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作文写作素材集锦
我的“点赞”谁做主?
陈鲁民
每天早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赶快给微信圈里的各路朋友点赞。人多事
杂,头绪纷乱,每每忙得不亦乐乎,头晕脑胀,有时还不免忙中出错。
首先是对朋友们问好的回应。大概有那么十几个朋友,一直顽强地坚持每天早上问好,
祝健康如意,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毅力令人佩服。自忖,我不主动向人家问好请安就有
些失礼托大了,再不及时回应就更不像话了,于是,我要给每个问早安的朋友点个赞,好在
有现成的表情符号可选,轻轻一点就好。
还有朋友们的转帖。老实说,相当多的转帖都没阅读价值,或故弄玄虚,夸大其词,或
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或道听途说,添枝加叶。这些帖子转来转去,虚实难辨,不管我看不
看,是否打开——绝大多数都不看也不打开,因为内容太多,确实没时间、精力。但都要礼
貌地点个赞,以示肯定和关注。
还有网友的原创作品,这一块儿要特别重视,不管他是寫的诗歌、评论、小说,我都要
尽量浏览一下,知道是什么内容。这里的点赞就不能那么敷衍,不能点两个符号就蒙混过关,
怎么也得赞扬两句,不仅要说到点子上,还要得体,颇消耗我不少脑细胞,浪费不少时间。
我有时在想,他们怎么有那么多东西好写,能不能少写点,写精点,你歇歇身子骨,也让我
等喘喘气。
还有公开要点赞的,五花八门,啥理由都有。通常是表明我参加什么活动需要多少个点
赞,请你务必帮忙,好像是在下任务似的,我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还不能不捧场。
还有朋友的公众号,也要认真地关注、点赞,一个不到位,一次没点赞,就可能引起误
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而且,点赞还不能出错。譬如,对女性朋友就不能轻易给个鲜花符号,有轻薄之嫌;对不
那么熟悉的朋友,最好点一杯咖啡的符号,热情而不过分;对朋友的作品,至少要点三到四个
向上伸着拇指的赞赏符号。有一回,我不小心错点了一个拇指朝下的符号,闹得很不愉快,
不得不再三道歉。
这杂七杂八粗粗算下来,每天就要点赞上百人次,光点赞就得花一两个钟头。关键是这
些点赞大多并非由衷之意,我并没多少赞美的冲动。平心而论,我非生性凉薄之人,喜欢一
切真善美的东西,对于欣赏的人和事也不吝赞美,但我希望,我的点赞是完全由衷的、真心
实意的赞美。
什么是由衷点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曹操看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李慧娘游湖时,看见美少
年裴舜卿,不由自主地赞了一声:“美哉少年!”李白看见崔颢的《黄鹤楼》,衷心赞曰:“眼
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韩愈推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彭德怀大胜而归,
毛泽东写诗赞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样的点赞就是由衷之赞,没有功
利之心,也非出于客套礼节,胜过俗常的无聊点赞千千万万。
点赞,生活中不可或缺,微信里更是需要,惟愿提高质量,精简数量,不违心,不媚俗,
我的点赞我做主!
手机是生活的麻药
闫晗
年度体检时,妇科大夫照例询问了上次月经时期。记不真切,拿出手机来查找。工具的
好处是可以实现“认知卸载”,让大脑从记住一些琐事中解放出来。然后体检机构的大夫开始
抱怨:怎么你们每个人都一刻不停拿着手机,之前还有个人从检查床上摔下来了……我尴尬
地笑笑:眼科大夫那边已经吐槽了一轮。
在各个项目的漫长等候中,我见缝插针断断续续看了一集半电视剧,才能始终保持心平
气和。当仪器突然坏掉,那些排队半小时的人就开始躁动,戾气散布在空气中,而我的灵魂
尚在另一个世界,未被传染——因为自带结界。
工商社会,时间宝贵,正是手机让难熬的时光过得快了些,并暂时忘记正在进行不愉快
的体验。尽管专门的体检机构让这种体验优化了些,但还是不能改变它惨淡的本质——被陌
生的仪器入侵身体,需要直面生命的弱项,所有的隐私无从保留,蜕变回一个纯粹生物意义
上的个体。幸好有手机,可以填满这等待的虚空和焦虑,实现大脑的麻醉。
无论饭局还是会议,出现了难熬的时光,各自拿出手机,装作很忙的样子,就此跟周围
形成了结界,可以暂时逃离三次元空间的尴尬。空间距离没办法保证,至少可以保持心理上
的距离。刷刷微博和朋友圈,看公众号文章,买买东西,看视频软件,刷小视频……视情况
而定,有新的信息切入,或许可以开启现实中的话题,如果开始刷剧说明对现实的沟通已经
放弃,而玩游戏证明实在无聊,不想跟在座的人有任何交集。
从前的时代,大家逃无可逃,只能尬聊不断寻找话题,像打乒乓球一般将话题抛来抛去,
如今可以只留下躯壳,灵魂飞到另一个世界。这也是兴趣与友情的检验,如果我跟你在一起
时拿起手机,证明相处的时光有些无聊,甚至很难熬,需要一点新鲜空气。有人说,笑是生
活的解药,这种说法仿佛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慢性中毒。我觉得生活是一种缓慢释放的疼痛,
而手机是生活的麻药,就像贾宝玉挨了打时叫“姐姐妹妹”便不觉得疼,手机也能转移我们的
苦楚。
在漫长的通勤地铁上,拥挤的空间让人几乎嵌在别人身体里,没什么尊严可言,依然要
奋力掏出手机。我们对周围的人知之甚少,但对手机里的公众人物熟悉得仿佛老朋友——把
个人生活贡献出来供大家谈论,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对追星族而言,粉丝群体在网络上进行
着团建,为偶像花的钱就是续命的钱。每次地铁换乘,都有位戴红袖箍的阿姨在喊,上下台
阶时把手机收起来,不要磕到……
队伍在缓慢前进,大都低着头如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大波僵尸一般一排排慢慢挪移,碰上
后面有脾气急的,便不耐烦地叫嚷起来。大部分人已经学会了心平气和,接受手机的麻醉。
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空巢老人,可能未来我们都不再需要线下的朋友,从手机中得到的乐趣
已经足够填满日常。
讨自己开心
马庆民
无意中看到一段视频:一位中年大叔衣服破烂,灰头土脸,却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蹦蹦
跳跳地下班。文字介绍说,这位大叔是一名建筑工人,干的是纯体力活儿。每天早晨五点起
床,晚上七八点收工,住的是几百人集聚在一起的集装箱式的工地宿舍里,环境破败又凌乱。
因为经常在钢筋、水泥、砖土中穿梭,他的衣服不仅很脏,而且还有很多破洞。被拍下视频
的那天,这位大叔既不是领到了奖金,也不是中了彩票,只是单纯地觉得下班了,该放松一
下神经,改变一下心情,所以他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了一会,让自己开心一下。
这本来算不上特别的画面,我看到的时候,却情不自禁地就流泪了。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
活。这位大叔的工作是劳累的,生活是艰难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从艰难的生活中,寻
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我觉得这种快乐,比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更让人感动。
一位网友留言:这位开心的大叔,蹦出了生命应有的样子。是啊,一个人的内心得有多
健康、多乐观,才会在辛苦劳作了一天后,依然能蹦蹦跳跳,开心至极?
不管生活有多难,也要讨自己开心,这难道不是生活中最该有的样子吗?
记得以前刚毕业时,我和同学合租了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因为初入职场,迫切
想做出一番成绩,工作自然十分拼命,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节假日也常常加班。有一天,同
学和我商量:“咱们把房间装修一下吧。”接着,他一条一条地列出了计划:地上铺一层蓝色
地毯,窗台上养几盘花,墙壁上悬挂几幅画,再买一些吊件、彩灯和装饰品……没等他说完,
我就忍不住打断了他:“兄弟,你没事吧,你把这房子当自己家了?这里只是个睡觉的地方
而已,能住多久还不知道呢,这样费钱费力地去折腾,你图啥?”他笑了,接着一本正经地
说道:“白天那是为了谋生而忙碌,晚上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虽然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
却是自己的。”
几天后,我到外地出差一周,回来推开门,一种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房间已经被他
收拾得既温暖又精致。干净整洁的地面,五彩缤纷的吊灯,充满生命力的绿植……一切都令
我心情愉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突然间觉得,生活可以很难,但总有办法让自己开心一点。
只是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可以这么洒脱自如?一个人要时刻保持乐观,讨自己开心,
是很难得的。就像我总喜欢熬夜码字,每天雷打不动。几个好友总是忍不住好奇:“你写那
些东西又写不出什么成就,更赚不到钱,图啥呢?”其实他们不知,在我看来,去做一些别
人看来毫无意义,但能讨自己开心的事,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
取悦别人,也许是为了生活,但取悦自己,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
一生很短,要走的路却很长,遇到的烦恼也很多,但不管如何,都应该尽量讨自己开心,
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正如高尔基说的那样:“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
“亲情价”中的亲情
顾菁怡
从“亲情价”的源流来看,商家最早将“亲情价”使用在广告词中。在日常生活中,每当商
店进行促销时,我们总能看到类似于“感恩回馈顾客,全场亲情价”的广告语。“亲情价”不是
指亲情的价格,亲情是无价的,它指的是亲人们才能享受到的优惠价,商家用来表现自己的
商品价格低廉。它的含义本质上和优惠价没有很大差别,只是“亲情价”相比优惠价在心理上
更具情感吸引力。当顾客看到“亲情价”时,会联想到亲友之间的情谊,便会放松对促销优惠
的警惕、增加购买欲,商家便可达到扩大销量的目的。实际上,商家和顾客之间没有什么真
正的亲情可言,“亲情价”只是反映了一种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它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
但是,最近朋友圈流行的“亲情价”,不再是商业上买卖双方之间交易的价格,而是真正
亲人之间的报价了,往往是指子女在买了东西之后给长辈(常常指父母)的报价。“亲情价”
是指一件东西不管有多贵,在告诉父母的时候一定要报低价。生活中,子女孝顺父母而买了
礼物给父母,但是因为父母往往会为价格较贵感到心疼,所以很多子女只能撕掉吊牌谎称这
是商家促销的产品。新的“亲情价”就和商家使用的“亲情价”之间有了巧妙的联系。子女和商
家在动机上,称商品价格低廉都是出于“亲情”。不同的是,商家使用的“亲情价”没有所谓的
亲情,其亲情只是拉近与顾客距离的委婉用语,为优惠价蒙上一层情感色彩;而朋友圈流行的
“亲情价”中,“亲情”是真正的亲人之间的情感。子女使用新的“亲情价”是出于对父母感情的
考虑,而在父母面前谎称所购买的商品价格低廉。
事实上,子女对父母报“亲情价”一般出于两种目的:第一,子女给自己买了价格比较高
的物品,为了避免被父母责怪乱花钱而报低价;第二,子女买了价格贵的物品给父母用又怕父
母心疼而报低价。两种情况的表现形式是一样的,都是在父母面前不管多贵的东西通通报低
价。在生活中新“亲情价”的具体运用可以是:当父母看到你的一件衣服很漂亮然后问起价格
的时候,如果这件衣服是 1000 元,那么可以回答:“商店打折时候买的,很便宜的,只要
100 块。”当然,报低价的程度可以随机应变,一般是在父母心理上能接受的范围内。
新的“亲情价”能够在朋友圈流行,其实是子女体贴父母的表现。父母养育子女不易,子
女忙于工作无法常伴,就想要在物质上弥补。考虑到父母的情感,善意的谎言让父母安心,
由此“亲情价”也变得温情十足。但是如果是盲目购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物件而担心受父母
批评的话,还是需要端正自己的消费观。理性消费,莫要把“亲情价”作为挡箭牌,让“亲情价”
中的亲情变了味。
有其父必有其子吗?
刘吉同
名言曰“有其父必有其子”,其意一般倾向于褒义,即父亲优秀儿子必定优秀。但是,不
少却是“有其父未必有其子”,方方面面的例子太多了。
性格。《大宅门》里的老爷子白萌堂个性鲜明,敢作敢为,但儿子白颖轩却与世无争,
是个典型的“好好先生”。然而,白二爷的儿子白景琦却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活土匪”。贾
政端方正直,热衷功名,但宝玉却一反其父,是个叛逆的“混世魔王”;贾环则是个猥琐顽劣的
“问题少年”。朱元璋刻薄寡恩,太子朱标却仁慈宽厚。武则天是个铁血女皇,但儿子李显、
李旦却是一对窝囊废,软弱无能,优柔寡断,李显在皇位上竟还被老婆和女儿毒杀,当然这
是“有其母未必有其子”之例。
才能。刘备也称得上一代英主,但他的儿子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李白与杜甫是大诗人,
但他们的儿子似乎连小诗人也不是。司马炎也算聪明神武,但其儿子司马衷却又愚又蠢。赵
奢乃一代名将屡打胜仗,但儿子赵括却只会纸上谈兵,赵孝成王迷信“有其父必有其子”而重
用赵括,这下可把赵军和赵国害惨了。
品德。明末的魏允贞、魏广微父子都是朝中大臣,前者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后者阴险狡
诈,助纣为虐。狄仁杰在魏州刺史任上,甚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其儿子狄景晖后来也
到了魏州做官任司功参军,但此人“贪暴为人患”,老百姓怒之但又无可奈何,于是把气撒在
了他老爹身上,将狄仁杰的生祠和塑像都捣毁了(《资治通鉴》卷 207)。狄仁杰一世英名
却被孽子株连,真是“坑爹”呀。唐相卢怀慎举贤荐能,为政清廉;其孙子卢杞后来也做了宰相,
但却“忌能妒贤,迎吠阴害,小不附者,必致之于死”(《旧唐书·卢杞传》),很多忠良都被
他害死,当然这又是“有其爷未必有其孙”之例。
诸如上之,不胜枚举。个中原因与遗传、家庭、教育、经历等都有关系。但从根本上讲,
还是源于人之个性的多样和复杂。哲学上讲“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人乎?俗话
说“同是一母生,十子九不同”,都是对这种复杂性的具体诠释。后天环境和条件对人的影响
更不能低估,也是“有其父未必有其子”的重要原因。有出越剧叫《王老虎抢亲》,剧中的尚
书之子王天豹,无法无天,胡作非为,公然在大街上强抢民女。没有理由说尚书大人就是个
坏人,但他儿子确实是个坏人,是杭州城一害。原因不是别的,正乃他是尚书之子,有很多
特权罩着,故才变坏了。假如他是农夫之子,十有八九会是个好人。
写到这肯定有人着急,说你这是选择性举例,历史上“有其父必有其子”的例子同样很多,
比如周勃父子、王羲之父子、苏洵父子、范仲淹父子、曾国藩父子等等。是的,这些都是事
实不能否定,而且它也有一定的概率和道理。但是,当一句名言出现许多漏洞时,质疑无疑
应挺身而出,明确指出其“病灶”所在,以提醒社会,这是舆论的使命和责任,也是社会安全
和进步的必然要求。否则,难免会出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悲剧,像前之赵国那样。
其实,质疑是对“有其父必有其子”的一次全面体检,且很有现实意义。其一,有利于否
定“血统论”。当年那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不知伤害和摧残了多少人和家
庭,今天强调其“未必”,有助于防止它死灰复燃。其二,有利于尊重常识。爹是爹,儿是儿;
爹不能代表儿,儿也不能代表爹,这些都是常识,遵循常识会使人少犯和不犯错误。其三,
有利于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人会自觉警惕惯性思维,不为“虚光”所迷。冷静思考,求真求实,
最后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面子问题
狄青
刘邦和项羽争霸,我觉得项羽还是输在了好面子上。对待面子问题,项羽远没有刘亭长
来得实在;至少在功成前,刘邦是把自己的面子踩在脚底下的。这跟二人出身有一点关系:项
羽是贵族,而刘邦是农民出身;项羽放不下的事,搁刘邦这里不在话下。
两军交战,项羽要把刘邦老爹刘煓煮了。刘邦说,你我二人皆受命于怀王,是兄弟,我
爹就是你爹,如果你真要将我爹煮了,那就分一杯羹给我吧!刘邦不在乎面子,他很无赖,
他奉行的是“凡事只要我无所谓,你就伤害不到我”。争霸的过程中,刘邦远不如项羽有面子
——他要的是结果。结果便是刘邦率先攻入咸阳。面对咸阳城内秦王的豪奢宫殿、美女如云,
小吏刘邦显然不会不动心——好在他有张良,好在他不好大喜功。他把部队退到霸上,还“约
法三章”,把咸阳留给项羽处理。
项羽进入咸阳,便点起一把大火将咸阳付之一炬,所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随后便
带着抢来的财宝与妇女准备回去见其江东父老。项羽手下的谋士韩生建议项羽留在关中,说:
“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
知之者?”在这里,面子于项羽而言大过一切,甚至包括天下。我能体会项羽彼时心境,倘
那时代有网络有抖音小视频之类,项羽肯定会将他火烧秦宫室的视频在江东的小圈子里直播。
是的,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项羽想要的面子——只是带着金银财宝和满车的美女浩浩荡荡
地返回江东,好证明他有多了不起。韩生献计不成,发牢骚“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羽闻之,二话没说就把韩生下油锅炸了。
刘邦也想回故乡。所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衣锦还乡同样是刘邦的
理想。但他听了张良的话,把都城建在关中。他让手下弟兄把老家亲朋接来长安,他也把刘
太公刘煓接了来。但刘太公闷闷不乐,刘邦问缘由,刘太公说:我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看杀
猪的、卖酒的、斗鸡蹴鞠的,现在这些都没了,我不开心。于是,刘邦把老家丰县的故人都
迁过来,建了个城叫新丰,刘太公这才高兴起来。
吕雉当年嫁刘邦系下嫁。吕雉家庭条件好,比刘邦小 15 岁,刘邦还带了个私生子刘肥。
要知道,当时与刘邦抢吕雉的还有沛县县令,但吕雉她爹会看相,看出刘邦虽说当下穷得叮
当响,以后却能给吕家争足面子,所以他执意要闺女嫁刘邦。果然,刘邦成了大业,吕雉成
了吕后。吕后不仅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皇后、皇太后,还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位临朝
的女性,这面子为吕家争得不可谓不大啊!
2020 年,伊丽莎白女王的老公菲利普亲王 99 岁。这位大半个世纪站在女王身后两步的
人,婚后 10 年才得到“亲王”封号,谁让他入赘的是英国皇室呢!何时得到封号,连伊丽莎
白女王也说了不算——当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一直到他和女王结婚 17 年后,英
国议会才正式授予他“女王之夫”这个非正式头衔,解决了困扰阿尔伯特多年的“面子问题”—
—而为娶到伊丽莎白,拥有德国皇室血统的菲利普则放弃了自己所有原头衔,把德国姓氏“巴
登堡”改为外祖父的姓氏“蒙巴顿”,才最终与伊丽莎白成亲。从此,女王的面子也就成了他的
面子,他还要兢兢业业为女王争更多面子。据统计,婚后他陪同妻子共出席活动 22219 次,
96 岁才退休,是女王近侍中最勤勉的。尽管,他是女王的丈夫。
2019 年年末,捷克政府重新给予米兰·昆德拉国籍。这对于流亡异国 43 年、90 岁高龄
的作家昆德拉而言意味着什么?至少在昆德拉脸上没看出来,他只是对转给他国籍证明的人
说了一声“谢谢”。有捷克官员称这是对昆德拉的高调承认。而在昆德拉看来,他早已把布拉
格的气息带走了,他走到哪里,布拉格就跟到哪里。2008 年,他被授予捷克文学奖,他没
领奖。对昆德拉而言,他的面子早已用自己的文字向全世界证明过了,面子不是哪个官员可
以给他的。
老舍写过喜剧《面子问题》,讽刺有人到死还“死要面子”。剧中,国民党官僚佟处长显
然只知道项羽临死前还要演一出“霸王别姬”,斩杀上百汉军,为自己的自杀“争足”面子;却不
明白刘邦的忍辱负重、韩信的胯下之辱,貌似都是不要面子,实则有大格局,赢得的也终是
大面子。
别透支丁真的流量
曹林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丁真大红大火,火得是有理由的。其一,人们厌烦了电视和短视频
里那些“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却似同年同月同医生”的精致美颜产品,突然看到这种毫无修饰、
完全天然的“甜野”男孩,怎能不心旷神怡?其二,人们厌烦了那些千人一面的所谓“城市形象
大使”,不管形象与城市是否匹配,只看名气和粉丝,不求最配,只求最贵,如今突然看到
一个地方把土生土长、带着浓厚地方气质的普通人当名片,怎能不眼前一亮?其三,人们厌
烦很多地方那种缺乏城市传播和营销想象力的套路,如荆州“最大关公像”那种刻意求大,如
“武则天他妈”“一个叫春的城市”那种歪门斜道,这种从脚下土壤和带着烟火气的人身上发掘
创意的平民传播方式,怎能不脱颖而出?
有人说,一看就是没做过“学而思”、没学过奥数的明亮眼睛。这句略带戏谑的评论,包
含着现代人太多复杂的情感、浓厚的现代性焦虑。丁真的火爆中,包含着“困在系统中”的人
们对原野、诗和远方的想象,丁真身上被赋予了一种关于男版李子柒的情感投射。诸种情感,
推动着这个符号迅速窜红、爆红。
但我总觉得,红得太快,红得缺乏底蕴,红得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为丁真考虑,还是
不要透支他,不要过度消费他,不要让传播超过实力。流量如蜂蜜,当你享受其带来的好处
时,会觉得很甜。但流量又如毒药,如果实力和内容撑不起流量,流量本身缺乏刹车机制,
很容易变成一种反噬的力量,在反噬中掏空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并用负面去补贴。所以挺佩服
丁真及其所在的单位,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流量红利,他们表现出了难得的克制和可贵的清
醒,拒绝了选秀公司和综艺节目的邀约,不接受过度消费。他们的回应太清醒了:别人会弹
吉他弹钢琴,他会什么?放牛。这对他不公平。
不要让宣传超过了实力,否则就会被流量所反噬和碾轧。丁真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有什
么特别的才能,有多少可以撑起流量的才华?没有,他只是露了一下脸,只是他的面孔、生
活和身后的日常,触动了网络上有话语权的那部分人的某种兴奋点,在惯常的驯化、复制、
精致外,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野性。这种爆红,是一种缺乏底蕴、没有努力的红,是自身
无法掌控、任由他者涂抹、任由围观者消费的红,是如果缺乏克制而很容易走火入魔、迅速
透支燃尽的红。
从我这么多年来对流量的观察来看,流量有两个规律:缺乏自律无刹车,溢出主体向狂
欢。
第一个规律,流量没有自律机制,没有刹车,只会一路狂奔,直到燃尽最后一点剩余价
值并走向反面,在反面中再收割一波流量,这是流量“赢两次”的逻辑。人能够“见好就收”,
觉察到负反馈后就会往回收,而流量本身,不会有什么“见好就收”的克制力,它有一种变本
加厉的加速度,只有更大的火、更爆的红才能满足流量胃口。所以,我们很少见到“流量网
红”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成于流量,往往也淹没于流量。当人们已经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排
斥、厌恶时,流量是收不住手的,直到炒臭、炒焦、炒糊才会罢休。流量并不在乎“人”,眼
中没有人,而只在乎“量”。
流量就其本质而言,天然带着一种“自我毁灭”的加速机制,对于流量,让人失去传播价
值和“被厌恶”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产生流量”的“赢两次”过程。所以,“理性”很难有流量,
疯狂和非理性才会有,所谓疯狂,就是没有刹车。
第二个规律,流量总会溢出并脱离主体,主体终会被虚无化,被掏空,成为被他者消费
的工具,“流量主”被毁灭,消费者得流量。流量的生成总是这样,先是以流量当事人为中心,
但在脸上写着“10 万+”狰狞欲望、流量逻辑渗透进骨子的传播环境中,对流量的榨取会迅速
脱离对主体的成就,而走向对主体的消费。一般的消费还好,简单地蹭一下热点,并无不可,
就像现在一些官微做的,互相成就嘛,宣传了你,我得到流量,顺便也宣传了我,你好我好
大家好。但隨着流量边际效应的递减,会很快走向一种消费式透支,通过踩踏、掏空别人来
成就自己的流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三观扭曲是非不分。炒着炒着,很多流量就跟丁真本
身无关了,选秀公司、综艺节目、代言、访谈,爆款文化工业运转起来,各取所需,借丁真
成就自己。
实际上,目前丁真的红火,已经脱离了他本身,成为他自身、甚至本地都无法掌控的现
象。火得自身无法掌控,火得跟自己无关,这可能是挺可怕的事。
好不容易出一个丁真现象,要善待善用这种流量,呵护这个少年,不要把它当成流量工
具,不要落进以往那些“掏空了他然后一笑而过”的流量陷阱。打破这个陷阱和规律的关键在
于,流量不要超过实力的限度,宣传不要超过实力本身。丁真不只是一个人,而代表着一个
地方,地方要有撑得起这种形象的实力,这种流量才能成就一个地方。丁真不仅是一个人,
也成了一个符号,其本身要有撑得起其“甜野”形象的实力,他现在还很单薄,生活在一个美
丽而贫困的地方,让他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接受教育,积累起能够撑得起颜值的特长和才华,
有能力去代言本地文化和风景,为地方脱贫攻坚作贡献,那才会真正成为地方形象传播的佳
话。
别人会弹吉他弹钢琴,他会什么?放牛。怎么办?不是也让他一样去学吉他学钢琴学奥
数,重要的是让他成为一个“用知识改变放牛命运”的人,而不是“被流量围观放牛命运”的人。
知识带给一个人是永远的内涵,而流量只是暂时的、他赋的、不可控的。理塘很美,理塘人
很努力,丁真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现象,背后是一个地方勤劳的人们脱贫攻坚改变命运
的追求,这些,都需要超越流量去奋斗。
美育入试应防止“美育应试”
李香玉
美育工作不能过分依赖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要增加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
生平时的考核,以此来对冲美育的应试化倾向。
近日,教育部明确将探索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和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
分科目,“艺术纳入中高考”的消息立即引发热议。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
峰介绍,目前全国已经有 4 个省推进艺术进中考,其中河南省已经做出部署,现在还只是在
部分地市实行;江苏、湖南、云南三省都已经开始实行。
“副科”转正、艺术课程拟纳入中高考,无疑会倒逼学校、家长与学生提高重视,但具体
考什么、如何考却成了另一道难题。以江苏淮安为例,音乐和美术各以满分 5 分计入中考总
分,主要考查音乐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通过机考算分,学生基本都能得 9 分以上。但
这引来“艺术教育应试化”的质疑,毕竟,背熟了贝多芬的几首代表作并不意味着就能欣赏《命
运交响曲》的雄浑与激昂。
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首先要认识到,美育到底有多重要、美育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他认为,美育的目
的是陶冶活泼敏锐的性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就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
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
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才是新时代美育的应有之义。
其次,要厘清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中最常见的形式,但美育不
等于艺术教育,美育比艺术教育更科学、更全面。但在现实的学校美育工作中,仍存在着以
艺术教育代替美育、以知识性和技能性的指标考核代替以美育人的陶冶过程等问题。因此,
在推进美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美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可见的技能上,更体现于
内在的修养中。美育是一种通过情感引导,端正学生思想,进而完善人格发展的教育形式,
切忌“为艺术而艺术”,更要防止和避免将美育简单化、功利化。
再次,推进美育工作不可急于求成。日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
强调:“并非要求 2022 年全部铺开中考艺术考试,也不要求具体分值。”在资源分配尚不均
衡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美育入试”的推进速度和美育成绩的分差,以兴趣为导向推进美育
工作,避免过度的功利化色彩,防止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美育工作全面铺开、深入推进的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应在美育评价机制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美育工作不能过
分依赖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要增加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平时的考核,以此
来对冲美育的应试化倾向。
更为重要的是,美育应回到育人本身。美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具有“成人”教育的功
能,是与生命意识最为贴近的教育。当前,在学生群体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生命意识缺失的
现象,我们时常看到关于学生自杀或伤人的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唏嘘不已。因此,在推进
美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美育在健全人格、塑造美好心灵和建构积极人生态度方面的
潜在而深刻的作用,引导学生寻找到最美好的自己,绽放出生命应有的光彩。
“美育入试”是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破
解“唯分数”“唯升学”的使命,因而更要注意防范其沦为应试教育沼泽地的风险。审美意识、
审美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素养,不应也无法仅仅用一个具体的分数来衡量,培养和塑造高尚、
自由、完整、全面的“人”,才是美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学生为什么会认为麦浪是秋景?
詹梅
这次月考的小作文,要求描写四川盆地秋天田野的景象。作为九年级的孩子,又是地道
的四川人,这不是难写的题目。然而,我们 A 班 45 人,有 11 个孩子写到了“田野里,金黄
的麦浪,丰收在望”;其中有 4 个孩子,还详细地描写了“沉甸甸的麦穗”;另有 3 个孩子,写
了“绿油油的麦苗,在风中摇曳”的情景。
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不知道在四川盆地秋天的田野里,根本看不见他们描
写的景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孩子错误的原因,或是认为“金色的麦浪很美”;或者是“将记
忆中描写麦苗、麦穗、麦浪的句子,信手拈来,没有思考对不对”;也有孩子认为,“麦子是
咱们四川很普通的农作物,写它准没错”;只有一个孩子的理由是:“把高粱想成麦子了——高
粱不是秋天成熟的吗?”
我们 A 班的孩子,大多在城里长大,单就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来说,确实算得上优秀。
据他们说,他们知道馒头、面包、面条等食物,是用面粉做成的,而面粉呢,就是用麦子磨
成的粉。他们还知道,学校附近的面包店里,哪种牌子的面包味道最好,哪种面包真正物美
价廉。而且,他们在地理课上,也曾学过有关麦子的知识,不过当时只是把它当作考点记背,
至于麦子的播种和收割,以及它们长在田野里的样子,因为没有见过实物,所以也不曾关心。
这件事情,在班级的家长群里引起了热议。“必须给孩子们普及一些生活常识了。”大多
数家长这样表示。但也有少数家长不以为然:“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目标是考上名牌大
学,找好工作。至于麦子的播种和收割,那是农民的事——不知道也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
进步嘛。”这种观点,大概是孩子“五谷不分”的主要原因吧。
我们不否认,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到社会上去,在适应
社会需要、成就自己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而不
是只会读书、能考试,却连最起码的生活常识都缺乏的人。“按图索骥”“纸上谈兵”,这些耳
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教育意义。任何学习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这是不容
质疑的啊!
幸喜绝大多数家长都认识到,这次考查的小作文,看起来暴露的只是不知道有关麦子的
常识,可一斑窥豹,显现出来的,肯定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不引起重视,孩子们还会因为
别的常识缺失,在考试中丢分,甚至在生活中犯下不该犯的错误。
对于如何弥补的方法,家长们在群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他们得出的方法是这样
的:首先,恳请老师们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补讲一些常识性知识;其次,家长们在日常生活
中,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有意识地教导,尽可能地对孩子作一些引领;第三,给孩子们买一
些相关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中弥补;第四,利用周末、假期,带孩子们去亲近自然,实地观
察,近距离去感受生活,等等。
“我的孩子周末要上补习班,抽不出时间啊!”有家长说出自己的忧虑。
让孩子少上一节补习课,不会影响什么。但若能让他从生活中获得知识,得到熏陶,对
他的成长功莫大焉。不知道这位家长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假如杜甫有手机
袁跃兴
近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五届腾云峰会,会上一些作家和学者探讨了人文与科技这样一个
文化主题。
对于这样一个文化主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脑洞大开”,抛出这样一
个话题:“如果唐代诗人杜甫有手机,他的经典诗作起码少写四分之一!”“迷弟”杜甫有许多
写给李白的深情沉郁的文字,这会不会沦为碎片化的朋友圈式表达?因为这条文化新闻,这
个话题在互联网平台上持续激起讨论的涟漪。
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假设,但其背后却是凸显了学界关心的一大现象——我们身处的这
个多媒体时代,人与人的连接沟通看似无比通畅便捷,但为何表达创作的欲望却并未随之成
正比?高科技催生的即时社交,究竟是激活了更多灵感火花、促成不同群体的彼此理解,还
是令人们陷入单一封闭的“信息茧房”?
我们知道,2020 年以来,弥漫全球的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从物理上阻隔了人群间的连接,
打破了现代社会正常的流动秩序,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以及无形而强大的文化力
量,则在重构与维系连接中发挥突出作用。相较传统的创作局面,科技与人文的跨界深度融
合正成为当下文艺传播的醒目烙印,两者能彼此催化到怎样的程度,需注入新的视角加以打
量。
“如果唐代诗人杜甫有手机,他的经典诗作起码少写四分之一!”李敬泽为啥会产生这样
的一种假想?2020 年,疫情期间,被阻隔之时,在家中李敬泽阅读唐朝诗人杜甫诗作的过
程中,发现杜甫的一些诗歌诸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写
的都是地理、空间和时间上的阻隔,但诗人使阻隔升华为精神的空间,进而催生出诗意的土
壤。”
杜甫曾写下 20 多首诗作,倾诉他对李白的思念,如果“放到今天,两人想说啥,一通语
音或视频就搞定,甚至有可能因联系频繁,产生口角,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但是在古代“由
于连接的故障和不畅,反而成就了人类的大部分故事或戏剧性。连接是我们的天性,不连接
也是天性,就像黑格尔所说——必须栖息在这个绝对的否定性的身边,我们才能开始精神上
的征程”,所以,假如杜甫活在互联网时代、有手机,起码四分之一的诗不必写。这不由得
让人思考,有了手机,交际更即时,但因为碎片化的交往是否也流失了某种生活的诗意,某
种隽永与回味?
前不久,在全国巡展的“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展出了一批文坛名家
交往的手稿、信件,李敬泽驻足展品前,他的焦虑也随之累积——鸿雁往来、一幅幅字画最
大程度上留存了鲜活字迹与表情,“那我们当代的文学生态定格储存在哪?未来的人们要打
捞 21 世纪的文艺互动,是不是只能在茫茫大数据汪洋中,去翻查旧手机上的聊天记录、朋
友圈截屏”?
以上这两件文化事件的联想和拷问,如果杜甫有手机“会不会沦为碎片化的朋友圈式表达”,
今天当代人的文艺活动是否只是定格储存在数据的汪洋之中,实际上都涉及到了今天我们所
面临的科技与人文、科技与精神的关系这一问题。李敬泽的文化思考,既肯定了科技在人们
的情感和精神交往交流中的作用,也表达了对科技、技术造成人们的碎片化交往而缺失诗意
的隐忧……
这种文化忧虑显然有其道理。诗歌,是出自生命和灵魂的精神艺术之花,但如今在技术
的控制和影响下,却在荒腔走调,就像人们嘲笑说一回车就是“诗”。拍电影大片,一向被中
国电影人趋奉,但我们却一味强调科技是电影腾飞的翅膀,缺少感动人心的人文价值,几成
中国电影的通病。语言学界的“爱因斯坦”乔姆斯基说,语言是心灵里生长的东西。但我们的
语言现实却是,高科技制造语言,网络流行语似乎成为我们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科技力量
强大,但人文精神、文化心智却在衰退,这正像有的学者所说,这是技术的时代取代美学的
时代。
如今,层出不穷的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以深刻影响,我们并不是不需要科技,相反我们
人类有许多领域需要科技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会塑造我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情感表达
方式和文化方式,我们应该谋求科技和文化、科技与精神的平衡发展,或让科技成为文化创
造的条件和源泉,让科技为我们的文化服务,为我们的精神、心智服务。就像有的文化学者
所说,科技一往无前,人文应当“醒着”同步守候,否则的话,它们就会扼杀我们的文化冲动,
禁锢我们的激情,消泯我们的理性,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萎缩,使我们不再具有丰富的、
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精神……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不影响他人是最基本的文明素养
吴元中
河南省许昌市日前举行《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条
例》第十七条规定:在公共场所进行广场舞、唱歌等活动,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正
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夏季每日 21 时至次日 6 时、冬季每日 21 时至次日 7 时,禁止进行以
上产生噪声的文体活动;对违反者将给予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以 200 元以上 500 元以
下罚款。
对于噪声扰民行为,我国早已有相关法律约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任
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
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
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违反者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治
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
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 200 元以上 500 元以下罚款。
许昌市出台的《条例》进一步细化对噪声扰民的管理,在 21 时至次日 6 时或 7 时之间
禁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文体活动,即使音量控制得很小也不被允许。这条规定确实很有必要。
在夜深人静时,人们对声音异常敏感,音量不怎么大、甚至在白天感觉不到的噪音都会对他
人产生干扰,甚至变得难以忍受。而歌唱、跳广场舞等活动又必然发出声音,使得活动者与
受影响者之间产生难以把握乃至难以调和的矛盾。要有效避免这种矛盾,就得釜底抽薪,在
相关时间段内禁止这类活动。各地公安机关乃至地方立法机关,也有必要根据《环境噪声污
染防治法》等法律,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更细致的规定,有效治理噪声扰民。
在现代社会,法律和道德都要求人们注意权利与行为的正当界限,不对他人造成侵犯、
侵扰。这既是对权利的正当限制,也是社会自由与和谐的保证。权利与自由的本质在于自己
的权利能与他人的权利共存,不相互冲突,否则就会由于相互冲突、倾轧造成丛林状态。没
有保障就不可能有自由,无法防止侵犯也就无所谓权利。
救护车、警车和消防车深夜鸣笛,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冲突。除此之外,在可以选择和掌
控的常态情况下,个人活动或群体活动都应注意避免对他人造成干扰、侵犯,应当在不影响
他人的前提下安排相关活动。如果有在夜间进行活动的强烈需求,完全可以选择散步、打太
极拳等不对他人产生影响的方式,而不是非要进行产生噪声等对他人构成侵扰的活动。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文明的期盼也越来越高。很多先前习以为常的行为,
会变得越来越不能容忍,比如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外放音响等。很多地方都
进行了相关立法,通过法律手段公然禁止这些不文明行为。希望在加强实施、切实规制不文
明行为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明不仅仅包括语言文明、衣着文明等,更为基
础的是对他人尊重,不随意干扰、侵扰他人。
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真正的文明,也只有懂得尊重他人,进行任何活动时避免
对他人造成侵扰,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无谓的纠纷冲突,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
嘘,别让手机发现我们的生活
子聿
早上七点半的时候,我准时出现在那个堵车的路口。望着前边见尾不见首的长龙,我的
手自然且熟练地伸进包里放手机的小口袋,想刷一刷微博或者朋友圈来打发这漫长的等待。
等等,手机呢?小口袋是空的。我一把抓过包,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看到它的影子。
起床之后我明明还查了天气预报,边吃饭还边给昨晚各路大仙发的朋友圈点赞,坐在马桶上,
还浏览了今天的头条新闻,化完妆还自拍了一张,对了,一定是随手把它放在了梳妆台上,
然后出门时忘记了。
心里开始惶惶不安,比堵车、比迟到都不安。前边的车子开始缓缓移动,我也跟着转入
D 挡。
刚一到单位,就听到几个同事在聊娱乐圈的新闻。没有一个女人不八卦,我也不能例外,
我的手又自然而然地伸进包里,想拿出手机看一看究竟。手扑了个空,我才想起来,今天忘
带手机了。两个美女拿来她们的手机要给我看,我已全无心思。
又过了一会儿,徐姐来了。徐姐的一双眼睛最善发现谁买了新衣服,谁换了新发型。她
一进屋便对着我一声尖叫,大赞我新买的这件连衣裙,说着就让我摆造型给我拍照。一组连
拍之后徐姐说:“我微信发给你,你赶紧发朋友圈,绝对大震!”我又去摸手机,然后铩羽而
归。
老板的出现让我们不敢再有所造次,乖乖地开始工作。最近我们在忙着编一个内部的资
料,老板也不知从哪搬来一柜子的书,供我们查阅。可我们几个呢,全都抱着手机在网上查,
连电脑都懒得用,老板看着直摇头。这次我在手有动作之前就意识到了没带手机的事实,便
径直走向书柜。翻开书的那一刻,突然找到了点工作的感觉,只是手已握惯了手机,不太适
应书本的尺寸。像遇到多年未见的老友,明明很亲切,却又不知从何聊起。
午休的时候,大家又都忙着和手机缠绵,唯剩下我一个无事可做,闲闲的。我忽然想要
是妈妈今天给我打了电话,而我的电话又一直无人接听,那她一定会担心得要命。我越想越
不安,便跟同事借了手机拨通了妈妈的号码。电话接通,我张口就问妈妈上午有没有给我打
电话。妈妈说没有,她倒是想打来着,因为我们俩已经好几天没有聊聊天了,但是她怕我忙,
就忍着没打。
放下电话,我反而更加不安了。妈妈怕我忙,我到底在忙什么呢?手里一直握着电话,
却没想打一个给她。
下午的时候,我已开始适应没有手机的生活。材料写累了,不再靠打游戏解乏,而是站
起来活动活动筋骨,为办公桌上的几棵小绿植浇浇水。我仰着头高抬双臂站在窗边放松颈椎,
忽然发现对面楼顶的房檐下居然有一个燕子窝,一只燕子刚从外边飞回来,正站在巢边。在
这儿工作几年了,竟然从未发现这道风景。我招呼同事们过来看,他们一个个目光还没赶到,
手机镜头却已对上了焦。可惜屋檐下黑黢黢的,什么也拍不到,等他们把手机从眼前拿开时,
小燕子又飞走了。
我们每天都把手机抱得那样紧,像抱着一个亲密的爱人。而真正的爱人,就坐在身边,
我们却看都不看一眼。我们忙着在各类平台上晒,晒美食、晒风景、晒或悲或喜的事,然后
关心点赞、关心评论,却忘了品尝、忘了欣赏、忘了流泪或者欢笑。生活就这样本末倒置了。
忽然有点感谢自己的疏忽,早上的那种惶惶不安,此刻已经变成了逃离之后的庆幸。这
一天,并没有因为我少看几条八卦新闻而变得寡味,也没有因为少发了几条朋友圈而变得苍
白,却因为我看见了那只小燕子而变得丰富。它站在巢边,活生生地,像极了“日子”这个词。
日子的咸淡
杨德振
“一咸一淡”,无意中道出了人生的两种常态,道出了过日子的两种滋味。
人生本来就是由酸甜苦辣构成的,平凡的日子也是由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百味之物构成
的。没有谁的人生一直甜到腻,也没有谁的人生一直苦到无边。咸淡相依,甘苦共存,这才
是人生和日子的常态。
我见过一些人,在物质上富足丰盈,本来是令人艳羡的一种人,但在心里残存着狂妄自
大、自以为是,甚至胡作非为,最后,他们硬是把有滋有味的日子过成“惨淡”无味,让人唏
嘘。而有些人,却积极进取,把自己平淡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所以,日子的咸淡滋味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划定和口味轻重设定,
因人而异,因境而造。有时候交织反复,跌宕起伏,有时候又咸淡失宜,“咸”者愈咸,“淡”
者愈淡,让人大跌眼镜。而“咸淡”的起承转合,一方面可能造就一些传奇人生,另一方面也
可能带来一些悲情故事。这其间,最大的因由是人生咸淡的“拿捏”技能和水平有不同,“太咸”,
容易“呛”人;“太淡”,又容易让人失去生活的激情。
依我看,过日子要尽量做到咸淡相宜才最好。在“咸時”想到“淡时”,屏气凝神,韬光养
晦,节制自敛;在“淡时”砥砺前行,不向命运屈服,力争用双手奋斗求转变,或积蓄力量等待
“翻身”。更重要的是,心中始终要容得下“咸淡”二字,装着它的分量,不以“淡”为苦,不以“咸”
为傲,多一点豁达与宽容,少一点苛求与贪婪,日子就一定会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鸡娃”何以成景观?
莫洁
鸡娃,网络名词,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狼爸”“虎妈”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
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如同给孩子打鸡血一样,这种行为叫“鸡娃”。
如果家有一个上着十几个课外班的一年级娃,是种什么体验?在某知识共享平台上热传
的一则消息透露出一种可能性:家里人没有一起吃饭的时间,丈夫不被允许在家看电视,只
能抱着电视在大街上崩溃痛哭。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被“鸡娃”折磨过的中年人,不足以谈
人生。
不同的家庭虽各有自己的“鸡娃“之道,但他们的悲喜是相通的。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教
育焦虑都会以各种面目、借着各种梗卷土重来,不少人虽“身经百战”仍无招架之力。不少人
在虚拟社区吐槽或抱怨、指责或反叛,但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又会选择继续自己的“鸡娃”大
计。
若说现在是全民“鸡娃”,应该还是站得住脚的。对于不少父母来说,尤其是现在以 70
后、80 后为主的父母群体,育儿如同投资。虽然在更为细分的群体中,投资的目标不同,
如农村等贫困地区家庭为了摆脱贫困与落后,新中产则是为了让下一代顺利沿袭自己的社会
地位和财富,但过往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教育可能是他们所能选择的投资回报率最为可观
的选项了。
更为现实的是,在竞争相对激烈的社会,谁也不愿意因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造成育儿
差距,而育儿差距又将孕育出更多的不平等。育儿差距如何导致价值的不平等?《不平等的
童年》一书的作者研究指出,相比成就自然式的培养方式,童年经过协作培养的儿童在未来
更容易有资本变成社会利润。说得世俗直白些,经过密集教养的儿童在长大之后能赚取更多
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一些收入一般的家庭,在给孩子报课外班的事情上从来不哆嗦,
背后很难说没有摆脱“育儿陷阱”的恐慌。
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现在这一代中小学生的父母享受到了巨大的发展红利,他
们也因此被称作“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他们只要随着时代的浪潮一同向前,就能收获体面
的生活,积累到一定的社会财富。到了他们的孩子这一代,面临的是依旧稀缺的优质资源和
更为残酷的淘汰机制。在此背景下,教育的经济利益被进一步放大,更多父母下场加入育儿
“拼杀战”也就不足为奇。文章开头提到的一年级孩子报十几个课外班,不过是“剧场效应”下
的一个极端个案而已。
对于选择了密集教养方式的家庭来说,父母俨然成为他们的经纪人,在体制内外所提供
的诸多课程等资源中进行挑选,并为他们的孩子重组制定出最佳的资源组合。在这场堪称参
数化的设计中,不同孩子拿到的设计规则和具体参数不同,但输出端的结果则并无大异。
这种“殊途同归”,从育儿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对照以往的参照系,或许是没错的,但当
这么多的孩子经此“参数化设计”都达到同一个或者相似的结果,还会有赢家吗?当技术重塑
生活的进程加快,按照旧经验进行的参数设计,还能完美适配新社会吗?即便在这场激烈的
育儿竞赛中取得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成功,又有多少会是孩子真心期待的结果、真心想要的生
活呢?
相信每一个父母在新生命降临之初,都曾发自内心地祈愿自己的孩子快乐长大、拥有丰
富的人生。也许他们在一些时刻仍会想起自己的初心,但真正勇敢地后退一步的人是如此之
少。重新走另外一条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不仅需要更大的勇气,也需要更大智慧,并不
是每一个父母都愿意或者有能力面对未知和风险。我们尽可以自嘲或者嘲讽“鸡娃”者,但是
然后呢?每个人都没有确切答案,也都在等待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