点:看似处处写景物,实是处处借景抒情,只是为情感找一个假托物而已。关键是
要善于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个方面,从若干个点上来抒情。
五、怀念式
套路模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抒怀念情。代表篇目郑振铎的《海
燕》
特点:借联想来写怀念中的景物,表达寄寓在这一景物上的情思。应抓住景物的主要
特点,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相似或相同的另一景。另一景中寄寓着作者的主要情感。这样
就使文章内容的含量增大。运用这一式抒写怀念家乡、母校、亲友之情均可。
【例文】
一日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
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
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
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
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
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
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
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
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
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
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
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
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
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
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
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
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
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
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
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
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
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
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
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
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
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
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
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
我冰在那里呢?"
【例文解读】
一、抓住文章中议论抒情句子
写景抒情类散文常常采用边写景,边抒情的方式,或在集中写景之后集中抒情,或在
写景之前谈自己的感受。或这三种方式同时使用。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作者抒情的核心也
就等同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抓住抒情的句子是读懂这类散文的基础。写景抒情类散文阅读
的关键把握作者的情感。
在阅读完《一日的春光》之后,从中将作者抒情的句子提炼出来,“我要尽量的吞咽今
年北平的春天”、“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
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
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
快意恣情的一放!”、“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
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我们将这些句子连接,就不难发现作者
在苦苦寻找春天,苦苦等待春天,渐渐产生对春天的怨恨,当看到海棠花以后,这些怨恨
一下子就消失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立刻表现出来。那么文章的主题就从作者抒情的语句
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抓住景物的特点
写景抒情散文的文章主体是景物,虽然不是文章的核心,但作者却把大量的笔墨用到
了对景物的描写上。这些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可以增加对作者
抒发情感的理解。把握景物的特点的关键是作者在行文中运用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找准
这些词语成为把握景物特点的关键。
我们依然以《一日的春光》为例具体分析,作者眼里的海棠是什么样的:“香得不妙,
宁可无香”、“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 玲珑娇艳”、
“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我们从这些修饰性词语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进而表
达对春天的喜爱。同时用这些形容词、修饰性词语再次印证我们对文章主题的判断。
三、关注文章这的他人、他物
写景抒情类散文中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说来,在文章的开头
起到引题、对比、烘托或衬托的作用。用在文章中间部分会起到对比、反衬等作用。无论
起到什么作用一定和文章的主体事物及文章的主题紧密相连。
我们来看《一日的春光》中作者在文章所写的他人、他物:作者写冬天的寒冷是为了
衬托自己对春天的期盼,写大觉寺的杏花为了衬托春天的短暂,并为写海棠花做铺垫,与
海棠花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写幼稚园的孩子,也是为了描写作者对
春光的喜爱。
从本质上讲,写景抒情类散文中的他人他物实际上在文章结构上所起到的作用和内容
上的作用是等同的。也体现了散文的特点。
四、理顺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
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线索一般是作者的行踪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把握好文章的线索对我
们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非常有好处。将作者的行踪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
截断,就可以划分出文章的层次来。对理解文章非常有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感情的
脉络。
《一日的春光》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思想感情变化,作者从盼春、怨春到颂春的感
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