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深圳二模语文作文题深度解析:如何永葆青春本色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广东深圳二模语文作文题深度解析:如何永葆青春本色

ID:678014

大小:19.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广东深圳二模语文作文题深度解析:如何永葆青春本色 作文原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6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 青年。 1921 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呼吁:“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 青年”。 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 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整体评价 1. 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 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 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021 年深圳二模作文题以“新青年,敢不同”为主题,围绕青年的理想信念、个人的价值选 择、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选择了陈独秀、毛泽东和习近平三位伟人对青年的寄语, 使考生真切体会百年来一代代新青年走在时代前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成长历程,体现出 广阔的历史视野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引导当代青年打破陋习,摆脱束缚,树立崇高理想,接过民 族复兴重任,激发考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试题借伟人话语,关联青年自身,以“敢不同”为切入口,引发青年思考人生意义与价值,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理想和民族发展有机结合,关注时代发展, 关注国家命运。 2. 青年立场 近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对写作者的身份确定意识愈加强化、凸显,特别着意强调考生这一特殊 写作者的“青年身份”,并在写作指令和写作任务中突出强调“青年立场”。 本次作文命题在“青年身份”的确认上进一步凸显,材料联系不同时代三位伟人对于青年人 的期待和要求,营造极富时代特点和青春色彩的语境,直接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以产生情感共鸣; 引导作为当今时代“新青年”的考生,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选择,自觉将个人的理想 追求和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题目通过明确的“青年立场”的设定,让考生在代入情境、思 考表达的过程中完成特定主题的自我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3. 命题特点 本次作文命题形式可以称为“主题式材料情境”作文,是考生熟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由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三个部分构成。形式稳定,情境贴合学生生活,任务指令明确,题面 友好。 三则材料的主体内容,为跨越一百多年的三位伟人对新青年的寄托和期许,三段话里均含有 两个层次:一是对于落后思想观念的摒弃,一是新青年个人的价值选择。落后观念与新青年的价 值选择形成对比,材料富有张力,给考生留有充分的思辨空间。 题目具体解析: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等写作要素分解 本次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 1. 1916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 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 解读:1916 年 9 月 1 日,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 青年做“新青年”。“新青年”应当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 其群”,即内心抛弃做官发财的庸俗想法;对内修养自我,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对外贡献自我, 有益于国家人民。 这则材料体现了陈独秀对新青年的要求:抛弃做官发财的庸俗思想,勇于发展自我、贡献家 国。陈独秀的话语中“抛弃”“勇敢”隐含着“敢”的“取”“舍”,直指“庸俗思想”,明确 百年前青年所追求的“不同”的意义所在。 2. 1921 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呼吁:“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 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解读:“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毛泽东的这 句话体现出对于国家民族,青年人应有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 谁干?”以慷慨激昂的反问句,号召青年人挺身而出、勇立时代潮头,不能退缩,更不能寄期望 于他人。 这则材料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对新青年的期望:摆脱怯懦和寄望他人的思想,敢于挺身而出, 承担家国使命的思想。话语里以“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来指向“敢”的责任与勇气, 也包含着区别于庸碌无为与明哲保身,表达“敢不同”的思想。 3.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里长空 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解读:这段对青年人的寄语综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 十九大报告的内容,是新时代对于新青年的要求。“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要求今天的 青年不能驻足于“小我”的孤芳自赏;“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 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当代青年人放眼家国,将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融合为一,承担起 时代赋予青年人的重要使命——担当复习民族大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青年摆脱 “小我”思想的束缚、勇担时代重任的期望。 本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一句,将“青年”和“我 们”合而为一。“我们”一词,将青年使命从历史的过去拉到时代的今天,将写作者对他人人生 选择的观望拉到对自我人生选择的省察;写作者不能作为青年使命的旁观者冷漠存在,而必须作 为时代家国发展的参与者思考。写作者的青年身份、青年立场凸显。 4. 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 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 解读:“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表明伟人这些话语对青年人的价值和意义。“要 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则 是对“新青年”价值选择的进一步阐释:要打破陋习,摆脱束缚;要勇敢更新自我,张扬个性, 并且有益于自己的国家民族。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 受与思考。 引导语规定了明确的写作任务,可分为五个层次: 首先,“主题征文活动”是特定的写作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 第二,“新青年,敢不同”是本次征文活动的主题,规定了本次写作需要重点阐释的核心内 容。“新青年”这一概念,指向的不止是普通生理意义上的青年人,而是吻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青 年。“敢不同”,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敢”,敢于摆脱旧思想,敢于承担新使命,敢为 人先,敢立潮头;二是“不同”,不同于流俗,不随波逐流,有责任,有个性。三位伟人的话语 里,虽则有不同的表达,却都指向“不同”的具体内含,即不同于同时代与同辈青年中的平庸与 世俗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要做敢于实现青年人生理想,有益于家国的有为青年,是为“新青年”, 这就是百年不变的青年情怀。 第三,校团委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层单位,本身就是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由校团 委举行的征文活动,天然具有时代青年的写作立场,暗示了考生的写作身份定位。 第四,“结合上述材料”,要求考生写作必须围绕“上述材料”(题目中楷体字的四个自然 段)展开。但是,它和“结合材料的含义”、“综合材料的含义”等不同,“结合材料”要求相 对宽泛,考生可侧重材料中的某一内容,不必面面俱到。 第五,“写一篇文章”,文体没有明确限定;“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则要求考生写作时 要有真实的感受,也要有理性的思考。综合该文的写作情境是参与校团委的主题征文活动,文体 以议论性散文为宜。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要求考生选择恰当的角度,结合材料和引导语确定立意;“自拟 标题”,考生可自由拟定合适的标题,体现标题拟定的开放性。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体现了考场写作的禁止性要 求。 但是,要注意本次作文的隐性要求。比如,在内容方面,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新青年,敢 不同”中的“不同”,不是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哗众取宠,而是敢于摆脱旧思想、承担新使命。 在写作身份方面,写作者不仅是一名中学生,更是时代呼唤的、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的“新青年”; 写作的过程是作为“新青年”的考生对青年群体、对自我价值选择的思考和省察。 如何永葆青春本色?如何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书写“新青年”的“新”风采?如何冲突青年 人自己所处的环境的“众”与“同”,求得自己个性的表达?如何用自己的“敢不同”的勇气和 成就为这个时代、我们的家国增添青春活力?甚至如何在自己的学业进取、职业选择等方面,摆 脱平庸,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这都需要写作者用青年人特有的思维和行动来回答,而“新青年,敢不同”,就是一个有青 年气魄的答案。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