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 5 课教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课标要求】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
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识记和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重大战
役、民族英雄、《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
2.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战争;清
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
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学习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
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原因。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甲午风云》,引导学生说出观后感)
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发言)
教师:(谈话导入)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
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
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
启人心智、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
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新课探究】
一、甲午中日战争
1.阴云密布——战争背景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这次战争是谁挑起的?挑起战争
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日本。目的是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日本发动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所以这次战争的性质是日本对中国
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1894 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
“甲午中日战争”。
2.战火硝烟——战争经过
教师:(指导学生继续阅读教材,提出问题)简述战争的经过,找出这次
战争中经历的几次重大战役。
学生:(阅读、回答、识记)
教师:(总结)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
战役。
教师: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战役是哪次?
学生:丰岛海战。
教师:在许多重大的战役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大家讲述他们的英
雄事迹。
学生:(讨论、讲述)
教师:(选取典型,讲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壮烈
殉国的英雄事迹)从他们身上你能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以邓世昌为首的广大官兵英勇抵抗、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
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他们是
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过渡)黄海海战,日军舰队受到重创。此时北洋舰队虽受损失,
但主力尚存,仍有很强的作战实力。然而,清政府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
学生: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
教师:战争还在继续,日本侵略的脚步正在一步步逼近,清政府妥协了
会导致什么后果?
学生: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又相继占领辽东半岛,并夹击威海卫。
教师:日军占领旅顺时,制造了哪件十分恶劣的事情?
学生:(观看教材插图,感受日军凶残的本性)旅顺大屠杀。
教师:由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导致中国第一大舰队——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不仅意味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局已
定,而且也代表着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的夭折。它用惨痛的事实再一次的
证明:一个不思进取、盲目自大、妄图通过割地、赔款、逃避而求和的国
家是不会成功的。即使我们有邓世昌这样的爱将,也架不住清政府核心统
治的腐朽。1895 年春,清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恶面目再一次上演,与日本在
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结束。
3.屈辱签约——《马关条约》
教师:李鸿章亲自赴日签署了《马关条约》,此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
影响?为什么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学生:(讨论、整理、发言、记忆)
教师:(具体分析)
(1)割三地——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刺激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教师: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三地的位置:①台湾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
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争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
占据台湾后,不仅可以开发资源,又可以为进一步侵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创建基地,使台湾脱离祖国 50 年怀抱。②割让辽东半岛会直接威胁北京、
天津地区的安全。
当时日本充其量只是个二线的国家,就得到如此多的好处,其他国家因
之眼红,蠢蠢欲动。于是沙俄和法国、德国三国出面干涉,要求日本归还
辽东半岛,荒唐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钱财去买自己的国土,清政府支付了 3
000 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
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赔 2 亿——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 3 年的总和,这样无疑加
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财政因之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借债,帝国主义
国家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而日本把这批赔款的 85%用于军费开
支,借助这批赔款,日本迅速发展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以后发动侵华战争
的主要力量。
(3)开四口——(引导学生回忆中英《南京条约》中开辟的通商口岸以及
分布)《马关条约》中的四个地区都是处于中国最富裕的长江沿岸,特别是
浙江和江苏省,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外国商品无需交纳进口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
等也享受优待;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的工业品却要受苛捐杂税的层层剥削。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自给自
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但同时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发展
着,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就是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
教师:(总结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瓜分中国狂潮
教师: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争夺,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
教师:(展示《时局图》以及各国在华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情
况表)
学生:(观察图片及表格,了解各国势力范围的划分,并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7 页,了解“门户开放”政策)
教师: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
醒。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知识拓展”——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
斗争)台湾人民发出的愤怒之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又一体现。
【课堂小结】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 4 亿人口,军队 95 万,是正义的反抗战争;而日
本是小国,军队只有 29 万,是非正义的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其
主要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避战求和。
【板书设计】
第 5 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