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人诗,内容是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并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写的是诗人的隐逸生活,闲适之中却也流露出孤寂愁绪。前六句叙事写景,交代诗人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事,又见到了什么。开头两句通过所见之景交代时间,山光西落,池月东上,点明是黄昏时分,“忽”、“渐”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夕阳西下之快,素月东升之慢,给人以快慢有致之感。酷热夏日“忽”落、清凉明月“渐”起,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理快感。三、四句叙事,写诗人于日暮月上之时,洞开亭户,散发乘凉、临窗敞怀而卧。“散发”、“卧闲敞”表现出一种生活的闲情与适意。五、六句写景,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描绘幽香醉人的清静环境,写出了月夜乘凉的惬意。其中第五句以嗅觉写荷,第六句以听觉写竹。“荷风送香”,言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露滴清响”,足见竹露轻滴池面之响声清脆。如此清幽之境令人叹为清绝。置身此境,岂不神清气爽,悠然自在?后四句议论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怀念。“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进而生发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池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此时的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淡淡的怅惘来。这里用了“知音”的典故,给诗作造成了一个诱人的微澜。《吕氏春秋•本味》载,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怀故人”的情绪一直被带入梦乡,居然在梦中与朋友亲密晤面了。诗以梦境结束,颇有余味。诗人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意感受,在抒写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的同时,也流露出了“无知音”的孤寂情怀。整个诗作,纳凉怀人的感觉写得极为细腻传神,诗人内心闲适孤寂的复杂情味表现得真切浓烈,富有极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