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5:角色与本色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电影表演学把演员分为两类,一类叫本色演员,就是按自己的个性去塑造角色的演员,比如演员天生
幽默,他就把幽默融入到他扮演的所有角色中;另一类叫角色演员,就是按剧本需要去塑造角色,忘掉生
活中的自我,不把生活中的个性带入到表演中。
当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该像本色演员一样活出自我呢,还是该像角色演员一样活出个超我呢?对此,
你有何看法?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不得少于 800 字;(3)不得抄袭、套作。
【任务驱动】
材料叙述本色演员和角色演员的特征的特征,要求考生就“像本色演员一样活出自我”还是“像角色
演员一样活出个超我”,表明自己的看法,阐释自己的观点。因此,阐释“活出自我”或“活出超我”的
道理便是本次作文的写作任务。
【立意点拨】
材料的前一部分介绍本色演员和角色演员的特征,然后问我们,在社会上,该像本色演员一样活出自
我呢,还是该像角色演员一样活出个超我。在这里,关键是理解对“自我”和“超我”的理解。“自我”
就是自己,按照本色演员的特征,在生活中“像本色演员一样活出自我”,就是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展现
自我,活出真实的自己。“像本色演员一样活出自我”,强调的是“真实”,不作假,不虚诳,老老实实
做人。“超我”就是超出本来的自己,对于角色演员来说,其“超我”就是“按剧本需要去塑造角色,忘
掉生活中的自我,不把生活中的个性带入到表演中”,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人来说,就是能够根据社会需要
进行调节,克服个人愿望,牺牲个人利益,实现自我超越。
立意示范:做真实的自己,活出自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拒绝诱惑,保持本色;超越自我,
成就辉煌;拒绝卑微,提升自我;甘于奉献,勇于牺牲。
【佳作展台】
表演不真,本色最美
“东施效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
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这个故事除了告诫人们盲目模仿的危害,还昭示我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
雕饰”, 表演不真,本色最美 。
大学生徐本禹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去山区支教,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成了大名人,可是在回到母
校做报告时,他的第一句话竟是:“我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坚持不住
了……”没有豪言壮语,尽是常人的实话实说,在场的大学生却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本色的力量,它
要比那些言不由衷的慷慨陈辞美丽得多,也有力得多。事实就是这样,在生活中,我们要像本色演员按自
己的个性去塑造角色那样,表现真实的自我,而不必做刻意的表演。
曹禺的《王昭君》里有一句台词:“淡淡妆,天然样,就是这样一个汉家姑娘。”是的,我们提倡本
色表现,反对刻意表演。王熙凤要拍贾母的马屁,哀叹黛玉命苦,痛惜姑妈去世,流下“同情”的眼泪。
可她始料未及,老太君并不高兴,王熙凤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
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转向之快,比起“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实在有过之
而无不及。把生活当演戏,尽示人于假象,岂不令人生厌?
诚然,生活并不排斥角色演员,也不提倡绝对的“径情直遂”。面对垂死的人并不残忍地告知以真相,
面对欺侮过你的人,超越个人恩怨,主动与其打招呼,这样的角色演员又何错之有?人们之所以对林黛玉
有些微词,也在于她本色有余,角色意识不足,径情直遂得有些尖刻。但是,我们承认生活里可以有角色
演员,是因为这些人能克制自我,服从公德,而不是说他们可以无视公德,像王熙凤、奥楚蔑洛夫那样反
复无常,毫无人格追求。
遗憾的是,今天的生活里本色演员不多,角色演员不少。你去翻看落马贪官在台时的报告和谈话,哪
一个不是慷慨激昂,哪一个不对贪腐嫉恶如仇?哪一个不表示要做人民的公仆?台上说得漂亮,台下做得
混账,一个个尽是王熙凤,尽是奥楚蔑洛夫。
人间需要真情,表演不真,本色最美。
【疯狂点击】文章引论部分先简述东施效颦的故事,再引出中心论点“表演不真,本色最美”。本论
部分先徐本禹的例子,正面阐述本色的实质和价值;接着用王熙凤的例子,阐述表演和做作的可恶,从反
面展开阐述;然后联系生活现象和林黛玉,阐述本色表现和角色表演的关系;再联系贪官现象,说明本色
缺失的严重性。结论部分简明扼要,回扣中心论点。全文材料丰富,论述集中,层层深入,颇有说服力。
人要有角色意识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演员需要有角色意识,可做人不能像角色演员那样,扮忠演奸,毫无人生操守。
其实,这话这说对了一半,为人不能奸猾,但是,人还是要有角色意识的。
《红楼梦》里,贾琏与人私通,凤姐吃醋,打了平儿,贾母要凤姐给她赔不是,可平儿却主动给凤姐
磕头:“奶奶千秋,我惹的奶奶生气,是我该死。”说着,滴下泪来了。一般人读到这里都谴责平儿过于
懦弱,一副奴才相,然而,我感受到的却是平儿的角色意识。
平儿自小起就服侍王熙凤,因为能干,便被收为小妾。平儿知道自己挨打,理在自己一边,但她更知
道,自己始终只是一个小妾,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副手而已,维护王熙凤的尊严,是她的天职,于是主动磕
头,为王熙凤开脱。平儿的这种角色意识,促使她谨慎行事,在贾府缓和了许多矛盾,也为自己赢得了口
碑。读《红楼梦》,恐怕没有什么人喜欢赵姨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才具不足而又缺少角色意识,
不肯安守本分。
人们崇尚自我,摒弃非我,其实人只能是自我和超我的统一,绝对的自我和绝对的超我是不存在的。
是的,你首先是你自己,但是不能忘了,你是父母的儿女,你是学校的学生,你是张三李四的同学,如此
等等,只有这些角色都扮演好了,你才是一个健全的人!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在这舞台上都得根据“剧
本”的规定,扮演一定的角色。这里不存在喜欢不喜欢的问题,社会分配你的角色你必须扮演,而且一定
要努力扮演好,不可敷衍,除非你退出这场演出。
现实里,许多年轻人崇尚率真,欣赏“率性而为”,以为这才是“自我”的展现。领导处理问题不妥,
众目睽睽之下,大庭广众之中,厉声谴责,毫不留情;老板办事待人不公,堵在门口,拦在路上,与他争
是非,辩曲直。如此等等,抗争精神可嘉,自我也的确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也把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忘得光光。
世界的本质是关系,谁都不是一座岛屿。正是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所以才有“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这样不朽的名言,也正是在这样的责任感的驱使之下,才有了屈原的《离骚》,才有了文天祥的《正
气歌》,才有了梅兰芳的蓄胡罢演,才有了刘和珍的为民请愿。角色意识是和责任意识密切相连的,责任
意识正是对自我意识的突破,而责任意识又是自我意识的提升和完善。
时代进入 21 世纪,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旋律,而和谐社会跟人们的角色意识密切相关。无论上和
下,尊和卑,官和民,人人都有强烈的角色意识,恪守自己的本分,和谐社会便悄然而至。
【点评】
无辜被打,竟替主子开脱,我们历来都是从奴性的角度来评价平儿的举动,作者独辟蹊径,从角色意
识的角度肯定平儿的行为,倒也能自圆其说。文章联系现实,指出在社会舞台人人都必须具备强烈的角色
意识,才能构建和谐社会,颇有见地。特别是“人只能是自我和超我的统一,绝对的自我和绝对的超我是
不存在的”“责任意识正是对自我意识的突破,而责任意识又是自我意识的提升和完善”等观点颇有哲理
高度,发人深省,启人心智。
【佳作展台】
表演不真,本色最美
“东施效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
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这个故事除了告诫人们盲目模仿的危害,还昭示我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
雕饰”, 表演不真,本色最美 。
大学生徐本禹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去山区支教,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成了大名人,可是在回到母
校做报告时,他的第一句话竟是:“我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坚持不住
了……”没有豪言壮语,尽是常人的实话实说,在场的大学生却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本色的力量,它
要比那些言不由衷的慷慨陈辞美丽得多,也有力得多。事实就是这样,在生活中,我们要像本色演员按自
己的个性去塑造角色那样,表现真实的自我,而不必做刻意的表演。
曹禺的《王昭君》里有一句台词:“淡淡妆,天然样,就是这样一个汉家姑娘。”是的,我们提倡本
色表现,反对刻意表演。王熙凤要拍贾母的马屁,哀叹黛玉命苦,痛惜姑妈去世,流下“同情”的眼泪。
可她始料未及,老太君并不高兴,王熙凤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
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转向之快,比起“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实在有过之
而无不及。把生活当演戏,尽示人于假象,岂不令人生厌?
诚然,生活并不排斥角色演员,也不提倡绝对的“径情直遂”。面对垂死的人并不残忍地告知以真相,
面对欺侮过你的人,超越个人恩怨,主动与其打招呼,这样的角色演员又何错之有?人们之所以对林黛玉
有些微词,也在于她本色有余,角色意识不足,径情直遂得有些尖刻。但是,我们承认生活里可以有角色
演员,是因为这些人能克制自我,服从公德,而不是说他们可以无视公德,像王熙凤、奥楚蔑洛夫那样反
复无常,毫无人格追求。
遗憾的是,今天的生活里本色演员不多,角色演员不少。你去翻看落马贪官在台时的报告和谈话,哪
一个不是慷慨激昂,哪一个不对贪腐嫉恶如仇?哪一个不表示要做人民的公仆?台上说得漂亮,台下做得
混账,一个个尽是王熙凤,尽是奥楚蔑洛夫。
人间需要真情,表演不真,本色最美。
【点评】
文章引论部分先简述东施效颦的故事,再引出中心论点“表演不真,本色最美”。本论部分先徐本禹
的例子,正面阐述本色的实质和价值;接着用王熙凤的例子,阐述表演和做作的可恶,从反面展开阐述;
然后联系生活现象和林黛玉,阐述本色表现和角色表演的关系;再联系贪官现象,说明本色缺失的严重性。
结论部分简明扼要,回扣中心论点。全文材料丰富,论述集中,层层深入,颇有说服力。
附:
近年来各大演出及晚会上屡次出现“假唱”现象——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乐曲代替现场演唱,引
发了网友极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假唱”是对观众的不尊重,是一种类同于贩卖假货的欺骗行为,应坚决抵制和杜绝,“真
唱”应该是乐坛的最后底线;也有人认为,“真”固然重要,但完美比真实更加值得期待,只要歌手是认
真的,并且没有把自己喜欢的歌唱砸,观众能从中获得一份美的享受即可,不必太较真。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读】材料叙述“假唱”引发的争议。演员通过假唱“提升”或者“延长”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导演利用假唱制造了近乎完美的一场演出,电视台播出被假唱充斥的晚会得到了高收视率,集体造假的结
果是“多嬴”的,只有一个群体除外,那就是观众。“看假唱,憋的慌,很难受”成为大家对假唱行为的
一致感受叙述。观众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营业性演出中的假唱,无异于牛奶和鸡蛋中的三聚氰胺,是对
作为消费者的观众的一种欺骗,假唱是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人们所诟病的痼疾。文章可以就假唱发表看法,
阐述假唱的危害,探寻假唱的根源,就如何根治假唱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等等。也可以对假唱表示理解,
表达宽容精神。还可以由假唱引发联想,就社会上各种造假行为进行立意作文。
【立意指导】
①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假唱”是对观众的不尊重;②艺术贵真,掺水的酒不醇,纸糊的花不香;
③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拒绝弄虚作假;④提升国民素质,共筑强国梦。
真品有味 假花不香
假唱,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乐曲代替现场演唱,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只见明星演员在台上拿着
话筒,摇头摆尾,装模作样,实际不过是在对口型而已,这样的事件屡屡发生,国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1999 年底,澳门体育馆举行庆回归的盛大演出,著名歌手刘维维手持话筒,站立在一辆前行的平板车
上,激情演唱一首庆回归的歌。想不到刘维维突然摔下平板拖车,话筒摔坏了,他的激情演唱却依然在澳
门体育馆上空回荡,直到这个节目结束。
2006 年 10 月,河北唐山的演唱会上,陈小春最后登场,一首歌后,女歌迷上台将一个精美的花环戴到
陈小春的头上,陈小春不慎将话筒掉在了舞台上,他顿时愣在那里,而他的歌声依旧回荡在演出现场,回
过神来的观众立刻报以嘘声一片。
“假唱”首先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现代科技异常发达,手机、电脑、电视十分普及,坐在书房、卧室
里一样可以听到演员的歌声,观众花钱买票进场观看演出,为的是要看真人,听真唱,否则何必赶老远出
来赶热闹?现场演唱,唱得好,观众会给以热烈的掌声,如果身体不适,或是其他原因,未能唱好,主动
说明,观众也能谅解。登台并不唱歌,只放录音,别人爱你而来,你却示人以假相,这是对观众的愚弄,
让人情何以堪!
掺水的酒不醇,纸糊的花不香。真善美,假恶丑,真即善,真即美,假亦恶,假亦丑。“假发”、“假
牙”、“假手”、“假肢”,谁不愿意秀发飘飘,谁不愿意四肢健全?“假话”“假货”“假药”“假币”,
谁不希望真诚相待?谁不痛恨招摇撞骗?“假仁义”、“假惺惺”、“假面具”,千夫所指。“假作真时
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人们对“假”的哲理概括。真假混淆,真假难辨,假话不过三,“狼来
了”的故事是对造假者的真诚规劝。
东汉时期有一首诗《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
人提着酒壶奔走,眼看就要冲进急流之中,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经赶不及,疯癫人
终究被河水淹死了,妻子唱道:请不要渡河,还是渡河了,然后渡河中被淹死了,这太无可奈何了!没有
押韵、对仗和叠句,谈不上艺术,就这么捶胸顿足地诉说着,但却极有力量。何以如此?因为它真,真即
力量,真即艺术。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歌唱家们,你们用歌声传达真善美,
请从认真开始,杜绝假唱,以真身示人。
【点评】
文章先说明什么是假唱,叙述两起假唱的典型事件;接着分析假唱的危害,指出“假唱”是对观众的
不尊重;然后叙述人们厌恶假、崇尚真的普遍情况,并引古诗作为论据,说明真的力量;最后引毛泽东的
名言,号召作结。紧扣假唱行文,材料丰富,中心突出,层次清晰,层层深入。反问句、感叹句,长句、
短句,整句、散句,句式灵活多变,语言颇为讲究。
真品有味 假花不香
假唱,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乐曲代替现场演唱,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只见明星演员在台上拿着
话筒,摇头摆尾,装模作样,实际不过是在对口型而已,这样的事件屡屡发生,国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1999 年底,澳门体育馆举行庆回归的盛大演出,著名歌手刘维维手持话筒,站立在一辆前行的平板车
上,激情演唱一首庆回归的歌。想不到刘维维突然摔下平板拖车,话筒摔坏了,他的激情演唱却依然在澳
门体育馆上空回荡,直到这个节目结束。
2006 年 10 月,河北唐山的演唱会上,陈小春最后登场,一首歌后,女歌迷上台将一个精美的花环戴到
陈小春的头上,陈小春不慎将话筒掉在了舞台上,他顿时愣在那里,而他的歌声依旧回荡在演出现场,回
过神来的观众立刻报以嘘声一片。
“假唱”首先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现代科技异常发达,手机、电脑、电视十分普及,坐在书房、卧室
里一样可以听到演员的歌声,观众花钱买票进场观看演出,为的是要看真人,听真唱,否则何必赶老远出
来赶热闹?现场演唱,唱得好,观众会给以热烈的掌声,如果身体不适,或是其他原因,未能唱好,主动
说明,观众也能谅解。登台并不唱歌,只放录音,别人爱你而来,你却示人以假相,这是对观众的愚弄,
让人情何以堪!
掺水的酒不醇,纸糊的花不香。真善美,假恶丑,真即善,真即美,假亦恶,假亦丑。“假发”、“假
牙”、“假手”、“假肢”,谁不愿意秀发飘飘,谁不愿意四肢健全?“假话”“假货”“假药”“假币”,
谁不希望真诚相待?谁不痛恨招摇撞骗?“假仁义”、“假惺惺”、“假面具”,千夫所指。“假作真时
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人们对“假”的哲理概括。真假混淆,真假难辨,假话不过三,“狼来
了”的故事是对造假者的真诚规劝。
东汉时期有一首诗《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
人提着酒壶奔走,眼看就要冲进急流之中,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经赶不及,疯癫人
终究被河水淹死了,妻子唱道:请不要渡河,还是渡河了,然后渡河中被淹死了,这太无可奈何了!没有
押韵、对仗和叠句,谈不上艺术,就这么捶胸顿足地诉说着,但却极有力量。何以如此?因为它真,真即
力量,真即艺术。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歌唱家们,你们用歌声传达真善美,
请从认真开始,杜绝假唱,以真身示人。
【点评】
文章先说明什么是假唱,叙述两起假唱的典型事件;接着分析假唱的危害,指出“假唱”是对观众的
不尊重;然后叙述人们厌恶假、崇尚真的普遍情况,并引古诗作为论据,说明真的力量;最后引毛泽东的
名言,号召作结。紧扣假唱行文,材料丰富,中心突出,层次清晰,层层深入。反问句、感叹句,长句、
短句,整句、散句,句式灵活多变,语言颇为讲究。
假不失度假亦美
近年来各大演唱会及晚会上屡次出现假唱现象使用事先录制好的歌曲、乐曲代替现场演唱,引发了网
友的争议。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假”的深恶痛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饱受“假”之苦,深受“假”之害,
假话、假货、假药、假币害人不浅。因此,见“假”恨之入骨,人人喊打,让“假”无处遁形、销声匿迹,
天下方可太平清平矣!
实际上,反对假唱的理由无非是,现场观众是花钱买票进场的,他们要看歌手的真身,要听歌手的真
音,而一旦听到的是预先录制好的声音,他们就会认为自己不被尊重,被蒙骗了,花钱看演唱会有所不值。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生气大可不必。你听到的音乐是完美的,歌手为了追求完美,只要态度认真,
给观众展现最好的一面,也是对观众的尊重。电视台面对亿万观众,要保证播放质量,呈现出最好的节目效
果,让音质完美无瑕,假唱就成了首选。其实,戏剧、影视作品塑造的人物、情节何尝没有假的?但是明
知是假的,人们仍爱看,只因人们懂得欣赏作品所呈现出的美。
固然,涉“假”的多是不好的,如假仁假义、假冒伪劣、假惺惺、假公济私等。有人说,人心不古,
世风日下,社会上制假贩假现象层出不穷,百姓深受其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在各大商场、专卖店,打假
打不胜打……因有市场需求,假货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实际之需,例如一些人追求名牌,但经济实力有限,
于是假货有了可乘之机。对此,不妨正确引导,消除一部分人傍名牌的心理,而不能仅是将假货一焚了之!
窃以为,对于“假”,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见“假”就反对,只要“假”不失度,不越底线,
有何不可?譬如,牙齿掉光了,假牙上场了;英雄回来了,假肢、假眼装上了,不可以吗?拍个照片,修修
图,自娱自乐,只要不拿着照片去骗财骗色,不行吗?曾有老人病重,想见当兵的孙儿,有人假扮其孙儿,
在老人弥留之际抚慰其爱孙之心,此行为虽假,但其情动人,为了病人安心,说个善意的谎言,不也无伤
乎?
“假”并非绝对不好,关键是不能违反法律,要守住道德底线,把握好尺度。因此,对于有些“假”,
我们不必太较真儿。
【点评】
生活中,人人谈“假”色变,痛骂造假制假行为,本文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为“假”辩护,可谓独树
一帜,不走寻常路。文章开头作者联系题目材料,从假唱引入,列举当今社会中的各种“假”现象。接下
来,作者笔锋一转,以假唱、假货为例进行论证分析,指出不能对“假”全盘否定,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
质,多角度考虑问题。结尾处,作者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假”,把握好尺度。文章语言幽默、理性,
所列举的事例立足于生活实际,生动鲜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